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edb308c9ff00bed5b8f31d3e.png)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 .x (a-b )=ax-bxB .x 2-1+y 2=(x-1)(x+1)+y 2C .y 2-1=(y+1)(y-1)D .ax+bx+c=x (a+b )+c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并且它的一个外角与一个内角的比为1:3,则这个多边形为(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六边形D .八边形3.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则1∠与2∠是( )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235235x x x += B .236236x x x =C .322()2x x x ÷-=-D .236(2)2x x -=-5.a 5可以等于( ) A .(﹣a )2•(﹣a )3 B .(﹣a )•(﹣a )4C .(﹣a 2)•a 3D .(﹣a 3)•(﹣a 2) 6.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7.如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若∠1=∠2,则AD ∥BCB .若AE ∥CD ,则∠1+∠3=180°C .若∠2=∠C ,则AE ∥CDD .若AD ∥BC ,则∠1=∠B 8.计算a 2•a 3,结果正确的是( )A .a 5B .a 6C .a 8D .a 99.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A .ab +ac +d =a (b +c )+dB .(x +2)(x ﹣2)=x 2﹣4C .6ab =2a ⋅3bD .x 2﹣8x +16=(x ﹣4)210.如图,△ABC 中∠A=30°,E 是AC 边上的点,先将△ABE 沿着BE 翻折,翻折后△ABE 的AB 边交AC 于点D ,又将△BCD 沿着BD 翻折,C 点恰好落在BE 上,此时∠CDB=82°,则原三角形的∠B 的度数为( )A .75°B .72°C .78°D .82°二、填空题11.计算:m 2•m 5=_____.12.已知5x m =,4y m =,则2x y m +=______________.13.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其中点B 、D 重合,若固定三角形AOB ,改变三角板ACD 的位置(其中A 点位置始终不变),当∠BAD =_____时,CD ∥AB .14.已知30m -=,7m n +=,则2m mn +=___________.15.学校计划购买A 和B 两种品牌的足球,已知一个A 品牌足球60元,一个B 品牌足球75元.学校准备将1500元钱全部用于购买这两种足球(两种足球都买),该学校的购买方案共有_________种.16.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 的4个外角,若120A ∠=︒,则1234∠+∠+∠+∠=_______°.17.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2倍,若把两个数字对调,则新得到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小36,则原两位数是_______.18.分解因式:ab ﹣ab 2=_____.19.比较大小:π0_____2﹣1.(填“>”“<”或“=”)20.已知x 2a +y b ﹣1=3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b =_____.三、解答题21.因式分解:(1)249x - (2) 22344ab a b b --22.因式分解:(1)a 3﹣a ;(2)4ab 2﹣4a 2b ﹣b 3;(3)a 2(x ﹣y )﹣9b 2(x ﹣y );(4)(y 2﹣1)2+6 (1﹣y 2)+9.23.在校运动会中,篮球队和排球队共有24支,其中篮球队每队10名队员,排球队每队12名队员,共有260名队员.请问篮球队、排球队各有多少支?(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24.当,m n 都是实数,且满足28m n =+,就称点21,2n P m +⎛⎫- ⎪⎝⎭为“爱心点”. (1)判断点()5,3A 、()4,8B 哪个点为“爱心点”,并说明理由;(2)若点(),4A a -、()4,B b 是“爱心点”,请判断A 、B 两点的中点C 在第几象限?并说明理由;(3)已知P 、Q 为有理数,且关于x 、y的方程组3x y q x y q⎧+=+⎪⎨-=-⎪⎩解为坐标的点(),B x y 是“爱心点”,求p 、q 的值.25.先化简,再求值:(x ﹣2y )(x +2y )﹣(x ﹣2y )2,其中x =3,y =﹣1.26.观察下列等式,并回答有关问题:3322112234+=⨯⨯; 333221123344++=⨯⨯; 33332211234454+++=⨯⨯; … (1)若n 为正整数,猜想3333123n +++⋅⋅⋅+= ;(2)利用上题的结论比较3()()f x g x ==与25055的大小.27.如果a c = b ,那么我们规定(a ,b )=c ,例如:因为23= 8 ,所以(2,8)=3. (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3,27)= ,(4,1)= ,(2,14)= ; (2)若记(3,5)=a ,(3,6)=b ,(3,30)=c ,求证: a + b = c .28.先化简,再求值(x-2)2+2(x+2)(x-4)-(x-3)(x+3);其中x=1.【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A. 是整式的乘法,故A错误;B. 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故B错误;C. 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故C正确;D. 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故D错误;故选C.2.D解析:D【分析】一个外角与一个内角的比为1 : 3,则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即可求得多边形的内角的度数,依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360°×3=1080°.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1080,解得:n=8.即这个多边形是正八边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注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不随边数的变化而变化.3.C解析:C【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可判断.【详解】∵∠1和∠2都在直线c的下侧,且∠1和∠2在直线a、b之内∴∠1和∠2是同旁内角的关系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同旁内角的理解,紧抓定义来判断.4.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B.235⋅=故错误.236.x x xC.()3222.x x x ÷-=- 正确.D.()32628.x x -=- 故错误. 故选C.点睛: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5.D解析:D【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答案.【详解】A 、(﹣a )2(﹣a )3=(﹣a )5,故A 错误;B 、(﹣a )(﹣a )4=(﹣a )5,故B 错误;C 、(﹣a 2)a 3=﹣a 5,故C 错误;D 、(﹣a 3)(﹣a 2)=a 5,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利用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6.D解析:D【详解】解:A 、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B 、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C 、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D 、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需要一个四边形旋转得到,符合题意. 故选D .7.D解析:D【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即可.【详解】解:A 、∵∠1=∠2,∴AD ∥BC ,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AE ∥CD ,∴∠1+∠3=180°,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2=∠C ,∴AE ∥CD ,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AD ∥BC ,∴∠1=∠2,原结论不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8.A解析:A【分析】此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同底数幂相乘.把握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规律就可以解答..【详解】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m n m n a a a +⋅=所以23235.a a a a +⋅==故选A.【点睛】此题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同底数幂相乘的计算,熟悉计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定义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等式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故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B 、等式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故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C 、等式左边是单项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D 、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的意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10.C解析:C【分析】在图①的△ABC 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C=150°;结合折叠的性质和图②③可知:∠B=3∠CBD ,即可在△CBD 中,得到另一个关于∠B 、∠C 度数的等量关系式,联立两式即可求得∠B 的度数.【详解】在△ABC中,∠A=30°,则∠B+∠C=150°…①;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3∠CBD,∠BCD=∠C;在△CBD中,则有:∠CBD+∠BCD=180°-82°,即:13∠B+∠C=98°…②;①-②,得:23∠B=52°,解得∠B=78°.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折叠变换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够根据折叠的性质发现∠B和∠CBD的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m7【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据此计算即可.【详解】解:m2•m5=m2+5=m7.故答案为:m7.【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熟练掌握同解析:m7【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据此计算即可.【详解】解:m2•m5=m2+5=m7.故答案为:m7.【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100【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把所求代数式进行化简,再把,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与积解析:100【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把所求代数式进行化简,再把5x m =,4y m =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2x y m +=()()2254100xy m m ⨯=⨯=,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先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把所求代数式进行化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150°或30°.【分析】分两种情况,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BAD 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当CD∥AB 时,∠BAD=∠D=30°;如图所示,当AB∥CD 时,∠C=∠BAC=6解析:150°或30°.【分析】分两种情况,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BAD 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当CD ∥AB 时,∠BAD =∠D =30°;如图所示,当AB ∥CD 时,∠C =∠BAC =60°,∴∠BAD =60°+90°=150°;故答案为:150°或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全面思考并分类讨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21【分析】由得,再将因式分解可得, 然后将、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又∵∴,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利用整体代入法求解更加简单. 解析:21【分析】由30m -=得3m =,再将2m mn +因式分解可得()m m n +, 然后将3m =、7m n +=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30m -=,∴3m =,又∵7m n +=∴2()3721m mn m m n +=+=⨯=,故答案为:21.【点睛】此题考查了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利用整体代入法求解更加简单. 15.4【分析】设购买x个A品牌足球,y个B品牌足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x,y均为正整数,即可得出各进货方案,此题得解.【详解】解:设购买x个A品牌足球,解析:4【分析】设购买x个A品牌足球,y个B品牌足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x,y均为正整数,即可得出各进货方案,此题得解.【详解】解:设购买x个A品牌足球,y个B品牌足球,依题意,得:60x+75y=1500,解得:y=20−45 x.∵x,y均为正整数,∴x是5的倍数,∴516xy=⎧⎨=⎩,1012xy=⎧⎨=⎩,158xy=⎧⎨=⎩,204xy=⎧⎨=⎩∴共有4种购买方案.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6.【详解】解:由题意得,∠A的外角=180°-∠A=60°,又∵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1+∠2+∠3+∠4=360°-∠A的外角=300°.故答案为:300.【点睛】本题考查多边解析:300【详解】解:由题意得,∠A的外角=180°-∠A=60°,又∵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1+∠2+∠3+∠4=360°-∠A的外角=300°.故答案为:300.【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外角性质,补角定义.17.84【分析】设原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为x,则十位上的数字为2x,根据数位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详解】解:设原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为x,则十位上的数字为2x,由题意,得解析:84【分析】设原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为x,则十位上的数字为2x,根据数位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详解】解:设原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为x,则十位上的数字为2x,由题意,得10×2x+x-(10x+2x)=36,解得:x=4,则十位数字为:2×4=8,则原两位数为84.故答案为:8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字问题,考查了百位数字×100+十位上的数字×10+个位数字的运用,解答时根据数位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式是关键.18.ab(1﹣b)【分析】根据题意直接提取公因式ab,进而分解因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b﹣ab2=ab(1﹣b).故答案为:ab(1﹣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解析:ab(1﹣b)【分析】根据题意直接提取公因式ab,进而分解因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b﹣ab2=ab(1﹣b).故答案为:ab(1﹣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并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先求出π0=1,2-1=,再根据求出的结果比较即可.【详解】解:∵π0=1,2-1=,1>,∴π0>2-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实数的大小比较解析:>【分析】先求出π0=1,2-1=12,再根据求出的结果比较即可.【详解】解:∵π0=1,2-1=12,1>12,∴π0>2-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实数的大小比较.理解任意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和熟记负指数幂的计算公式是解题关键.20.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x、y的指数均为1,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所以x、y的指数均为1∴2a=1,解析: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x、y的指数均为1,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a、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2a b-1x+y=3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所以x、y的指数均为1∴2a=1,b-1=1,解得a=12,b=2,则ab =122⨯=1, 故答案为:1.【点睛】 该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即含有两个未知量,且未知量的指数为1,将其代数式进行求解,即可求出答案.三、解答题21.(1)()()2323x x +-;(2)()22--b a b . 【分析】(1)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详解】(1) ()()249=2323x x x -+-; (2)()223224444ab a b b b a ab b--=--+=()22--b a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注意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公式法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22.(1)a (a+1)(a ﹣1);(2)﹣b (2a ﹣b )2;(3)(x ﹣y )(a+3b )(a ﹣3b );(4)(y+2)2(y ﹣2)2【分析】(1)直接提取公因式a ,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2)直接提取公因式﹣b ,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3)直接提取公因式(x ﹣y ),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4)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详解】解:(1)a 3﹣a=a (a 2﹣1)=a (a+1)(a ﹣1);(2)4ab 2﹣4a 2b ﹣b 3=﹣b (﹣4ab+4a 2+b 2)=﹣b (2a ﹣b )2;(3)a 2(x ﹣y )﹣9b 2(x ﹣y )=(x ﹣y )(a 2﹣9b 2)=(x ﹣y )(a+3b )(a ﹣3b );(4)(y 2﹣1)2+6(1﹣y 2)+9=(y 2﹣1)2﹣6 (y 2﹣1)+9=(y 2﹣1﹣3)2=(y+2)2(y ﹣2)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等,能熟练运用是解题关键.23.篮球队14支,排球队10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有24支队”和“260名运动员”,列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设篮球队x 支,排球队y 支,由题意可得:241012260x y x y +=⎧⎨+=⎩解的:1410x y =⎧⎨=⎩答:设篮球队14支,排球队10支【点睛】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一般情况下题中要给出2个等量关系,准确的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组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24.(1)()5,3A 为爱心点,理由见解析;(2)第四象限,理由见解析;(3)0p =,q =23- 【分析】(1)分别把A 、B 点坐标,代入(m ﹣1,22n +)中,求出m 和n 的值,然后代入2m =8+n 检验等号是否成立即可;(2)把点A (a ,﹣4)、B (4,b )各自代入(m ﹣1,22n +)中,分别用a 、b 表示出m 、n ,再代入2m =8+n 中可求出a 、b 的值,则可得A 和B 点的坐标,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出C 点坐标,然后即可判断点C 所在象限;(3)解方程组,用q 和p 表示x 和y ,然后代入2m =8+n 可得关于p 和q 的等式,再根据p ,q 为有理数,即可求出p 、q 的值.【详解】解:(1)A 点为“爱心点”,理由如下:当A (5,3)时,m ﹣1=5,22n +=3,解得:m=6,n=4,则2m=12,8+n=12,所以2m=8+n,所以A(5,3)是“爱心点”;当B(4,8)时,m﹣1=4,22n+=8,解得:m=5,n=14,显然2m≠8+n,所以B点不是“爱心点”;(2)A、B两点的中点C在第四象限,理由如下:∵点A(a,﹣4)是“爱心点”,∴m﹣1=a,22n+=﹣4,解得:m=a+1,n=﹣10.代入2m=8+n,得2(a+1)=8﹣10,解得:a=﹣2,所以A点坐标为(﹣2,﹣4);∵点B(4,b)是“爱心点”,同理可得m=5,n=2b﹣2,代入2m=8+n,得:10=8+2b﹣2,解得:b=2.所以点B坐标为(4,2).∴A、B两点的中点C坐标为(2442,22-+-+),即(1,﹣1),在第四象限.(3)解关于x,y的方程组3x y qx y q⎧+=+⎪⎨-=-⎪⎩,得:2x qy q⎧=-⎪⎨=⎪⎩.∵点B(x,y)是“爱心点”,∴m﹣1﹣q,22n+=2q,解得:m﹣q+1,n=4q﹣2.代入2m=8+n,得:﹣2q+2=8+4q﹣2,整理得﹣6q=4.∵p,q为有理数,若使p﹣6q结果为有理数4,则P=0,所以﹣6q=4,解得:q=﹣23.所以P=0,q=﹣23.【点睛】本题是新定义题型,以“爱心点”为载体,主要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点坐标公式等知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关键.25.4xy﹣8y2,﹣20【分析】先根据整式的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详解】(x ﹣2y )(x +2y )﹣(x ﹣2y )2=x 2﹣4y 2﹣(x 2﹣4xy +4y 2)=x 2﹣4y 2﹣x 2+4xy ﹣4y 2=4xy ﹣8y 2,当x =3,y =﹣1时,原式=4×3×(﹣1)﹣8×(﹣1)2=﹣20.【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化简求值,涉及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的运用是解答的关键.26.(1)221(1)4n n + (2)< 【分析】(1)根据所给的数据,找出变化规律,即是14乘以最后一个数的平方,再乘以最后一个数加1的平方,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1)所得出的规律,算出结果,再与50552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根据所给的数据可得:13+23+33+…+n 3=14n 2(n+1)2. 故答案为:14n 2(n+1)2. (2)13+23+33+ (1003)2211001014⨯⨯ =21(100101)2⨯⨯=25050<25055 所以13+23+33+…+1003=<25055.【点睛】此题考查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得出题中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7.(1)3;0; -2;(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和同底数的幂法则得出即可;(2)根据已知得出3a =5,3b =6,3c =30,求出3a ×3b =3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3,27)=3,(4,1)=0,(2,14)=-2,故答案为3;0;-2;(2)证明:由题意得:3a= 5,3b= 6,3c= 30,∵ 5⨯ 6=30,∴ 3a⨯ 3b= 3c,∴ 3a+b= 3c,∴ a + b = 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28.2x2-8x-3;-9.【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即可化简求值.【详解】解:原式=x2-4x+4+2(x2-2x-8)-(x2-9)=x2-4x+4+2x2-4x-16-x2+9=2x2-8x-3当x=1时,原式=2-8-3=-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整式的运算法则.。
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946605ce2f0066f4332276.png)
一、选择题1.不等式()31x -≤5x -的正整数解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某校体育器材室有篮球和足球共66个,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3个,设篮球有x 个,足球有y 个,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 )A .x y 66 x 2y 3+=⎧⎨=-⎩ B .x y 66 x 2y 3+=⎧⎨=+⎩ C .x y 66 y 2x 3+=⎧⎨=-⎩ D .x y 66 y 2x 3+=⎧⎨=+⎩ 3.小月去买文具,打算买5支单价相同的签字笔和3本单价相同的笔记本,她与售货员的对话如下,那么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应付( )小月:您好,我要买5支签字笔和3本笔记本售货员:好的,那你应付款52元小月:刚才我把两种文具的单价弄反了,以为要付44元A .10元B .11元C .12元D .13元4.小明、小颖、小亮玩飞镖游戏,他们每人投靶5次,中靶情况如图所示.规定投中同一圆环得分相同,若小明得分21分,小亮得分17分,则小颖得分为( )A .19分B .20分C .21分D .22分5.不等式组3114x x +>⎧⎨-≤⎩的最小整数解是( ) A .5 B .0 C .-1 D .-26.不等式组10,{360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C .D .7.小明4天里阅读的总页数比小颖5天里阅读的总页数多8页,小颖平均每天阅读的页数比小明平均每天阅读的页数的2倍少10页.若小明、小颖平均每天分别阅读x 页、y 页,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485210x y y x -=⎧⎨=-⎩B .485210x y y x +=⎧⎨=+⎩C .458210x y y x =-⎧⎨=-⎩D .458210x y y x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1,1)A --,(1,2)B ,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A B '',已知A '的坐标为(3,1)-,则点B '的坐标为( )A .(4,2)B .(5,2)C .(6,2)D .(5,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且规定:正方形内不包含边界上的点,观察如图所示的中心在原点,一边平行于x 轴的正方形,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部有一个整点,边长为3的正方形内部有9个整点,…,则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个数为( )A .100B .81C .64D .4910.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16B .16C 3273-=-D 2(4)4-=- 11.下列各命题中,原命题成立,而它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A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12.在数轴上,点A 2,现将点A 沿数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点A 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1A ,第二次将点1A 向右移动8个单位到达点2A ,第三次将点2A 向左移动12个单位到达点3A ,第四次将点3A 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4A ,按照这种规律下去,第n 次移动到点n A ,如果点n A 与原点的距离不少于18,那么n 的最小值是( ) A .7 B .8 C .9 D .10二、填空题13.不等式组63024x x x -⎧⎨<+⎩的解集是__. 14.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43x y a x y a +=-⎧⎨-=⎩,给出以下结论:①51x y =⎧⎨=-⎩,是方程组的一个解;②当2a =-时,,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③当1a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4x y a +=-的解;④,x y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3,x y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15.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c ,d ,我们规定a b ad bc c d =-.已知x ,y 同时满足514x y=-,513y x =-,则xy =________. 16.如图,()3,3A -,()1,2P -,P 关于直线OA 的对称点为1P ,1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2P ,2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3P ,3P 关于直线OA 的对称点为4P ,4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5P ,5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6P ,6P 关于直线OA 的对称点为7P ,…,则2020P 的坐标是_____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下图所示,则点A 400的坐标为_______.18.(223228432--19.如图,长8米宽6米的草坪上有一条弯折的小路(小路进出口的宽度相等,且每段小路均为平行四边形),小路进出口的宽度均为1米,则绿地的面积为__平方米.20.不等式组213122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解不等式组:23332x x x x >-⎧⎪⎨-+≥⎪⎩①②,并把它们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22.学校需要购买一些篮球和足球,已知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贵30元,买2个篮球和3个足球一共需要510元.(1)求篮球和足球的单价;(2)根据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学校决定购买篮球和足球共100个,其中篮球购买的数量不少于足球数量的23,学校可用于购买这批篮球和足球的资金最多为10500元.请问有几种购买方案?23.阅读小林同学数学作业本上的截图内容并完成任务.任务:(1)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________;(2)小林的解法正确吗?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如果不正确,错在第________步,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该方程组.24.已知()4,0A ,点B 在x 轴上,且5AB =.(1)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2)若点C 在y 轴上,且10ABC S =△,求点C 的坐标.(3)若点()3,2D a a -+,且15ABD S =,求点D 的坐标.25.213a -=,31a b -+的平方根是4±,c 433a b c ++的平方根.26.如图,12∠=∠,34∠=∠,56∠=∠,求证://CE BF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直接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3(x-1)≤5-x3x-3≤5-x ,则4x≤8,解得:x≤2,故不等式3(x-1)≤5-x 的正整数解有:1,2共2个.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正确解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分析】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即可【详解】解:依题意,得:x y 66x 2y 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3.C解析:C【分析】设购买1支签字笔应付x 元,1本笔记本应付y 元,根据题意可得5x+3y=52和3x+5y=44,进而求出x+y 的值.【详解】设购买1支签字笔应付x 元,1本笔记本应付y 元,根据题意得53523544x y x y +⎧⎨+⎩==, 解得8x+8y=96,即x+y=12,所以在单价没有弄反的情况下,购买1支签字笔和1本笔记本应付12元,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4.A解析:A【分析】设投中外环得x 分,投中内环得y 分,根据所给图信息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出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投中外环得x 分,投中内环得y 分,根据题意得2321417x y x y +=⎧⎨+=⎩, 解得:35x y =⎧⎨=⎩, 32332519x y ∴+=⨯+⨯=分即小颖得分为19分,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读懂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写出这个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即可.【详解】解:3114 xx+>⎧⎨-≤⎩①②解不等式①得 x>-2,解不等式②得x≤5,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4,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10{360xx-≤-<①②,由①得:x≥1,由②得:x<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故选D.考点:1.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7.A解析:A【分析】设小明、小颖平均每天分别阅读x页、y页,根据“小明4天里阅读的总页数比小颖5天里阅读的总页数多8页,小颖平均每天阅读的页数比小明平均每天阅读的页数的2倍少10页”得到两个等量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小明、小颖平均每天分别阅读x页、y页,根据题意可得:485210 x yy x-=⎧⎨=-⎩,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根据A点的坐标及对应点的坐标可得线段AB向右平移4个单位,然后可得B′点的坐标.【详解】∵A(-1,-1)平移后得到点A′的坐标为(3,-1),∴向右平移4个单位,∴B(1,2)的对应点B′坐标为(1+4,2),即(5,2).故答案为:(5,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关键是掌握平移的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9.B解析:B【分析】设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的坐标为(x,y),x,y都为整数,根据题意可得规律求解.【详解】解:设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的坐标为(x,y),x,y都为整数.则﹣5<x<5,﹣5<y<5,故x只可取﹣4,﹣3,﹣2,﹣1,0,1,2,3,4共9个,y只可取﹣4,﹣3,﹣2,﹣1,0,1,2,3,4共9个,它们共可组成点(x,y)的数目为9×9=81(个).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规律,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点的坐标特点规律,然后进行求解即可.10.C解析:C【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4=,此项错误;B、4=±,此项错误;C3=-,此项正确;D4==,此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熟记各定义是解题关键.11.B解析:B【分析】分别判断该命题的原命题和逆命题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成立,逆命题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不符合题意;B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成立,逆命题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不成立,符合题意;C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成立,逆命题为菱形的四条边相等,成立,不符合题意;D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成立,逆命题为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成立,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命题和定理的知识,正确的写出它的逆命题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分析】根据题意依次得出点A 移动的规律,当点A 奇数次移动时,对应表示的数为负数,当点A 偶数次移动时,对应表示的数为正数,得出对应规律,根据点n A 与原点的距离不少于18,列出不等式,求解可得.【详解】解:第一次:1A 4-,第二次:2A 4,第三次:3A 8,第四次:4A 8+,...当n 为奇数时,第n 142n +⨯22n -,当n 为偶数时,第n 42n ⨯2n , ∵点n A 与原点的距离不少于18,∴2218n -≥218n ≥,解得:82n ≥+,92n ≥-,∵012<<, ∴n≥9,∴n 的最小值是9,故选C .【点睛】本题是数字类的变化规律题,考查了解不等式,还考查了数轴的性质:向左移→减,向右移→加;从第一个点移动开始分别计算出表示的数,大胆猜想,找出对应的规律,并验证,列式计算.二、填空题13.【分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得到和x <4然后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中间小于小的大于大的无解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解不等式得:解不等式得: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 解析:2x【分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得到2x 和x <4,然后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中间,小于小的大于大的无解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解不等式630x -,得:2x ,解不等式24x x <+,得:4x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 ,故答案为2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按照“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中间,小于小的大于大的无解”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14.①②③【分析】①将x=5y=-1代入检验即可做出判断;②将a=-2代入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做出判断;③将a=1代入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中检验即可;④消去a 得到关于x 与y 的方程即可做出判断解析:①②③【分析】①将x=5,y=-1代入检验即可做出判断;②将a=-2代入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做出判断;③将a=1代入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中检验即可;④消去a 得到关于x 与y 的方程,即可做出判断.【详解】解:①将x=5,y=-1代入方程组得:5345(1)3a a -=-⎧⎨--=⎩解得:a=2,所以51x y =⎧⎨=-⎩,是方程组的一个解,本选项正确; ②将a=-2代入方程组得:36?6?x y x y +=⎧⎨-=-⎩得:4y=12,即y=3,将y=3代入得:x=-3,则x 与y 互为相反数,本选项正确;③将a=1代入方程组得:33?3?x y x y +=⎧⎨-=⎩解得:30x y =⎧⎨=⎩将x=3,y=0代入方程43x y a +=-=的左边得:3+0=3,所以当1a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4x y a +=-的解,本选项正确;④34?3?x y a x y a +=-⎧⎨-=⎩由第一个方程得:a=4-x-3y ,代入第二个方程得:x-y=3(4-x-3y ),整理得:x+2y=3,本选项错误,故答案是:①②③.【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15.【分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与的值即可【详解】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①②得:解得:把代入①得:∴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有理数的乘法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 解析:6-【分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x 与y 的值即可.【详解】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45531x y x y +=⎧⎨+=⎩①②, ①3⨯-②得:714x =,解得:2x =,把2x =代入①得:3y =-,∴6xy =-,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有理数的乘法,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16.(1-2)【分析】根据题意写出各个点的坐标找出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进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直线OA 是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21)(-2-1)(2-1)(1-2)(12)(-12)(-21)∴解析:(1,-2)【分析】根据题意,写出各个点的坐标,找出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进而即可得到答案.∵()3,3A -,∴直线OA 是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1,2P -,∴1P (-2,1),2P (-2,-1),3P (2,-1),4P (1,-2),5P (1,2),6P (-1,2),7P (-2,1),∴6个点一次循环,∵2020÷6=336…4,∴2020P 的坐标是(1,-2),故答案是:(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根据点的坐标,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7.(2000)【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形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的坐标【详解】解:由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形完成一个循环即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规律的探究掌握规律探究的方法是解 解析:(200,0)【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形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400A 的坐标.【详解】解:由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形完成一个循环,4004100∴÷= ,()()()48122,0,4,0,6,0,,A A A …()4001002,0,A ∴⨯即()400200,0,A所以:()400200,0A .故答案为:()400200,0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规律的探究,掌握规律探究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先化简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然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详解】解:===【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析:8-【分析】先化简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然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22=2243--⨯+()=412-=8-【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9.42【分析】利用平移表示出草坪的长和宽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由平移的性质得:草坪的长为8﹣1=7(米)宽为6米草坪的面积=7×6=42(平方米)故答案为:42【点睛】本解析:42【分析】利用平移表示出草坪的长和宽,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由平移的性质,得:草坪的长为8﹣1=7(米),宽为6米,草坪的面积=7×6=42(平方米).故答案为:4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记性质并理解求出与草坪的面积相当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详解】解:解①得:x >2解②得:x≥-4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2故答案为:x >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解析:2x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详解】 解:21312?2x x ->⎧⎪⎨-≤⎪⎩①② 解①得:x >2,解②得:x≥-4.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2.故答案为:x >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还可以观察不等式的解,若x >较小的数、<较大的数,那么解集为x 介于两数之间.三、解答题21.(1)1<x≤3,图见解析【分析】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后,再求出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3,∴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并可在数轴上表示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组的求解,熟练掌握求不等式解集公共部分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22.(1)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分别是120元,90元;(2)共有11种购买方案【分析】(1)设一个篮球x 元,则一个足球(x−30)元,根据“买两个篮球和三个足球一共需要510元”列出方程,即可解答;(2)设购买篮球x 个,足球(100−x )个,根据“篮球购买的数量不少于足球数量的23,学校可用于购买这批篮球和足球的资金最多为10500元”,列出不等式组,求出x 的取值范围,由x 为正整数,即可解答.【详解】解:(1)设一个篮球x 元,则一个足球(x−30)元,由题意得:2x +3(x−30)=510,解得:x =120,x−30=90,答: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分别是120元,90元.(2)设购买篮球x 个,则购买足球(100−x )个, 根据题意,得:()()210031************x x x x ⎧≥-⎪⎨⎪+-≤⎩,解得:40≤x≤50.因为x 为正整数,x 可取:40,41,42,43,44,45,46,47,48,49,50,所以共有11种购买方案.【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数量关系找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根据数量关系找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数量关系找出方程(或不等式组)是关键.23.(1)代入消元法;(2)不正确,二,39x y =-⎧⎨=-⎩【分析】(1)由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的方法,即可得到答案;(2)由代入消元法的步骤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代入消元法.故答案为:代入消元法. ()2小林的解法不正确,错在第二步,正确解法:由①得,23y x =-③,把③代入②得,(23)12x x +-=-,解得:3x =-,把3x =-代入③,解得:9y =-;则方程组的解为:39.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进行解题.24.(1)()1,0B -或()9,0;(2)()0,4C或()0,4-;(3)()1,6D 或()11,6D -- 【分析】(1)由题意知A 和B 都在x 轴上,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可得B 的坐标;(2)设点C 的坐标为()0,C y ,则1102ABC S AB y =⋅⋅=△,求解即可; (3)由题意可得15122ABD A S B a =⋅⋅=+△,求出a 的值代入即可. 【详解】解:(1)∵()4,0A ,点B 在x 轴上,且5AB =,∴()1,0B -或()9,0;(2)设()0,C y ,则1102ABC S AB y =⋅⋅=△,解得4y =±,∴点C 的坐标为()0,4C 或()0,4-;(3)根据题意可得15122ABD A S B a =⋅⋅=+△, 解得4a =或8a =-,∴点D 的坐标为()1,6D 或()11,6D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5.5±【分析】3=求出a 的值,根据3a +b -1的平方根是±4求出b 的值,根据c 数部分求出c 的值,把求得的值代入a +b +3c ,然后求出入a +b +3c 的平方根即可.【详解】 ∵3=,∴219a -=,解得:5a =,∵31a b +-的平方根是4±,∴15116b +-=,解得:2b =,∵c67<<∴6c =,∴3521825a b c ++=++=∴3a b c ++的平方根是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平方根的意义,无理数的估算,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平方根的意义、夹逼法估算无理数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6.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BC 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34∠=∠,∴//BC DF ,∴236180∠+∠+∠=︒,∵56∠=∠,12∠=∠,∴135180∠+∠+∠=︒,∴//CE BF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1)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fe6189a03d8ce2f01662302.png)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1)一、选择题1.不等式x+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 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A.5{152x yx y=+=-B.5{1+52x yx y=+=C.5{2-5x yx y=+=D.-5{2+5x yx y==3.计算2535-+)A.-1B.1C.525-D.2554.如图所示的表格是某次篮球联赛部分球队的积分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队名比赛场数胜场负场积分前进1410424光明149523远大147a21卫星14410b钢铁1401414……………A.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B.卫星队总积分b=18C.远大队负场数a=7D.某队的胜场总积分可以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5.为了绿化校园,30名学生共种78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783230x yx y+=⎧⎨+=⎩B.782330x yx y+=⎧⎨+=⎩C.302378x yx y+=⎧⎨+=⎩D.303278x yx y+=⎧⎨+=⎩6.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A .2B .3C .4D .57.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1ax by ax by +=⎧⎨-=⎩的解为11x y =⎧⎨=-⎩,则a ﹣2b 的值是( )A .﹣2B .2C .3D .﹣3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211230x x x a --⎧≤-⎪⎨⎪-<⎩恰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a <≤B .12a <<C .12a ≤<D .12a ≤≤9.不等式组1212x x +>⎧⎨-≤⎩的解集是( ) A .1x < B .x ≥3 C .1≤x ﹤3 D .1﹤x ≤310.若点(),1P a a -在x 轴上,则点()2,1Q a a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11.关于x ,y 的方程组2,226x y a x y a +=⎧⎨+=-⎩的解满足0x y +=,则a 的值为( ) A .8 B .6 C .4 D .212.某中学计划租用若干辆汽车运送七年级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一辆车乘坐45人,那么有35名学生没有车坐;如果一辆车乘坐60人,那么有一辆车只坐了35人,并且还空出一辆车.设计划租用x 辆车,共有y 名学生.则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 A .453560(2)35x y x y -=⎧⎨-=-⎩ B .453560(2)35x y x y=-⎧⎨-+=⎩ C .453560(1)35x y x y +=⎧⎨-+=⎩ D .453560(2)35x y y x =+⎧⎨--=⎩ 二、填空题13.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4.如果不等式组213(1)x x x m ->-⎧⎨⎩<的解集是x <2,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5.用适当的符号表示a 是非负数:_______________.16.对一个实数x 技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从“输入一个实数x ”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190?“为一次操作,如果操作恰好进行三次才停止,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7.已知a>b,则﹣4a+5_____﹣4b+5.(填>、=或<)18.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6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_______.19.如图,点A,B,C在直线l上,PB⊥l,PA=6cm,PB=5cm,PC=7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_____cm.20.已知方程组236x yx y+=⎧⎨-=⎩的解满足方程x+2y=k,则k的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安全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学会为方便学长和学生参与安全知识活动、接受安全提醒的一种应用软件.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防溺水教育”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A.仅学生自己参与;B.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C.仅家长自己参与; D.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22.计算:(1﹣3)0+|2|﹣2cos45°+(14)﹣123.阅读理解,补全证明过程及推理依据.已知:如图,点E 在直线DF 上,点B 在直线AC 上,∠1=∠2,∠3=∠4.求证∠A =∠F证明:∵∠1=∠2(已知)∠2=∠DGF ( ) ∴∠1=∠DGF (等量代换)∴ ∥ ( )∴∠3+∠ =180°( )又∵∠3=∠4(已知)∴∠4+∠C =180°(等量代换)∴ ∥ ( )∴∠A =∠F ( )24.如图1,点A 、B 在直线1l 上,点C 、D 在直线2l 上,AE 平分∠BAC ,CE 平分∠ACD ,∠EAC+∠ACE=90°.(1)请判断1l 与2l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在(1)的结论下,P 为线段AC 上一定点,点Q 为直线CD 上一动点,当点Q 在射线CD 上运动时(不与点C 重合)∠CPQ+∠CQP 与∠BAC 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0),(b ,0),且满足()()22130a b ++-=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连接MA ,MB ,使S △MAB =S 四边形ABDC ?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 是射线BD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D 重合),连接PC ,PA ,求∠CPA 与∠DCP、∠BAP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x+1≥2,∴x≥1.故选A.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2.A解析:A【解析】【分析】设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设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题意得:515 2x yx y=+⎧⎪⎨=-⎪⎩.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和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化简合并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3+-(23231-+=-+=,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去绝对值的知识点,掌握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和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4.D解析:D【解析】【分析】A 、设胜一场积x 分,负一场积y 分,根据前进和光明队的得分情况,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B 、根据总积分=2×得胜的场次数+1×负的场次数,即可求出b 值;C 、由负的场次数=总场次数-得胜的场次数,即可求出a 值;D 、设该队胜了z 场,则负了(14-z )场,根据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即可得出关于z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z 值,由该值不为整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 、设胜一场积x 分,负一场积y 分,依题意,得:104249523x y x y +⎧⎨+⎩==, 解得:21x y ⎧⎨⎩==, ∴选项A 正确;B 、b=2×4+1×10=18,选项B 正确;C 、a=14-7=7,选项C 正确;D 、设该队胜了z 场,则负了(14-z )场,依题意,得:2z=14-z ,解得:z=143, ∵z=143不为整数, ∴不存在该种情况,选项D 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该班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得:303278x y x y +=⎧⎨+=⎩, 故选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6.D解析:D【解析】∵方程2x +a ﹣9=0的解是x =2,∴2×2+a ﹣9=0,解得a =5.故选D .7.B解析:B【解析】【详解】把11x y =⎧⎨=-⎩代入方程组231ax by ax by +=⎧⎨-=⎩得:231a b a b -=⎧⎨+=⎩, 解得:4313a b ⎧=⎪⎪⎨⎪=-⎪⎩, 所以a−2b=43−2×(13-)=2. 故选B. 8.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出x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不等式组只有三个整数解,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3211230x x x a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a,∵不等式组321123x xx a--⎧≤-⎪⎨⎪-<⎩有解,∴-1≤x<a,∵不等式组只有三个整数解,∴不等式的整数解为:-1、0、1,∴1<a≤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此题要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9.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解:1212xx+>⎧⎨-≤⎩①②,由①得x>1,由②得x≤3,所以解集为:1<x≤3;故选D.10.B解析:B【解析】【分析】由点P在x轴上求出a的值,从而得出点Q的坐标,继而得出答案.【详解】∵点P(a,a-1)在x轴上,∴a-1=0,即a=1,则点Q坐标为(-1,2),∴点Q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横纵坐标特点.11.D解析:D【解析】【分析】两式相加得,即可利用a 表示出x y +的值,从而得到一个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从而求得a 的值.【详解】两式相加得:3336x y a +=-;即3()36,x y a +=-得2x y a +=-即20,2a a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析.12.B解析:B【解析】根据题意,易得B.二、填空题13.2<m≤3【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组x >-1x <m 有3个整数解先根据x >-1可确定3个整数解是012所以2<m≤3【详解】根据不等式组x >-1x <m 有3个整数解可得:2<m≤3故答案为:2<m≤3解析:2<m≤3【解析】【分析】 根据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先根据可确定3个整数解是0,1,2,所以.【详解】 根据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组整数解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 14.m≥2【解析】【分析】先解第一个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2从而得出关于m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解第一个不等式得x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2∴m≥2故答案为m≥2【点睛】本题是已知解析:m≥2.【解析】【分析】先解第一个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组()2131x xx m⎧->-⎨<⎩的解集是x<2,从而得出关于m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解第一个不等式得,x<2,∵不等式组()2131x xx m⎧->-⎨<⎩的解集是x<2,∴m≥2,故答案为m≥2.【点睛】本题是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中字母取值范围的问题.可以先将字母当作已知数处理,求出解集与已知解集比较,进而求得字母的范围.求不等式的公共解,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5.a≥0【解析】【分析】非负数即大于等于0据此列不等式【详解】由题意得a≥0故答案为:a≥0解析:a≥0【解析】【分析】非负数即大于等于0,据此列不等式.【详解】由题意得a≥0.故答案为:a≥0.16.【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解析:822x<≤【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2=9x-8,没有输出,则9x-8≤190,解得:x≤22;第三次的结果为:3(9x-8)-2=27x-26,输出,则27x-26>190,解得:x>8;综上可得:8<x≤22.故答案为:8<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结果是否可以输出,得出不等式.17.<【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 >b∴﹣4a <﹣4b∴﹣4a+5<﹣4b+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 >b ,∴﹣4a <﹣4b ,∴﹣4a +5<﹣4b +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当不等式的两边要乘以(或除以)含有字母的数时,一定要对字母是否大于0进行分类讨论.18.【解析】【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200×=400(人)故答案为:400【点解析:【解析】【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200×15+560=400(人),故答案为:40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得样本中不少于6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19.【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的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答案【详解】解:∵PB⊥lPB=5cm∴P 到l 的距离是垂线段PB 的长度5cm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的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答案.【详解】解:∵PB⊥l,PB=5cm,∴P到l的距离是垂线段PB的长度5cm,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20.-3【解析】分析:解出已知方程组中xy的值代入方程x+2y=k即可详解:解方程组得代入方程x+2y=k得k=-3故本题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实质是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需要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析:-3【解析】分析:解出已知方程组中x,y的值代入方程x+2y=k即可.详解:解方程组236x yx y+=⎧⎨-=⎩,得33 xy⎧⎨-⎩==,代入方程x+2y=k,得k=-3.故本题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实质是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需要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方程组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的未知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三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了解把“三元”转化为“二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的思想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消元.解题之前先观察方程组中的方程的系数特点,认准易消的未知数,消去未知数,组成无该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解答题21.(1)400;(2)补全条形图见解析;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54°;(3)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有100人.【解析】分析:(1)根据A类别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总人数减去A、C、D三个类别人数求得B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图,再用360°乘以C 类别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可得;(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D类别人数所占比例可得.详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80÷20%=400人;(2)B 类别人数为400-(80+60+20)=240,补全条形图如下:C 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60400=54°; (3)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为2000×0N F N ==10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信息.22.【解析】【分析】先分别计算0次幂、化简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指数幂的计算,然后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0011322cos454-⎛⎫+--+ ⎪⎝⎭ =21224++ 22=5.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到0次幂、负指数幂的运算,熟练掌握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3.对顶角相等;BD ;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C ,D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析】【分析】先证明BD ∥CE ,得出同旁内角互补∠3+∠C=180°,再由已知得出∠4+∠C=180°,证出 AC ∥DF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2(已知)∠2=∠DGF (对顶角相等)∴∠1=∠DGF ( 等量代换 )∴BD ∥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3=∠4(已知)∴∠4+∠C=180°∴AC∥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两者的区别.24.(1)1l∥2l;(2)①当Q在C点左侧时,∠BAC=∠CQP +∠CPQ,②当Q在C点右侧时,∠CPQ+∠CQP+∠BAC=180°.【解析】【分析】(1)先根据CE平分∠ACD,AE平分∠BAC得出∠BAC=2∠1,∠ACD=2∠2,再由∠1+∠2=90°可知∠BAC+∠ACD=180,故可得出结论;(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Q在C点左侧时;②当Q在C点右侧时.【详解】解:(1)1l∥2l.理由如下:∵AE平分∠BAC,CE平分∠ACD(已知),∴∠BAC=2∠1,∠ACD=2∠2(角平分线的定义);又∵∠1+∠2=90°(已知),∴∠BAC+∠ACD=2∠1+2∠2=2(∠1+∠2)=180°(等量代换)∴1l∥2l(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①当Q在C点左侧时,过点P作PE∥1l.∵1l∥2l(已证),∴PE∥2l(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EP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PC=∠1+∠CPQ,∴∠BAC=∠CQP +∠CPQ(等量代换)②当Q在C点右侧时,过点P作PE∥1l.∵1l∥2l(已证),∴PE∥2l(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1=∠2,∠BAC=∠AP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EPC=∠1+∠CPQ,∠APE+∠EPC=180°(平角定义)∴∠CPQ+∠CQP+∠BAC=1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1)C(0,2),D(4,2),S四边形ABDC=8;(2)M(0,4)或(0,-4);(3)∠CPA=∠BAP+∠DCP或∠CPA= ∠BAP-∠DCP.【解析】【分析】(1)由题意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坐标,进而分析得出C、D坐标,继而即可求出四边形ABDC的面积;(2)由题意可知以AB为底边,设点M到AB的距离为h即三角形MAB的高,求得h的值即可得出点M的坐标;(3)根据题意分当点P在线段BD上时以及当点P在BD延长线上时,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 (1)由()()22130a b ++-=得a=-1,b=3,则A(-1,0),B(3,0),∵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如图,∴C(0,2),D(4,2),∴S 四边形ABDC =AB×OC=4×2=8. (2)存在.设点M 到AB 的距离为h ,S △MAB =12×AB×h=2h , 由S △MAB =S 四边形ABDC ,得2h=8,解得h=4,可知这样的M 点在y 轴上有两个,∴M(0,4)或(0,-4).(3) ①当点P 在线段BD 上时:∠CPA=∠DCP+∠BAP ,理由如下:过P 点作PE ∥AB 交OC 与E 点,∵AB ∥CD , PE ∥AB ,∴AB ∥PE ∥CD ,∴∠DCP=∠CPE , ∠BAP=∠APE ,∵∠CPA=∠CPE+∠APE ,∴∠CPA=∠DCP+∠BAP ;②当点P 在BD 延长线上时:∠CPA= ∠BAP-∠DCP ,理由如下:过P 点作PE ∥AB ,∵AB∥CD,PE∥AB,∴AB∥PE∥CD,∴∠DCP=∠CPE,∠BAP=∠APE,∵∠CPA= ∠APE-∠CPE。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dac71bc850ad02de8041c8.png)
一、选择题
1.在实数3π, ,0.2112111211112……(每两个2之多一个1), , 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点M(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N的坐标是: ( )
A.(-2,-3)B.(-2, 3)C.(2, 3)D.(-3, 2)
解析:0,1,2
【解析】
【分析】
先解不等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确定其非负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解不等式 得: ,
∵ ,
∴ ,
∴ 的非负整数解为:0,1,2.
故答案为:0,1,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的知识,确定其解集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1.安排25人加工甲部件,则安排60人加工乙部件,共加工200套.
【点睛】
掌握折叠图形的过程中有些角度是对称相等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据此逐一判断即可得.
【详解】
解:A.x-y2=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B.2x-y=1是二元一次方程;
解析:145
【解析】
【分析】
如图:延长AB交l2于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1,根据 可得AE//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2=180°,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如图:延长AB交l2于E,
∵l1//l2,
∴∠AED=∠1=35°,
∵ ,
∴AE//CD,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d63aebf242336c1fb95e93.png)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1=∠2,∠3=30°,则∠B 的度数是( )A .20oB .30oC .40oD .60o 2.116的平方根是( ) A .±12 B .±14 C .14 D .123.如图,数轴上表示2、5的对应点分别为点C ,B ,点C 是AB 的中点,则点A 表示的数是( )A .5-B .25-C .45-D .52-4.下面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2a a <B .a a -<C .若a b >,c d =,则ac bd >D .若1a b >>,则22a b > 5.将一个矩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若∠1=40°,则∠2的度数是( )A .40°B .50°C .60°D .70°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1,0).点P 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 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 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 3,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至点P 4,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 5,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至点P 6,….照此规律,点P 第100次跳动至点P 100的坐标是( )A .(﹣26,50)B .(﹣25,50)C .(26,50)D .(25,50)7.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 ∥DF 的是( )A .∠A+∠2=180°B .∠1=∠AC .∠1=∠4D .∠A=∠38.若|321|20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A .14x y =⎧⎨=⎩B .20x y =⎧⎨=⎩C .02x y =⎧⎨=⎩D .11x y =⎧⎨=⎩9.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A ,B ,C 为直线m 上三点,PA =4cm ,PB =5cm ,PC =2cm ,则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 )A .4cmB .2cm ;C .小于2cmD .不大于2cm10.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1)、(2)、(3)B .(2)、(3)、(4)C .(3)、(4)、(5)D .(1)、(2)、(5)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在第四象限,它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分别是2、5,则点B 的坐标为( )A .()5,2-B .()2,5-C .()5,2-D .()2,5--12.已知:ABC ∆中,AB AC =,求证:90O B ∠<,下面写出可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①∴180O A B C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O 矛盾,②因此假设不成立.∴90O B ∠<,③假设在ABC ∆中,90O B ∠≥,④由AB AC =,得90O B C ∠=∠≥,即180O B C ∠+∠≥.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 A .③④②①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①②二、填空题13.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4.如果点p(3,2)m m +-在x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15.某班级为筹备运动会,准备用365元购买两种运动服,其中甲种运动服20元/套,乙种运动服35元/套,在钱都用尽的条件下,有种购买方案.16.若二元一次方程组3354x yx y+=⎧⎨-=⎩的解为x ay b=⎧⎨=⎩,则a﹣b=______.17.不等式3x134+>x3+2的解是__________.18.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______.19.已知方程x m﹣3+y2﹣n=6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_____.20.步步高超市在2018年初从科沃斯商城购进一批智能扫地机器人,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超市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_____折.三、解答题21.某校八年级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准备用1200元钱(全部用完)购买A,B两种笔记本作为奖品,已知A,B两种每本分别为12元和20元,设购入A种x本,B种y本.(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若购进A种的数量不少于B种的数量.①求至少购进A种多少本?②根据①的购买,发现B种太多,在费用不变的情况下把一部分B种调换成另一种C,调换后C种的数量多于B种的数量,已知C种每本8元,则调换后C种至少有______本(直接写出答案)22.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某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本市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情况,举办了一次“中华诗词”背诵大赛,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的成绩(x为整数,总分100分),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组别成绩分组(单位:分)频数A50≤x<6040B60≤x<70aC70≤x<8090D80≤x<90bE90≤x<100100合计c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统计表中a=,b=,c=;(2)扇形统计图中,m 的值为 ,“E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度);(3)若参加本次大赛的同学共有4000人,请你估计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23.如图,已知在ABC ∆中,FG EB P ,23∠∠=,说明180EDB DBC ∠+∠=︒的理由.解:∵FG EB P (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 BC ∥(___________________).∴180EDB D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如图,已知AB CD ∥,B D ∠=∠,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说明AD BC ∥.25.已知:方程组713x y a x y a+=--⎧⎨-=+⎩的解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 (1)求a 的取值范围;(2)化简|a -3|+|a +2|;(3)在a 的取值范围中,当a 为何整数时,不等式2ax +x >2a +1的解为x <1.【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AB∥CE,再根据性质得∠B=∠3.【详解】因为∠1=∠2,所以AB∥CE所以∠B=∠3=30o故选B【点睛】熟练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计算即可.【详解】1 1614,14的平方根是12±,1 161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还是0,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首先可以求出线段BC的长度,然后利用中点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表示25C,B,∴CB=5-2,∵点C 是AB 的中点,则设点A 的坐标是x ,则x=4-5,∴点A 表示的数是4-5.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x 1,x 2的中点的计算方法.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得答案.【详解】A. 当0a ≤时,2a a ≥,故A 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 B. 当0a ≤时,a a -≥,故B 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 C. 若ab >,当0cd =≤时,则ac bd ≤,故C 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D. 若1a b >>,则必有22a b >,正确;故选D .【点睛】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0”是很特殊的数,因此,解答不等式的问题时,应密切关注“0”存在与否,以防掉进“0”的陷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知识和直线平行判定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可知折叠后的图案∠ABC=∠EBC ,又因为矩形对边平行,根据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2=∠DBC ,又因为∠2+∠ABC=180°,所以∠EBC+∠2=180°,即∠DBC+∠2=2∠2=180°-∠1=140°.可求出∠2=70°.【点睛】掌握折叠图形的过程中有些角度是对称相等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C解析:C【解析】【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出题目的规律,以奇数开头的相邻两个坐标的纵坐标是相同的,所以第100次跳动后,纵坐标为100250÷=,其中4的倍数的跳动都在y 轴的右侧,那么第100次跳动得到的横坐标也在y 轴的右侧.1P 横坐标为1,4P 横坐标为2,8P 横坐标为3,以此类推可得到100P 的横坐标.【详解】解:经过观察可得:1P 和2P 的纵坐标均为1,3P 和4P 的纵坐标均为2,5P 和6P 的纵坐标均为3,因此可以推知99P 和100P 的纵坐标均为100250÷=;其中4的倍数的跳动都在y 轴的右侧,那么第100次跳动得到的横坐标也在y 轴的右侧.1P 横坐标为1,4P 横坐标为2,8P 横坐标为3,以此类推可得到:n P 的横坐标为41n ÷+(n 是4的倍数). 故点100P 的横坐标为:1004126÷+=,纵坐标为:100250÷=,点P 第100次跳动至点100P 的坐标为()26,5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出题目的规律,找出题目中点的坐标的规律,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一判断,容易得出结论.【详解】A 选项:∵∠2+∠A=180°,∴AB ∥D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 选项:∵∠1=∠A ,∴AC ∥D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不能证出AB ∥DF ; C 选项:∵∠1=∠4,∴AB ∥D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 选项:∵∠A=∠3,∴AB ∥D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8.D解析:D【解析】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再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x 的值,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y 的值即可.详解:∵3210x y --=,∴321020x y x y --⎧⎨+-⎩== 将方程组变形为32=1=2x y x y -⎧⎨+⎩①②, ①+②×2得,5x=5,解得x=1, 把x=1代入①得,3-2y=1,解得y=1,∴方程组的解为11x y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的点与直线上垂足间的线段的长,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答案.【详解】当PC ⊥l 时,PC 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即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2cm ,当PC 不垂直直线l 时,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小于PC 的长,即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小于2cm ,综上所述: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不大于2cm ,故选:D .【点睛】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10.D解析:D【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对每个图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2)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3)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4)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5)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图中是同位角的是(1)、(2)、(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11.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点B所在的象限确定横纵坐标的符号,然后根据点B与坐标轴的距离得出点B的坐标.【详解】∵点B在第四象限内,∴点B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点B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是2、5∴横坐标为5,纵坐标为-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点,在不同象限内,坐标点横纵坐标的正负是不同的:第一象限内,则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正;第二象限内,则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第三象限内,则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负;第四象限内,则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假设、合情推理、导出矛盾、结论”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题目中“已知:△ABC中,AB=AC,求证:∠B<90°”,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过程中的四个推理步骤:应该为:(1)假设∠B ≥90°,(2)那么,由AB=AC ,得∠B=∠C ≥90°,即∠B+∠C ≥180°,(3)所以∠A+∠B+∠C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4)因此假设不成立.∴∠B <90°,原题正确顺序为:③④①②,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弄清反证法的证明环节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2<m≤3【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组x >-1x <m 有3个整数解先根据x >-1可确定3个整数解是012所以2<m≤3【详解】根据不等式组x >-1x <m 有3个整数解可得:2<m≤3故答案为:2<m≤3解析:2<m≤3【解析】【分析】 根据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先根据可确定3个整数解是0,1,2,所以.【详解】 根据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组整数解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 14.0【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得m-2=0即可求得m=2由此求得点P 的坐标【详解】∵点在x 轴上∴m-2=0即m=2∴P (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x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熟解析:0【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得m-2=0,即可求得m=2,由此求得点P 的坐标.【详解】∵点p(3,2)m m +-在x 轴上, ∴m-2=0,即m=2, ∴P (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x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熟知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2【解析】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乙种买了y套根据准备用365元购买两种运动服其中甲种运动服20元/套乙种运动服35元/套在钱都用尽的条件下可列出方程且根据xy必需为整数可求出解解: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解析:2【解析】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乙种买了y套,根据,准备用365元购买两种运动服,其中甲种运动服20元/套,乙种运动服35元/套,在钱都用尽的条件下可列出方程,且根据x,y必需为整数可求出解.解: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乙种买了y套,20x+35y=365x=,∵x,y必须为正整数,∴>0,即0<y <,∴当y=3时,x=13当y=7时,x=6.所以有两种方案.故答案为2.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然后根据解为整数确定值从而得出结果.16.【解析】【分析】把xy的值代入方程组再将两式相加即可求出a﹣b的值【详解】将代入方程组得:①+②得:4a﹣4b=7则a﹣b=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观察两方程的系数从而解析:7 4【解析】【分析】把x、y的值代入方程组,再将两式相加即可求出a﹣b的值.【详解】将x ay b=⎧⎨=⎩代入方程组3354x yx y+=⎧⎨-=⎩,得:3354a ba b+=⎧⎨-=⎩①②,①+②,得:4a﹣4b=7,则a﹣b=74,故答案为74. 【点睛】 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观察两方程的系数,从而求出a ﹣b 的值.17.x >-3【解析】>+2去分母得:去括号得:移项及合并得:系数化为1得:故答案为x >-3解析:x >-3【解析】3134x +>3x +2, 去分母得:3(313)424,x x +>+ 去括号得:939424,x x +>+ 移项及合并得:515,x >- 系数化为1得:3x >- .故答案为x >-3.18.【解析】【分析】如图在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长为因为斜边长即为半径长且OA 为半径所以OA=即A 表示的实数是【详解】由题意得OA=∵点A 在原点的左边∴点A 表示的实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析:【解析】【分析】=OA 为半径,所以OA A【详解】由题意得,OA =∵点A 在原点的左边,∴点A 表示的实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线段OA 的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3【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关于mn 的方程求出mn 的值再代入m-n 进行计算即可∵方程xm-3+y2-n=6是二元一次方程∴m-3=1解得m=4;2-n=1解得n=1∴m-n=4-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关于m 、n 的方程,求出m 、n 的值,再代入m-n 进行计算即可.∵方程x m-3+y 2-n =6是二元一次方程,∴m-3=1,解得m=4;2-n=1,解得n=1,∴m-n=4-1=3.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20.【解析】【分析】本题可设打x 折根据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可列出不等式:解出x 的值即可得出打的折数【详解】设可打x 折则有解得即最多打7折故答案为7【点睛】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读懂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不等关 解析:【解析】【分析】本题可设打x 折,根据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可列出不等式:12008008005%10x ,⨯-≥⨯ 解出x 的值即可得出打的折数. 【详解】 设可打x 折,则有12008008005%10x ,⨯-≥⨯ 解得7.x ≥即最多打7折.故答案为7.【点睛】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读懂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1)y =30035x -,(2)①至少购进A 种40本,②30. 【解析】【分析】(1)根据A 种的费用+B 种的费用=1200元,可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①根据购进A 种的数量不少于B 种的数量,列出不等式,可求解;②设B 种的数量m 本,C 种的数量n 本,根据题意找出m ,n 的关系式,再根据调换后C 种的数量多于B 种的数量,列出不等式,可求解.【详解】解:(1)∵12x +20y =1200,∴y =30035x -, (2)①∵购进A 种的数量不少于B 种的数量,∴x ≥y ,∴x ≥30035x -,∴x ≥752, ∵x ,y 为正整数,∴至少购进A 种40本,②设A 种的数量为x 本,B 种的数量y 本,C 种的数量c 本,根据题意得:12x +20y +8c =1200∴y =300235c x -- ∵C 种的数量多于B 种的数量∴c >y∴c >300235c x -- ∴c >30037x -, ∵购进A 种的数量不少于B 种的数量,∴x ≥y∴x ≥300235c x -- ∴c ≥150﹣4x ∴c >30037x -, 且x ,y ,c 为正整数,∴C 种至少有30本故答案为30本.【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不等式组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构建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70,200,500;(2)14,72;(3)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2400人.【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分别求得a 、b 、c 的值;(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m 和“E”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题意可以求得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详解】解:(1)()()408%18%18%40%20%70a =÷⨯----=,()408%40%200b =÷⨯=,408%500c =÷=,故答案为70,200,500; (2)%18%18%40%20%14%m =----=,“E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20%72︒⨯=︒,故答案为14,72;(3)()400040%20%2400⨯+= (人),答: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24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3.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析】【分析】先根据FG ∥EB 得出12∠=∠,进而推导出13∠=∠,证明DE ∥BC ,从而得出同旁内角互补.【详解】解:∵FG ∥EB (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已知),∴13∠=∠(等量代换).∴DE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0EDB DB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证明,需要注意仅当两直线平行时才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4.见解析【解析】【分析】有多种方法可证明:方法一:通过∠C 转化得到180D C ∠+∠=︒,从而证明;方法二:连接BD ,根据平行得ABD CDB ∠=∠,角度转化得到DBC BDA ∠=∠,从而证平行;方法三:延长BC 至E ,根据平行得B DCE ∠=∠,角度转化得DCE D ∠=∠,从而证平行.【详解】方法一:∵AB ∥CD ∴180B C ∠+∠=︒∵B D ∠=∠∴180D C ∠+∠=︒∴AD ∥BC方法二:连接BD∵AB ∥CD ∴ABD CDB ∠=∠又∵ABC CDA ∠=∠∴ABC ABD CDA CDB ∠-∠=∠-∠∴DBC BDA ∠=∠∴AD ∥BC方法三:延长BC 至E∵AB ∥CD ∴B DCE ∠=∠又∵B D ∠=∠∴DCE D ∠=∠∴AD ∥B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证明,注意,仅当两直线平行时才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5.(1)-2<a≤3.(2)5;(3)a =-1.【解析】【分析】(1)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2)根据a 的范围去掉绝对值符号,即可得出答案;(3)求出a <-12,根据a 的范围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713x y a x y a +=-⎧⎨-=+⎩①② ∵①+②得:2x=-6+2a ,x=-3+a ,①-②得:2y=-8-4a ,y=-4-2a ,∵方程组713x y ax y a+=-⎧⎨-=+⎩的解x为非正数,y为负数,∴-3+a≤0且-4-2a<0,解得:-2<a≤3;(2)∵-2<a≤3,∴|a-3|+|a+2|=3-a+a+2=5;(3)2ax+x>2a+1,(2a+1)x>2a+1,∵不等式的解为x<1∴2a+1<0,∴a<-12,∵-2<a≤3,∴a的值是-1,∴当a为-1时,不等式2ax+x>2a+1的解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方程组和解不等式组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题目比较好.。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0894e5a26925c52dc5bf55.png)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 .93=±B .2(3)3-=-C .33(3)3-=±D .3273=2.为了了解天鹅湖校区2019-2020学年1600名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 .1600名学生是总体C .每个学生是个体D .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3.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5°B .22.5°C .30°D .45° 4.已知平面内不同的两点A (a +2,4)和B (3,2a +2)到x 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 )A .﹣3B .﹣5C .1或﹣3D .1或﹣5 5.点 P (m + 3,m + 1)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A .(0,﹣2)B .(0,﹣4)C .(4,0)D .(2,0) 6.方程组23x y a x y +=⎧⎨-=⎩的解为5x y b =⎧⎨=⎩,则a 、b 分别为( ) A .a=8,b=﹣2B .a=8,b=2C .a=12,b=2D .a=18,b=8 7.16的平方根为( )A .±4 B .±2 C .+4D .28.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 )A .20°B .30°C .40°D .50°9.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如果△ABE 的周长是16cm ,那么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 )A .16cmB .18cmC .20cmD .21cm 10.如图,已知∠1+∠2=180°,∠3=55°,那么∠4的度数是( )A .35°B .45°C .55°D .125°11.已知m=4+3,则以下对m 的估算正确的( ) A .2<m <3 B .3<m <4 C .4<m <5D .5<m <6 1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AB ,CD ,EF 互相平行,且∠ABE =70°,∠ECD =150°,则∠BEC =________°.14.如果a 的平方根是3±,则a =_________15.若点P (2−a ,2a+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____.16.如图,大矩形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阴影部分宽为2厘米,则空白部分面积__________.17.如果点p(3,2)m m +-在x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18.如图5-Z -11是一块长方形ABCD 的场地,长AB =102 m ,宽AD =51 m ,从A ,B 两处入口的中路宽都为1 m ,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 m ,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的面积为________m 2.19.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 、20cm 、25c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_____ cm .20.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两个角分别是(2x -10)°和(110-x)°,则x =_____.三、解答题21.某校八年级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准备用1200元钱(全部用完)购买A ,B 两种笔记本作为奖品,已知A ,B 两种每本分别为12元和20元,设购入A 种x 本,B 种y 本.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若购进A 种的数量不少于B 种的数量.①求至少购进A 种多少本?②根据①的购买,发现B 种太多,在费用不变的情况下把一部分B 种调换成另一种C ,调换后C 种的数量多于B 种的数量,已知C 种每本8元,则调换后C 种至少有______本(直接写出答案)22.已知△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 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图中每个小方格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 1B 1C 1;(2)直接写出△A 1B 1C 1各顶点的坐标(3)求出△A 1B 1C 1的面积23.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 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30A ∠=o ,60B ∠=o ,45D E ∠=∠=o .(1)若150BCD =o ∠,求ACE ∠的度数;(2)试猜想BCD ∠与ACE ∠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若按住三角板ABC 不动,绕顶点C 转动三角板DCE ,试探究BCD ∠等于多少度时,CD AB P ,并简要说明理由.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0),(b ,0),且满足()()22130a b ++-=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连接MA ,MB ,使S △MAB =S 四边形ABDC ?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 是射线BD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D 重合),连接PC ,PA ,求∠CPA 与∠DCP 、∠BAP 之间的关系.25.已知:方程组713x y a x y a+=--⎧⎨-=+⎩的解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 (1)求a 的取值范围;(2)化简|a -3|+|a +2|;(3)在a 的取值范围中,当a 为何整数时,不等式2ax +x >2a +1的解为x <1.【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详解】A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B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C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D3=,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A解析:A【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解:A、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故A正确;B、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故B错误;C、每个学生的体重是个体,故C错误;D、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3.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过A点作AB∥a,∴∠1=∠2,∵a∥b,∴AB∥b,∴∠3=∠4=30°,而∠2+∠3=45°,∴∠2=15°,∴∠1=15°.故选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点A(a+2,4)和B(3,2a+2)到x轴的距离相等,得到4=|2a+2|,即可解答.详解:∵点A(a+2,4)和B(3,2a+2)到x轴的距离相等,∴4=|2a+2|,a+2≠3,解得:a=−3,故选A.点睛:考查点的坐标的相关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点在x轴上的特征,纵坐标为0,可得m+1=0,解得:m=-1,然后再代入m+3,可求出横坐标.【详解】解:因为点P(m + 3,m + 1)在x轴上,所以m+1=0,解得:m=-1,所以m+3=2,所以P点坐标为(2,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在坐标轴上的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点在坐标轴上的特征. 6.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将x=5,y=b代入方程组得:10{53b ab+=-=,解得:a=12,b=2,故选C.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7.A【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详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属于基础题型.8.C解析:C【解析】【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得∠3的度数,然后求得∠2的度数.【详解】∵∠1=50°,∴∠3=∠1=50°,∴∠2=90°−50°=4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悉掌握性质是关键.9.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已知,△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EF=AD=2cm,AE=DF,又因△ABE的周长为16cm,所以AB+BC+AC=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16cm+2cm+2cm=20cm.故答案选C.考点:平移的性质.10.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2=180°,∴a∥b,∴∠4=∠5,∵∠3=∠5,∠3=55°,∴∠4=∠3=5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11.B解析:B【解析】【分析】3【详解】∵4+33132,∴3<m<4,故选B.【点睛】3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1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作图,逐一判断即可.详解: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知: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正确;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不正确;根据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故不正确;根据平行公理,可知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不正确.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熟记公理的内容和特点,找到反例说明即可.二、填空题13.4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EF和∠CEF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差就可以了解:∵AB∥EF∴∠BEF=∠ABE=70°;又∵EF∥CD∴∠CEF=180°-∠ECD=180°-150°=30°解析:4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EF和∠CEF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差就可以了.解:∵AB∥EF,∴∠BEF=∠ABE=70°;又∵EF∥CD,∴∠CEF=180°-∠ECD=180°-150°=30°,∴∠BEC=∠BEF-∠CEF=40°;故应填40.“点睛”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解题.14.81【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9的平方根为∴=9所以a=8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定义解析:81【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9的平方根为3,所以a=8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定义.15.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a=2a+52-a=-(解析: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a=2a+5,2-a=-(2a+5)∴a=-1或a=-7.故答案是:a=-1或a=-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2-a|=|2a+5|,注意不要漏解.16.48cm2【解析】【分析】把两个矩形形状的阴影部分分别向上和向左平移这样空白部分就变成了了一个矩形然后利用矩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把阴影部分平移后如图:S 空白部分=(10-2)×(8-2)=解析:48cm 2【解析】【分析】把两个矩形形状的阴影部分分别向上和向左平移,这样空白部分就变成了了一个矩形,然后利用矩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把阴影部分平移后如图:S 空白部分=(10-2)×(8-2)=48(cm 2)故答案为48 cm 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 通过平移,把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几何图形,然后根据面积公式进行计算.17.0【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得m-2=0即可求得m=2由此求得点P 的坐标【详解】∵点在x 轴上∴m-2=0即m=2∴P (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x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熟解析:0【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得m-2=0,即可求得m=2,由此求得点P 的坐标.【详解】∵点p(3,2)m m +-在x 轴上, ∴m-2=0,即m=2, ∴P (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x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熟知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5000【解析】试题解析:由图片可看出剩余部分的草坪正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且这个长方形的长为102−2=100m 这个长方形的宽为:51−1=50m 因此草坪的面积故答案为:5000解析:5000【解析】试题解析:由图片可看出,剩余部分的草坪正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且这个长方形的长为102−2=100m ,这个长方形的宽为:51−1=50m ,因此,草坪的面积2501005000m .=⨯=故答案为:5000.19.【解析】【分析】过C 作CD ⊥AB 于D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 作CD ⊥AB 于D ∵AC2+B解析:【解析】【分析】过C 作CD ⊥AB 于D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 =25是最长边,AC =15,BC =20,过C 作CD ⊥AB 于D .∵AC 2+BC 2=152+202=625,AB 2=252=625,∴AC 2+BC 2=AB 2,∴∠C =90°.∵S △ACB =12AC ×BC =12AB ×CD ,∴AC ×BC =AB ×CD ,∴15×20=25CD ,∴CD =12(cm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突破点.20.40或80【解析】当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时(2x-10)=(110-x)解之得x=40;当这两个角是邻补角时(2x-10)+(110-x)=180解之得x=80;∴x 的值是40或80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解析:40或80【解析】当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时,(2x-10) =(110-x),解之得x=40;当这两个角是邻补角时,(2x-10) +(110-x) =180,解之得x=80;∴x的值是40或80.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之间的关系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或者是对顶角的关系,或者是邻补角的关系,明确这两种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y=30035x-,(2)①至少购进A种40本,②30.【解析】【分析】(1)根据A种的费用+B种的费用=1200元,可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①根据购进A种的数量不少于B种的数量,列出不等式,可求解;②设B种的数量m本,C种的数量n本,根据题意找出m,n的关系式,再根据调换后C 种的数量多于B种的数量,列出不等式,可求解.【详解】解:(1)∵12x+20y=1200,∴y=30035x-,(2)①∵购进A种的数量不少于B种的数量,∴x≥y,∴x≥30035x-,∴x≥752,∵x,y为正整数,∴至少购进A种40本,②设A种的数量为x本,B种的数量y本,C种的数量c本,根据题意得:12x+20y+8c=1200∴y=300235c x--∵C种的数量多于B种的数量∴c>y∴c>300235c x--∴c>30037x-,∵购进A种的数量不少于B种的数量,∴x≥y∴x≥300235c x--∴c≥150﹣4x∴c>30037x-,且x,y,c为正整数,∴C种至少有30本故答案为30本.【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不等式组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构建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详见解析;(2)A1(4,−2), B1(1,−4), C1(2,−1);(3)7 2【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A,B,C平移后对应点位置;(2)利用(1)中图形得出各对应点坐标;(3)利用△A1B1C1所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1(4,−2), B1(1,−4), C1(2,−1);(3) △A1B1C1的面积为:3×3−12×1×3−12×1×2−12×2×3=3.5【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作图法则23.(1)30°;(2)答案见解析;(3)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BCD =150°,∠ACB =90°,可得出∠DCA 的度数,进而得出∠ACE 的度数;(2)根据(1)中的结论可提出猜想,再由∠BCD =∠ACB +∠ACD ,∠ACE =∠DCE−∠ACD 可得出结论;(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画出图形即可求解.【详解】解:(1)∵90BCA ECD ∠=∠=︒,150BCD ∠=︒,∴1509060DCA BCD BCA ∠=∠-∠=︒-︒=︒,∴906030ACE ECD DCA ∠=∠-∠=︒-︒=︒;(2)180BCD ACE ∠+∠=︒,理由如下:∵90BCD ACB ACD ACD ∠=∠+∠=︒+∠,90ACE DCE ACD ACD ∠=∠-∠=︒-∠,∴180BCD ACE ∠+∠=︒;(3)当120BCD ∠=︒或60︒时,CD AB P .如图②,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当180B BCD ∠+∠=︒时,CD AB P ,此时180********BCD B ∠=︒-∠=︒-︒=︒; 如图③,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当60B BCD ∠=∠=︒时,CD AB P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定理并且能够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4.(1)C(0,2),D(4,2),S 四边形ABDC =8;(2)M(0,4)或(0,-4);(3)∠CPA= ∠BAP+∠DCP 或∠CPA= ∠BAP-∠DCP .【解析】【分析】(1)由题意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坐标,进而分析得出C 、D 坐标,继而即可求出四边形ABDC 的面积;(2)由题意可知以AB 为底边,设点M 到AB 的距离为h 即三角形MAB 的高,求得h 的值即可得出点M 的坐标;(3)根据题意分当点P 在线段BD 上时以及当点P 在BD 延长线上时,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 (1)由()()22130a b ++-=得a=-1,b=3,则A(-1,0),B(3,0),∵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如图,∴C(0,2),D(4,2),∴S 四边形ABDC =AB×OC=4×2=8. (2)存在.设点M 到AB 的距离为h ,S △MAB =12×AB×h=2h , 由S △MAB =S 四边形ABDC ,得2h=8,解得h=4,可知这样的M 点在y 轴上有两个,∴M(0,4)或(0,-4).(3) ①当点P 在线段BD 上时:∠CPA=∠DCP+∠BAP ,理由如下:过P 点作PE ∥AB 交OC 与E 点,∵AB ∥CD , PE ∥AB ,∴AB ∥PE ∥CD ,∴∠DCP=∠CPE , ∠BAP=∠APE ,∵∠CPA=∠CPE+∠APE ,∴∠CPA=∠DCP+∠BAP ;②当点P 在BD 延长线上时:∠CPA= ∠BAP-∠DCP ,理由如下:过P 点作PE ∥AB ,∵AB∥CD,PE∥AB,∴AB∥PE∥CD,∴∠DCP=∠CPE,∠BAP=∠APE,∵∠CPA= ∠APE-∠CPE。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ac80da336c1eb91b375d72.png)
故选 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根据 A(-2,3)变为 C(2,5)的规律,将点的 变化转化为坐标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0.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ABE 向右平移 2cm 得到△DCF,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 EF=AD=2cm, AE=DF,又因△ABE 的周长为 16cm,所以 AB+BC+AC=16cm,则四边形 ABFD 的周长 =AB+BC+CF+DF+AD=16cm+2cm+2cm=20cm.故答案选 C. 考点:平移的性质.
5x 3 3(x 2)
25.解不等式组
1 3
x
2 3
x
,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再找出它的整数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 π 的数,结合所 给数据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C⊥AB 于点 A,∠1=34°,∴∠2=180°﹣90°﹣34°=56°. 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此 题难度不大.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像这样 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据此逐一判断即可得. 【详解】 解:A.x-y2=1 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B.2x-y=1 是二元一次方程;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 m=________,态度为 C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全区 15~65 岁年龄段有 20 万人,估计该地区对“广场舞”噪音干扰的态度为 B 的市民 人数;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123a69376baf1ffd4fad35.png)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1=∠2,∠3=30°,则∠B 的度数是( )A .20oB .30oC .40oD .60o2.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叠,如果∠1=130°,则,∠2=( )A .100°B .130°C .150°D .80° 3.不等式x+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4.如图,数轴上表示2、5的对应点分别为点C ,B ,点C 是AB 的中点,则点A 表示的数是( )A .5-B .25-C .45-D .52-5.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y 2=1B .2x ﹣y =1C .11y x +=D .xy ﹣1=06.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 ∥DF 的是( )A .∠A+∠2=180°B .∠1=∠AC .∠1=∠4D .∠A=∠37.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1ax by ax by +=⎧⎨-=⎩的解为11x y =⎧⎨=-⎩,则a ﹣2b 的值是( )A .﹣2B .2C .3D .﹣38.不等式组1212x x +>⎧⎨-≤⎩的解集是( ) A .1x < B .x ≥3 C .1≤x ﹤3 D .1﹤x ≤39.如图,下列能判断AB ∥CD 的条件有 ( )①∠B +∠BCD =180°②∠1 = ∠2 ③∠3 =∠4 ④∠B = ∠5 A .1 B .2 C .3 D .410.如图所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A .线段PA 的长度B .线段PB 的长度C .线段PC 的长度D .线段PD 的长度 11.如图,AB ∥CD ,DE ⊥BE ,BF 、DF 分别为∠ABE 、∠CDE 的角平分线,则∠BFD =( )A .110°B .120°C .125°D .135° 1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画垂线的条数是( )A .0B .1C .2D .无数 二、填空题13.若方程33x x m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4.27的立方根为 .15.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 解是34x y =⎧⎨=⎩,求方程组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换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_____.16.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其中点A (﹣1,4)平移到点C (﹣3,2),点B (5,﹣8)平移到点D ,则D 点的坐标是________.17.对一个实数x 技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从“输入一个实数x ”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190?“为一次操作,如果操作恰好进行三次才停止,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8.如果方程组23759x y x y +=⎧⎨-=⎩,的解是方程716x my +=的一个解,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_. 19.关于x 的不等式组352223x x x a -≤-⎧⎨+>⎩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则a 的整数值是______________.20.已知(m-2)x |m-1|+y=0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三、解答题21.某市青少年健康研究中心随机抽取了本市1000名小学生和若干名中学生,对他们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近视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高度三种)(1)求这1000名小学生患近视的百分比.(2)求本次抽查的中学生人数.(3)该市有中学生8万人,小学生10万人.分别估计该市的中学生与小学生患“中度近视”的人数.22.问题情境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两条平行线AB ,CD 和一块含60°角的直角三角尺EFG(∠EFG =90°,∠EGF =60°)”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操作发现(1)如图(1),小明把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G 放在CD 上,若∠2=2∠1,求∠1的度数;(2)如图(2),小颖把三角尺的两个锐角的顶点E 、G 分别放在AB 和CD 上,请你探索并说明∠AEF 与∠FGC 之间的数量关系;结论应用(3)如图(3),小亮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F 放在CD 上,30°角的顶点E 落在AB 上.若∠AEG =α,则∠CFG 等于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23.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28PAB ∠=︒,124PCD ∠=︒,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点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 ∠.(1)按照小明的思路,写出推算过程,求APC ∠的度数.(2)问题迁移:如图2,//AB CD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记PAB α∠=,PCD β∠=,当点P 在B 、D 两点之间运动时,问APC ∠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点P 在线段OB 上时,请直接写出APC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24.某汽车租赁公司要购买轿车和面包车共10辆,其中轿车至少要购买3辆,轿车每辆7万元,面包车每辆4万元,公司可投入的购车款不超过55万元.(1)符合公司要求的购买方案有几种?请说明理由;(2)如果每辆轿车的日租金为200元,每辆面包车的日租金为110元,假设新购买的这10辆车每日都可租出,要使这10辆车的日租金不低于1500元,那么应选择以上哪种购买方案?25.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4522x y ax by -=⎧⎨+=-⎩和2348x y ax by +=-⎧⎨-=⎩有相同解,求(a)b -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AB∥CE,再根据性质得∠B=∠3.【详解】因为∠1=∠2,所以AB∥CE所以∠B=∠3=30o故选B【点睛】熟练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2.A解析:A【解析】Q .故选A.∠︒∴∠︒∴∠∠︒1=1303=502=23=1003.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x+1≥2,∴x≥1.故选A.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4.C解析:C【解析】【分析】首先可以求出线段BC的长度,然后利用中点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表示2C,B,,∵点C是AB的中点,则设点A的坐标是x,则∴点A表示的数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x1,x2的中点的计算方法.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据此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x-y2=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B.2x-y=1是二元一次方程;C.1x+y=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D.xy-1=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6.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一判断,容易得出结论.【详解】A选项:∵∠2+∠A=180°,∴AB∥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选项:∵∠1=∠A,∴AC∥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不能证出AB∥DF;C选项:∵∠1=∠4,∴AB∥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选项:∵∠A=∠3,∴AB∥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7.B解析:B【解析】【详解】把11xy=⎧⎨=-⎩代入方程组231ax byax by+=⎧⎨-=⎩得:231a ba b-=⎧⎨+=⎩,解得:4313 ab⎧=⎪⎪⎨⎪=-⎪⎩,所以a−2b=43−2×(13-)=2.故选B. 8.D解析:D 【解析】【分析】【详解】解:1212xx+>⎧⎨-≤⎩①②,由①得x>1,由②得x≤3,所以解集为:1<x≤3;故选D.9.C解析:C【解析】【分析】判断平行的条件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依次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详解】①∠B+∠BCD=180°,则同旁内角互补,可判断AB∥CD;②∠1 = ∠2,内错角相等,可判断AD∥BC,不可判断AB∥CD;③∠3 =∠4,内错角相等,可判断AB∥CD;④∠B = ∠5,同位角相等,可判断AB∥C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的证明,注意②中,∠1和∠2虽然是内错角关系,但对应的不是AB与CD这两条直线,故是错误的.10.B解析:B【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即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结果,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线段PB 的长度,故选B.1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过E作EG∥AB.∵AB∥CD,∴EG∥CD,∴∠ABE+∠BEG=180°,∠CDE+∠DEG=180°,∴∠ABE+∠BED+∠CDE=360°.又∵DE⊥BE,BF,DF分别为∠ABE,∠CDE的角平分线,∴∠FBE+∠FDE=12(∠ABE+∠CDE)=12(360°﹣90°)=135°,∴∠BFD=360°﹣∠FBE﹣∠FDE﹣∠BED=360°﹣135°﹣90°=135°.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一条,据此解答.【详解】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直线的垂直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二、填空题13.m>-3【解析】【分析】首先解方程利用m表示出x的值然后根据x是正数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不等式即可求得m的范围【详解】2x=3+m根据题意得:3+m>0解得:m>-3故答案是:m>-3【点睛】本题考解析:m>-3【解析】【分析】首先解方程,利用m表示出x的值,然后根据x是正数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不等式,即可求得m的范围.【详解】33x x m+=-2x=3+m,根据题意得:3+m>0,解得:m>-3.故答案是:m>-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4.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解析: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15.【解析】【分析】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详解】两边同时除以5得和方程组的形式一样所以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解析:510 xy=⎧⎨=⎩【解析】【分析】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详解】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两边同时除以5得, 11122232()()5532()()55a x b y c a x b y c ⎧+⎪⎪⎨⎪+⎪⎩==, 和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形式一样,所以335245x y ⎧⎪⎪⎨⎪⎪⎩==,解得510x y ⎧⎨⎩==. 故答案为510x y ⎧⎨⎩==. 【点睛】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类比来解决,有一定的难度.16.(3﹣10)【解析】【分析】由于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而点A (-14)的对应点为C (-32)比较它们的坐标发现横坐标减小2纵坐标减小2利用此规律即可求出点B (5-8)的对应点D 的坐标【详解】解析:(3,﹣10)【解析】【分析】由于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而点A (-1,4)的对应点为C (-3,2),比较它们的坐标发现横坐标减小2,纵坐标减小2,利用此规律即可求出点B (5,-8)的对应点D 的坐标.【详解】∵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而点A (-1,4)的对应点为C (-3,2),∴由A 平移到C 点的横坐标减小2,纵坐标减小2,则点B (5,-8)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3,-10),故答案为:(3,-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17.【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解析:822x<≤【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2=9x-8,没有输出,则9x-8≤190,解得:x≤22;第三次的结果为:3(9x-8)-2=27x-26,输出,则27x-26>190,解得:x>8;综上可得:8<x≤22.故答案为:8<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结果是否可以输出,得出不等式.18.2【解析】分析: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与y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①+②×3得:17x=34即x=2把x=2代入①得:y=1把x=2y=1代入方程7x+my=16得:14+m=16解得:m解析:2【解析】分析: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与y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23759x yx y+=⎧⎨-=⎩①②,①+②×3得:17x=34,即x=2,把x=2代入①得:y=1,把x=2,y=1代入方程7x+my=16得:14+m=16,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代入另一个方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不等解析: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32a-,∵不等式组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1≤32a-<0,解得:1≤a<3,∴整数a的值为1和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20.0【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以得到x的次数等于1且系数不等于0由此可以得到m的值【详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m-1|=1且m-2≠0解得m=0故答案为0【点睛】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解析:0【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以得到x的次数等于1,且系数不等于0,由此可以得到m 的值.【详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m-1|=1且m-2≠0,解得m=0,故答案为0.【点睛】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 (2)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3)方程是整式方程.三、解答题21.(1)这1000名小学生患近视的百分比为38%. (2)本次抽查的中学生有1000人. (3)该市中学生患“中度近视”的约有2.08万人,患“中度近视”的约有1.04万人.【解析】【分析】(1)这1000名小学生患近视的百分比=小学生近视的人数÷总人数×100﹪(2)调查中学生总人数=中学生近视的人数÷中学生患近视的百分比(3)用样本估计总体,该市中学生患“中度近视”的人数=8万×1000名中学生患中度近视的百分比;该市小学生患“中度近视”的人数=10万×1000名小学生患中度近视的百分比【详解】解:(1)∵(252+104+24)÷1000=38%,∴这1000名小学生患近视的百分比为38%.(2)∵(263+260+37)÷56%=1000(人),∴本次抽查的中学生有1000人.(3)∵8×2601000=2.08(万人),∴该市中学生患“中度近视”的约有2.08万人.∵10×1041000=1.04(万人),∴该市小学生患“中度近视”的约有1.04万人.22.(1)∠1=40°;(2)∠AEF+∠GFC=90°;(3)60°﹣α.【解析】【分析】(1)依据AB∥CD,可得∠1=∠EGD,再根据∠2=2∠1,∠FGE=60°,即可得出∠EGD13=(180°﹣60°)=40°,进而得到∠1=40°;(2)根据AB∥CD,可得∠AEG+∠CGE=180°,再根据∠FEG+∠EGF=90°,即可得到∠AEF+∠GFC=90°;(3)根据AB∥CD,可得∠AEF+∠CFE=180°,再根据∠GFE=90°,∠GEF=30°,∠AEG=α,即可得到∠GFC=180°﹣90°﹣30°﹣α=60°﹣α.【详解】(1)如图1.∵AB∥CD,∴∠1=∠EGD.又∵∠2=2∠1,∴∠2=2∠EGD.又∵∠FGE=60°,∴∠EGD13=(180°﹣60°)=40°,∴∠1=40°;(2)如图2.∵AB∥CD,∴∠AEG+∠CGE=180°,即∠AEF+∠FEG+∠EGF+∠FGC=180°.又∵∠FEG+∠EGF=90°,∴∠AEF+∠GFC=90°;(3)如图3.∵AB∥CD,∴∠AEF+∠CFE=180°,即∠AEG+∠FEG+∠EFG+∠GFC=180°.又∵∠GFE=90°,∠GEF=30°,∠AEG=α,∴∠GFC=180°﹣90°﹣30°﹣α=60°﹣α.故答案为:60°﹣α.【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3.(1)108°;(2)∠APC=α+β,理由见解析;(3)∠APC=β-α.【解析】【分析】(1)过P作PE∥AB,先推出PE∥AB∥CD,再通过平行线性质可求出∠APC;(2)过P作PE∥AB交AC于E,先推出AB∥PE∥DC,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APE,β=∠CPE,即可得出答案;(3)过点P作PE∥AB交OA于点E,同(2)中方法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APE,β=∠CPE,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过点P作PE∥AB,∵AB∥CD,∴PE∥AB∥CD,∴∠A+∠APE=180°,∠C+∠CPE=180°,∵∠PAB=128°,∠PCD=124°,∴∠APE=52°,∠CPE=56°,∴∠APC=∠APE+∠CPE=108°;(2)∠APC=α+β.理由如下:如图2,过P作PE∥AB交AC于E,∵AB∥CD,∴AB∥PE∥CD,∴α=∠APE,β=∠CPE,∴∠APC=∠APE+∠CPE=α+β;(3)∠APC=β-α.理由如下:过点P作PE∥AB交OA于点E,同(2)可得,α=∠APE,β=∠CPE,∴∠APC=∠CPE-∠APE=β-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公理,解题的关键是过拐点作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24.(1)有三种购买方案,理由见解析;(2)为保证日租金不低于1500元,应选择方案三,即购买5辆轿车,5辆面包车【解析】【分析】设要购买轿车x辆,则要购买面包车(10-x)辆,题中要求“轿车至少要购买3辆,轿车每辆7万元,面包车每辆4万元,公司可投入的购车款不超过55万元”列出不等式,然后解出x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x的值列出不同方案.【详解】(1)设购买轿车x辆,那么购买面包车(10-x)辆.由题意,得7x+4(10-x)≤55,解得x≤5.又因为x≥3,所以x的值为3,4,5,所以有三种购买方案:方案一:购买3辆轿车,7辆面包车;方案二:购买4辆轿车,6辆面包车;方案三:购买5辆轿车,5辆面包车.(2)方案一的日租金为3×200+7×110=1370(元)<1500元;方案二的日租金为4×200+6×110=1460(元)<1500元;方案三的日租金为5×200+5×110=1550(元)>1500元.所以为保证日租金不低于1500元,应选择方案三,即购买5辆轿车,5辆面包车.【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要注意找好题中的不等关系.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数量关系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2)求出三种购买方案的日租金25.-8.【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两个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故只要将两个方程组中不含有a,b的两个方程联立,组成新的方程组,求出x和y的值,再代入含有a,b的两个方程中,解关于a,b的方程组即可得出a,b的值.试题解析:因为两组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所以原方程组可化为方程组①35234x yx y-=⎧⎨+=-⎩和方程组②45228ax byax by+=-⎧⎨-=⎩,解方程组①,得12 xy=⎧⎨=-⎩,代入②得4102228a ba b-=-⎧⎨+=⎩,解得23ab=⎧⎨=⎩,所以(-a)b=(-2)3=-8.【点睛】本题考查了同解方程组,考查了学生对方程组有公共解定义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将所给的两个方程组进行重新组合.。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c7da75727a5e9846a614d.png)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不等式组213312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2116( ) A .±12B .±14C .14D .123.下面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2a a < B .a a -<C .若a b >,c d =,则ac bd >D .若1a b >>,则22a b >4.《九章算术》中记载一问题如下:“今有共买鸡,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设有x 人,买鸡的钱数为y ,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A .8374x y x y +=⎧⎨+=⎩B .8374x yx y -=⎧⎨-=⎩C .8374x y x y +=⎧⎨-=⎩D .8374x y x y -=⎧⎨+=⎩5.黄金分割数512是一个很奇妙的数,大量应用于艺术、建筑和统计决策等方面,请51的值( ) A .在1.1和1.2之间 B .在1.2和1.3之间 C .在1.3和1.4之间 D .在1.4和1.5之间6.若不等式组20{210x a x b +---><的解集为0<x <1,则a ,b 的值分别为( )A .a =2,b =1B .a =2,b =3C .a =-2,b =3D .a =-2,b =17.16的平方根为( )A .±4B .±2C .+4D .28.不等式4-2x >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 B . C .D .9.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右图表示,那么这个解集为( )A .≥-1B .>1C .-3<≤-1D .>-310.将点A (1,﹣1)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 )A .(2,1)B .(﹣2,﹣1)C .(﹣2,1)D .(2,﹣1)11.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我们规定符号{}max ,a b 表示,a b 中较大的数,如{}max 2,44=,按这个规定,方程{}21max ,x x x x+-=的解为 ( ) A .1-2B .2-2C .1-212+或D .1+2-112.某中学计划租用若干辆汽车运送七年级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一辆车乘坐45人,那么有35名学生没有车坐;如果一辆车乘坐60人,那么有一辆车只坐了35人,并且还空出一辆车.设计划租用x 辆车,共有y 名学生.则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A .453560(2)35x y x y -=⎧⎨-=-⎩B .453560(2)35x y x y =-⎧⎨-+=⎩C .453560(1)35x y x y +=⎧⎨-+=⎩D .453560(2)35x y y x =+⎧⎨--=⎩二、填空题139________.14.某手机店今年1-4月的手机销售总额如图1,其中一款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占当月手机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如图2.有以下四个结论: ①从1月到4月,手机销售总额连续下降②从1月到4月,音乐手机销售额在当月手机销售总额中的占比连续下降 ③音乐手机4月份的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 ④今年1-4月中,音乐手机销售额最低的是3月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序号).15.27的立方根为.16.若a,b均为正整数,且a>7,b<32,则a+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 17.如图,已知AB、CD相交于点O,OE⊥AB于O,∠EOC=28°,则∠AOD=_____度;18.对一个实数x技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从“输入一个实数x”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190?“为一次操作,如果操作恰好进行三次才停止,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9.如果方程组23759x yx y+=⎧⎨-=⎩,的解是方程716x my+=的一个解,则m的值为____________.20.步步高超市在2018年初从科沃斯商城购进一批智能扫地机器人,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超市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_____折.三、解答题21.随着移动计算技术和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某校计划将这种学习方式应用到教育学中,从全校1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其家庭中拥有的移动设备的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Ⅰ)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图①中m的值为;(Ⅱ)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Ⅲ)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1500名学生家庭中拥有3台移动设备的学生人数.22.ABC 与111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 ;B ;C ; (2)111A B C △由ABC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3)若点P x y (,)是ABC 内部一点,则111A B C △内部的对应点1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4)求ABC 面积.2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是x 轴正半轴上一点,C 是第四象限内一点,CB ⊥y 轴交y 轴负半轴于B (0,b ),且|a ﹣3|+(b +4)2=0,S 四边形AOBC =16.(1)求点C 的坐标.(2)如图2,设D 为线段OB 上一动点,当AD ⊥AC 时,∠ODA 的角平分线与∠CAE 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P ,求∠APD 的度数;(点E 在x 轴的正半轴). (3)如图3,当点D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作DM ⊥AD 交BC 于M 点,∠BMD 、∠DAO 的平分线交于N 点,则点D 在运动过程中,∠N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化,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4.已知:方程组713x y ax y a +=--⎧⎨-=+⎩的解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1)求a 的取值范围; (2)化简|a -3|+|a +2|;(3)在a 的取值范围中,当a 为何整数时,不等式2ax +x >2a +1的解为x <1.25.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4522x y ax by -=⎧⎨+=-⎩和2348x y ax by +=-⎧⎨-=⎩有相同解,求(a)b -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213312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 解不等式②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1, 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2.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计算即可. 【详解】 11614,14的平方根是12± ,1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还是0,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得答案.【详解】A. 当0a≤时,2aa≥,故A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B. 当0a≤时,a a-≥,故B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C. 若a b>,当0c d=≤时,则ac bd≤,故C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D. 若1a b>>,则必有22a b>,正确;故选D.【点睛】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0”是很特殊的数,因此,解答不等式的问题时,应密切关注“0”存在与否,以防掉进“0”的陷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4.D解析:D【解析】【分析】一方面买鸡的钱数=8人出的总钱数-3钱,另一方面买鸡的钱数=7人出的总钱数+4钱,据此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解:设有x人,买鸡的钱数为y,根据题意,得:8374x yx y-=⎧⎨+=⎩.【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根据买鸡的总钱数不变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4.84<5<5.29,可得答案.【详解】∵4.84<5<5.29,∴,∴,故选B.【点睛】是解题关键.6.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先把a、b当作已知条件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与已知解集相比较即可求出a、b的值.解:20210x ax b+->⎧⎨--<⎩①②,由①得,x>2﹣a,由②得,x<12b+,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a<x<12b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x<1,∴2﹣a=0,12b+=1,解得a=2,b=1.故选A.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详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属于基础题型.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移项、系数化为1可得. 【详解】移项,得:-2x >-4, 系数化为1,得:x <2, 故选D . 【点睛】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能力,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9.A解析:A 【解析】>-3 ,≥-1,大大取大,所以选A10.C解析:C【解析】分析:让A 点的横坐标减3,纵坐标加2即为点B 的坐标. 详解:由题中平移规律可知:点B 的横坐标为1-3=-2;纵坐标为-1+2=1, ∴点B 的坐标是(-2,1).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变换是中考的常考点,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11.D解析:D 【解析】 【分析】分x x <-和x x >-两种情况将所求方程变形,求出解即可. 【详解】当x x <-,即0x <时,所求方程变形为21x x x+-=, 去分母得:2210x x ++=,即210x +=(),解得:121x x ==-,经检验1x =-是分式方程的解;当x x >-,即0x >时,所求方程变形为21x x x+=, 去分母得:2210x x --=,代入公式得:22212x ±== 解得:341212x x ==, 经检验12x =综上,所求方程的解为1 -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式方程的解,解题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新定义.12.B解析:B【解析】根据题意,易得B.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求出=3再求出3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33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解析】【分析】,再求出3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3,.【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4.④【解析】【分析】分别求出1-4月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再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5×23=1955(万元)2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0×15=12(万元)3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解析:④ .【解析】【分析】分别求出1-4月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再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5×23%=19.55(万元)2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0×15%=12(万元)3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是 60×18%=10.8(万元),4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是 65×17%=11.05(万元).①从1月到4月,手机销售总额3-4月份上升,故①错误;②从1月到4月,音乐手机销售额在当月手机销售总额中的占比没有连续下降,故②错误;③由计算结果得,10.8<11.05,因此4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比3月份的销售额增多了.故③错误;④今年1-4月中,音乐手机销售额最低的是3月,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拆线统计图与条形图的综合应用,利用两图形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15.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解析: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16.4【解析】【分析】先估算的范围然后确定ab的最小值即可计算a+b的最小值【详解】∵<<∴2<<3∵a>a为正整数∴a的最小值为3∵<<∴1<<2∵b<b为正整数∴b的最小值为1∴a+b的最小值为3+解析:4【解析】【分析】的范围,然后确定a、b的最小值,即可计算a+b的最小值.【详解】∴2<3,∵a,a为正整数,∴a的最小值为3,∴1<2,∵b,b为正整数,∴b的最小值为1,∴a+b的最小值为3+1=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b的最小值.17.62【解析】【分析】【详解】∵∴∠BOC=90°-28°=62°∵∠BOC=∠AOD∴∠AOD=62°解析:62【解析】【分析】【详解】∵OE AB ⊥,28EOC ∠=,∴∠BOC=90°-28°=62°∵∠BOC=∠AOD∴∠AOD=62°. 18.【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解析:822x <≤【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2=9x-8,没有输出,则9x-8≤190,解得:x≤22;第三次的结果为:3(9x-8)-2=27x-26,输出,则27x-26>190,解得:x >8;综上可得:8<x≤22.故答案为:8<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结果是否可以输出,得出不等式.19.2【解析】分析: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 与y 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①+②×3得:17x=34即x=2把x=2代入①得:y=1把x=2y=1代入方程7x+my=16得:14+m=16解得:m解析:2【解析】分析: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 与y 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23759x y x y +=⎧⎨-=⎩①②,①+②×3得:17x =34,即x =2, 把x =2代入①得:y =1,把x =2,y =1代入方程7x +my =16得:14+m =16,解得:m =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代入另一个方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本题可设打x 折根据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可列出不等式:解出x 的值即可得出打的折数【详解】设可打x 折则有解得即最多打7折故答案为7【点睛】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读懂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不等关 解析:【解析】【分析】本题可设打x 折,根据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可列出不等式:12008008005%10x ,⨯-≥⨯ 解出x 的值即可得出打的折数. 【详解】 设可打x 折,则有12008008005%10x ,⨯-≥⨯ 解得7.x ≥即最多打7折.故答案为7.【点睛】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读懂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Ⅰ)50、32;(Ⅱ)4;3;3.2;(Ⅲ)420人.【解析】【分析】(Ⅰ)利用家庭中拥有1台移动设备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百分比即可得调查的学生人数,将拥有4台移动设备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得m 的值;(Ⅱ)根据众数、中位数、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即可;(Ⅲ)将样本中拥有3台移动设备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乘以总人数1500即可求解.【详解】解:(Ⅰ)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8%=50(人), ∵1650×100=32%, ∴图①中m 的值为32.故答案为50、32;(Ⅱ)∵这组样本数据中,4出现了16次,出现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为4;∵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均为3,有332+=3,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 由条形统计图可得142103144165650x ⨯+⨯+⨯+⨯+⨯==3.2,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2.(Ⅲ)1500×28%=420(人). 答:估计该校学生家庭中;拥有3台移动设备的学生人数约为420人.【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1)()54,,()35,,()22,;(2)见解析;(3)1P (x -4,y -3);(4)72【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对应点A 、A′的变化写出平移方法即可;(3)根据平移规律逆向写出点1P 的坐标; (4)利用△ABC 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5,4;()3,5;()2,2;(2)由ABC 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3)1P (x -4,y -3);(4)1117331323122222ABC S =⨯-⨯⨯-⨯⨯-⨯⨯=△ 【点睛】此题考查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根据对应点的坐标确定出平移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1) C (5,﹣4);(2)90°;(3)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和为零,各项分别为零,求出a ,b 即可;(2)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和角平分线的意义即可;(3)利用角平分线的意义和互余两角的关系简单计算证明即可.详解:(1)∵(a﹣3)2+|b+4|=0,∴a﹣3=0,b+4=0,∴a=3,b=﹣4,∴A(3,0),B(0,﹣4),∴OA=3,OB=4,∵S四边形AOBC=16.∴0.5(OA+BC)×OB=16,∴0.5(3+BC)×4=16,∴BC=5,∵C是第四象限一点,CB⊥y轴,∴C(5,﹣4);(2)如图,延长CA,∵AF是∠CAE的角平分线,∴∠CAF=0.5∠CAE,∵∠CAE=∠OAG,∴∠CAF=0.5∠OAG,∵AD⊥AC,∴∠DAO+∠OAG=∠PAD+∠PAG=90°,∵∠AOD=90°,∴∠DAO+∠ADO=90°,∴∠ADO=∠OAG,∴∠CAF=0.5∠ADO,∵DP是∠ODA的角平分线,∴∠ADO=2∠ADP,∴∠CAF=∠ADP,∵∠CAF=∠PAG,∴∠PAG=∠ADP,∴∠APD=180°﹣(∠ADP+∠PAD)=180°﹣(∠PAG+∠PAD)=180°﹣90°=90°即:∠APD=90°(3)不变,∠ANM=45°理由:如图,∵∠AOD=90°,∴∠ADO+∠DAO=90°,∵DM⊥AD,∴∠ADO+∠BDM=90°,∴∠DAO=∠BDM,∵NA是∠OAD的平分线,∴∠DAN=0.5∠DAO=0.5∠BDM,∵CB⊥y轴,∴∠BDM+∠BMD=90°,∴∠DAN=0.5(90°﹣∠BMD),∵MN是∠BMD的角平分线,∴∠DMN=0.5∠BMD,∴∠DAN+∠DMN=0.5(90°﹣∠BMD)+0.5∠BMD=45°在△DAM中,∠ADM=90°,∴∠DAM+∠DMA=90°,在△AMN中,∠ANM=180°﹣(∠NAM+∠NMA)=180°﹣(∠DAN+∠DAM+∠DMN+∠DMA)=180°﹣[(∠DAN+DMN)+(∠DAM+∠DMA)] =180°﹣(45°+90°)=45°,∴D点在运动过程中,∠N的大小不变,求出其值为45°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角平分线的意义,解本题的关键是用整体的思想解决问题,也是本题的难点.24.(1)-2<a≤3.(2)5;(3)a=-1.【解析】【分析】(1)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2)根据a的范围去掉绝对值符号,即可得出答案;(3)求出a<-12,根据a的范围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713x y ax y a+=-⎧⎨-=+⎩①②∵①+②得:2x=-6+2a,x=-3+a,①-②得:2y=-8-4a,y=-4-2a,∵方程组713x y ax y a+=-⎧⎨-=+⎩的解x为非正数,y为负数,∴-3+a≤0且-4-2a<0,解得:-2<a≤3;(2)∵-2<a≤3,∴|a-3|+|a+2|=3-a+a+2=5;(3)2ax+x>2a+1,(2a+1)x>2a+1,∵不等式的解为x<1∴2a+1<0,∴a<-12,∵-2<a≤3,∴a的值是-1,∴当a为-1时,不等式2ax+x>2a+1的解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方程组和解不等式组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题目比较好.25.-8.【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两个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故只要将两个方程组中不含有a,b的两个方程联立,组成新的方程组,求出x和y的值,再代入含有a,b的两个方程中,解关于a,b的方程组即可得出a,b的值.试题解析:因为两组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所以原方程组可化为方程组①35234x yx y-=⎧⎨+=-⎩和方程组②45228ax byax by+=-⎧⎨-=⎩,解方程组①,得12 xy=⎧⎨=-⎩,代入②得4102228a ba b-=-⎧⎨+=⎩,解得23ab=⎧⎨=⎩,所以(-a)b=(-2)3=-8.【点睛】本题考查了同解方程组,考查了学生对方程组有公共解定义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将所给的两个方程组进行重新组合.。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deb07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5.png)
2022—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已知两个有理数a ,b ,如果ab <0且a+b >0,那么( )A .a >0,b >0B .a <0,b >0C .a 、b 同号D .a 、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2.如图,在OAB 和OCD 中,,,,40OA OB OC OD OA OC AOB COD ==>∠=∠=︒,连接,AC BD 交于点M ,连接OM .下列结论:①AC BD =;②40AMB ∠=︒;③OM 平分BOC ∠;④MO 平分BMC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4B .3C .2D .13.已知x+y =﹣5,xy =3,则x 2+y 2=( )A .25B .﹣25C .19D .﹣194.如图,已知△ABC ,AB <BC ,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 上取一点P ,使得PA+PC =BC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5.如图,有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2=44°,那么∠1的度数是( )A .14°B .15°C .16°D .17°6.下列解方程去分母正确的是( )A .由1132x x --=,得2x ﹣1=3﹣3xB .由2124x x --=-,得2x ﹣2﹣x =﹣4 C .由135y y -=,得2y-15=3y D .由1123y y +=+,得3(y+1)=2y+6 7.如图,△ABC 的面积为3,BD :DC =2:1,E 是AC 的中点,AD 与BE 相交于点P ,那么四边形PDCE 的面积为( )A .13B .710C .35D .1320 8.计算()22b a a -⨯的结果为( ) A .bB .b -C . abD .b a 9.已知23a b =(a ≠0,b ≠0),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23a b = B .2a=3b C .32b a = D .3a=2b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一定有5次正面向上B .天气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40%”,表示明天有40%的时间都在降雨C .“篮球队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投中”为随机事件D .“a 是实数,|a|≥0”是不可能事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a +1)2+|b +5|=b +5,且|2a -b -1|=1,则ab =___________.2.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 、C 、D 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ABC=120°,∠BCD=80°,则∠CDE=__________度.3.如图,AB ∥CD ,则∠1+∠3—∠2的度数等于 __________.4.若()2320m n -++=,则m+2n 的值是________.5.有三个互不相等的整数a,b,c ,如果abc=4,那么a+b+c=__________6.已知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 ,y ,2x ,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1236365x x --=+ (2)0.80.950.30.20.520.3x x x ++-=+2.已知方程组351ax by x cy +=⎧⎨-=⎩,甲正确地解得23x y =⎧⎨=⎩,而乙粗心地把C 看错了,得36x y =⎧⎨=⎩,试求出a ,b ,c 的值.3.如图1,BC ⊥AF 于点C ,∠A +∠1=90°.(1)求证:AB∥DE;(2)如图2,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F运动到点F停止,连接PB,PE.则∠ABP,∠DEP,∠BPE三个角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不考虑点P与点A,D,C重合的情况).并说明理由.4.尺规作图:校园有两条路OA、OB,在交叉路口附近有两块宣传牌C、D,学校准备在这里安装一盏路灯,要求灯柱的位置P离两块宣传牌一样远,并且到两条路的距离也一样远,请你帮助画出灯柱的位置P.(不写画图过程,保留作图痕迹)5.为了解某市市民“绿色出行”方式的情况,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调查了某市部分出行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参与问卷调查的市民都只从以下五个种类中选择一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种类 A B C D E出行方式共享单车步行公交车的士私家车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市民共有人,其中选择B类的人数有人;(2)在扇形统计图中,求A类对应扇形圆心角α的度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市约有12万人出行,若将A,B,C这三类出行方式均视为“绿色出行”方式,请估计该市“绿色出行”方式的人数.6.某学校为改善办学条件,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空调,已知采购3台A 型空调和2台B型空调,需费用39000元;4台A型空调比5台B型空调的费用多6000元.(1)求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多少元;(2)若学校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空调共30台,且A型空调的台数不少于B 型空调的一半,两种型号空调的采购总费用不超过217000元,该校共有哪几种采购方案?(3)在(2)的条件下,采用哪一种采购方案可使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D2、B3、C4、B5、C6、D7、B8、A9、B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或4.2、203、180°4、-15、-1或-46、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209-;(2)13x=.2、a=3,b=﹣1,c=3.3、(1)略(2)∠BPE=∠DEP﹣∠ABP,略.4、略.5、(1)800,240;(2)补图见解析;(3)9.6万人.6、(1)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9000元、6000元;(2)共有三种采购方案,方案一:采购A型空调10台,B型空调20台,方案二:采购A型空调11台,B型空调19台,案三:采购A型空调12台,B型空调18台;(3)采购A型空调10台,B型空调20台可使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210000元.。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f960979ec3d5bbfc0a744b.png)
A.∠2=20°
B.∠2=30°
C.∠2=45°
D.∠2=50°
4.估计 10 +1 的值应在( )
A.3 和 4 之间
B.4 和 5 之间
C.5 和 6 之间
D.6 和 7 之间
5.如图所示的表格是某次篮球联赛部分球队的积分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队名 比赛场数 胜场 负场 积分
前进 14
10 4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出题目的规律,以奇数开头的相邻两个坐标的纵坐标是相同的,所
以第 100 次跳动后,纵坐标为100 2 50,其中 4 的倍数的跳动都在 y 轴的右侧,那么 第 100 次跳动得到的横坐标也在 y 轴的右侧. P1 横坐标为1, P4 横坐标为 2 , P8 横坐标为
A.(﹣26,50) C.(26,50)
B.(﹣25,50) D.(25,50)
7.已知
是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 x-ay=3 的一个解,则 a 的值为( )
A.1
B.-1
C.2
D.-2
8.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右图表示,那么这个解集为( )
A. ≥-1
B. >1
C.-3< ≤-1
D. >-3
9.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a, b ,我们规定符号 maxa,b 表示 a, b 中较大的数,如
max2, 4 4 ,按这个规定,方程 maxx, x 2x 1 的解为 ( )
x
A.1- 2
B. 2- 2
C.1- 2或1 2 D.1+ 2 或-1
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时,应先假设( )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c21475ccbff121dd3683b3.png)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3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20cm,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A.20cm B.22cmC.24cm D.26cm2.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交于点A、点B,AC⊥AB于点A,交直线b于点C.如果∠1=34°,那么∠2的度数为()A.34°B.56°C.66°D.146°3.已知方程组276359632713x yx y+=⎧⎨+=-⎩的解满足1x y m-=-,则m的值为()A.-1B.-2C.1D.24.已知平面内不同的两点A(a+2,4)和B(3,2a+2)到x轴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 )A.﹣3B.﹣5C.1或﹣3D.1或﹣55.为了绿化校园,30名学生共种78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783230x yx y+=⎧⎨+=⎩B.782330x yx y+=⎧⎨+=⎩C.302378x yx y+=⎧⎨+=⎩D.303278x yx y+=⎧⎨+=⎩6.已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x-ay=3的一个解,则a的值为()A.1B.-1C.2D.-27.若不等式组20{210x ax b+---><的解集为0<x<1,则a,b的值分别为( )A.a=2,b=1B.a=2,b=3C.a=-2,b=3D.a=-2,b=1 8.不等式4-2x>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 .9.如图,已知两直线1l 与2l 被第三条直线3l 所截,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12∠∠=B .23∠∠=C .24∠∠+=180°D .14∠∠+=180° 10.在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2x -6,x -5)在第四象限,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3<x <5B .-5<x <3C .-3<x <5D .-5<x <-3 11.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1)、(2)、(3)B .(2)、(3)、(4)C .(3)、(4)、(5)D .(1)、(2)、(5)12.若x <y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 .x 1y 1-<-B .3x 3y <C .x y 22<D .2x 2y -<-二、填空题13.若方程33x x m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4.已知不等式231x a -<<-的整数解有四个,则a 的范围是___________.15.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3y=6,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16.已知12x y =⎧⎨=⎩是方程ax -y =3的解,则a 的值为________. 17.关于x 的不等式(3a-2)x<2的解为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8.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6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_______.19.已知方程1(2)(3)5m n m x n y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_________; 20.已知方程组236x y x y +=⎧⎨-=⎩的解满足方程x +2y =k ,则k 的值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阅读理解,补全证明过程及推理依据.已知:如图,点E 在直线DF 上,点B 在直线AC 上,∠1=∠2,∠3=∠4. 求证∠A =∠F证明:∵∠1=∠2(已知)∠2=∠DGF ( )∴∠1=∠DGF (等量代换)∴ ∥ ( )∴∠3+∠ =180°( )又∵∠3=∠4(已知)∴∠4+∠C =180°(等量代换)∴ ∥ ( )∴∠A =∠F ( )22.一个正数x 的两个平方根是2a -3与5-a ,求x 的值.23.目前“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初二数学小组在校内对“你最认可的四大新生事物”进行了调查,随机调查了m 人(每名学生必选一种且只能从这四种中选择一种)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1)根据图中信息求出m =___________,n =_____________;(2)请你帮助他们将这两个统计图补全;(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估算全校2000名学生种,大约有多少人最认可“微信”这一新生事物?24.新定义,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①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是00x x y y =⎧⎨=⎩,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②111222e x f y d e x f y d +=⎧⎨+=⎩的解是11x x y y =⎧⎨=⎩,且满足1000.1x x x -≤,1000.1y y y -≤,则称方程组②的解是方程组①的模糊解.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2104x y m x y m +=+⎧⎨-=+⎩的解是方程组10310x y x y +=⎧⎨+=-⎩的模糊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5.如图,已知AB ∥CD .(1)发现问题:若∠ABF =12∠ABE ,∠CDF =12∠CDE ,则∠F 与∠E 的等量关系为 .(2)探究问题:若∠ABF =13∠ABE ,∠CDF =13∠CDE .猜想:∠F 与∠E 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归纳问题:若∠ABF =1n ∠ABE ,∠CDF =1n∠CDE .直接写出∠F 与∠E 的等量关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平移的距离等于对应点的连线段的长,则有AD =BE =3,DF =AC ,DE =AB ,EF =BC ,所以: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B+BF+FD+DA=AB+BE+EF+DF+AD=AB+BC+CA+2AD=20+2×3=26.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理解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平移的距离即是对应点的连线段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将四边形的周长作相应的转化即可求解.2.B解析:B【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BAD=180°,再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2的度数.详解:∵直线a∥b,∴∠2+∠BAD=180°.∵AC⊥AB于点A,∠1=34°,∴∠2=180°﹣90°﹣34°=56°.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此题难度不大.3.A解析:A【解析】【分析】观察方程结构和目标式,两个方程直接相减得到x-y=-2,,整体代入x-y=m-1,求出m的值即可.【详解】解:276359 632713x yx y+=⎧⎨+=-⎩①②②-①得36x-36y=-72则x-y=-2所以m-1=-2所以m=-1.故选:A.【点睛】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关于x,y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关的问题,观察方程结构和目标式,巧妙变形,运用整体的思想求解,能简化计算,应熟练掌握.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点A(a+2,4)和B(3,2a+2)到x轴的距离相等,得到4=|2a+2|,即可解答.详解:∵点A(a+2,4)和B(3,2a+2)到x轴的距离相等,∴4=|2a+2|,a+2≠3,解得:a=−3,故选A.点睛:考查点的坐标的相关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5.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该班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得:30 3278 x yx y+=⎧⎨+=⎩,故选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6.B解析:B【解析】【分析】把代入x-ay=3,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a值即可.【详解】∵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x-ay=3的一个解,∴1-2a=3解得:a=-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组数是方程的解,那么它一定满足这个方程.7.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先把a 、b 当作已知条件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与已知解集相比较即可求出a 、b 的值.解:20210x a x b +->⎧⎨--<⎩①②,由①得,x >2﹣a ,由②得,x <12b +, 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a <x <12b +,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x <1, ∴2﹣a =0,12b +=1,解得a =2,b =1. 故选A . 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移项、系数化为1可得.【详解】移项,得:-2x >-4,系数化为1,得:x <2,故选D .【点睛】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能力,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9.D解析:D【解析】【分析】由三线八角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 ,B ,C 成立的条件题目并没有提供,而D 选项中邻补角的和为180°一定正确.【详解】1∠与2∠是同为角,2∠与3∠是内错角,2∠与4∠是同旁内角,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选项A ,B ,C 成立的条件为12l l //时,故A 、B 、C 选项不一定成立,∵1∠与4∠是邻补角,∴∠1+∠4=180°,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线八角的识别及平行线的性质和邻补角的概念.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0.A解析:A【分析】点在第四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详解】解:∵点P(2x-6,x-5)在第四象限,∴260 {50xx->-<,解得:3<x<5.故选:A.【点睛】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四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对每个图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2)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3)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4)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5)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图中是同位角的是(1)、(2)、(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12.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若x<y,则x﹣1<y﹣1,选项A成立;若x<y,则3x<3y,选项B成立;若x<y,则x2<y2,选项C成立;若x<y,则﹣2x>﹣2y,选项D不成立,故选D.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m>-3【解析】【分析】首先解方程利用m表示出x的值然后根据x是正数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不等式即可求得m的范围【详解】2x=3+m根据题意得:3+m>0解得:m>-3故答案是:m>-3【点睛】本题考解析:m>-3【解析】【分析】首先解方程,利用m表示出x的值,然后根据x是正数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不等式,即可求得m的范围.【详解】33x x m+=-2x=3+m,根据题意得:3+m>0,解得:m>-3.故答案是:m>-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4.【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整数解为3456∴6<3a-1≤7∴故答案为:【点解析:78 33a≤<.【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整数解为3,4,5,6,∴6<3a-1≤7,∴78 33a≤<.故答案为:78 33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关键是根据整数解的个数,确定含a的代数式的取值范围.15.【解析】【分析】把x看做已知数求出y即可【详解】解:方程2x-3y=6解得:y=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看做已知数求出y解析:26 3 x-【解析】【分析】把x看做已知数求出y即可.【详解】解:方程2x-3y=6,解得:y=263x-,故答案为26 3x-.【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看做已知数求出y.16.【解析】将代入方程得a-2=3解得a=5故答案为5解析:【解析】将12xy=⎧⎨=⎩代入方程,得a-2=3解得a=5,故答案为5.17.x<23【解析】【分析】根据已知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a的范围即可【详解】∵关于x的不等式(3a-2)x<2的解为x>23a-2∴3a-2<0解得:a<23故答案为:a<23【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解析:x<【解析】【分析】根据已知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a的范围即可.【详解】∵关于x 的不等式(3a-2)x <2的解为x >,∴3a-2<0,解得:a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200×=400(人)故答案为:400【点解析:【解析】【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200×15+560=400(人),故答案为:40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得样本中不少于6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19.-2【解析】【分析】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列出方程组求出mn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且m-2≠0n=1∴m=-2解析:-2【解析】【分析】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列出方程组求出m 、n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方程1(2)(3)5m n m x n y --+-=是二元一次方程, ∴11m -=且m-2≠0,n=1,∴m=-2,n=1,∴mn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要求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及其特点: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20.-3【解析】分析:解出已知方程组中xy的值代入方程x+2y=k即可详解:解方程组得代入方程x+2y=k得k=-3故本题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实质是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需要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析:-3【解析】分析:解出已知方程组中x,y的值代入方程x+2y=k即可.详解:解方程组236x yx y+=⎧⎨-=⎩,得33 xy⎧⎨-⎩==,代入方程x+2y=k,得k=-3.故本题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实质是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需要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方程组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的未知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三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了解把“三元”转化为“二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的思想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消元.解题之前先观察方程组中的方程的系数特点,认准易消的未知数,消去未知数,组成无该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解答题21.对顶角相等;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C,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析】【分析】先证明BD∥CE,得出同旁内角互补∠3+∠C=180°,再由已知得出∠4+∠C=180°,证出 AC∥DF,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2(已知)∠2=∠DGF(对顶角相等)∴∠1=∠DGF(等量代换)∴BD∥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3=∠4(已知)∴∠4+∠C=180°∴AC∥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两者的区别.22.x=4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是互为相反数可得: 2a-3+5-a=0,可求出a=2-,即可求出这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7和7,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求出x.试题解析:因为一个正数x的两个平方根是2a-3与5-a,所以2a-3+5-a=0,解得a=2-,所以2a-3=7-,所以49x=.23.(1)100,35;(2)详见解析;(3)800人.【解析】【分析】(1)由共享单车的人数以及其所占百分比可求得总人数m,用支付宝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其百分比n的值;(2)总人数乘以网购的百分比可求得网购人数,用微信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得其百分比,由此即可补全两个图形;(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微信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抽查的总人数m=10÷10%=100,支付宝的人数所占百分比n%=35100100%⨯=35%,所以n=35,故答案为:100,35;(2)网购人数为:100×15%=15人,微信对应的百分比为:40100%40% 100⨯=,补全图形如图所示:(3)估算全校2000名学生种,最认可“微信”这一新生事物的人数为:2000×40%=8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信息相关问题,读懂统计图,从中找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4.95 2m≤≤【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两个方程组的解,再根据“模糊解”的定义列出不等式组,解得m 的取值范围便可.【详解】解:解方程组222104x y mx y m+=+⎧⎨-=+⎩得:422x my m+⎧⎨-⎩==,解方程组10310x yx y+=⎧⎨+=-⎩得:2010xy⎧⎨-⎩==,∵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2104x y mx y m+=+⎧⎨-=+⎩的解是方程组10310x yx y+=⎧⎨+=-⎩的模糊解,因此有:42200.120m+-≤且2100.110m-+≤,化简得:821091122mm≤≤⎧⎪⎨≤≤⎪⎩,即4591122mm≤≤⎧⎪⎨≤≤⎪⎩解得:95 2m≤≤,故答案为95 2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绝对值不等式,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难度适中.正确理解“模糊解”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5.(1)∠BED=2∠BFD;(2)∠BED=3∠BFD,见解析;(3)∠BED=n∠BFD.【解析】【分析】(1)过点E,F分别作AB的平行线EG,FH,由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AB∥EG∥FH∥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F=∠BFH,∠CDF=∠DFH,从而得出∠BFD=∠CDF+∠ABF,同理可得出∠BED=∠ABE+∠CDE,最后可得出∠BED=2∠BFD;(2)同(1)可知∠BFD=∠CDF+∠ABF,∠BED=∠ABE+∠CDE,再根据∠ABF=1 3∠ABE,∠CDF=13∠CDE即可得到结论;(3)同(1)(2)的方法即可得出∠F与∠E的等量关系.【详解】解:(1)过点E、F分别作AB的平行线EG,FH,由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AB∥EG∥FH∥CD,∵AB∥FH,∴∠ABF=∠BFH,∵FH∥CD,∴∠CDF=∠DFH,∴∠BFD=∠DFH+∠BFH=∠CDF+∠ABF;同理可得∠BED=∠DEG+∠BEG=∠ABE+∠CDE,∵∠ABF=12∠ABE,∠CDF=12∠CDE,∴∠BFD=∠CDF+∠ABF=12(∠ABE+∠CDE)=12∠BED,∴∠BED=2∠BFD.故答案为:∠BED=2∠BFD;(2)∠BED=3∠BFD.证明如下:同(1)可得,∠BFD=∠CDF+∠ABF,∠BED=∠ABE+∠CDE,∵∠ABF=13∠ABE,∠CDF=13∠CDE,∴∠BFD=∠CDF+∠ABF=13(∠ABE+∠CDE)=13∠BED,∴∠BED=3∠BFD.(3)同(1)(2)可得,∠BFD=∠CDF+∠ABF,∠BED=∠ABE+∠CDE,∵∠ABF=1n∠ABE,∠CDF=1n∠CDE,∴∠BFD=∠CDF+∠ABF=1n(∠ABE+∠CDE)=1n∠BED,∴∠BED=n∠BF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n等分线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内错角,依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导计算,解题时注意类比思想和整体思想的运用.。
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e830968e9951e79a89277e.png)
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的是( ) A .射击运动员只射击1次,就命中靶心 B .任取一个实数x ,都有|x|≥0C .画一个三角形,使其三边的长分别为8cm ,6cm ,2cmD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且六个面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的正方体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为6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意抛掷一个啤酒瓶盖,落地后印有商标一面向上的可能性大小是12B .一个转盘被分成8块全等的扇形区域,其中2块是红色,6块是蓝色. 用力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对准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小是14C .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白球,3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从这个盒子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是25D .100件同种产品中,有3件次品. 质检员从中随机取出一件进行检测,他取出次品的可能性大小是31003.下列成语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守株待兔B .翁中捉鳖C .画饼充饥D .水中捞月4.下面4个汽车标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如图,直角梯形纸片对边//AB CD ,C ∠是直角,将纸片沿着EF 折叠,DF 的对应边D F '交AB 于点G ,FH 平分CFD '∠交AC 于点H .则结论:①2AGF GFE ∠=∠;②EGF GFE ∠=∠;③CHF GFE ∠=∠;④若70B EG ∠='︒,则55GFE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6.如图,在44⨯方形网格中,与ABC ∆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不与ABC ∆重合)的格点三角形(顶点在格点上的三角形)共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 7.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则它的另两边长分别可以是( )A .4,4B .17,29C .3,12D .2,98.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为边AC ,BD ,CE 的中点,且阴影部分图形面积等于4平方厘米,则△ABC 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A .8B .12C .16D .189.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判定A ABC B C '''≌△△的是( )A .AC A C BCBC C C '''''==∠=∠ B .A A BC B C AC A C '''''∠=∠== C .AC A C AB A B A A '''''==∠=∠D .AC A C A A C C ''''=∠=∠∠=∠10.根据图示的程序计算变量y 的对应值,若输入变量x 的值为-1,则输出的结果为( )A .-2B .2C .-1D .011.如图,AB ∥EF ,∠ABP =14∠ABC ,∠EFP =14∠EFC ,已知∠FCD =60°,则∠P 的度数为( )A .60°B .80°C .90°D .100°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48a a a •=B .352()a a =C .236()ab ab =D .624a a a ÷=二、填空题13.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1个红球、1个黑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白球可能性____摸出红球可能性(填“等于”或“小于”或“大于”)14.一袋中装有5个红球、4个白球和3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P (摸到红球)=______,P (摸到白球)=_______.15.如图,点P 是AOB 内任意一点,OP =10cm ,点P 与点1P 关于射线OA 对称,点P 与点2P 关于射线OB 对称,连接12PP 交OA 于点C ,交OB 于点D ,当△PCD 的周长是10cm时,∠AOB 的度数是______度.16.如图,四边形ABCD 中,∠A=100°,∠C=70°,将△BMN 沿MN 翻折,得到△FMN ,若MF ∥AD ,FN ∥DC ,则∠D=________.17.如图,CE 是△ABC 外角的平分线,且AB ∥CE ,若∠ACB =36°,则∠A 等于_____度.18.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y (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的关系式为_____,该汽车最多可行驶_____小时. 19.如图,AB ∥CD ,EG 平分AEN ∠,若EFD ∠=108°,则GEN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20.已知8m a =,2n a =.则m n a -=___________,m 与n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6个红球,9个黄球,3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他均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1)求摸到的球是白球的概率. (2)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4,需要在这个口袋中再放入多少个白球? 22.如图,方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 B C 都是格点.(1)画出ABC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A B C ∆; (2)直接写出线段'BB 的长度; (3)直接写出ABC ∆的面积。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f6d782a8114431b80dd896.png)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为了了解天鹅湖校区2019-2020学年1600名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1600名学生是总体C.每个学生是个体D.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2.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 )A.10°B.15°C.18°D.30°3.《九章算术》中记载一问题如下:“今有共买鸡,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设有x人,买鸡的钱数为y,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8374x yx y+=⎧⎨+=⎩B.8374x yx y-=⎧⎨-=⎩C.8374x yx y+=⎧⎨-=⎩D.8374x yx y-=⎧⎨+=⎩4.小明对九(1)、九(2)班(人数都为50人)参加“阳光体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B.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C.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D.喜欢篮球的人数(2)班比(1)班多5.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 .∠C =∠ABEB .∠A =∠EBDC .∠C =∠ABCD .∠A =∠ABE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和∠2是同旁内角B .∠1和∠3是对顶角C .∠3和∠4是同位角D .∠1和∠4是内错角7.将点A (1,﹣1)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 )A .(2,1)B .(﹣2,﹣1)C .(﹣2,1)D .(2,﹣1)8.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我们规定符号{}max ,a b 表示,a b 中较大的数,如{}max 2,44=,按这个规定,方程{}21max ,x x x x+-=的解为 ( ) A .1-2 B .2-2C .1-212+或D .1+2或-19.不等式组2201x x +>⎧⎨-≥-⎩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A .B .C .D .10.已知:ABC ∆中,AB AC =,求证:90O B ∠<,下面写出可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①∴180O A B C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O 矛盾,②因此假设不成立.∴90O B ∠<,③假设在ABC ∆中,90O B ∠≥,④由AB AC =,得90O B C ∠=∠≥,即180O B C ∠+∠≥.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A .③④②①B .③④①②C .①②③④D .④③①②11.关于x ,y 的方程组2,226x y a x y a +=⎧⎨+=-⎩的解满足0x y +=,则a 的值为( )A .8B .6C .4D .212.如图,直线l 1∥l 2,被直线l 3、l 4所截,并且l 3⊥l 4,∠1=44°,则∠2等于( )A.56°B.36°C.44°D.46°二、填空题13.已21xy=⎧⎨=-⎩是关于x、y的二次元方程39ax y+=的解,则a的值为___________14.某小区地下停车场入口门栏杆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垂直地面于点,平行于地面,若,则________.15.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16.如图8中图①,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到图②,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____.17.若不等式(a+1)x>a+1的解集是x<1,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8.关于x的不等式组352223x xx a-≤-⎧⎨+>⎩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则a的整数值是______________.19.如图,直线//a b,点B在直线上b上,且AB⊥BC,∠1=55°,则∠2的度数为______.20.如图,直线1l ∥2l ,αβ∠∠=,1∠=35°,则2∠=____°.三、解答题21.一个工程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挖土600m 3,在前两天一共完成了120m 3,由于整个工程调整工期,要求提前两天完成挖土任务.问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挖土多少m 3?22.已知5a 2+的立方根是3,3a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4,c 是13的整数部分. (1)求a ,b ,c 的值;(2)求3a b c -+的平方根. 23.已知,点、、A B C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AD BE(1)如图①,当,58118A B ︒︒∠=∠=时,求C ∠的度数;(2)如图②,,AQ BQ 分别为,DAC EB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试探究C ∠与AQB ∠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在(2)的前提下且//AC QB ,QP PB ⊥,直接写11,,DAC ACB CBE ∠∠∠的值24.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DEF 按如图所示放置,让三角尺在BC 所在的直线上向右平移.如图①,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点A 恰好落在三角尺的斜边DF 上.(1)利用图①证明:EF =2BC .(2)在三角尺的平移过程中,在图②中线段AH =BE 是否始终成立(假定AB ,AC 与三角尺的斜边的交点分别为G ,H)?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5.如图,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求证:AD ∥BE.【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解:A、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故A正确;B、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故B错误;C、每个学生的体重是个体,故C错误;D、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2.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三角板的特点,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45°,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EDF=45°,∠ABC=30°,∵AB∥CF,∴∠ABD=∠EDF=45°,∴∠DBC=45°﹣30°=1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一点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解析】【分析】一方面买鸡的钱数=8人出的总钱数-3钱,另一方面买鸡的钱数=7人出的总钱数+4钱,据此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解:设有x人,买鸡的钱数为y,根据题意,得:8374x y x y-=⎧⎨+=⎩.【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根据买鸡的总钱数不变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扇形图算出(1)班中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的人数和(2)班的人数作比较,(2)班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直接可看出.【详解】解:A、乒乓球:(1)班50×16%=8人,(2)班有9人,8<9,故本选项错误;B、足球:(1)班50×14%=7人,(2)班有13人,7<13,故本选项错误;C、羽毛球:(1)班50×40%=20人,(2)班有18人,20>18,故本选项正确;D、篮球:(1)班50×30%=15人,(2)班有10人,15>1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表现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现变化,在这能看出每组的人数,求出(1)班喜欢球类的人数和(2)班比较可得出答案.5.D解析:D【解析】【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详解】A、∠C=∠ABE不能判断出EB∥AC,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A=∠EBD不能判断出EB∥AC,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 、∠C =∠ABC 只能判断出AB =AC ,不能判断出EB ∥AC ,故C 选项不符合题意;D 、∠A =∠ABE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出EB ∥AC ,故D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6.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A. ∠1和∠2是邻补角,故此选项错误;B. ∠1和∠3是对顶角,此选项正确;C. ∠3和∠4是同位角,此选项正确;D. ∠1和∠4是内错角,此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7.C解析:C【解析】分析:让A 点的横坐标减3,纵坐标加2即为点B 的坐标. 详解:由题中平移规律可知:点B 的横坐标为1-3=-2;纵坐标为-1+2=1, ∴点B 的坐标是(-2,1).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变换是中考的常考点,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8.D解析:D 【解析】 【分析】分x x <-和x x >-两种情况将所求方程变形,求出解即可. 【详解】当x x <-,即0x <时,所求方程变形为21x x x+-=, 去分母得:2210x x ++=,即210x +=(),解得:121x x ==-,经检验1x =-是分式方程的解;当x x >-,即0x >时,所求方程变形为21x x x+=, 去分母得:2210x x --=,代入公式得:22212x ±==±, 解得:341212x x =+=-,(舍去), 经检验12x =+是分式方程的解, 综上,所求方程的解为12+或-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式方程的解,解题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新定义.9.D解析:D 【解析】 【分析】解不等式组求得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把其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解答. 【详解】2201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 解不等式②得,x ≤1;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1.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假设、合情推理、导出矛盾、结论”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题目中“已知:△ABC 中,AB=AC ,求证:∠B <90°”,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过程中的四个推理步骤:应该为:(1)假设∠B ≥90°,(2)那么,由AB=AC ,得∠B=∠C ≥90°,即∠B+∠C ≥180°, (3)所以∠A+∠B+∠C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 (4)因此假设不成立.∴∠B <90°, 原题正确顺序为:③④①②,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弄清反证法的证明环节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 【解析】 【分析】两式相加得,即可利用a 表示出x y +的值,从而得到一个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从而求得a 的值. 【详解】两式相加得:3336x y a +=-; 即3()36,x y a +=-得2x y a +=- 即20,2a a -==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析.12.D解析:D 【解析】解:∵直线l 1∥l 2,∴∠3=∠1=44°.∵l 3⊥l 4,∠2=90°-∠3=90°-44°=46°.故选D .二、填空题13.6【解析】【分析】把x 与y 的值代入方程组求出a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把代入得解得: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掌握方程的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6【解析】【分析】把x与y的值代入方程组求出a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把21xy=⎧⎨=-⎩,代入得239a-=,解得:6a=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掌握方程的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150°【解析】【分析】先过点B作BF∥CD由CD∥AE可得CD∥BF∥AE继而证得∠1+∠BCD=180°∠2+∠BAE=180°又由BA垂直于地面AE于A∠BCD=120°求得答案【详解】如图过解析:【解析】【分析】先过点B作BF∥CD,由CD∥AE,可得CD∥BF∥AE,继而证得∠1+∠BCD=180°,∠2+∠BAE=180°,又由BA垂直于地面AE于A,∠BCD=120°,求得答案.【详解】如图,过点B作BF∥CD,∵CD∥AE,∴CD∥BF∥AE,∴∠1+∠BCD=180°,∠2+∠BAE=180°,∵∠BCD=120°,∠BAE=90°,∴∠1=60°,∠2=90°,∴∠ABC=∠1+∠2=150°.故答案是:150o.【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5.2<m≤3【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组x>-1x<m有3个整数解先根据x >-1可确定3个整数解是012所以2<m≤3【详解】根据不等式组x>-1x<m有3个整数解可得:2<m≤3故答案为:2<m≤3解析:2<m≤3【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先根据可确定3个整数解是0,1,2,所以.【详解】根据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组整数解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16.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得出OM+MN+NR+GR+E G+OE=A′D′+CD=1+1=2即可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得出OM+MN+NR+GR+EG+OE=A′D′+CD=1+1=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A′M=A′N=MN,MO=DM=DO,OD′=D′E=OE,EG=EC=GC,B′G=RG=RB′,∴OM+MN+NR+GR+EG+OE=A′D′+CD=1+1=2;故答案为2.17.a<﹣1【解析】不等式(a+1)x>a+1两边都除以a+1得其解集为x<1∴a+1<0解得:a<−1故答案为a<−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再不等式两边同加解析:a<﹣1【解析】不等式(a+1)x>a+1两边都除以a+1,得其解集为x<1,∴a+1<0,解得:a<−1,故答案为a<−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再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正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负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8.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 -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不等解析: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32a-,∵不等式组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1≤32a-<0,解得:1≤a<3,∴整数a的值为1和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9.【解析】【分析】先根据∠1=55°AB⊥BC求出∠3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BC∠1=55°∴∠3=90°-55°=35°∵a∥b∴∠2=∠3=35°故答案为:35°【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1=55°,AB⊥BC求出∠3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 ⊥BC ,∠1=55°,∴∠3=90°-55°=35°.∵a ∥b ,∴∠2=∠3=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54564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0.png)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286m n a b a b =,那么22m n -的值是 ( ) A .10 B .52 C .20 D .32 2.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C ,垂足为E ,BF ∥AC 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 ,若BC 恰好平分∠ABF ,AE=2B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DE=DF ;②DB=DC ;③AD ⊥BC ;④AC=3BF ,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3.如图,在△ABC 中,AB=20cm ,AC=12cm ,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cm 速度向点A 运动,点Q 从点A 同时出发以每秒2cm 速度向点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当△APQ 是以P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秒A .2.5B .3C .3.5D .44.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α的度数是( )A .45°B .60°C .75°D .85°5.如果a+b <0,并且ab >0,那么( )A .a <0,b <0B .a >0,b >0C .a <0,b >0D .a >0,b <06.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为12和5,则第三边的长为( )A .13或119B .13或15C .13D .15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 ≌△ACD 的是( ).A .BD =DC ,AB =ACB .∠ADB =∠ADC ,BD =DC C .∠B =∠C ,∠BAD =∠CAD D .∠B =∠C ,BD =DC8.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90BCD ∠=︒,BD 平分ABC ∠,6AB =,9BC =,4CD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A .24B .30C .36D .429.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1)与1B .(-1)2与1C .|1|-与1D .-12与1 10.解一元一次方程11(1)123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 .3(1)12x x +=-B .2(1)13x x +=-C .2(1)63x x +=-D .3(1)62x 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如图1是一个由1~28的连续整数排成的“数阵”.如图2,用2×2的方框围住了其中的四个数,如果围住的这四个数中的某三个数的和是27,那么这三个数是a ,b ,c ,d 中的________.2.如图所示,把半径为2个单位长度的圆形纸片放在数轴上,圆形纸片上的A 点对应原点,将圆形纸片沿着数轴无滑动地逆时针滚动一周,点A 到达点A ′的位置,则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_.3.如图,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若12l l //,则12∠-∠=__________.4.若x 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__________.5.A 、B 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80千米/时,t 时后两车相距50千米,则t 的值为____________.6.近似数2.30万精确到________位.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73(1)15(4)2x x x x -<-⎧⎪⎨-+≥⎪⎩①②2.先化简,再求值:(1)3x 2-[7x -(4x -3)-2x 2],其中x =5 (2)222253[22(2)5]2xy xy xy x y xy x y ----+-,其中21|4|()02x y +++=3.已知,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 为线段AC 的中点、点N 为线段BC 的中点.(1)如图,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①若线段86AC BC ==,,求MN 的长度.②若AB=a ,求MN 的长度.(2)若8,AC BC n ==,求MN 的长度(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4.如图,点B ,F ,C ,E 在直线l 上(F ,C 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 ,D 在l 异侧,测得AB=DE ,AC=DF ,BF=EC .(1)求证:△ABC ≌△DEF ;(2)指出图中所有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5.小颖同学学完统计知识后,随机调查了她所在辖区若干名居民的年龄,将调查数据绘制成如下扇形和条形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不完整的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颖同学共调查了多少名居民的年龄,扇形统计图中a,b各等于多少?(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辖区年龄在0~14岁的居民约有1500人,请估计年龄在15~59岁的居民的人数.6.某市环保局决定购买A、B两种型号的扫地车共40辆,对城区所有公路地面进行清扫.已知1辆A型扫地车和2辆B型扫地车每周可以处理地面垃圾100吨,2辆A型扫地车和1辆B型扫地车每周可以处理垃圾110吨.(1)求A、B两种型号的扫地车每辆每周分别可以处理垃圾多少吨?(2)已知A型扫地车每辆价格为25万元,B型扫地车每辆价格为20万元,要想使环保局购买扫地车的资金不超过910万元,但每周处理垃圾的量又不低于1400吨,请你列举出所有购买方案,并指出哪种方案所需资金最少?最少资金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A3、D4、C5、A6、C7、D8、B9、D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a,b,d或a,c,d2、-43、724、±10.5、2或2.56、百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4<x≤2,在数轴上表示见解析.2、(1)5x2-3x-3,原式=107;(2)-xy+2xy 2;原式=-4.3、(1)①7;②12a;(2)略.4、(1)详略;(2)∠ABC=∠DEF,∠ACB=∠DFE,略.5、(1)300,a=20%,b=12%;(2)答案见解析;(3)5100.6、(1)40,30;(2)购买方案见解析,方案一所需资金最少,900万元.。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必考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必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066383f5335a8103d2200b.png)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必考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已知m=4+3,则以下对m 的估算正确的( )A .2<m <3B .3<m <4C .4<m <5D .5<m <6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0a <,则20a <B .x 是实数,且2x a =,则0a >C .x -有意义时,0x ≤D .0.1的平方根是0.01±3.已知x+y =﹣5,xy =3,则x 2+y 2=( )A .25B .﹣25C .19D .﹣194.若关于x 的不等式3x-2m ≥0的负整数解为-1,-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96m 2-≤<-B .96m 2-<≤-C .9m 32-≤<-D .9m 32-<≤- 5.如图,有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2=44°,那么∠1的度数是( )A .14°B .15°C .16°D .17°6.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2的解集为x ≥4,则m 的值为( )A .14B .7C .﹣2D .27.某商人在一次买卖中均以120元卖出两件衣服,一件赚25%,一件赔25%,在这次交易中,该商人( )A .赚16元B .赔16元C .不赚不赔D .无法确定 8.6的相反数为( )A .-6B .6C .16-D .169.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x ﹣3y =4的解的是( )A .11x y =⎧⎨=-⎩B .21x y =⎧⎨=⎩C .12x y =-⎧⎨=-⎩D .41x y =⎧⎨=-⎩10.如图,已知直线a ∥b ,则∠1、∠2、∠3的关系是( )A .∠1+∠2+∠3=360°B .∠1+∠2﹣∠3=180°C .∠1﹣∠2+∠3=180°D .∠1+∠2+∠3=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2320x y --=,则23(10)(10)x y ÷=________.2.已知654a b c ==,且26a b c +-=,则a 的值为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在等腰△ABC 中,AB=AC ,∠A=36°,将△ABC 中的∠A 沿DE 向下翻折,使点A 落在点C 处.若AE=3,则BC 的长是________.4.若方程x+5=7﹣2(x ﹣2)的解也是方程6x+3k =14的解,则常数k =________.5.因式分解:34a a -=_____________.6.如图,直线12l l //,120︒∠=,则23∠+∠=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方程:(1)4935x yx y-+=⎧⎨+=⎩(2)3224()5()2x yx y x y+=⎧⎨+--=⎩2.先化简,再求值:(x+2y)(x﹣2y)+(20xy3﹣8x2y2)÷4xy,其中x=2018,y=2019.3.在△ABC中,AB=AC,点D是射线C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CB上,且∠BAC=90°时,那么∠DCE=______度.(2)设∠BAC=α,∠DCE=β.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上,∠BAC≠90°时,请你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如图3,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BAC≠90°时,请将图3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4.如图,已知∠1,∠2互为补角,且∠3=∠B,(1)求证:∠AFE=∠ACB(2)若CE平分∠ACB,且∠1=80°,∠3=45°,求∠AFE的度数.5.现有甲、乙、丙等多家食品公司在某市开设蛋糕店,该市蛋糕店数量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其中统计图中没有标注相应公司数量的百分比.已知乙公司经营150家蛋糕店,请根据该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求甲公司经营的蛋糕店数量和该市蛋糕店的总数;(2)甲公司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决定在该市增设蛋糕店数量达到全市的20%,求甲公司需要增设的蛋糕店数量.6.为落实“美丽抚顺”的工作部署,市政府计划对城区道路进行了改造,现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甲队的工作效率是乙队工作效率的32倍,甲队改造360米的道路比乙队改造同样长的道路少用3天.(1)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2)若甲队工作一天需付费用7万元,乙队工作一天需付费用5万元,如需改造的道路全长1200米,改造总费用不超过145万元,至少安排甲队工作多少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C3、C4、D5、C6、D7、B8、A9、A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10012、121314、2315、(2)(2)a a a +-16、20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7、(1)12x y =-⎧⎨=⎩;(2)71x y =⎧⎨=⎩18、(x ﹣y)2;1.19、(1)90°;(2)①α+β=180°;②α=β.20、(1)详略;(2)70°.21、(1)甲蛋糕店数量为100家,该市蛋糕店总数为600家;(2)甲公司需要增设25家蛋糕店.22、(1)乙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40米,甲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60米.(2)10天.。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1)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15912ec960590c69ec376c3.png)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1)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已知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则实数x ,y 的值是( )A .22x y =-⎧⎨=-⎩B .00x y =⎧⎨=⎩C .22x y =⎧⎨=⎩D .33x y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 ,-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B(a ,b)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4.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5°B .22.5°C .30°D .45°5.2-的相反数是( ) A .2-B .2C .12D .12-6.为了绿化校园,30名学生共种78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783230x y x y +=⎧⎨+=⎩B .782330x y x y +=⎧⎨+=⎩C .302378x y x y +=⎧⎨+=⎩D .303278x y x y +=⎧⎨+=⎩7.在实数0,-π,3,-4中,最小的数是( )A .0B .-πC .3D .-4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21123x x x a --⎧≤-⎪⎨⎪-<⎩恰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a <≤B .12a <<C .12a ≤<D .12a ≤≤9.不等式4-2x >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 B . C .D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 (-2,3)的对应点为C (2,5),则点B (-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 A .()8,3--B .()4,2C .()0,1D .()1,811.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827x y x y +=⎧⎨+=⎩,则x +y 的值是( )A .3B .5C .7D .912.如图是轰炸机机群的一个飞行队形,如果最后两架轰炸机的平面坐标分别为A (﹣2,1)和B (﹣2,﹣3),那么第一架轰炸机C 的平面坐标是( )A .(2,﹣1)B .(4,﹣2)C .(4,2)D .(2,0)二、填空题13.若将点A (1,3)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B , 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14.某班级为筹备运动会,准备用365元购买两种运动服,其中甲种运动服20元/套,乙种运动服35元/套,在钱都用尽的条件下,有 种购买方案.15.关于x 的不等式组352223x x x a-≤-⎧⎨+>⎩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则a 的整数值是______________.16.已知(m-2)x |m-1|+y=0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17.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5,则第四组的频数为__________.18.某电视台组织知识竞赛,共设20道选择题,各题分值相同,每题必答.如表记录了4个参赛者的得分情况.在此次竞赛中,有一位参赛者答对13道题,答错7道题,则他的得分是_____. 参赛者 答对题数 答错题数 得分 A 19 1 112 B 18 2 104 C 17 3 96 D10104019.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40339axx+<⎧⎨-<⎩恰好有2个整数解,则整数a的值是___________.20.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若△ABC的周长等于8,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_______.三、解答题21.“安全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学会为方便学长和学生参与安全知识活动、接受安全提醒的一种应用软件.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防溺水教育”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A.仅学生自己参与;B.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C.仅家长自己参与; D.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22.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图中每个小方格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 1B 1C 1; (2)直接写出△A 1B 1C 1各顶点的坐标 (3)求出△A 1B 1C 1的面积23.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小型汽车10元/辆,中型汽车15元/辆,现停车场共有50辆中、小型汽车,共缴纳停车费560元,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24.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28PAB ∠=︒,124PCD ∠=︒,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点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 ∠.(1)按照小明的思路,写出推算过程,求APC ∠的度数.(2)问题迁移:如图2,//AB CD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记PAB α∠=,PCD β∠=,当点P 在B 、D 两点之间运动时,问APC ∠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点P 在线段OB 上时,请直接写出APC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25.解方程组:12034311236x y x y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2<0,3>0, ∴(−2,3)在第二象限, 故选B.2.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粗,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40x y +-=且2()0x y -=,即40x y x y +-=⎧⎨-=⎩,解得:22x y =⎧⎨=⎩, 故选C . 【点睛】本题只要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为负数和平方后所得的数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 【解析】 【分析】先根据第一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判断出a 、b 的符号,进而判断点B 所在的象限即可. 【详解】∵点A(a ,-b)在第一象限内, ∴a>0,-b>0, ∴b<0,∴点B((a ,b)在第四象限,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4.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过A点作AB∥a,∴∠1=∠2,∵a∥b,∴AB∥b,∴∠3=∠4=30°,而∠2+∠3=45°,∴∠2=15°,∴∠1=15°.故选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可得结果.【详解】因为-2+2=0,所以﹣2的相反数是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求相反数,熟记相反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该班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得:30 3278 x yx y+=⎧⎨+=⎩,故选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7.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可求解.【详解】∵正数大于0和一切负数,∴只需比较-π和-4的大小,∵|-π|<|-4|,∴最小的数是-4.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注意两个无理数的比较方法:统一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根号外的移到根号内,只需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8.A解析:A 【解析】 【分析】先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出x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不等式组只有三个整数解,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3211230x x x a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a ,∵不等式组321123x x x a --⎧≤-⎪⎨⎪-<⎩有解, ∴-1≤x<a ,∵不等式组只有三个整数解, ∴不等式的整数解为:-1、0、1, ∴1<a≤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此题要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9.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移项、系数化为1可得. 【详解】移项,得:-2x >-4, 系数化为1,得:x <2, 故选D . 【点睛】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能力,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点A(-2,3)的对应点为C(2,5),可知横坐标由-2变为2,向右移动了4个单位,3变为5,表示向上移动了2个单位,以此规律可得D的对应点的坐标.【详解】点A(-2,3)的对应点为C(2,5),可知横坐标由-2变为2,向右移动了4个单位,3变为5,表示向上移动了2个单位,于是B(-4,-1)的对应点D的横坐标为-4+4=0,点D的纵坐标为-1+2=1,故D(0,1).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根据A(-2,3)变为C(2,5)的规律,将点的变化转化为坐标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B【解析】【分析】把两个方程相加可得3x+3y=15,进而可得答案.【详解】两个方程相加,得3x+3y=15,∴x+y=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灵活运用整体思想是解题关键.1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A(﹣2,1)和B(﹣2,﹣3)的坐标以及与C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因为A(﹣2,1)和B(﹣2,﹣3),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可得点C的坐标为(2,﹣1).故选:A.【点睛】考查坐标问题,关键是根据A(﹣2,1)和B(﹣2,﹣3)的坐标以及与C的关系解答.二、填空题13.(﹣1﹣1)【解析】试题解析:点B的横坐标为1-2=-1纵坐标为3-4=-1所以点B的坐标是(-1-1)【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平移规律;用到的知识点为:点的平移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解析:(﹣1,﹣1)【解析】试题解析:点B的横坐标为1-2=-1,纵坐标为3-4=-1,所以点B的坐标是(-1,-1).【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平移规律;用到的知识点为:点的平移,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上加下减.14.2【解析】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乙种买了y套根据准备用365元购买两种运动服其中甲种运动服20元/套乙种运动服35元/套在钱都用尽的条件下可列出方程且根据xy必需为整数可求出解解: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解析:2【解析】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乙种买了y套,根据,准备用365元购买两种运动服,其中甲种运动服20元/套,乙种运动服35元/套,在钱都用尽的条件下可列出方程,且根据x,y必需为整数可求出解.解: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乙种买了y套,20x+35y=365x=,∵x,y必须为正整数,∴>0,即0<y<,∴当y=3时,x=13当y=7时,x=6.所以有两种方案.故答案为2.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然后根据解为整数确定值从而得出结果.15.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不等解析: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32a-,∵不等式组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1≤32a-<0,解得:1≤a<3,∴整数a的值为1和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6.0【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以得到x的次数等于1且系数不等于0由此可以得到m的值【详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m-1|=1且m-2≠0解得m=0故答案为0【点睛】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解析:0【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以得到x的次数等于1,且系数不等于0,由此可以得到m 的值.【详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m-1|=1且m-2≠0,解得m=0,故答案为0.【点睛】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 (2)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3)方程是整式方程.17.【解析】【分析】每组的数据个数就是每组的频数50减去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第4组的频数【详解】50−(2+8+15+5)=20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20【点睛】本题考查频数与频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频解析:20【解析】【分析】每组的数据个数就是每组的频数,50减去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第4组的频数.【详解】50−(2+8+15+5)=20.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20.【点睛】本题考查频数与频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频数与频率的计算.18.【解析】【分析】设答对1道题得x 分答错1道题得y 分根据图表列出关于x 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解:设答对1道题得x 分答错1道题得y 分根据题意得:解得:答对13道题打错7道题得分为:13×6 解析:【解析】【分析】设答对1道题得x 分,答错1道题得y 分,根据图表,列出关于x 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解:设答对1道题得x 分,答错1道题得y 分,根据题意得:19112182104x y x y +=⎧⎨+=⎩, 解得:62x y =⎧⎨=-⎩, 答对13道题,打错7道题,得分为:13×6+(﹣2)×7=78﹣14=64(分),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先利用含a 的式子表示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就可以确定有哪些整数解根据解的情况可以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从而求出a 的范围【详解】解:解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且∵不等式组只有2 解析:4-,3-【解析】【分析】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先利用含a 的式子表示,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就可以确定有哪些整数解,根据解的情况可以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从而求出a 的范围.【详解】解:解得不等式组40339ax x +<⎧⎨-<⎩的解集为: 4-<x<4a 且a<0 ∵不等式组只有2个整数解∴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2,3 ∴41-2a≤< ∴-4a<2≤-,∵a 为整数∴整数a 的值是-4, -3故答案为:4-,3-【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0.10【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D=CF=1AC=DF 然后根据四边形的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ABC 沿BC 方向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AD=CF=1AC=DF∴四边形ABFD解析:10【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D=CF=1,AC=DF ,然后根据四边形的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ABC 沿BC 方向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 ,∴AD=CF=1,AC=DF ,∴四边形ABFD 的周长=AB+(BC+CF )+DF+AD=AB+BC+AC+AD+CF ,∵△ABC 的周长=8,∴AB+BC+AC=8,∴四边形ABFD 的周长=8+1+1=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记性质得到相等的线段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400;(2)补全条形图见解析;C 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54°;(3)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有100人.【解析】分析:(1)根据A 类别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总人数减去A 、C 、D 三个类别人数求得B 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图,再用360°乘以C 类别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可得;(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D 类别人数所占比例可得.详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80÷20%=400人; (2)B 类别人数为400-(80+60+20)=240,补全条形图如下:C 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60400=54°; (3)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为2000×0N F N =10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信息.22.(1)详见解析;(2)A 1 (4,−2), B 1 (1,−4), C 1 (2,−1);(3)72【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A ,B ,C 平移后对应点位置;(2)利用(1)中图形得出各对应点坐标;(3)利用△A1B1C1所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 1 (4,−2), B 1 (1,−4), C 1 (2,−1);(3) △A 1B 1C 1的面积为:3×3−12×1×3−12×1×2−12×2×3=3.5 【点睛】此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作图法则23.小型车有38辆,中型车有12辆【解析】【分析】设小型车有x 辆,中型车有y 辆,根据“小型汽车10元/辆,中型汽车15元/辆,现停车场共有50辆中、小型汽车,共缴纳停车费560元”,列出关于x 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解:设小型车有x 辆,中型车有y 辆,根据题意得: 501015560x y x y +=⎧⎨+=⎩, 解得:3812x y =⎧⎨=⎩, 答:小型车有38辆,中型车有12辆.【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4.(1)108°;(2)∠APC=α+β,理由见解析;(3)∠APC=β-α.【解析】【分析】(1)过P 作PE ∥AB ,先推出PE ∥AB ∥CD ,再通过平行线性质可求出∠APC ; (2)过P 作PE ∥AB 交AC 于E ,先推出AB ∥PE ∥DC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APE ,β=∠CPE ,即可得出答案;(3)过点P 作PE ∥AB 交OA 于点E ,同(2)中方法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APE ,β=∠CPE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过点P 作PE ∥AB ,∵AB∥CD,∴PE∥AB∥CD,∴∠A+∠APE=180°,∠C+∠CPE=180°,∵∠PAB=128°,∠PCD=124°,∴∠APE=52°,∠CPE=56°,∴∠APC=∠APE+∠CPE=108°;(2)∠APC=α+β.理由如下:如图2,过P作PE∥AB交AC于E,∵AB∥CD,∴AB∥PE∥CD,∴α=∠APE,β=∠CPE,∴∠APC=∠APE+∠CPE=α+β;(3)∠APC=β-α.理由如下:过点P作PE∥AB交OA于点E,同(2)可得,α=∠APE,β=∠CPE,∴∠APC=∠CPE-∠APE=β-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公理,解题的关键是过拐点作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25.42 xy=⎧⎨=⎩【解析】【分析】本题应对两个方程进行化简,把分数化为整数,然后运用加减消元法进行运算.【详解】解:原方程组化为:120 34311236 x yx y-+⎧-=⎪⎪⎨--⎪-=⎪⎩即4310 328x yx y-⎧⎨-⎩=①=②将①×2-②×3,得x=4.将x=4代入①,得y=2.∴原方程组的解为42 xy=⎧⎨=⎩。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699b887f1922791688e8c1.png)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 .93=±B .2(3)3-=-C .33(3)3-=±D .3273=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的解中有3个整数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3<m≤4B .4≤m<5C .4<m≤5D .4≤m≤5 3.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同学们喜欢足球吗?足球一般是用黑白两种颜色的皮块缝制而成的,如图所示,黑色皮块是正五边形,白色皮块是正六边形.若一个球上共有黑白皮块32块,请你计算一下,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的块数依次为( )A .16块,16块B .8块,24块C .20块,12块D .12块,20块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 ,-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B(a ,b)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已知平面内不同的两点A (a +2,4)和B (3,2a +2)到x 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 )A .﹣3B .﹣5C .1或﹣3D .1或﹣5 7.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右图表示,那么这个解集为( )A .≥-1B .>1C .-3<≤-1D .>-3 8.关于x 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则b 的取值范围是A .32b -≤<-B .32b -<≤-C .32b -≤≤-D .-3<b<-2 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和∠2是同旁内角B .∠1和∠3是对顶角C .∠3和∠4是同位角D .∠1和∠4是内错角10.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1)、(2)、(3)B .(2)、(3)、(4)C .(3)、(4)、(5)D .(1)、(2)、(5)11.如图所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A .线段PA 的长度B .线段PB 的长度C .线段PC 的长度D .线段PD 的长度12.若点(),1P a a -在x 轴上,则点()2,1Q a a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二、填空题13.如果a 的平方根是3±,则a =_________14.27的立方根为 .15.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为a+1和2a-7, 这个数为 ________16.如图8中图①,两个等边△ABD ,△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向 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到图②,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____.17.若a ,b 均为正整数,且a 7,b 32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18.对一个实数x 技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从“输入一个实数x ”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190?“为一次操作,如果操作恰好进行三次才停止,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9.已知a>b,则﹣4a+5_____﹣4b+5.(填>、=或<)20.结合下面图形列出关于未知数x,y的方程组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三角形ABO中,A(﹣2,﹣3)、B(2,﹣1),三角形A′B′O′是三角形ABO 平移之后得到的图形,并且O的对应点O′的坐标为(4,3).(1)求三角形ABO的面积;(2)作出三角形ABO平移之后的图形三角形A′B′O′,并写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B′;(3)P(x,y)为三角形ABO中任意一点,则平移后对应点P′的坐标为.22.如图1,点A、B在直线1l上,点C、D在直线2l上,AE平分∠BAC,CE平分∠ACD,∠EAC+∠ACE=90°.(1)请判断1l与2l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在(1)的结论下,P为线段AC上一定点,点Q为直线CD上一动点,当点Q在射线CD上运动时(不与点C重合)∠CPQ+∠CQP与∠BAC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3.如图,已知AB ∥CD .(1)发现问题:若∠ABF =12∠ABE ,∠CDF =12∠CDE ,则∠F 与∠E 的等量关系为 .(2)探究问题:若∠ABF =13∠ABE ,∠CDF =13∠CDE .猜想:∠F 与∠E 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归纳问题:若∠ABF =1n ∠ABE ,∠CDF =1n∠CDE .直接写出∠F 与∠E 的等量关系.24.补充完成下列解题过程: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l 所截,且//a b ,12100∠+∠=°,求3∠的度数.解:1∠Q 与2∠是对顶角(已知),12∠∠∴=( )12100∠+∠=︒Q (已知),得21100∠=︒(等量代换).1∴∠=_________( ).//a b Q (已知),得13∠=∠( ).3∴∠=________(等量代换).25.把一堆书分给几名学生,如果每人分到 4 本,那么多 4 本;如果每人分到 5 本,那么最 后 1 名学生只分到 3 本.问: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详解】A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B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C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D3=,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C解析:C【解析】【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解集中有3个整数解,确定出m的范围即可.【详解】不等式组解集为1<x<m,由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且为2,3,4,得到4<m≤5,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B解析:B【解析】∵−2<0,3>0,∴(−2,3)在第二象限,故选B.4.D解析:D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黑白皮块32块”和因为每块白皮有3条边与黑边连在一起,所以黑皮只有3y块,而黑皮共有边数为5x块,依此列方程组求解即可.解:设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的块数依次为x,y.则,解得,即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的块数依次为12块、20块.故选D.5.D解析:D【解析】【分析】先根据第一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判断出a、b的符号,进而判断点B所在的象限即可.【详解】∵点A(a,-b)在第一象限内,∴a>0,-b>0,∴b<0,∴点B((a,b)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点A(a+2,4)和B(3,2a+2)到x轴的距离相等,得到4=|2a+2|,即可解答.详解:∵点A(a+2,4)和B(3,2a+2)到x轴的距离相等,∴4=|2a+2|,a+2≠3,解得:a=−3,故选A.点睛:考查点的坐标的相关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7.A解析:A【解析】>-3 ,≥-1,大大取大,所以选A8.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不等式恰好有两个负整数解,即-1和-2,再结合不等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x 的不等式x -b >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可得x 的负整数解为-1和-20x b ->Qx b ∴>综合上述可得32b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非整数解,关键在于非整数解的确定.9.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 ∠1和∠2是邻补角,故此选项错误;B. ∠1和∠3是对顶角,此选项正确;C. ∠3和∠4是同位角,此选项正确;D. ∠1和∠4是内错角,此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对每个图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2)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3)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4)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5)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图中是同位角的是(1)、(2)、(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11.B解析:B【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即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结果,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线段PB 的长度,故选B.12.B解析:B【解析】【分析】由点P在x轴上求出a的值,从而得出点Q的坐标,继而得出答案.【详解】∵点P(a,a-1)在x轴上,∴a-1=0,即a=1,则点Q坐标为(-1,2),∴点Q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横纵坐标特点.二、填空题13.81【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9的平方根为∴=9所以a=8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定义解析:81【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9的平方根为3,所以a=8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定义.14.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解析: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15.9【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出a的值代入后即可得出这个正数【详解】由题意得:a+1=﹣(2a﹣7)解得:a=2∴这个正数为:(2+1)2=32=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解析:9【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出a的值,代入后即可得出这个正数.【详解】由题意得:a+1=﹣(2a﹣7),解得:a=2,∴这个正数为:(2+1)2=32=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16.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 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得出OM+MN+NR+GR+EG+OE=A′D′+CD=1+1=2即可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得出OM+MN+NR+GR+EG+OE=A′D′+CD=1+1=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两个等边△ABD,△CBD的边长均为1,将△ABD沿AC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A′M=A′N=MN,MO=DM=DO,OD′=D′E=OE,EG=EC=GC,B′G=RG=RB′,∴OM+MN+NR+GR+EG+OE=A′D′+CD=1+1=2;故答案为2.17.4【解析】【分析】先估算的范围然后确定ab的最小值即可计算a+b的最小值【详解】∵<<∴2<<3∵a>a为正整数∴a的最小值为3∵<<∴1<<2∵b<b为正整数∴b的最小值为1∴a+b的最小值为3+解析:4【解析】【分析】的范围,然后确定a、b的最小值,即可计算a+b的最小值.【详解】∴2<3,∵a,a为正整数,∴a的最小值为3,∴1<2,∵b,b为正整数,∴b的最小值为1,∴a+b的最小值为3+1=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b的最小值.18.【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解析:822<≤x【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2=9x-8,没有输出,则9x-8≤190,解得:x≤22;第三次的结果为:3(9x-8)-2=27x-26,输出,则27x-26>190,解得:x>8;综上可得:8<x≤22.故答案为:8<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结果是否可以输出,得出不等式.19.<【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 >b∴﹣4a<﹣4b∴﹣4a+5<﹣4b+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b,∴﹣4a<﹣4b,∴﹣4a+5<﹣4b+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当不等式的两边要乘以(或除以)含有字母的数时,一定要对字母是否大于0进行分类讨论.20.【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列出方程组即可【详解】由图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250 325x yx y+=⎧⎨=+⎩.【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列出方程组即可.【详解】由图可得250 325 x yx y+=⎧⎨=+⎩.故答案为250 325 x yx y+=⎧⎨=+⎩.【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解答题21.(1)4;(2)图见解析,点A′(2,0) 、点B′(6,2);(3)点P′的坐标为(x+4,y+3).【解析】分析:()1用矩形的面积减去3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2根据点O'的坐标,找出平移规律,画出图形,即可写出,A B''的坐标.()3根据()2中的平移规律解答即可.详解:()111134231224 4.222ABCS=⨯-⨯⨯-⨯⨯-⨯⨯= V()2O的对应点O′的坐标为()4,3.可知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如图所示:点A′(2,0) 、点B′(6,2);()3点P'的坐标为()43.x y++,点睛:考查坐标与图形,平移.弄清楚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的对应点坐标,找出平移的规律即可.22.(1)1l∥2l;(2)①当Q在C点左侧时,∠BAC=∠CQP +∠CPQ,②当Q在C点右侧时,∠CPQ+∠CQP+∠BAC=180°.【解析】【分析】(1)先根据CE平分∠ACD,AE平分∠BAC得出∠BAC=2∠1,∠ACD=2∠2,再由∠1+∠2=90°可知∠BAC+∠ACD=180,故可得出结论;(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Q在C点左侧时;②当Q在C点右侧时.【详解】解:(1)1l∥2l.理由如下:∵AE平分∠BAC,CE平分∠ACD(已知),∴∠BAC=2∠1,∠ACD=2∠2(角平分线的定义);又∵∠1+∠2=90°(已知),∴∠BAC+∠ACD=2∠1+2∠2=2(∠1+∠2)=180°(等量代换)∴1l∥2l(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①当Q在C点左侧时,过点P作PE∥1l.∵1l∥2l(已证),∴PE∥2l(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EP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PC=∠1+∠CPQ,∴∠BAC=∠CQP +∠CPQ(等量代换)②当Q在C点右侧时,过点P作PE∥1l.∵1l∥2l(已证),∴PE∥2l(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1=∠2,∠BAC=∠AP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EPC=∠1+∠CPQ,∠APE+∠EPC=180°(平角定义)∴∠CPQ+∠CQP+∠BAC=1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1)∠BED=2∠BFD;(2)∠BED=3∠BFD,见解析;(3)∠BED=n∠BFD.【解析】【分析】(1)过点E,F分别作AB的平行线EG,FH,由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AB∥EG∥FH∥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F=∠BFH,∠CDF=∠DFH,从而得出∠BFD=∠CDF+∠ABF,同理可得出∠BED=∠ABE+∠CDE,最后可得出∠BED=2∠BFD;(2)同(1)可知∠BFD=∠CDF+∠ABF,∠BED=∠ABE+∠CDE,再根据∠ABF=1 3∠ABE,∠CDF=13∠CDE即可得到结论;(3)同(1)(2)的方法即可得出∠F与∠E的等量关系.【详解】解:(1)过点E、F分别作AB的平行线EG,FH,由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AB∥EG∥FH∥CD,∵AB∥FH,∴∠ABF=∠BFH,∵FH∥CD,∴∠CDF=∠DFH,∴∠BFD=∠DFH+∠BFH=∠CDF+∠ABF;同理可得∠BED=∠DEG+∠BEG=∠ABE+∠CDE,∵∠ABF=12∠ABE,∠CDF=12∠CDE,∴∠BFD=∠CDF+∠ABF=12(∠ABE+∠CDE)=12∠BED,∴∠BED=2∠BFD.故答案为:∠BED=2∠BFD;(2)∠BED=3∠BFD.证明如下:同(1)可得,∠BFD=∠CDF+∠ABF,∠BED=∠ABE+∠CDE,∵∠ABF=13∠ABE,∠CDF=13∠CDE,∴∠BFD =∠CDF +∠ABF =13(∠ABE +∠CDE )=13∠BED , ∴∠BED =3∠BFD .(3)同(1)(2)可得, ∠BFD =∠CDF +∠ABF ,∠BED =∠ABE +∠CDE ,∵∠ABF =1n ∠ABE ,∠CDF =1n∠CDE , ∴∠BFD =∠CDF +∠ABF =1n (∠ABE +∠CDE )=1n ∠BED , ∴∠BED =n ∠BF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n 等分线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内错角,依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导计算,解题时注意类比思想和整体思想的运用.24.对顶角相等;50︒;等式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0︒【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等式的性质分别填空得出答案.【详解】∵∠1与∠2是对顶角(已知),∴∠1=∠2(对顶角相等).∵∠1+∠2=100°(已知),∴2∠1=100°(等量代换),∴∠1=50°,∵a ∥b (已知),∴∠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50°(等量代换).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5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等式的性质,正确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25.一共有6名学生,28本书【解析】【分析】可设有 x 名学生,y 本书.根据总本数相等,每人分到4本,那么多4 本;如果每人分到5 本,那么最 后 1 名学生只分到3本,可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设一共有x 名学生,y 本书,依题意得:445(1)3x y x y +=⎧⎨-+=⎩解得628 xy=⎧⎨=⎩答:一共有6名学生,28本书【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该班人数表示出图书数量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a3bfa287c24028915fc3ba.png)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在实数3π,227,0.2112111211112……(每两个2之多一个1),3,38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 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A.5{152x yx y=+=-B.5{1+52x yx y=+=C.5{2-5x yx y=+=D.-5{2+5x yx y==3.若不等式组20{210x ax b+---><的解集为0<x<1,则a,b的值分别为( )A.a=2,b=1B.a=2,b=3C.a=-2,b=3D.a=-2,b=1 4.在实数0,-π,3,-4中,最小的数是()A.0B.-πC.3D.-45.小明要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1.8千米.已知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90米/分,跑步的平均速度为210米/分,若他要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从甲地到达乙地,至少需要跑步多少分钟?设他需要跑步x分钟,则列出的不等式为()A.210x+90(15﹣x)≥1.8B.90x+210(15﹣x)≤1800C.210x+90(15﹣x)≥1800D.90x+210(15﹣x)≤1.86.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B.∠2=∠6C.∠3+∠4+∠5+∠6=180°D.∠4=∠8 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和∠2是同旁内角B.∠1和∠3是对顶角C.∠3和∠4是同位角D.∠1和∠4是内错角8.不等式组3(1)112123x x 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9.若点(),1P a a -在x 轴上,则点()2,1Q a a -+在第( )象限.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0.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画垂线的条数是( )A .0B .1C .2D .无数11.关于x ,y 的方程组2,226x y a x y a +=⎧⎨+=-⎩的解满足0x y +=,则a 的值为( )A .8B .6C .4D .212.某中学计划租用若干辆汽车运送七年级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一辆车乘坐45人,那么有35名学生没有车坐;如果一辆车乘坐60人,那么有一辆车只坐了35人,并且还空出一辆车.设计划租用x 辆车,共有y 名学生.则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A .453560(2)35x y x y -=⎧⎨-=-⎩B .453560(2)35x y x y =-⎧⎨-+=⎩C .453560(1)35x y x y +=⎧⎨-+=⎩D .453560(2)35x y y x =+⎧⎨--=⎩二、填空题13.某手机店今年1-4月的手机销售总额如图1,其中一款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占当月手机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如图2.有以下四个结论: ①从1月到4月,手机销售总额连续下降②从1月到4月,音乐手机销售额在当月手机销售总额中的占比连续下降 ③音乐手机4月份的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 ④今年1-4月中,音乐手机销售额最低的是3月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序号).14.某小区地下停车场入口门栏杆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垂直地面 于点 ,平行于地面,若,则________.15.如图8中图①,两个等边△ABD ,△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向 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到图②,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____.16.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 解是34x y =⎧⎨=⎩,求方程组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换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_____.17.关于x 的不等式(3a-2)x<2的解为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8.已知a >b ,则﹣4a +5_____﹣4b +5.(填>、=或<)19.如图,直线//a b ,点B 在直线上b 上,且AB ⊥BC ,∠1=55°,则∠2的度数为______.20.某电视台组织知识竞赛,共设20道选择题,各题分值相同,每题必答.如表记录了4个参赛者的得分情况.在此次竞赛中,有一位参赛者答对13道题,答错7道题,则他的得分是_____. 参赛者 答对题数 答错题数 得分 A191112B182104C17396D101040三、解答题21.某校八年级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准备用1200元钱(全部用完)购买A,B两种笔记本作为奖品,已知A,B两种每本分别为12元和20元,设购入A种x本,B种y本.(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若购进A种的数量不少于B种的数量.①求至少购进A种多少本?②根据①的购买,发现B种太多,在费用不变的情况下把一部分B种调换成另一种C,调换后C种的数量多于B种的数量,已知C种每本8元,则调换后C种至少有______本(直接写出答案)22.某运输公司现将一批152吨的货物运往A,B两地,若用大小货车15辆,则恰好能一次性运完这批货.已知这两种大小货车的载货能力分别为12吨/辆和8吨/辆,其运往A,B 两地的运费如下表所示:目的地(车型)A地(元/辆)B地(元/辆)大货车800900小货车400600(1)求这15辆车中大小货车各多少辆.(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2)现安排其中的10辆货车前往A地,其余货车前往B地,设前往A地的大货车为x辆,前往A,B两地总费用为w元,试求w与x的函数解析式.23.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图中每个小方格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1B1C1;(2)直接写出△A1B1C1各顶点的坐标(3)求出△A1B1C1的面积24.为了响应市委和市政府“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号召,幸福商场用3300元购进甲、乙两种节能灯共计100只,很快售完.这两种节能灯的进价、售价如下表:进价(元/只)售价(元/只)甲种节能灯3040乙种节能灯3550(1)求幸福商场甲、乙两种节能灯各购进了多少只?(2)全部售完100只节能灯后,商场共计获利多少元?25.某单位需采购一批商品,购买甲商品10件和乙商品15件需资金350元,而购买甲商品15件和乙商品10件需要资金375元.()1求甲、乙商品每件各多少元?()2本次计划采购甲、乙商品共30件,计划资金不超过460元,①最多可采购甲商品多少件?②若要求购买乙商品的数量不超过甲商品数量的45,请给出所有购买方案,并求出该单位购买这批商品最少要用多少资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结合所给数据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无理数有3π,0.2112111211112……(每两个2之多一个1,共三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2.A解析:A【解析】【分析】设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设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题意得:515 2x yx y=+⎧⎪⎨=-⎪⎩.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先把a、b当作已知条件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与已知解集相比较即可求出a、b的值.解:20210x ax b+->⎧⎨--<⎩①②,由①得,x>2﹣a,由②得,x<12b+,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a<x<12b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x<1,∴2﹣a=0,12b+=1,解得a=2,b=1.故选A.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可求解.【详解】∵正数大于0和一切负数,∴只需比较-π和-4的大小,∵|-π|<|-4|,∴最小的数是-4.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注意两个无理数的比较方法:统一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根号外的移到根号内,只需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利用要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从甲地到达乙地建立不等式即可解题.【详解】解:由题可知只需要小明在15分钟之内走过的路程大于1800即可,即210x+90(15﹣x)≥180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属于简单题,建立不等关系是解题关键.6.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3=∠7,∠2=∠6;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3+∠4+∠5+∠6=180°.而∠4与∠8是AD和BC被BD所截形成得内错角,则∠4=∠8错误,故选D.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 ∠1和∠2是邻补角,故此选项错误;B. ∠1和∠3是对顶角,此选项正确;C. ∠3和∠4是同位角,此选项正确;D. ∠1和∠4是内错角,此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 8.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解两个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组解集,然后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出来即可.【详解】解:3(1)112123x xx x-->-⎧⎪⎨--≤⎪⎩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1,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解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确定不等式组解集的方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9.B解析:B【解析】【分析】由点P在x轴上求出a的值,从而得出点Q的坐标,继而得出答案.【详解】∵点P(a,a-1)在x轴上,∴a-1=0,即a=1, 则点Q 坐标为(-1,2), ∴点Q 在第二象限,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横纵坐标特点.10.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一条,据此解答. 【详解】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直线的垂直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11.D解析:D 【解析】 【分析】两式相加得,即可利用a 表示出x y +的值,从而得到一个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从而求得a 的值. 【详解】两式相加得:3336x y a +=-; 即3()36,x y a +=-得2x y a +=- 即20,2a a -==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析.12.B解析:B 【解析】 根据题意,易得B.二、填空题13.④【解析】【分析】分别求出1-4月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再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5×23=1955(万元)2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0×15=12(万元)3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解析:④ .【解析】【分析】分别求出1-4月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再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5×23%=19.55(万元)2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0×15%=12(万元)3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是 60×18%=10.8(万元),4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是 65×17%=11.05(万元).①从1月到4月,手机销售总额3-4月份上升,故①错误;②从1月到4月,音乐手机销售额在当月手机销售总额中的占比没有连续下降,故②错误;③由计算结果得,10.8<11.05,因此4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比3月份的销售额增多了.故③错误;④今年1-4月中,音乐手机销售额最低的是3月,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拆线统计图与条形图的综合应用,利用两图形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14.150°【解析】【分析】先过点B作BF∥CD由CD∥AE可得CD∥BF∥AE继而证得∠1+∠BCD=180°∠2+∠BAE=180°又由BA垂直于地面AE于A∠BCD=120°求得答案【详解】如图过解析:【解析】【分析】先过点B作BF∥CD,由CD∥AE,可得CD∥BF∥AE,继而证得∠1+∠BCD=180°,∠2+∠BAE=180°,又由BA垂直于地面AE于A,∠BCD=120°,求得答案.【详解】如图,过点B作BF∥CD,∵CD∥AE,∴CD∥BF∥AE,∴∠1+∠BCD=180°,∠2+∠BAE=180°,∵∠BCD=120°,∠BAE=90°,∴∠1=60°,∠2=90°,∴∠ABC=∠1+∠2=150°.故答案是:150o .【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5.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等边△ABD△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向右平移到△ABD 的位置得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得出OM+MN+NR+GR+EG+OE=A′D′+CD=1+1=2即可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等边△ABD ,△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得出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进而得出OM+MN+NR+GR+EG+OE=A′D′+CD=1+1=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两个等边△ABD ,△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向右平移到△A′B′D′的位置,∴A′M=A′N=MN ,MO=DM=DO ,OD′=D′E=O E ,EG=EC=GC ,B′G=RG=RB′, ∴OM+MN+NR+GR+EG+OE=A′D′+CD=1+1=2;故答案为2.16.【解析】【分析】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详解】两边同时除以5得和方程组的形式一样所以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解析:510x y =⎧⎨=⎩ 【解析】【分析】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详解】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两边同时除以5得,11122232()()5532()()55a x b y c a x b y c ⎧+⎪⎪⎨⎪+⎪⎩==, 和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形式一样,所以335245x y ⎧⎪⎪⎨⎪⎪⎩==,解得510x y ⎧⎨⎩==. 故答案为510x y ⎧⎨⎩==. 【点睛】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类比来解决,有一定的难度. 17.x<23【解析】【分析】根据已知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a 的范围即可【详解】∵关于x 的不等式(3a-2)x <2的解为x >23a-2∴3a -2<0解得:a <23故答案为:a <23【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解析:x<【解析】【分析】根据已知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a 的范围即可.【详解】∵关于x 的不等式(3a-2)x <2的解为x >,∴3a-2<0,解得:a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 >b∴﹣4a <﹣4b∴﹣4a+5<﹣4b+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b,∴﹣4a<﹣4b,∴﹣4a+5<﹣4b+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当不等式的两边要乘以(或除以)含有字母的数时,一定要对字母是否大于0进行分类讨论.19.【解析】【分析】先根据∠1=55°AB⊥BC求出∠3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BC∠1=55°∴∠3=90°-55°=35°∵a∥b∴∠2=∠3=35°故答案为:35°【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1=55°,AB⊥BC求出∠3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BC,∠1=55°,∴∠3=90°-55°=35°.∵a∥b,∴∠2=∠3=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考题】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不等式组213312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 尺,竿长y 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A .5{152x y x y =+=- B .5{1+52x y x y =+= C .5{2-5x y x y =+= D .-5{2+5x y x y ==3.同学们喜欢足球吗?足球一般是用黑白两种颜色的皮块缝制而成的,如图所示,黑色皮块是正五边形,白色皮块是正六边形.若一个球上共有黑白皮块32块,请你计算一下,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的块数依次为( )A .16块,16块B .8块,24块C .20块,12块D .12块,20块4.已知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则实数x ,y 的值是( )A .22x y =-⎧⎨=-⎩B .00x y =⎧⎨=⎩C .22x y =⎧⎨=⎩D .33x y =⎧⎨=⎩ 5.将一个矩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若∠1=40°,则∠2的度数是( )A .40°B .50°C .60°D .70°6.小明对九(1)、九(2)班(人数都为50人)参加“阳光体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B .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C .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D .喜欢篮球的人数(2)班比(1)班多7.为了绿化校园,30名学生共种78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783230x y x y +=⎧⎨+=⎩B .782330x y x y +=⎧⎨+=⎩C .302378x y x y +=⎧⎨+=⎩D .303278x y x y +=⎧⎨+=⎩ 8.16的平方根为( )A .±4 B .±2 C .+4D .29.已知32x y =-⎧⎨=-⎩是方程组12ax cy cx by +=⎧⎨-=⎩的解,则a 、b 间的关系是( ) A .491b a -=B .321a b +=C .491b a -=-D .941a b += 10.如图,下列能判断AB ∥CD 的条件有 ( )①∠B +∠BCD =180°②∠1 = ∠2 ③∠3 =∠4 ④∠B = ∠5 A .1 B .2 C .3 D .4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0,1,点B 的坐标()3,3,将线段AB 平移,使得A 到达点()4,2C ,点B 到达点D ,则点D 的坐标是( )A .()7,3B .()6,4C .()7,4D .()8,4 1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画垂线的条数是( ) A .0 B .1 C .2D .无数 二、填空题13.不等式71x ->的正整数解为:______________.14.若点P (2−a ,2a+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____.15.机械厂加工车间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安排______名工人加工大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1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 、20cm 、25c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_____ cm .17.3的平方根是_________.18.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______.19.已知a >b ,则﹣4a +5_____﹣4b +5.(填>、=或<)20.结合下面图形列出关于未知数x ,y 的方程组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12180∠+∠=︒,B DEF ∠=∠,55BAC ∠=︒,求DEC ∠的度数.22.如图,已知点D 、F 、E 、G 都在△ABC 的边上,EF ∥AD ,∠1=∠2,∠BAC=70°,求∠AGD 的度数.(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写理由或数学式)解:∵EF ∥AD ,(已知)∴∠2= ( )∵∠1=∠2,(已知)∴∠1= ( )∴ ∥ ,( )∴∠AGD+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已知)∴∠AGD= (等式性质)23.如图,已知AB∥CD.(1)发现问题:若∠ABF=12∠ABE,∠CDF=12∠CDE,则∠F与∠E的等量关系为.(2)探究问题:若∠ABF=13∠ABE,∠CDF=13∠CDE.猜想:∠F与∠E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归纳问题:若∠ABF=1n∠ABE,∠CDF=1n∠CDE.直接写出∠F与∠E的等量关系.24.某电脑经销商计划购进一批电脑机箱和液晶显示器,若购电脑机箱10台和液液晶显示器8台,共需要资金7000元;若购进电脑机箱2台和液示器5台,共需要资金4120元.(1)每台电脑机箱、液晶显示器的进价各是多少元?(2)该经销商购进这两种商品共50台,而可用于购买这两种商品的资金不超过22240元.根据市场行情,销售电脑机箱、液晶显示器一台分别可获利10元和160元.该经销商希望销售完这两种商品,所获利润不少于4100元.试问:该经销商有哪几种进货方案?哪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5.已知关于,x y的方程组354522x yax by-=⎧⎨+=-⎩和2348x yax by+=-⎧⎨-=⎩有相同解,求(a)b-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213312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1, 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 2.A解析:A【解析】【分析】设索长为x 尺,竿子长为y 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设索长为x 尺,竿子长为y 尺, 根据题意得:5152x y x y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黑白皮块32块”和因为每块白皮有3条边与黑边连在一起,所以黑皮只有3y 块,而黑皮共有边数为5x 块,依此列方程组求解即可.解:设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的块数依次为x ,y .则,解得,即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的块数依次为12块、20块.故选D .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粗,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 ∴40x y +-=且2()0x y -=,即400x y x y +-=⎧⎨-=⎩, 解得:22x y =⎧⎨=⎩, 故选C .【点睛】本题只要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为负数和平方后所得的数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知识和直线平行判定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可知折叠后的图案∠ABC=∠EBC ,又因为矩形对边平行,根据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2=∠DBC ,又因为∠2+∠ABC=180°,所以∠EBC+∠2=180°,即∠DBC+∠2=2∠2=180°-∠1=140°.可求出∠2=70°.【点睛】掌握折叠图形的过程中有些角度是对称相等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扇形图算出(1)班中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的人数和(2)班的人数作比较,(2)班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直接可看出.【详解】解:A、乒乓球:(1)班50×16%=8人,(2)班有9人,8<9,故本选项错误;B、足球:(1)班50×14%=7人,(2)班有13人,7<13,故本选项错误;C、羽毛球:(1)班50×40%=20人,(2)班有18人,20>18,故本选项正确;D、篮球:(1)班50×30%=15人,(2)班有10人,15>1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表现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现变化,在这能看出每组的人数,求出(1)班喜欢球类的人数和(2)班比较可得出答案.7.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该班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得:30 3278 x yx y+=⎧⎨+=⎩,故选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8.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详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属于基础题型.9.D解析:D【解析】把3{2xy=-=-,代入1{2ax cycx by+=-=,即可得到关于,,a b c的方程组,从而得到结果.【详解】由题意得,321322a cc b--=⎧⎨-+=⎩①②,3,2⨯⨯①②得,963 644a cc b--=⎧⎨-+=⎩③④-④③得941a b+=,故选:D.10.C解析:C【解析】【分析】判断平行的条件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依次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详解】①∠B+∠BCD=180°,则同旁内角互补,可判断AB∥CD;②∠1 = ∠2,内错角相等,可判断AD∥BC,不可判断AB∥CD;③∠3 =∠4,内错角相等,可判断AB∥CD;④∠B = ∠5,同位角相等,可判断AB∥C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的证明,注意②中,∠1和∠2虽然是内错角关系,但对应的不是AB与CD 这两条直线,故是错误的.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A和C的坐标可得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点B的平移方法与A 的平移方法相同,再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点D的坐标.【详解】解:∵点A(0,1)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4,2),即(0+4,1+1),∴点B(3,3)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3+4,3+1),即D(7,4);故选:C.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关键正确得到点的平移方法.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一条,据此解答.【详解】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直线的垂直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二、填空题13.12345【解析】【分析】【详解】解:由7-x>1-x>-6x<6∴x的正整数解为123456故答案为12345解析:1,2,3,4,5.【解析】【分析】【详解】解:由7-x>1-x>-6,x<6,∴x 的正整数解为1,2,3,4,5,6故答案为1,2,3,4,5.14.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a=2a+52-a=-(解析: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a=2a+5,2-a=-(2a+5)∴a=-1或a=-7.故答案是:a=-1或a=-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2-a|=|2a+5|,注意不要漏解.15.25【解析】【分析】【详解】设需安排x 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安排y 名工人加工小齿轮由题意得:解得:即安排25名工人加工大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关键是能 解析:25【解析】【分析】【详解】设需安排x 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安排y 名工人加工小齿轮,由题意得:85316210x y x y +=⎧⎨⨯=⨯⎩,解得:2560x y =⎧⎨=⎩. 即安排25名工人加工大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关键是能准确得知2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根据此正确列出方程.16.【解析】【分析】过C 作CD⊥AB 于D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 作CD⊥AB 于D∵AC2+B解析:【解析】【分析】过C 作CD ⊥AB 于D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 =25是最长边,AC =15,BC =20,过C 作CD ⊥AB 于D .∵AC 2+BC 2=152+202=625,AB 2=252=625,∴AC 2+BC 2=AB 2,∴∠C =90°.∵S △ACB =12AC ×BC =12AB ×CD ,∴AC ×BC =AB ×CD ,∴15×20=25CD ,∴CD =12(cm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突破点.17.【解析】试题解析:∵()2=3∴3的平方根是故答案为:解析:【解析】试题解析:∵(2=3,∴3的平方根是故答案为:18.【解析】【分析】如图在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长为因为斜边长即为半径长且OA为半径所以OA=即A表示的实数是【详解】由题意得OA=∵点A在原点的左边∴点A表示的实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析:【解析】【分析】=OA为半径,所以OA A【详解】由题意得,OA=∵点A在原点的左边,∴点A表示的实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线段OA的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 >b∴﹣4a<﹣4b∴﹣4a+5<﹣4b+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b,∴﹣4a<﹣4b,∴﹣4a+5<﹣4b+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当不等式的两边要乘以(或除以)含有字母的数时,一定要对字母是否大于0进行分类讨论.20.【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列出方程组即可【详解】由图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250325x y x y +=⎧⎨=+⎩ .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列出方程组即可.【详解】由图可得250325x y x y +=⎧⎨=+⎩. 故答案为250325x y 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解答题21.55︒【解析】【分析】只要证明AB ∥DE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180CDF ∠+∠=︒,12180∠+∠=︒,∴2CDF ∠=∠,∴//EF BC ,∴DEF CDE ∠=∠,∵B DEF ∠=∠,∴B CDE ∠=∠,∴//DE AB ,∴55DEC BAC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22.见解析【解析】【分析】首先根据EF∥AD可得∠2=∠3,进而得到∠1=∠3,可判断出DG∥AB,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DGA+∠BAC=180°,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EF∥AD,(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已知)∴∠1=∠3(等量代换)∴DG∥B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GD+∠CA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AB=70°,(已知)∴∠AGD=110°(等式性质).【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23.(1)∠BED=2∠BFD;(2)∠BED=3∠BFD,见解析;(3)∠BED=n∠BFD.【解析】【分析】(1)过点E,F分别作AB的平行线EG,FH,由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AB∥EG∥FH∥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F=∠BFH,∠CDF=∠DFH,从而得出∠BFD=∠CDF+∠ABF,同理可得出∠BED=∠ABE+∠CDE,最后可得出∠BED=2∠BFD;(2)同(1)可知∠BFD=∠CDF+∠ABF,∠BED=∠ABE+∠CDE,再根据∠ABF=1 3∠ABE,∠CDF=13∠CDE即可得到结论;(3)同(1)(2)的方法即可得出∠F与∠E的等量关系.【详解】解:(1)过点E、F分别作AB的平行线EG,FH,由平行线的传递性可得AB∥EG∥FH∥CD,∵AB∥FH,∴∠ABF=∠BFH,∵FH∥CD,∴∠CDF=∠DFH,∴∠BFD=∠DFH+∠BFH=∠CDF+∠ABF;同理可得∠BED=∠DEG+∠BEG=∠ABE+∠CDE,∵∠ABF=12∠ABE,∠CDF=12∠CDE,∴∠BFD=∠CDF+∠ABF=12(∠ABE+∠CDE)=12∠BED,∴∠BED=2∠BFD.故答案为:∠BED=2∠BFD;(2)∠BED=3∠BFD.证明如下:同(1)可得,∠BFD=∠CDF+∠ABF,∠BED=∠ABE+∠CDE,∵∠ABF=13∠ABE,∠CDF=13∠CDE,∴∠BFD=∠CDF+∠ABF=13(∠ABE+∠CDE)=13∠BED,∴∠BED=3∠BFD.(3)同(1)(2)可得,∠BFD=∠CDF+∠ABF,∠BED=∠ABE+∠CDE,∵∠ABF=1n∠ABE,∠CDF=1n∠CDE,∴∠BFD=∠CDF+∠ABF=1n(∠ABE+∠CDE)=1n∠BED,∴∠BED=n∠BF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n等分线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内错角,依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导计算,解题时注意类比思想和整体思想的运用.24.(1)每台电脑机箱、液晶显示器的进价各是60元,800元;(2)利润最大为4400元.【解析】【分析】(1)设每台电脑机箱的进价是x元,液晶显示器的进价是y元,根据“若购进电脑机箱10台和液晶显示器8台,共需要资金7000元;若购进电脑机箱2台和液晶显示器5台,共需要资金4120元”即可列方程组求解;(2)设购进电脑机箱z台,根据“可用于购买这两种商品的资金不超过22240元,所获利润不少于4100元”即可列不等式组求解.【详解】解:(1)设每台电脑机箱、液晶显示器的进价各是x,y元,根据题意得:1087000 254120x yx y+=⎧⎨+=⎩,解得:60800 xy=⎧⎨=⎩,答:每台电脑机箱、液晶显示器的进价各是60元,800元;(2)设该经销商购进电脑机箱m台,购进液晶显示器(50-m)台,根据题意得:60800(50)22240 10160(50)4100m mm m+-≤⎧⎨+-≥⎩,解得:24≤m≤26,因为m要为整数,所以m可以取24、25、26,从而得出有三种进货方式:①电脑箱:24台,液晶显示器:26台,②电脑箱:25台,液晶显示器:25台;③电脑箱:26台,液晶显示器:24台.∴方案一的利润:24×10+26×160=4400,方案二的利润:25×10+25×160=4250,方案三的利润:26×10+24×160=4100,∴方案一的利润最大为4400元.答:该经销商有3种进货方案:①进24台电脑机箱,26台液晶显示器;②进25台电脑机箱,25台液晶显示器;③进26台电脑机箱,24台液晶显示器.第①种方案利润最大为4400元.【点睛】考点:方案问题,方案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在中考中极为常见,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25.-8.【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两个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故只要将两个方程组中不含有a,b的两个方程联立,组成新的方程组,求出x和y的值,再代入含有a,b的两个方程中,解关于a,b的方程组即可得出a,b的值.试题解析:因为两组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所以原方程组可化为方程组①35234x yx y-=⎧⎨+=-⎩和方程组②45228ax byax by+=-⎧⎨-=⎩,解方程组①,得12 xy=⎧⎨=-⎩,代入②得4102228a ba b-=-⎧⎨+=⎩,解得23ab=⎧⎨=⎩,所以(-a)b=(-2)3=-8.【点睛】本题考查了同解方程组,考查了学生对方程组有公共解定义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将所给的两个方程组进行重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