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类及词性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语文词性教案

语文词性教案

语文词性教案词性教案语文中考语文词性复习教案初中关于词性的语法教案怎么写篇一:词性教案词分虚词、实词两类。

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叹词和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名词一、名词的意义: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二、名词的分类:(一)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二)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三)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四)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五)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六)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动词一、动词的定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二、动词的分类:1.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形容词一、形容词的定义: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二、形容词的分类:1. 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 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 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数词一、数词的意义: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二、数词的分类:1. 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 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 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 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 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量词一、量词的意义:表示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的词。

初中词性分类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词性分类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初中词性分类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初中常见的词性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数词等。

- 能够准确判断词语在句子中的词性,并举例说明。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词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通过对词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初中常见的词性分类,能够准确判断词语在句子中的词性。

2. 教学难点:理解词性的本质特征,能够灵活运用词性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小组合作法- 练习法- 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性知识。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哪些词性?它们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名词:讲解名词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2. 动词:讲解动词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3. 形容词:讲解形容词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4. 副词:讲解副词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5. 介词:讲解介词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6. 连词:讲解连词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7. 助词:讲解助词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8. 叹词:讲解叹词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9. 数词:讲解数词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三、巩固练习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篇短文,要求小组成员共同找出文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并解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2. 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并给予指导。

词性知识初中教案

词性知识初中教案

词性知识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词性的概念,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基本词性。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不同词性的词语,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

3. 学生能够通过词性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词性的概念和区分。

2. 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1. 词性的辨别和运用。

2. 复杂句子中词性的判断。

教学准备:1. 词性表格和例子。

2. 练习题和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词语,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分类。

2. 提问:你们认为词语可以按照什么方式进行分类呢?二、讲解词性知识(15分钟)1. 介绍词性的概念:词性是词语的基本语法属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讲解不同词性的特点和用法:-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名称。

-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变化等。

-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等。

- 副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等。

3. 示例:给出一些词语,让学生判断它们的词性,并解释原因。

三、练习和互动(15分钟)1. 练习题:给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判断句子中词语的词性。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互相练习判断词性,并分享自己的答案和解释。

四、拓展和应用(10分钟)1.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词性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2. 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词性的词语,构造丰富多样的句子。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词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一些词语,判断它们的词性,并运用到写作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词性的基本概念和区分。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同词性的词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词性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中考语文语法——词性、短语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语法——词性、短语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和、跟、与、同”连词与介词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木意思不变:介 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如:我和弟弟都喜欢语文。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如:我将努力和弟弟改变对立关系。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广。
②表示概数的,如:几、些、多、约等。
③表示序数的,如:第一、第二等。
语法功能:经常和型词组成数量词。
名与动、形的区别:A.名词一般不能重叠, (少数除外如:人人、 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重捶后 表示遍及全部、皂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登,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 高的。
③表方式、方法的,如:据、以、将、就、凭等。
④表原因、目的的,如:因、由于、为等。
⑤表对象、关联的,如:对、关于、替、同、与、论、顺、连等。 ⑥表比较的,如:比、和、同、与、跟等。
⑦表排除的,如:除r、除非等。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如:[在阅览室]看书: [从早上]做< 到晚上
语法功能:介词不单用,只能与名、代词组成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主 要作状语。
B.动词重捶: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 (他),愉快(你)X,高兴(他)X。
五、量词
①表示事物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台、条、类、米、千克、公里、 吨等。
②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动量词,如:次、趟、回、遍等。

初中语文词类总结归纳教案

初中语文词类总结归纳教案

初中语文词类总结归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中常见的五大词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2.掌握每种词类的基本特点和用法;3.能够在句子中正确使用各类词语。

二、教学内容:1.名词:命名事物的词语,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2.动词:表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变化的词语;3.形容词: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4.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表示方式、程度、频率等;5.介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表示方位、时间、原因等关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名词名词是语文中最常见的词类之一,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第二节】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变化的词语,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第三节】形容词形容词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用来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第四节】副词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语,用来表示方式、程度、频率等。

【第五节】介词介词是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的词语,用来表示方位、时间、原因等关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每种词类的基本特点和用法;2.示范法:以句子为例,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句子中所用词的词类;3.练习法:提供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词语的用法;4.游戏法: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增加学生对词类的兴趣和记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活动,检验学生对词类的掌握情况。

评价指标:1.能够准确辨认常见词语的词类;2.能够在句子中正确使用各类词语;3.能够从阅读材料中归纳总结出不同词类的特点。

六、教学资源:1.教科书及习题;2.黑板、彩笔等;3.课堂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词类的掌握还不够稳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练习,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词类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在实际运用中正确使用各类词语。

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来提高他们对于词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词性讲解教案

初中词性讲解教案

初中词性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文词性的基本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量词;2. 能够正确辨别句子中的各种词性;3. 掌握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

教学重点:1. 词性的基本分类和辨别;2. 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1. 一些特殊词性的辨别;2. 不同词性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例句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汉语知识,如汉字、词语、句子等;2. 提问:你们知道句子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吗?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介绍词性的概念和基本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2. 通过PPT展示各种词性的例句,让学生观察和理解;3. 讲解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如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4. 进行一些特殊词性的讲解,如连词、助词等;5. 通过PPT和例句,讲解词性的辨别方法,如看词在句中的位置、作用等。

三、练习与互动(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辨别句子中的词性;2. 学生在纸上完成练习,老师巡回指导;3. 选取一些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和讲解;4. 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换练习题,进行互相评价和纠正。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词性的基本概念和辨别方法;2. 提醒学生要注意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避免混淆;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语言表达,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了中文词性的基本分类和辨别方法,掌握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现代汉语词性及辨析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现代汉语词性及辨析
不必 也许 的确 何必 未 慢慢 忽然 不便 当然
(二)副词的语法功能
1.只能和动词、形容词组合 2.副词能作状语或补语 (1)他又来了。 (2)天冷得很。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前,构成介宾短语, 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等。
1.表时间:从 自从 到 在 当 于 2.表地方方向 :由 从 向自 朝 顺着 沿着 到 在 3.表方式:用 凭 靠 拿 按照 根据 通过 经过 4.表原因:由于 因 5.表目的:为 为了 为着 给 6.表对象关联:对 对于 关于 连 同 跟 与 和 把 给
表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能受程度副词“很”修饰。
例如: (很)爱 (很)怕 (很)能 (很)会 (很)希望 (很)敬慕 (很)讨厌 (很)喜欢 (很)可能 (很)应该 (很)愿意 (很)可以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状态)、性质、品质、颜色的词
(一)种类 1.表形状:长、短 、大、直、圆、胖、瘦 2.表状态:明媚、清楚、快、轻松、惊奇、慌张、激动 3.表性质:好、甜、 漂亮、软 4.表品质:优秀、老实、伟大、软弱、高尚 5.表颜色:绿、红、雪白、绯红
3.语气助词:呢、吗 、啊 、吧、 了
助词的语法功能:
1.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2.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
叹词:表示某种感情以及用于呼唤 应答
一、分类:表示悲伤:哎,哎哟
表示愤慨:呸、哼 表示惊讶:哎呀、咦、啊 表示喜悦:哈哈、嘿嘿 表示呼唤:喂、嘿 表示应答:哦、嗯
二、语法功能: 可独立成句。
别人、人家 2.疑问代词: 谁、何、什么,哪儿、哪里,几时、几、多少
(问事物、时间、地方和数量)
怎、怎么、怎样、如何、为什么
(问方式、性状和原因)
3.指导代词:这 、那 、每、各、莫、某、别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类及词性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类及词性

语法——词类及词性一、词的分类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例: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一般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词性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人事名词:如,人学生鲁迅《离骚》政治文化2、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星期天母亲节刚才3、处所名词:如,上海中国远处周围里屋郊区4、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里外旁内东西判断方法:1、能受数量词修饰。

两个城市一些学生一点儿水2、不受副词“不”修饰。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现、变化、消失、判断、心理活动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

如,走看说进行开始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

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

如,能够解决)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

动词的判断方法:1、不能受“很” 修饰(除能愿和心理活动动词外)2、标志:“着”“了”“过”3、用带趋向动词或重叠的方式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趋向等。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如,长、短、粗、高大……2、表示性质如,高尚、乐观、懦弱……3、表示状态如,迅速、朦胧、遥远……判断方法:1、一般能用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少数本身就表示程度“雪白、完美”等)。

2、大多可以按AA或AABB的方式重叠。

如,小小(的)高高大大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1、表示确数:三分之二、七百……2、表示概数:成千上万、若干……3、表示序数:初一、第八……量词:表示计量单位的词。

1、物量词:表人或事物的单位。

中考专题复习:词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词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词语复习教案第一章:词语的含义与用法1.1 词语的分类1.1.1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1.1.2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问词1.2 词语的用法1.2.1 词语的搭配1.2.2 词语的修饰与被修饰1.2.3 词语的替代与指代1.2.4 词语的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第二章:成语与俗语的复习2.1 成语的含义与用法2.1.1 成语的来源与构成2.1.2 成语的解释与例句2.1.3 成语的辨析与运用2.2 俗语的含义与用法2.2.1 俗语的来源与特点2.2.2 俗语的解释与例句2.2.3 俗语的辨析与运用第三章:词语的辨析与运用3.1 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3.1.1 近义词与反义词的含义与区分3.1.2 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技巧3.1.3 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运用实例3.2 词语的固定搭配3.2.1 动词与名词的搭配3.2.2 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3.2.3 形容词与动词的搭配3.2.4 固定搭配的运用实例第四章:词语在文段中的理解与分析4.1 词语的含义与语境4.1.1 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4.1.2 词语的一词多义与词义辨析4.1.3 词语在文段中的具体运用4.2 词语的修辞手法4.2.1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4.2.2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4.2.3 修辞手法的运用实例第五章:词语的复习策略与技巧5.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5.1.1 确定复习重点与难点5.1.2 安排合适的复习时间与进度5.2 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5.2.1 记忆法:联想、歌谣、故事等5.2.2 练习法:做题、写作、口语表达等5.2.3 交流法:与他人讨论、分享学习经验等5.3 定期进行自我检测5.3.1 做题:模拟试题、历年真题等5.3.2 反思: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第六章:常见易错词语的辨析6.1 易混淆词语的辨析6.1.1 形近词的区分:如“的”、“地”、“得”的用法6.1.2 音近词的区分:如“效果”与“効果”6.1.3 易错词的辨析:如“背道而驰”与“南辕北辙”6.2 易误用词语的辨析6.2.1 词语的感情色彩区分:如“表扬”与“批评”6.2.2 词语的适用场合区分:如“一般”与“通常”6.2.3 词语的搭配错误:如“提高水平”与“提升水平”第七章:词语运用能力的提升7.1 遣词造句7.1.1 词语的连贯运用:练习构造完整的句子7.1.2 词语的生动运用:练习运用形容词、副词等7.1.3 词语的创新运用:练习运用新学的词语7.2 阅读理解7.2.1 词语在文段中的作用:理解词语对文意的影响7.2.2 词语的推理分析: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7.2.3 词语的细节理解:找出文段中与词语相关的信息第八章:词语在写作中的运用8.1 词语的选择与搭配8.1.1 选择合适的词语:根据写作主题选择恰当的词语8.1.2 词语的合理搭配:练习合理的词语搭配,避免语病8.1.3 词语的丰富运用: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8.2 写作练习8.2.1 词语的运用练习: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给定的词语进行写作8.2.2 写作素材的积累:积累常用的词语、成语、俗语等8.2.3 写作技巧的提高:学习优秀的写作范文,掌握写作技巧第九章:中考词语题型解析9.1 选择题型9.1.1 单选题: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9.1.2 多选题: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词语9.2 填空题型9.2.1 根据上下文填空:根据文意填写合适的词语9.2.2 根据词语解释填空:根据词语的含义填写合适的词语9.3 解答题型9.3.1 词语辨析:分析词语的用法与含义9.3.2 词语运用:运用词语完成句子或文段第十章:复习效果的评估与提高10.1 自我评估10.1.1 做题自测:完成模拟试题,评估自己的掌握程度10.1.2 错题总结: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10.1.3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学习计划10.2 寻求帮助10.2.1 与老师沟通:向老师请教问题,获取指导建议10.2.2 与同学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互相学习进步10.2.3 参加辅导班:参加专门的辅导班,提高学习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词语的分类与用法:这是基础环节,对于理解后续复杂的词语运用至关重要。

部编版语文中考字词专项复习教案

部编版语文中考字词专项复习教案
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
20、顷刻面颊喷嚏激荡嘈杂过滤唠唠叨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八年级下册生字表
1、绯红标致落第不逊诘责托辞油光可鉴深恶痛绝抑扬顿挫物以稀为贵
2、翳责罚管束气量广漠质问文绉绉
3、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
4、黝黑滞留愚钝器宇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炽热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
二、词语考查的题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但有时也会与其他题型综合起来考查。诸如同修改病句、仿写句子等题型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对词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考查方式将是今后中考命题的一个必然趋势。纵观近几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词语运用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题型上说,词语运用题以选择题为主,命题者往往提供多种语言环境供选择,这样的题型便于我们能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使用。
解题锦囊四:成语作为词语的特殊形式历年来在中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正确使用成语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成语的来源:大多是从古代的神话故事传说、古诗文、寓言中逐渐演化来的。
(2)弄懂成语的意义:①有的成语所表示的意思与字面意义是一致的,只要了解了它的字面意义及相互关系,就能理解其意义,如“唯利是图”。②有的成语实际意义跟字面的意义不一致,如“缘木求鱼”。
7、郝叟哽懊悔祈祷
8、逼狭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
9、炽痛嗥鸣斑斓谰语怪诞亘古默契田垄蚱蜢污秽
11、宰割筹划彷徨仰慕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
13、重荷愁苦深邃踌躇巴望锁闭磐石惹人注目杂乱无章不见天日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总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如果几个意义之间根本没有什么联系,那就不是一词多义现象,而是几个不同的词了。

初中词和词类教案

初中词和词类教案

初中词和词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性和句子成分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不同词性的词语,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教学内容:1. 词性的概念和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量词。

2. 句子成分的知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 词性和句子成分的运用。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各种词性的特点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不同词性的词语构造句子。

教学难点:1. 词性和句子成分的辨别。

2. 复杂句子中词性和句子成分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性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的特点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教师讲解词性的概念和分类,通过示例词语解释各种词性的特点。

2. 教师讲解句子成分的知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并通过示例句子进行分析。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示例句子,理解词性和句子成分的关系。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词语,让学生判断其词性,并组成句子。

如:“太阳、升起、美丽、很快。

”2.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3. 教师设计一些填空题,让学生根据句子成分的知识进行填写。

如:“他(主语))(状语)去(谓语)了(补语)。

”4.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解答案并分析。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词性和句子成分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有关词性和句子成分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词性和句子成分的基本知识,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辨别和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复杂句子中词性和句子成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12类词性)(教学案、教案)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12类词性)(教学案、教案)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12类词性)(教学
案、教案)
现代汉语的词性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而虚词则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可以分为表示人的、具体事物的、抽象事物的、时间的、方位的和专有名词。

动词则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发展变化等意义,包括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可能意愿和趋向的动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和颜色,包括表示状态、性质、颜色和形状的形容词。

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包括表示确数、概数和序数的数词。

量词表示单位,包括表示物量和动量的量词。

代词是代替其他词或短语的词语,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初中词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词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词性的基本概念,了解常见词性的用法,并能正确判断词语的词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词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教学重点:1. 理解词性的概念,掌握常见词性的用法。

2. 能够正确判断词语的词性。

教学难点:1. 对词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在具体语境中判断词语的词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词语卡片3. 学生预习《春》一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的事物有哪些共同点?3. 提问:图片中的事物可以用什么词来描述?二、新课导入1. 介绍词性的概念: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是词语的基本分类。

2. 介绍常见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3. 展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每个词语的词性。

三、课堂活动1. 阅读课文《春》,找出其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判断其词性。

2.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的不同词性,并举例说明。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结果,纠正错误,加深学生对词性的理解。

四、实践练习1. 给出以下句子,让学生判断其中词语的词性:- 小明很勤奋。

- 她今天心情很好。

- 我们明天去公园。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词性的概念和用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词性运用方面的不足。

3.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成度。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词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

中考语文词性教案

中考语文词性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中考语文词性教案中考语文词性教案第 1 页中考语文词性教案篇一:2019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词语复习篇二:《_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一、课前热身,背诵古诗词。

二、导入。

同学们,中国古诗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曲过目成诵,脍炙人口,美不胜收。

这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鉴赏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我们中考的一道必考题。

并且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分值为 6 分。

从历次考试的得分来看,我们同学的分数都较低。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古诗词鉴赏的专题复习,希望对同学们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三、答题失分的主要原因:1、答非所问;2、审题不当,任意发挥;3 生搬硬套术语;4、不能迁移,弄错诗意;5、漏掉答题要点,答题不完整;6、答题不规范,表达不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三考点归纳(5 点)中考语文词性教案第 2 页①鉴赏语言②1/ 21鉴赏表达技巧③点评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④点评作者观点态度⑤鉴赏形象(意象)四近几年中考诗词鉴赏试题回顾:10 年中考(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名句赏析)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中考语文词性教案第 3 页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和词类 课件30张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词和词类 课件30张
2、表对象、范围的:对、对于、关于、把、被、 将、让、和、除了……
3、表目的、手段、方式的:为、为了、为着、以、 按照、通过……
4、表根据的:根据、依照、凭、遵照、经……
9、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和句子, 起连接作用的词。
和、跟、同、与、及、以及、而、或者、 并且、不但、而且、与其、不如、虽然、但 是、可是、因为、所以、因此、如果、即使、 只要、只有、无论、不管、尽管、由于……
副词
名词
⑨ 气温很低,只有零下五度,游击队员化整为零,
进入山区暂避寒冬。
名词
数词
① 大家都离开了,光剩下他一人。
副词
② 月亮的光洒落大地,这是个银白色的世界。
名词
③ 请你不要胡乱猜测,难道光头就一定是和尚?
形容词
①中国的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很好,三个前空翻 之后,着地仍稳若泰山。
名词
②我拼命地向前游,到达终点之后,才知道自 己破了大会纪录。

实词



虚词

动形 量代 介连 叹 拟声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人的名称 具体事物 抽象事物 时间名称 处所名称 方位名称
鲁迅 老师
桌子 操场 书本
走势 情绪 经济
昨天 下午
兰州 中间 南京 周围
方位名词:上、下、左、右、东、西、 南、北、中、上面、上边、东方。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 理活动及判断等的词。
动词
名词
③我们冒着危险,攀过最危险的山崖,最后才
找到下山的路。
名词
形容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④爸爸常常教训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紧记他的
教训。 名词 动词

2024中考语文复习 词性 课件

2024中考语文复习 词性 课件

A. 虫子、园子、声响是名词 B.滑、爬、藏、制造是动词 C.寂寞、腻烦、生机是形容词 D.假如、也、永远是副词
B.生机是名词 D.假如是连词
对下列语段中词性类型判断,有误得一项是( )
我蹲在一条长满菊花的小径旁看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以致蚂蚁急匆匆地在高大的菊花丛中奔跑,我用一块石头拦住
它的去路,它惊呆了……我以为它回绕开走或者退回去,实际
③了、着、过
定义
叹 例子 词
定义 拟 声 例子 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唉呀、哼、呸、哎哟、
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 咕叽咕叽、咯吱咯吱、叽里咕噜、 乒乒乓乓、叮叮咚咚等
第 叁
章 巩固练习
对下列语段中词性类型判断,有误得两项是( )
假如没有虫子,园子就显得太寂寞了。风滑过枝叶得声 音,起初是动听的,像流行音乐,听久了就有点腻烦。虫子的 藏身处我永远也找不到,它们在花草灌木间飞来爬去,不时制 造点儿声响,这园子里面就隐藏了另外的生机,也让我有了许 多思量。
主要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 常用作定语,也可作表语或补语。
①表示人的状态、特点、品质等 ②表示事物的形态、颜色、特点等
例子
(对应上面序号)
①高尚、强壮、天真、无私等 ②宽大、笔直、蔚蓝、柔软等
定义 数 词
分类
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的词。 ①确数 ②概数 ③序数
例子
(对应上面序号)
①八、一百、五分之一、百分之三 ②三四(个)、几十(只)、十来(辆) ③第五、初八、老二
定义 量 词
分类
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 词
①物量 (表静态,常跟名词搭配) ②动量 (表动态,常跟动词搭配)
例子

中考词性专项讲解教案

中考词性专项讲解教案

中考词性专项讲解教案教案标题:中考词性专项讲解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中考中常见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介词。

2. 能够准确辨别句子中的词性,并能够根据词性进行句子分析和语法运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性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中考英语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3. 教具:练习题、词性分类表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句子,并请学生根据所给句子,讨论句子中的词性。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下问题:- 这个词是什么词性?- 这个词在句子中扮演什么角色?- 这个词有什么特点?Step 2:词性分类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词性分类表,并逐一讲解各个词性的特点和用法。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词汇,让学生尝试进行词性分类。

Step 3:词性辨析练习(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句子,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词性知识,判断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性,并解释其用法和特点。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竞赛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Step 4:词性运用训练(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句子,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词性知识,完成相应的语法运用练习。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性知识,完成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同时,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Step 6: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以下问题:- 你觉得本节课最有收获的是什么?- 你在课堂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觉得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教学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个别或整体的反馈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词类及词性一、词的分类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例: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一般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词性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人事名词:如,人学生鲁迅《离骚》政治文化2、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星期天母亲节刚才3、处所名词:如,上海中国远处周围里屋郊区4、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里外旁内东西判断方法:1、能受数量词修饰。

两个城市一些学生一点儿水2、不受副词“不”修饰。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现、变化、消失、判断、心理活动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

如,走看说进行开始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

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

如,能够解决)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

动词的判断方法:1、不能受“很” 修饰(除能愿和心理活动动词外)2、标志:“着”“了”“过”3、用带趋向动词或重叠的方式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趋向等。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如,长、短、粗、高大……2、表示性质如,高尚、乐观、懦弱……3、表示状态如,迅速、朦胧、遥远……判断方法:1、一般能用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少数本身就表示程度“雪白、完美”等)。

2、大多可以按AA或AABB的方式重叠。

如,小小(的)高高大大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1、表示确数:三分之二、七百……2、表示概数:成千上万、若干……3、表示序数:初一、第八……量词:表示计量单位的词。

1、物量词:表人或事物的单位。

如,个位根本片双串寸公里两斤平方吨点儿些2、动量词:表动作行为的单位。

如,次回遍下遭番代词: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

如,你我他它(们)自己人家大家咱您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

如,这那这儿那么这样那样这里那里这么些那会儿每各某另一切其他3、疑问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询问的作用。

如,谁什么哪多会儿哪里几多多少怎么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1、表程度:很更太极顶十分非常至少起码略2、表范围:都总共净只仅仅光单单一概就统统3、表时间:已曾刚才早已正将便常一向从来4、表频率:又再再三还屡次重新5、表状态:大力大肆亲自特意连忙悄悄匆匆公然6、表语气:难道究竟简直可却幸而也许其实索性7、表肯定、否定:必必须准的确不没未勿别语法功能:1、修饰动、形,不修饰名词。

介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作附加成分。

1、表时间:在于自自从从当由趁随着到2、表处所:从打朝向在沿着顺着3、表排除:除除了4、表对象、范围:对于和跟同与替将把关于被5、表方式、手段:按照依依照根据以凭本着用6、表目的、原因:为为了为着因由语法功能:介词不单用,只能与名、代词组成介宾短语,起修饰和补充说明的作用。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分句或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

1、连接词或短语:和跟同与及以及2、连接分句:不但不论因为由于宁可不过否则可见于是3、连接词、句子:并并且而以及或者或是语法特点:1、连接分句的连词,常成对使用,或跟某些词配合使用。

如,尚且…何况… 只有…才…2、连词只有关联作用,没有修饰作用,不作句子成分。

助词: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附加意义的词。

不能单独使用。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A、作为某种结构的标志。

“的”是偏正结构的标志。

如,我的书慢慢地走“得”是中补结构的标志。

如,跑得很快洗得干净B、组成跟所附的词语功能不同的新短语。

“的”附在实词后形成名词性短语。

如,红的个儿高的想的“所”附在动词前形成名词性短语。

如,所见所闻所述“似的”附在词后形成形容词短语。

如,飞似的木头似的2、动态助词:着了过3、语气助词:吗吧呢了的啊哇嘛叹词(语气词):表示感叹或应答呼唤的词。

1、表感叹:啊呀呸嗬哎呀哟哼2、表应答呼唤:喂哦唔语法特点:1、独立性最强,能单独成句。

拟声词: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如:啪丁当哗啦轰隆窿噼里啪啦叽里咕噜咣语法特点:1、单独成句或单独充当独立成分。

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1、名、动兼类:工作编辑发明病关系2、名、形兼类:标准困难科学意外民主3、动、形兼类:开阔严肃坚定温暖孤立如:把住质量关(动)把书拿来(介)花了很多钱。

(动)开了一朵花(名词)拿把菜刀来(量)成了一个大花脸。

(形)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判断加线词的词性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形容词)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动词)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名词)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形容词)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动词)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名词)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形容词)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形容词)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动词)三实词练习(二)请辨别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词性:①1)李先生言一份记录真详细,里面记录了公司半年的收支情况。

2)报告!我的报告已经做好了,请首长你过目。

3)我们冒着危险,攀过最危险的山崖,最后才找到下山的路。

4)爸爸常常教训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紧记他的教训。

5)我会永远爱我的母亲,由今天直到永远。

6) 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大学要非常小心,才可以渡过难关。

7) 他是我们单位的领导,在他的领导之下,我们今个月的工作成绩大大提搞了。

8) 这宗意外的大概情形怎样?你可以说个大概吧?9) 气温很低,只有零下五度,游击队员化整为零,进入山区暂避寒冬。

10) 你以后不要挂念我,也不要奢望我对你的挂念。

1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1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1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1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1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16)于是,我于北京时间12点整抵达南京。

②1.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花。

() 1.你快叫几个人过来帮忙。

()2.今天我买东西花了很多钱。

()3.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

() 2.这两个数的和是几?()1.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1.他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

()2.我和他都是苏州人。

()3.我和他说了几句苏州话。

() 2.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问题。

()(三)请辨别下列各字在不同句中的词性:花1) 小明今天穿的一袭花衣裙,真的十分好看。

2) 志明花了整个月的零用钱,去买一辆模型车,实在不值得。

3) 案头上插了一束花,幽香四溢。

光4) 大家都离开了,光剩下他一人。

5) 月亮的光洒落大地,这是个银白色的世界。

6) 请你不要胡乱猜测,难道光头就一定是和尚?册7)这一册同学录,很有纪念价值,请你好好保存。

8)特区政府很关心市民的健康,时常印制一些小册子,提醒大家注意卫生。

地9)中国的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很好,三个前空翻之后,着地仍稳若泰山。

10)我拼命地向前游,到达终点之后,才知道自己破了大会纪录。

牛11)牛是一种刻苦耐劳的动物。

12)他生成一条牛命,每天不工作到筋疲力尽是不肯休息的。

回13)经过十年,也终于回到土生土长的故乡。

14)香港到北京的路已走了很多回了,对于当中的一切都很熟悉。

对15)你这样做就对了。

16)祖父对我很好,他时常买礼物给我,又关心我的功课。

下17)躺在树下,仰望天上的浮云,忽然有一种十分悠闲舒适的感觉。

18)你只是被蚊子叮了一下,为甚么膀子就红肿得那么厉害?过19)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升上中三已经几月了。

20)志明做了整天的功课,不知道他吃过饭没有。

选择题1、与例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例:铁的纪律锦上添花A修建桥梁思想疙瘩 B傀儡政权时代潮流C工程上马挑着担子 D百花齐放红牡丹2、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词的词性分析正确的一组:(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B.副,介,代,介,名C.名,连,名,介,动D.名,介,名,动,名3、对题目《①谁②动③了④我⑤的⑥奶酪》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B. ①代词②动词③助词④代词⑤助词⑥名词C. ①名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代词⑥名词D. 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4、对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A.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B.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D.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5、下列词语都属同类的一组是:( )A.北国天骄衣钵隐衷B.消极敷衍痛快惊诧C.间或凄然大抵简直D.什么人们这里高处6、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老虎正要①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②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③下。

A. 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B. 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7、选出对加点词的词类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 )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

A.动词形容词连词代词B.介词动词连词名词C.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D.介词动词副词名词8、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B. ①介②动③动④名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9、选出与“红花绿叶”中的“绿”的词性相同的一项:( )A.春回大地群山绿B.春风又绿江南岸C.一汪绿水慰平生D.红了樱桃绿了笆蕉10、选出下列带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A.电灯突然亮起来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地响起来。

11、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听战争经验希望拒绝B.各那么鲁迅我们旅客C.更从来单单经常渐渐D.胖伟大激动承担应该1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都依次列出了,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她一边和面,一边和颜悦色地和大家讲自己的经历,她说她和丈夫是一对患难夫妻。

①动词②形容词③介词④连词A.①②④④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13、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A.宝贵光荣骄傲战友C.角色语文经常兴趣B.制造报答提高寻求D.非常偶尔清楚风景14.对加点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为了发展教育..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