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举例

合集下载

现金流量表详解及实例

现金流量表详解及实例

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它反映公司或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通常按照企业经济业务的性质将企业在一定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划分为三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类。

考生应注意掌握每类现金流量的具体项目。

三、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和编制方法(一)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P230 表 10-10(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1)间接法和直接法(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内容资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①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减少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特殊调整业务例:某企业 2002 年度有关资料如下:(1)应收账款项目:年初数 100 万元,年末数 120 万元;(2)应收票据项目:年初数 40 万元,年末数 20 万元;(3)预收账款项目:年初数 80 万元,年末数 90 万元;(4)主营业务收入 6000 万元;(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37 万元;(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本期计提坏账准备 5 万元(该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期发生坏账回收 2 万元,应收票据贴现使"财务费用" 账户产生借方发生额 3 万元,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 100 万元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万元,收到客户用 11.7 万元商品(货款 10 万元,增值税 1.7 万元)抵偿前欠账款 12 万元。

现金流量表的制作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制作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制作方法(一)现金流量表的现金1.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等)等。

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属于现金。

2.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

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二)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年末余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预收账款年末余额-预收账款年初余额)-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各种税费返还款。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罚款收入、经营租赁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投资性房地产收到的租金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人、除税费返还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等。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存货年末余额-存货年初余额)+(应付账款年初余额-应付账款年末余额)+(应付票据年初余额-应付票据年末余额)+(预付账款年末余额-预付账款年初余额)-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职工薪酬年初余额+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6)“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当期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支付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7)“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所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经营租赁支付的租金、支付的罚款、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等。

现金流量表编制举例与快速记忆

现金流量表编制举例与快速记忆

现金流量表编制口决,基本上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全部编制过程①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②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③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④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⑤所得税直接转,营业外去找固定资产⑥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⑦为职工支付的单独处理。

每句话怎样理解呢?别急,我们逐个地看。

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

简言之,在进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处理时,i)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借方或贷方)贷:主营业务收入应收票据应交税金ii)对贴现息处理借:财务费用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的收到现金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

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贴现时:借:财务费用1万作现金流量表时:银存9万借:财务费用1万贷:应收票据10万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1万iii)对应交税金的调整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贷:应交税金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

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

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一、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不含三个帐户内部转帐业务),如果借: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贷方不是“收入及销项税额”则加上,如果:贷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借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

※①与收回坏帐无关②客户用商品抵债的进项税不在此反映。

2、收到的税费返还=返还的(增值税+消费费+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支出支出)<即:存货本期贷方发生额-库存商品改变途减少数>+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数-应付帐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帐款期末数-预付帐款期初数)+库存商品改变用途价值(如工程领用)+库存商品盘亏损失-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摊销的大修理费-库存商品增加额中包含的分配进入的制造费用、生产工人工资±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如果借: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存贷类),贷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如果贷:应付帐款数、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借方不是“销售成本或进项税”科目,则加上。

5、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数-期末数)+(应付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附:当存在“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时,注意期初、期末及计提数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况,按下式计算考虑计算关系。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是一种会计报表,用于记录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情况。

编制现金流量表有两种方法: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1. 直接方法:
直接方法是根据现金的实际流入和流出金额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编制步骤如下:
1)列出所有现金流入的项目,包括销售收入、投资收入、融资收入等;
2)列出所有现金流出的项目,包括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税费支出等;
3)计算现金流入净额,即所有现金流入项目的总和;
4)计算现金流出净额,即所有现金流出项目的总和;
5)计算净现金流量,即现金流入净额减去现金流出净额;
6)计算期末现金余额,即期初现金余额加上净现金流量。

2. 间接方法:
间接方法是通过调整利润表计算现金流量。

编制步骤如下:
1)将利润表中的非现金收入和费用调整为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
2)根据调整后的利润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列出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
4)计算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5)计算净现金流量,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加上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6)计算期末现金余额,即期初现金余额加上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量
期末现金余额 = 期初现金余额 + 净现金流量。

手把手教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手把手教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按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直接法是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主要类别列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在直接法下,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

业务简单的,也可以根据有关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本项目可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分析填列。

本项目的现金流入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求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净额+本期应收账款减少额(-应收账款增加额)+本期应收票据减少额(-应收票据增加额)+本期预收账款增加额(-预收账款减少额)注:上述公式中,如果本期有实际核销的坏帐损失,也应减去。

(因核销坏账损失减少了应收帐款,但没有收回现金)。

如果有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帐金额,应加上。

(因收回已核销的坏帐,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应收账款,但却收回了现金)。

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

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3."收到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本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目以外收到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如罚款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等。

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简易编制现金流量表方法(实用)[★][修改版]

简易编制现金流量表方法(实用)[★][修改版]

第一篇:简易编制现金流量表方法(实用)现金流量表的简易编制方法(倒挤法)一、原理:收付实现制二、步骤:1、计算现金流量右下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增加额;2、填列“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3、填列“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各项,计算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额;4、填列“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各项,计算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额;5、倒挤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填列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使其等于倒挤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分析填列现金流量表左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使其等于倒挤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具体说明: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一般等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期初)2.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根据外币外汇损益填列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与“长、短期借款”、“应付股利”、“预提费用”、“财务费用”这个几个科目有关。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收到股东资本、发行股票、债券收到的现金-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

2)借款所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收到的现金3)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各项筹资活动以外的其他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入(如现金捐赠)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偿还借款本金+债券本金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现金股利+利润+借款利息+债券利息)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各项筹资活动以外的其他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出(如现金捐赠、融资租赁租赁费)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通过“长、短期借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投资收益”、“应付款项”等科目分析填列。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收回的短期投资本金及收益+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本金及收益+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本金(不含利息)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利息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回的现金净额=收到的现金-相关费用(包括保险赔偿)(如为负数,则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4)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实际办理该事项支付的现金(不包括固定资产借款利息资本化及融资租赁租赁费,在其他筹资活动反映)5)投资支付的现金=本期(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及手续费、佣金5.倒挤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几个需注意的地方: 1)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摊销和折旧,应按实际计提的金额填列(冲销则填列负数)2) 财务费用:不等于利润表的财务费用,这里仅指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财务费用3) 预提费用、经营性应收项目、经营性应付项目:必须将其中不属于经营性的部分剔除,不能完全按报表填列。

现金流量表手工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手工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分为两种:一、直接法,通俗的说就是通过涉及现金等资金类科目的凭证直接汇总而来,神舟软件便是这样生成的现金流量表;二、间接法,手工填制现金流量表通常使用间接法比较方便,就是通过逻辑推算,把财务记账依据的权责发生制转换为收付实现制;简单介绍手工填制过程如下:(一)、数字1所指向的栏目内容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如果不考虑货款是否收回,是否当期收回的因素,该项目可以看做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合计数字;但是现实中销售货物的过程资金不一定能同步收回,销售业务常见的会计分录有以下几种:1、当期收回货款借:现金(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下略)2、延期收回货款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3、以前月份里提前预收了货款借: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二)也就是说,主营业务收入(含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不能直接确认已经是全部收回资金了,这就需要通过可能影响的科目的借方发生额的变化去剔除(注意,因为收入类科目的增加是贷方,所以可能影响到资金收回的因素均在借方,所以把上面所列的两个影响的科目的借方当期发生额要减去,以年度累计数为例,调整公式如下:主营业务收入贷方累计发生额—应收账款借方累计发生—预收账款借方发生额通过上面的公式,把本月实现销售收回的资金已经推算出来了。

(三)仅仅调整反映出当期的销售实收资金状况还不够,还有以前月份没有收回的货款、在本月收回来了的;本月预收货款、以后月份实现销售的因素,所以还需要加上这两个因素,因为,这两种因素导致本期的实际收到的资金增加了(例如收回欠款分录:借、现金贷、应收账款),调整公式如下:主营业务收入贷方累计发生额+应收账款贷方累计发生—预收账款贷方发生额和(二)下面的调整公示合并在一起,数字1所指向的栏目金额计算公式则为:主营业务收入(含其他业务收入)贷方累计发生额—应收账款借方累计发生—预收账款借方发生额+应收账款贷方累计发生—预收账款贷方发生额同样的逻辑,其他栏目就可以自己分析判断该调整那些科目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直接法)直接法与间接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两种编制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以“主营业务收入”为起算点,有助于评价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间接法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时使用。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包括收现的销项税)A.本期销售、本期收现B.以前销售、本期收现C.预收款(1)以本期销售收入的基础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调整“应收帐款”项目净增加(―)净减少(+)应收帐款(期初―期末)初步调整(3)本期计提的坏帐准备(―)本期转回多提的坏帐准备(+)借:管理费用贷:坏帐准备(“应收帐款”)(2)中减少数已加上此处坏帐准备应减去再调整例:1.销售商品价款1000万,已收现;2、收回上期应收款80万,3、销售商品价款90万,未收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90=1090应收帐款 =100―110= -101080与采用统计的方法处理一致。

如4、本期计提坏帐准备6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000+90=1090应收帐款=100-(110―6)=-41086注:本期注销坏帐以及收回已注销的坏帐,不需再调整(4)现金折扣(―)因:借:应收帐款 1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借:银行存款 99借:财务费用 1贷:应收帐款 100再调整(5)“应收票据”项目净增加(―)净减少(+)应收票据(期初―期末)初步调整(6)贴现息(―)再调整(7)带息票据期末计息(+)再调整(8)“预收帐款”项目净增加(+)净减少(-)初步调整(9)销售退回、抵减流入量,而不作为流出量(10)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应收款(―)再调整(11)以本期“销项税”为基础基础借:银行存款 234借:应收帐款 117贷:收入 3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51借:在建工程 107贷:库存商品 9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7总结: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帐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转回多提的坏帐准备―票据贴的利息―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应收款―现金折扣2、收到税费的返还,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等,教育费附加返还款“收到税费的返还”=退回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关税+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3.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押金其他应付款罚款收入营业外收入赔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发生的赔款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包括付现的进项税)A.本期购货、本期付现B.上期购货、本期付现C.预付款(1)以本期销售成本为基础主营业务成本基础其他业务支出存货本期增加数例:主营业务成本为1000万元期初期末存货 100万 60万假设:①外购存货均已付款;②增加的存货均为外购的;③减少的存货均为外销的;④不考虑增值税。

存货:期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期初) =本期销售成本+(期末―期初) =1000+(60―100)=960(2)调整“存货”净增加(+)初步调整净减少(―)存货(期末―期初)(3)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本期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再调整(4)“应付帐款”项目净增加(―)净减少(+)应付帐款(期初―期末)初步调整(5)取得现金折扣(―)再调整(6)“应付票据”净增加(―)初步调整净减少(+)应付票据(期初―期末)(7)带息票据期末计息(+)再调整借:财务费用贷:应付票据(8)“预付帐款”净增加(+)净减少(―)预付帐款(期末―期初)初步调整(9)非外购增加存货(―)工资费用分配生产成本计提福利费制造费用折旧投资转入接受捐赠再调整(10)非外销减少的存货(+)再调整对外投资对外捐赠工程建设领用转入在建工程行政管理、销售部门领用转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盘亏、毁损前面假定销售成本=减少(11)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应付款(―)再调整(12)以本期“进项税”为基础。

基础总结: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n+存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n+应付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n+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n+预付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本期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取得现金折扣―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固定资产大修理费+非外销减少的存货―非现金资产抵偿例:A公司本期利润表的有关项目如下:主营业务收入 2000万主营业务成本 1800万管理费用 200万其中:坏帐准备计提 10万存货跌价准备 20万财务费用 30万其中:发生的现金折扣 8万贴现息 6万取得现金折扣―5万资产负债表上的有关项目如下:期初期末应收票据 200 130应收帐款 190 260预付帐款 40 50存货 260 220应付票据 70 100应付帐款 340 400预收帐款 60 80⑴销售商品增值税率均为17%,本期进项税为240万;⑵本期工资费用分配,计入生产成本360万,制造费用40万;管理费用50万,按14%计提福利费;⑶本期计提折旧,计入制造费用30万,管理费用 35万⑷本期存货发生毁损,成本为10万。

求: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现多少;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付现多少本期销售收现:①基础主营业务收入 2000销项税 3402340②应收票据 = 200―130 = 70初步调整应收帐款 = 190―260 = ―70预收帐款 = 80―60 = 202360③坏帐准备 = ―10再调整现金折扣 = ―8贴现息 = ―62336本期购货付现:①基础主营业务成本 1800存货 220―260 = ―40进项税 2402000②应付票据 = 70―100 = ―30初步调整应付帐款 = 340―400= ―60预付帐款 =50―40 = 101920③存货跌价准备 = 20再调整现金折扣 = ―5非外购增加存货 = ―(360+40+400×14%+30) = -486非外销减少存货 = 101459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a.支付给职工的: 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以及各种补贴等;b.为职工支付的: 如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商业保险金等。

注:不包括:(1)离退休人员(在“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反映)(2)工程建设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应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中反映应以“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借方发生额,即货币资金流出所对应的科目金额为基础。

支付给职工的 =本期工资费用分配数+本期计提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期末)+应付福利费(期初―期末)接上例:期初期末应付工资 50 30应付福利费 20 26支付给职工的 = 450+450×14%+(50-30)+(20-26)= 5276、支付的各项税费反映企业当期实际上交税务部门的各种税金以及支付的教育费附加,不包括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实际支付的耕地占用税等。

⑴、交纳增值税(交纳给税务部门的);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②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借方)⑵、交纳所得税 = 所得税+应交税金―所得税(期初―期末)⑶、交纳的城建税、消费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等。

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销项税-进项税)+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其他业务支出(税金)+管理费用(税金)+应交税金(期初―期末)+其他应交款(期初―期末)注:将非经营活动的税金剔除。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业务招待费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差旅费、办公费管理费用财产保险费宣传广告费营业费用支付押金、备用金其他应收款罚款营业外支出例.甲公司2001年度发生的管理费用为2200万元,其中:以现金支付退休职工统筹退休金350万元和管理人员工资950万元,存货盘亏损失25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2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20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150万元,其余均以现金支付。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1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答案】B解析: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管理费用 2200 -管理人员工资 950 -存货盘亏损失25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20-无形资产摊销200 -计提坏账准备150 =455( 万元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比通常的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范围要广。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而收到的现金,以及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本金而收到的现金。

不包括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以及收回的非现金资产。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因各种投资所收到的现金股利收入、利息收入。

不包括债券投资收回的本金和股票股利。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反映的是净额,包括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的变卖收益以及遭受灾害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等。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以外,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

其他现金流入如价值较大的,应单列项目反映。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不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部分,以及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这些要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另外,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的固定资产,首次支付的现金作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以后各期支付的现金,作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反映各种性质的非现金等价物投资所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附加费用。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以外,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

其他现金流出如价值较大的,应单列项目反映。

下列现金流量中 , 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 。

A.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B. 出售固定资产所收到的现金C. 取得短期股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D. 分配股利所支付的现金E. 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所收到的现金答案:A 、 B 、 C解析:选项 D 属于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 选项 E 属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下列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中 , 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 。

A. 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耕地占用税B. 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已资本化的利息费用C. 因火灾造成固定资产损失而收到的保险赔款D. 最后一次支付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答案: A 、 C解析: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