第二章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何谓"国家利益",其概念是在欧洲最早的民族国家形成之后才出现的。
十六世纪,随着教皇权威的下降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统一的观念受到了挑战。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的黎塞留主教首先提出了"国家至上"的理论,再经过"国家至上""王朝利益""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三个阶段后,才逐渐形成了现在国家利益的概念。
国家利益是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切基本原则,它是国家制定对外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决定因素,同时国家利益也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研究国际关系中的两种重要方式,以下就二者的主要基本理论加以概述。
理想主义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一.人性可以改造。
理想主义关于人类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完美主义。
一派认为人类的本性是不确定的,既可恶也可善,而根本的决定因素在于人所处的环境;另一派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人性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改造。
但两派理想主义者都认为人可以通过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相信人类总是在不断进步和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二.战争可以避免。
理想主义者认为战争的出现与人类的本性无关,而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
人类可以通过教育和改造而逃脱追求权利的欲望,世界各国之间虽有矛盾冲突,但是它们并不是来自人类的本性,因此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三.国家间的利益是可以调和的。
理想主义者强调,在人类社会和各国家之间不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并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相信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是可以互相和谐一致的。
四.建立国际机构。
国际联盟是理想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表现,他们认为只有建立这样一个跨国家的机构,世界和平才能维系和实现。
五.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和平。
理想主义者相信国际法可以规范国家的行为,同时国际道德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圣才出品】
第二章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一、名词解释1.伍德罗·威尔逊答: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届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8年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上面。
威尔逊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
其主要要点包括:①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②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确保和平;③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以他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学派提出三个重要假设:一是人性本善,战争的爆发是人的良知误入了歧途;二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尤其在和平问题上更应如此;三是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依靠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和平,应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2.爱德华·卡尔答:爱德华·卡尔,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
卡尔首先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1939年卡尔发表《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①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②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③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
卡尔在这本书中将现实主义思想提炼出来,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学派,卡尔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深刻批判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3.汉斯·摩根索答:汉斯·摩根索,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
其主要著作有《科学人与强权政治》、《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等。
摩根索的贡献是最全面、最系统地地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树立起了一座学术高峰。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在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是两种基本且对立的思想流派。
两者在国家行为、国际政治、冲突及合作等方面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和分析框架。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主要观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国际政治的演变。
现实主义的基本概念现实主义是一种强调国家利益和权力斗争的国际关系理论。
它认为,国际政治主要是一个以权力为中心的竞争场域,各国之间的关系受到自身利益和相对实力的驱动。
现实主义者通常持有以下几个关键观点:人性与国家:现实主义基于对人性的悲观认识,认为人类本性是自私和竞争的,这一特质反映在国家之间的互动中。
国家是主要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主权国家是最主要的行为体,其利益通常高于其他组织和非国家行为体。
无政府状态:国际关系缺乏中央权威,因而构成一种无政府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各国必须依靠自身力量确保生存与安全。
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国家间冲突和竞争通常表现为军事对抗,因此军事力量与安全政策在现实主义理论中占据中心位置。
理想主义的基本概念与现实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想主义。
该理论强调伦理、法律和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寻求建立一个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国际规范的和平世界。
理想主义者认同以下几点:人性的积极面:理想主义者对人性持更为乐观的态度,认为人类有追求和平与合作的潜力。
国际法与组织的重要性:理想主义强调通过国际法、条约及多边组织来解决国家间的争端,促进合作与和平。
价值观驱动政策:各国应当超越单纯的利益考量,以共同的人道价值观指导外交政策,实现全球利益共享。
经济相互依赖: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被视为减少战争可能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贸易和合作建立相互信任,实现持久和平。
历史背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在历史上都有深厚的根源。
在古代,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和马基雅维利被视为现实主义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他们强调权力政治和利益驱动。
而理想主义的基础则可以追溯到启蒙时代,尤其是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提出的人道原则对于理想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辩论辩题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辩论辩题正方,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相信人类社会可以通过追求理想来实现进步和改变。
我们认为理想主义是一种正面的力量,它可以激励人们超越现实的局限,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理想主义者相信,只有不断追求理想,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我们不是因为事情难而放弃,而是因为我们放弃了事情才变得难。
”这句话表达了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即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应该放弃追求理想,而是应该坚定信念,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另外,历史上也有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比如马丁·路德·金、曼德拉等,他们通过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改变了世界。
他们的事迹证明了理想主义的力量,它可以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此,我们认为理想主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进取心,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反方,现实主义者。
现实主义者认为理想主义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往往难以实现。
我们认为理想主义者往往忽视了现实的局限性,过分追求理想可能会导致失望和挫折。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理想主义是一种危险的东西,因为它往往让人们忽视了现实,过分追求理想可能会导致灾难。
”这句话反映了现实主义者的观点,即过分追求理想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现实主义者认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理想主义往往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过分追求理想可能会导致战争和冲突。
因此,我们认为现实主义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它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综上所述,理想主义者认为理想主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进取心,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而现实主义者则认为,理想主义往往忽视了现实的局限性,过分追求理想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取得平衡,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面对现实的挑战和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第一次论战第一节一场严肃但吵闹的论战第二节从伍德罗·威尔逊到约翰·默里理想主义学派:伍德罗·威尔逊阿尔弗雷德·齐默恩约翰·默里第三节从韦伯、卡尔到摩根索、基辛格现实主义学派:马克思·韦伯爱德华·卡尔(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阿诺德·沃尔夫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学者)尼古拉斯·斯巴克曼汉斯·摩根索(“如果我们学科有奠基之父的话,他就是摩根索”。
《国家间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1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说支配2 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普遍使用的3 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4 政治现实主义意识到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个人和国家都必须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判断任何政治行动5 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普遍的道德法则与某一特定国家的道德要求不可混为一谈,后者与各国国家利益的差异有关6 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权力政治范畴的独立性,坚持以权力界定利益,因此政治现实主义与其他学派的区别是真实的,是深刻的乔治·凯南(遏制主义政策)雷蒙·阿隆(反对像摩根索那样,把权力绝对化,试之为一切政治的本质)约翰·赫兹约翰·基辛格(均势是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核心)第三章第二次论战(50年代以后)——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第一节一场激烈但“虚假”的战争第二节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卡尔·多伊奇(科学行为主义三论:一体化理论、沟通理论和博弈理论)莫顿·卡普兰(国际系统模式创始人之一)戴维·辛格海沃德·阿尔克(数学取向的政治学)第三节传统主义学派的马丁·怀特(英国著名的“四人学派”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查尔斯·曼宁,马丁·怀特,赫德利·布尔)(运用历史的哲学的方法提出“三R”分析,现实主义【realism】,理性主义【rationalism】,革新主义【revolutionism】)英尼斯·克劳德肯尼斯·华尔兹斯坦利·霍夫曼(系统阐述了传统主义的基本观点)1 世界政治的无政府状态时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2 “世界秩序理论”3 复合均势4 强调伦理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三个核心问题“均势、秩序和伦理”第四章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20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第一节新现实主义的出现新现实主义:理论特点:1 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2 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的研究3 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给以更多的关注研究方法:强调综合性分析,认定权力政治与体系模式,结构分析与反馈博弈,宏观与微观分析并重发展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主要表现在3组关系上:1 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关系2 国际冲突和国际合作关系3 国际关系中的东西南北关系第二节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霍夫曼认为的区别1 现实主义着眼于国家,强调世界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则着眼于体系,认为世界包含了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2 现实主义着重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新现实主义则着重研究全球国家间的权力分配,主张结构分析3 现实主义强调国际冲突,淡化国际合作的可能性,新现实主义则主张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的结合,强调国际合作的可能性,重视国际机构促进合作的作用第三节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鲍德温关于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比较:1 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都承认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无政府状态而忽视相互依存,新自由主义并没有把无政府状态看得太严重2 关于国际合作,新现实主义消极,新自由主义积极3 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新现实主义强队相对收益,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国家的目的是获得绝对收益4 关于国家的优先目标,新现实主义强调安全目标,新自由主义则强调经济福利5 关于意图和实力,新现实主义更注重国家实力而不是意图,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国家的意图6 关于制度和机制。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圣才出品】
第二章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2.1 复习笔记一、一场严肃但“吵闹的论战”1.论战背景国际关系理论史上的第一次论战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构成的又一次“三十年战争”的产物。
(1)理想主义①理想主义产生的背景a.一战前,“古典的均势现实主义”短暂出现,一战后破产。
b.一战使得欧洲百年和平局面打破,给国际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向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提出一系列关于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如何认识帝国主义的产生及其特征?帝国主义战争是怎么发生的?怎样才能防止战争,维持和平?c.不少政治家和国际关系学者把目光转向乌托邦主义(或称理想主义),甚至18世纪的启蒙主义和19世纪的理性主义。
②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也被称之为“威尔逊学派”。
③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a.强调通过道义和精神教育来唤醒人类的良知;b.主张恢复国际规范,健全对各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呼吁建立起国际性机构和组织,加强国际合作,巩固战后稳定的国际社会,以避免世界大战惨剧的重演;c.人性本是善良的或是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而变好的。
d.国家的政治行为也可以改变,以致放弃强权政治,建立集体安全。
e.谴责追求强权政治以谋求自身利益的国家行为,主张国家应依据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原则行事。
④对理想主义的评价理想主义的出现与一战有密切的关系,是对战争灾难所作的反思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两次大战之间美国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倾向和外交实践。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国际关系领域产生了乌托邦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在两次大战之间的时期形成了支配地位。
”(2)现实主义①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30年代希特勒德国极权政治和法西斯主义的威胁、席卷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总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理想主义理论的破产。
②现实主义的发展阶段形成于30年代,发展于40年代,到50年代和60年代占据统治地位。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转载)第⼀次论战:理想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卡尔《⼆⼗年危机》对理想主义的批判1、道德的虚幻。
近于⽆政府状态的逻辑中,很难界定普世道德,只有国家道德。
2、权⼒的重要。
权⼒仍然是国际关系中⾄关重要的因素,将权⼒视为政治的实质。
3、国家间利益的根本冲突。
国际利益冲突是现实存在,利益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实质。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歧1、对⼈性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坚持⼈性善的观点;现实主义认为⼈性恶。
2、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公正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强调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和利益为轴⼼。
3、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认识不同。
理想主义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的唯⼀有效⼯具;现实主义认离开权⼒均势,国际组织也常常名存实亡。
4、对世界的看法不同。
理想主义强调应然,对客观世界盲⽬乐观;现实主义强调实然,不可陷⼊空想。
5、对未来的认知不同。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标是普遍裁军和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标上束⼿⽆策,持乐观态度;现实主义认为受到利⼰主义的局限,持悲观态度。
6、国家的⽬标不同。
理想主义有安全、经济发展、⼈权、正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标是⽣存和安全。
7、国家战略不同。
理想主义主张集体安全;现实主义主张⾃助和结盟。
8、对系统变迁的认识。
理想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会逐渐摆脱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则认为系统变迁不会发⽣。
三、评价:第⼀次论战后,现实主义开始确⽴起主导地位。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使国际关系学科澄清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划清了学术研究与道德研究的范畴,为国际关系成为独⽴学科和其“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第⼆次论战:科学⾏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传统主义学派与科学⾏为主义学派争论的焦点在于⾃然科学能否运⽤于国际关系的研究,争论的实质是⽅法论之争。
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1、科学⾏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数量变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个历史进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法。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在人类的思想史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一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纠葛的关系。
现实主义强调面对现实,追求真实和实际,注重现实的本质和实际的效果;而理想主义则更注重追求完美和理想,希望通过在理念和价值观上的追求来改变现实。
这两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常常引发激烈的争论,也给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机会。
首先,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两种对待世界的态度和方法。
现实主义者认为人应该面对现实,透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实证研究,找出规律并加以运用。
他们更关注现实的可行性,强调在观察、实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真理和确证事物的本质。
相对而言,理想主义者更倾向于追求理想和超越,他们认为人类不仅仅应该被限制在现实中,而应该积极追求一个更好的世界和更高的目标。
尽管理想主义可能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但它激发了人们不断进取和改进的动力,同时也维持了个体和社会的凝聚力。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往往因为追求的目标和方法的差异而产生冲突。
现实主义者常常批评理想主义者“脱离实际”,认为他们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只空谈理想而无法付诸实践。
而理想主义者则反驳说现实主义者停滞不前,满足于眼前的成果,缺乏前瞻性和远见,导致社会的进步缓慢。
这种冲突使得人们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摇摆不定,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事实上,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思想,而是互为补充。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既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又保持对未来的追求。
在这个多元化和复杂的世界中,现实主义者的实证精神能够带来实用性和效率,通过调整和改善现实来解决问题;而理想主义者的追求完美和理想,可以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寻找更高的目标和意义,塑造更好的自我和社会。
例如,在社会发展中,现实主义者会注重现有制度的改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而理想主义者则可能在现有制度存在缺陷的前提下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梦想和追求引导人们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第一节一场严肃但吵闹的论战一、论战背景一战前夕:古典的均势现实主义;一战后:理想主义;经济危机和二战后:现实主义形成..二、争论焦点1、理想主义1人性可以改造..人类在教育和正确思想的驱使下;在好的客观环境的限制和作用下有能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最终走向文明..2战争可以避免..战争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不完善的国内或国际政治体制的缺陷;由于对人类进行教育和开化的困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不足引起的..一旦人类的教育程度提高了;再不是感情思维而是理性思维;再不是用武力去解决问题而是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人类的战争则最终可以消除..、3利益可以调和..国际之间不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实际上是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4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由于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应当用集体安全代替均势..5国际法和国际条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国际法和国际条约可以规范国家的行为..6重视国际道德和公众舆论..国家只有在国际道德的约束下才能在对外关系中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而要维护国际道德一方面要依靠国际组织的力量;另一方面要靠公众的觉悟和文化素质;发挥学者和政治活动家的积极性..2、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1批判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看国际关系应当怎样;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完全凭主观意志..2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之间关系难于协调;集体安全无法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和平的保证不是利益和谐的结果;而是利益牵制的结果..3批判理想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忽视权力..理想主义认为;权力是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但现实主义认为;没有实力的国际关系是空想的国际关系;靠国际法和国际道德来实现国际和平是一种空想的乌托邦..3、现实主义1人性本恶..由于人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人是自私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冲突的关系..国家是个人的集合;这就决定了冲突和斗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2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批判理想主义建立国际机构的乌托邦想法..3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状态中国家为了饱和自己的生存;总是要追求权力..因此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5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反对把道德、公众舆论、国际法等至于外交上的重要地位..6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均势..第二节从威尔逊到约翰·默里——理想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1、威尔逊十四点原则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主要原因有:一、美国在一战后实力提升;二、战火后的欧洲人民将威尔逊的主张当做一种解决战争与和平的良药;三、将民族自治、裁军和公开外交等政治原则道德化;打出了民主、自由、自决的旗号..2、阿尔弗雷德·齐默恩一方面;人性是可以改造的;人类通过教育可以避免战争..另一方面;批判均势作为避免战争的手段;认为国际联盟是人类要走出无政府状态的表现;可以避免战争..3、约翰·默里神学家一、权力:道德必须要监督权力的运用;权力要在道德的指导下使用..他没有在权力和道德间划绝对的分界线;没有像其他理想主义者那样绝对反对权力..二、正义:判断战争正义与否的标准:1、战争是不是给人类带来了更多更大的灾难;2、看权力的使用是不是有限的;是不是为了法律的目的..三、自然法:道德的标准来自于自然法的标准;判断事物时;不要极端;要遵循自然法..第三节从韦伯、卡尔到摩根索、基辛格——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1、马克思·韦伯一、关于什么是政治;韦伯定义为分享或影响权力的分配的斗争;这种斗争或是在国家之间或是在一个国家内的集体之间产生的..所有的政治都离不开权力问题;反对理想主义把政治看成是道德的政治;二、关于国家关系;韦伯认为国家总是为其生存而斗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和平不过是冲突性质的改变..三、关于道德;道德区分为绝对的道德和责任的道德..按照绝对的道德行事的人不问结果;只看目的..具有责任道德的人能够看到他的行为的结果;并且也能够承担他应当负的责任..但韦伯同时也指出;为了正义的目的;并非不能使用不好的、不正当的手段;目的本身的正义性并不可以证明手段的正义性..2、爱德华·卡尔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一、提出现实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权力始终是政治的核心成分;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即是权力政治;第二;道义只能是相对的;不是普遍的;道义是权力的产物;二、关于国家利益;批判理想主义的国家利益和谐论;他认为国家利益和谐论的出现是因为存在占有优势的势力;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例如;一战后理想主义提出“没有人反对和平”的观点;卡尔认为这个观点是因为美英两国在一战中获得较多利益;企图维持现状;而德国则要改变现状..三、重视权力..政治就是权力政治;权力可以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经济权力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但反对经济权力可以和政治权力分开;都是权力的组成部分..四、重权力而轻道德..卡尔认为;政治行为必须建立在道德和权力相互协调的基础之上;但其实卡尔把道德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卡尔认为;国家的道德标准是低于个人的道德标准的——1国家的行为不是道德约束的结果;而是国家情况的结果..例如;国家的利他行为与国家的富裕程度有关..2国家的行为会比个人的行为更加无道德..比如;人的自私行为无道德的;一旦人的自私行为表现为爱国主义的行为就变成了道德的行为..3、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神学家一、人的原罪说..人具有两面性:一是他具有超越自我的精神能力;二是他本身具有不可避免的罪恶..人自我超越的精神能力决定了他既是一个有理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无理智的人..人对自己在宇宙中应有的位置从来不清楚;事实上;人是自由的;但也是受约束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他把人的罪恶分为骄傲和纵欲两种形式;他指出骄傲之罪是万恶之源..其中;权力的骄傲使人为了自身的安全总是超过自己的自然禀赋极限去扩大自己的权力;而这种寻求安全的权力欲求永远不可能满足..二、人的原罪的观点决定了社会是冲突的;科学和道德教育不能解决社会冲突..尼布尔认为;权力是一回事;而爱是另外一回事爱是宗教的事..三、道德和权力政治之间的关系..尼布尔认为;权力政治无所不在..而权力应当受到限制;而限制权力的办法就是均势;这种均势并不排斥道德;事实上;没有仁爱;精神的摩擦和紧张状态会令人无法忍受..4、阿诺德·沃尔弗斯一、关于国际政治角色..采取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个人作为国际政治的角色..这种研究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个人置于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二是强调个人的组合角色;特别是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关于国家角色和个人角色的两种研究方法应该互补..二、关于国家目标与国家利益..国家一般拥有三类目标:1持有目标包括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等和环境目标超越国境的外部条件;2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与国家利益是否直接相关;3意识形态目标向海外扩展民主三、关于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1自延获取更多的权利和利益;2自保维护现有的价值利益;3自制在一定条件下接受国际法、国际和平和集体安全利益的制约..5、尼古拉斯·斯皮克曼一、国家的首要目标是赢得和维持权力地位..斯皮克曼认为;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事实上;两种观点以及它们引出的外交政策从来就是不断交织在一起的..孤立主义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国家战略;盲目的坚持或反对孤立主义的人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二、边缘地带理论..6、汉斯·摩根索一、现实主义六原则:1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现实主义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为了使社会不断完善;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2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它使国际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核心概念是普遍适用的;但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权力是政治的目的;利益是政治的实质..利益则是判断和主导政治行动的永恒标准..任何政治均受到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的支配;这是现实注意区别于其他流派的根本点..4政治现实主义意识到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个人和国家都必须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判断任何政治行动..但是也需要考虑道德行动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实际上;采取成功的政治行动本身就是基于国家生存的道德原则..5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普遍的道德法则与某一特定国家的道德要求不可混为一谈;后者与各国国家利益的差异有关..6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权力政治范畴的独立性;坚持以权力界定利益..二、人的政治哲学..人性是恶的;而且不能通过教育或人为的机制得到消除..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必须去追求权力;因此政治关系就是权力斗争关系..人类冲突产生的根源;一是人类自私自利的本性;二是人对权力追求的本能欲望..三、国家行为哲学..摩根索认为;个人权力意志的放大就是国家的权力;因此国家的行为是由对权力的追求驱使的;国际政治的动因就是对权力的追求;一方面表现为战争;另一方面表现为外交活动..四、国家道德哲学..摩根索承认道德存在于国际关系中;也承认道德在国家的行为中和在国家间的关系中起一定的作用;也意识到在道德要求和政治成功需要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7、乔治·凯南一、遏制政策二、道义与外交的关系..道义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道义与对外政策的关系上;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外交的行动是政府的责任;2政府的道义责任不同于个人的道义责任;3并不存在国际社会所接受的道义标准..“没有原则的道义不是真正的道义..”8、雷蒙·阿隆法一、“自然状态”;即“战争状态”是国际关系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国家应当学会在霍布斯所描绘的世界中求生存..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主张道德的相对观;反对抽象的道德标准;赞成具体的实际道德..9、约翰·赫兹赫兹的现实主义是一种和理想主义融合的现实主义;一方面重视权力;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最低生存伦理学的理论..10、亨利·基辛格一、否认历史决定着人的行为和事件的结果;他强调;个人作用下的权力政治具有浓厚的个人和英雄创造国际关系的特点..他提出;人的行为和国家的行为的有限性决定了对道德标准的理解..人性的受限性决定了人的直觉行动上的自由性..正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基辛格提出人在道德上的行为也是有限的..因此;基辛格对于人性从来就没抱有过高的希望..二、均势是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核心..美国应该以实力和均势作为外交决策的依据;在均势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结构;以均势来维持国际体系的稳定..三、国际格局从两极到多极;外交思想不能脱离体系分析;重视大国外交;第四节对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评价一、对理想主义的评价肯定1、理想主义强调维护世界和平要靠人民和公众力量的观点是正确的..现实主义中的很多人认为;外交要靠少数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来决定;民众是愚昧无知的..而理想主义相信;通过对民众的教育可以提高民众的素质;以造就正确的舆论环境;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政府可以避免选择战争的道路..2、理想主义强调普通民众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主张国家的外交决策不只能是少数人的事情;国家与国家之间不能再搞秘密外交..3、理想主义认为;人是客观环境造就的产物;这一观点带有唯物主义的色彩;更有科学性..二、对现实主义的评价肯定:1、现实主义在研究国际关系时把国家利益置于核心地位;在理论上区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根本标准是看在执行外交政策的过程中是否以国家利益为决策的核心标准..因为现实主义政策在执行中并不表现为反对道德;理想主义在推行政策中也不是不考虑国家实力..2、现实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提倡客观细致分析在前;理论结论在后;对事物的把握客观而准确..否定:1、对人性的看法使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变得极为悲观..实际上;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既有合作的一面;也有友好的一面..2、现实主义把道德的标准分为不同的层面;是欠妥的..现实主义认为;个人可以为了道德和信仰而不惜牺牲生命;但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则可以不顾道德..他们道德问题上的处理是自相矛盾的..3、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领袖人物身上;而不是民众的身上;民主的身上..第三章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第一节一场激烈但“虚假的战争”一、科学行为主义学派:(1)认为人类行为中存在可以认知的统一性;2这些可以认知的统一性能够通过实证试验加以证实;3主张强化方法论;以获取和分析数据;4主张理论的细化和量化、更为证实取向;所推崇的理论包括权力多元化、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体系分析;5主张把价值标准排除在研究过程之外;在研究中注重伦理评估的实证解释;认为非价值或价值中立的研究是可能的:6主张建立不同于应用性研究的基本理..二、传统主义学派:(1)政治学的要旨与物理学的要旨不同;2科学知识可运用于事实;而理解、智慧和本能只是运用于人类关系的研究;3主张科学方法的人往往把方法误认为现实;4科学方法要求高度的可测性和精确性;难以对付国际政治中的最有变动的成分..第二节从多伊奇到阿尔克——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一、卡尔·多伊奇1、一体化理论一体化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整体的构成部分中间形成相当程度的相互依存;是相互依存的单位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通常地;作为整体;一个系统具有任何一个构成部分单独所不能具有的系统特征..一体化有四个方面要素:区域所涉及的地域的人口;范围所涉及的行为的各个方面;幅度赖以维系的奖励和惩罚幅度;力度行为者拥有的实力..一体化的形式主要有政治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2、沟通理论多伊奇认为现实主义关于国家是国际社会唯一的行动者的观点已经过时;当前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不能再以国家为中心;而应重视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3、博弈理论二、莫顿·卡普兰卡普兰六模式:模式1:均势体系balance of power system..指18世纪至20世纪的均势格局..反对任何企图在体系内取得优势地位的结盟国或霸权国;对体系内形成威胁的国家进行限制..模式2:松散的两级体系loose bipolar system..指二战后初期的两极格局..特点:运作机制是调节性质的;不是对抗型的;跨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体系的运作;核武器的出现带来“核恐怖平衡”..模式3:紧张的两极体系tight bipolar system..指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冷战格局..趋势是不稳定;出现高度紧张的态势..模式4:全球体系universal system..指60年代末以后世界格局的多极趋势;相对稳定是其根本特点..模式5:等级体系hierarchical system..一种民主型或极霸型的体系;特点是稳定性强..模式6:单位否决体系unit veto system..特点:联合国的作用得到加强;战争可能发生;但不会使用核武器;战争的手段受到限制;大国外交出现孤立主义的倾向;结盟弱化..三、戴维·辛格辛格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他认为;现实主义只讲权力政治;把国际政治与对外政策混为一谈;而层次分析把国际政治与对外政策加以区分——国际政治是以国际系统作为分析层次;对外政策是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层次..两个层次既有关联又有差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四、海沃德·阿尔克数学政治学;多伊奇的学生第三节从怀特到霍夫曼——传统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一、马丁·怀特1、国际政治是关于生存的理论;大国的地位的得失要靠战争的暴力:中等国家的地位则是大国的善意;小国的地位依靠的是中立政策;仅追求有限的利益;在夹缝中生存..2、三R之争:1现实主义realism:意指马基雅维利主义;强调无政府状态、权力政治、国际冲突;崇尚的是一些推行铁血政策、不讲道德的人;2理性主义rationalism:意指格劳秀斯主义;强调理性原则、国际对话、重视均势和国际法的作用;认为国际关系不仅有冲突还有合作;要造就能坚持法律和秩序、言行一致的人..3革新主义revolutionism:意指康德主义..反对现实主义关于国际冲突与合作的看法;注重人的关系;国际社会和国家大家庭的作用;希望有一代从事变革、解放和说教的人..怀特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成为一个格劳秀斯主义者;同时吸收马基雅维利主义和康德主义..二、英尼斯·克劳德三概念1、均势:1均势是一种形势;意指处于均衡的格局;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权力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对等和均衡状态;2均势是一种政策;意指建立和维护均衡状态的政策;均势应是一种谨慎的政策;3均势是一种制度;意指能抑制任何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稳定的制度;4均势是一种标志;它是战争可以防止的标志;是人们现实愿望的一种体现..2、集体安全:意指通过各国的一致行为为国际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安全环境..特点:1通过建立压倒优势的力量提供对付可能的侵略者的安全体系;2能够帮助小国和弱国摆脱处于均势体系中的不利地位;3均势体系从本质上讲是无政府的机制;而集体安全是一种有组织的机制;4均势体系视冲突为常见;合作为少见;集体安全则视冲突为少见;合作为常见..3、世界政府:由于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要避免战争只有建立世界政府..三、肯尼思·沃尔兹战争根源的三个概念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1、人的本性和行为:战争源于人的自私、愚蠢和误导的冲动;应当改变人的私念、恶性..2、国家内部结构:国家的弊病导致了国家之间的战争;要防止战争必须从改造国家着手..3、国际无政府状态:沃尔兹主张建立世界政府;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前;应尽力维持均势;因为权势不均对强国和弱国都是危险的..四、斯坦利·霍夫曼沃尔弗斯和阿隆的学生1、均势:美苏中日西欧组成五角均势..均势不仅在全球范围展开;而且表现为恐怖的核恐怖均势..2、世界秩序:世界秩序是国家间关系处于和睦状态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它还不是现实;是通向世界政府的过渡状态..3、伦理:国际关系伦理学是用道德伦理的手段克服无政府状态;反对强权政治的一种政治艺术..比如;对武力实行道义的限制和制止;突出维护人权的原则;建立平等公正的世界秩序等等..第四章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第一节新现实主义的出现1、国际政治与国经济关系..现实主义学派极端强调权力斗争;忽视经济关系;而新现实主义学派提出了国际政治经济理论;强调只有将政治和经济关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国际关系的现实..2、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关系..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无政府状态和权力冲突;忽视合作;视前者为高级政治;后者为低级政治..而新现实主义认为;世界虽然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关系..3、国际关系中的东西南北关系..新现实主义学派认为;传统现实主义理论以研究战争、和平、权力、均势等为主;忽视了南北关系;新现实主义学派力图从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关系入手;搞出个囊括东西南北关系的理论..第二节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1、根本区别:新现实主义提出体系结构的新概念;将国际政治视为一个定义精确的结构体系..2、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由互动国家组成;“原因”是趋于一个方向;即从互动的国家到由它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产生的“结果”..新现实主义强调;“原因”发生在两个方向上;即国际政治的单位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结构影响单位;只有通过区分结构层次和单位层次的因果要素才能充分地研究和了解互动国家..3、关于对权力的解释;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对权力的追求根植于人性;权力是国家追求的目的;而新现实主义强调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国家目标的有用手段;国家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安全而不是权力..4、现实主义强调互动单位的作用;而新现实主义强调结构对互动单位的影响;现实主义强调无政府状态;但否认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特征性的结构;而新现实主义认为自助是在结构层次上无政府状态的对应物..第三节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比较分析1、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都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在表面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中发现世界政治的有序特征;但过分强调无政府状态而忽视相互依存;新自由主义并没有把无政府状态的程度和结果看得太重..2、关于国际合作..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承认国际合作的可能性..新现实主义对国际合作的态度是消极的;认为国际合作很难成功;即使成功也很难维持;因为合作大都依赖于国家权力..新自由主义认为;在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合作是正常的;国际制度能促使国家间成功合作..3、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获取相对收。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人们对世界的两种不同观点和态度。
理想主义强调追求完美和理想的价值观,认为人们应该为实现社会公平、人类和谐而奋斗。
而现实主义则注重对现实的客观认识和接受,强调实际情况的限制和其对决策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常常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冲突,下面将从教育、政治和个人生活等方面探讨这一冲突。
一、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常常产生分歧。
理想主义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
然而,现实主义则注重培养实用技能和适应社会需求,以便学生在未来找到一份好工作。
这种冲突使得教育制度在教学目标和方法上产生了许多争议。
二、政治领域在政治领域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也存在冲突。
理想主义者追求社会公正和民主,认为政治体制应该建立在道德和公平的基础上。
然而,现实主义者则强调国家利益和权力的保持,他们认为在现实政治中,很难完全实现理想主义的目标。
这种冲突在许多政策和政治决策上产生了分歧和争议。
三、个人生活在个人生活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冲突也是普遍存在的。
理想主义者常常追求完美的爱情和事业,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会面临挫折和困难,很难达到理想中的境界。
而现实主义者则更加注重实际和现实的需求,他们可能会做出更为务实的选择,而不追求完美。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冲突体现了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和价值观。
理想主义强调对社会和人类的积极改变,而现实主义注重对现实的客观认知。
然而,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和平衡。
在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理想主义的目标来启发和激励自己,同时结合现实主义的思维和战略,以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之,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这两种观点,并在实际情况和个人追求之间保持平衡,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同的挑战。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辩论辩题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辩论辩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一个长久以来的辩题,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从正方和反方的角度来看,他们对这一辩题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的。
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理想主义者认为人们应该追求理想和完美的境界,而不是被现实所束缚。
他们认为理想主义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进取心。
例如,柏拉图曾经说过,“理想主义是一种追求真理和美的力量。
”这句话表达了理想主义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此外,理想主义者还认为,只有追求理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例如,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人类的进步是由理想主义者推动的。
”这句话表达了理想主义者对于社会进步的信念和坚持。
然而,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者则认为理想主义是不切实际的,只会让人们陷入空想和幻想之中。
他们认为现实主义是一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态度,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例如,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理想主义是对现实的逃避。
”这句话表达了现实主义者对于理想主义的批判和质疑。
此外,现实主义者还认为,只有面对现实,人们才能更好地改变现状和解决问题。
例如,查尔斯·狄更斯曾经说过,“现实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表达了现实主义者对于现实的重视和尊重。
综上所述,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某些情况下,追求理想主义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进取心,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在另一些情况下,面对现实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运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近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发展探析
探索争鸣法制博览2019年08月(上)近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发展探析薛美芳中国政法大学政管学院,北京100088摘要:国际关系是一门跨学科领域,为政治学下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事务和互动关系。
它在一战之后开始发展,并长期在其他学科领域成长萌芽。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的三次论战分别为:第一次论战———现实主义VS理想主义;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VS新自由主义。
本文主要以此为线索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内容渊源、发展前景进行归纳,并对中国学派中的最新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总结。
关键词:国际关系;国家安全;范式之争;摩根索中图分类号:D822.3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2-0015-03作者简介:薛美芳(1990-),女,河北人,中国政法大学,17级博士,国际政治专业,研究方向: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安全。
一战之前的国际关系研究曾出现了以欧洲研究为中心的“古典均势现实主义”。
主张对权利的追逐是每个国家的自然本能,依靠均势来使得各个力量实现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
其中英国治下的18、19世纪的维也纳体系为典型代表,英国总是扮演着一种离岸平衡手的角色,当具有压倒性力量一方将要胜出时,英国的天平总是时不时地向弱者倾斜,以左右事态的发展。
19世纪欧洲推行均势外交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梅特涅和俾斯麦。
克莱门茨·梅特涅(Klemens Metterinich)为奥地利外交家,在当时形成了“正统主义”和“大国均势”为核心的梅特涅体系。
在他1809-1948年的39年政治生涯中曾运用出色的外交手腕帮助反法同盟对抗拿破仑。
俾斯麦(Bismarck)为另一位在德国历史政坛上叱咤风云的“铁血宰相”。
他通过娴熟的外交手腕先后发动三次王朝战争最终实现了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第一次王朝战争发生在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抗丹麦。
第二次为1866年普鲁士发动对奥战争。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哲学辩论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哲学辩论在哲学史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个常被讨论的概念。
理想主义强调人们对理想和价值观的追求,而现实主义则重视对实际情况的认识和接受。
这两者之间的辩论一直存在,对于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理想主义提倡追求高尚的价值观和意义,并将人们的行为与这些伟大的目标相联系。
它认为人们应该不以物质利益为导向,而是以道德和人类精神的提高为目标,实现人类的统一和进步。
理想主义者相信,只有通过追求高尚的目标,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满足感。
然而,现实主义则更加注重实际情况和现实的限制。
现实主义认为,人们必须理解并适应现实的条件和生活的要求。
它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倡以实际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实主义者认为,追求理想虽然重要,但必须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并考虑到社会和个体的实际情况。
在生活中,很难说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孰优孰劣。
理想主义者常常被指责对现实缺乏了解,忽视了实际情况,导致了不切实际和片面的决策。
与此同时,现实主义者也经常被批评为缺乏理想和追求,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对于社会的发展缺乏远见和激情。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辩论不仅存在于个人层面,也贯穿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教育中,理想主义者主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使他们成为有思想、有责任感的公民。
然而,现实主义者则更加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就业前景,认为教育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在政治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辩论也十分激烈。
理想主义者常常提倡追求公平、民主和人权,强调国家的道义责任。
然而,现实主义者则更加关注国家利益和实际情况,主张根据具体条件制定政策和战略。
然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非两个完全相悖的概念,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许多情况下,这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并取得更好的结果。
理想主义者的理念可以为现实主义者提供一个更大的目标和动力,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去追求实际的改变。
同时,现实主义者的实际认知和策略可以帮助理想主义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的限制。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总结
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在对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分析方面。“结构现实主义所展示的是一幅国际政治的系统性画面,依据构成单位的排列方式对其进行阐释。国家作为一个统一的、以生存作为最低目标的行为主体,从理论构架的角度被视为国际体系的构成单位。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即不存在合法的集中控制力量,结构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体系的变化,是由各单位实力对比的变化所造成的。简单讲,是由大国数量的变化而造成的。未来的结果的变动范围是依照假定的单位动机以及单位在其中活动的体系的结构而定的。”
第三次论战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战后,现实主义学派经历了传统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当然,传统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并没对现实主义作根本的修正,但也没有因循守旧,而是有所创新。华尔兹本人就经历了从传统主义到新现实主义的转变。
新现实主义产生的原因:课本120页
70年代以后,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取代了行为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统治地位。1979年,华尔兹(Kenneth N. Waltz)发表的《国际政治理论》是新现实主义出现的标志。新现实主义不同意行为主义关于价值中立的观点,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也有区别。
2.关于因果关系的转换。
传统现实主义通常认为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倾向于主要从处于相互作用中的个人和国家那里寻找原因,从个人和国家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中寻找原因。
新现实主义则重新考虑了相互作用的单位与国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国际政治的规律并不是单向地从相互作用的单位到其所产生的后果,而是双向地进行的。必须承认,某些国际后果存在于相互作用的单位层次上。但是,既然假定的原因的变化与人们观察得到的结果的变化并不总是一致的,我们就必须承认,还有某些原因存在于不同的层次上。存在于单位层次上的原因是与存在于结构层次上的原因相互作用的,因此仅仅从单位层次上去进行解释,肯定会误入歧途。因此,既要注意单位层次,又要注意结构层次,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国际体系内的变化和延续。”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参考资料)
理想主义理想主义,通俗点讲是基于信仰的一种追求。
理想主义一定是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的,但它并不排斥物质。
这个词并不时尚。
理想主义跟信仰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才会形成,没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很少。
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理想主义者。
空想、不切实际之类的词都可以跟理想主义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不对的。
原本人类的追求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追求,一种是物质追求。
精神的追求通过精神的产品来满足,而物质的追求通过物质的产品来满足。
但是现代社会,往往没有给人们树立起一种精神的追求,人们往往变相的、曲线的通过物质追求来满足精神方面的追求。
脱离了精神层面的理想主义,人们也就失去了信仰,迷失了自己。
这反映着社会信仰的不健康,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想对应着现实,理想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对手。
理想主义是高于现实并能调校现实的一种思想倾向,碰到适合的环境,它也可能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
和实践的结合对理想主义而言是必须的,为人类设计的蓝图只有在社会全体的试验田里开花结果,才能证明理想的价值。
改造世界既是理想主义的目标,也是它的首要意义理想主义选择和制作英雄的活动只存在于每一段伟大历史的开端。
理想创造神话,现实消解神话,尤其是民主社会的现实,更令理想主义尴尬万分。
我们的时代是理性主义的,理性奉行的是现实标准,当今的英雄没有几个敢于构想亚历山大的事业,中产阶级也不再是拥有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徒。
理想主义逐渐受到制约而被边缘化了,人们对“社会乌托邦”的灾难性后果感到恐惧,而不再对最美好生活的实现有所欲求。
布尔乔亚的生活方式就是身边的伊甸园,人们宁愿躺在平稳而消遣的小资生活上睡大觉,也懒得去操心社会完美与否,哪些价值还值得追求。
只要今天不是历史的终结,就总会有人能够看到这个社会的不完美,也就能发觉改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只要还有这种可能性存在,理想主义就总还有它的生命力。
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从根本上释放了人性的全部欲望,而且在一个平面上将追逐不同欲望的行为等量齐观。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它们在很多方面展示出对立的特点。
理想主义强调追求理想目标和价值观,相信人类可以实现完美和完善;而现实主义则更关注现实情况和实际可行性,注重实用性和实际效果。
这两种不同的立场在个人生活、社会发展以及政治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个人生活层面,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立体现在对目标的追求方式上。
理想主义者往往以自己内心的想象和价值观为指导,追求个人理想和抱负,不容忍妥协和对理想的偏离。
然而,现实主义者更加注重实际情况,相信实际条件和限制会对个人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
他们更加注重现实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尽量从现实中挖掘出自己的空间和机会。
在社会发展层面,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立表现在对社会变革的态度上。
理想主义者倾向于相信社会可以通过追求完美的理想目标来改变。
他们可能倡导革命、社会运动或者大规模的改革,期望通过这些手段来实现社会的美好愿景。
然而,现实主义者更加关注社会变革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渐进的改革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来实现社会的进步。
在政治环境层面,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立呈现为对权力和政治体制的看法上。
理想主义者可能会批评现有的政治系统,认为其存在很多弊端和局限性,他们希望通过理想的政治体制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民主的价值。
然而,现实主义者更加强调政治稳定和实际可行性,他们相信政治权力的分配和体制的建立需要考虑到现实条件和社会的实际情况。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立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理想主义者的坚持和追求可以推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激励人们不满足于现状,积极追求更好的未来。
但是,过度的理想主义可能忽视了现实的困难和限制,导致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甚至带来不必要的挫败感。
而现实主义则更加注重在现实条件下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追求实际效果而非理想状态,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倾向,它们在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对待社会问题等方面存在矛盾和冲突。
理想主义追求理想和完美,强调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美好;而现实主义则注重客观、实际和现实主义,更加接近事实和真实。
本文将探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并分析如何有效处理这种矛盾。
理想主义者往往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他们相信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追求社会公平、和谐和价值实现。
他们理想化自我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对社会问题有着高标准和强烈的道德批判。
理想主义者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努力追求理想,社会就能得到改变和进步。
然而,在现实主义面前,理想主义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不切实际性。
现实主义者认为理想主义者过于理想化世界,缺乏对现实的深入了解和考虑。
他们认为理想主义的道德和价值观不能完全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现实主义者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强调照顾个人的现实利益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矛盾在不同领域和议题中都存在。
在政治领域,理想主义者可能会希望实现无国界、无阶级的社会,而现实主义者则更加注重国家利益和现实的政治权力。
在经济领域,理想主义者可能追求完全的公平分配和资源共享,而现实主义者则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
在人际关系中,理想主义者可能期待完美的亲密关系和无私的友谊,而现实主义者则更加注重实际的需求和个人利益。
在处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时,我们需要以一种客观、包容和妥协的态度来对待。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现实主义的一定合理性,透过理性的思考来审视自己的理想。
我们可以保持理想主义的追求,但需要明智地将其与现实相结合,寻找平衡点。
其次,在实践中,我们需要采取务实的方法,理性地评估利益和风险,并根据不同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最后,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观点和价值观,通过对话和合作来解决分歧和矛盾。
总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以一种积极、包容和妥协的态度来处理这种矛盾,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现实的协调。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第一次论战
•
除了十四点原则,威尔逊作为一个学者还在其学术思想里反映 了其理想主义的主张。他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要反映在《论国 家》(1889)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1925-1927) • 其主要观点为:1、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 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2、认为国际法和国际 公约可以确保和平(1928年的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就是该 学派所做的努力);3、对于战争和和平问题,该学派提出三个 核心假设:人心善,唤醒人性的善良世界就可以得救;主权国 家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建立公开外交,实现外交决策民主化, 建立各种国际组织是消除战争的重要保障;国家主权应该是有 限的,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和平,因此 需要用集体安全体系取代均势体系。 •
• 影响:使美国真正走向了世界舞台,让欧 洲国家不可小觑,对于美国的利益不得不 关照;十四点原则是美国为世界和平设计 的一张蓝图,对备受战争蹂躏的欧洲人民 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他们将十四点原则作 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良药;其民族自 治、裁军、公开外交等政治原则道德化, 民主、自由、自决等旗号在欧洲具有很多 粉丝。 • 但由于美国在外交战略上仍然奉行孤立主 义,因此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征服了欧洲, 但没有征服美国。美国没有参加国联。
4、理想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 (1)伍德罗· 威尔逊 • 伍德罗· 威尔逊被称为理想主义“最雄辩的和最有影 响的代言人”。全名托马斯· 伍德罗· 威尔逊 (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 1924年2月3日),美国第28任总统。作为进步主义 时代的一个领袖级知识分子,他曾先后任普林斯顿 大学校长,新泽西州州长等职。1912年总统大选中, 由于西奥多· 罗斯福和威廉· 塔夫脱的竞争分散了共 和党选票,以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迄今为止, 他是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法学 博士衔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总统以前曾在新泽 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1962年历史学家对31位 总统的投票排名,威尔逊高居第4位,仅次于乔治· 华盛顿、亚伯拉罕· 林肯和富兰克林· 罗斯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建立国际机构,加强国际合作。
(3)、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
(4)、通过道义和精神教育来唤醒人类良知,依靠公众舆论维护和平。
(1)、维持国际和平的最好方法是依靠“权力均势”。
5、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1)、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should be)。
理想主义(威尔逊学派) 现实主义
一、
产生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国际关系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如何认识战争、如何维持世界和平等题。
不少学者把目光转向当时已成为哲学社会主导思潮的乌托邦主义(或称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理论没有能抵挡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德国极权政治和法西斯主义的威胁,席卷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总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了理想主义理论的破产。
第二章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一次论战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20年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构成的又一次“三十年战争”的产物。
此次论战中,现实主义在理论上较理想主义占上风。
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比较
现实主义包括三个基本哲学要素:(1)历史是有一连串的原因和结果构成的,它的过程可以分析和理解,但不可想象。
(2)、理论不可能产生实践,但是实践可以产生理论。
(3)、政治不是道德的功能,而道德是政治的功能。
三、观点分歧 1、人性 (1)、人性本善。
(2)、可以改造。 (1)、人性本恶。
(2)、权欲难改。
2、战争
根源 (1)、战争与人性无关,战争是因国内、国际体制不完善引起的。
(3)、战争可以避免。 (1)、人的私欲和生存意志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意志;
(2)、战争难以避免。
3、对国际关系的看法 (1)、人类社会和国家之间不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国际关系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可以调和。
5、 尼古拉斯?斯巴克曼(Nicholas Spykman)
6、 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
7、 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
8、 雷蒙?阿隆(Raymond Aron)
9、 约翰赫兹(John Herz)
10、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1、 把握国际事务的准确性不强。只讲世界“应当”怎样,而不研究世界“是”怎样。
2、 只强调道德,不重视实力
3、 目标正确,但方法简单。 (一)、值得肯定的观点
1、在执行外交政策时以“国家利益”为核心。
2、研究国际问题时,提倡客观细致分析在前,理论结论在后。
3、现实主义以“国家权力”和“国家利益”为特点,其现实性为外交政策提供决策的框架。在理论研究和决策性实践的结合上,优于理想主义。
五、评价 (一)、值得肯定的观点
1、人是客观环境的产物。
2、国际关系中道德具有重要的作用。
3、国际之间的利益可以调和。
4、 反对秘密外交。
5、 世界和平要靠人民和公众力量。
6、 国义在实践上失败了。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其理论的“正义性”不强,而是:
4、现实主义认为世界和平要以均势为主的思想,历史上的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不可靠。
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
�
现实主义由此在30年代产生,发展于40年代,到50、60年代占领国际关系研究的统治地位。
二、哲学
基础 理想主义的哲学基础来源于:18世纪的启蒙主义、19世界的理性主义、20世纪初的乌托邦主义、 现实主义学派继承了马基雅弗利、霍布斯和洛克以来的关于“自然状态”的分析传统和思想理论,认为国际关系理论同样受到“人的本性”和“自然状态法则”的支配。
(2)、对客观世界抱盲目乐观的态度。 (1)、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现实如何”
(to be)。
(2)、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该面对斗争的现实,不可陷入空想。
6、对未来的看法 (1)、崇尚“利他主义”。
(2)、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对于如何实现束手无策。 (1)、崇尚“利己主义”。
(二)、不足之处
1、认为人性本恶,对国家间利益的调和非常悲观。事实上,人与人之间也有友好的一面,国家之间也有合作的一面。
2、把道德的标准分为不同的层面,认为个人的道德观念价值应该严格遵守,但政治家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不顾道德。在处理道德和权力常常是自相矛盾的。
3、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领袖人物的身上,而不是民众的身上。而历史证明,贵族的秘密外交往往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原因。
(2)、衡量外交政策的标准是:是否符合“国际道德”。 (1)、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行为主体,以“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研究国际行为的主要尺度。
(2)、外交政策的核心因素是:“权力”和“利益”。
(3)、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际关系实质是“权力之争”,国际关系的最基本的特征为“冲突”和“斗争”。
2、 阿尔费雷德?齐默恩(Alfred E. Zimmern)
3、 约翰?默里(John Murray) 1、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2、 爱德华?H?卡尔(E. H. Carr)
3、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
4、 阿诺德?沃尔弗斯(Arnold Wolfers)
(2)、认为未来的目标无论多么美好,由于受到利己主义的限制,只能部分地得到实现。
7、理论
体系
理想主义始终没有能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一方面国际关系理论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是有影响的理想主义的理论家比较少。 现实主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四、代表
人物 1、 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