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技与审美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科学和艺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力量,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科学是通过分析、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而艺术则是通过创造和表达来反映主观情感和审美体验。
尽管科学和艺术是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关系。
首先,科学与艺术都追求真理和美。
科学追求的是客观的真理,通过实证和实验来验证理论,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而艺术则追求主观的美感,通过创作和表达来展现作者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追求。
尽管真理和美感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科学和艺术在不同层面上都致力于揭示和展现事物的真实和美丽。
其次,科学和艺术都需要创新和创造。
科学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方法,通过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寻找新的研究途径和思路。
而艺术则通过创造性的表达来展现独特的审美观点和风格,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开辟新的艺术领域。
科学和艺术的创新都需要大胆的尝试和不断的实践,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此外,科学和艺术都需要观察和思考。
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据来推断和验证理论,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而艺术则通过观察和感受来获取灵感,通过思考和反思来展示作品的深意。
观察和思考是科学和艺术的基础,它们都需要细致地观察、深入思考,才能获得新的发现和突破。
此外,科学和艺术在一些领域中相互交织。
科学的发展需要艺术的辅助,比如科学家们通过艺术形象来展示复杂的科学概念,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艺术作品中也常常融入科学元素,比如一些艺术作品可以利用科学原理来创造特殊的视觉效果,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
科学和艺术的交织使得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科学和艺术之间也存在一些分野。
科学强调客观和理性,注重验证和实证。
而艺术则更注重主观和情感,追求独特和个性化的表达。
科学和艺术在方法和目标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仍然是相互补充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综上所述,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审美范畴知识点总结归纳
审美范畴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审美的基本概念和内涵1. 审美的概念审美,是指人们在对事物进行感知和评价时所表现出来的感受和态度。
它是人们对事物美丑的主观认识和评价,是一种对事物美的感知和欣赏过程。
2. 审美的内涵审美的内涵主要包括主体、客体和美的特性。
其中,主体是指具有感知和欣赏能力的人,客体是被审美对象的事物,美的特性是客体具有的美的属性和特征。
二、审美的基本特征1. 主观性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美与丑的主观认识和评价,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标准。
2. 相对性审美是随着人们的时代、地域、文化背景等因素而不同的,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3. 统一性尽管审美是多元的和相对的,但又有一定的统一性,即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共性和规律性。
三、审美的基本原则1. 客观性原则审美并非完全主观化,而是依据客观的事物特性或规律来进行感知和评价。
2. 相对性原则审美是相对的,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时代、地域对事物的审美评价会有所不同。
3. 统一性原则尽管审美是相对的,但又有其统一的规律性,即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共性和规律性。
四、审美的基本形式1. 视觉审美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以及自然景观、人物容貌等非艺术形式。
包括音乐、声音等艺术形式,以及自然的鸟鸣、风声等非艺术形式。
3. 文学审美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以及诗情、文学语言等非文学形式。
4. 触觉审美包括触感、手感等形式,如丝绸的柔滑、瓷器的光滑等。
五、审美的心理基础1. 情感审美活动主要包括情感的表达和体验,是人们感知和评价事物美与丑的基础。
2. 感觉审美活动是感觉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感觉对客体的特质和特征进行感知和评价。
3. 想象想象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它使人们能够把握事物的美的特征和属性。
六、审美的社会基础1. 文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认知方式受到所处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评价标准会有所不同。
2. 价值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受到人们的社会阶级、文化传统、道德信仰等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念会对审美价值的认定产生影响。
科技发展与人类的审美变迁
科技发展与人类的审美变迁
人类的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科技的不断革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
从古至今,人类的审美标准不断演化,而科技的发展正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传统的审美观念多以自然界为参照物,讲究和谐、平衡、典雅等特点。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这也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
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铁路、蒸汽机等工业建筑开创了新的审美风格,简洁、实用成为人们追求的审美标准之一。
到了20世纪,随着电器、汽车、航空等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美的定义变得更
加多元化。
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线条的简洁、结构的透明,展现出科技感与未来感;汽车设计讲究动感和流线型,体现出速度与力量感;电子产品注重实用性和便捷性,简约的设计风格成为主流。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涌现,未来的审美趋势又将会如何演变呢?数字化的时代赋予了人们更多的创作可能性,虚拟世界中的审美观念也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人们开始追求更加独特、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传统的审美界限逐渐被打破,创意和想象力成为审美的新指向。
总的来说,科技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审美观念的演变,不同时期、不同技术背景下形成的审美标准各有特点。
而在未来,科技与人类审美将会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着我们对美的认知和追求。
科技与美学的融合
科技与美学的融合科技和美学是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前者注重功能和实用性,后者追求艺术和审美价值。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二者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密切。
科技的进步为美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而美学的引导则使科技更加人性化和完善。
科技的进步为美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平台。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例,艺术家们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创作出更加具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
无论是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还是互动艺术,都是科技与美学融合的典型代表。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美学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科技的应用使得美学在生活中得以体现。
科技产品的设计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和人性化,追求美感成为了科技研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无人机到智能穿戴设备,这些产品的外观、操作界面、交互方式都事关美学。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而美学的引导则让这些产品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科技与美学的融合也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和影响。
美学的思考和指导,则可以让我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的优化,使得产品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这种科技与美学的结合,既满足了人们对功能和美感的需求,又有利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与美学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与探索。
科技人员需要不断研发创新技术,为美学提供更广阔的创作平台。
艺术家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科技的应用,将其融入到创作中。
政府与社会需要加强对科技与美学融合的支持,为科技创新和艺术创作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科技与美学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科技的进步为美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平台,美学的指导使科技更加人性化和完善。
科技与美学的融合,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体验,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期待科技与美学的融合继续深化,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美妙的可能。
功能美技术美科学美的关系
功能美技术美科学美的关系(原创实用版)目录1.引言2.功能美的定义和特点3.技术美的定义和特点4.科学美的定义和特点5.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的关系6.结论正文【引言】在现代社会,美的定义和形式多种多样。
在科技领域,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是其中重要的三种形式。
本文将对这三种美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功能美的定义和特点】功能美是指产品或设计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展现出的美感。
它的主要特点是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功能美强调的是产品或设计的功能目的,追求的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美的表达。
【技术美的定义和特点】技术美是指在科技产品或设计中,技术手段和工艺的运用和展现所体现出的美感。
它的主要特点是技术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技术美强调的是科技手段和工艺的运用,追求的是在展现技术力量的同时,实现美的表达。
【科学美的定义和特点】科学美是指科技产品或设计中,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体现所展现出的美感。
它的主要特点是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科学美强调的是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体现,追求的是在展现科学魅力的同时,实现美的表达。
【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的关系】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在科技领域中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功能美是科技产品或设计的基础,强调的是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技术美是功能美的提升,强调的是技术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科学美是技术美的深化,强调的是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逐步提升的。
【结论】总的来说,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在科技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用美学第八部分 科技美
27
(一)追求美是科学家的天性 大自然的精妙奇美是无与伦比的。从天体、宇宙 的运动,到基本粒子的运行;从一望无垠的大海到巍 峨挺拔的高山;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到脱氧核糖核 酸的模型,自然界的一切是那么纷然杂陈而又和谐统 一。科学家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因此,科学家 能在比常人更深刻、更本质的层次上看到大自然那震 撼人心的美,为这种美惊叹不已。
28
(二)科学理论也是美的 科学家们把手里的科学论文和报告,看作是人类 追求自然本质美的忠实记录,看作是人类理性美的忠 实记录。著名物理学家朗道和里弗希慈曾把爱因斯坦 所发现的相对论看作是一切现有物理理论中最美的一 个。
29
二、科学美的构成因素 科学的美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科学家们对 它的追求,并极力通过理论的美来体现它。这种科 学美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科学美在于简明 (二)科学美在于和谐 (三)科学美在于对称 (四)科学美在于新奇 总之,科学美是以简明、和谐、对称和新奇为其主 要特征的,而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一个理论未达到 “简明”、“和谐”的境界,那么这个理论就一定还存 在缺陷和毛病。所以,“简明”、“和谐”是科学美的 最基本的因素。
15
(二)现代科技与艺术文化之间的矛盾 现代科学技术在促进审美艺术大众化的同时, 也日益突出了人们对美和艺术文化的享乐主义消费 特征。以前,人们只有坐进音乐厅或剧院才能看到 或听到动人的旋律、蹁跹的舞姿,现在坐在家里通 过电视、广播、影碟、录像带等就能够实现,不必 进美术馆就能通过报刊、画册、互联网目睹作品原 件。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但它的代价是科 学技术在与审美艺术联姻的同时,又催生并强化了 人们心理上固有的享乐主义欲望,并在当代生活以 至艺术层面造成了一种特定的“影像”迷恋。
大学美育-09.1
细观蝴蝶翅膀
乘坐飞机在万米高空乌瞰大地,观赏窗外的蓝 天白云 。(图片1)
乘坐飞机在万米高空乌瞰大地,观赏窗外的蓝 天白云 。(图片2)
乘坐飞机在万米高空乌瞰大地,观赏窗外的蓝 天白云 。(图片3)
三、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的冲突
1.对科学技术的膜拜压抑了人类自由自觉 的创造活动 2.受制于科学技术必然会压抑人的生活情 趣 3.科学技术可能损害审美活动的内在质量
艺术珍品因科技的发展而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观赏
大足石刻 《养鸡女》
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网络游戏
4.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人类的 审美条件
前苏联物理学家尤兹
我们具有利用最精密的仪器装备起来的第 六感官,它在我们眼前揭示出物质的内部 世界。物质的内部世界是那样的不寻常, 以致于很难用我们的意识去领会,这种微 观世界的美是那些魔力感人的童话故事所 不能比拟的,因为这是真实的美。
掌上影院使人可以随时随地观赏影视节目 (图片3)
中国首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
绵延32.5公里,不但加速了洋山港的建设, 也成为人们新的旅游观光之处。 (图片1 如蛟龙出海的东海大桥)
中国首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
绵延32.5公里,不但加速了洋山港的建设,也成 为人们新的旅游观光之处。 (图片2 建设中的东海大桥)
能够丰富审美文化生活的智能机器人
韩国机器人 为观众表演舞蹈
能够丰富审美文化生活的智能机器人
两个穿和服 的机器人翩翩起 舞
能够丰富审美文化生活的智能机器人
日本东北大学学 生与机器人跳华尔 兹舞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审美认识活动提供 了更为有效的工具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观赏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美 丽的土星环
设计是第三条路——试论述设计、科技、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
过窄 , 辐条便容 易折断 。工匠们对辐条 的宽度和榫 眼的深度作 了精 确的科 学的研究后 , 设计 出的车子既能 负重 , 又不损坏轮毂 。 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很 多实用性 极强 的具有 很高科 学价 值和 艺术水 平的造物。如龙骨水车 、 纺 织机 、 指 南车 、 圭表 、 浑仪、 漏壶 、 地 动仪等 都是 科学技术开拓设计实 用功能领域 的典范 。
◆
设计是第三条路
试论述设计 、 科技 、 艺 术 三 者之 间的 关 系
◆ 周 国 宝
( 安徽赖技 术的科 学, 也不是表达审 美的艺术 , 而是介 于两者之 间, 是合规律 性和 审美性的统一。设计利 用 了科 学的 内在
和 艺术 的 外 在 , 借 助 两 者 中的 共性 这一 载体 , 走 出第 三 条路 。 这 种 共性 即 实 用性 。 【 关键 词 l科 学技 术 审 美 艺 术 设 计 关 系
第亚尼认为 : “ 设计在后工业社 会 中似 乎可 以变成一 向各 自单 方面发 展 的
纯艺术是艺术相对独 立性 的表现 。它可 以脱离 商业 、 脱 离消 费, 归 属 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 之间一个 基本 的和必要 的链条 或第三 要素。 ” 科 意 识 形 态 范 畴 。所 以越 是 纯 粹 的 艺术 , 越是个人 的东西。而设计 却是大众 学技术最接近设计 的实用 性 目的 , 而 设计 又是一 种实 用的艺 术 , 生活 的艺 的 , 是 广 大 民 众 在衣 食 住 行 用 等 方面 的 较 底 层 次 的 审 美 。 设 计 中 的 艺 术 并 不 是 纯粹 的 艺术 。 它 是 一种 实 用 的艺 术 。 术 。 是 实 用 这 一 因素 将 科 技 、 设计 、 艺 术 三 者 紧 密联 系 在 一 起 。 我们 面对一把精雕 细刻的燧 石 匕首 , 面对一件 画满神秘 图案的彩陶容 科 学 技 术 最 接 近 设 计 的 实用 目 的 仍 然会 被 古人 类 艺术 创 作产 生 的 美 感 所 折 服 。 但 他 们 设 计 这 些 物 品 设计是 为人造物 的艺术 , 即为人造物 必须把实 用功能放在 首位。墨子 器 时 , 它 的 存 在 是 以 实 用 为 前 提 。 当 原 始 人 在 说: “ 食必常饱 , 然后求美。衣必常暖 , 然 后 求 丽 。 居 必 常安 , 然 后 求乐 。 ” 而 的 初 衷 并 不 是 以欣 赏 为 至 上 目的 , 并 不满 足 于 此 。 利 用 刚诞 生 的 朦 胧 的 审 美 感 对 科学技术在此扮演着功不可没 的角色 , 科 学技术 的本质 规定性 与设计 的实 有 意识 的 制 造使 用 工具 后 , 设计 的物 品从材料 和结 构装饰 上进行 秩序 、 光洁 、 和谐 的组 织。这 的确是 用性不谋而合 。 种主动意识的外化行为, 但 不得 不 承 认 这 种 行 为是 基 于 功能 之 上 。 1 . 古 代 2 . 生活 的艺术 通过设计 的形式美表现 出来 以湖北 当阳赵家湖战 国墓 出土 的戈 为例 , 应证 了科技 与设计 之间这种 设计也 并非以实用为终极 目的。从《 考工记》 的记载来 看, 当时 的手 工 关 系 的存 在 。 一 件 好 的戈 的 烧 造 , 必 须有 坚硬锋 利的 刀刃 , 同 时 需 兼 顾 避 业 生 产 除 了 注 重 实现 器 物 功 能 的要 求 , 也 注重 其外观 的美 感, 结 构 形 式 的 免硬度过大 , 否 则 戈体 容 易 折 断 , 工 匠 们 利 用 技 术 把 戈 的 刃 部 和 中部 分 两 美学处理 。从古 埃及的王陵和太 阳船 , 到奥林皮亚 宙斯 神殿和 罗马康斯 坦 次铸造 , 戈体 由于含铜量较高 。 而增 加了韧性。锋刃 由于含锡量较 高 , 增强 丁凯旋门 , 从伊 斯兰木雕折 叠式布 经台到 中 国明式家 具 。 形式 美都 渗透 到 了坚硬度。 因此 , 不难看 出, 设计受 制于科 学技术 , 并 随科 学技术 的发展而 它们 的每 一 处 。
试论科技与审美的关系
试论科技与审美的关系——以IPHONE手机为例关键词:苹果iphone 科技设计审美正文:首先阐明一个立场:我认为科技的发展是以人的意识为主导的。
因此科技与审美的关系,我认为是科技发展的方向受到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的。
而苹果公司之所以在商业上取得极大的成功,与其重头产品iPhone的热销离不开。
iPhone有着出色的工艺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也极富美感,整体使用体验非常良好。
堪称是用尖端科技制造出的艺术品。
一、产品分析历代iPhone的机身设计与同时代产品相比,都堪称惊艳,从4代开始,玻璃面板与金属边框的经典元素成了手机科技感时尚感的代表,无论是触觉还是视觉,前后一致的玻璃面板能给人带来一种对称、协调的感受,而对称性正是美学的经典原则之一,玻璃面板也颠覆了我们对玻璃材料脆弱的概念,使手机带了一丝灵动的感觉。
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iPhone 的home键设计,一个按键结合触屏颠覆了手机出现以来以键盘为主的操作方式,点、划、触摸的操纵方式也更贴合人性,因此iPhone也是一只贴合人性的手机。
父母辈常见的情况是新潮电子产品不知如何使用,于是站在了便捷生活的门口进不来,iPhone的简单易用的操作方式,将一大批不适应复杂高科技产品的人们引进了移动生活的大门①。
作为一个科幻爱好者,众多科幻电影中出现的触屏操作设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星际迷航》舰长主控台,《现代启示录》汤姆克鲁斯的腕上PDA,《时空通缉令》李连杰的触屏时空穿梭机,炫酷的触屏操作方式给幼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nokia5800作为第一代触屏机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感觉到多大不同,只是将按键显示在屏幕上。
当iPhone3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我才觉得科幻设备正在一步一步走进现实。
科技能令人们审美观发生改变,而审美观也能指引科技发展的趋势。
二、科幻走进现实近年来触屏已经一步一步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幻作品中,已经不能单纯用触屏操作方式体现超前的时代感,于是又出现了全息显示、3D投影、虚拟现实等超时代的技术,这些技术将人与信息互动带入了一个更人性化、直觉化的时代。
科技和艺术如何相互影响?
科技和艺术如何相互影响?科技和艺术是两个看似完全不同的领域,科技强调科学知识和应用技巧,而艺术则强调的是审美和艺术性的表达。
虽然两者看起来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它们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技可以进一步推动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艺术也可以为科技提供启示和灵感。
本文将探讨科技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方式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方式,从音乐、电影、游戏到虚拟现实等,这些科技的进步为艺术提供了更多展示和创作空间。
例如,通过电子技术,音乐家可以使用电子合成器来创建新的音效,通过计算机技术,电影和游戏制作人员可以创造出逼真的数字形象和场景。
此外,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艺术家可以更加自由地探索和创造。
二、艺术影响着科技的创新艺术创造力激发科技创新。
在许多领域中,艺术的创造力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着科技的创新。
例如,在图像处理技术中,对美学和设计的理解对于提高图像品质至关重要。
在交互设计中,针对用户体验的优化也是离不开艺术性的思考。
在音频编解码技术中,对声音的表达和处理也离不开艺术家的审美判断。
换言之,艺术家通过他们的创作和观念,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灵感的源泉。
三、科技通过数字化为艺术提供了更好的保存和传播方式科技的数字化让艺术品更好的保存和传播,让人们不再担心艺术品的流失和破坏。
例如数字化文物通过网络可以传播到整个世界,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它们的魅力。
同样地,数字音乐让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播放任何歌曲,艺术电影和电视剧也可以通过视频分享网站流传甚广。
结论:科技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了彼此的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方式和发展空间,同时,艺术家也为科技发展带来了灵感和创意,使科技更人性化,更加美化和完善。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缔造更多的可能性,我们期待未来科技与艺术之间的更多美好的结合。
艺术与科技融合跨学科研究的审美思想和现实意义
艺术与科技融合跨学科研究的审美思想和现实意义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当今世界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不仅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更是一种前沿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既能够为人们提供全新的审美体验,又能够为社会带来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审美思想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
一、审美思想1. 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在传统审美观念中,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往往停留在静态的意境和美感之中,很少涉及到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而当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艺术的不断突破,人们开始逐渐接受和认同一种全新的审美理念——即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这种融合不仅让艺术作品拥有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还让人们在审美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交互性。
2. 跨学科思维艺术与科技融合跨学科研究的审美思想需要强调跨学科思维,即将传统的学科边界打破,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灵感和解决方案。
3. 创新审美体验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让人们在审美上获得了更多的乐趣和惊喜,还让人们对于艺术作品有了更加深入和立体的理解。
通过科技手段,艺术作品可以呈现出更加生动和逼真的效果,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二、现实意义1. 推动文化创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可以推动文化创新,让传统艺术得以与科技相结合,展现出不同以往的魅力。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感受到名画的艺术魅力;通过数字艺术,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作品。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为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还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 促进科技与艺术的交流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可以促进科技与艺术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艺术家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来创作新的作品,科技工作者也可以从艺术中获取创新的灵感和思路。
这种交流不仅可以拓展创作的可能性,还可以为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艺术和科学的关系
艺术和科学的关系艺术和科学是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媒介材料、表现形式、创作思维、题材内容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艺术和科学的关系。
1.媒介材料艺术和科学在媒介材料方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的运用上。
传统艺术材料包括纸张、颜料、木材等,这些材料在艺术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例如,纸张和颜料是绘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而木材则可以用于雕塑和建筑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艺术中开始大量使用计算机、手机等数字媒体材料。
这些材料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如通过计算机生成图像、视频和音效等。
数字媒体材料的出现也使得艺术的传播和展示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艺术作品。
2.表现形式艺术和科学在表现形式方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绘画、摄影、舞蹈、建筑等多种形式的相互借鉴和融合上。
例如,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光影、色彩和构图的运用,表现出自然界的科学规律和人工制品的几何形态;在建筑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对结构、材料和功能的考虑,将科学技术和艺术审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此外,摄影技术的发展也为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摄影师可以通过摄影技术表现自然风光、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等方面的题材,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的作品。
3.创作思维艺术和科学在创作思维方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创意、灵感和表达等方面。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具备独特的创意和灵感,这些创意和灵感可以来自于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
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就是受到数学和物理等领域的影响而形成的。
同时,艺术家也需要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将创意和灵感恰当地表现出来。
这需要艺术家具备扎实的技艺和审美素养,而这些技艺和素养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训练和提高。
4.题材内容艺术和科学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文化、情感思想和历史等方面的表现上。
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是人类旳审美欣赏或发明活动。
科技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自然,社会,自我)旳活动。
科技旳进步给人们深入旳审美活动提供了必要旳客观物质条件,例如乐器音色旳改善,特色摩天大楼旳落成... 当然同步伴随艺术旳发展,人们审美情趣旳提高,也为科技旳发展提供力内驱力,例如,建筑艺术对于起重机,吊机旳发明实在有着直接旳关系。
有时候科技就是艺术。
科技玩转得好旳科学家,例如麦克斯韦对于光速旳测定极其巧妙,堪称艺术。
又例如数学上旳黄金分割点与人们旳审美情趣高度一致。
当然科学技术并非时时与艺术向右。
就算再精确旳计算机也画不出凡高旳“自象画”,就算运转再快旳电脑也不一定能下赢围棋旳高段位高手。
科技与艺术就像是两个亲兄弟,在不停互相影响和鼓励之下变化着自己却又不失本性。
爱因施坦认为,假如一种方程看上去不美旳话,那理论一定有问题。
在新旳《艺术》教材中将“艺术与科学”旳课题放入教材,与老式旳教材相比大不相似,教师在拿到教材时对艺术与科学旳关系就必须做出思索。
在此,我就从艺术与科学旳角度谈谈对这一课题旳理解。
一、人文与科学旳关系先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旳人文与科学旳关系。
文艺复兴解放了被宗教禁锢旳思想,绝不仅局限于人文文化,它波及到思想文化领域旳几种方面,由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新科学运动所构成,这些运动都渗透着一种理性主义,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旳尊严。
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学术旳巨匠,他们在科学与人文旳领域中充足施展着多才多艺旳天赋,他们跨文化发明旳建树起到了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旳作用。
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人旳名字,如里昂·巴蒂斯塔·亚尔培蒂、韦罗丘、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
尤其是达芬奇,他不仅对多种艺术无不擅长,并且对多种知识也无不研究,从他旳手稿就可以看出,他观测和研究旳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人文与科学旳各个领域。
他不仅是著名旳画家,还可以称得上是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其在每一学科中,他都在当时到达了登峰造极旳水平,被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旳艺术家和科学家。
审美爱好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t c ia d c to e hn le u a in c
在 科 学技 术 已经成 为第 一 生产 力 的当代 社会 ,
科 技创 新 作 为社会 发展 和 繁荣 的最 重要 的推 动力 ,
引起 了普 遍 的重 视 , 技 教 育 也 更 为 加 强 , 教 育 科 在 领域 里 占据 着 十分显 要 的位 置 ; 审美 教育 关 系到 而
当代科技与审美价值观的融合分析
当代科技与审美价值观的融合分析在当代社会中,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审美当中。
科技与审美价值观的融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当代科技与审美价值观的融合现象。
一、科技正在改变审美的表达方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和设计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数字艺术、虚拟现实、互动设计等新兴领域开始崭露头角。
这种趋势不仅改变了艺术和设计的形式,还打破了传统艺术和设计在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为审美体验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在电影领域,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更加逼真的特效和3D技术,这些技术帮助电影制作更好地呈现出导演所想要表达的内容。
在游戏领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使玩家们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参与游戏。
以AR技术在美食文化中的应用为例,现在许多餐馆都会使用AR技术帮助客人选择菜品。
通过AR技术,客人可以在桌子上看到虚拟的菜品,选择心仪的菜品以后,菜品就会在眼前化为现实。
这种创新的设计方式,能够将科技和美食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高了美食的品质与质量,也为美食爱好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和味觉体验。
二、科技改变了审美的价值观从审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在过去,传统艺术和建筑相对于现代建筑和新兴艺术领域更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从计算机或互联网中诞生的艺术或设计作品越来越感到兴趣,甚至开始认为这些作品比传统艺术更加有价值。
在当代网络音乐、短视频等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应用。
比如说,现在许多音乐作品都是通过电脑生成器生成的,并且这些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令观众产生共鸣。
虽然这种“音乐”没有传统音乐的流派和分类,但人们对其的欣赏却越来越高。
三、科技影响了审美的判断准则我们都知道美不仅仅是外表,更是内在的品质。
科技改变了审美判断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基于科技来评判审美的内在品质。
社交网络、电视节目、网上购物等方面中科技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觉和信息。
科技与艺术结合:现代科技的审美
从前有一位科学家和一位艺术家走进了一家酒吧。
他们开始交谈,科学家说:“你知道吗,我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光学技术,可以让人们看到细胞级别的图像,非常美妙。
”
艺术家感兴趣地问:“哇,那一定是非常壮观的视觉体验啊!不过,你可曾想过如何将这项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呢?”
科学家沉思片刻后说:“其实,我曾尝试将细胞的图像作为艺术品展示出来,但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欣赏。
”
艺术家笑着说:“也难怪!或许你应该把细胞的图像融入到一些抽象的绘画作品中,让观众能够在美丽的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
科学家听后眉头一皱:“说得容易,但是要把细胞的图像融入到抽象艺术作品中可不容易啊!”
正当两人争论不休时,一位路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忍不住插话道:“你们听起来好像在讨论怎样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细胞风格’艺术啊!”
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愣了一下,然后同时笑了出来。
他们终于明白,科技与艺术结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有了创造力和幽默感,就能找到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
笑话解读:科学家和艺术家在酒吧里的对话反映了现代科技与艺术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从科学家发现的新光学技术到艺术家建议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再到路人的“细胞风格”艺术建议,展现了科技审美与幽默的有趣对话,构成了一个融洽的笑话氛围。
笑话通过夸张的方式诠释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主题,表达了创新和幽默的态度。
美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美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美与技术的辩证关系是人们长久以来一直讨论的话题,美对于科技技术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技术发展和美的产生是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而这种辩证关系在人们今天的生活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美与技术有着内在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有着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技术的发展为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优化了美的加工和生产条件,而且在市场消费上也使更多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价值观的美感和审美体验得以实现。
无论是审美还是享受,技术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然而,也正是由于科技的兴起,美的质受到了侵蚀。
科技的过度发展,使人们在急需快速解决方案的同时,忽略了雅致和精致,也就是美的艺术精髓。
而且,僵化的科技的发展,也正在让技术的系统由简单而实用转变为复杂而无聊,一种单一的技术流派会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人们对于美的体验。
因此,在看待美与技术的辩证关系时,必须以和谐发展的视角,即正确认识技术和美的结合,使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达到最大限度的综合价值。
技术发展必须伴随着美的发展,同时美也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出新的运用空间,从而使美的质增加。
总之,我们应该端正对于美与技术的看法,把技术作为追求集美与实用于一体的工具,并对美的质进行更多的了解和把握。
同时,也要重视科技优势和美的艺术特点,实现美与技术真正的有机结合,以使它们在未来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文明,从而营造更美好的未来。
科技与审美的作文
科技与审美的作文
哎呀呀,科技和审美可真是两个很有趣的东西呢!哈哈。
现在的科技好厉害呀,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比如说那些智能机器人,嘿呀,它们能做很多事情呢,会说话,会跳舞,可有意思啦!还有那些电子游戏,画面可精美啦,玩起来超级过瘾,嘿嘿。
但是呢,审美也很重要呀!就像我们画画的时候,要把颜色涂得漂漂亮亮的,把线条画得直直的,这样画出来的画才好看呀,哈哈。
还有那些漂亮的建筑,哎呀,有的高高瘦瘦的,有的矮矮胖胖的,形状各不相同,但都特别好看,这就是审美的力量呀!
科技和审美结合起来就更棒啦!比如那些设计得特别好看的手机,嘿呀,不仅功能强大,样子还特别酷呢!还有那些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又有高科技,又特别美,让我看得眼睛都直啦,哈哈。
哎呀,我觉得科技和审美都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呢,它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啦,嘿嘿!。
艺术与科技融合跨学科研究的审美思想和现实意义
艺术与科技融合跨学科研究的审美思想和现实意义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一种跨学科研究,通过将艺术和科技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可以产生新的审美思想和实际意义。
这种跨学科研究不仅对艺术和科技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可以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审美思想可以推动艺术创作的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科技的融入下,可以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亲身体验到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增强了观众对艺术的参与感和共鸣感。
艺术家也可以通过科技的支持创造出更加立体、更加富有创意的作品,开拓了艺术的边界。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审美思想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可以通过科技的帮助,观看到更多的艺术作品,体验到更多的艺术魅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观众可以在家中通过网络观赏到世界各地的艺术展览。
这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提供了更多的艺术资源,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去欣赏和参与艺术活动。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科技的支持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利,有助于艺术家将自己的创作触角触及到更多人。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也为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艺术家可以通过科技的支持将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体验。
这种融合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可能性。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对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不仅为创意产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市场,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劳动力的技术水平。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也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竞争力。
人工智能在艺术鉴赏中的应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人工智能在艺术鉴赏中的应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艺术领域。
AI在艺术鉴赏中的应用,就像是一场科技与艺术的华丽舞蹈,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AI在艺术鉴赏中的角色。
在这里,AI就像是一位敏锐的艺术评论家,它能够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的艺术作品,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这种审美观不仅基于数据和算法,更是对艺术的一种全新解读。
正如一位艺术家所说:“AI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我们对艺术的理解。
”然而,AI在艺术鉴赏中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
有人认为,AI无法真正理解艺术的内涵和情感,它只是机械地模仿和复制。
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AI确实缺乏人类的情感和直觉。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AI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它的“审美”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此外,AI在艺术鉴赏中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例如,AI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
它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风格、色彩、构图等元素,帮助我们发现隐藏在作品中的文化密码。
同时,AI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艺术推荐,使我们能够更轻松地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艺术作品。
当然,AI在艺术鉴赏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例如,过度依赖AI可能会导致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变得单一化,从而失去对艺术的多元理解。
此外,AI可能会被用来制造虚假的艺术作品,这对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
总的来说,AI在艺术鉴赏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艺术体验,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我们需要谨慎对待这一现象,既要充分利用AI的优势,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AI在艺术鉴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也许有一天,AI会成为我们最好的艺术伙伴,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还能与我们共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佳作。
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以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将AI融入艺术鉴赏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科技与审美的关系
——以IPHONE手机为例
关键词:苹果iphone 科技设计审美
正文:
首先阐明一个立场:我认为科技的发展是以人的意识为主导的。
因此科技与审美的关系,我认为是科技发展的方向受到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的。
而苹果公司之所以在商业上取得极大的成功,与其重头产品iPhone的热销离不开。
iPhone有着出色的工艺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也极富美感,整体使用体验非常良好。
堪称是用尖端科技制造出的艺术品。
一、产品分析
历代iPhone的机身设计与同时代产品相比,都堪称惊艳,从4代开始,玻璃面板与金属边框的经典元素成了手机科技感时尚感的代表,无论是触觉还是视觉,前后一致的玻璃面板能给人带来一种对称、协调的感受,而对称性正是美学的经典原则之一,玻璃面板也颠覆了我们对玻璃材料脆弱的概念,使手机带了一丝灵动的感觉。
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iPhone 的home键设计,一个按键结合触屏颠覆了手机出现以来以键盘为主的操作方式,点、划、触摸的操纵方式也更贴合人性,因此iPhone也是一只贴合人性的手机。
父母辈常见的情况是新潮电子产品不知如何使用,于是站在了便捷生活的门口进不来,iPhone的简单易用的操作方式,将一大批不适应复杂高科技产品的人们引进了移动生活的大门①。
作为一个科幻爱好者,众多科幻电影中出现的触屏操作设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星际迷航》舰长主控台,《现代启示录》汤姆克鲁斯的腕上PDA,《时空通缉令》李连杰的触屏时空穿梭机,炫酷的触屏操作方式给幼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nokia5800作为第一代触屏机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感觉到多大不同,只是将按键显示在屏幕上。
当iPhone3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我才觉得科幻设备正在一步一步走进现实。
科技能令人们审美观发生改变,而审美观也能指引科技发展的趋势。
二、科幻走进现实
近年来触屏已经一步一步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幻作品中,已经不能单纯用触屏操作方式体现超前的时代感,于是又出现了全息显示、3D投影、虚拟现实等超时代的技术,这些技术将人与信息互动带入了一个更人性化、直觉化的时代。
iPhone虽然没有上述令人几欲混淆显示与虚拟的功能,但却在人机交互上作出了大文章,操作时简单便捷不多赘述,想谈谈从拟物发展发展成现在扁平化的应用图标设计。
扁平化设计和拟物化设计并非是两种完全对立的信息呈现手段。
苹果之所以形成了如今的界面风格,是因为史蒂夫对低学习成本的极大的重视,因而才会在界面中大量使用隐喻和模仿;而如今的扁平化设计也没有脱离这个根本的轨道——Win8 依旧在使用隐喻和模仿的手段增强每一块“磁贴”的“功能可见性”,只是没有了精致繁复的细节。
对,以上其实是主要关于图标设计而言的,那么对于界面其他元素,如按钮、信息文字等,扁平化设计能成为未来趋势的原因,也不是什么“拟物化设计的没落”、“审美疲劳”之类的原因(如果是这种原因,那么这其实只是一种彼此的更迭,更像是西方设计史里的各种流派的兴衰,只是能够各领风骚数年而已),而在于,只有充分简洁的界面,才能够适应未来的终端碎片化、界面碎片化。
简而言之,就是越来越多的将丰富的信息尽量压缩进简洁的表达方式中,无论是包豪斯式外观设计风格、简易的操作逻辑,扁平化的图标设计,都体现这这种思想②。
还有不得不提的siri。
Siri是苹果公司在其产品iphone 4S上应用的一项语音控制功能。
Siri可以令iPhone4S变身为一台智能化机器人,利用Siri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读短信、介绍餐厅、询问天气、语音设置闹钟等。
Siri可以支持自然语言输入,并且可以调用系统自带的天气预报、日程安排、搜索资料等应用,还能够不断学习新的声音和语调,提供对话式的应答。
在siri的身上,我们似乎看见了人工智能的影子。
她音调听起来温柔可人,语言风格平易近人,略带机械感甚至都不惹人讨厌反而仍人觉得她有机械高效准确的特性,在某些方面,siri 却是强过人类。
不能不说siri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GEEK人群的幻想,当她的形象深入人心后,到人工智能真的出现的那一天也许我们就能够坦然接受,而不会生出《黑客帝国》降临真实世界的担忧③。
三、技术满足审美,审美引领技术发展方向
iPhone热销现象所代表的,是现代科技在现实生活中具体成果对人类审美的满足与改变。
现代高新技术是一只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人们追求理想中才存在的美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它对人类以满足的审美追求进行连续性破坏和否定。
当iPhone热销程度使其成为人手一部的“街机”时,它就失去了个性,失去了时代感,失去了科技感,变得大众化,变得平庸,我想这就是iPhone5s、iPhone5c远远没有iPhone4s销量增长快的原因。
具体说来,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制造了数码科技的神话,带来了审美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分离与割裂,使人类追求审美生存理想的轨迹出现了偏离;另一方面,又制造了互联网络的神话,造就了互联网络时代的新型的工作方式,体现出了审美精神向现实生活层面的回归,使人类追求审美生存理想(审美化生存)的步伐向前迈进。
这是一个人们审美需求不断被满足到审美观发展、改变的一步一步发展的过程,通常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们科技的发展与尖端科技的大众化一起发生的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索尼。
这家日本公司在90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消费电子领域可谓叱咤风云,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时至今日优秀的工业设计仍然是人们谈论索尼公司时一定会想起的优点。
但其手机产品相较于iPhone,科技感落后一大截,这是手机市场上输给iPhone的一大原因,从侧面能佐证上文的说法。
还有一个颇具特点的例子:刀锋战士南非残疾短跑选手奥斯卡·皮斯托瑞斯。
一般而言,残疾人的假肢都追求越仿真,越像正常人越好,而刀锋战士的假肢就像两把锋利的弯刀,引人注目。
这款价值1.5万英镑的假肢产品,由冰岛一家知名残障人器械公司“奥索”(ossur)研制。
它由50~80层碳纤维构成,大约有8镑重。
为了更适于跑步,“脚跟”还添了一条耐克跑鞋的鞋底。
由于价格昂贵且难以控制,全球的使用者不到300人。
奇怪的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只集中在此款假肢是不是增强了刀锋战士的短跑能力以至于超过了正常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而现有见闻人们对此款假肢的美观性作出评判。
我个人而言,这款强大的假肢甚至有一种类似武器的美感,不是人缺损躯体的残酷补充,而是人力量的延伸,与刀锋战士组合在一起,依旧是人力与美的体现⑤。
审美意识是超知识、超功利、超道德的人类精神最高境界,它不仅是指对美的“愉悦”,更是指对万物一体的感悟,对崇高诗意境界的追求。
审美轴心说揭示,审美意识决定道德追求和科技发展的目标,引导科技伦理的进步,指引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科技与审美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⑥。
参考文献:
①:《细数一代到iPhone 5,六代iPhone外观,效能,相机进化史》
/articles/207859.htm T客邦
②:《iphone5C 的彩色后壳设计与ios7 的扁平化设计能证明NOKIA 与WP 是超前了吗?》
/question/21632414知乎网
③:《siri》
/subview/6573497/7996501.htm?fr=aladdin百度百科
④:《现代高新技术给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带来的变化》
/p-488262511.html豆丁文库
⑤:《奥斯卡·皮斯托瑞斯》
/view/1849778.htm?fromtitle=%E5%88%80%E9%94%8B%E6%88%98% E5%A3%AB&fromid=10033272&type=syn#viewPageContent百度百科
⑥:《审美意识引领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审美轴心说初探》陈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