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之间的排列组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列举法,找出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搭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找出简单事物之间的排列组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难点:找出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体会符号化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如衣服、裤子、帽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物品可以搭配在一起。
2. 新课学习(1)教师出示2件上衣和3条裤子,引导学生找出所有可能的搭配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可能的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这些搭配,如用A1、A2表示上衣,B1、B2、B3表示裤子,那么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就是所有可能的搭配。
(2)教师出示2顶帽子和3个书包,引导学生找出所有可能的搭配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可能的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这些搭配,如用C1、C2表示帽子,D1、D2、D3表示书包,那么C1D1、C1D2、C1D3、C2D1、C2D2、C2D3就是所有可能的搭配。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如手套、袜子、围巾等,引导学生找出所有可能的搭配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可能的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这些搭配。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如找出简单事物之间的排列组合,用符号表示搭配等。
教师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它们之间的搭配,用符号表示出来,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板书设计略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找出简单事物之间的排列组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反思1 排列一课时教学反思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依据《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活用教材。
创设游戏情境,在一个又一个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并发现规律。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教师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组织进行全班性的讨论分析,学生之间互相质疑答疑。
学生始终都在参与、实践、思考和创新,并且有自己的学习体验。
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对各种方案进行讨论并优化。
这样的安排可以让所有的学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提供最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中既学会了知识,又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
3.教学设计注重处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题的设计力求游戏化,设计了搭配衣服、照相等游戏,截取学生周围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
这样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层层深入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合一课时教学反思首先是将“数学广角”中的各项内容创设成类似公园游玩的情境,使整个活动成为一个游戏的整体。
其次是灵活应用教材。
将教材安排的“5角钱的拼音本”改为“5角钱的票价”,这样就将5角钱的不同组合与到数学广角游玩联系到了一起,恰到好处。
最后,从整个教学设计看,学生始终在玩中体会组合的含义,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尝试了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及怎样全面地看问题。
3 练习二十四一课时教学反思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着学生的后继学习。
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
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优秀14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优秀14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一20xx年11月27日,我执教了《搭配》一课。
本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用一些方法来辅助自己进行组数。
本课一开始,创设了懒羊羊需要帮忙的情境,孩子们帮它解决第一个难题,实际是复习旧知,先由学生自己读题,再由我带领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题目,接下来提供方法,由学生自己完成。
本课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展台出现问题,没有使用,只能由学生叙述,其他学生想,这样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导致后面学生注意力不是特别的集中。
但是感动于学生把三种方法都讲了出来,而且非常完整,表达能力很强。
接下来是第二个难题,提供给学生两种方法自由选择,由于没有展台,我只能板书,带领学生分析,此时学生注意力已经有些跑偏。
接下来的对比分析,学生明白意思,虽然不能很清楚的表述,但是已经不错。
后面的练习学生比较感兴趣,一个是3个孩子握手,请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孩子心存疑问,我就抓住这一点,让他亲身体验,最后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觉得教师就应该这样,抓住课堂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想最简单的方法使他明白,学习效果才能最快最有效的达成。
之后使用平板电脑,两各不同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也是由于一些问题,导致个别孩子电脑连不上,而软件没有办法及时提醒我,所以只能展示个别人的答案,没办法面向全体。
本课的不足之处:一是没有使用展台,很多应该由学生生生互动的内容只能由我代劳了。
二是耽误了很多时间,导致本来安排好的课程内容被删掉了一个。
三是画一画那个内容本来应该给学生时间去每个人都画的,但是还是时间不够,也被删掉了。
第四是关于有无顺序的问题,强调不够。
五是平板的使用和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二本单元是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除法意义有初步的体会,会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一)》教学反思
《搭配(一)》教学反思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于1、2、3三个数字最多能排列成几个两位数,在课前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指导能组成不同的两位数。
但只有35%的学生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但这部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识背后蕴涵的数学基本思想呢?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追问和指导:仔细观察,你最喜欢哪个同学的写法,为什么?请这位同学说说是安排什么规律写的?让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体会把同样的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是不同的,结果与事物的顺序有关。
注重让学生在互动表达、猜测推理中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上这节课之前,我在其他平行班试讲过,发现学生对有序的思考方法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今天我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有序的排列方法上,以致于后面的联系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体现练习的层次性。
2、语言不够精炼,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困惑的地方:
交换位置法中学生写出12、21后,接下来该写说明?这时是否有必要强调先摆13、31,如果要的话该怎么组织严谨的数学术语来说明,能否用从小到大的顺序地来说明?
敬请各位给予指点、解惑,并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搭配》教学反思 1这次课上,我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我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摆一摆,配一配、连一连、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
2.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
如“两两配”到“三二配”最后到“二四配”,由易到难,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本节课我尽量设计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这些教学内容很具有层次性和思考性。
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
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检验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
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有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
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是不是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提下呢?2、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待进一步改进。
总之,这节《搭配中的学问》的课堂教学,虽然关注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反思《搭配》
教学反思《搭配》引言概述:在教学过程中,搭配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习内容。
正确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搭配方面存在一些难点和错误。
因此,本文将从教学反思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和匡助学生掌握搭配的知识。
一、搭配的定义和重要性1.1 搭配是指词语之间在语言表达中的固定搭配关系,包括词语之间的搭配、词语和短语的搭配等。
1.2 搭配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匡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避免语言表达的歧义和不许确性。
1.3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搭配知识后,可以更加自信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和质量。
二、搭配教学策略2.1 通过语境教学来匡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搭配的用法和规则,让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感知搭配的重要性。
2.2 利用语言游戏和互动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搭配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鼓励学生多进行语言输出练习,通过口语和书面表达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搭配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搭配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3.1 学生容易混淆和错误使用一些常见的搭配,如动词和介词的搭配、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等,需要及时纠正和指导。
3.2 学生在搭配的选择和运用上缺乏灵便性和创造性,容易陷入固定的表达方式,需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语言变换和替换练习。
3.3 学生在搭配的记忆和掌握上存在难点,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多次练习来巩固和强化搭配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四、教师在搭配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4.1 教师应该起到模范和引导作用,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和搭配来示范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2 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搭配方面的错误和困惑,赋予及时的指导和匡助,让学生及早纠正错误,避免形成习惯。
4.3 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二上《搭配》教学反思
二上《搭配》教学反思《二上《搭配》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二上《搭配》教学反思“搭配”这一知识点是二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到,但是生活中的搭配现象随处可见。
简单的说,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
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本节课为第1课时,教学内容为“简单的排列”,教学这一内容老师安排了生动有趣的活动,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通过学生熟悉的小王子庄园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猜测、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
在向学生渗透排列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其次,课前还要备学生,充分的了解每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的难易程度,使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也能使班级里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
另外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一般,思维活跃度不高,所以从学生实际出发安排了“两两搭配”、“三二搭配”和“三三搭配”,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本堂课上老师用“你是怎么想的,这些都有可能,但是这样猜同学们能记住每一种可能吗?老师请了卡片朋友1、2、3,用其中的两张不同的数字卡片,帮同学们,把所有可能的情况不重复不遗漏地摆出来。
这里面又有什么奥秘呢?老师发现我们的同学真有办法”等朴实的语言启发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以及合作交流,逐步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从而掌握排列有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达到有序、全面地思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原来的练学设计中安排了“用5、2、0组成两位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不能重复,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和拓展延伸题“4位同学参加滑草,每道滑道只能坐一人,两道可以同时进行,两人一起滑能有几种搭配?”考虑到学生的情况这两个练习就给去掉了。
二年级搭配教研活动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班学生的搭配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我校二年级组开展了“创意搭配,快乐成长”的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搭配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探讨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搭配教学方法。
二、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活动开始,我们首先学习了关于搭配的基本理论,包括色彩搭配、图案搭配、材质搭配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2. 课堂实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课堂实践环节。
教师们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搭配活动,如“色彩大爆炸”、“图案大比拼”、“材质大探索”等。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搭配能力。
3. 教学研讨: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教学研讨。
教师们针对课堂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心得。
通过研讨,我们找到了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搭配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活动反思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次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搭配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2.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搭配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 教师团队协作: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教师团队协作的优势,教师们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4. 课堂活动形式多样:为了提高学生的搭配能力,我们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有趣,而且具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5. 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这有助于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搭配(一)》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搭配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章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用两种物品进行搭配,并能够发现搭配的规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搭配的概念、搭配的方法、搭配的规律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事物的规律。
但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发现搭配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创新性的搭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搭配的概念和方法,能够用两种物品进行简单的搭配,并发现搭配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搭配的概念和方法,能够用两种物品进行简单的搭配。
2.难点:让学生发现搭配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创新性的搭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搭配的概念和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掌握搭配的规律。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搭配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创新性的搭配。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水果、衣物等,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卡片或者小物品,让学生进行搭配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穿衣服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进行搭配。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平时是如何进行搭配的,并展示给大家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搭配的概念和方法。
《搭配》教学反思
《搭配》教学反思《搭配》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搭配》教学反思,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搭配》教学反思1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为此,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分发教具使学生感知做事情的要有有序的思考意识,然后引入晴晴这位新朋友,用晴晴的口吻进行提问,使情境贯穿始终。
结合本课的线索进行选材,如:穿什么衣服、配餐、翻开儿童乐园的密码门、行走路线、照相的搭配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并用“晴晴要去儿童乐园,想衣服要穿漂亮些,请大家给他提一些建议〞这样的语言,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正确的学习状态,从而到达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愿意在活动中学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求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
如在这五个情境中我拟定通过摆一摆、配一配〔衣服搭配〕画一画〔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用符号、字母等表示出路线的搭配过程〕、连一连〔配餐〕的过程,从搭配材料的数目上力争表达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的过程等一系列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灵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动手操作,让学生“跟〞进来动手操作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应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时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学习的开展性学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一)》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搭配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搭配的意义,学会用连线、填空等形式表示搭配,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发现。
但他们在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搭配知识。
此外,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学中需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搭配知识,学会用连线、填空等形式表示搭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连线、填空等形式表示搭配。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搭配知识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搭配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图片中的搭配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搭配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3.教学互动:引导学生用连线、填空等形式表示搭配,巩固所学知识。
4.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搭配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搭配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6.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搭配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与反思课前思考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广角《搭配》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为两课时,内容上是相互联系,但本质上有明确区别。
所以在开课前,我本着大单元成系列,大数学大概念的原则,进行备课,深入研究教材,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迁移运用。
“搭配”这一知识点是二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到的,但生活中的搭配现象却是随处可见的,可分为排列和组合两类。
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要学习的概率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好素材。
接下来,我们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展开教学设计,内容上互相联系,形式上注意变化,从而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感受。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的意图在于系统而有步骤地把一些重要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借助一些操作等直观手段,向学生进行渗透。
排列的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同时排列的思想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能很好的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排列问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达到课标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排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相时的位置安排等等。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排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排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排列”的有关概念术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重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简单的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搭配》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
《搭配》优秀教学反思《搭配》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搭配》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搭配》优秀教学反思1这周学习了数学广角搭配这部分内容,关于搭配,很多学生都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排列和组合。
对于第一课时的排列很多学生都能够学会,在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对数字进行排列、自主探索不遗漏、不重复的排列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从而总结出三种排列方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交换位置法”。
在活动中主要强调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这一关键点。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第二课时组合这一内容,很多学生还是停留在排列这一内容上,将排列和组合混淆了。
能够将三个数任选两个数进行求和,但是有重复,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从而得出结论在进行求和或者求差等这种组合的问题上,我们是不需要考虑顺序的,最后将排列和组合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不同之处。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学生混淆了排列与组合的解题思路,需要加强训练。
《搭配》优秀教学反思2反思:这节课从写教案到最后上课,经历了组内老师反复研讨和磨课,也得到了邓校和天元区考研室李芳老师的指导。
通过痛苦的磨课,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我从老师们的交流和评课中,学习到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我没用立足学生的基础,以为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组合知识,其实,在二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接触了组合知识,已经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而三年级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交流用连线记录的体会。
通过组内老师的分析,我及时调整了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体会组合思考,在师生互评中体会连线记录的好处。
我从李芳老师的指导中,体会到了活力课堂的好处,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汇报展示”一系列活动,充分把发言权交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搭配的教学反思8篇
搭配的教学反思8篇搭配的教学反思篇1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因此,本节课,我向学生提供了五个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穿衣服搭配问题、早餐搭配问题、解密码锁问题、路线选择问题、拍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提问题---引导参与,探究方法---优化思维,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层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联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情景串,以小红想打扮得漂亮些带大家去儿童乐园玩一整天的活动为线索,巧妙地设计了帮小红搭配衣服、吃早餐、开密码门、选择路线、及拍照等五个情景,以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融入整节课的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我将认识服饰搭配、配餐、路线等环节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
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连一连、画一画等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操作、方法多样,且争先抢后地上台展现自己,从而充分领悟到:搭配要遵循有序、合理,而且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初步建立有序、合理的搭配观念等。
三、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拍照等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细细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关注个体差异不够到位;2、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作为数学老师,处理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为之不断探索。
搭配的教学反思篇2一、教学设计整体化,内容生活化。
《搭配》教后反思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其目的在于试图将严重的排列、组合教学思想以上及其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下面是我在教学这节课的一些感想和收获: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以一条故事情节为主线:“三个小朋友要去数学城堡参见服装表演”,一路上通过开密码门、搭配衣服、照相等三个情景引出这节课的两大块内容:数字的排列和衣服的搭配。
这样的游戏情景更具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二、始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的动手操作贯穿全课。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我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连一连等实际操作,在详尽的活动情境中把排列的思想方法渗透进去,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去感知了何谓排列,以及有序排列的好处。
三、符号刻画,数学建模。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上要渗透十大核心观念,所以我这节课的第二部分就是从衣服的有序搭配中抽象出几个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设计的照相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用数字、图形、字母等简单的符号表示,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这种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孩子学会用简单的数学符号表示生活中繁复的问题,体会胜利的欢乐。
反思这节课,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不够和待改进的地方:一是虽然备教材充分但是备学生不够。
在第一部分用三个数排例外的两位数时,让学生从漏掉的、重复的、无序的和有序的中间一步步比较得知有顺序的排列的好处。
但在课中学生从遗漏的之后直接展示出两种有序的排法,把无序的排法没有展现出来,这与我预设的例外。
我以后除了备教材还要在备学生的现场生成上多下功夫,提高自身调控课堂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反思
这次课上,我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我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摆一摆,配一配、连一连、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
2.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
如“两两配”到“三二配”最后到“二四配”,由易到难,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本节课我尽量设计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这些教学内容很具有层次性和思考性。
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
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检验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
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有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
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是不是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提下呢?
2、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待进一步改进。
总之,这节《搭配中的学问》的课堂教学,虽然关注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但是,课堂教学总是有许多的遗憾、许多的瑕疵,在许多的细节中一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进一步反思和总结。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