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百分数问题解决2教案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百分数问题解决2教案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fb4f1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a.png)
问题解决 2◆教学内容:复习教科书第12页例3类型的应用题,完成第13~14页练习三11~15题。
◆教学提示:练习四习题新选素材广泛,题型灵活多样。
除了第2、3、4题是配合例3编写的之外,其余各题都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分数百分数知识来解决,如第5题,一方面学生要看懂表格,同时,还要选取表中的对应信息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列方程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百分数乘、除法问题的区别,能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勤奋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列方程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准确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百分数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上节课学习了列方程解决百分数问题,谁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数量之间相等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有关数量)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练习。
1.填写数量关系(1)六年级(1)班有男生20,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多25%。
()○()=()(2)某工厂8月份用电量比7月份节约20%。
(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各个数量(1)水果店运进苹果x千克,运进桔子的数量是苹果的120%,运进桔子多少千克?苹果和桔子一共有多少千克?桔子比苹果多多少千克?(2)水果店运进苹果x千克,运进桔子的数量比苹果少20%,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千克?桔子有多少千克?苹果和桔子一共有多少千克?(3)水果店运进苹果x千克,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20%,第二天卖出了总数的25%。
两天共卖出了多少千克?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卖出多少千克?两天后还剩多少千克?请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回答。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百分数教案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百分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4f62be561252d381eb6e7e.png)
第一单元百分数的意义第1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1--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2.在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使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具: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方找到的?(2)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这么喜欢用百分数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
(揭示课题)你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1)出示麻辣烫火锅配料成分,根据百分数信息分析麻辣原因。
辣椒占45%,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
教师:知道火锅为什么这么麻?这么辣吗?(2)分析:辣椒占45%表示的意义。
分母100表示什么?45呢?45%是什么数与什么数比较的结果?(3)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的意义又该怎样理解?小结:如果把火锅配料的成分看做是100份,辣椒占了其中的45份,花椒占了38份,其他成分仅仅占了17份,难怪它又麻又辣!2.结合身边的实例分析,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出示某市学生近视率的信息。
(1)说一说其中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2)体会百分数的优点,观察比较这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3)情感目标教育渗透。
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同学们说什么?3.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刚才我们了解了每一个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那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三、拓展应用,促进发展1.招聘“学校新闻小记者”的活动教师:寻找百分数信息,说百分数的意义,谈自己的感想。
(1)在某市学校附近的小摊中,合格的食品仅是30%。
(2)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不低于70%。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4a8a22ff00bed5b9f31dcc.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二)口答,只列式不计算.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三)应用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四)引入新课如果把、问题改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的多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应用题.二、新授教学(一)教学例3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1.读题,理解题意.2.比较:例3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3.讨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什么意思?(画图理解)教师板书:多出来的部分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4.列式计算(14-12)12=2120.167=16.7%5.思考: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1412-11.167-1=0.167=16.7%提问:为什么要减去1?(二)反馈1.把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思考: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少百分之几?三、巩固练习(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xx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xx年降低了百分之几?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二)只列式不计算.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三)思考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后作业1.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是32200平方千米.台湾岛的面积比海南岛大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2.工程队原计划一周修路24千米,实际修了28千米.实际修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实际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https://img.taocdn.com/s3/m/37cc20c95fbfc77da269b134.png)
100%-50% =50%
答:奶糖的售价比巧克 力低50 0 0 。
方法一:
(23+25-42)÷42
方法二:
(23+25)÷4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2
≈14.3%
=48÷42 ≈114.3% 114.3%-100% =14.3%
答:六(1)班的人数比六(2)班多14.3%。
方法一:
(6905-5275)÷5275
=80%
100%-80% =20%
答:杏树的棵数比梨树 少20 0 0 。
方法一:
(20-16)÷16 =4÷16 =25%
方法二:
20÷16 =125%
125%-100% =25%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 造林多25 0 0 。
方法一:
(60-30)÷60 =30÷60 =50%
方法二:
30÷60 =50%
就是指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占 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5-20)÷25 =
1 答: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5
1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们的农村也发生了非常 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 要用数学知识一起去解决 与分析新农村变化中的信 息与问题。
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台数 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方法一:
增加
(360-300)÷300
1、我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0÷25 =
4 5
答: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4 5
2、我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男生人数 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 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5-20)÷20 =
1 答: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4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26878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0.png)
-在解答应用题时,指导学生先找出关键信息,明确需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根据问题要求列出计算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两个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的情况?”(如:购物打折、成绩提高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百分比关系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百分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一,它是表示两个数之间倍比关系的一种方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现打8折出售,求现价与原价之间的百分比关系。这个案例展示了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本节课将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百分数》中的内容进行展开。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百分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百分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困难。这可能是因为这个知识点不仅需要抽象思维,还需要较强的运算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说课稿与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说课稿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181a801f242336c1fb95e19.png)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说课稿铁铺中心学校陈月一、说教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
解答求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已经充分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和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已能够较准确的掌握数量关系。
而且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讲是一致的,所以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三、说教学方法:本节课,将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融于一体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找单位“1”(1)桃树的20%(2)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85%(3)故事书占科技书的75%(4)火车的速度比汽车速度快60%2.只列式,不计算(1)140吨是60吨的百分之几?(2)260吨是40吨的百分之几?(二)教学例31、出示例3情境图,要求学生相互讨论,解决以下问题提出要求:(1)谁是单位“1”(2)谁与单位“1”做比较(3)如何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2、学生画线段图根据题意学生自己画出线段图,并将问题带入图中理解,知道问题在图中实际就是求的是哪一段是哪一段的百分之几。
六年级数学教案 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市赛
![六年级数学教案 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市赛](https://img.taocdn.com/s3/m/41c48ce7b7360b4c2f3f642c.png)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1.出示例3。
(1)学生默读题。
(2)例3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异同?(条件相同,问题不同)问题不同在哪儿?
老师说明复习题求的是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例3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3)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4)启发学生想“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
哪个量是单位“1”?
板书:多造的÷原计划的(单位“1”)
(5)讨论,列式计算。
提问:根据以上分析,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造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14-12)÷12=2÷12≈0.167=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16.7%。
提问:“14-12”求的是什么?为什么不除以14呢?
(6)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引导学生思考:把原计划造林看作百分之百,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116.7%,两个百分数之差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学生列式,老师板书:
14÷12≈1.167=116.7%
116.7%-100%=16.7%
老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达增加、减少的幅度。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甲校学生人数比乙校多25%,乙校学生人数比甲校少百分之几?
小结1.画线段图是一种很直观的方法,但是有部分学生不习惯使用。
2.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课堂氛围比较活跃。
3.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活动的时间较难把握,教学时前松后紧,注意调控好教学活动的节奏。
西师大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教案
![西师大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fbec2da98271fe900ef932.png)
1.3.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例1,第10~11页练习三1~6题。
◆教学提示:例1是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增加或减少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出算式。
关键是找标准量(单位“1”),教科书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么要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练习三习题新选素材广泛,尽量呈现真实事件。
如第3题反映了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情况;第4题反映了我国鱼类情况,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正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百分数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六(1)班有45名学生,其中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指名学生口答,说出算式后提问: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根据回答,教师强调: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其中在计算时会用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因此事先作一个铺垫,为下面学习打下基础。
】导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农村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17f7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3.png)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题目: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1)把谁看作单位“1”?(2)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去年的几分之几?2.交流反馈。
方法一:方法二:3.小结。
方法一是先求出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图书册数,再加上原有的册数就是今年的图书册数。
方法二是先求出今年图书册数是原有图书册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今年的图书册数。
【设计意图】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复习此类题目可以给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利用知识间的迁移,学生能够很好地过渡到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学习教材第90页例4。
课件出示例4题目: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思考:(1)这道题和前面那道题有什么不同?前面那道题是“增加了”,这道题是“增加了”。
(2)你能试着独立完成吗?学生试着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3)完成的同学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全班交流反馈。
方法一:方法二:(5)“原有图书册数”是单位“1”,“增加了”是增加了原有图书册数的。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一百分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教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一百分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64a1b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e.png)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一百分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这份教案中,我将分享我在202320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课程中关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课中选择了教材的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讲解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通过这一节的内容,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求百分比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百分比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2. 能够将百分比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课中,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将百分比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和解释百分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练习题,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小明的成绩比小红提高了10分,如果小红得了80分,那么小明的成绩比小红提高了多少百分之几?”来引起学生对百分比的好奇心。
2. 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百分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通过例题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如何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3. 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比的概念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在板书上列出了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例题。
公式如下:百分比 = (差值 / 基数)× 100%其中,差值是指要求的数与另一个数之间的差,基数是指另一个数。
七、作业设计1. 计算练习:要求学生计算几个实际问题中的百分比,例如“小明的成绩比小红提高了10分,如果小红得了80分,那么小明的成绩比小红提高了多少百分之几?”2. 应用练习:要求学生运用百分比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一家公司的销售额比去年增加了20%,如果去年的销售额是100万元,那么今年的销售额是多少?”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对百分比的概念掌握得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https://img.taocdn.com/s3/m/c14668442b160b4e767fcf26.png)
百分数应用题使用教材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十二册(青岛版)。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师出示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题目:“双林县前年造林160亩,去年造林200亩。
”要求学生说一说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出: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能提出许多问题。
下面选择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的几个,请列式解答。
1.去年造林比前年增加多少亩?200-160=40(亩)。
2.前年造林比去年少多少亩?200-160=40(亩)。
3.去年造林是前年的百分之几?200÷160=1.25%=125%。
4.前年造林是去年的百分之几?160÷200=0.8=80%。
[评:学生看到条件,就想到能解答的问题,这是思考问题的“综合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旧知识再现,而且能培养联想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用此种方法引入新课,既讲清两个数之间的两类比较关系(多与少,几倍或几分之几),又为讲新课引路,很有特色。
]教师小结: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概括起来有两类情况:一类是比较两个数量的多与少;另一类是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与少,同时还要比较它们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比如(出示投影片):红光县前年造林200亩,去年造林240亩,去年造林比前年增加多少亩?240-200=40(亩)。
引导学生同前一题进行比较后,教师指出:双林县和红光县去年造林比前年增加的亩数是相同的,可是它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哪个县造林的成绩更好一些呢?用单纯比较多少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必须用另外的比较方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百分数应用题。
(板书课题)[评:激发学习动机,明确思维指向。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93cd49e518964bcf847c73.png)
(一)、复习导入,检查预习。 复习导入,检查预习。 1、出示练习:原计划造林是 12 公顷,实际造林 14 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 划的百分之几? 引导学生分析: 实际造林 14 公顷, , A、 引导学生分析 已知条件都是原计划造林是 12 公顷, 问题是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从问题可以看出是求实际造林数与原计 划造林数的比,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2 公顷)作为单位“1”,求 14 是 12 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B、出示线段图: 出示线段图 原计划:
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A、读题理解题意 、 B、比较复习题之间的区别 、 C、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2、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思考: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 实际造林比 =%D0%A1%D1%A7%C1%F9%C4%EA%BC%B6%B0%D9%B7%D6%CA%FD%CF%DF%B6%CE%CD%BC%2 E&in=16870&cl=2&lm=-1&pn=77&rn=1&di=29330830815&ln=2000&fr=&fm=result &fmq=1323858458687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 s=&istype=2 3、提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 在比较?谁是单位“1”? 4、讨论并且列出算式。 解法 1:(把原计划造林看作单位“1”,先求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 顷数,再求多百分之几) (14-12)÷12=2÷12≈16.7% 解法 2:(把原计划造林看作单位“1”,先求出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 百分之几,再减去 100%) 14÷12-100%=116.7%-100%≈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了 16.7%。 5、如果把例题中“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改为“原计 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计算呢? A、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由题意可以知道,仍旧是实际造林和原 、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 计划造林之间的比较,只是单位“1”变为实际造林。 B、尝试让学生自己完成。 、尝试让学生自己完成。 6、对前面两个题目进9.html
小学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b0cd3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b.png)
小学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案小学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案一学习内容:完成课本第2~3页练习一第4至8题。
课堂目标: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你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二、完成练习一第4~8题1.完成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2.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
3.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
然后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
4.完成第7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5.完成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完成后交流。
三、读读“你知道吗”学生自主阅读。
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说20__(请自填)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20__(请自填)年提高了0.3%?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
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四、拓展练习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少()%。
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10%,面积增加( )%。
3.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行驶了10小时,从乙地回甲地行驶了8小时。
回来时比去时所用时间缩短了百分之几?速度提高了百分之几?4.某小学六年级有四个班,由王、陈两位老师任教,这四个班的人数分别是:一班60人,二班40人,三班50人,四班50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45c0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f.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西师大版教案: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具体章节为第六章第二节,内容包括:1.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含义;2.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方法;3. 能够运用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含义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华有10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去了20元,那么他还剩下多少钱?2. 例题讲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以小华的例子来说明:(1) 小华原来有100元,买书花去了20元,他还剩下80元。
那么,他还剩下的钱是原来的百分之几?(2) 小华原来有100元,买书花去了20元,他还剩下80元。
那么,他还剩下的钱比原来少了百分之几?3. 随堂练习:(1) 小明原来有200元,买了一本书花去了30元,他还剩下多少元?(2) 小红原来有50元,买了一本书花去了8元,她还剩下多少元?4. 讲解练习答案,引导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公式:多:原数×(1 + 百分比)= 结果少:原数×(1 百分比)= 结果2. 例子:小华原来有100元,买书花去了20元,他还剩下的钱是原来的百分之几?七、作业设计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计算。
小学数学_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694209a647d27284b7351d4.png)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信息窗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数学素养的提升。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你了解哪些百分数的知识?生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
生2: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生3: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生4:我们还学了求百分率、出勤率、成活率等等。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呈现走近农家乐玩的情境,出示统计表。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从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与百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吗?生1:今年自驾游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生2:去年自驾游人数是今年的百分之几?生3: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的人数增加百分之几?生4: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的人数少百分之几?师:第一个问题怎样解答?生:540÷480。
师:第二个问题呢?生:480÷540。
师:这两个问题都用除法计算,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却不一样?生:第一题是以去年自驾游的人数为标准,第二题是以今年自驾游的人数为标准。
【评析:借助农家乐的数学情境可以更好的调动同学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分析素材提出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活动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1.解决红点问题: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1)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百分数》导学案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百分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b71ba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e.png)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百分数》导学案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百分数》导学案第一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研究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
2.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温故互查: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1.() ÷ () =2.把 510/23 和 520/23 都写成分母为10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设问导读:1.自学课本P1-P2页。
书本1-2页插图中的数叫百分数。
它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例如,羊毛含量为36%表示羊毛占整个衣服的36份中的1份,产品的合格率为95%表示合格产品占总产品的95%。
2.百分之三十五写作:35%;百分之零点七写作:0.7%。
即百分数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的后面加上“%”,分子按整数、小数的写法去写。
3.12.52%读作:十二点五二百分之一百;100%读作:一百百分之一百。
即读法:“%”读作“百分之”,再读“%”前面的数。
百分号前面的数按整数、小数的读法去读。
4.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 ),女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百分数表示比例,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即把这条裙子的面料成分看成100,36表示羊毛的份额。
自学检测:1.我班有70%的同学参加了兴趣小组,意思是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70%。
小学生的近视率是18%,就是说有18%的小学生近视。
2.读一读,并说出下面百分数的意义。
1)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77.4%。
表示城市污水处理的比例为77.4%。
2)据调查,29%的少年儿童表示“目前最要好的朋友是老师”。
表示少年儿童中有29%的人认为老师是他们最要好的朋友。
地球表面的29%是陆地,而71%是海洋。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20.36%,而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为17.05%。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b4ac491711cc7931b716d7.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二)口答,只列式不计算.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三)应用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四)引入新课如果把、问题改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的多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应用题.二、新授教学(一)教学例3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1.读题,理解题意.2.比较:例3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3.讨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什么意思?(画图理解)教师板书:多出来的部分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4.列式计算(14-12)12=2120.167=16.7%5.思考: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1412-11.167-1=0.167=16.7%提问:为什么要减去1?(二)反馈1.把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思考: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少百分之几?三、巩固练习(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201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2019年降低了百分之几?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二)只列式不计算.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三)思考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后作业1.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是32200平方千米.台湾岛的面积比海南岛大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百分数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百分数](https://img.taocdn.com/s3/m/f95ebb0dd4d8d15abe234eec.png)
第一单元:百分数
第一节:百分数的意义
第1-2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率
第二节: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第1-2课时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第三节解决问题
第1课时解决问题(一)
第2课时解决问题(二)
第3课时解决问题(三)
第4课时解决问题(四)
三、反馈练习,熟练运用。
1.完成练习四第5题
2.雪儿同学2011年3月的生活费为255元,比计划节省了15%,节省了多少元?
练习四第1~4题。
作业布置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学生自己谈一谈。
学习总结
重点再现用方程解百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与整数和分数应用题是一致的
.
错题记录
第5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第6课时纳税
第7课时算利息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
综合应用: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例1,第10~11页练习三1~6题。
◆教学提示:例1是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增加或减少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出算式。
关键是找标准量(单位“1”),教科书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么要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练习三习题新选素材广泛,尽量呈现真实事件。
如第3题反映了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情况;第4题反映了我国鱼类情况,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正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百分数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六(1)班有45名学生,其中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指名学生口答,说出算式后提问: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根据回答,教师强调: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其中在计算时会用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因此事先作一个铺垫,为下面学习打下基础。
】导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农村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要用数学知识一起去解决与分析新农村变化中的信息与问题。
(二)探究新知1.问题提出(出示例1)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例1的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1)今年彩电数量是去年的几分之几?(2)去年彩电数量是今年的几分之几?(3)今年比去年多了多少台彩电?(4)今年彩电数量比去年增加了几分之几?【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口答,并说明列式理由。
如果学生能提出书上的问题,就结合书上的问题教学。
如果提不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今年的彩电数量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2.对比讨论,解决问题(1)问:这个问题和你们刚才解决的问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你怎样来理解“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预设:学生主要会说到与前面的问题相比,这里把几分之几变成了百分之几。
教师适时提问:求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就是要用百分数来表示结果)对问题的理解,主要让学生结合分数问题进行理解。
师:你们仔细想一想,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相比较?在这里要把谁看做是单位“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这个问题是拿今年比去年增加的部分与去年的台数相比,占去年台数的百分之几?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2)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知道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方法,并让学生板书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360-300)÷300=20%360÷300=120%,120%-100%=20%。
(3)全班交流,请板演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抽生回答后,让全体学生明白先算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台彩电,再算增加的台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抽生说出算式。
即:(360-300)÷300=20%(4)如果学生不能想到第二种方法。
教师提示: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学生独立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提示点拨,让他们先算出今年的台数是去年台数的百分之几?即360÷300=120%,再算出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即120%-100%=20%。
(5)对比师: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喜欢哪种方法?【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顺利的解决了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获得了新知,同时使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3.变式训练,加深理解(1)把例1的问题改变为去年的彩电台数比今年的台数减少百分之几。
师: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呢?结合刚才的例题,自己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后,抽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此题估计有学生把单位“1”弄错的情况。
如果有学生仍然列式为(360-300)÷300=20%教师追问:这种做法对吗?哪里错了?应该怎样解决?(2)比较例题与练习题的异同。
教师:仔细观察,这道题与刚才的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全班讨论后强调:两道题都是在解决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但不同之处在于两个问题的单位“1”发生了变化,因此解决过程有一些不同。
4.议一议:如何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全班讨论,小组交流总结。
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出数量间的关系,可以转化为一个数量相当于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或一个数量相当于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比单位“1”多(少)多少。
(三)巩固新知完成练习三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
(四)达标反馈1.某校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2.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原来的2.4元降低了0.6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答案1.(500-450)÷450≈11.1% (500-450)÷500≈10%2. 0.6÷2.4=25%(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要注意什么?(单位“1”、计算结果)【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走入生活,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巧妙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理念。
】(六)布置作业1.光明小学五年级二班男生20人,比女生少5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百分之几?2.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是32200平方千米。
台湾岛的面积比海南岛大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3.工程队原计划一周修路24千米,实际修了28千米。
实际修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实际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答案:1.5÷(20+5)=20%2.(35760-32200)÷32200≈11.1%3.28÷24≈116.7% 116.7%-100%=16.7%◆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例1:我们村今年有彩色电视机360台,去年只有300台。
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方法一:(360-300)÷300=60÷300=20%方法二: 360÷300=120%120%-100%=20%关键:找准单位“1”和多(少)的部分◆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片段)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这个问题和你们刚才提出的数学问题有什么不同之处?你是怎么理解“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大家讨论一下吧!教师:想一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学生分组讨论后,再进行交流。
交流后,教师问:根据上面的分析,谁能说说这题的解题思路?学生试做,汇报结果。
教师:想一想,这个问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师生共同小结: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数学资源1. 5比4多百分之几?4比5少百分之几?2.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t,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t,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3.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答案:1.(5-4)÷4=25% (5-4)÷5=20%2.(10-9)÷10=10%3.(14-12)÷12≈16.7%资料链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现阶段农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新阶段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是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完全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1.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与改革初期相比,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相比,近几年却大幅度下降,即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1984年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3倍,年均增幅达15.6%。
但自1985年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
1985-2000年农民年均收入增幅已降至3.8%。
2000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元,增长8.7%,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13元,仅增长1.5%,2002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23元,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2003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158元,增长2.5%,但同比增幅下降了3.4个百分点,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84元, 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586元,仅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当然某一年份的数据并不见得代表一种趋势,可支配收入同现金收入也不完全对应,但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2.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变化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
农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
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