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明辨是非

合集下载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案(明辨是非把握人生)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案(明辨是非把握人生)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案(明辨是非把握人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1. 现象与本质的概念解析2.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阐述3. 明辨是非的意义与方法4. 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明辨是非的能力5.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象与本质的概念,阐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介绍明辨是非的意义与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明辨是非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4. 思考题: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深入思考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及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及相关资料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3. 案例材料及讨论题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现象与本质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现象与本质的概念:解释现象与本质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现象与本质的区别。

3. 阐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分析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现象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本质才是事物的根本。

4. 介绍明辨是非的意义与方法:讲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教授明辨是非的方法,如理性思考、客观分析等。

5. 分析现实生活中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明辨是非能力进行分析。

6.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明辨是非的能力解决问题。

7. 分享与总结: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8. 布置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深入思考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及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9. 课堂小结:强调明辨是非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明辨是非的能力。

10.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明辨是非的能力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明辨是非”,第一课时“明辨是非善恶”。

教材主要围绕明辨是非的内涵、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如何明辨是非等主题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明辨是非的定义、明辨是非的方法、明辨是非的实践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明辨是非的含义,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生活中明辨是非,做出明智的选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明辨是非的含义、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明辨是非的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现实生活中是非善恶现象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是非问题,引发学生对明辨是非的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明辨是非的定义、方法及其重要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引导学生运用明辨是非的方法分析问题。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几个典型的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判断案例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明辨是非的原则,并提出解决方案。

6.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7. 课后拓展学生课后搜集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现象,进行分析,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明辨是非1. 定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2. 方法:逻辑推理、辩证分析、道德评判等。

3. 重要性: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出明智选择、维护社会和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案例一:小明在课堂上偷看同学试卷。

案例二:小红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2)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明辨是非的认识和体会。

2. 作业答案:(1)案例一:是非善恶;解决方案:劝说小明改正错误,并向同学道歉。

六年级思想品德《明辨是非》讨论与反思教案

六年级思想品德《明辨是非》讨论与反思教案

六年级思想品德《明辨是非》讨论与反思教案一、导入活动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本堂课将以《明辨是非》为主题展开讨论与反思。

通过思考和讨论问题,使学生更加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

二、呈现案例1. 案例一:小明的作弊行为材料:小明在考试中偷看同学的试卷,并抄袭了其中的答案。

讨论问题: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2. 案例二:网络欺凌事件材料:小红在网络上发布恶意言论,攻击同班同学,并恶意传播不实信息。

讨论问题:小红的行为是否正确?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三、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各自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讨论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正确。

四、小组发言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情况和结论,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辅导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2. 分析案例中的行为,引导学生对明辨是非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六、引导反思1. 提问学生:你们都有哪些观点和结论?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是否需要改正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讨论与反思,我们明确了明辨是非的重要性,了解了在面对不同情况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只有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八、课后延伸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和体验到的各种事情,并进行明辨是非的思考和反思,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思想品德《明辨是非》讨论与反思教案。

通过使用案例、小组讨论和引导反思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和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024年《明辨是非》教案2

2024年《明辨是非》教案2

2024年《明辨是非》教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九章《明辨是非》,详细内容为第一、二节。

第一节“何为是与非”主要介绍了是非观念的定义、来源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二节“明辨是非的方法”则从实际操作层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性思维、辩证分析等手段辨别是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是非观念,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增强法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明辨是非。

教学重点:是非观念的定义、来源以及明辨是非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其中的是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何为是与非:讲解是非观念的定义、来源,阐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明辨是非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辨别是非。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明辨是非。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是非观念的定义、来源。

2. 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3.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案例:某校学生在校门口捡到一部手机,内有失主的联系方式。

学生在归还手机时,失主没有表示感谢,学生感到很不高兴。

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明确自己的立场。

答案:此案例中,学生捡到手机并归还失主,体现了诚实守信的品质,值得表扬。

然而,失主没有表示感谢,可能是因为失主自身的素质问题,或者是其他原因。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因为失主的态度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第二章“明辨是非”,详细内容涉及第二节“如何正确判断是非”,重点探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辨识对错,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判断是非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如何正确判断是非,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法律意识。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是非观念的思考,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让学生回顾教材内容,讲解判断是非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是非案例,分享自己的看法。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2. 内容:(1)判断是非的原则法律规定道德规范社会公德(2)判断是非的方法分析问题辨别是非做出选择(3)抵制不良行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你认为是非观念错误的案例,并分析其原因。

(2)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明辨是非的。

2. 答案:(1)案例一:考试作弊。

原因:违反法律法规,缺乏诚信意识。

案例二:校园欺凌。

原因:道德沦丧,法律意识淡薄。

案例三:浪费粮食。

原因: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薄弱。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判断是非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案设计---明辨是非

教案设计---明辨是非

教案设计---明辨是非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

促进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

二、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与明辨是非相关的案例和情境。

准备一些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准备一些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相关资源。

三、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10分钟)
通过引入一个相关的案例或情境,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案例中的人物和情节。

案例分析和讨论(20分钟)
提供一些与明辨是非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引导(3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来源。

提供一些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相关资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思考和判断(4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并进行判断和评价。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评价和反馈(10分钟)
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延伸活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明辨是非,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判断能力,并实践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明辨是非》教案2

《明辨是非》教案2

《明辨是非》教案2教案:《明辨是非》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章节: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明辨是非》。

详细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是非善恶的概念,认识到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故事书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讨论视频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是非善恶,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分辨是非善恶。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举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是非善恶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

3. 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是非善恶问题,讨论如何分辨和处理这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道德和价值观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

4. 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其是非善恶,并解释判断的理由。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例分析。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明辨是非板书内容:是非善恶的概念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一次你遇到的是非善恶问题,以及你是如何处理的。

2. 写一篇短文,阐述你对是非善恶的理解和看法。

答案:1.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回答)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回答)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是非善恶的概念,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守规矩的良好品质。

3.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是非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是非之间》,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讲述了哪些是非故事?(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听到或看到的是非故事,引发学生对是非观念的关注。

2.新课讲解(1)讲解是非观念的内涵,让学生明白是非观念的重要性。

(2)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辨别是非。

3.案例讨论(1)分组讨论:每组提供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案例,讨论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处理是非问题,以及他们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角色扮演(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是非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2)其他小组观看表演,并针对表演中的是非问题进行讨论。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是非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四、教学实例1.案例一:小明在教室捡到一部手机,他应该如何处理这部手机?讨论结果:小明应该将手机交给老师或失主,不能私自占有。

2.案例二:小华看到同学在抄袭作业,他应该怎么做?讨论结果:小华应该制止同学抄袭,并向老师反映情况。

3.案例三:小红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人无人让座,她应该怎么做?讨论结果:小红应该主动给老人让座,展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五、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本次班会内容,写一篇关于是非观念的感悟文章。

2.家长参与:请家长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分享家庭教育经验。

六、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是非观念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2.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觉践行是非观念。

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通过本次班会,相信同学们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是非观念,为构建和谐班级、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主题班会明辨是非学习教案

主题班会明辨是非学习教案

主题班会明辨是非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1. 明辨是非的重要性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培养其道德判断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正确选择的方法,提高其在生活中面对是非问题时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2. 教学重点:明辨是非的方法和正确选择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道德两难问题,引发学生对明辨是非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知识讲解:a. 讲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b. 介绍明辨是非的方法。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的重要性2. 明辨是非的方法3. 正确选择的意义七、作业设计案例一:小华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老人站着,但他因为疲惫不愿让座。

这时,旁边的一个年轻人主动站起来给老人让座。

案例二:小明发现同桌作弊,他该不该告诉老师?答案: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分析,给出合理的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二、作业设计中的案例分析和答案指导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1. 例题选择:应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两难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的思考。

2. 讲解方法:教师应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明辨是非》教案1

《明辨是非》教案1
2、正确对待公共传播媒体发出的信息
问:现在是信息时代,大家都有上网、看电视、阅读报刊的习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公共传播媒体所传达的信息呢?
生:略
师:在电视、网络、报刊发出的大量信息中,有许多虚幻的、不适合我们中学生的。该采摘什么、抛弃什么、避开什么,只能靠我们提高识别能力,学会选择,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尤其是网络。
3、正确对待“社会流行”――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问: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是饮食跟着广告走,服装跟着名牌走,影视跟着明星走。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
生:略
师:赶时髦,赶流行,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里的综合反映(不同年代的服饰照片)。它的发生,有商业炒作,更多的是从众心理的推动。人们的看法和行为很容易受到群体行为的引导,或者说,个人的看法或是行为会朝着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课件,音乐,视频。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案例分析:
寒假期间,小龙拿着春节所得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玩,几天就把钱玩光了,可是他已经上了瘾。这时,一个经常来玩的叫大朱的人对他说:“怎么?没钱了?不要紧,我们来赌一赌赛车,你赢了就给你50元。”小龙想了想,自己没有钱了,可又很想玩,也不敢问爸妈要,就咬牙答应了。第一场就真的赢了50元,他高兴极了,没想到这是陷阱,后来是兵败如山倒。小龙欠了大朱近千元,没钱还,大朱就教小龙去偷自行车,卖了还债。小龙无奈,只好照办。一次,当小龙偷自行车时,被警察抓住,送进了派出所。
五、正确的是非观要付诸行动
1、战胜自己,抵制诱惑
2、打破情面,不追随犯错
3、坚持理想,身体力行
六、本课小结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容易被一些不良诱惑所侵蚀,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辨别是非,抵制不良诱惑,做出正确的选择。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思想品德》教材第八章“明辨是非,正确选择”中的第一节“明辨是非”。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什么是是非观念,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是非观念,认识到是非观念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观念,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是非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 讲解新课:(1)什么是是非观念?(2)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选择?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针对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的重要性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3.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选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是非观念的理解。

(2)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是如何明辨是非,作出正确选择的?(3)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答案:(1)个人理解,简要说明是非观念的含义和作用。

(2)结合个人经历,描述事件及自己的处理方式。

(3)从案例中提炼出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2. 作业要求:字迹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五单元“法律保护我们”中的第11课“明辨是非”。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是非善恶;2. 学会辨别是非善恶;3. 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是非善恶的基本概念,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树立法治观念,遵纪守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辨别是非善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是非善恶,学会明辨是非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案例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道德与法治学习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道德两难情境,引发学生对是非善恶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知识讲解:a. 讲解是非善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道德和法律对是非善恶的界定。

b. 分析案例,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善恶的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辨别是非善恶的心得体会。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2. 内容:a. 是非善恶的概念b. 辨别是非善恶的方法c. 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三个你认为是善行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原因。

b. 请列举三个你认为是恶行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原因。

2. 答案:a. 示例:帮助他人、尊重长辈、爱护环境。

原因:这些行为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有利于社会和谐。

b. 示例:偷窃、欺骗、虐待动物。

原因:这些行为违反道德和法律规范,破坏社会秩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带领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加深对法律的认识。

b. 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辨别是非的能力。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评估6、教学资源7、教学时间安排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是非的概念和标准,明确正确与错误的行为界限。

111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能够在不同情境中准确判断是非。

11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是非的方法和原则。

21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问题。

22 教学难点22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是非判断标准。

222 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坚定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判断是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观点,拓宽思维,增强合作能力。

33 角色扮演法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是非判断。

34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是非的概念、标准和原则,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或展示一段具有争议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是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导入课程。

42 知识讲解421 阐述是非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对是非有初步的认识。

422 讲解判断是非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道德准则、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等。

43 案例分析431 呈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道德两难问题、社会热点事件等。

43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发表观点。

44 小组讨论441 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是非问题,如考试作弊、校园欺凌等。

442 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45 角色扮演451 设计几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452 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探讨角色行为的是非对错。

46 总结归纳46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判断是非的要点和方法。

2024年最新明辨是非班会教案

2024年最新明辨是非班会教案

2024年最新明辨是非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是非观念的重要性,认识到明辨是非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是非观念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是非观念的思考。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判断是非。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做出道德判断。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2. 内容:(1)认识是非观念的重要性(2)学会辨别是非(3)正确做出选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是非观念的理解。

(2)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明辨是非。

2. 答案:(1)个人理解,略。

(2)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道德和法律标准来判断是非。

例如,面对考试作弊现象,我们要坚决抵制,坚守诚信原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学会辨别是非。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明辨是非”的主题演讲或辩论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实施。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实施1. 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11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对于是非判断的标准和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是非的概念,掌握判断是非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和交流,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在面对是非问题时能够坚守道德底线。

21 教学重难点211 教学重点是非判断的标准和原则,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21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在是非判断中的困惑和犹豫,树立坚定的正确价值观。

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是非判断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31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31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41 教学过程41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道德困境故事,引发学生对是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412 知识讲解阐述是非的定义、判断标准和原则,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413 案例分析展示一系列复杂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

414 小组讨论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非的本质。

415 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强化是非判断的方法和要点。

41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是非问题及处理方式的短文。

51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认识到正确判断是非对错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意义。

2、帮助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提高其判断能力和决策水平。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责任感,引导他们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明辨是非的方法和原则。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是非判断的能力。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道德标准的相对性和多样性,并在具体情境中做出恰当的判断。

(2)引导学生克服个人偏见和情感因素对是非判断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0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道德困境的视频,如在紧急情况下是否应该闯红灯去救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明辨是非。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什么是是非向学生解释是非的概念,即对与错、好与坏、正义与邪恶等的区分。

(2)明辨是非的重要性结合实际例子,如在职业选择、人际交往中正确判断是非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明辨是非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3、方法和原则传授(30 分钟)(1)道德原则讲解常见的道德原则,如诚实、善良、公正、尊重他人等,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原则在是非判断中的应用。

(2)法律法规强调法律法规是判断是非的重要标准,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后果,增强法律意识。

(3)客观事实引导学生在判断是非时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4)多角度思考通过一个复杂的案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与分享(20 分钟)给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如“考试作弊是否可以被原谅”“在公交车上是否应该让座”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小组的观点和理由。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判断。

5、角色扮演(20 分钟)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场景,如在商店发现老板多找了钱该怎么办,让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扮演者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标题:明辨是非教案正文:教案主题:让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是非问题,培养他们正确判断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论能力;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明辨是非的意义和重要性;2. 回顾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3. 分析常见的是非问题和误导手法;4.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辩论案例,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明辨是非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第二步:回顾逻辑思维原则(1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复习逻辑思维原则,如排除干扰、寻找证据、提出合理推断等。

第三步:分析常见的是非问题和误导手法(20分钟)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是非问题,如道德问题、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误导手法,如诱导性问题、感情绑架等。

第四步: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3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析案例中的是非问题,互相交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原则进行辩论。

第五步: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和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明辨是非能力的掌握情况。

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收获,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辩论赛或小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示范案例;2. 小组讨论材料;3. 可以把学生的讨论内容整理成手册或PPT。

总结:。

主题班会明辨是非学习教案

主题班会明辨是非学习教案

主题班会明辨是非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思想品德》教材第四章“明辨是非”展开。

具体包括:第一节“何为是非”,第二节“明辨是非的标准”,第三节“如何做到明辨是非”。

通过深入剖析是非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是非观念的含义,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标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明辨是非的标准,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重点:明辨是非的标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正面和负面典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2. 新课内容讲解(1)何为是非a. 是非的定义b. 是非观念的重要性(2)明辨是非的标准a. 法律法规b. 社会道德c. 人际关系(3)如何做到明辨是非a. 提高道德修养b. 学会独立思考c. 增强法治观念3.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一个关于校园欺凌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明辨是非,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课后练习,讲解如何运用明辨是非的标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是非观念的重要性2. 明辨是非的标准a. 法律法规b. 社会道德c. 人际关系3. 如何做到明辨是非a. 提高道德修养b. 学会独立思考c. 增强法治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明辨是非的认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

2. 答案:学生需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从提高道德修养、学会独立思考、增强法治观念等方面展开论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建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法治与道德》,深入了解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中班明辨是非的教案设计意图

中班明辨是非的教案设计意图

中班明辨是非的教案设计意图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是非善恶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是非善恶的概念,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分辨是非善恶。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是非善恶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是非善恶的概念,解释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在实际中分辨是非善恶。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有道德的人。

六、板书设计1. 黑板明辨是非2. 板书内容:是非善恶的概念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如何在生活中做有道德的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是非善恶的认识。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是非善恶的概念,是否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分辨是非善恶。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明辨是非的能力,做有道德的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是非善恶的概念,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分辨是非善恶。

补充和说明:1. 对于是非善恶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因为这是一个抽象且复杂的概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将会用生动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解释这个概念。

例如,我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实与欺骗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诚实是一种美德,欺骗是不道德的行为。

2. 分辨是非善恶的技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但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个技能,我将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和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善恶。

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道德困境,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中班明辨是非的教案设计意图

中班明辨是非的教案设计意图

中班明辨是非的教案设计意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德育教材《明辨是非》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什么是是非观念,学会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是非行为,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2. 培养幼儿辨别生活中是非行为的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力。

3. 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养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理解是非观念,学会辨别是非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是非判断卡。

2. 学具:白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图片,描述图片中的情境,引导幼儿关注情景中的是非行为。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是非情境,讨论如何正确判断。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是非判断卡,讲解卡片上的是非行为,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生活中的是非情境,让幼儿进行判断,并在纸上记录答案。

教师选取部分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幼儿分析判断依据。

4. 小组讨论(10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是非观念的理解2. 辨别是非的方法3. 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列举生活中遇到的是非情境,并说明自己是如何判断的。

2. 答案:幼儿需在纸上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后给予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辨别是非方面的进步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中关注是非行为,与家长共同参与辨别是非的活动,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辨别是非,这要求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教学方法要生动有趣,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明辨是非一、学习目标1、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准,学习明善恶,辩是非的能力。

2、人是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学习重点: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

三、学习难点: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四、学习过程1、以故事导入新课:寒假期间,小龙拿着春节所得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玩,几天就把钱玩光了,可是他已经上了瘾。

这时,一个经常来玩的叫大朱的人对他说:“怎么?没钱了?不要紧,我们来赌一赌赛车,你赢了就给你50元。

”小龙想了想,自己没有钱了,可又很想玩,也不敢问爸妈要,就咬牙答应了。

第一场就真的赢了50元,他高兴极了,没想到这是陷阱,后来是兵败如山倒。

小龙欠了大朱近千元,没钱还,大朱就教小龙去偷自行车,卖了还债。

小龙无奈,只好照办。

一次,当小龙偷自行车时,被警察抓住,送进了派出所。

小龙从玩电子游戏开始,最后走进了派出所,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的确,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的判断,都要讲是非善恶。

老师和家长常希望我们懂事,懂事就是能判断是非善恶,这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因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是非善恶,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扬善弃恶。

而判断是非善恶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把良知的标尺。

从小到大,我们接触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情,每一次经历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善恶的种子。

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让我们来判断一下,对下面的一些事情,你是持什么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课本P11 班级风景《小立和小海》1.“等价交换”小立和小海的行为是不妥当的。

打扫卫生和做作业是一个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一部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让别人代替就失去了意义。

2.“打抱不平”王云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违反了校规校纪,也不符合道德要求。

同学之间的矛盾应该通过交流沟通来解决,不应“以牙还牙”。

3.“好样的!”小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这位青年无视法纪,讲“江湖义气”,最终只会害人害已,不值得崇拜和效仿。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会受到社会现象、社会风气的影响,我们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判断各种各样的事情。

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相信大家都有所听闻,京剧最有特色的其中一方面就是它的脸谱,不同的脸谱代表人物的不同性格。

例如: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白脸代表阴险狡猾;黑脸代表正直忠厚。

(当然京剧的脸谱有几百种之多,人物的性格、品质等都在脸谱中有所体现)但是,有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人有脸谱吗?(没有)是啊,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上的人是复杂的,并不像戏剧、电影电视里的人物那样简单。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那样才能决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值得崇拜和效仿,什么应该鄙视和抛弃。

那么,我们怎样铸造良知标尺呢?(怎样做一个有良心的好人?)2、目标导学,探求新知1、为什么要铸造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怎样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2、怎样正确对待社会影响?怎样正确对待长辈亲朋的影响?3、怎样正确对待公共传播媒体发出的信息?4、怎样正确对待“社会流行”?5、怎样在社会生活中跨越障碍做出正确选择?3、展示交流,解惑疑难问题(只讲学生不懂得地方)良知标尺铸造法:1.懂道德,学法律(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一个有良知的人首先是一个守法律、有道德的人,如果你能遵守法律和基本的道德规范,那么一定能被称为有良知的好人)。

2.选择好的榜样(例如从小到大,老师让我们学习雷锋,学习洪战辉,就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符合良知的标尺,是高尚的)。

3.学会理性分析(很多事情的对与错并不是那么明确,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就需要我们用理智去深入分析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哪一种做法才是妥当的)。

4.树立美好理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追求,有的人追求的是舒适安逸的生活,有的人追求的是名成利就,有的人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了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方法,在关键时刻做出不同的选择)。

4、课堂延伸:正确对待社会流行。

1.在我们中学生中比较流行的现象或流行事物有哪些?例如:唱流行歌、收集明星图片、剪一个流行发型、流行送生日卡片、流行开生日派对……2.这些流行事物为什么会吸引我们?(师:其实很多时候人们跟着潮流走并不是因为适合自己,而是因为别人这样做,自己也跟着这样做,这种心理叫做从众心理。

)所谓的从众心理,大家来看一下课本15页的“小链接”(叫一位学生读)。

简单地说,从众心理是一个人跟从另一个人,另一个人跟从这两个人,以此类推,就变成了一种流行,例如很多同学都照过的贴纸相,一开始可能有一两个人去照,另外一些人看见了,觉得好看,也去照,这样照贴纸相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很流行。

但“流行”的东西能长久吗?同学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观察到,例如照贴纸相,现在已经很少人去照了,也就是说不流行了。

所以“流行”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3.这些流行事物的价值何在?流行事物恐怕对商家来说是价值最大的,因为商家可以从中牟取利润。

例如流行贴纸相,流行直发、染发、电发,流行送生日卡片……得益最大的是商家。

所以社会流行其实是一种商业运作。

例如,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但知道圣诞节由来的又有多少?圣诞节是不是我们的节日?为什么会兴起过圣诞节?过圣诞节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这一切如果我们不知道,那么我们就只是墙头草,随风倒,在追求流行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的价值。

所以,追求流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这种事物有什么利弊,是否适合自己?(例如健美裤、烫发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4.追求流行事物有什么利弊?唱流行歌——利:愉悦身心。

弊:如果过分沉迷,既浪费钱财,又浪费时间,还可能误入岐途,荒废青春。

上网聊天、玩游戏——放松、减压、开阔视野。

照贴纸相——有趣、好玩。

追星——找到精神寄托。

小结:喜欢新鲜事物是年轻人的特点,追求时尚是可以理解的,但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太狂热、太过分。

做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它的利弊,发挥它积极的一面,例如我们崇拜明星,不是盲目地模仿追随,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些明星们的勤奋、敬业乐业、勇往直前的精神。

明星们受到崇拜,主要是因为他的内涵,而不光是他的外表,你要模仿学习的是明星们的内在气质、内在精神。

每个人心中的偶像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也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为何而崇拜,偶像的价值在哪里,自己的价值又在哪里。

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不要盲目崇拜,不要只学外在的东西,要择善而从,抓住内在的永恒的东西,从流行中抓住经典。

“三要”“三不要”宗旨:1.要做“潮流”的主人,不要做“潮流”的仆人。

2.要使“潮流”成为成长的助力,不要让“潮流”成为成长的阻力。

3.要学会辨别、懂得拒绝,不要盲目跟从、随波逐流。

5、加强训练,巩固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有负面效应。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②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③学习科学文化只是不重要④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很重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近年来,中学生离家出走正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学生把离家出走当成“闯世界”当成乐事。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好男儿志在四方,中学应该出去闯世界②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离家出走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③青少年离家出走既有当前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有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④寝室那些声音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过积极健康的生活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3、做人的良知就是:()A. 自己的是非善恶观B. 家长的是非善恶观C. 正确的是非善恶观D. 传统的是非善恶观4、以下属于正确对待社会流行的是:()A. 剪与李宇春一样的发型B. 崇拜费劲龙,学好文化C. 穿戴与周笔畅一样的服饰D. 尝试新鲜的食品5、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做出各种选择,为了保证选择的正确性,我们的做法是:()A. 明辨是非善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B. 看别人是啊恩麽选择的,别人怎么做,我就这么做C. 看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即可D. 听听“哥们儿”的意见,怎么讲义气就这么做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社会上流行的东西我们青少年就应该追逐②我们昨晚饿哦初中生,一个学会分辨是非③长辈亲朋往往是我们生活的向导,所以对他妈的言行应该一概服从④中学生浏览上网要学会选择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7、要提高选择能力,首先要提高我们的:()A. 明辨是非的能力B. 在各种场合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C. 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的能力D. 审美能力8、《东郭先生和狼》和《农夫与蛇》两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 帮助别人要保全自己B. 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生物C. 我们要向东郭和农夫学习D.与人为善要讲究是非分明二、非选择题9、有个叫王宗仁的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衣,又说:“还是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

”他想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1)请你准确告诉他什么是良知?(2)请你为他出主意,帮他唤醒自己的良知。

10、坚持正确行为不做错事,需要突破内心和外部的障碍。

面对这些障碍我们应该怎么做?11、流行文化有极大的渗透力,对其说年有极大的吸引力,不可避免地进入中学校园。

各种各样的赶时髦、追星潮流影响学校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对社会流行不能简单地统统否定,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有所取舍,避免狂热,保持适度。

为此,八(1)班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进行了一些问题的讨论,下面,请分析:(1)当今社会还有哪些流行现象或流行事物?(2)你认为中学生追星都有哪些原因?(3)作为中学生,你认为盲目追星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社会流行”?(6)我学习,我收获通过学习,我感悟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