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语文试题xx.12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⑴希望越来越多的建筑能像这所希望小学一样,多一些“民心工程”、“民安工程”,多一些有良心的承建商,让百姓多一些心安,让国家多一些________的建筑。

⑵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一次一次地示范朗读,一个一个地_______发音,直到所有的同学全部掌握了为止。

⑶“中国式放生”已经将人们误导进入一个形式的过程,这种乱象已经越演越烈了,基本上可以说,放生行为与放生者所谋求的善是________。

A.坚如磐石矫正截然不同B.固若金汤校正截然不同C.固若金汤矫正南辕北辙D.坚如磐石校正南辕北辙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一致决议,授权“有能力的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打击恐怖主义行为。

B. 严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并不意味着人口往大城市转移的趋势会改变。

在放开户籍限制后,虽然中小城市落户十分容易,但人们还是向往大城市。

C.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记录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暖男”、“萌萌哒”、过去的“功夫”,它们都有相似的特征,带着一点猎奇,还有一点揶揄。

D.闫肃曾担任歌剧《江姐》的编剧,并为主题曲《红梅赞》作词,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

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千家万户。

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没有歧义....的一项是(3分)A. 身体瘦弱的李教授的祖父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

B.李会计未听从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

C.张教授的书我们中文系的学生都认真拜读过。

D.几位老师看到今年刚毕业的学生回来都很高兴。

4.对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A.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B.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020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2020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2分),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2分)。

10.(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殷峤,字开山,雍州鄠县人,司农卿殷不害孙子。

他的祖先本居住在陈郡,(后)迁徙到关中。

年轻时好学,博览经史,品性宽厚自尊。

圣历年间,皇上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荐殷峤为判官,专意委托他起草表奏。

王方庆爱好《三礼》之学,每当有了疑难之处,常常去询问殷峤,殷峤必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

又赏识他的文章典雅充实,曾称赞说:“殷峤是撰写诏令的最佳人选。

”杨再思也说:“他是做凤阁舍人的材料,有这样的才识,是逃避不了的。

”殷峤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人一同修撰《三教珠英》,众人依照殷峤等人的体例,很快撰修成书,殷峤升任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年,殷峤两次升任给事中。

当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发武三思的不轨行为,反而被武三思诬陷,中宗立即命令杀掉韦月将。

当时正值盛夏,殷峤上表说:“韦月将诬告忠臣,有意违背诏命,依据他的情状,的确应当严厉诛杀。

但如今是酷夏季节,天道让万物生长,在这时公开杀戮,违背了时令。

谨依照《月令》:‘夏行秋令,则会使低湿的地方发生水涝,庄稼不能成熟。

’陛下承受天命,中兴圣业,将弘扬伏羲、轩辕的风范,而光大史册的美名,怎可以违背时令而进行杀戮,以至于伤害和气?君主的举动必须记载于史书,陛下还是三思啊。

希望详细依照国家法典,允许等到秋分处决,以使陛下审慎用刑罚的规范,光照千载;又使陛下哀怜的仁惠,遍及四海。

”中宗采纳了殷峤的表奏,便下令对韦月将处以杖刑,流放岭外。

当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派兵进击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投降归顺以后,又请求筑城,加重征收他们的赋税。

殷峤认为蛮夷生性粗陋,不能让他们使用与华夏相同的制度,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偿失)。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双鸭山市高三12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制度自信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们对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的赞成、支持、拥护,以及自觉在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制度自信表现为对这一制度体系的积极认同和评价。

制度自信虽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但建立这种自信却不只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需要坚实的客观基础。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正是源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是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好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好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对人类其他社会制度和发展经验的吸收借鉴,以及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能有效解决我国现实问题、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这是我们拥有制度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既支持改革试点、鼓励基层创新,又注意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将其上升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巩固和保障改革成果。

改革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不是某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改革的系统推进;不止步于改革体制机制,而是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为制度自信奠定了顶层设计反面的坚实基础。

2020年高三语文12月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三语文12月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三语文12月联考试卷及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雏鸟/踌躇筵席/垂涎启蒙/蒙昧时代B.彻底/掣肘绯闻/悱恻叨扰/唠唠叨叨C.仿效/发酵珠砾/闪烁曝晒/曝光D.菁华/矜阀觊觎/揶揄供给/交给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过期鸡肉优先供给中国市场”,这句话让人五味杂陈。

它的潜台词是,在中国,造假不会追责、欺骗不需代价,监管部门越俎代庖、消费者可以被随意对待。

如果这句话让人愤怒,我们是不是也该想想,洋供应商为什么就敢这么胆大妄为?是他们逃避监管的能力太强,还是食药监管部门不作为?如果属于前者,就说明监管制度存在严重的漏洞;如果是后者,那就是监管部门失职,甚至是犯罪。

A.五味杂陈B.潜台词C.越俎代庖D.甚至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说话方式不当往往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猜忌、误解、隔阂,使得人与人失去了真诚的交流,陷入孤独的人生困境之中。

B.这几个年青人选准目标,经过反复试验,潜心攻关克难,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结肠病的新药,引起了厂家的关注。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当代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魅力与民族精神,则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本次展览分“东方瓷国”“海上通衢”“瓷艺远播”等三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中外陶瓷文化互相影响和广泛交流的历史。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种掩饰所需的精神力量,虽然总是而且必然会遭到虚伪的卑鄙性质所玷污,然而,却常常很受许多见识不凡的人物推崇。

②然而,它们有时候是受很不一样的动机指使的,在这种场合,它们虽然仍旧是伟大与可敬的,不过,却可能是极端危险的。

③对恐惧的克制力和对愤怒的克制力,总是伟大高贵的力量。

④最大无畏的勇气也许会被利用来进行最不正当的阴谋。

⑤在重大的挑拨激怒中,表面的平静与好脾气有时候也许隐藏着最坚定与最残忍的复仇雪耻的决心。

高三12月份月考语文试题.doc

高三12月份月考语文试题.doc

高三12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试题共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分别为132分和18分。

所有答案都答在答题卷上。

凡单选题多选都不给分。

不在规定位置答题不给分。

第一部分必考题(1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5分)中药能遏制寄生虫抗药性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一种基于中国传统中药——青蒿素研制出的药物能有效遏制疟疾寄生虫的抗药性,他们认为这种新药也许能革命性地改变疟疾的治疗方法。

世界上每年有3亿人患疟疾,其中100万人因此死亡。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氯喹成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之一,但在非洲和亚洲,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药物越来越具有抗药性。

青蒿素是植物青蒿的提取物。

中国的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开始用青蒿作为处方药治疗疟疾,它还有明显的退烧功效。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青蒿素杀死疟原虫的机理。

部分研究人员认为,青蒿素中有一种名为氧化氢桥的化学结构,它在被铁离子分解后会形成活跃的自由基,能够对一系列蛋白质及其它的生物分子展开攻击,这种攻击对寄生虫而言是致命的。

另外一种观点是,与氯喹的工作原理类似,青蒿素能够阻断寄生虫消耗人体血红蛋白时产生的有毒副产品血红素在体内的传输。

基于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杀死寄生虫的特点,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瑞士热带研究所、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药学院等的研究人员合作,对青蒿素的这种分子进行了轻微的改变,由此制成了新药RBx-11160。

这种药只需要服用三天,它简单的结构让其生产成本比原来便宜80%。

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Yuanqing Tang参与这种药物的研发,他说:“我们希望能证明RBx-11160对治疗疟原虫类的抗药性是有用的。

”Tang和同事的方法是对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进行了修饰,在其中增加了一个化学基,从而让这种分子制成的药物能够溶于水且更加稳定。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12月月考 语文--高考学习网.pdf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12月月考 语文--高考学习网.pdf

一、选择题
(1)=( )
A.B.C.D.
(2)已知A、B、C三点共线,O是该直线外的一点,且满足,则m的值为( )A.1 B.2 C.
D.
(3)的值为( )
A. B. C. D.
(4)已知向量的值为( )
A.B.C.5D.13
(5) 已知、是非零向量且满足(-2) ⊥,(-2) ⊥,则与的夹角是( )(A). (B) (C). (D).
(6)函数具有性质( )
最大值为,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最大值为,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最大值为,图象关于对称 最大值为,图象关于对称,则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
A.B.C.D.
为奇函数,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的值为
A.B. C.D.
(9)已知已知向量,,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 A.1 B.2 C. D.
(10)①点在所在的平面内,且;②点为内的一点,且使得取得最小值;③点是所在平面内一点,且,上述三个点中,是的重心的有( )
个B.个C.个D.个
(11)已知两点为坐标原点,点在第二象限,且,设等于( )
A.B.C.D.是所在平面内一点,动点P满足
,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A.内心
B.重心
C.外心
D.垂心,则的值等于
(14)过点的直线与圆交于两点,当最小时,直线的方程为
(15)设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的值为
(16)已知向量,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
(1)
(1)
(1)。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2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制度自信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们对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的赞成、支持、拥护,以及自觉在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制度自信表现为对这一制度体系的积极认同和评价。

制度自信虽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但建立这种自信却不只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需要坚实的客观基础。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正是源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是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好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好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对人类其他社会制度和发展经验的吸收借鉴,以及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能有效解决我国现实问题、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这是我们拥有制度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既支持改革试点、鼓励基层创新,又注意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将其上升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巩固和保障改革成果。

改革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不是某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改革的系统推进;不止步于改革体制机制,而是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为制度自信奠定了顶层设计反面的坚实基础。

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45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蛰.(zhé)居慰藉.(jiè) 坐标轴.(zhóu)瞠.(chēng)目结舌B.舷.(xián)梯脖颈.(gěng) 瞥.(piē)一眼拾.(shè)阶而上C.攻讦.(jié) 庇.(bì)护剥.(bāo)花生一蹴.(cù)而就D.戕.(qiāng)害蓓.(bèi)蕾胖.(pànɡ)头鱼应.(yìnɡ)有尽有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福祉国粹委屈求全仰之弥高,钻之弥艰B.编纂装璜妍媸毕露我有佳宾,鼓瑟吹笙C.筵席蹩进纨绔膏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D.枯槁仓皇针贬时弊疱有肥肉,厩有肥马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②我是从前过老爷的下人,少爷们可能对我不太熟悉。

③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弯,山雨雾中行。

A.亲切伺候曼延B.亲热侍候蔓延C.亲切侍候蔓延D.亲热伺候曼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鸭山市高三12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制度自信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们对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的赞成、支持、拥护,以及自觉在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制度自信表现为对这一制度体系的积极认同和评价。

制度自信虽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但建立这种自信却不只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需要坚实的客观基础。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正是源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是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好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好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对人类其他社会制度和发展经验的吸收借鉴,以及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能有效解决我国现实问题、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这是我们拥有制度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既支持改革试点、鼓励基层创新,又注意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将其上升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巩固和保障改革成果。

改革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不是某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改革的系统推进;不止步于改革体制机制,而是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为制度自信奠定了顶层设计反面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实践不断变化发展,制度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变化,一些具体制度总会存在与实践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之处。

这就需要不断对制度进行调整,以保持其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在构建和完善制度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更不能听信他人的指手画脚。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将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做法固定下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制度更富生命力,让制度本身的功能和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和展现出来。

在实践中的不断调整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制度自信的另一方面基础。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需要不断拓展制度完善的空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和优势更加彰显。

用制度建设巩固改革成果,也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激发改革动力。

通过完善制度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制度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充满生机活力提供重要保障,为国家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完善制度要始终把握人民利益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制度保障人民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制度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制度自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桑玉成《为制度自信奠定坚实基础》《人民日报》,2019年09月20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国家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道路必然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

B.制度自信意味着社会民众对一种社会制度产生了积极的认同和评价,并能够自觉地在这个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

C.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互动结合将会推动党自身的制度建设,既有利于鼓励基层创新,也能巩固和保障改革成果。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同时,一些具体的制度则要与实践发展相互适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的几个重要因索。

R.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手法,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C.文章论证兼顾理论和实践,既有对制度自信的理论阐释,也有对制度发展现状的分析。

D.文章论证制度建设时,侧重将改革在单个领域的成就和多个领域取得的创新进行对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内外因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己经在社会稳定和发展生产等方面凸显优势,这增强了我们的制度自信。

C.制度自信并不是一味强调自己制度的优越性,也需要勇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革除体制机制弊端。

D.完善制度能够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它需要关注人民利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0日下午,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代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授奖词为:“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征着一种跨界的生活形式。

”彼得·汉德克的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发布会上,安德斯·奥尔森向记者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并阐述了委员会的工作。

他讲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1901年以来最大的变化,负责候选人预选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5名外部专家,并在评选过程中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据悉,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和2018年。

这其中有6次是推迟至第二年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摘编自李玫忆等《2018、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材料二:近日,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项陆续揭晓,引发了公众对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关注。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某一领域最重要的成就,100多年来,诺贝尔奖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科学事业之人的最高奖赏之一。

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距。

看到差距与不足,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不过,也应看到,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由弱到强、持续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诺贝尔奖数量的多寡其实很难反映当前我国科学发展现状和总体科技实力。

一方面,诺贝尔奖的评选具有较强时滞效应,不少奖励成果是几十年前取得的,难以反映当下的研究突破。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布尔斯是大爆炸宇宙学的奠基人之一,自1970年以来,就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领先的理论宇宙学家之一,但迟至今年才获奖。

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科学家们获得和平稳定的科研环境不过几十年,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何时获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国庆前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奖章颁发,共有11位科学家入选受表彰,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其实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侧面。

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水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看待诺贝尔奖得失。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诺贝尔奖引关注》)材料三:诺贝尔奖带来的热议,绝不是凑热闹、蹭热点。

我们之所以要关注诺贝尔奖,不仅是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

无数获奖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将享受科学当作追求,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探求、勇气、耐心等科学家精神,尤其珍贵。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胸怀世界,又心系祖国,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

这几天,中国作家残雪也因为在预测赔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广受关注。

毫无疑问,一位中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总是令人感到欣喜。

不过,残雪本人的回应也说得很明白:“(有些)国内的朋友太重视这个奖了,这只是一个奖。

”没错,这只是一个奖。

虽然,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应该得到承认,但它并不是反映当前各国科学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指标。

何况,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奖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委员会的主观倾向和评委们的内部斗争……诺贝尔奖的荣誉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声望,推动经济发展,鼓励更多青少年投身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但中国人,也能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

因为,今天的中国人,完全有这份底气。

(摘编自澎湃新闻《今天,我们如何关注诺贝尔奖?》)材料四:客观说,不少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总体上仍有崇拜心结,有人号召漠视这个奖项,实际上很难做到。

西方仍处在全球软实力的上游,我们受西方影响经常是情不自禁的。

但我们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理性认识也的确在增加,质疑它们已经成为很多人对其态度的一个持久性元素。

……允许自己对诺贝尔奖的各种临时性感受自然发生,不纠结于对它形成前后一致的统一态度,不被它牵着鼻子走,这或许才是中国社会对诺贝尔奖真正的一份"平常心"。

(摘编自环球时报《看淡诺贝尔奖,说来容易其实挺难》)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得主,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B.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C.近几十年来,当代中国科学家们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因此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说,中国必将获奖。

D. 从诺贝尔奖获奖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与国际存在差距。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见证了百年来人类历史的变迁,恐怕哪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忽视它的价值和意义。

B.中国作家残雪因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预测榜上名列前茅而令国人感到欣喜。

C.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比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更有价值。

D.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质疑已经成为很多人对其态度的一个持久性元素。

6.随着2019年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日应如何关注诺贝尔奖?(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7~9题。

舞台孙禹文连日来,她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她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牵引着、撞击着……只要一瞥见床头柜上那幅装帧精美的照片,她的心房便会剧烈地颤动,血液会迅速涌上额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