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教材分析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教学案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教学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

(2)通过实验操作,说明温度计的用途,并进一步的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温度的学习,知道温度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对温度计的使用的学习,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教学重点: 1.温度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

2.温度计的原理。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

五.教具准备:烧杯、热水、冷水、不同种类的温度计。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相关,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一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

1、实验体会:①让学生摸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桌子、地面、自己的额头)②提问:同学们所摸的物体,感受怎样?2、抽学生做书47页开篇实验,谈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3、通过学生回答(这些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两只手对同一杯“温水”的感觉也不同。

)进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温度的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1)、温度计的用途: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高低。

(2)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种类:①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②实验、观察并得出:这只小瓶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判断的。

得出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③师:你能将小瓶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教课设计教师:讲课班级:课节 1 课时课题 3.1 温度课型新课备课时间讲课时间讲课方法察看、实验、议论一、知识与技术:1.理解温度的观点 .2.3.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表达温度计的结构、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力.教课目的2.经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丈量液体的温度,培育实验能力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1.经过教课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念,使学生乐于研究自然现象和平时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经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育学生爱惜公共财物的优秀品德和正确使用物理丈量工具的优秀习惯.教课要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怎样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和实验能力.教课难点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热水、冷教课器械水、温水 .备注: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入课题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亲密的关系.在太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学会了使用火,创始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日,人类的生产生活仍离不开热的利用.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有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二、进入新课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行靠的,很冷的冬季,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会感觉很冷,但是从外面走进房屋里的人会感觉比较温暖 .我们经过实验也能得出 .[想一想做做]我们把一左手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 .这时,我们感觉在左手感觉温水冷、右手感觉温水热 .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同样的,这就说明人们的感觉只好大概划分温度,要正确地判断和丈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丈量工具——温度计 .1.温度计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温度计的基本结构: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温度计的使用、液体、刻度、符号.温度计上符号为 C48 页甲图的量程是 -20℃— 110℃ ,分度值 1℃ .乙图的量程是 35 ℃— 42 ℃,分度值 0.1 ℃.丙图的量程是 -30℃— 50 ℃,分度值 1℃ .[想一想议议]要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假如所测的温度过高,高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假如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寒暑表所丈量的最高温度是50 ℃,最低温度是 -30 ℃,分度值是 1℃,主假如依据我国大多半地域的常年温度范围确立的.体温计所丈量的最高温度是42 ℃,最低温度是 35 ℃,分度值是 0.1 ℃,是依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确立的.实验用的温度计所丈量的最高温度为110 ℃,最低温度为-20℃,分度值是 1 ℃,依据实验中需要丈量的范围确立的.摄氏温度是这样来规定的,把冰水混淆物的温度规定为0 摄氏度,把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摄氏度,在 0 ℃和 100 ℃之间分红100 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 1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读做“ 37 摄氏度” .北京一月的均匀气温是-4.7℃,读做负 4.7 摄氏度或零下 4.7摄氏度 .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2.摄氏温度(板书)我们看 48 页小资料,可否把空白填上.开水的温度是 100 ℃,冰水混淆物的温度是 0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我国最低气温为 -52.3 ℃(漠河镇)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的错误是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3.温度计的使用[板书]实验:用温度计丈量水的温度49 页要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丈量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但不可以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板书]那么一般温度计将怎样正确使用?请大家看 50 页 . 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体温计能够走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体温计不可以够,为何?为何使用体温计先要甩甩?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并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特别细的曲折缩口.玻璃管特别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细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显然变化,因此更精准.读体温计示数时要走开人体,水银变冷缩短,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可以退回玻璃泡,因此仍指示本来的温度.走开人体,水银变冷缩短,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可以退回玻璃泡,从头用体温计时,一定拿着体温计使劲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不然丈量出温度不正确.三、讲堂练习:1、阅读 50 页科学世界2、 52 页着手动脑学物理:1, 2, 3, 4四、小结:略五、部署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3.1 温度一、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全章完整教案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全章完整教案

单元整体说明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结构:第一节温度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能区别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能描述这三种物质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的温度值。

3、知道熔化和凝固,知道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与条件。

4、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理解蒸发与沸腾的特点与区别,知道蒸发的影响因素,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

5、知道液化的特点,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6、知道什么是升华、凝华,了解它们的特点与应用。

7、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水的意识。

重点:1、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3、蒸发与沸腾的不同。

4、物态变化在生活中应用。

难点:1、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与条件 2 、理解蒸发与沸腾的特点与区别,知道蒸发的影响因素,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

3、知道液化的特点,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课时安排:本章共4节,安排7课时。

第一节温度——————————————————1课时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课时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课时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课时复习检测————————————————————1课时讲评总结————————————————————1课时第三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题:温度教学目的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关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让学生通过自制温度计,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从而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物态变化》教材练习与应用答案详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物态变化》教材练习与应用答案详解

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怎样用它制成温度计?画出你的设计
草图。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图3.1-10),就是用双金属片做感温元件的。到商
店去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寒暑表。
答:双金属片温度计的感温元件通常是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
彼此又牢固结合的金属片制成的。感温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
连接指针轴。当被测物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片由于膨胀系
找不到正确的晶体熔化温度变化规律,无法看出晶体、非晶体
之间的差异。
②图3.2-8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
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
体完全熔化,Βιβλιοθήκη 约持续了多长时间?答: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物态变化》
练习与应用·答案详解
(PPT讲解版)
第1节《温度》
①在进行实践活动展示时,两位同学都带来了自制的温度计,如图3.1-9所示。他
们所用的玻璃小瓶相同,里面装满同种带颜色的水,在小瓶口的橡皮塞上各插进一
根吸管。观察这两支自制温度计的结构,你认为哪一支温度计对温度的反应更灵敏?
④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
答:利用熔化吸热:在长途运输海鲜时会放些冰块防止海
鲜变质。利用凝固放热:冬天往果树上洒水,使果树不易
被冻坏。
⑤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
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5℃)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
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混合液没有凝固。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分析(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分析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一、教科书的特点1、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结构2、注重探究活动,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3、形式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5、注意学科间的综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二、基本内容概述(一)本册的物理知识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机械运动”从长度的测量,和运动的问题出发,对运动进行研究。

第二章“声现象”,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等问题。

第三章“物态变化”,介绍温度计的使用及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

第四章“光现象”介绍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几何光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介绍透镜的概念、生活中的透镜和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初步知识。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在质量,密度,以及相关的测量方面进行学习,然后又对密度和社会的联系进行了介绍。

教材从自然现象中的机械、声、光、到透镜,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不论是自然现象或人工现象都隐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巨大力量。

在过去的教材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在序言中通过各种实验、图画等形象化、趣味化方式刚刚调动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紧接着的内容却是非常枯燥的测量、速度计算等逻辑性、规范性强的力学内容,从而很快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

而本册教材不再出现传统力学内容,代之以学生感兴趣的、不涉及任何公式及运算的内容,避免了上述弊端的出现。

每节由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内容介绍、探究、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等内容及栏目组成,每一栏目都有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个延伸与拓宽的知识点,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了哪些属于升华现象,哪些属于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中介绍了水循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学情分析升华和凝华是初中学生最难理解的两种物态变化,原因是升华和凝华的发生过程在课堂中比较难观察,学生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不理解,对自然界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就更模糊,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感性认知入手,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升华、凝华的事例出发,把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用物理语言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核心素养通过观察碘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引导学生间接分析和推理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关注环境和社会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能用物理语言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1)我们生活中的物质有几种状态?分别是哪几种?(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3)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4)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5)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总结知识要点一: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的判断1.明确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吸放热:2.物态变化的判断“三步曲”:(2020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 .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B .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C .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D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答案】A【解析】A 、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 符合题意;B 、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属于汽化现象,故B 不符合题意;C 、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故C 不符合题意;D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樟脑片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020 南京)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理解六种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 明确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 确定属于哪种物态变化①冰袋降温②冰冻的衣服晾干③干冰变小④冰花的形成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C【解析】①冰袋降温,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②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③干冰变小,是干冰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④冰花的形成,是水蒸气变成冰晶,属于凝华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②③。

故选C。

1.从物理现象和情境中。

找出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

2.知道“水蒸气”和“白气”的区别:水蒸气是气态,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3.明确自然现象:雾、露、霜、雹、雾凇的状态。

知识要点二: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的理解应用首先明确图像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物理量和图像上每段的意义:状态及温度特点。

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初中物理(人教2024版)大单元学科素养教学设计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学校实验室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活动、网络共享资源。

本单元教学重点:凝华则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无需经过液态。

2.理解这两种物态变化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了解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而凝华过程则会放出热量。

4.能够运用这一特性解释相关现象,如干冰的升华降温作用。

5.能够识别并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樟脑丸的消失(升华)、霜和冰花的形成(凝华)等。

6.了解在何种条件下物质容易发生升华和凝华,如温度、压强等因素对升华和凝华过程的影响。

单元分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本章共分六个小节,建议8课时:第一小节温度 1课时第二小节探究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课时第三小节熔化和凝固 1课时第四小节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课时第五小节汽化和液化 1课时第六小节升华和凝华 1课时复习和总结 2课时第1小节温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以下图片冰川火山温度计图片中情景的温度怎样?我们怎样测量温度?1.什么叫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热的物6.了解常见的温度计(1)(2)(3)(4)(5)(1)实验室温度计(2)寒暑表(3)数显温度计(4)测温枪(5)体温计10.介绍水银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11、展示温度计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使用方法。

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感应式温度计 LCD数显温度计1.分析上节课绘制的熔化及凝固图像,归纳总结熔化和凝固规律。

5.讨论晶体熔化和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第4小节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水的状态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以后也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包含什么物理原理?4.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①将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和树荫下,哪种情况下会先干呢?②将湿衣服分别卷起来和摊开晾晒,哪种情况下会先干呢?③将湿衣服分别放在通风与无风处,哪种情况下会先干呢?【猜想】根据生活经验知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气体的流动等因素有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含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含教学反思)

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教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饮料中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

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

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物态变化活动体验:(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归纳总结: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探究点二熔化和凝固1.概念归纳(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全章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全章教案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第一节温度教案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2、正确使用温度计教案器材:电脑平台、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教案课时:2时教案过程:一、前提测评:无... 前面无相关内容1、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 <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 f 温度计进行新课: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 )、实验:课本70页实验:图4.4-1示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咼?学生结论〔……〕<3 )、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 图4.1-2示),-可否判断温度咼低?学生讨论如何判断?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2 、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3 、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总结:<1 )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2 )使用时徑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彳要碰到容器底或壁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4 、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C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 °C。

第三章:物态变化(1-4节)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1-4节)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

教案:第三章:物态变化(1-4节)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人教版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第1节: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分类1. 定义:物质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的过程。

2. 分类: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熔化、凝固。

第2节:熔化与凝固1. 熔化: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2. 凝固: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

第3节:汽化与液化1. 汽化: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2. 液化: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第4节:升华与凝华1. 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

2. 凝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3.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分类,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特点,以及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冰块、水、酒精灯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荧光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冰箱中的冰块,提问冰块在室温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2. 知识点讲解:1)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分类:物质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的过程。

包括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熔化、凝固。

2)熔化与凝固:固体变为液体为熔化,液体变为固体为凝固。

3)汽化与液化:液体变为气体为汽化,气体变为液体为液化。

4)升华与凝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为升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为凝华。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冰块融化、水蒸气凝结等,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进行解释。

4. 随堂练习: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物态变化现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其特点。

6. 实验演示:进行课堂实验,如冰块融化、水蒸气凝结等,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是中国中学物理课程的重要教材之一,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注重物理概念和原理的阐述,强调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该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八年级学生使用。

二、教学目标该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该教材,学生应掌握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和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式学习、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内容结构该教材的内容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声现象:主要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以及与声相关的实验。

2.光现象:主要介绍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以及与光相关的实验。

3.物态变化:主要介绍温度、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现象以及与物态变化相关的实验。

4.质量和重力:主要介绍质量、重力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5.运动和力:主要介绍运动的概念、速度、力的概念以及二力平衡等内容。

四、实验设计该教材注重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设计了多个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习题与解析该教材配备了丰富的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等多种题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详细的习题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教学方法该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评价与反馈该教材注重评价与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设计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说课稿汇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说课稿汇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说课稿汇总《温度》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设计感悟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

“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

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环境分析依据教学预想,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媒体在描述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具有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改变时空、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功能。

因此我通过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整合物理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操作方法如下:1.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再现"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2.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3.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高效课堂改革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节通过“合作实验”、“共同探究”等方式,达到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说课稿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因此,我计划布置以下作业:首先,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物态变化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提升应用能力;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物态变化的应用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物质的三种状态、物态变化的六种类型以及吸热和放热现象;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教学难点:物态变化的判断;吸热和放热现象的理解;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Fra bibliotek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身边的物理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但同时,他们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来加深理解。在学习习惯上,八年级的学生大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但在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采用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通过PPT展示物质的三种状态和物态变化的六种类型,让学生对物态变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我会结合实验和实例,讲解吸热和放热现象,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从而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首先,我会播放一段关于物态变化的趣味实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的奇妙;然后,我会提出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冬天的玻璃上会有冰花?”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态变化。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物态变化》 教材分析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物态变化》 教材分析
(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 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 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 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 沸点联系起来。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 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新课标要求
l.1.1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本章的地位

初中物理学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分为声、光、热、力和电磁学等部
分。以往的课本的课程安排把热学放在了九年级,内容包括“温度和
温度计、分子动理论、内能、物态变化、比热容和热机”把热学作为
一个体系来安排。而新课本打破了这个体系,单把“物态变化”拿出
来,放在了八年级化》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的要求
旧课标要求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 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 对物质进行分类。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 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 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 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二、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时的特点
1、 (2008•梅州)图3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到许多信息, 下列对相关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一定是晶体 B.这种物质的熔点是80℃ C.这种物质的熔点是j00℃ D.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列刚好完全熔化大约需要37min
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
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

物态变化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热现象,它是热学的基础之一,本章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物态变化》一、教材分析(一)地位、特点《物态变化》这一章在物理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章,作为八年级复习,学生因长时间没有知识反馈,遗忘非常大。

但学生感性认识非常多,复习难度应该不很大。

这一章复习我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就是六种物态变化及规律,能认识一些水循环,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二课时是温度计的使用和这章练习。

(二)教学目标1、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2、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3、能解释一些水循环现象。

(四)教学难点难点一: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为何是难点,因它是一个过程目标,教师如将每个实验重做一遍,时间不允许,学生也感到乏味。

难点二:物态变化现象的认识及吸放热情况。

因有六个物态变化现象,有的吸热有的放热,易混为一谈,分辨不清。

难点三:把熔点、沸点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虽对熔化和沸腾现象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但对熔化和沸腾现象中的规律却没什么感性认识(晶体有熔点、液体有沸点)。

所以把它和生活、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有难度。

二、教法、学法(一)教法:1、实验探究法;2、以实验、情景、问题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

(二)学法:以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归类对比等方法复习知识。

三、教学手段以实验为主并辅以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程序(重点阐述突破难点的方法)(一)播放发射神州六号飞船激趣,然后设问,今天复习的物态变化为火箭的成功发射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样学生会兴趣倍增地进行复习。

(二)进行复习。

出示幻灯片(1):(上面为熔化、沸腾的实验器材)。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将实验改进,加热物质改为冰。

水沸腾的实验烧杯改为试管。

学生分组进行并行探究,然后学生全班交流,这样既重点探究了熔化、沸腾过程,又大大节约了时间。

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增加了兴趣,丰富了感性认识(对难点一进行突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1.让学生掌握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展示冰雪融化、蒸发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
2.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3.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和美感。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2.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提问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蒸发等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状态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知识。
2.问题导向: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态变化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态变化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
课标要求: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在物态变化中的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和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水意识。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物态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对学生来说,由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本章的内容与人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开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还是比较顺当的。

本章教学要贯彻科学探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并能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身边的现象充满着物理知识,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的距离。

通过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物态变化的观察,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产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通过探索,学生可以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从而体会到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的物理含义。

4、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5、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
现象。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经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掌握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4、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乐于探究例如寒暑表等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关心温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4、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教学重点: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在物态变化中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了解液体温度计和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水意识。

总课时数:
本章共四节,用9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节温度 2课时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2课时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2课时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1课时
总结和复习 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