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满分试卷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满分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B. 潜移默化(qián)C. 谨慎(jǐn)D. 沦陷(lú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 他的学习成绩优异,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C. 他的成绩一直下滑,这让我很担忧。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小村庄的环境优美,被誉为“世外桃源”。

B. 她的文章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

C. 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D. 这个产品已经过时了,需要我们进行技术创新。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 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C. 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是一位教师。

D. 请问您贵姓?我叫张三。

5.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一鸣惊人。

C.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

D.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6.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真是功不唐捐。

B. 他工作认真负责,总是任劳任怨。

C. 面对困难,我们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D. 他的话模棱两可,让人摸不着头脑。

7.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画技很高超,作品多次获奖。

B.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C. 他的性格豁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D. 她的演讲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8.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平时很低调,从不张扬自己。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仿佛天籁之音。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恬静情绪混沌漫不经心B. 稳健磨难碧空如洗威风凛凛C. 沉着应付震耳欲聋毛骨悚然D. 勤奋贪玩恬不知耻沉鱼落雁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悠然见南山(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B. 此情可待成追忆(待:等待)C. 长风破浪会有时(破浪:冲破波浪)D. 路漫漫其修远兮(漫漫:漫长)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奋发图强水天相接狼吞虎咽B. 风和日丽漫不经心惊心动魄C. 道貌岸然破釜沉舟恶贯满盈D. 艳如桃李碧空如洗威风凛凛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时光老人迈着蹒跚的脚步,缓缓地离开了这片土地。

B. 满天繁星,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光芒。

C. 花儿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仿佛一位美丽的仙子。

D. 雪花纷纷扬扬,像无数朵白色的蝴蝶,飘落在地上。

5. 下列诗句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意境相近的一项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庐山谣》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7. 《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 《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9.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怎样的思想?10. 《背影》中“父子情深,难舍难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2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

这个词汇意味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xuàn()丽多彩……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②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新。

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____束缚,____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____创新发展。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uàn丽多彩停滞.不前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冲击扩充推行B.冲破扩充推行C.冲破扩展推动D.冲击扩展推动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

这本书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

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

②透过文字,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又着新的高度和广度。

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

5.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开出名为信念的花②这些文字早已生了根③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之中④结出名为坚定的果实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6.想象力贵在独特。

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阅读红色经典的体验。

例句: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引吭(háng)憧憬(chōng)花团锦簇(cù)B.执着(zháo)和煦(xù)唾手可得(chuí)C.惬意(qiè)斑斓(lán)言简意赅(gāi)D.谛听(dì)分外(fèn)彬彬有礼(b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嘹亮姹紫嫣红斩露头角B.震奋旗开得胜相提并论C.裨益脍炙人口名副其实D.陶冶坦荡如底克勤克俭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气魄磅礴的音乐喷泉、别具匠心的“海之贝”主场馆。

组成了大气、协调、独特的北海园博园景观。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到四月,庐山上的桃花金碧光辉,吸引了许多前来观光的游客。

C.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二灿烂的笑脸。

D.今年初,北海沙蟹汁在XXX“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成了北海市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区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大力开展扶贫培训活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B.XXX考察团到北海考察,有人以为,北海开展的上风在于有没有优秀的生态环境。

C.今年,当壮族“三月三”民歌节与XXX不期而遇形成的广西独有的小长假到来,让广西人倍感快乐。

D.截至4月8日,广西高铁累计发生旅客大约280万人次左右,有效地缓解了广西交通的压力。

5.顺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如果没有普罗米XXX走在最前面“盗火种”。

如果没有XXX走在最前面为科学“”。

如果没有XXX走在最前面“呐喊”。

假如没有XXX走在最前面升起“蘑菇云”。

走在最前面的人士痛楚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魂魄,都凝结为时代最美丽的花朵,给世人带来自信心和勇气。

初中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带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带解析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愧怍(zuò)翩然(piān)拈轻怕重(niān)B. 震悚(sǒng)亘古(gèn)坦荡如砥(dǐ)C. 汲取(jí)酝酿(niàng)人迹罕至(hǎn)D. 摇曳(yè)遵循(xún)不屑置辩(xiè)答案:C解析:A项中“拈轻怕重”的“拈”应读niān;B项中“亘古”的“亘”应读gèn;D项中“不屑置辩”的“屑”应读xiè。

故选C。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开设作文课。

B.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可以有效治疗癌症。

C.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D.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过于骄傲自满,这是他的缺点。

答案:C解析:A项中“提高”与“水平”搭配不当;B项中“成功研制出”与“一种新型药物”搭配不当;D项中“虽然”应放在“他”之前。

故选C。

二、阅读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小明最近在学习英语,但他的英语成绩一直不理想。

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于是决定请一位英语家教来帮助他。

家教老师来到小明家,发现小明学习英语的方法存在问题。

他告诉小明,学习英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

小明按照家教老师的要求,改变了学习方法。

他开始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并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英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问题:1. 小明学习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2. 小明改变学习方法后,他的英语成绩为什么有了明显提高?答案:1. 小明学习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他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是死记硬背。

2. 小明改变学习方法后,他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因为他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并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英语。

解析:第一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题考查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语文初中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语文初中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瞬息万变)B. 遥相呼应(遥相呼应)C. 轰轰烈烈(轰轰烈烈)D. 突飞猛进(突飞猛进)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看,看了之后深受启发。

B. 这本书对提高我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C. 他虽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D.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多种课外活动。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B. 这件事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决定深入了解。

C. 她做事总是有条不紊,让人放心。

D.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整个城市陷入了瘫痪。

答案:D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他正在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C.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D. 这场足球比赛,双方都踢得非常激烈。

答案:B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改句:万物复苏,春天来了。

B. 原句:我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重点高中。

改句: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重点高中,我要。

C. 原句:他工作认真,成绩优秀。

改句:工作认真,成绩优秀,他。

D. 原句: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改句: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我们一定会。

答案:B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中,宋人因偶然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便放下农活,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得到兔子。

结果,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荒废了农事。

(1)请简要概括《守株待兔》的故事内容。

(2分)答案:故事讲述了一个宋人因偶然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便放下农活,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得到兔子,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荒废了农事。

初中语文试卷中考真题带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中考真题带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演绎拘泥B. 气喘吁吁琳琅满目颠簸C. 雕梁画栋娇生惯养恣意D. 草长莺飞喜出望外鸡犬升天答案:C解析:A项中“拘泥”应为“拘泥”,B项中“颠簸”应为“颠簸”,D项中“鸡犬升天”应为“鸡犬升天”。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

B. 老师鼓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C.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这离不开他的刻苦努力。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浪费水电等。

答案:C解析:A项中“不仅”应放在“我们”后面;B项中“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重复;D项中“不浪费水电”应改为“节约水电”。

3.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C. 她的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答案:B解析:B项中“一直名列前茅”与“是班级的骄傲”重复,表达不准确。

1. 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是,他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等。

答案:屈原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沧桑演绎拘泥B. 气喘吁吁琳琅满目颠簸C. 雕梁画栋娇生惯养恣意D. 草长莺飞喜出望外鸡犬升天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

B. 老师鼓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C.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这离不开他的刻苦努力。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浪费水电等。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C. 她的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2题14分)今年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5周年,学校开展“红色‘冀’忆”主题活动。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

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甲(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

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

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

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乙(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íng chén)______②(bǐng chí)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ú)B.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ú)C.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ū)D.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ū)(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乙______(4)有同学读到“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时,思考“擘画”的意思。

依据“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与部首“手”有关。

结合语境推测,“擘画”的意思应该是______(①筹划②一幅画③管理)。

(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5)有同学手绘了“进京赶考”路线示意图(下图),请根据文段内容在序号处补充出对应的地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留以为.梁( ) ⑵乃尽.湿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13.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第一件: 。

第二件:。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1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

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权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

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4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

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

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

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

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

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

我国从2017 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

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8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4.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15.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16.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分)17.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

(8分)利:(1);(2)。

弊:(1);(2)。

18.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

(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十七岁那年的单车○1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xiàn mù,吵着要母亲买一辆。

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②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

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曰的午后推回了家。

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

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

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③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

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

单车散了架。

“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

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④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⑤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

”刘伟头也不回,(),走了。

⑥“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⑦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

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⑧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

母亲急了,找男人吵。

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

○9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

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10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

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

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11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

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12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

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13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

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

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

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14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15“我不走了。

”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16“关你什么事!”○17“我是你爹!”○18“起来!”○19父亲没动。

○20“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21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22“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23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

“这还差不多。

”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

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

”○24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了儿子的腰。

刘伟身体一震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

19.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xiàn mù()20.填入第⑤段括号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顶着火辣辣的太阳B.冒着冷丝丝的寒风C.踩着金灿灿的落叶D.迎着雾蒙蒙的细雨21.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

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

(4分)母亲购买旧车—()—()—父子骑车看病22.第⑨段与第⑦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5分)23.细读第○24段,紧扣加点之处,说说结尾的妙处。

(6分)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宪成第24-26題(10分)2017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全市博物付向公众免费开放,促进文化资源共享。

某校“文博社团”准备在这一天参现博物馆。

同学们准备制作宣传牌放到博杨馆门口,拟写了四句面向市民的宣传语。

(见第24题)当天,社团成员选择了三个博物馆,分组体验主题文化活动。

(见第25题)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很兴奋。

他们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见链接;第26题),发出了超为“做博物馆忠实粉丝”的倡议,呼吁更多的师生走进博物馆。

24.下列宣传语不合适...的一项是()(3分)A.在博物馆遇见更好的自己B.留不住观众的博物馆是不合格的C.在博物馆,你能听到岁月的足音D.今天,让我们与博物馆有个约会25.如果你是社团成员,请你选择一个主题活动,并说明理由。

(3分)①上海博物馆:“邂逅大师”欧洲油画艺术珍品展②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闻香识药”中药课程③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人·和谐”主题展26.依据(链接)材料,补写两个要点作为倡议书的内容。

(4分)(1)博物馆免费开放,为走进博物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2);(3)。

四、写作(60分)27.题目: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答案要点一、文言文1.明灭可见2.千骑卷平冈3.种豆南山下4.却道海棠依旧5.种豆南山下(二)6.关汉卿7.D(三)8.B9.石级几乎不能(难以、无法)登上去10.登山过程所见景色(四)11.(1)作为、做成(2)全、都12.C(4分)B(1分)D(1分)13.事物都自有它合适的用途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二、现代文14.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15.A16.不能删去。

“左右”表示概数;如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的数值,与事实不符;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7.利:(1)军用无人机可进行运输、侦察、远程攻击等,提升国家军事实力(2)民用无人机可广泛运用于科研、交通安全、环保、救灾、娱乐等领域弊:(1)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2)可能侵犯公民隐私18.评分说明:(1)例子必是日常生活(2)影响可正面可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