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8年级地理 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8年级地理 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反思
本课始终围绕着知识点: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来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综合学生以往的地理知识储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空间,锻炼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在获得新的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着信息化教学的时代特点,融入了PPT、电子白板、平板终端互动设备、网络问卷答题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更具有时代感与时效性,也更加发挥了地图在地理课堂的使用效率。

同时,为了吸引学生,融入以我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故事人物作为主要角色的故事性情节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其呈现形式无不得益于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本课更加致力于体现地理课程的价值所在: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学生更好的生活服务;为社会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纵观本课教学过程,也有需要提升之处:我希望我能更灵活更自然的与学生沟通互动;我希望我能通过阅读书籍进一步提升课堂语言的美感;我会加强练习书法提升板书的颜值。

还有一些我看不到的问题,恳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4.2农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4.2农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课程目标】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的分布。

【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产生差异的因素。

2.认识科技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3.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能初步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认识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农业发展。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产生差异的因素。

2.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问:大家知道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水稻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的分布地区:我们知道水稻一般分布在平原上,但是有的地区的水稻却是梯田的形式,还有同样都是降水较少的地区为什么有的地方能分布畜牧业,有的地区就不可以呢?元阳梯田: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2.引导提问,导入课题:如果你是一农场主,你的农场很大,有山地,有平原,你会在平原发展什么农业?在山地发展什么农业?为什么你会这么选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授(一)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提问:想一想如果你要发展农业,你会怎么选址?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农业生产离不开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

八年级上地理人教版第4章第2节《农业》教案

八年级上地理人教版第4章第2节《农业》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2节农业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经验和相关资料了解农业的重要性。

2.知道农业的含义和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

3.据图掌握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和主要农作物。

4.知道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农业的分类和重要性,初步学会运用图文资料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2.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难点:建立不同农产品主要产区的规划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不同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图片):同学们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讨论图片反映的这些产品哪些适合在本地发展。

教师:同学们讨论为什么不适合某些产品的生产。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农业,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及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讨论:地形、气候等。

探究新知:板书:一、农业及其重要性教师:我们刚才知道了我们周围的很多物品都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农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呢?教师:对,农业的劳动对象就是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其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0、91页图文资料,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列举自己知道的相关农业类型的产品。

教师: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最基本的生活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农业,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运用相关资料说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完成教材第92页活动第1题。

教师(精讲点拨):因此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我国才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的奇迹,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3页图4.8和图4.9,完成教材第92页活动第2题,分析图片反映的信息是否能够证明我国的这个成就。

教师: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仍然比较薄弱,国家也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第92页资料,了解不同的农业形式。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二、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初二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业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地理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授课类型
新授
一、教材分析
《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有:让学生知道“土地奉献”、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怎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
旱田
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旱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棉花、小麦、玉米、花生、温
带水果
秦岭一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
[阅读] 读图“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认识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八年级地理上册 4-2 农业(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2 农业(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课题农业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教时备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我国农业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教学方法与手段:指导探究法列表比较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引入]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主要农业部门及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那么,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显示的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在发给你们的中国轮廓图上大胆设计我国主要农业部门的适宜发展地区.[学生讨论、绘图、展示、评议][教师承转板书]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出示课件]出示“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请同学们对比并找出各自对“主要农业部门发展地区”的设计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并做解释.(通过对比完善自己的知识,也进一步明确影响农业分布的因素. )[开放式提问、角色扮演]学生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获取相关信息.(学会提出问题,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师承转]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学生讨论、绘图、展示、评议]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理解农业地区差异的原因奠定基础.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你能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比较东西部和南北方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吗?[小组讨论、展示、评议、完善]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差异原因分析北方东北华北分界线南方[知识拓展]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 请你在图4.15中的适当部位上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三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农业的地区差异不仅体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而且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这为山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各地区农业的发展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我国的农业.(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感想.(知识巩固,方法形成. )授后小记:授课日期月日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布差异. 认知率达100%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料,说出降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率达100%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智能. 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活的关系,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100%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五、笔记与板书提纲(一)降水与生活1、什么是降水2、降水量的测定(二)降水的季节变化(三)降水的分布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六、练习与拓展选题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七、个别与重点辅导学生姓名略.八、反思与点评记录下面我谈谈关于设计此教案时的几点体会和思考:1、关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本教案设计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本人教学特色、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特征,设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只有此时,教师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么,怎样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2、从“施工图纸”式向“预案”式的教案变革教学过程是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而“施工图”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 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 “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所以设计本教案时,我采用“预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有时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农业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首先以诗词“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导入本节课的课题。

然后以新闻播报的形式让两名学生扮演新闻播报员,报道中央一号文件。

二、学习目标明确任务,有的放矢。

三、新课讲授(一)探索新知1、根据我国部分省区主要食物来源的农业部门,以及地区的分布,得出结论:我国农业东西分布差异显著。

通过课本93页图4.10,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显著地东西差异。

2、根据我国耕地类型和温度带的分布,以及农作物的熟制,得出结论:我国农业存在显著地南北差异。

通过课本94页图4.11,我国农业南北分布差异在耕地类型、农作物熟制、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甜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等方面的表现。

这个部分以表格的形式清晰明了的呈现给学生。

3、我国的新型农业。

这个部分通过给学生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归纳新型农业的具体类型。

4、家乡农业。

用微课制作郯城县杨集镇的万亩荷塘的视频,以及用图片展现郯城县花园乡的狼墩草莓,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合作探究一1.发展种植业的不利因素有哪些?2.种植业分布在哪里?(二)合作探究二1.对照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特征?2.说出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分布状况。

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优势是什么?3.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这样规划依据的自然条件。

(三)拓展延伸1、未来之路——新型农业订单农业、精准农业、旅游农业、保险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

学生根据教师给的材料自主分析新型农业的具体类型。

2、家乡农业通过微课制作的微课《杨集万亩荷塘惹人醉》以及图片展示郯城县花园乡狼墩草莓,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厚积薄发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Ⅰ为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为我国区,此线以东为我国的区。

(2)四大牧区:A 、 B 、C D 。

人教版8年级地理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

人教版8年级地理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一、说教材《农业》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二节,内容包括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四个部分。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

所以,本节课具有较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

另外,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和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知识,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注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农业生产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及依据重难点:农业在我国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依据:农业在我国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只有充分认识农业的地区差异,才能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但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尚待提高。

因此我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读图识图能力以及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图文、活动、案例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讲解、谈话教学法,比较归纳法和图文分析法,力求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四、说学法本节课的学法主要有:①自主探究法: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要点。

②小组合作探究法:小组成员积极进行交流和探讨,各抒己见。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2)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2)

工业1. 教学目标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以及各部门的特点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了解我国农业的重要性.3.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以及各部门的特点.3. 教学过程【导入】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初步认识农业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农业.【讲授】讲授新课农业及其重要性思路1:(多媒体展示)展示农业生产部门分类图片.(提问)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学生据图分析概括,简要说明农业的定义.)(出示课件)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使学生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理解变为具体的认识.)(小组活动)分6小组,各组将搜集来的农产品图片或实物在组内展示,按照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些农产品和日常生活,工业生产有什么联系,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熟悉农业部门的分类,同时也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活动小结)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思路2(课件展示)(1)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获得的产品是什么?(2)什么是农业?(3)农业有哪些主要生产部门(学生读教材图4.6四幅景观图片,四人一组讨论分析,思考回答.)(归纳)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产品也是劳动物本身.我们把这种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由于劳动对象不同,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主要生产部门.【练习】课堂练习(课件展示)下列现象属于农业吗?如果是,它属于农业的哪个生产部门?1种植棉花 2养猪 3狩猎 4直树 5捕鱼 6采草药(学生回答:1---种植业 2---畜牧业 4---林业 5---渔业)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

天津市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14

天津市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14

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中小学复习资料]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2.学会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

2.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主要农业部门及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那么,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绘制中国轮廓图,在图上设计一下我国主要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发展的地区。

学生讨论交流、绘图填写、展示评议。

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二、讲授新课教师:同学们设计得非常棒!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长期以来,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对象。

阅读图4.10“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请同学们对比我国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有何差异。

[中小学复习资料] 学生:从图中信息得出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

种植业与畜牧业大致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教师:结合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列表对比我国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及原因。

学生自主绘制表格,教师指导订正,及时反馈信息、评价鼓励。

学生:我国东部与西部农业差异[中小学复习资料]教师:我国西部畜牧业区,有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区,请说出四大牧区的名称。

[中小学复习资料]学生:我国西部有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等四大牧区。

教师:我国东部主要为种植业区,在一些山区,分布着我国三大林区,请结合图中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适合林业分布的区域在哪里。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第四章第2节《农业》优质教案(2课时3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第四章第2节《农业》优质教案(2课时3页)

《农业》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

2.阅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农业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差异。

2.教学难点: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图文、活动、阅读资料等,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通过问题引导、图表分析、综合比较,了解农业的重要作用及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数字中国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形成感性认识。

教师:食物是人的生存之本,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每天消耗的食物量更是惊人,那么如此重要的食物来自哪个经济部门呢?学生回答预设:农业。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识农业,说农业教师: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请大家阅读课文,说一说什么是农业?学生回答预设: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是生物本身。

教师:结合图说出农业的主要部门。

学生回答预设: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资料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农业的概念和分类。

】教师(小结):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这是广义的农业,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教师:大家阅读资料“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了解我国的现代农业。

教师:你的早餐吃了什么?除了“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还需要农业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预设:衣、住、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农业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示意图,请同学们读图(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寻找证据,证明这个说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这部分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包括粮食作物的分布、经济作物的分布以及畜牧业的分布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农业的含义、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

但学生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式,发现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能运用地图和数据等资料,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和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

2.难点: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2.问题驱动法: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针对性的思考问题和练习题目。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农业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同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地图,说出我国农业的分布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农业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在不同地区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农业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农业地区分布这一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农业知识有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农业地区分布的规律和原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掌握农业地区分布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农业地区分布的基本规律。

2.难点:农业地区分布的原因分析,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农业地区分布的特点和原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业地区分布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四大农业基地的分布及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农业地区分布的规律和原因。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农业地区,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地区分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第四章第2节《农业》优秀教案(5页)(2)_7376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第四章第2节《农业》优秀教案(5页)(2)_7376

农业教课方案教材剖析农业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二节内容。

在学完第一节交通运输后,紧扣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侧重学习我国农业的概略。

本节教材选择了突出现代农业情况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域散布”、“发展农业要就地取材”、“走科技强农之路”。

通过这四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看法、农业的重要作用、农业在我国的地域散布差别、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农业的发展趋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该节内容能够分为两个课时,本次课为第一课时,即农业及其重要性和我国农业的地域散布。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我国农业发展情况,让学生经过图文资料认识我国农业的发显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散布特色,要修业生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域散布上的差别,并简单剖析造成这类差别的自然原由。

【过程与方法】经过剖析我国南北方土地资源的差别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别,提升剖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课使学生认识到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建立科教兴农的看法,并对学生进行尊敬劳动、珍爱粮食等思想教育。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域散布上的差别;【教课难点】理解农业散布出现差别的原由。

【教课策略】用教课课件引领讲堂教课,师生互相商讨并参加地理讲堂和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第1页/共4页【叙述】《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每一个人都看过,该节目经过对中华丽食的多个侧面,显现了我国饮食文化的雅致和积厚流光。

导入新课让我们简单回首一下。

( PPT 动画显现)【发问】美食令人垂涎,但美食背后的食材从何而来呢?【过渡】跟农业息息有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虑,农业的主要部门有哪些?我国农业的地域分布有哪些差别?农业及其【显现谷歌在线地图】请同学们重要性思虑显现出来的四种美食食品的根源以及其对应的农业部门。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教学时数:45分钟
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农作物。
2.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发展条件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农业的重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主要农作物及其生长条件。
难点: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农业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5.题型五:分析农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参考答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拓展学习: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帮助学生通过反思,促进自我提升。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对农业分布和农作物生长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观看现代农业技术视频,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思考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利用农业部门发布的统计年鉴,收集和分析农业发展数据,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参观当地农业示范园区或农场,实地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深对农业实践的认识。
-组织学生进行农村调研,了解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讨论区:布置成小组合作的形式,准备桌椅、白板或黑板,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记录。
-实验操作台:在教室一角或实验室设置实验操作台,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演示区:确保投影仪、计算机和其他演示设备功能正常,以便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演示。

(完整word版)4.2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_农业教案第二课时

(完整word版)4.2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_农业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第二节农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认识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差异。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了解我国科技兴农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2.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农业在地区上的差异。

2.农业生产的各种部门。

教学难点:1.气候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2.影响农业的发展因素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指导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情系‘三农’谋发展”[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

)[资料展示]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生小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设计意图: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承转]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农业及其重要性[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师生小结]农业概念。

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四个部门。

[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补充解释]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2.学会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

2.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
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
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主要农业部门及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那么,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绘制中国轮廓图,在图上设计一下我国主要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发展的地区。

学生讨论交流、绘图填写、展示评议。

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二、讲授新课
教师:同学们设计得非常棒!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长期以来,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对象。

阅读图4 10“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请同学们对比我国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有何差异。

学生:从图中信息得出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

种植业与畜牧业大致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教师:结合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列表对比我国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及原因。

学生自主绘制表格,教师指导订正,及时反馈信息、评价鼓励。

学生:我国东部与西部农业差异
称。

学生:我国西部有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等四大牧区。

教师:我国东部主要为种植业区,在一些山区,分布着我国三大林区,请结合图中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适合林业分布的区域在哪里。

学生:在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在西南横断山区有我国垂直分布景观的天然林区,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分布着一些人工经济林。

过渡:我国东部、西部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在我国东部种植业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也很明显。

教师:我国东部种植业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以什么为界线?
学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以南地区耕地多为水田。

教师:你们能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比较我国东部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吗?阅读图4 11“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结合图中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表格,对比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农业差异。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评议。

冬小麦、玉
教师:请大家阅读材料《农业与
农业分布的关系。

探究活动: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大局出发,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我国制定了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如图4 12所示。

读图,完成活动。

学生自主活动,讨论、交流、展示。

教师:对照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特征。

学生:从我国地形图得出:我国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大多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教师:说出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分布状况。

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学生:我国西部农产品主要产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或山地的山麓地带。

因为这里有充足的水源,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教师: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

学生:我国东部地区的南方主要农产品以水稻、油菜、甘蔗等为主,北方主
要农产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

如小麦属于耐旱的作物,北方地区降水少,热量少,适合种植小麦。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作物,南方地区降水多,热量充足,适合种植水稻。

三、课堂小结
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

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