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思想感情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归纳如下:
爱情:表达对爱人的思念、爱慕和眷恋之情。

思乡:抒发对故乡、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忧伤:反映诗人内心的忧愁、苦闷和痛苦。

欢乐: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欢乐和幸福。

自然:赞美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伟大。

人生: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反思。

怀古:怀念古代的英雄、文化和历史。

离别:表达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伤感和不舍。

壮志:抒发诗人的雄心壮志、理想和抱负。

闲适:描绘宁静、安逸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情感类型,实际上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多样,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内涵。

在欣赏古代诗歌时,需要结合具体作品,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诗歌的意境,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2.有助于理解具体内容。有些诗词的题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词中词语的含义。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 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两句中的“故国”“空城”,即题目中的“石头城”。明确这一点,这两句的意思也就 豁然开朗了。
3.绝句的前两句或律诗的前四句,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等,往往照应题目。抓住这类诗歌 的题目,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前半部分内容。如杜甫的《登高》,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照应题目,写登高所见。
一、常见诗歌题材及情感
2.托物言志诗
特征: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常见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如李贺《马诗》中的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笼头,在秋高气 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这是诗人以马自比来表达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常见情感: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淌是动态,动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的秋山晚景的喜 爱之情,寄寓了自己顺应天性、怡然自适之情。
②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恋旧林,池 鱼思故渊”,运用比喻,强化了诗人厌倦黑暗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情绪。
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 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 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慨叹。后面三联,无论 是夜不能寐而听春雨,天明听到叫卖杏花,还是铺开纸写字,晴日窗前品茶,抑或自我安慰 说“清明可到家”,都反映了诗人厌倦现实黑暗官场却又不得不客居京华的无奈之情。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思辨与情感精品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思辨与情感精品

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思辨与情感思辨与情感任何文体的写作方法都不是单纯的。

记叙中可以争论,争论中可以抒情。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起先关注争论文的形象性语言和情景式构思,在争论文体的写作中运用一些抒情技巧,融入自己爱憎情感,增加一份思辨色调。

一、增加论证的思辨性。

事物是纷繁芜杂的,我们相识事物、分析事物不能简洁化,说理论证要具有思辨性,就是要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以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冲突,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合乎事理的评价。

回顾二十余年的高考作文题,始终强调了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实力,注意现实性与哲理性相结合,形象思维与辩证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辩证分析就是在分析问题、阐释道理时要有实事求是的看法,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事物,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由此与彼,由表与里地深化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

辩证地分析应力避说“过头话”和偏执一词,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1.相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

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必需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

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1)依存关系。

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

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

(2)主次关系。

(3)取舍关系。

(4)条件关系。

2.详细问题详细分析问题。

只有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才能避开说理的片面性、肯定化。

从写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多角度认知和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

例如: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高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用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请文中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这则故事涉与的人物只有两个,情节简洁,主要是写薛谭接受教化接着深造的故事。

详细地分析材料(对故事多角度的思索),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就简洁写出新意。

这则故事材料的立意举例如下:(1)“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说明他有自满心情,可立论为:学无止境,不行浅尝辄止;(2)“乃谢求反”,说明薛谭能够接受教化帮助,可立论为:知错就改,为时未晚;(3)“终身不敢言归”,这种看法不对,值得思索。

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

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思想感情类(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局部考查)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整体考查)(二)分析思路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古诗词题材情感总结

古诗词题材情感总结

古诗词题材情感总结高考古诗词鉴赏总结题材分类:一、赠友送别诗情感:这类诗多抒写离情别绪,抒发别离的孤苦,表达对朋友亲人或爱人的依恋,对人间种种美好情感的珍惜。

或互相勉励,表明心志。

常见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想象、烘托、比喻等。

意象:阳关、长亭、XXX、南浦、柳岸、流水等。

二、思乡怀人诗情感:思乡指客居在外的人思念家乡亲人,怀人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思妇闺情诗也在此外。

常见手法: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想象、用典、修辞等。

意象:杨柳、明月、鸿雁、杜鹃、鹧鸪、双鲤、尺素、梅花、燕子等。

三、羁旅行役诗情感:这类诗多写游客浪子出门在外,眼前景触发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和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行旅途中的艰辛与痛苦。

常见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修辞等。

意象:油灯、鸡鸣、车铎、板桥、山路、鸿雁、落日、秋风、孤帆等。

四、忧国伤时诗情绪:类诗抨击统治者花天酒地、荒淫无耻的腐蚀糊口,关心人民的疾苦,对劳动者寄寓了深切同情。

忧虑时局,呼唤光明,表达了炽热的爱国情怀。

常见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等。

意象:神州、山河、草木、征夫、烽火、田稼等。

五、边塞征战诗情感:这类诗或抒发XXX归之苦,或抒发思妇忧亲之情,或抒发边关将士立功边陲之志。

风格或悲壮或凄苦或宏放。

这类诗描写了战役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害,表达了否决战役、向往和平的主题;有的还指出了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不顾百姓死活的残暴本质。

常见手法:借事抒怀、借景抒怀、消息结合、设想、用典、修辞等。

意象:XXX、明月、羌笛、长城、冰雪、羽书、XXX、瀚海、楼兰、单于等。

六、写景咏物诗情感:这类诗作,多以自然界的景物为写作对象,在景物中寄寓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的志向。

常见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视觉与听觉描写、细节描写、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

七、咏史怀古诗情绪:这类诗有的借古事、古人、古迹等生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伤感;有的孤影自怜。

《鉴赏古诗词思想感情内容》ppt课件

《鉴赏古诗词思想感情内容》ppt课件

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⑴位置上:抓标题、关注作者和注释 ⑵语言上:抓“情语” ⑶方式上:抓景语、物语、典语
《鉴赏古 诗词思 想感情 内容》p pt课件
技巧点拨
钥匙一——抓标题 、作者和序注
《春夜喜雨》 表达欢愉、喜悦之情
《枫桥夜泊》 表达羁旅愁思
《悯农》 《南浦别》
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
送别诗、依依惜别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表达诗人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鉴赏古 诗词思 想感情 内容》p pt课件
梳理 小 结
标题
情感
注解
四、探讨
如何规范答题?
审一审,议一议 指出下面考生答题的得与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晁补之
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 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高考曾这样考
题型
(2020全国卷1)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2020全国卷2)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对我们有 何启示?《读史》王安石
(2020全国卷3)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魏征,这二者有何相 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苦笋》 陆游
《鉴赏古 诗词思 想感情 内容》p pt课件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考查
难 度
情感内容概

E
观点态度评

E
对比鉴赏形
象分析,间
E
接考查情感
态度
《鉴赏古 诗词思 想感情 内容》p pt课件
从以上内容你可得出诗歌情感考查哪些信息?
1.几乎都对诗歌的情感进行考查。 2.题型:主观题。 3.有的是直接考查,有的是间接考查

古诗鉴赏(情感)

古诗鉴赏(情感)

【问】(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指向东望, 揣词语:悠悠, 1、揣词语:悠悠,远、指向东望,江水东去远无尽头而 不可回,喻国家衰亡不可挽救。 不可回,喻国家衰亡不可挽救。 译句子:如此平实的句子可不译。 2、译句子:如此平实的句子可不译。 拟答案:结合背景和内容思考。 3、拟答案:结合背景和内容思考。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 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伤国运。 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伤国运。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之情,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之情, 侧重怀古,感人生。 侧重怀古,感人生。
• 题干形状: 题干形状: • 简析……与……表达的不同情感。(两诗两句) 与 表达的不同情感。 两诗两句) 简析 表达的不同情感 • 请你谈谈对 请你谈谈对……一联寓意的理解。(一诗一联) 一联寓意的理解。 一诗一联) 一联寓意的理解 • 两首诗在抒发 两首诗在抒发……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不 之情的同时, 之情的同时 还表达了什么共同( 的情感? 两诗整体) 同)的情感?(两诗整体) • 其他省市: 其他省市: •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一句) 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一句) 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共同意象) (共同意象) • ……《……》认为此诗“……,……”。请结合这首诗 《 》认为此诗“ , 。 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印证性理解分析) 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印证性理解分析) • 答题规范:(依然:揣词语、译句子、拟答案) 答题规范:(依然:揣词语、译句子、拟答案) :(依然 • 问两句分别说,问一联直接说,问全诗对应说 问两句分别说,问一联直接说,

高考诗歌鉴赏一、如何分析诗中人物和作者的情感(教师)

高考诗歌鉴赏一、如何分析诗中人物和作者的情感(教师)

高考诗歌鉴赏之一:如何分析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一、分析思想感情三步走:第一步、明确表达情感的手法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修辞手法: 手法用典、叠词、互文、列锦等。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运用典故、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总论情与景关系:3、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景、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古讽今(借典故抒情),借事抒情。

第二步、仔细审视诗歌中的景物行为或典故的特点。

典故所表达的情感一般是固定的。

如:闻鸡起舞表达的事报效国家的愿望;燕然勒功表达的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黍离之悲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思念,持节云中,表达的是对朝廷重用的盼望……景物常常与感情间有相似性。

另外,景物的描写角度及色彩的变化常常体现情感的变化。

第三步、读懂诗歌。

(一)读懂诗歌内容:1、懂得诗词的结构特点。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词。

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片:抒情为主2、读懂诗家语(1)以词语错综颠倒的方式组句;以词语超常搭配的方式组句;以词语省略压缩的方式组句;句子的反常组合。

(2)、抓住关键词句品情态(3)、抓住景事情。

(4)、看标题、作者及注释内容。

3、读懂诗词的表现手法。

二、理解诗词中的人物及作者的情感1、对人、对事、对景、对物的情感;2、具体情感体现: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1 / 4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四、生活杂感
2 / 4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3 / 4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比如,唐代国力强盛,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

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

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

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4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