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教案.docx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假设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假设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假设法》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假设法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假设法,学会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会运用假设法,对假设法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假设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假设法的含义,学会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假设法,学会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假设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假设法,学会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体会假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学生对假设法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
2.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假设法的掌握。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假设法,让学生初步认识假设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分数、小数四则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使用“假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法的意义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对于复杂的实际问题,不知道从何下手。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假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策略。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假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假设”法,并能够合理选择假设的对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假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引导学生发现,有些问题直接解决困难,需要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法。
从而引出“假设”法解决问题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假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并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法的意义和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方程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节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假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假设法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假设法的运用。
同时,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含义,能够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假设法的运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掌握假设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图片、动画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假设法的掌握。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用于展示和解释假设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实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个问题,引出假设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解释假设法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例如,假设每个朋友分到2个苹果,那么5个朋友一共需要10个苹果,这样每个朋友就可以分到2个苹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假设法》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假设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假设法》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方程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节通过实例引入假设法,使学生掌握假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假设法的步骤和规律,进而提高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和方程解法已经较为熟悉。
但是,学生在应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假设法的基本步骤和应用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假设法的基本步骤和应用规律。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假设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总结假设法的步骤和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进行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假设法的掌握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假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假设老师有10个苹果,如果要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让学生通过“假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假设”法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他们可能对于如何运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的思路,并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题来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假设”法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假设”法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运用“假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假设”法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运用“假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如何设计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假设”法。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动手实践和交流思考,加深对“假设”法的理解和掌握。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假设”法的概念和解题思路。
2.讲解:讲解“假设”法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3.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
4.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5.总结:对“假设”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假设”法的理解和记忆。
苏教版六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假设法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假设法的运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能够通过运算和逻辑推理来解决。
但是,学生在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假设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假设法,并能够理解其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假设法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假设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假设法的运用。
2.实例讲解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假设法的步骤和技巧。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进行练习。
3.小组讨论工具:准备一些卡片或者白板,方便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记录和展示自己的想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小华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运用假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苏教版六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案
苏教版六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一些简单的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假设法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假设法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四则运算和几何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还是依赖于直接运算或者直观的图形辅助,对于抽象的假设法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方式,逐步掌握假设法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假设法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假设法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方式,灵活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假设法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方式。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假设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用于巩固学习内容。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假设法的思考。
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要把这些苹果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至少要分到1个苹果,请问怎样分才能使每个朋友得到的苹果数尽可能相等?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假设法的思考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尝试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7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7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学习假设的概念。
2.能够在具体问题中使用假设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解决。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假设的策略,主要内容包括:1.假设的含义与分类。
2.假设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3.假设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本次课程的导入环节需要老师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出假设的概念,可以使用以下问题作为引导:某商场举行一次挥货大甩卖活动,有三箱手机配件待售。
每箱里面有30个充电宝、20个手机保护套和10个数据线。
但由于品牌与颜色不同,商场不确定这三箱里最多有几个可以售出。
现在需要你来确定这三箱配件中最多可以售出多少个。
在学生提出自己的策略后,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假设”来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述假设的概念在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法后,老师可以介绍假设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这一策略在解决问题时的具体作用。
假设是在缺乏严格证明情况下,临时做出的一种假想,在解决问题时通常会先对所需解决的问题作一些合理的假设,便于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和推导结论。
3. 解释假设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在明确了假设的概念后,老师可以进一步解释假设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针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假设会导致不同的分析结果和结论,进而影响到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案。
4. 假设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讲解完毕假设的概念和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后,老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假设方法和注意事项。
具体如下:1.按照实际情况,尽可能精确的做出假设。
2.假设所得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
3.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多次调整假设。
5. 实战演练在学生已经学习到假设的概念、分类、方法和注意事项后,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实战来感受到这一策略的实际应用。
我们可以另外安排几个简单的假设实战例子,让学生自行解决并进行对比。
四、教学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假设的概念、分类、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实战中体会了假设的实际应用效果。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docx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材简析:本堂课教学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例2是一个类似quot;鸡兔同笼quot;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假设策略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特点和思考过程. 在例1的基础上,本堂课在呈现问题后,直接提出: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学生在讨论中主动想到假设的策略. 然后分别通过画图和列表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假设方法.通过对假设后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从而推算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进一步明确应该如何来实施这个假设的策略。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定解题思路,并有效的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策略:昨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回想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画图、列表、倒推、替换2•提出课题:利用这些策略可以方便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揭题)二、新课:1、创设情景,提出假设(边描述边出示例题)上次秋游,我们去了黄山湖公园,五(1)班的42位同学去划船,他们一共租用了10条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能坐5人,每只小船能坐3人。
你知道他们分别租用了几条大船和几条小船吗?提问: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一下子想不到提出假设,这时可提示学生:在解决例1时,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怎样想?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想法。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种假设:a、假设10只都是大船b、假设10只都是小船教师:你们的想法都是把船假设成同一种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学会使用假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假设法的应用,并总结出假设法的步骤,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假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策略和方法,对假设法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假设法的含义,会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假设法的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假设法的含义,会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假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尝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总结出假设法的步骤。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练习,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拓展延伸:学生分组展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用假设法解决分析问题》精品教案
《用假设法解决分析问题》精品教案
正好都倒满。
追问:小杯和大杯容量的数量关系是什
么?
活动:先画图找出小杯和大杯容量的数量关系
师:我们假设小杯的容量为χ毫升,大杯的容量
是多少毫升?
答案:3χ
师:小明把96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2个大
杯,正好都倒满。
追问:6个小杯相当于几个大杯的容量?
答案:2个
师:假设小明把960毫升果汁都倒入大杯,则倒满
需要几个大杯?
答案:4个
追问:4个大杯能装满960毫升的果汁,那么每个
大杯能装多少毫升的果汁?
答案:960÷4=240(毫升);
师: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3
1。
追问:小杯的容量是多少?
答案:240×
3
1
=80(毫升)
想一想:
师:2个大杯的容量相当于几个小杯的容量。
答案:6个
师:假设小明把960毫升果汁都倒入小杯,则倒满
需要几个小杯?
答案:12个
么做?。
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2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
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2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2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假设”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法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用“假设”法解决简单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理解不深、应用不灵活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假设”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假设”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假设”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情境,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2.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假设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例如:假设妈妈买了20个橘子,你想把这些橘子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橘子?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假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假设)》优质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假设)》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假设)》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假设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假设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准备问题解决的评价标准,以便在巩固环节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例如,假设妈妈买了5斤苹果,每斤3元,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并尝试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问题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方法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相关问题,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方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案
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法的思想,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地运用“假设”法进行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假设”法的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假设”法。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假设”法的步骤。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例题、练习题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
2.准备实际问题情境,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步骤和关键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假设你有一个水果篮子,里面有苹果、橙子和香蕉,你想知道篮子里每种水果有多少个,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例如:“一家超市举行促销活动,购买50元以上的商品可以打八折。
某同学购买了价值60元的商品,他需要支付多少钱?”教师讲解例题的解题步骤,让学生明确“假设”法的运用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读题理解题意。提问:要算到怎样才能够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想法或还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教学评价及反思
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合理的解决步骤是本课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上一课学习的例1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假设果汁全都放入大杯或全都放入小杯;例2假设全都是小船或全都是大船后,也要进行替换才能解决问题。本单元的两个例题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因此,课的一开始设计了与例1同类型的复习题:同学们去公园游玩,老师买了1张成人票和4张儿童票,共用了24元,成人票的价格是儿童票的2倍,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各是多少元?这道题是用儿童票替换成人票,或是用成人票替换儿童票,这种替换其实也是对问题情境的一种假设,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假设”的策略。出示例2后,让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学过的策略探究新的问题,思考后再在小组里和全班进行探究、交流,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比较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假设,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感受到“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从作业的反馈中发现学生的正确率要比上节课高,比我预计的要好。但我班的佳佳、小叶等思维比较迟钝的几位学生对“替换”、“假设”这些问题什么都不懂,做的题目没有对的,看来课堂上对这些学困生的关注,值得我反思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
本节课通过用假设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假设的策略,并会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假设的策略,并会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假设的策略。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假设策略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找回零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讲解假设的策略,并用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假设的策略,并学会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例中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假设策略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假设的策略进行解决。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时用假设法解决问题1》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时用假设法解决问题1》教案第一篇: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时用假设法解决问题1》教案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时:用“假设”法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P68-69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假设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课前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游戏导入谈话:同学们,咱们先来做一个数学游戏,注意听了。
一种易拉罐饮料搞促销活动,4个有奖拉环换一个杯子。
老师收集了8个有奖拉环,可以换几个杯子?要想换5个杯子,需要几个有奖拉环?二、探究新知,初步理解假设的策略1.谈话:下面,咱们再来做一个抢答游戏。
开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谈话:下一题,看谁反应快。
(3)出示例题2.谈话:能用720÷7吗?为什么?(题目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杯子了)出示例题图这两种杯子有关系吗?(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什么意思呢?“正好都倒满”又怎么理解?要解决什么问题?“各多少毫升”意思是…… 3.探索假设的过程。
谈话:这道题中有两种不同的杯子了,同学们,能解决吗?请拿出作业纸,先在图上画一画,然后解答,并且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选择两名学生展示不同解法。
(1)提问:你怎样想的?(把大杯换成小杯)怎么想到的?明白他的意思吗?(找学生再说一遍)方法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案.doc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小学罗云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上教科书第68--69页例1和“练一练”,第72页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通过假设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感悟假设的策略,并能用策略解答一些问题。
2、使学生在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感受假设策略的价值,并会用假设的策略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口头列示解答。
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大的杯子里,正好可以倒满,平均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提问:为什么可以用720÷9来计算?出示例1提问:这里还有一道题,你能解答吗?发:和上面的一道题相比,这道题难在哪里?揭示课题: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说明:创设到果汁的问题情境,呈现对比强烈的可以直接平均分和不能直接平均分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实际问题的结构特点,形成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心理需求,激发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欲望。
】二、探索策略1.出示例题1。
(1)理解题意。
谈话:请同学们先观察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想一想,根据题意,你能找到怎样的数量关系,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数量关系的。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揭示: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大杯的容量×31=小杯的容量,小杯的容量×3=大杯的容量。
(2)确定思路。
谈话:我们知道,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要想办法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你有办法使这个问题变得简单吗?请大家先联系刚才找到的数量关系想一想,再和同学说说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课题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第五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1 页,例 2、练一练。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假设大策略,分析数
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的不断反思,感受假设的策略
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有效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有效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程序个性修改
一、教学新课
教学例 2。
1、全班 42 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了10 只船,每只大船
坐5 人,每只小船坐 3 人。
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2、读题,理解题意。
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怎样假设?小组讨论。
(1)如果这 10 只船都是大船那那一共可以坐50 人, 50
人与 42 人比较,多出了几人?
为什么会多出 8 人?
一共多出 8 人,说明有几只小船被当成了大船?
小结:如果 10 只船都是大船,一共可坐 50 人, 50 人与
42 人相比,多出 8 人。
一只小船当成大船会多坐 2 人,一共多
出 8 人,也就是把 4 只小船当成大船,所以有 6 只大船, 4 只
小船。
(2)如果大船有 5 只,小船有 5 只,一共可以坐几人?如
果大船有 5 人,小船有 5 只,一共可以坐 40 人,少了
几人?
为什么会少 2 人?
有1 只大船被当成了小船会少坐几人?
一共少 2 人,说明几只大船被当成了小船?
小结:如果这 10 只船有 5 只大船, 5 只小船,一共可坐
40 人,40 人与 42 相比,少了 2 人,一只大船被当成小船会少
2 人,说明 1 只大船被当成了小船,所以有 6 只大船, 4 只小船。
3、尝试解答。
解法一:小船( 20×5-42)÷( 5-3)
=8÷2
=4(只)大船: 10- 4= 6(只)解法二:(42-5×5-5×3)÷( 5-3)
=2÷2大船:5+1=6(只)
=1(只)小船:5-1=4(只)
填写表格。
4、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出答案?在小组中交流:如果10只都是小船,可以坐几人,少了几人,有几只大船?
我们可以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自主检验。
5、小结。
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步骤,你觉得哪
个步骤最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归纳:
(1)通过“假设”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想到“假设”很重要。
(2)根据大小船坐的人数不同,可以把大船假设成小船,小船假设成大船。
(3)画图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 1 题。
理解题意。
尝试画图表示题意的草图。
假设都是鸡,画出的腿比实际的22 条少几条?为什么?
相差的腿你是怎样添加的?添腿的鸡就变成了什么了?
反馈交流。
(1)画 8 个○表示 8 只动物。
(2)先假设都是鸡,给每只画 2 条腿,算出画的腿比 22 条少 6 条腿。
(3)一只兔比一只鸡多 2 条腿,再给其中的 3 只动物添2条腿。
(4)得出鸡有 5 只,兔有 3 只。
(5)检验。
如果假设都是兔,应该怎样想呢?小组交流。
反馈交流。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完成第 2 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解答、填写表格。
交流汇报。
如何检验。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有什么新的方法可以
解决实际问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