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调研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标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挑战1. 背景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与组内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分享思想、经验和知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主要是通过独立学习和课堂讲授来获取知识,而小组合作学习则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
在现代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2. 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遇到的挑战,并从中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共有1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另外还对几个小组进行了访谈。
4. 结果(1)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表示认可。
他们认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
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反馈也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激发学习动力。
(2)学习挑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主要包括:组员之间的合作默契不足、角色分配不明确、个人学习目标和节奏不一致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组内效率降低、沟通困难以及个别学生被边缘化。
(3)解决方法:针对学习挑战,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加强沟通和协调能力的培训、设立组内角色和责任分工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组内评估和给予积极反馈,激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5. 结论与建议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并解决挑战,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提供支持和指导,同时学生也应努力发展合作和沟通能力,充分参与和贡献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研究报告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研究报告内容提要:合作学习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
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但我国目前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文章选取了海淀区实验小学三年级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班,采取了合作学习模式,根据1978年斯莱文教授的小组分层计分法改造而来,实验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经过半年的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实验班和对照班相比,其英语学习成绩虽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但略有提高。
2、通过合作学习,实验班学生的接纳度和被接纳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3、通过合作学习,实验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更加积极。
4、通过合作学习,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被接纳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接纳度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主题词:合作学习、同伴关系、情感态度一、实验研究的背景社会心理学对合作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对于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具体运用的研究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它在增加学生的互动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的发展,以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因此很快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
目前,合作学习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美国、以色列、新西兰、瑞典、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大中小学教学。
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1994)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1997)在其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合作学习在西方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模式,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斯莱文、卡甘、沙伦、约翰逊兄弟等。
在我国,国务院于2001年5月29日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小学生数学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本报告将对我近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教学实践过程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实践主要针对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程,内容包括分数、小数、图形、运算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3. 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通过讲解、演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3)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反思: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三、教学效果分析1. 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2. 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素养。
3.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增强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
(2)课堂时间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3)个别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研的研究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指导技能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现状1、课题背景《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不仅如此,小组合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进行多维性和交互性。
因此,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必使我们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造和扬弃,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不断尝试、反思、研究、总结和提高,来推动课堂教学产生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必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引进了美国的合作学习,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研究。
“九五”期间,国内不少相关课题对合作学习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师X大学博士生导师裴娣娜教授关于《发展性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认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间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系、学生间的差异、学生体验成功的心情都能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XX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王坦教授的专著《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分析了合作学习的一些基本理论,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合作学习模式。
能否深入贯彻新课标核心思想,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2、现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在学生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受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等现实情况的限制,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需要反复推敲的问题,诸如出现了由于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面不广,在预设学习时间内学习内容难以完成、学生表现出不会合作等问题,依然采取“穿新鞋走老路”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万般皆不谈,唯有分数高”式的评定方法依然或明或暗地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小学数学调查报告(通用19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篇1一、作业现状的解剖:就当前的作业现状而言,关注作业内容与形式变革的有很多,而关注学生需要及认可怎样的家庭作业却很少。
为此,经过调查、实践与反思,本着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对现有的作业进入了深层次的反思,觉得新课程下的作业应该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多渠道,着眼于课程发展的新趋势,以心理认可为突破口,学生喜爱的家庭作业,提高家庭作业高效性。
因此对学生和家长就作业的看法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1、有51.8%的学生回答“老师不是根据你们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数学家庭作业。
”2、有80.4%的学生回答“数学家庭作业的形式中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操作作业。
”3、有32.3%的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没有与人合作的经历。
4、应教师、家长要求而做作业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而感兴趣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
(二)对调查结果的反思从上述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学生、家长对于现有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存在着不满意的现象,其表现在:——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
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
而在这样单调乏味的作业面前,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使作业成为了一种呆板的机械训练。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望是越来越高,对孩子机械的背诵口诀,默写,做大量的口算作业等等这样原本常规的作业,大多持的是反对票。
家长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样单一形式的作业中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思维,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潜能的发展。
——教师在作业中迷茫,自己布置大量的作业也是为了强化教学效果,但学生怎么反而不接受呢?到底怎样的作业是适合他们,怎样才能让学生认可,主动的完成作业,又能达到巩固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这样的作业存在吗?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总是很单一,书面笔算作业占大部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类作业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单一的形式使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
4小组合作学习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报告五一中心小学陈艳雨一、调查目的:合作学习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
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
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开始关注和实践“合作教学”这一课题,为了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特设计本次调查,通过调查,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五一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全体学生为对象。
三、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重点是四年级学生对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进行调查。
四、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
2、调查对象:对四年级二班班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共56名学生。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本研究对五一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56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6份,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6份。
五、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1、在你们班数学课堂教学中,你喜欢()种方式。
A、教师讲,学生听。
14.01%B、教师讲,学生听、练。
20.38%C、教师传授、引导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65.61%2、你知道什么叫做“小组合作学习”吗?()A、知道。
77.07%B、不知道。
7.64%C、有一点了解。
15.29%3、你的老师在数学课上是否开展过“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再让同学们自主探索、交流、讨论)()A、经常开展。
50.96%B、偶尔开展几次。
40.76%C、从来没有开展过。
8.28%4、下列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中,你最喜欢()A、同桌合作交流学习。
27.39%B、前后桌四人合作交流学习。
43.95%C、把全班学生打散,重新分成若干个小组,再进行合作交流学习。
28.26%5、你们班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大约在()A、3分钟左右27.39%B、5分钟左右36.31%C、10分钟左右25.48%D、更多10.82%6、你们班数学学习合作小组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吗?()A、有27.39%B、没有28.26%C、不清楚43.95%7、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你喜欢担任()角色。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完整版)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一、理论研究背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小学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1、合作学习的国际研究现状在西方,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都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
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
1806年合作学习小组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现代的合作学习研究热潮。
由此开始,为了突出合作学习的集体化、过程性特点,实现有意义的而非形式化的合作学习,西方的研究者与教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开发了小组成绩分享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小组调查法、合作辩论等多样化的实施策略,以及对于学术表现的双重评价、学习与合作技巧合计评分等评价方法。
这些实施策略与评价方法随着合作学习在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的广泛开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2、合作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开始探讨合作学习。
从浙江苏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
传统教育模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感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
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
同时,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在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为此,我决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2、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教师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
(二)、现实意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今天,部分教师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与传统的决裂,甚至有不少教师产生了一些极端的想法:认为现在提倡在生活和数学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就是否定了传统的单科教学模式;认为提倡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就是否定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教师往往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却怯于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的传授;认为提倡学生的体验学习就是学生的自由活动,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开题报告、中期和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开题报告、中期和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
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建构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分析长安小学数学组一、分析目的1.了解我校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现状,对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小结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为进一步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提供依据二、现状与分析我们长安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小,全校共12个教学班,有学生约560人,在职教师32人,我们的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各科教学,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
自2009年秋季起,我校开始使用课改新教材,组织教师们进行新理念的培训,至今已走过了近四个年头。
回眸走过的路程,再看看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学生们对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及各项能力均有所提升,老师们对这次课改也有较深切的感悟和不同程度的收获。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课改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现状,我们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查,现对我校数学教学现状总结如下:(一)关于教师1. 教师们热爱教学,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从平时的常规教学及组织的各种教学研究中我们都发现,99.9%的老师是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的,他们塌实工作,认真完成教学任务,耐心引导学生,希望自己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并学得轻松愉快。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老师们对待教学的这种敬业精神。
2. 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新课改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化成长。
100%的教师认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座谈中教师们谈到: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不应该只发挥“耳朵”的作用,而应该是多种“器官”参与数学活动。
因此,在他们的教学中,不再仅仅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融入了“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
这说明教师的观念已经步入新课程理念的境界。
而长期以来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百科全书”形象也因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故步自封”的局面。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提出《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社会,基础教育的目的已不是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而是要教会一切人学会学习。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往往立足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输,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往。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同时,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会。
可以避免“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现象,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能合作、合作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目标。
1、分析目前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正文: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背景介绍:介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和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2 研究目的:明确本次研究的目标和意义,以及解决的问题和带来的改进。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详细描述本次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涵盖的学科知识点、学习方法和教学资源等。
2.2 研究方法:介绍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和实验设计等,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3.研究计划
3.1 研究步骤:详细列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各个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
3.2 实施方案:说明实施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具体方案,包括实施的学校、班级、学生和老师的选择等。
4.预期结果与讨论
4.1 预期结果:预计通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可以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和效果。
4.2 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5.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总结本次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5.2 展望:展望未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附件:
1.研究问卷:包括用于收集数据的问卷。
2.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记录。
3.实验设计图:展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设计图和流程。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版权:指对作品的使用权,包括复制、发表和修改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2.侵权:指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侵犯其版权权益的行为。
3.许可:指版权所有人同意他人使用其作品的授权。
小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小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为了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小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学生对现时学校的教育工作的看法;同时通过调查,为本次课题组的课题研究提供更明确的研究方向,对以后改进我校的教学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一)调查方法1、问卷法:对学生进行问卷答题。
2、观察法:进行随堂听课,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和检查学生作业等。
3、访谈法:跟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
4、定量、定性分析法:通过对问卷进行全面分析,形成大量的数字理论依据。
(二)调查时间、对象与范围。
1、时间:20xx年4月—5月。
2、对象与范围:在我乡茅岭中心校随机抽取四年级和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共50人)作为“小学生学习情况”问卷的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15个问题。
三、调查结果在调查问卷中,有2道题目是关于学生喜欢上什么课及喜欢这门课的原因的调查,设置这两组题的目的是想了解学生的兴趣情况和喜欢的理由。
这两道题的具体调查情况如下(每个选项后面括号的百分数是调查结果):1.学校开了不少课程,哪些是你喜欢的?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三项:□语文(84%)□数学(76%)□体育(66%)□音乐(48%)□美术(12%)□科学(12%)□综合实践(0%)□品德与生活(社会)(14%)2.你为什么喜欢上这些课?□学习中能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肯定(34%)□不用经常测验(2%)□对这课的学习内容感兴趣(52%)□乐于参与课堂上(或课后)的学习活动(24%)□喜欢上课的老师(18%)在关于“学校开了不少课程,哪些是你喜欢的?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三项”的50份调查问卷中,有84%的学生是选择语文的,有76%的学生是选择数学的,有66%的学生是选择体育的,有48%的学生是选择音乐的,有14%的学生是选择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有12%的学生是选择美术和科学的,而综合实践没有一个学生选择,此外还有几个学生是不完全选完三个选项的。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设计研究》
(一)阶段性报告、论文
(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份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者是积极进取,要求严格的一线教师,并热爱教育科研,关注学生的学习,善于及时总结和反思。在校级教科研中积极主动研究,并获得学校好评。
2研究。
3、研究者的教育教学改革意识比较强,经常尝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着相当的时间经验,有多篇论文、案例获奖。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有效性”。“有效”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所谓“有效性”,就是指通过小组在一段时间的讨论或动手实践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是对教学活动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具体行为的结果的一种整体性设想与运筹。
(二)研究的假设
(1)根据我校实际和学生特点,采取“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组间平衡”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
(三)课题的创新之处
在教学中,虽然许多教师也试图将合作学习引入自己的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效益,但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形似而神不似的阶段,未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方面的功能。因此 ,针对这种状况 ,我们提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旨在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构建适合小班化下的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有价值的合作议题,抓住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技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⑵“十二字”方针
微笑、宽容、赞赏、鼓励、理解、关怀
(二)课题实施过程设计、主要措施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4月)学习相关理论,完成课题研究方案,明确分工。
(2)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5月—10月)启动实施,开展研究,不断总结,形成阶段性小结。
(3)总结鉴定阶段(2013年11月)分析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关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合作学习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我国起步较晚,到九十年代初才慢慢开始研究。
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需要合作,越来越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合作”作为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有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能力的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
但是由于我们对课题本身的含义不完全清楚,或者说没有去作深刻的探讨,这种方式常常仅仅展开在浅层次,因而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走过场,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我们对此仍十分迷惑。
为此我设计了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制定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起到改进课堂教学机制、教学方式及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并切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本次调查我采用学生与教师问卷、谈话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调查问卷为主,我分别对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三至五年级的若干学生和校区部分数学教师进行随机抽取、无记名发放问卷,要求如实反映实际情况。
问卷调查前我还对相关老师、学生进行相应的谈话了解,并深入课堂进行听课。
三、调查的内容学生卷设置了12个问题,主要包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与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当前实施状况(内容、方式、效果等)。
教师卷实际设置了10题加一道主观题,主要了解当前实小数学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详见附录的两份问卷】谈话内容有: 1.你知道什么是合作吗?2.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合作完成?3.你会和哪些人合作做事情呢?4.当你想要合作的人不和你合作时,你会怎么办?5.怎样才能和每一个人都能合作呢?四、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回收的问卷逐一统计以及与有关教师、学生的谈话及深入课堂听课,可以看到当前实小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作用认识比较到位,老师提出的合作讨论的问题较有价值,倍受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合作学习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
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
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开始关注和实践“合作教学”这一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也在目前各地的教学中被开始重视和应用。
但是由于对课题本身的含义不尽明了,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常常还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走过场,往往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
教师对此困惑也较大。
基于以上原因,特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本次调查,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寻找、诊断、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制定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起到改进课堂教学机制、改善教学方式、改良教学形式,优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策略,切实培养、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的目的。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本次调查采用学生随机问卷与谈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分别对草舍小学中、高年级随机抽选部分学生,进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现状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60份,回收60份,全部有效。
三、调查的内容调查涉及3个方面共10道题。
涉及的3个方面是: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形式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现状、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现状。
(详见问卷调查表)。
四、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通过对回收的90份问卷逐次统计,从问卷中问题1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师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作用认识比较充分,知道的占%,不知道的仅占%,问题2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占%,但是这个比例正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策略亟待研究,问题3也说明这一现状: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仅占30%。
由此可见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沉迷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欢迎这种学习方式,但教师对学生合作的意识、技能和策略指导和培养不够,具体表现在:1、师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反差很大。
问卷反映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欢迎,问卷中少数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不知道”(占%),选择“知道”的占%;问卷中“你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怎样?”选择“好”的占%,选择“不好”的仅占%。
问卷反映我们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课堂上开展的不多:选择“经常开展”的占30%,选择“偶而开展几次”的占%,选择“从来没有开展过”的占%。
通过与教师的交谈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仅仅把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它真正的意义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却未能深刻领会。
2、小组合作之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
%的同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时“吵闹无序”,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交流,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思考问题的程度不会缜密、深刻,致使对问题的研究讨论难以深化。
3、小组合作时未能创设营造应有的情境。
合作学习前没有创设应有的条件为有效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合作时又没有给予充裕的时间,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只顾预设,不问生成,造成合作时疲于应付,无从下手,往往是虎头蛇尾,学生无法从容进行实验、探索、讨论,只得草草收场。
4、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没有太大的探讨价值。
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不到位,没有明确宣布要求或没有及时宣布要求,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学生感到无所事事,不知所措。
或学生对“合作些什么?”“怎样进行合作?”“我在合作时做些什么?”以及时间限制、竞争条件、展示准备、汇报要求等不明不白、不问不听,加上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于是各做各的,你不想与我“合”,我不愿与你“合”,使小组合作学习不到位。
或者是在学生大多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还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使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只追求合作讨论的形式,只是为做给人看的,不讲究效果,容易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
问题3选择“偶而开展几次”的占%正说明这一现状。
5、教师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清楚地看到由于过份强调学生的“学”的意义,教师常常只成为事后的评论员,而不能积极参与并引领学生“学”的全过程,对一些普遍问题不能及时适当的提供变式帮助学生解疑,以至使教学活动出现东扯西拉的思维混乱,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6、缺少评价激励机制。
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掌握了一种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方式和技巧,能促进合作学习效果的提高。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评价的方式可以调节群体的成员学习性质和方式,从而改善、协调群体内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而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泛泛说一说某某小组表现不错,某某同学表现尤佳了事,缺少针对性、激励性和有个性的评价,从问卷调查的第9题来看,还有大约%的课堂根本没有任何评价。
五、思考与建议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强化角色意识。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我们农村学校硬件差、班级内人数多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学习小组应该灵活组合,这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
组建学习小组,应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合作小组,采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机制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也可以采用同桌前后四人的围桌组形式、或同桌两人的微型组形式。
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
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负责者、记录员、资料员、评分员、汇报员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使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事做,切实研究不同形式的优点合理设计小组形式。
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效率。
2、注重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针对农村小学生特点,部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强烈及浮躁而不踏实、部分小学生性格腼腆内向、不爱说话的特征,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基础上,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
首先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尤其是表述自己新的观点和思想,并以虚心诚恳的态度接纳别人的正确意见等,在合作中让各人的智慧大放异彩。
3、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合作效率。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应重视“引”,大胆“放”,抓住合作契机及时引导。
可以在新知探就的过程中引导;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引导;在灵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中努力丰富文本和自我中引导;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方法和形式上加以引导等。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始至终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气氛,既不失时机地点拨,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分子)、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学风和习惯。
4、不图热闹,讲究实效。
小学生合作学习要注重其实效性,要根据数学课堂知识内容的特点,在需要时、重要处、均受益的前提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例: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避免合作交流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合作学习要有价值,避免造成“摆样子”、“走过场”、“赶时髦”的现象;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力戒合作学习“假”与“浮”;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及评价等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既要注意预设,更要重视生成,要因时、因地、因情、因人制宜等等。
5、切实加强交流与评价。
小组之间缺乏交流与评价,容易迷失方向、产生冲突。
让学生之间把合作的学习情况进行大组充分交流并对之进行适当的评价,既可以拓展思维,营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环境,又能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交往合作能力。
如果评价以小组为对象,必然导制学生小组或群体之间竞争性行为,群体之间的竞争又促进群体内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帮助远远比教师仅仅针对学生个体的指导性行为更有效力。
为了不致使班级群体出现分化、敌对的现象,可以考虑在一定的时期内按适当比例更换小组的成员构成,对学生尽可能的采取积极、多元多维的评价方式和标准,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6、用系统、整体、动态的观念看待小组合作学习。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自我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它们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需要我,我需要你,你帮助我,我促进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积极能动地参与各项探究学习活动,参与质疑解难,大胆发表有创见性的体会和看法;教师也应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参与小组学习,及时掌握学情,及时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疑难之处,整合各种因素,用系统、发展的观点调控合作过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合作交际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互帮互助、承担责任的良好品质,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参考资料:《小学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