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满分试卷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满分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B. 潜移默化(qián)C. 谨慎(jǐn)D. 沦陷(lú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 他的学习成绩优异,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C. 他的成绩一直下滑,这让我很担忧。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小村庄的环境优美,被誉为“世外桃源”。

B. 她的文章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

C. 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D. 这个产品已经过时了,需要我们进行技术创新。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 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C. 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是一位教师。

D. 请问您贵姓?我叫张三。

5.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一鸣惊人。

C.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

D.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6.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真是功不唐捐。

B. 他工作认真负责,总是任劳任怨。

C. 面对困难,我们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D. 他的话模棱两可,让人摸不着头脑。

7.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画技很高超,作品多次获奖。

B.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C. 他的性格豁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D. 她的演讲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8.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平时很低调,从不张扬自己。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仿佛天籁之音。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恬静情绪混沌漫不经心B. 稳健磨难碧空如洗威风凛凛C. 沉着应付震耳欲聋毛骨悚然D. 勤奋贪玩恬不知耻沉鱼落雁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悠然见南山(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B. 此情可待成追忆(待:等待)C. 长风破浪会有时(破浪:冲破波浪)D. 路漫漫其修远兮(漫漫:漫长)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奋发图强水天相接狼吞虎咽B. 风和日丽漫不经心惊心动魄C. 道貌岸然破釜沉舟恶贯满盈D. 艳如桃李碧空如洗威风凛凛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时光老人迈着蹒跚的脚步,缓缓地离开了这片土地。

B. 满天繁星,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光芒。

C. 花儿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仿佛一位美丽的仙子。

D. 雪花纷纷扬扬,像无数朵白色的蝴蝶,飘落在地上。

5. 下列诗句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意境相近的一项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庐山谣》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7. 《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 《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9.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怎样的思想?10. 《背影》中“父子情深,难舍难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2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

这个词汇意味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xuàn()丽多彩……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②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新。

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____束缚,____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____创新发展。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uàn丽多彩停滞.不前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冲击扩充推行B.冲破扩充推行C.冲破扩展推动D.冲击扩展推动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

这本书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

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

②透过文字,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又着新的高度和广度。

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

5.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开出名为信念的花②这些文字早已生了根③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之中④结出名为坚定的果实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6.想象力贵在独特。

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阅读红色经典的体验。

例句: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引吭(háng)憧憬(chōng)花团锦簇(cù)B.执着(zháo)和煦(xù)唾手可得(chuí)C.惬意(qiè)斑斓(lán)言简意赅(gāi)D.谛听(dì)分外(fèn)彬彬有礼(b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嘹亮姹紫嫣红斩露头角B.震奋旗开得胜相提并论C.裨益脍炙人口名副其实D.陶冶坦荡如底克勤克俭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气魄磅礴的音乐喷泉、别具匠心的“海之贝”主场馆。

组成了大气、协调、独特的北海园博园景观。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到四月,庐山上的桃花金碧光辉,吸引了许多前来观光的游客。

C.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二灿烂的笑脸。

D.今年初,北海沙蟹汁在XXX“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成了北海市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区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大力开展扶贫培训活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B.XXX考察团到北海考察,有人以为,北海开展的上风在于有没有优秀的生态环境。

C.今年,当壮族“三月三”民歌节与XXX不期而遇形成的广西独有的小长假到来,让广西人倍感快乐。

D.截至4月8日,广西高铁累计发生旅客大约280万人次左右,有效地缓解了广西交通的压力。

5.顺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如果没有普罗米XXX走在最前面“盗火种”。

如果没有XXX走在最前面为科学“”。

如果没有XXX走在最前面“呐喊”。

假如没有XXX走在最前面升起“蘑菇云”。

走在最前面的人士痛楚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魂魄,都凝结为时代最美丽的花朵,给世人带来自信心和勇气。

初中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带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带解析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愧怍(zuò)翩然(piān)拈轻怕重(niān)B. 震悚(sǒng)亘古(gèn)坦荡如砥(dǐ)C. 汲取(jí)酝酿(niàng)人迹罕至(hǎn)D. 摇曳(yè)遵循(xún)不屑置辩(xiè)答案:C解析:A项中“拈轻怕重”的“拈”应读niān;B项中“亘古”的“亘”应读gèn;D项中“不屑置辩”的“屑”应读xiè。

故选C。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开设作文课。

B.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可以有效治疗癌症。

C.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D.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过于骄傲自满,这是他的缺点。

答案:C解析:A项中“提高”与“水平”搭配不当;B项中“成功研制出”与“一种新型药物”搭配不当;D项中“虽然”应放在“他”之前。

故选C。

二、阅读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小明最近在学习英语,但他的英语成绩一直不理想。

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于是决定请一位英语家教来帮助他。

家教老师来到小明家,发现小明学习英语的方法存在问题。

他告诉小明,学习英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

小明按照家教老师的要求,改变了学习方法。

他开始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并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英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问题:1. 小明学习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2. 小明改变学习方法后,他的英语成绩为什么有了明显提高?答案:1. 小明学习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他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是死记硬背。

2. 小明改变学习方法后,他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因为他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并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英语。

解析:第一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题考查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语文初中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语文初中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瞬息万变)B. 遥相呼应(遥相呼应)C. 轰轰烈烈(轰轰烈烈)D. 突飞猛进(突飞猛进)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看,看了之后深受启发。

B. 这本书对提高我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C. 他虽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D.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多种课外活动。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B. 这件事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决定深入了解。

C. 她做事总是有条不紊,让人放心。

D.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整个城市陷入了瘫痪。

答案:D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他正在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C.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D. 这场足球比赛,双方都踢得非常激烈。

答案:B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改句:万物复苏,春天来了。

B. 原句:我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重点高中。

改句: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重点高中,我要。

C. 原句:他工作认真,成绩优秀。

改句:工作认真,成绩优秀,他。

D. 原句: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改句: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我们一定会。

答案:B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中,宋人因偶然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便放下农活,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得到兔子。

结果,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荒废了农事。

(1)请简要概括《守株待兔》的故事内容。

(2分)答案:故事讲述了一个宋人因偶然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便放下农活,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得到兔子,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荒废了农事。

初中语文试卷中考真题带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中考真题带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演绎拘泥B. 气喘吁吁琳琅满目颠簸C. 雕梁画栋娇生惯养恣意D. 草长莺飞喜出望外鸡犬升天答案:C解析:A项中“拘泥”应为“拘泥”,B项中“颠簸”应为“颠簸”,D项中“鸡犬升天”应为“鸡犬升天”。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

B. 老师鼓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C.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这离不开他的刻苦努力。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浪费水电等。

答案:C解析:A项中“不仅”应放在“我们”后面;B项中“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重复;D项中“不浪费水电”应改为“节约水电”。

3.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C. 她的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答案:B解析:B项中“一直名列前茅”与“是班级的骄傲”重复,表达不准确。

1. 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是,他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等。

答案:屈原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沧桑演绎拘泥B. 气喘吁吁琳琅满目颠簸C. 雕梁画栋娇生惯养恣意D. 草长莺飞喜出望外鸡犬升天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

B. 老师鼓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C.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这离不开他的刻苦努力。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浪费水电等。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C. 她的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2题14分)今年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5周年,学校开展“红色‘冀’忆”主题活动。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

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甲(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

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

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

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乙(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íng chén)______②(bǐng chí)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ú)B.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ú)C.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ū)D.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ū)(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乙______(4)有同学读到“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时,思考“擘画”的意思。

依据“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与部首“手”有关。

结合语境推测,“擘画”的意思应该是______(①筹划②一幅画③管理)。

(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5)有同学手绘了“进京赶考”路线示意图(下图),请根据文段内容在序号处补充出对应的地名。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

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选4篇〕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高超的智慧。

(严春友《敬畏自然》)①绌②suì ③ 改为2.依次填入以下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国有资财。

②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 ____文物。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假设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风景觉得更好。

A. 侵吞搜集彷徨B. 鲸吞搜集彷徨C. 鲸吞搜集徜徉D. 侵吞搜集徜徉3.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①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 杜牧《赤壁》)③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⑤李白在《行路难》里充分发挥浪漫的大胆想象并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希望重新被朝廷起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观刈麦》中,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深深自责,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要求:句序合理,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分)①人们要学会区分真伪,进步警觉性。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谈笑风生悲鸣比翼双飞B. 轰轰烈烈鸡鸣狗盗雪中送炭C. 恍若隔世漠不关心一丝不苟D. 眉开眼笑鸡飞蛋打沧海一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它使我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B. 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C. 在这次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他们热情、友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桂花开了,像金色的雨点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B. 月亮升起来了,把那银光洒在湖面上,湖面就像一面明镜。

C.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D. 那座山连绵起伏,仿佛一条巨龙蜿蜒盘旋。

4. 下列词语中,与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①他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从不松懈。

()A. 疲于奔命B. 贫贱不能移C. 饥不择食D. 饥渴难耐5. 下列句子中,书写规范、正确、美观的一项是()A. 我终于明白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

B.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C.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D. 父母的关爱让我茁壮成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注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A. hè,向上仰起B. hè,向下弯曲C. hé,向上仰起D. hé,向下弯曲7.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A. 名词作动词B. 动词作名词C. 形容词作动词D. 形容词作名词8.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名词作动词B. 动词作名词C. 形容词作动词D. 形容词作名词9.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初中语文中考基础试卷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基础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漫步沉默颤抖B. 炽热狂妄脚跟C. 翻滚纷扬舒展D. 惊愕落寞携带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在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每个人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B. 看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无比欣慰,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C. 他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深受大家的喜爱。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3.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小明正在认真地写作业。

改句:正在认真地写作业的是小明。

B. 原句:她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改句:漂亮的衣服穿在她的身上。

C. 原句:天上的月亮像一面银盘。

改句:月亮像一面银盘。

D. 原句: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

改句:努力学习的是同学们。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小伙子很优秀,简直就是人中龙凤。

B. 他是个书呆子,对数字特别敏感。

C.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D. 他为人狡猾,总是喜欢占别人的便宜。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河水如镜,倒映着两岸的景色。

B.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C. 小明长得胖乎乎的,像个大西瓜。

D. 夜晚的星空,繁星点点,犹如撒满了银色的珍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灵巧(liǎng)慷慨(kǎi)纷飞(fēi)B. 沉默(mò)颤抖(zhàn)翻滚(gǔn)C. 炽热(chì)狂妄(kuáng)脚跟(gēn)D. 惊愕(è)落寞(mò)携带(xié)7.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沉默颤抖B. 炽热狂妄脚跟C. 翻滚纷扬舒展D. 惊愕落寞携带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我一口气读完了。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 jiàng)B.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C. 迥然不同(jiǒng rán bù tóng)D.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成功的决心。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处变不惊。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C.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真是功成名就。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真是锲而不舍。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勃勃。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成功的决心,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失去信心。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

B. 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

C. 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这是不争的事实。

(完整版)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和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慷慨.(ɡǎi)沧.桑(cānɡ)酝酿.(niànɡ)一劳永逸.(yí)B.折.服(zhé)魅.力(mèi)绰.号(chuò)任劳任怨.(yuàn)C.澎湃.(bài)侮.辱(wǔ)应和.(hé)水涨.船高(zhǎnɡ)D.沉淀.(dìnɡ)肃穆.(mù)堕.落(duò)彬.彬有礼(s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嘹亮烘托融洽引人入胜B.纳闷脸夹吹嘘兴至勃勃C.安适酷爱清辙汉马功劳D.气势震摄憔瘁花枝招展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

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

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2分)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二、阅读理解(Ⅰ)(20分)(一)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带解析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带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鸡鸣狗盗B. 精卫填海鹏程万里C. 雕梁画栋倾国倾城D. 翻天覆地破釜沉舟答案:C解析:A选项中“沉鱼落雁”应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B选项中“鹏程万里”应为“鹏程万里,前途无量”;D选项中“翻天覆地”应为“翻天覆地,惊天动地”。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使我们陷入了沉思。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团结的力量。

C.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D. 他不但学习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答案:B解析:A选项中“陷入沉思”应为“陷入沉思之中”;C选项中“研究和思考”应为“研究并思考”;D选项中“不但学习优秀”应为“不但学习优秀,而且品学兼优”。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句是()A. 她不但会唱歌,还会跳舞。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C.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D.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

答案:A解析:A选项中“不但会唱歌,还会跳舞”应为“她不但会唱歌,而且会跳舞”。

4. 下列各句中,用词不当的一句是()A. 这位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使我们受益匪浅。

B. 我对他的决定表示怀疑,认为他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C.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答案:B解析:B选项中“不明智的”应为“不理智的”。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那里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B. 他的话语犹如一把利剑,刺痛了我的心。

C. 他的笑容犹如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

D. 他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令人陶醉。

答案:A解析:A选项中“风景如画”应为“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句中,“掩涕”的意思是()答案:擦泪解析:根据句意,掩涕即擦泪。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其中5分为卷面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

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它题目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作答。

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宽宥(yòu)私塾(shú)各得其所(dé)不修边副(fú)B.闲暇(xiá)翩然(piān)大相径庭(jìng)心不在焉(yān)C.契合(qì)荤菜(hūn)雕梁画栋(liáng)司空见惯(guàn)D.云霄(xiāo)贮蓄(zhù)忍俊不禁(jīn)和颜悦色(hé)2.根据提示,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8分)①金沙水拍云崖暖,。

(毛泽东《七律·长征》)②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③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⑤,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何处望神州?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⑧大漠沙如雪,。

(李贺《马诗》)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班级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你可以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B.阅读科普作品,可以质疑问难。

如读《昆虫记》,要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是否全部正确。

C.阅读外国小说,要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

如要读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不但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更要了解欧洲的历史、文学等内容。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鉴.赏(jiàn)丰饶.(yáo)鞠躬尽瘁.(cuì)B. 娴.熟(xián)飘逸.(yì)气冲斗.牛(dòu)C. 斟酌.(zhuó)停滞.(zhì)戛.然而止(gá)D. 坍.塌(tān)伫.立(zhù)栩.栩如生(xǔ)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借助虚拟的数字空间开展年俗活动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

数字空间的年俗活动虽以虚拟形式呈现,但其_____的共通情感和文化认同却是真实而深沉的,而且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更灵活,更贴近当代审美,因而备受_____。

这种当代与传统的双向奔赴,_____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道理。

A. 装载吹捧印证B. 承载青睐印证C. 装载青睐印记D. 承载吹捧印记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

③我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风险交织,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有待增强。

④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诸葛亮 诫子书 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看淡财富和名利的态度,一种不为外界诱惑的品质 “宁静”则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之道。

面对外界的诱惑,唯有固守本心,以淡泊为桨,以宁静为帆,才能不为名利所绊,行稳致远。

A. “ ” ”。

;B. “ ” 。

” ,C. 《》。

” ;D. 《》”。

,(二)诗词鉴赏5. 下面对《望岳》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请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

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写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5.希望大家中考加油,旗开得胜!更希望同样中考的你能够取得成功哦!一、古诗文(34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 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小张去夏日西湖游玩时,看见了美丽的花朵,浅浅的草坪,他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10题(21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庆历末,妖贼王则盗据甘陵,贾魏公镇北门,仓卒遣将引兵还城,未有破贼之计。

公日夜忧思,有指使马遂者白公曰:“坚城深池,不可力取,愿得公一言,公壮其言,遣行。

”见贼偶坐,为陈朝廷恩信:“尔能束身出城,公为尔请于朝,亦不失富贵。

若守迷自固,天子遣一将,提兵数千,不日城陷。

”辞甚激切,贼不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留以为.梁( ) ⑵乃尽.湿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13.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第一件: 。

第二件:。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1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

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权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

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4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

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

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

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

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

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

我国从2017 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

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8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4.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15.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16.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分)17.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

(8分)利:(1);(2)。

弊:(1);(2)。

18.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

(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十七岁那年的单车○1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xiàn mù,吵着要母亲买一辆。

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②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

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曰的午后推回了家。

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

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

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③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

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

单车散了架。

“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

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④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⑤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

”刘伟头也不回,(),走了。

⑥“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⑦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

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⑧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

母亲急了,找男人吵。

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

○9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

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10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

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

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11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

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12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

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13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

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

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

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14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15“我不走了。

”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16“关你什么事!”○17“我是你爹!”○18“起来!”○19父亲没动。

○20“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21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22“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23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

“这还差不多。

”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

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

”○24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了儿子的腰。

刘伟身体一震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

19.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xiàn mù()20.填入第⑤段括号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顶着火辣辣的太阳B.冒着冷丝丝的寒风C.踩着金灿灿的落叶D.迎着雾蒙蒙的细雨21.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

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

(4分)母亲购买旧车—()—()—父子骑车看病22.第⑨段与第⑦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5分)23.细读第○24段,紧扣加点之处,说说结尾的妙处。

(6分)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宪成第24-26題(10分)2017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全市博物付向公众免费开放,促进文化资源共享。

某校“文博社团”准备在这一天参现博物馆。

同学们准备制作宣传牌放到博杨馆门口,拟写了四句面向市民的宣传语。

(见第24题)当天,社团成员选择了三个博物馆,分组体验主题文化活动。

(见第25题)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很兴奋。

他们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见链接;第26题),发出了超为“做博物馆忠实粉丝”的倡议,呼吁更多的师生走进博物馆。

24.下列宣传语不合适...的一项是()(3分)A.在博物馆遇见更好的自己B.留不住观众的博物馆是不合格的C.在博物馆,你能听到岁月的足音D.今天,让我们与博物馆有个约会25.如果你是社团成员,请你选择一个主题活动,并说明理由。

(3分)①上海博物馆:“邂逅大师”欧洲油画艺术珍品展②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闻香识药”中药课程③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人·和谐”主题展26.依据(链接)材料,补写两个要点作为倡议书的内容。

(4分)(1)博物馆免费开放,为走进博物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2);(3)。

四、写作(60分)27.题目: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答案要点一、文言文1.明灭可见2.千骑卷平冈3.种豆南山下4.却道海棠依旧5.种豆南山下(二)6.关汉卿7.D(三)8.B9.石级几乎不能(难以、无法)登上去10.登山过程所见景色(四)11.(1)作为、做成(2)全、都12.C(4分)B(1分)D(1分)13.事物都自有它合适的用途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二、现代文14.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15.A16.不能删去。

“左右”表示概数;如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的数值,与事实不符;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7.利:(1)军用无人机可进行运输、侦察、远程攻击等,提升国家军事实力(2)民用无人机可广泛运用于科研、交通安全、环保、救灾、娱乐等领域弊:(1)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2)可能侵犯公民隐私18.评分说明:(1)例子必是日常生活(2)影响可正面可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