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一辩稿
安乐死辩论赛
![安乐死辩论赛](https://img.taocdn.com/s3/m/ff743625ff00bed5b9f31deb.png)
安乐死应该合法化正方一辩:大家好:我方观点是: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探讨安乐死应不应该合法化的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明确两个概念。
首先,什么是安乐死?安乐死分为两种,即直接安乐死与延续性安乐死。
直接安乐死是指通过药物解除其痛苦,结束其生命。
延续性安乐死是指中止维持病人生命的措施,但通过药物缓解其痛苦直至病人自行死亡,但是会随时征询病人意愿,病人可以随时选择继续接受治疗。
这两种方式针对的都是处于极大痛苦中的濒死病人,因此安乐死与其说是对生与死的选择,不如说是对死亡方式的选择。
其次,什么是合法化?这里的合法化应当是一种授权性规范,即对于公民的正当权益在法律上给予认可和保护,而并非倡导。
下面我方将从情理、法理和程序三个层面论证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从情理上看。
安乐死实质上是一种患者和家属在特殊条件下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对于患者来说,安乐死是以缩短自己的寿命为代价消除或减轻死亡时的痛苦;继续生存则是以忍受剧烈的肉体疼痛为代价延续生命的长度。
所以安乐死对患者实际是一种对安乐的死去还是痛苦的活着的判断和选择。
对于家属来说,是否同意患者安乐死实际上是以自身情感为出发点做出的一种抉择。
如果患者和家属在判断和选择上达成了统一,安乐死对于利益相关者就没有危害性,因而是患者本人一种正当的权益。
据调查,安乐死最主要群体是晚期癌症病人。
我国每年有160万人患癌症,近13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死亡率已占死亡人口的1/5。
临床上,中晚期的患者往往要忍受巨大的痛苦。
如肺癌患者,肺逐渐被癌细胞代替,肺就失去了肺原本的功能。
这种病人常常是被活活憋死,生不如死。
在这种情况下,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法律没有理由强制人痛苦的活着。
从法理上看。
法律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公民越来越多的合理诉求予以认可和保护,使其成为正当的权利。
安乐死建立在包括患者和家属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之上,没有社会危害性,并且从人道主义角度看有其重要的存在意义,是一种正当合理的诉求。
当今中国,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13f2bb7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8.png)
当今中国,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尊敬的评委、各位参赛选手,大家好。
我作为一辩,我认为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首先,安乐死的合法化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旦允许安乐死合法化,将会引发一系列的争议和纷争。
不仅如此,安乐死的合法化将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在我们国家,医疗资源十分有限,如果各种疾病都可以通过安乐死结束,那么医疗资源的浪费就会更加严重。
其次,安乐死合法化会对人类的生命权利产生严重的侵犯。
生命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不能因为一时的痛苦而放弃生命。
安乐死的合法化将会给人们传递错误的信息,即生命可以随意放弃,这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极为危险的。
最后,安乐死的合法化会对医生职业道德产生极大的影响。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职业,他们的职责是尽最大努力去挽救每一个病人的生命,而不是放弃病人的生命。
安乐死的合法化将会让医生面临道德上的困境,他们会面临去救治病人还是执行安乐死的选择,这将会影响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综上所述,我认为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这将会对社会、人权和医生职业道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辩:安乐死应该合法化尊敬的评委、各位参赛选手,我作为二辩,我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首先,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帮助那些身患绝症、疼痛难忍的病人减轻他们的痛苦。
这些病人可能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痛苦难以忍受,安乐死可以让他们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结束生命,这是一种对病人最大的关爱和尊重。
其次,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让病人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死。
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死,这是一种基本的人权。
如果一个病人已经没有任何希望,并且痛苦难以忍受,那么他应该有权利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迫继续忍受痛苦。
最后,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在我们国家,医疗资源十分有限,如果一些绝症病人可以通过安乐死结束痛苦,那么医疗资源就可以更好地用于挽救那些还有希望的病人。
安乐死是还是不是个人的权利?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安乐死是还是不是个人的权利?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6bcb595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a.png)
安乐死是还是不是个人的权利?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辩论队,就安乐死是否是个人的权利这一议题发表我的观点。
首先,我们认为安乐死是个人的权利。
个人拥有自主决策的权利,包括对自己生命的决定权。
每个人都应该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结束生命的方式。
安乐死作为一种自愿的选择,允许那些身患绝症或长期痛苦的人在无望的情况下结束自己的生命,减轻他们的痛苦和煎熬。
其次,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保护个人的尊严和自由。
对于那些无法忍受病痛折磨的人来说,他们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而不是被迫继续忍受痛苦。
安乐死合法化可以确保他们在最后的时刻得到尊重和关怀,让他们以一种有尊严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最后,安乐死的合法化并不意味着滥用。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法律和程序来确保安乐死只适用于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例如,可以要求患者经过多次确认和咨询,确保他们的决定是明智和自愿的。
此外,医生和专业人士可以参与决策过程,确保安乐死只在合适的情况下实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安乐死是个人的权利。
它允许那些身处绝望和痛苦中的人选择自己的生死,保护他们的尊严和自由。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自主权,支持安乐死的合法化。
谢谢。
正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辩论队的二辩,我将继续阐述我们正方的立场,认为安乐死是个人的权利。
首先,安乐死是个人自主权的体现。
个人应该拥有对自己生命的决定权,包括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
这是基于尊重个人自主和自由的原则。
如果一个人身患绝症或长期痛苦,他们应该有权利选择结束自己的痛苦,而不是被迫继续忍受。
其次,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对于那些无法自理、痛苦不堪的患者,他们的家人和社会将承担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合法化安乐死可以让这些家庭和社会得到减轻,减少他们的负担。
再次,安乐死的合法化并不会滑向滥用。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法律和程序来确保安乐死只适用于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c2065af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1.png)
安乐死应该合法化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辩题是“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我作为正方的第一位辩手,我要就此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安乐死是一种人道的行为。
对于那些身患重病、痛苦难忍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如果他们选择安乐死,那么这是一种对他们自身的尊重和关爱。
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而剥夺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
其次,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安乐死已经合法化,这样可以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对于那些病情已经无法挽救的病人来说,他们的生命延续只会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而这些资源可以用来救治那些仍有希望的病人。
最后,我们不能因为道德观念而忽视人们的自主权利。
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保护人们的自主选择权利,而不是让他们受制于他人的意志。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总之,我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这是一种人道的行为,可以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并保护人们的自主选择权利。
谢谢大家!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是正方的第二位辩手,我要就“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这个话题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减轻病人和家庭成员的痛苦。
对于那些身患重病、痛苦难忍的病人来说,他们可能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这时,如果他们选择安乐死,那么这可以让他们摆脱痛苦,从而减轻他们和家庭成员的痛苦。
这是一种人性化的行为。
其次,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避免非法安乐死的发生。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安乐死是非法的,但是仍有一些人选择非法安乐死。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痛苦和悲剧。
如果安乐死合法化,那么这些人就可以在合法的程序下选择安乐死,避免非法安乐死的发生。
最后,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保护医生的权利。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医生可能会因为帮助病人实现安乐死而面临法律风险。
这可能会让医生在面对病人的选择时感到无助和困惑。
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一辩稿
![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92ec175b77232f60ddcca195.png)
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一辩稿尊敬的主席,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在此我想重申一下安乐死的定义:所谓安乐死,是指对患有不治之症而且极其痛苦的病人,用人为的方法加速其死亡或任其死亡的方法。
我方的观点是: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诚然,生存是一种权利,死亡也是一种权利。
自20世纪30年代起,“安乐死”这个概念被提出后,全世界范围围绕安乐死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因为安乐死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它涉及到哲学、宗教、伦理、医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的综合性社会问题。
而不是单单如对方辩友所说的它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就可以立为合法的。
(对方辩友也说了,我们是人,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受苦。
那么,难道我们就可以眼睁睁看着用这些“减少”和“节约”的字眼来和我们对于亲人的情怀套上边吗?这样的牵强拉扯,不是更没有人情味,更不公平吗?)所以我方认为,安乐死脱离了法律的本源,忽视了生命的重要性,是对生命权的亵渎,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我方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中国现有的国情不具备实行的条件,安乐死的合法化必须和具体国情发展相同步,对比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荷兰,我国的临终关怀和社会援助起步不久、各项法律和医疗保障制度也不健全。
(就算安乐死合法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但请问对方辩友),我们可以拿患者的生命去完善我们的法律吗?人权何在?人道主义何在?)在现今客观因素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安乐死有很多弊端。
第二:从医学技术及其发展这一方面来看,安乐死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保证安乐死对每个患者的可行性,对方辩友将安乐死说的如此美好,那请问,我国目前临床误诊率仍为30%左右,您又如何信誓旦旦保证安乐死真的能带来安乐,真的应该实行呢?再者,安乐死会阻碍医学进步,降低医生责任心,加深医患矛盾,带来一系列不可预测的问题。
第三:道德冲击。
从中国人的传统“百行孝为先”来看,安乐死是一种自私逃避的行为,你死了、解脱了,你的父母家人却要备受相思之苦;再从医生的天职“救死扶伤”来看,安乐死合法化就是赋予了医生杀人的权利。
是否应该允许安乐死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允许安乐死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32ff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4.png)
是否应该允许安乐死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允许安乐死。
首先,安乐死是一种人道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死,特别是在面临无法治愈的疾病或极端痛苦的情况下,允许安乐死可以让患者在尊严和平静中结束生命,而不是在痛苦和折磨中度过最后的时光。
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死亡是生活的终结,而不是痛苦的终结。
”允许安乐死可以让人们在痛苦和绝望中找到一丝安宁。
其次,安乐死是一种医学上的必要选择。
在一些疾病无法治愈或者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和患者都需要有合法的选择来结束痛苦。
例如,荷兰的安乐死法案就允许医生在患者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安乐死,这既保护了患者的权利,也让医生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决定。
最后,允许安乐死可以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在一些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已经无法挽救,但是继续治疗却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和金钱。
如果允许安乐死,可以让这些资源和金钱用在更有希望的病人身上,从而提高整体的医疗效率和公平性。
反方观点,不应该允许安乐死。
首先,安乐死可能会滑向滥用的边缘。
一旦允许安乐死,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人利用这一制度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比如继承财产或者摆脱照顾病人的责任。
这样的滥用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和法律秩序造成严重的冲击。
其次,安乐死可能会对医生的道德和职业造成负面影响。
医生的职责是救治病人,而不是结束他们的生命。
如果允许安乐死,医生可能会面临道德困境,甚至有可能被迫执行他们不愿意执行的行为,这对医疗行业的整体信誉和稳定性都是不利的。
最后,安乐死可能会给一些病人带来心理压力。
一些病人可能会因为家人或者社会的压力而选择安乐死,而不是出于自己真正的意愿。
这样的选择可能会给他们的家人和社会留下永远的遗憾和负担。
综上所述,虽然安乐死有一些合理的理由,但是考虑到可能的滥用和负面影响,我们认为不应该允许安乐死。
正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说,“生命的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而不是结束。
安乐死--一辩稿
![安乐死--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382bb2ed6294dd88d0d26bfb.png)
一辩稿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安乐死不是道德的体现。
安乐死是指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道德指的是合情合理符合社会正面的价值取向的行为准则,而体现是某种性质或现象的具体表现。
今天我方的判断标准是哪一种价值观更符合社会现状和对生命的尊重。
无论从现状,伦理道德方面分析,我方都坚决认为安乐死不是道德的体现。
1社会客观环境的要求决定了安乐死不能是道德的体现。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道德水平,人道意识水平不足以为安乐死提供伦理保障,一部分人还坚持乐生恶死的观念,饱受争议的话题放诸道德滑坡的杂侩缸,又怎么体现出道德呢?其次,医疗卫生与医疗保障体系不足以为安乐死构架可靠的保障体系,医疗从业人员的道德状况也不足以为安乐死的实行筑造医疗技术保障。
其背后动机是否纯良不禁让人怀疑,又怎么保证不法之徒不会打着道德的幌子谋私利?礼品,利是滚滚而来,暗度陈仓,试问安乐死可越过道德准则的方式又如何体现道德呢?2安乐死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阻碍社会发展。
我方将利用反证法进行进一步论证。
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为减轻病患痛苦,进行安乐死是道德的体现,那么医疗镇定剂也可以缓解痛苦,为什么要用如此极端的方法呢?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怎么可以置之度外呢?安乐死如果是道德的,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将渐渐淡漠,,普遍渲染的悲观的消极态度将会给老年人,残障者注入生存无动力与价值的思想血液;扼杀了人的生活希望,甚至助长了医学研究无法救治的风气,显然阻碍了医学的发展,更不是道德的体现。
3生命在于永不言弃的绝对价值和积极面对的人生态度。
肉体与精神的痛苦不应成为选择死亡的理由,个体生命不仅只属于个人,无痛苦死亡的解脱却是家人痛苦懊悔的开始,更是自我的另一种逃避,生命的尊严不在于选择安乐死,而在于跟病魔对抗的积极人生态度,没有对生的渴望与顽强的抗争就没有张海迪的成功,没有87年无光,无声的痛苦抗战就没有震撼世界的海伦凯特。
安乐死辩论
![安乐死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8e21411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a.png)
安乐死辩论第一篇:安乐死辩论安乐死辩论我同意安乐死。
安乐死(Euthanasia)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
中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安乐死的目的,对病人本身是为了避免死亡时的痛苦,对于社会来说,一方面是为了尊重病人的权利,给予病人尊严死去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用于更需要又更有希望的病人身上,对病人、家属和社会均有利。
安乐死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患了绝症,目前无法救治,只是在人为条件下维持心跳、呼吸或意识已处于昏迷或完全丧失状态,虽生犹死的病人。
1.安乐死后盾——希波克拉底医派誓言,很多人认为希波克拉底医派誓言与安乐死背道而驰。
誓言的核心是医生必须尽力让病人康乐安宁,因此“禁止伤害”这一信条常被概括为希波克拉底医派誓言的总纲。
对“伤害”一词的理解,多数人仅仅停留在字面表层含义,即对病人生命的伤害。
但这里的“伤害”,指的无疑是“病人康乐安宁”这种状态,生命当然包含于其中。
然而,遇到“选择继续忍受病痛的剧烈折磨”或“一死了之”这种情况,有一点可以肯定,比起让病人活着,医生不协助病人实施安乐死对其伤害更大。
当然,这个问题仁者见仁,尚无定论。
2.安乐死挽救生命,2005年一调查显示,在荷兰施行的安乐死病例中,有0.4%的安乐死未经患者本人同意。
在该调查结束前,实施安乐死在荷兰已经合法化。
再看1991年的另一项调查,那时,安乐死在荷兰尚未取得立法许可。
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过程中,有0.8%的安乐死执行未经患者本人同意。
对比两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安乐死合法后的结果和人们预想相反;且未经患者同意便实施安乐死的情况减半。
以上数据说明,安乐死确实能挽救生命。
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推行安乐死合法化?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推行安乐死合法化?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011b0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d.png)
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推行安乐死合法化?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反方辩词: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同意将安乐死合法化是严重违背人道主义的行为,我们强烈反对将其推行。
首先,从道德的角度来看,生命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财富,应该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护。
合法化安乐死将使得个体对于生命价值的感知大大降低,过度地强调自身权利而忽视他人权利的存在。
人们会逐渐失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责任感,这与社会道德标准背道而驰。
其次,合法化安乐死将对社会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一旦合法化,将难以有效地控制和限制安乐死的滥用与乱象。
对于那些身患重病或处于极度痛苦的人来说,安乐死可能是一种简单的解脱方式。
但是,医生的角色应该是救治和关爱生命,对于处境困难的病人应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精神抚慰,而不是选择放弃救治。
最后,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器官买卖和人口贩卖的非法行为。
如果将安乐死合法化,就会给这些非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我们应当鼓励社会关注生命和关怀弱势群体,而不是赋予人们侵害生命的权力。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今天,我们应当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和人道的社会。
安乐死合法化将严重损害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坚决反对这种行为的实施。
谢谢大家!二辩反方辩词:尊敬的评委和各位听众:同意将安乐死合法化,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无法承受之重的后果。
首先,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我们应当尊重和珍视每一个生命。
一旦将安乐死合法化,我们将不再把生命看作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存在,而是把它当作我们任意处理的对象。
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生命价值的淡化,甚至产生一种不负责任和伤害他人的行为方式。
其次,合法化安乐死可能会引发滥用的情况。
将这一行为合法化后,怎么去确保它的使用不被滥用呢?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实施了安乐死合法化,但是关于滥用的报道也时有耳闻。
如何判定何为“不可抗拒的病痛”或“无法挽救的疾病”,这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困难的界定问题,很容易导致滥用的问题。
安乐死不符合人道主义(一辩稿)
![安乐死不符合人道主义(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5ac6de7c168884868762d6e0.png)
尊敬的主席、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辩题是“安乐死是否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首先,我们要清楚两个概念,安乐死和人道主义。
安乐死,是指对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使其(无痛苦)死去的行为。
而人道主义精神,是重视人类的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的一种精神。
它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互爱。
我方观点是安乐死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理由有以下三点:第一,从伦理道德角度而言,安乐死会导致道德的沦丧。
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不治之症,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人道主义精神强调的人类间的互助与互爱。
而安乐死却成为逃避责任的一种手段。
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医生和亲人会以安乐死为借口摆脱一己之责,而不是全身心地对病人进行治疗和照顾。
而且,安乐死将自己“自由意志”的选择权暂时交给了另一个人来衡量、操纵,由此甚至会衍生出一套“制度化杀人”的机制。
这样的结果算得上是人道主义吗?第二,从(实施)角度而言,安乐死的许多限制条件难以界定。
比如一些学者鼓吹安乐死是在被执行者自愿的情况下才执行,但患者的自愿却并非都是因为病痛折磨。
所以这种自愿怎么界定,由谁来界定?难道仅仅一个签字就能代表被执行者内心的真实意愿吗?大家不难想象如果子女胡闹、不孝、咒骂老人,那么病危的老人自然自杀的想法都有了,何况安乐死?但这难道是病危者真实的内心表示吗?这显然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第三,从价值角度而言,安乐死在剥夺生命的同时,也剥夺了生命创造价值的权利。
李白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也许它坎坷,它不平,但不得不承认,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价值,而这是正是人道主义所侧重的。
世界历史上,不乏身体极度残缺却创造了人生价值的名人。
作家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而在他刚刚双腿瘫痪时,曾几次轻生。
试想,如果那时史铁生被执行了安乐死,那中国将会失去一个伟大的作家。
正如史铁生所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
”,那么人会选择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死创造价值,而安乐死这种方式却让死变得毫无价值可言,这样的“安乐”能叫人道吗?综上所述,安乐死会阻碍医学发展,破坏社会稳定与和谐,最重要的是,它让人的生命的终结变得毫无价值和尊严。
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1d0d05f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4.png)
安乐死应该合法化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反方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观众们:安乐死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和尊严,应该慎重对待。
作为反方,我认为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以下是我的理由:首先,安乐死的合法化可能会导致滥用。
虽然安乐死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痛苦的家庭成员,但是如果安乐死合法化,会有人滥用这项权利,把它当成一种逃避责任的方式。
一些家庭成员可能会利用安乐死来解决医疗费用的问题,或者为了继承财产而迫使患者选择安乐死。
这种滥用行为将会严重侵犯患者的权利和尊严。
其次,安乐死的合法化可能会对医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医生的职责是拯救生命,而不是结束生命。
如果安乐死合法化,医生将面临选择是否执行安乐死的困境。
这种选择将会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和困扰。
最后,安乐死的合法化可能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安乐死的合法化将会传递出一种消极的信息,即生命不值得珍惜。
这种信息将会对社会道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变得越来越淡漠。
综上所述,我认为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我们应该尽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同时保护他们的尊严和权利,而不是通过结束生命来解决问题。
谢谢。
二辩反方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观众们:安乐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话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
作为反方,我认为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以下是我的理由:首先,安乐死的合法化将会对患者和家庭成员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患者和家庭成员将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定,是否选择安乐死。
这种决定将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如果安乐死合法化,这种心理压力将会更加严重,因为他们将面临更多的选择和责任。
其次,安乐死的合法化将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人们将会认为生命不值得珍惜,这将会导致社会的道德水平下降。
安乐死的合法化将会传递出一种消极的信息,即我们可以通过结束生命来解决问题。
这种信息将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变得越来越淡漠。
当今中国,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32e06e1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4.png)
当今中国,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安乐死应该合法化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我们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理由。
首先,安乐死是一种人道的选择。
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终末期疾病、疼痛不堪等,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尊严。
对于这些人来说,让他们忍受痛苦和折磨,只会让他们更加痛苦和绝望。
在这种情况下,安乐死是一种人道的选择,可以让这些人在尊严和��静的情况下结束生命。
其次,安乐死已经被一些国家合法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通过了安乐死合法化的法律,这些国家的医生和患者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选择安乐死。
这些国家的实践表明,安乐死合法化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同时也可以保护医生的权利和安全。
最后,安乐死合法化可以避免非法安乐死的风险。
在一些国家,由于安乐死不合法,一些人不得不通过非法手段来实现安乐死。
这些非法手段往往是不安全和不可控的,可能会给患者和医生带来风险和麻烦。
安乐死合法化可以避免这些风险,让患者和医生在合法的框架内进行选择和实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这不仅是一种人道的选择,也可以带来更多的自由和安全。
谢谢!二辩: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我们认为,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理由。
首先,安乐死的合法化会对医生和患者造成严重的道德和法律困扰。
医生的职责是治疗和拯救生命,而不是结束生命。
如果安乐死合法化,医生将不得不面临这种矛盾和道德困境,这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影响。
同时,患者也会面临道德和法律上的困扰,因为安乐死的合法化可能会导致一些人滥用这种权利,甚至可能会有人被迫接受安乐死。
其次,安乐死的合法化可能会导致滑坡效应。
如果安乐死合法化,一些人可能会认为生命不再具有价值和意义,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对生命的轻视和忽视。
这种滑坡效应可能会导致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崩溃,对整个社会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当今中国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一辩稿 )
![当今中国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一辩稿 )](https://img.taocdn.com/s3/m/9fa18923240c844768eaeeb0.png)
当今中国,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谢谢主席,大家好。
开宗明义,安乐死是一种对重症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死去的方式。
我方今天认为当今中国,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原因有三:第一,从价值层面来看,安乐死不符合当今法律精神和价值取向。
我国现行宪法保护与尊重公民生命健康权。
所谓对生命的保护,在我方看来是应该尽可能保护每一个体的生命和健康,而安乐死,则是对生命的提前结束,这不是对人的保护而是对人的毁灭。
所谓对生命的尊重,应是尽可能延长生命并使其更有意义,而非以安乐死的方式使之对生命进行减损或是终结。
去年刚离开我们的现代物理学大师霍金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他曾言,提前死亡是个严重错误,尽管生命看似很坏,但你总能找到事做,也会像别人一样取得成功。
有生命就有希望,于是在被预言两年内必死之后他又活了整整十八年,并且写出时间简史,成就自己辉煌的一生,这体现的是对生命应有的尊重,而不是在听说预测之后,选择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第二,从效果层面来看,安乐死无法真正解决患者问题且弊端重重。
一方面,今天之所以部分患者有希望离开这个世界,究其实质是因为病痛的折磨和对生活及未来失去了活下的希望,而以上种种并不根属于安乐死是否合法化。
以癌症为例,中国抗癌协会主任委员王杰军教授表示:“超过90%的癌痛在医生的精心呵护下可以大幅度降低疼痛等级,提升生存质量,摆脱生不如死的晚期癌痛困境。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文武主任也表示:“超过95%的癌痛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同时三联生活周刊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均止痛药使用量排名世界倒数第三,被视为止痛最不令人满意的国家之一。
今天我们面对患者的病痛与其让安乐死合法化,不如改善对于患者的治疗方式。
另一方面,安乐死对重症患者的生命权造成了实质威胁。
今天当老人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巨额的医疗费,时日无多的时间,是否会成为一种让子女合法摆脱这种负担的途径?即利用父母不希望影响子女生活的内疚和爱,劝说或者利用冷暴力迫使父母主动同意安乐死。
安乐死符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安乐死符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6f635a3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9.png)
安乐死符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第一辩,就安乐死符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这一议题发表我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安乐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由患者自愿选择并在医生指导下实施的行为。
这是一种以尊重个体自主权和自由意志为基础的选择,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中对人的尊重和尊严的核心价值。
其次,安乐死的实施是为了减轻患者不可治愈的痛苦和痛苦的延续。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面临着无法忍受的身体痛苦或精神痛苦,这种痛苦可能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缓解。
安乐死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种合法的选择,使他们能够在尊严和平静中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对患者权利的尊重,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第三,安乐死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可以确保其在严格的条件下实施,以防止滥用和误用。
通过建立严格的法律和伦理框架,可以确保安乐死只适用于那些真正需要并符合条件的患者。
这种规范化的实施可以保护患者的权益,同时避免滥用的风险,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中对公正和平等的追求。
最后,安乐死的合法化可以为医疗界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资源,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某些情况下,医疗资源可能有限,而安乐死可以为那些无法得到有效治疗或无法承受长期痛苦的患者提供一种合理的选择。
这种选择的提供可以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使更多的资源可以用于那些真正需要的患者,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中对公共利益和资源分配的考量。
综上所述,安乐死作为一种自愿选择、在特定条件下实施的行为,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中对个体自主权、尊严和尊重的核心价值。
通过合法化和规范化,我们可以确保安乐死的合理使用,保护患者的权益,同时为医疗系统提供更好的资源分配。
因此,我强烈反对认为安乐死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观点。
谢谢大家!反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第二辩,就安乐死符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这一议题发表我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是关注和尊重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
安乐死是还是不是个人的权利?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安乐死是还是不是个人的权利?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972b8a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a.png)
安乐死是还是不是个人的权利?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我代表反方,就安乐死是否是个人的权利这一议题发表我的观点。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反方并不否认人们在面临无尽痛苦和绝望时,有权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我们认为安乐死并非是一个人的权利,而是一个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
安乐死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考虑到医生的角色和责任。
医生的职责是治疗和拯救生命,而不是提供死亡的选择。
如果我们将安乐死合法化,医生将面临巨大的道德困境,他们可能会被迫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选择结束患者的生命。
其次,安乐死的合法化可能会滑向滥用的风险。
我们必须认识到,安乐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决定,一旦执行,就无法挽回。
如果我们放任安乐死的实施,可能会导致滥用的情况出现,例如,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可能会利用安乐死合法化来谋求不正当的利益,或者对弱势群体进行滥用。
最后,我们必须考虑到安乐死对社会的影响。
安乐死的合法化可能会对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社会应该鼓励关爱和支持,而不是放任个人选择死亡。
我们应该致力于提供更好的病痛缓解和心理支持,以帮助那些处于绝望境地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希因此,尊敬的评委和观众们,我们反方认为安乐死并非是个人的权利,而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
我们应该关注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关怀,而不是选择放任他们选择死亡。
谢谢。
反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我是反方的二辩,我将继续为您阐述我们反方的立场。
我们认为安乐死并非是个人的权利,而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安乐死合法化可能带来的后果。
如果我们将安乐死合法化,可能会给人们传递一种错误的信息,即死亡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这可能导致人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更容易选择放弃,而不是寻求其他解决方案。
当今中国大陆应该将安乐死合法化一辩稿
![当今中国大陆应该将安乐死合法化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2525b7f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7.png)
当今中国大陆应该将安乐死合法化一辩稿第一篇:当今中国大陆应该将安乐死合法化一辩稿当今中国大陆应该将安乐死合法化谢谢主席:所谓安乐死,指的是使病人无痛苦、有尊严的死。
合法化指的是对于公民的正当权益在法律上给予认可和保护。
就今天的辩题而言,我方认为在基于人道主义、伦理道德等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安乐死合法化在社会上的可行性上,当今中国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首先,安乐死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从现代医学上看,病人患有不治之症并已临近死期;②必须有病人神志清醒时的真诚嘱托或同意;③必须经过法院等机构严格审查并通过;④必须由权威专业人士执行;⑤安乐死必须体现个体的意志6.必须是病人承受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两者缺一不可为何要将安乐死合法化?第一,每个公民都享有人权。
我们既然享有生的权利,那么死的权利也应当包括在内。
有医生曾写下他的亲身经历:他主治一个肺癌晚期的老人,一次在例行检查时,将耳朵凑到老人跟前,听见老人虚弱地说道“让我走吧”。
可惜的是,由于家属不同意,老人在痛苦中熬过一个星期后还是死了。
所谓尊重人权,不是通过人工方式维持生命并延长病人痛苦的历程,却忽视病人万分痛苦的客观现实。
当一个理智的绝症患者为了不再忍受病痛折磨,选择了以安静方式离开人世,从而保持其人格尊严时,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反对这样做呢?第二,安乐死的合法化对于社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安乐死只是稍稍提前了无法挽回的濒危病人的必死结局,并未改变患者将死的命运,却可以缓解病人的极端痛苦,让其有尊严的安乐的死去,并且使家属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可以使医生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更有生存可能的病人身上,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药物消耗,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安乐死合法化符合大多数中国人民意愿。
据中国法院调查,80%以上的中国人支持安乐死合法化,而且从1994年起,在每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都会收到有关安乐死立法的提案,这无疑证明了人们对安乐死合法化问题越来越重视;再者,只有将安乐死合法化,才能更好的对其加以规范,不给谋杀犯罪及推卸医疗事故可乘之机。
安乐死辩论赛稿件范文
![安乐死辩论赛稿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56bfc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f.png)
安乐死辩论赛稿件范文辩论赛既然是一种竞赛活动,那么,参赛者谁胜谁负,需要有人作出评论和裁判。
评判人员必须是具有与辩论内容相关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员。
下面是店铺整理了安乐死辩论赛稿件范文,供你参考。
安乐死辩论1、立论陈述阶段下面请正方一辩开篇立论,4分钟安乐死辩论正方一辩:丁灿:在法律不断健全的当今社会,人的权利不断受到重视--生存备受关注,死亡也越来越发人深思.那么今天我们就将对"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的问题展开一场辩论.首先就让我们来明确一下安乐死的定义;"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的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在我国对安乐死的定义为: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有不受侵犯的权利。
也就是说公民个人有权选择生存的方式,在特定条件下也有权选择死亡的方式。
如果一个人已患绝症,生存已没有希望,只是承受着心灵和肉体上的痛苦,让他安静祥和地离去又有什么不应该呢因此我方观点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理由有以下几点:1. 从个人的角度看,安乐死是最大限度地展示出病痛,生命垂危,死亡这一生命过程的应有尊严。
它保证了个人在生命最后一刻所做出的对生命的自主和自决的权利。
2. 从经济的角度看,安乐死是是阻止成本无限扩张的有效方式。
当死亡过程逐渐展开,生存的成本逐渐放大,对经济,心理,家庭和社会成本都是不断的加大。
而安乐死可以减少这种浪费的支出,是实行者对这家庭成员爱的考虑。
3. 安乐死能够解除人的不幸和痛苦,是对人权的保护。
因此我方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符合现代人道主义精神,谢谢下面请反方一辩开篇立论,4分钟安乐死辩论反方一辩:张丽清:还记得古希腊医生西博拉底的誓言吗:我将尽我的全力去辅助病人而决不损害他们!两千多年的这条训戒成为医生们的最高信条!而安乐死做为一个医学概念被提出时医生就被至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种法律的确立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要保证公民的生存权,财产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安乐死的立法将对法理,道德,伦理进行挑战甚置是颠复!没有甚重的态度,尽凭着对病人的一腔怜悯是不能成为立法的理由的!让我们回到医学的领域!对于病人的病痛我们非常同情!但估惜治疗,临终关怀等等手段能够部分甚至全部为患者带来生的尊严!为何非要一死了之,为何不能面朝大海等待春暖花开! 安乐死从技术上来讲是没有什么错的!错就错在要立法使所有的人都这样去做!这是对向死神抗争人们的打击呀!花儿美吗?是插在安乐而死的亲人坟前还是用它来抚慰生者更加眩烂!河山美吗?是与亲人周游过后留下美好的记忆,还是撒下安乐而死亲人的骨灰留下遗憾!蓝天美吗?是否要在云间回忆亲人的音容笑貌!时而叹惜生命的短暂!死去的人走了,他们去了哪里现在过的好吗!我们都不知道,但是如果他们泉下有知一定希望生者能够活的更好!因此,我方观点认为: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安乐死不是个人权利一辩稿
![安乐死不是个人权利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93bc5f3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3.png)
安乐死不是个人权利一辩稿谢谢主席,大家好!初拿辩题,我方觉得好委屈。
因为从常理看,人应该是有选择死亡的方式自由的,而这种自由又没有充分理由加以限制。
那么将安乐死视为一种个人权利,似乎也无可厚非。
不过还好,我们知道作为社会人存在的个人,所拥有的权利不仅仅取决个人意志。
法律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而安乐死是不是个人权利这一问题,早已不单单是法理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医学,伦理,法律的复杂问题。
接下来我方将从医学,伦理,法律三方面论证,安乐死不是个人权利。
首先,从医学上看,现代医学尚未对安乐死的内涵达成广泛共识。
广义上讲,被实施安乐死的主体可以是重度精神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处于不可逆昏迷中的植物人以及身患绝症临近死亡的患者。
而安乐死又可以分为主动采取措施的积极安乐死和停止治疗的消极安乐死。
那么所谓安乐死权,是指人在何种境况下可以选择何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退一步说,大众普遍认知的安乐死是指,对于现代医学不可挽救的逼近死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
怎样的病症算是无法治愈的?世界公认艾滋病是无法治愈的,但2012年7月24日,世界首例确认艾滋病治愈患者蒂莫西·布朗表示自己感觉“好极了”。
到底病重垂危到什么程度是濒临死亡?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被医生断定活不了多久,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可见,究竟什么是安乐死,怎样的病算是无法治愈,距离死亡多近算是濒临死亡,都是无法确定的。
其次,从伦理上看,死亡是一个不可逆过程,人的生命不可任意剥夺,这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的最高准则。
安乐死必须是病人在满足那么多模糊的条件之后,为了减轻痛苦的自愿选择。
无论是文书,影响,语言,行为都只是真实意愿的表现,从本质上,用任何方式都无法证明个人的意愿是真实的。
同样也无法证明,以死寻求解脱,是不是仅仅出于安乐死的目的减轻痛苦,而不是怕作为家庭的负担。
从医学上,安乐死具有如此多的不确定,又掺杂了这么多无法证明的主观因素,其结果又是违背伦理道德的核心,试问法律可以允许这样的权力存在么?最后,从法律层面上看,个人权利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我方观点是中国大陆安乐死应该合法化,随着人类文明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看待死亡不是一味的惧怕,而更多是在思考,生的尊严与意义,现代人道主义原则是以”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为基础,这无疑使我们把目光投向安乐死(安乐死指对于身患癌症晚期,濒临死亡的病人由于难以忍受身体及精神上的极度痛苦,出于本人神志清醒时真诚嘱托,医生为了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痛苦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使其安然而有尊严的死去,是的,我方也是基于一个人道主义政府而同意安乐死.)
中国目前癌症病人超过700万,并且每年还在新增加约160万至200万人。
绝大多数晚期癌症病人所面临的最大痛苦就是癌痛。
据介绍,中国癌症病人中有51%至62%的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0%为轻度疼痛,30%为中度疼痛,其余30%均为重度疼痛。
而国内最新资料显示,晚期癌症病人中仅有25%得到有效缓解,北京一家肿瘤医院曾对800例身患癌症的垂危患者进行统计调查,其中因为不堪忍受痛苦,自愿要安乐死的有60%以上,由上计算为26,6万安乐死,病人是在病魔的折磨中极度痛苦的死亡,生与死是生命的运动形式,有生必有死,而安乐死的对立面不是痛苦的活着,而是痛苦的死亡,当死亡已无可避免地迫近且身受极端痛苦时,选择安乐死得以解除这是善待生命的
充分体现,而从心理上安乐死,让人们在生命的终点最后感受生命的尊严,那些由于疾病的折磨,健康的丧失,患者面
容憔悴不堪,身体形容枯槁,眼神痛苦绝望,行为无法自控,这一切摧毁了病人的尊严与骄傲,而安乐死让患者最后时
刻尊严体面的离开世界,这就是我们唯一的价值目标"敬重生命,解除痛苦,维护生命尊严”
我方实施安乐死方案如下,我方初步将安乐死定于三级甲等医院中,并设立专门安乐死科室(2009 年医院
有916571个,三级甲等医院有 20291个)由专门的主任医师及护理人员并配带家庭心理辅导小组(其中人员招募自愿者)安乐死步鄹如下一是病人的申请;二是医师的诊断;三是病人与医师协议的达成;四是医师实施安乐死的行为。
而贯穿始终的是法院的主持和监督以及公证机关的公证。
法院和公证机关的“第三者”的中立姿态一是病人的申请:当病人表达了选择安乐死的意愿以后,(法院及时派工作人员到病房或专门场所主持申请的书写活动)法院必须指定公证机关到场公证。
书写申请之前,法院须指定医师判断病人是否处于神志清醒的状态,神志不清醒的不得进行申请的书写活动。
(申请书为法定标准格式),病人需要书写的主要内容是表达自己难忍病痛、自愿选择死亡的意愿。
(病人有书写能力的,必须亲自书写)病人无书写能力的,可自己口述申请内容,请亲属或朋友代书。
代书时,公证机关必须认真公证,并制作视听资料;(法院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监督,以确保代书的内容与口述的内容相同。
)申请书写完毕以后,申请书、公证书、以及视听资料由法院保管。
二是医师的诊断:法院立即指定病人目前所在医院的权威医师(至少一名)以及其他医院的权威医师(至少两名)对病人的病情分别独立的进行诊断,在7天之内作出书面结论(书面结论要有医师签字和其所在医院加盖公章。
)书面结论的内容明确判断:A、病人是否确实患医疗技术无法治愈的不治之症;B、该不治之症是否确实给病人带来了极端痛苦(温热刺激法用凸透镜将光聚焦于皮肤3秒钟,借以测定疼痛感觉的方法。
将聚焦热线从远逐渐移近皮肤,当患者开始从热感转变为痛感时,此时的热量即为疼痛阈值,其单位是Dol,以gmcal/see/cm表示。
这是临床较为简便实用的测痛方法。
视觉模拟评分法使用热辐射法,即温度测痛方法,它使用凸透镜聚焦,将热源发出的光线均地投射到受测试皮肤表面区域,当热辐射疼痛与病人原有疼痛程度相等时,可用此时的单位面积皮肤每秒钟所受到的热量表示疼痛的强度。
从测试开始的热刺激量逐渐增加至刚刚引起疼痛时的仪器所显示的热辐射量值即为"强度痛阈",而达到"强度痛阈"后继续增加刺激强度直至病人无法忍受时仪器所显示的热辐射量值即为"耐痛阈",从而测试出病患的疼痛程度 );C、病人是否处于临近死期的状态;D、是否确实是除了安乐死以外别无其他办法可使病人在一个较长的连续的时间内摆脱病痛。
书面结论须详细论证得出结论的医学根据。
法院进行比较,结论一致的,才能视为初步具有符合安乐死的法定条件(若有任意一份书面结论中的任一条结论为否定时,则法院裁定该病人不得申请安乐死。
但病人可以要求复诊,复诊仍须按上述程序进行。
复诊三次,还是不能达成一致结论的,法院裁定不得申请安乐死,亦不得再次要求复诊。
在诊断结论作出以前的“等待期”中,病人可随时撤回申请(授权即无效);也可单独撤回授权而另行授权。
撤回须制作撤回书。
撤回权正式行使之前,必须告知法院。
法院工作人员和公证人员到场,由法院主持撤回意愿的表达活动,病人在撤回书中表达撤回的意愿。
由公证机关制作公证书,以证明撤回的程序合法有效。
最后,诊断的书面结论、裁定书、撤回书、公证书装入案卷,由法院保管)
三是病人与医师协议的达成:法院必须及时组织进行达成实施安乐死协议的活动。
病人、病人将要授权的医师、病人的亲属和朋友、法院工作人员、公证人员必须全部到场。
(“实施安乐死协议”为标准格式,病人在协议书中书面表达他的授权意愿(关于授权的书面表达的问题,按申请的书面表达的规定办理)。
公证机关制作公证书,
以证明授权行为合法有效。
然后,协议书交给病人授权的医师,医师必须在7天内决定是否接受授权,无论接受与否都得在协议书中表达自己的决定。
若决定不接受授权,应当及时通知法院,法院应当及时通知病人,病人可以另外选择医师授权。
决定接受授权的,应当及时通知法院,法院应当及时主持最后的达成协议的活动。
)病人、医师双方在协议书上作最后签字。
病人可随时撤回申请(授权即无效)(;也可单独撤回授权而另行授权。
医师非有正当理由不得随意撤回对授权的接受。
撤回活动按前述程序进行。
最后签字以后),由公证机关制作公证书,以证明协议的内容和达成协议的程序合法有效。
(法院监督人员在监督书上签字。
协议书、公证书、监督书、撤回书装入案卷,由法院保管。
)
四是医师实施安乐死的行为:医师及时设计安乐死方案,并制作计划书,计划书根据病人及家属要求加入个性化部分,计划书要得到病人及其家属签字,备案法院及公证处,病人选择药物(药剂为巴比妥酸盐之衍生物、T61、Chloral hydrate +硫酸镁+戊基巴比妥酸钠过量静脉注射、硫酸镁与氯化钾。
)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要的不是生与死的抉择而是以怎样的方式走完这人生最后的历程,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安乐死不是生与死的转化,而是死亡时由痛苦向安乐的转化,是解决死亡质量的问题。
对方辩友各位评委安乐死的对立面不是痛苦的活着而是死去,既然如此外什么我们不善良一点让他们走得安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