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
浅谈新医改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响
浅谈新医改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响何金燕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公益化,消除“以药养医”,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2009年以来,相继启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和绩效工资改革。
所谓药品零差率销售就是按购入价卖给患者,再由政府对实行零差率的医药机构进行补贴,取消药品加成后,职工实行绩效工资,医疗单位卖多少药与职工收入不挂钩,这样确保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药品零差率销售确实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是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配套政策和重要环节。
但是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彻底取消“以药养医”,是不是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呢?首先,“看病便宜”出假象。
药品的中标价远远高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进价,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100ml)为例,之前的进价是2元/瓶,卖12.08元,招标后进价则达到12.8元。
氧化钾注射液(10ml),之前进价是0.8元/盒,招标后进价是3.0元。
药品是一个利益链条,这个链条上有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最后才是医院。
只是阻断医院这个最后环节,却没有阻断前两个环节,是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药价的。
看来这样招标之后零差率,老百姓得的实惠是小头,药商才是大头。
另外,如果将原来的公开合法盈利变为暗箱操作,这也无助于降低老百姓得药费。
再者,由于基本药物目录过窄,以及实行绩效工资后,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一些病人原来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现在不得不前往更远的县医院。
因为县医院医疗服务收费相对较高,且新农合报销比例较低,加上其间发生的交通等费用,这样最直接影响的是老百姓看病负担的加重。
老百姓实际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很高,大大抵消了基本药物的让利。
其次,看病依旧“难”。
零差率实行后,医院的“隐形”经费缺口问题凸显,以前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50%,实行零差率后,基层医疗机构受到很多冲击,收入急剧下降,再加上绩效工资实行后,职工的收入似乎与医院业务量没有很多联系,这无疑消弱了职工创收积极性。
辩论辩题是否能改变医疗
辩论辩题是否能改变医疗正方辩手:医疗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医疗。
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和药物不断更新,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例如,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让人类有望治愈一些遗传性疾病。
其次,医疗技术的改变也影响着医疗服务的方式。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患者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医疗信息和咨询医生。
再者,医疗技术的改变也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
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医疗技术的改变是我们实现全民医保的重要途径。
”。
反方辩手:医疗技术的改变不能完全改变医疗。
首先,虽然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是医疗资源的分配仍然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医疗设备和药物仍然很落后,导致很多患者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
其次,医疗技术的改变可能会带来新的医疗伦理问题。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引发道德争议,甚至导致人类面临着“设计婴儿”的风险。
再者,医疗技术的改变也可能会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
患者可能会因为医疗技术的进步而对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医患矛盾加剧。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能解决人类的道德问题。
”。
在这个辩题中,正方和反方都提出了一些有力的论据。
医疗技术的进步确实可以改变医疗,但是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的同时,也要重视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医疗伦理问题的规范。
只有这样,医疗技术的改变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DRG付费方式改革对医院的机遇与挑战3篇
DRG付费方式改革对医院的机遇与挑战3篇一、drgs的含义解释DRG(诊断相关组)通常被转化为诊断相关分类。
它是一种基于诊断的医疗管理模式,综合考虑年龄、性别、出院、预后等手术并发症风险因素的影响,对病例进行分类合并,并将上述风险因素合并,将患者分为约958个诊断相关组。
从本质上讲,DRGs是一种对患者进行分类的方案,它以患者的诊断为基础,将患者的治疗与发生的费用联系起来,为制定支付标准,特别是实施预付款提供前提和依据。
二、drgs给综合性三甲医院带来的机遇作为2022年度国务院批准的70项医疗改革重点任务之一,我国首次实施了DRG支付制度改革。
作为世界公认的、先进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由于以下优势,它为综合性三级医院带来了机遇。
(一)促进分级诊疗DRG鼓励大型医院治疗重症患者,但不鼓励治疗轻度疾病,因为很难收回成本。
此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在2022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根据疾病的优先级和治疗的难度进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科的医疗过程”,两者的初衷是一致的。
(二)提高医疗保障幅度目前,全民医保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覆盖率,即提高报销率。
依靠DRGs系统,可以合理节省医疗费用,节省下来的费用将用于提高覆盖率。
因此,实施DRGs制度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并将有效提高医疗保障范围。
(三)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现代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最重要的要求是建立独立的用人制度和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这是实施DRGs制度的前提。
DRGs将推动医院进行现代医疗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弘扬以DRGs为代表的先进理念。
此外,DRG在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加强三级、甲级医院学科建设等方面也将发挥一定作用。
(四)控制药价和卫生材料消耗DRGs实施后,由于“一口价”的实施,药品和耗材将包含在医院成本中。
2022年8月26日辽宁省取消药品标示后,2022年12月31日将全面取消保健品标识,促进医院购买高性价比药品和物资,减少流通环节的消耗。
2024版第三章现代医学模式概念及其意义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分析大量患者数据和临床试验结果,为 医生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建议,提高治疗 效果。
患者管理
药物研发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测和管 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预后。
现代医学模式与传统医学模式的比较
分析了现代医学模式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指 出了现代医学模式更加注重人的整体性、社会性和心理因素。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学员B
学员C
通过本次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医学不仅 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关注人的全面健康。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 对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关注和干预。
第三章现代医学模式概念及 其意义
目录
• 现代医学模式概述 • 现代医学模式核心内容 • 现代医学模式意义与价值 • 现代医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 现代医学模式挑战与未来发展 • 总结与展望
01 现代医学模式概 述
医学模式定义与演变
医学模式定义
医学模式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特点和 本质的哲学概括,是在不同的社会经 济发展时期和医学科学发展阶段形成 的,认识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 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忽视个体差异 生物医学模式将人体视为一个统一的生物体,忽 视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如基因、环境、生活 方式等。
现代医学模式提出背景
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 需求不断增加,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健康观念转变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从过去的“无病即健康”转变为“全面身 心健康”,强调身体、心理和社会的整体健康。
个性化诊疗方案制定
医学模式14
医学模式
在医疗领域中,医学模式是指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会根据病情病历、病人的生活习惯、病人的年龄等信息,制定出一种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的模式。
医学模式的制定是基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旨在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医学模式的重要性
医学模式的制定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进行治疗。
医生制定的医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指导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医学模式的内容
医学模式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在疾病预防上,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体检结果和家族史等信息,制定出预防措施,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诊断阶段,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一个准确的诊断结果。
在治疗阶段,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人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康复阶段,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医学模式的实践
在实际医疗工作中,医生需要不断地更新医学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制定出适合患者的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个人情况、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语
医学模式是医生们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制定出来的一种治疗和管理方案。
医学模式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人情况和疾病特点等因素,以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希望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医生们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更好地制定出适合患者的医学模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理念及要求
度, 医德医风 。 此外 , 一种有效 的医疗 服务模式不但 要 心周到 的服 务,合 理公道 的收 费,良好 的医德 医风 来 重视疾病 的诊断, 治疗 , 还必须 关注 患者 的发病 与患者 赢 得 患者 的信 赖 、赢 得 市场 。 经 历 ,了解患者 的思想 与态度 ,消除对疾 病的担心与 2 、注重 改善医患关 系 的施 医观念 。与病人求 医
人 们 的健康 状况 与生活 质量 。
医疗服务模式转变提 出的理念 纵观医疗服务的发展历程 , 0 在2 世纪 经历 了从 ‘ 以
疾病为 中心 ”向“ 以患者为 中心 ” 的模式转变 。 人们最
初的医疗观念 是解 除病痛 , 拯救生命 , 完全 以生理学的
观点来 解释疾病的变化, 着重 于疾病 的诊 断与治疗 , 而
维普资讯 医 院 营 销 版
ll ll l
理 与 索 论 探
目前医疗 服务模 式正从传 统的 “ 以疾病 为 中心 ”
转变为 “ 以患者为 中心 ” 这种转变 提出 的理念 可概括 ,
为 明确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求医观念, 注重改善医患关系
※ 妻 搿 *
忽略 了其他方 面诸如社会 、 为、 行 精神 与心理对疾病的 影响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人们生活 环境和 质量的改 善, 传统的 医疗服务 已不能满足人们 的需要 , 必须要 改
革创新, 才能适应社会发 展与人们医疗保健 需求 的变化
趋势 , 这种社会背景就催促着 “ 以患者 为中心 ” 的医疗 服务模式 的出现, 它要求诊断与治疗应该了解患者 的生 活特点与社会环境 以及疾病产生的过程 , 并形成“ 以患 者 为中心 ” 的治疗 思维方式 , 处理好 医患关系 , 提高 医 疗服 务质 量。 以患者为 中心 ” “ 是医疗 服务模式 的一个
执业医师继续教育考试答案(网上答题)
思考题:1. 试述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传染期的临床意义?①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a.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
b.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
c.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
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d。
d.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d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
e.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②临床症状期。
临床症状期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
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
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
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
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③恢复期。
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
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
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④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称传染期(infection period)。
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
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
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 针对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或可能已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根据其免疫状态应分别进行如何处理?①应急预防接种。
对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其接触者可进行自动或被动的预防接种。
辩论辩题的医疗改革
辩论辩题的医疗改革正方辩手:医疗改革是当今社会急需的重要议题,它对于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医疗改革可以使医疗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
当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明显,医疗改革可以通过政策调整,使得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地分布,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其次,医疗改革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改革医疗体制,推动医疗行业的改革和创新,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让患者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得到治疗。
最后,医疗改革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当前,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让很多患者望医兴叹。
医疗改革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和管理措施,降低医疗费用,让患者能够更轻松地接受治疗。
名人名句,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过,“医疗改革不是一个党派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
”这句话表明了医疗改革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不应该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而是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
医疗改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医疗改革,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此。
经典案例,中国近年来不断推进医疗改革,通过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障。
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反方辩手:医疗改革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在实施医疗改革时,也需要考虑到一些问题。
首先,医疗改革可能会导致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
在实施医疗改革时,可能会导致医疗资源过度向大城市和大医院集中,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分配。
其次,医疗改革可能会导致医疗服务的质量下降。
在推动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影响医疗服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医疗改革可能会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
在实施医疗改革时,可能会出现医疗费用上涨、患者负担加重的情况,导致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
名人名句,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医疗改革需要谨慎对待,不能一刀切。
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
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医学模式主要是以疾病为中心,强调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忽视了患者的整体健康和个体差异。
而现代医学模式则更加注重预防和健康维护,强调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护理,更加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医学模式的转变也改变了人们对医疗的认知和期望,进一步促进了医疗观念的转变。
首先,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人们更加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
传统医学主要是针对已经出现的疾病进行治疗,强调医生的角色和技术手段。
而现代医学模式将预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管理和早期筛查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这种转变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加重要,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成为了人们的追求和目标。
其次,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疗观念的个体化。
传统医学模式将患者看作是疾病的承受者,医生的角色是给予治疗和救助。
而现代医学模式将患者视为整个人的一部分,强调个体的差异和个体化的护理。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也由传统的“医生权威、患者被动”的模式,转变为更加平等和合作的关系。
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他们的需求和意见被重视,医生也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再次,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们对医疗效果的期望。
传统医学模式重视治疗效果和病情控制,将治愈病情作为医疗的终极目标。
而现代医学模式注重综合治疗和患者的整体健康,强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人们的期望也从单纯的治愈疾病,转变为更加全面的健康和福祉。
他们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营养的摄入、心理压力的管理等方面,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最后,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的跨学科发展。
传统医学模式主要以生物医学为基础,强调疾病的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而现代医学模式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例如,现代医学注重心理健康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需要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合作和交叉研究。
论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务人员职业教育
重视心理、 社会及环境 因素对健康和疾病 的影响, 医患之间是 “ 等—合作 ” 的医疗 服务 法律关 平 型 全面、 系统地进行临床诊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系。 作用 。 很多综合性的医院都设立了精神一心理科 , () 3 重视心理、 社会因素对健康 的影 响, 深化 有些地方还开设了独立的心理门诊 , 医学心理学的 了人类对疾病 的认识。将疾病 的产生和治疗 由生 临床实践 已逐步扩展到内、 、 、 外 妇 儿及康复等各个 物 、 生理单一作用深化为心理、 社会、 生理 、 环境相 领域 。 互作用的结果。
l 现代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 ( ei l oe) M d a m d1是人类对疾病和健 c
现代医疗 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说明, 现代心理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发展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 了医学的基础知
康总的特点与本质的概括 , 它集中体现了一定时期
识和理论 , 而且极 大地 推动 了传统 医学模式 的转
陈利民 , 李志魁 吴俏燕 , , 张美兰 (. 1甘肃中医学院 , 甘肃
摘
兰州 700 ;. 300 2 兰州市城关区妇幼保健所 , 甘肃
兰州
700 ) 300
要: 医学模 式 的转 变 已经深 刻地影 响和改 变 了现代 医疗 的发展 与 实践 , 医疗机 构及 其 医务人 员
达国家 , 住院和门诊病人 中心身疾病、 心理疾病的 疾病概念中传统定义 中的“ 生理、 躯体疾病 ”修改 人 数超 过 7 0% ; 内综 合 性 医 院就 诊 的初 诊 病 人 为 “ 国 心理 、 身 、 理疾 病”, 心 生 扩展 了疾 病 的范 围。
第二章 医学模式的转变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科研科 赵继华
第三章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的 一种高度哲学概括,是一种特定的观念形 态。医学模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为 它并非客观存在的,但是医务工作者总是 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这种观念模式来组织他 们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医学实践活动。一 定的医学模式还体现在医学教育、医学研 究、医学管理和医学著作中。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由于新的医学模式适应卫生革命的要 求,从多方位、多层次来揭示健康和疾病 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赋 予医学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广阔的空 间和更高的境界;因此,不仅对推动现代 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将引 导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总的方向。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作用
医学模式的演变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 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历来存在, 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一定历史 阶段医学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健康和疾病 问题的认识程度。在人类历史上,医学发 展过程经历了原始医学、经验医学、实验 医学和现代医学等几个阶段,医学模式也 随着医学发展过程的阶段性而不断演化。
从医疗服务到预防服务:根据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的方针,改变了过去医疗为主的做 法,将预防工作渗透到疾病发生、发展和转 归的全过程中,即进行“一级预防”(病因 预防),以防止发病;在疾病发生之后进行 “二级预防”,以实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患病后开展“三级预防”,即提供疾病的治 疗与康复服务,以减少失能和防止病残及死 亡的发生。
四、生物医学模式
同时,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菌 学、病理学、寄生虫学以及免疫学等学科的 形成和发展,使生物学科体系逐步形成。由 于生物医学方面的重大发现与成就,使人类 对生命现象及机体变化的认识逐步深化,越 来越多的揭示了各种疾病的病因、过程和机 制,医学由此进入了生物学时代。
中国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疗
中国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疗传统医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而现代医疗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注重疾病的精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疗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一、传统医学的特点与优势中国的传统医学以中药治疗为主要方式,通过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方法,调理身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人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同时,传统医学注重以治未病为主,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传统医学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辨证论治思想。
不同于现代医疗的症状治疗,传统医学通过辨证论治,分辨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综合分析患者的脉搏、舌苔、面色等多种体征,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免疫力,并具备较好的预防保健作用。
二、现代医疗的发展与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
现代医疗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支撑,能够对疾病进行精确的诊断和精细化的治疗。
现代医疗的发展使得许多疾病的治愈率大幅提高,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然而,现代医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现代医疗更加依赖药物和手术等高技术手段,可能带来药物滥用、抗生素滥用和手术风险等问题。
另一方面,现代医疗偏重疾病的治疗,忽视了整体健康的调理和病后的康复,导致一些慢性病的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复发。
三、传统医学与现代医疗的融合近年来,传统医学与现代医疗开始相互借鉴和融合。
传统医学的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逐渐得到现代医学的认可和采纳。
同时,现代医疗也引入了一些传统医学的概念和方法,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在疾病预防方面,传统医学的理论与现代医疗的观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指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慢性病治疗方面,传统医学的调理和康复方法,如中药、针灸、推拿等,可以配合现代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
1. 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
医学模式是某一时代的心身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集中反映,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医学模式,主要包括: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四种医学模式,这几种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心-身关系认识的不同。
医学模式对医学科学的发展作用巨大,既可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又可成为一种限制或妨碍发展的因素。
每一位医学工作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医学模式的影响或支配。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观念就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对医学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在认识论上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忽视人的社会属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只重视局部器官,忽略人的整体系统;重视躯体因素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医学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生物活动过程较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1977年Engel在《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卫生护理工作中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指导研究和教育等工作,成为新的医学模式诞生的里程碑。
新的医学模式并不排斥生物学的研究,而是要求生物医学以系统论为概念框架,以身心一元论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身心一元论的观点,人的身(肉体或生理)心(精神或心理)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双向的,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是环形的,而非线性。
在人类的疾病过程中,身心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是否应该废除传统医疗系统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传统医疗系统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传统医疗系统。
首先,传统医疗系统存在许多弊端,如治疗方法落后、药物副作用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
例如,传统医疗系统在治疗癌症方面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很多药物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
此外,传统医疗系统在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因此,废除传统医疗系统是必要的。
其次,现代医疗技术和理念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医疗系统。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如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为很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与此同时,现代医疗理念强调预防和个性化治疗,更加符合人们的健康需求。
因此,废除传统医疗系统,转向现代医疗系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最后,名人名句也支持废除传统医疗系统。
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疯狂地重复同样的事情,却期待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愚蠢。
”传统医疗系统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改革和废除。
综上所述,废除传统医疗系统是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有必要进行改革。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传统医疗系统。
首先,传统医疗系统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传统医疗系统在一些慢性病、慢性疼痛、康复治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
例如,中医药在一些慢性病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很多患者通过中医药治疗获得了有效的缓解和治愈。
废除传统医疗系统将导致这部分患者失去有效的治疗途径。
其次,传统医疗系统在一些地方和群体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现代医疗资源并不充足,传统医疗系统是这些地方和群体唯一的治疗途径。
如果废除传统医疗系统,将导致这些地方和群体失去医疗资源,加剧医疗资源的不均衡。
最后,名人名句也支持保留传统医疗系统。
如毛泽东曾经说过,“继承有利于发展,断代有利于前进。
”传统医疗系统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应该在现代医疗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废除。
辩论辩题是否能够改变医疗体系
辩论辩题是否能够改变医疗体系正方,可以改变医疗体系。
医疗体系的改革是必要的,因为现有的医疗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费用过高、医患关系紧张等。
而改变医疗体系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增进医患关系,从而使医疗体系更加健康、公平、高效。
首先,改变医疗体系能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不断更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涌现,这些都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美国医疗体系的改革使得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得许多疾病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其次,改变医疗体系能够降低医疗费用。
现在许多国家的医疗费用都非常高昂,这对于一些贫困患者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通过改革医疗体系,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效率,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例如,加拿大实行的公立医疗保险制度,使得患者可以享受到低廉的医疗费用,为社会各界所称道。
最后,改变医疗体系能够增进医患关系。
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给医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通过改革医疗体系,可以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医患关系,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使得医患双方都能够受益。
综上所述,改变医疗体系对于解决医疗领域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改革医疗体系,才能够使得医疗服务更加健康、公平、高效。
反方,无法改变医疗体系。
医疗体系的改革困难重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医疗领域的问题。
首先,医疗体系的改革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生、患者等多方面的合作和支持,而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诸多利益冲突和矛盾,使得医疗体系的改革变得异常困难。
其次,医疗体系的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努力,而这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例如,印度的医疗体系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医疗资源短缺、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医疗体系的改革一直进展缓慢。
119-青海神经外科模拟题2021年(19)_真题-无答案
青海神经外科模拟题2021年(19)(总分99.XX99,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是指它属于A. 医德学B. 元伦理学C. 应用伦理学D. 道德哲学E. 生命伦理学2. 最有利于医务人员进行创新,从而体现出自身正效应的市场经济固有属性是A. 自主性B. 平等性C. 开放性D. 竞争性E. 可控性3. 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列提法中错误的是A. 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B. 21世纪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医学模式C. 临床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D.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E. 不仅重视人的生物生存状态,而且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4. 下列各项,医学道德所具有的特点不包括的是A. 具有全人类性B. 具有实践性C. 具有稳定性D. 具有天然性E. 具有继承性5. 某女患者,59岁,因患肝硬化腹腔积液,肝硬化失代偿期住进某市中医院,经治疗病情未见改善,反而加重,出现肝性脑病,多次昏迷。
处于濒死状态。
其子在得知母亲已治愈无望时,向主管医师提出书面请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以尽快解除病人濒死前的剧痛。
在家属再三请求之下。
主管医师于1986年6月28日下了医嘱,先后两次注射复方冬眠灵175mg,病人安静地死去。
之后,主管医师及病人的儿子二人均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立案,主管医师先后两次被收审,并被逮捕羁押一年。
后经市人民法院多次公开审理及诉讼后。
才宣告主管医师无罪释放。
从医学伦理方面对该医师所做所为的正确评价是A. 完全正确,其选择在医学上有充分依据B. 完全错误,医师实行安乐死与杀人无异C. 法律允许,但在伦理上是成问题的D. 法律允许,在伦理上也是说得通的E. 没有处理好医学决策与伦理判断之间的矛盾,是有着严重的伦理问题的6. 凌晨,一位被汽车撞成重伤的少校军官被一位好心的老工人用三轮车送到某市医院急诊候诊室。
被请出来的值班医师一见到刚刚苏醒过来的少校问:"带钱了吗?"少校摇了摇头,又赶紧吃力地说:"我是现役军人。
传统医学文化对中国的医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传统医学文化对中国的医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传统医学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传统医学分为中医和民间医学两个部分,其中中医是由古代医学学派演化而来的,是一种综合了中华民族文化、哲学和药物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医学体系。
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传统医学文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中国的医疗现代化进程。
首先,传统医学文化对中国的医疗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传统医学所蕴含的古代智慧是对现代医学的重要补充,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和“气血津液”等学说,为现代医疗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众所周知,防疫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中医理论中的以“扶正祛邪”为基础的中医养生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人们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在防疫抗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传统医学文化中的医者仁心、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也被现代医学广泛引用,这些对于医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传统医学文化对于中国民众的医疗观念和健康理念具有深远的影响。
传统医学所强调的是预防保健,追求身心和谐的生活,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和精神面对疾病的态度,更为注重维护整体健康和防治疾病。
因此,许多人会选择在生活中采用传统医学疗法,如中药疗法、针灸、推拿等,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一种将传统医学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这将会不断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最后,传统医学文化在医学教育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医学教育体系是在传统医学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在现代医学教育中,传统医学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医学教育者来说,在传授现代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文化,我国的医学教育中将中药学和针灸及推拿按摩学列入医学专业必修课程。
在中西医结合的今天,传统医学文化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深刻体现。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剖析及其对策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剖析及其对策随着社会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随之改变,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步发展,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具体要求。
医患关系,即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互为主客体因素,亦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都能成为影响和谐与否的主体。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医患关系商品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医患要求多元化,其调节方式也出现了法制化趋势,医疗纠纷大幅上升,医患关系呈现出紧张、对立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医患间的恶性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少数医患矛盾急剧升级,有向暴力案件演变的趋势。
因此,适时防范医疗纠纷,正确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以下就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与及其对策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不和谐医患关系的原因分析1、医疗卫生体制的影响我国卫生行业的改革滞后于其他行业的改革,医疗卫生事业未达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且自身显得力不从心[1]。
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种种弊端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因而更激起了公众的不满。
这其中,尤以药价居高不下为甚,许多药品的出厂价都非常低,而零售价却往往高得离谱,经销商、医院及医生获取了高额的利润,而患者则不堪重负,使得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2、医疗自身的因素由于医疗工作的不确定性、发展性、随机性和内部运行过程结构的复杂性,使医疗工作属于一个高错误率的行业[2]。
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与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之一。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对13亿人口的医疗服务需求来讲,仍显得是杯水车薪。
“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的局面长期存在,而医院本身得不到足够的补偿,其发展严重滞后于人民的需求,这种现状恶化了医患关系。
而一旦出现了医患纠纷,又没有一个健全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就会出现围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的极端事件[1]。
3、医患双方的因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医务人员漠视职业道德、偏离价值取向,索取回扣收受红包和诱导患者医疗消费的现象客观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
医学模式的转变,不只是理论概念上的改变,它涉及医学领域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如医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内容的改变,医学教育的变革,医疗卫生人员知识的更新,以及社会卫生保健网的结构和职能、政府医疗卫生政策和措施的制定,等等。
它促进了医学问题的社会化和社会问题的医学化,促使人们对“健康”与“疾病”、“医生”与“病人”、“正常”与“异常”等一系列医学范畴和医学性质问题观念的改变,它要求医学从更为广阔的角度考虑,人类的健康问题,加强心理社会因素的健康影响的研究。
医学模式的转变,非常有利于医务人员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汲取营养。
近百年来形成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已经深入医务人员的心中,成为他们的思维习惯。
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总是习惯于从人的生物特性上进行思考,而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成因中的重要性。
要打破这样的僵局,必须增加人文社会医学知识。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实惠,忽视精神。
现代医学模式主张在更高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及人文学等诸多方面来考察人的健康与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和潜能,从而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注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疾病不但是一种生物状态,也是一种社会状态;判定人是否患病,不仅要考虑生物学状态,还要考虑心理和社会学的变量。
既符合了时代的要求,也是医学科学发展使然。
医学模式的转变最本质的意义的是能促进医学更好的发展。
过去,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无病就是健康,侧重于有病治病,认为健康取决于好的医疗,只有医生才能把握你的健康,治病总是要用药的。
但是多年的事实证明,过去的医学模式不仅在精神病和心因性、功能性疾病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就是在病理变化明确的躯体疾病方面也是不够的。
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以及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状况,要求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不仅是在身体上恢复健康,而且要在心理上、社会上改造人和完善人。
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把预防和促进健康的服务放在卫生服务的首位。
现代的医学模式对人的疾病和健康进行了完整的认识,要求人们全面地、立体地观察和分析疾病与健康的问题,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个体和群体的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促进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统一,使医学更好地发展。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学更好地履行了社会功能。
由过去的“小卫生观”向“大卫生观”转变。
现代医学卫生实践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它的社会支持系统日益扩大和完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已经具有国家、社会的规模。
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福利事业,而且是第三产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健康投资思想观念必须从单一消费性投资向生产性投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