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卷文言文参考译文

合集下载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真题+参考问题详解+译文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真题+参考问题详解+译文

一、王充重点词注释(分封)会稽阳亭。

,,以农桑为业。

世灾年)(被)擒,祖父(王)汎(fàn )近,定居)(省略“于”,在,到)会稽,留(省略“于”,在)gǔ]是),至(王)蒙、(省略“于”,到)上虞。

指州郡长官)。

“稀”,很少)言人短。

语前置,隐藏自己的才能),座位)下,被接见),。

,亦不后置,比王公)dǒudàn](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之(遗憾)。

,。

稳重)必择友,随意)位虽微卑,,(风雅之事)(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二、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 真题 参考标准答案 译文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 真题 参考标准答案 译文

一、王充重点词注释(分封)会稽阳亭。

,,以农桑为业。

世灾年)(被)擒,祖父(王)汎(fàn )近,定居)(省略“于”,在,到)会稽,留(省略“于”,在)gǔ],至(王)蒙、(名词作状语,人。

(省略“于”,到)上虞。

州郡长官)语前置,隐藏自己的才能),座位)下,被接见),。

,亦不后置,比王公)dǒu dàn](俸禄)憾)。

稳重)必择友,随意)位虽微卑,,(风雅之事)(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二、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真题参考标准答案译文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真题参考标准答案译文

一、王充重点词注释在那离),以农桑为业。

(王)置)(王)泛(fàn?)(省略“于”,在,到)会稽,留(省略“于”,在)gǔ]曰(王)诵,事,讲义气),至(王)蒙、(省略“于”,到)上虞。

长官)。

“稀”,很少)言人短。

人之大过,己的才能),座位),被接见),污伤,辩解);dǒu dàn](十升为一斗,十斗。

得官不欣,失位。

,。

,之,然终不自明,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二、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泛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着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文言文阅读《2019天津卷T8》答案详细解析

文言文阅读《2019天津卷T8》答案详细解析

文言文阅读答案详细解析2019天津卷T8-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2题衡州新学记[宋]张孝祥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致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

自朝廷达之郡国,自郡国达乏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

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

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

些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

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

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一视薄书期会之事,则曰:“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已?盖欲还先王之旧,求政于学。

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施君鼎。

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

其迁也,新室屋未具。

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

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

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选自《于湖居士文集》)[注]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

教授:学官名。

乾道:宋孝宗年号。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元本本元:探索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望:察看C.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当:符合D.兵其细.也细:小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附答案译文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附答案译文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附答案译文文言文阅读是天津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难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高考语文复习的关键,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附答案译文,欢迎各位考生练习。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1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

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家既落,君委曲以秦甘旨,故乡望公○2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

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

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

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

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鼎革○3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

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贼大恨,卒杀公。

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侍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

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晙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

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

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

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注】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

2013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文言翻译

2013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文言翻译

文言翻译:《李二曲集》中另外辑录前代讲学的各位士人,有的出于农工商贾之中,共编为一卷,用来勉励后学之人。

以我最近所听到的一些事情来看,近来应潜斋的高才弟子有叫凌嘉印、凌嘉印、姚敬恒的,他们都是在无依无靠的逆境中兴起的,最终成为儒学大师。

凌嘉印、凌嘉印的名声尤其高,记载于沈端恪公为他们作的传记里。

而姚敬恒亲自践行儒道,他们三人名声并重,不过没有人了解。

姚敬恒,讳字宏任,别字思诚,杭州钱塘人。

姚家,是杭州的大姓。

姚敬恒年少时死了父亲,他母亲有贤德,姚敬恒不去应考科举,隐藏在市井之中,稍微经营点小生意收取十分之一的利息来养家。

他母亲一天看见他买蚕丝,银子的成色不好,非常生气。

说:“你怎么能做这种恶行呢?我没什么指望了。

”姚敬恒非常恐慌,长跪在地上像母亲道歉,请求改正自己的行为,于是拜应潜斋先生为师,每天朗诵《大学》一遍,应潜斋先生向来喜欢他,一言一行,都服从老师的教诲,淡然自我领悟,凡事一定要从厚道出发。

沈甸华先生去世,应潜斋两天不吃饭,姚敬恒问到:“朋友去世就这样,恐怕太过分了吧?”应潜斋长叹道:“是因为没办法为他办丧事啊。

”姚敬恒说:“请让我为先生做这件事。

”殡葬都是他亲手安排。

应潜斋不肯轻易接受他人财物,只有姚敬恒送的不推辞,说:“我知道他的钱财不是不义之财啊。

”然而姚敬恒也不干拿出更多,每次等到他钱物匮乏是才给他,至死不变。

应潜斋死后,姚敬恒办丧事时执礼如同古代的老师弟子。

姚江黄晦木很少对人满意,只有见到姚敬恒并赞扬他说:“他是《汉书·独行传》中的节操高尚,不随世俗沉浮的人物啊。

”姚敬恒曾经到福建一带游学,福建总督姚公盛情宴请他,向他询问清政府平定台湾的事情。

姚敬恒回答道:“朝廷没多久就会收复台湾,只是福建民力已经枯竭,您应当用什么来赞助朝廷呢?”福建总督肃然点头。

然而因为学习儒道的缘故,他经营的小买卖没增加收益,再加上他经常向穷人施舍财物,渐渐入不敷出,因此家道中落。

他晚年因为无罪过被关押在牢狱里,宪使察看狱中被关押的囚犯,姚敬恒正在朗诵《大学》,宪使对他很吃惊,进入他的牢室,看见他几案上都是程颐、程颢、张载(和朱熹,是宋朝四大理学家)的书籍,喊他跟他一块坐下说话,宪使感到非常吃惊,当天就释放了他。

2023年高考天津文言文《王台州传》注释译文

2023年高考天津文言文《王台州传》注释译文

2023年高考天津文言文《王台州传》注
释译文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准备了以下的文档注释译文,请查阅:
《王台州传》
远古时代,有一位名叫王台州的人,他是一个仁慈而智慧的官员。

他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去世,父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

王台州从
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才智和仁爱之心,深受父亲和村民们的喜爱。

王台州长大后成为一名官员,他以廉洁公正著称。

他在处理案
件时总是遵循法律的原则,秉持公正的态度,从不偏袒任何一方。

由于他的高尚品德和正义感,他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信任。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一次判案过程中。

有一位年轻人被指控犯
了一个罪行,但证据并不充分。

大部分官员都倾向于判他有罪,但
王台州坚持要求进行更多的调查和证据收集。

在艰苦的调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关键的证据,证明了被告的清白。

最终,在王台州的坚持下,案件得以公正地解决。

被告最终被宣告无罪,真相也得到了揭露。

王台州因此受到了更广泛的赞誉和崇敬。

这个故事传颂千年,成为公正和正义的象征。

王台州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个有道德良知和勇敢正直的典范。

他的故事提醒了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保持正义和公正是每个人的责任。

---
以上是我为您准备的《王台州传》的简要注释和译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最新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最新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一、王充重点词注释(分封)会稽阳亭。

,,以农桑为业。

世灾年)(被)擒,祖父(王)汎(fàn )近,定居)(省略“于”,在,到)会稽,留(省略“于”,在)gǔ],至(王)蒙、(名词作状语,人。

(省略“于”,到)上虞。

州郡长官)语前置,隐藏自己的才能),座位)下,被接见),。

,亦不后置,比王公)dǒu dàn](俸禄)憾)。

稳重)必择友,随意)位虽微卑,,(风雅之事)(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二、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2021年天津卷高考文言文

2021年天津卷高考文言文

2021年天津卷高考文言文A.而审乎计之得失审:仔细考量B.则必有所格格:阻止,阻碍C.此用之于新造之蜀造:拜访D.或一见尽怀或:有的人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则是有时而穷焉盘盘焉,囷囷焉B.而权之以人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游尘之集高岳不知东方之既白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B.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C.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D.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苏轼认为曹操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的一组是()①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②与之争于舟楫之间③行三百里以争利④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⑤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⑥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一开篇就肯定了明辨利害即为“智者”的看法,并认为“大智者”还必须善于权衡对手。

B.苏轼认为曹操过于重视刘备、又过于轻视孙权,因而错失统一的时机。

C.朱敬则认为曹操在名望、实力上不占优势,又屡次战败,但最终扶持幼主,使朝廷稳定。

D.两则选文摆事实、讲道理,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文气充沛,很有说服力。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2)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1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评价的不同之处。

【答案】7.C8.D 9.B 10.B 11.A12.(1)犯了这两个(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因此在赤壁兵败,成就了孙吴的强大。

(2)这不也就是擅长揣度事情却不擅长揣度他人(所造成)的过错吗?13.①苏轼认为曹操不是“大智者”,他不能准确地权衡对手,未能统一天下。

2008年高考天津卷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2008年高考天津卷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2008年高考天津卷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天津卷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柰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训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

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

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墨子·兼爱中》,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家之与家之相篡:劫夺B. 人之与人之相贼:偷窃C. 何以易:改变D. 胁息然后带胁:收敛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D 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13.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津高考文言文译文

天津高考文言文译文

天津高考文言文译文[2006]寇恂,字子翼,是上谷郡昌平县人,世代是望族。

光武帝(刘秀)南下平定河内,而更始帝(刘玄)的大司马朱鱿等人重兵据守洛阳。

光武帝为太守的人选感到为难,询问邓禹说:“各位将领谁可以派去戍守河内?”邓禹说:“从前汉高祖任用萧何守关中,最终成就大业。

现在河内靠着黄河天险,地势险要,居民殷富,人口众多,北边直通上党,南边紧靠洛阳。

寇恂文武兼备,具有管理百姓、统帅军队的才能,除这个人外再无人可派遣。

”于是任命寇恂担任河内太守,代理大将军事务。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在颖川杀人,寇恂把犯人抓获关进监狱。

当时还属创业阶段,军营的人犯法,大多能得到宽容,寇恂却在闹市处死了犯人。

贾复觉得很羞耻,从汝南回来经过颖川,对左右的人说:“我和寇恂同做将帅,但现在被他陷害,大丈夫难道有被人欺负而不与他一决高下的吗?这次见到寇恂,我一定用剑亲手杀掉他!”寇恂得知贾复的阴谋,不想同他见面。

谷崇说:“谷崇是将领,可以带剑陪在旁边。

如果突然有变故,也足以抵挡。

”寇恂说:“不对。

以前蔺相如不怕秦王而屈服于廉颇的原因,是为了国家。

小小的赵国,尚且有人懂得这个道理,我怎么可以忘记这个呢?”于是命令所属各县大设酒食器具,准备酒浆,执金吾的军队进入郡界,一个人都有两份酒食。

寇恂于是出城在路上迎接,半路称病返回。

贾复带兵要追寇恂,但将士都醉了,于是过境而去。

寇恂派遣谷崇把情况报告光武帝,光武帝于是召见寇恂。

寇恂到后被引入接见,当时贾复已经在场,想起身回避。

光武帝说:“天下还没有安定,两虎怎能私自争斗?今天我来和解。

”于是一同入座,极尽欢乐。

高峻占据高平,害怕被杀而坚守不降,大将军耿弇等人包围高峻,一年没有攻下。

建武十年,光武帝商议派遣使者招降高峻,于是对寇恂说:“你现在替我走一趟。

如果高峻不肯马上投降,就带领耿弇等五营攻打他。

”寇恂带着诏书到第一城(第一,高平城名),高峻派遣军师皇甫文出城谒见,很礼貌地推辞,不肯投降。

天津高考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译文

天津高考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译文

天津高考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译文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

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

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

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

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其无此子乎。

〞使左右节哭。

服阕,除太子中舍人。

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

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者七日。

庐于墓所,亲友隔绝。

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

迁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

又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

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

及劢至,纤豪不犯,岁十余至。

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

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

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

〞有诏以本号还朝,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

未几,文彻降附。

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

敕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

征为太子左卫率。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

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

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善。

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4.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B.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C.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D.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天津卷文言文参考译文

天津卷文言文参考译文

2016天津卷文言文参考译文(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李台州传[宋]杨万里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

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

宗质以父荫。

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警之,饮泣强食。

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竞不得。

至荆州,复然。

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

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

”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

”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

”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

”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宗质拜曰:“然。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

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

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

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

天津春季高考语文文言文译文

天津春季高考语文文言文译文

文言文译文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劳烦您手下的人了。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

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把郑国当做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了.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季氏将伐颛臾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

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求!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让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译文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译文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译文文言文阅读是天津高考语文中最多考生失分的地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高考语文复习的关键,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译文,供考生阅读练习。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

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

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

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

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

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则甚陋。

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

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

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

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

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⑥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⑦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耕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

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

岂不悖哉!岂不惜哉!【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真题参考标准答案译文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真题参考标准答案译文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真题参考标准答案译文【文言文原文】王充《论衡·天文》:“在上天之道,莫行无入,莫未有之理”。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的道理,没有一条不是对于自然界万物有益,没有一种情况没有先例的。

”【标准答案译文】《论衡·天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在上天之道,莫行无入,莫未有之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上天的掌管还是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规律可循。

上天的道理是众多现象和事件的模范,我们应当以此为依据,推理出对待世界的正确态度。

王充在这句话中表达了他对宇宙运行的理解。

他指出,天道无私,上天的法则是公正无私的,它并没有特别偏袒某一方。

天道的运行充满智慧和规律,其中蕴含着万物生存的道理。

一切事物遵循着天道的指引,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原因和依据,没有一种情况是毫无先例的。

这种观点说明了天道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以天文为例,太阳升起、星辰闪烁、日月运行等现象都是天道的体现。

这些现象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有自己的规律。

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找到它们背后的道理和规律。

同样,在人世间的事物中,也有诸多规律可遵循。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等,都有自己的内在道理。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些规律,得到它们的启发。

对于人们来说,了解天道的运行规律,融入其中,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学会借鉴天道的智慧,运用其规律指导自己的行为。

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来说,都需要遵循天道的原则。

我们要积极地学习和实践,不断完善自我,与天道保持一致。

总之,王充在《论衡·天文》中提出了天道无私,万物有益的观点。

他通过对于宇宙规律和人世间事物的分析,阐述了天道普遍存在,我们应当以此为准则的观点。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了解世界、认识自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我们要遵循天道的原则,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睦发展。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 真题 参考标准答案 译文

天津卷文言文王充详细注释 真题 参考标准答案 译文

一、王充重点词注释(分封)会稽阳亭。

,,以农桑为业。

世灾年)(被)擒,祖父(王)汎(fàn )近,定居)(省略“于”,在,到)会稽,留(省略“于”,在)gǔ],至(王)蒙、(名词作状语,人。

(省略“于”,到)上虞。

州郡长官)语前置,隐藏自己的才能),座位)下,被接见),。

,亦不后置,比王公)dǒu dàn](俸禄)憾)。

稳重)必择友,随意)位虽微卑,,(风雅之事)(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二、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天津卷文言文翻译

天津卷文言文翻译

(2015天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⑴—⑸题。

(20分)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

自鲁(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

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

”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

”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

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

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

”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

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论衡·儒增》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

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

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

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

卜曰:“般所为也。

”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注: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

⑴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墨子闻而悼.之悼,哀悼B 于是乃偃.兵偃,停止C 如审.有机关审,确实D 赍.物具千数谢之赍,赠送⑵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B 飞之三日而.不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C 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D 于.凉州造浮图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⑶下无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⑥作木鸢曷,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王充·论衡·自纪篇》-附译文翻译_2017年高考天津卷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王充·论衡·自纪篇》-附译文翻译_2017年高考天津卷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王充·论衡·自纪篇》|附译文翻译_2017年高考天津卷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学&科网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

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

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

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

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参考译文:王充,会稽郡上虞县人,字仲任。

他的先人籍贯在魏郡元城,又姓孙。

祖上几代曾从军立有军功,被封为会稽郡的阳亭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李台州传[宋]杨万里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

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
失。

宗质以父荫。

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警之,饮泣强食。

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竞不得。

至荆州,复然。

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

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

”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

”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

”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

”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宗质拜曰:“然。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

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

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

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

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方人,不知道是哪个郡邑的。

母亲姓展,是妾,生下宗质后遭遇靖康年间的动乱,母子失散了。

宗质凭着父亲的官职得到荫赏。

长大以后,到达做官的所在必定到处寻找母亲,没有找到。

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去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东南地区没找到,一定在蜀地吧”于是跟随他到西部去,乘船经过各个州,像是县或者是村市,一定登上岸边,走遍这个地方大声呼叫,喊道:展婆,展婆,到了傍晚,才哭着回去,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很同情他,一定多方宽慰告诫他,他才一边哭着一边勉强吃点东西。

等到季思任职期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

到了荆州,仍然这样。

每天早晚号叫呼喊,咽喉疼痛,身体疲惫,在茶楼稍事休息,流泪。

坐了一会儿,一个讨饭的老妇人来到他的面前,作揖说:“官人给我一文两文钱吧。

”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待她。

喝完茶以后,询问老人的家乡姓氏。

老妇人勃然大怒说:“官人能给我多少钱,为何猛然问我姓名我不是要饭的。

”宗质更加恭敬,道歉说:“我十分惶恐,忤逆了阿婆,希望您能停止生气,试着说一说,又有什么害处呢如果或许是乡邻或亲族,我愿意倾囊为阿婆馈赠财物。

”老妇人高兴地说:“我的姓氏很怪异,不能说。

”宗质极力恳请,老妇人忽然说:“我姓展。

”宗质惊讶地站起来,抱着她,大哭道:“夫人,您是我的母亲啊。

”老妇人说:“官人不要错了,我儿子有可以验证的标记,他的右腋下有一紫色的痣,大小如杯子。

”宗质跪拜说:“是这样的。

”露出右腋给她看,于是母子拥抱在一起哭泣,周围观看的人有几十甚至上百人,他们都一边叹息一边哭泣。

宗质背着他的母亲回去,季思和家人孩子也为他们哭泣,从此以后迎养母亲孝顺奉养十多年,母亲在高龄寿终,宗质也已经白头了。

宗质乾道庚寅年间为洪倅,我当时是奉新县县令,多次拜见他,不知他们母子之间的这些事情。

第二年,我到中都做官,宗质回到朝廷,授予台州知州。

朝士们说:“李台州,是曾觌的荫家,曾觌没有儿子,把台州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

”我见了一次不敢见第二次,也不曾知道他的孝顺。

十七年后,李台州去世以后,我和丞相京公一同做宰掾,谈话间,京公对我说起李台州母子的事情。

我八岁的时候,先太夫人去世,我终身抱憾。

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哭泣不能停止,感动并且为他做传。

称赞说:孔子说:“孝悌达到极点是和神明相通的。

”像李台州,生下来就不知道失去母亲,成年以后知道寻找母亲,寻找母亲却找不到,找不到却不懈怠,走遍半个天下,到老了才找到。

昔日苏东坡歌颂朱寿昌,至今人们都咏叹歌颂并以为美谈。

像李台州,他的事迹难道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如果不是至孝怎么能和神明相通,不是和神明相通怎么能找到母亲我每次对士大夫们说起这件事,听到的人必定哭泣。

人们谁没有母亲有母亲谁没有这样的心呢他们有母亲,未曾失去母亲,拥有母亲,不用等待寻找母亲,母亲活着有的人却忽视并且不尊敬她,亦或者违背甚而不爱惜她,他们这是什么心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