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报告生培养方案

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报告生培养方案

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报告生培养方案
1.引言
为了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物理学研究人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报告了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2.学科背景
3.培养目标
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具有较高的物
理学理论和实验技能的专业人才,能够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培养具
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

4.培养内容
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的培养内容包括:基础课程学习、专业课
程学习、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

其中,基础课程学习包括物理学基础、数学基础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包括物理学高级课程、教育
学课程和实验技术等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主要包括实习和教学设计等;科
研训练主要包括科研论文写作和参与科研项目等。

5.培养手段和方法
6.培养评价和质量保证
7.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培养方案,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的研究生将能够全
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出积极
贡献。

希望本方案能够为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和指导。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专业领域代码:045105专业领域名称:学科教学(物理)学制:3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二、专业领域介绍:学科教学(物理)专业与2010年建立,根植于物理(师范)本科专业,物理学专业是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建院基础及核心专业发展方向,拥有强大的师资及教学、实验、实践资源配置。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目前拥有由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讲师2人的老中青相结合及多学科融合的校内导师团队以及校外导师8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包括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物理实验及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中学生物理学习研究、中学物理科技活动以及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近年承担了省级教研课题3项(其中教育厅质量工程1项、省级教研课题2项)以及多项教材建设项目、市级教学研究项目。

本专业导师热心科普教育,常年承担广州市科普项目。

2011年获得广州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导师团队拥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将新媒体技术融合于物理课堂的方式与手段,在指导研究生、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方面经验丰富,屡获佳绩。

三、培养目标培养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物理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物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在中学物理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的中学物理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是: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较为丰富的物理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具有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较好地掌握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修养;了解教育发展与改革现状、发展动态,熟悉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物理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昌大学研究生院

物理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昌大学研究生院
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36
2
2
胡波
考查
5522057
量子场论
36
2
2
龚仁山
考查
5522058
固体物理(II)
36
2
1
刘念华
考查
5522059
固体量子理论
36
2
2
刘念华
考查
5522060
等离激元坍塌动力学
36
2
2
李晓卿
考查
5522061
激光等离子体物理
36
2
2
刘三秋
考查
5522062
现代热力学理论
36
2
2
研究广义相对理论及其在天体物理、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的应用。
伍歆
凌意
胡波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方式
备注
必修






0020005
英语
144
6
1、2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5521050
高等量子力学★
1、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
2、指导实验;
3、讲授和辅导一门课或部分章节;
4、导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理论物理专业070201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专业070201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专业(070201)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将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关联起来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研究与应用性专业人才.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4。

硕士研究生应达到的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动态;能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具有敏感性.(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3)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

(4)获得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结果.5。

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有:高等量子力学,群论,广义相对论,统计物理和多体理论,量子场论,宇宙学,物理中的数学方法,激光物理,光电子物理,计算物理,专业英语等课程,另外还要参加教学实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撰写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硕士生毕业可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中学教学以及在相关企事业任职.二、学习年限1。

培养方式采用课堂教授、讨论、专题发言与课后自学、写读书笔记;社会调研与教学实习;参与科研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生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2。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一)研究方向1.引力与宇宙学,导师主要有翟向华教授、张宏升研究员、冯朝君副研究员等.2。

量子宏观效应与量子场论,导师主要有刘道军研究员、奚萍副研究员等.3.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导师主要有张敬涛研究员、冯勋立研究员、张一副教授等。

4。

计算物理,导师主要有叶翔研究员、谢逸群副教授、吉凯副教授、梁云烨副教授等。

#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2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是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能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严谨、踏实勤奋、积极进取,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数理推演能力,具备实验研究的设计和操作技能,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熟练使用一门外语,有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的能力;初步具有独立从事和物理学科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学科专业1. 理论物理(070201)2. 原子和分子物理(070203)3. 等离子体物理(070204)4. 凝聚态物理(070205)5. 光学(070207)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推荐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或允许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期一般不超过1年。

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本学科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表)五、培养方式依据本学科理论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光学等专业特点,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环节由学院隶属的各研究所统筹安排,按导师及指导小组制定的具体培养计划执行。

基础理论课的教学采取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进行,通过测试取得学分;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的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相接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测试(或考查)取得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科研实践要求研究生除参加研究小组、研究所乃至学院例行的学术讨论会外,还要求每个研究生在不同场合至少分别各作一次文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以及课题进展报告等,并提交书面科研实践报告,经导师或指导小组认可合格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教学实践由学院统一安排研究生各做一学期的助教工作,并取得相应学分。

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研究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测试或考查中宜采用书面测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和发挥研究生的创造能力,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参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内容的确定、实验过程的实际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200一、培养目标: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物理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掌握与物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将物理理论基础应用于其它领域的能力。

能够在教育部门、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1.理论物理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3.凝聚态物理4.电磁理论与应用技术5.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6.油气藏物理理论与技术三、学习年限:3年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修满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备注必公共必修课GS00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1GS00002基础外语80 4 1-2专业GS00003应用统计方法56 3 1任选1门GS00004数值分析56 3 1GS00005矩阵理论48 3 1GS00009最优化方法32 2 2S09122现代物理实验技术32 2 2任选1门S09014传感与检测技术实验32 2 2S09101声学实验技术32 2 2S09042高等理论力学48 3 1 任选2门S09043高等量子力学48 3 1修课基础课S09012场论48 3 1S09039高等固体物理48 3 1S09038高等电磁理论48 3 1S09121现代传感理论与技术48 3 1S09051高等油气藏物理48 3 1必修环节GS00007公共体育16 1 1-2S09001参加10次以上学术报告,作1次公开学术报告1 1-3S09002专业外语 1 3S0900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3选修课GS00018自然辩证法概论18 1 2 必选S09125相对论分析力学32 2 2S09021对称性理论32 2 2S09047高等统计物理学32 2 2S09070广义相对论基础32 2 2S09097群论32 2 2S09053高等原子分子物理32 2 2S09018等离子体物理32 2 2S09072核物理与核技术应用32 2 2S09035分子结构与分子光谱48 3 2S09010材料物理32 2 2S09088静电理论与防护32 2 2S09081计算电磁学32 2 2S09019电磁成像理论及应用32 2 2S09091理论声学32 2 2S09116无损检测技术32 2 2S09118物理法强化采油原理与技术32 2 2S09084计算物理32 2 2补修课S09090理论力学32 2 1任选2门S09020电动力学32 2 1S09093量子力学32 2 1S09098热力学与统计物理32 2 1备注: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物理学(代码:0702 )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代码:070205 )理论物理(代码:070201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的各种实际应用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源泉。

物理学是基础学科也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是与产业联系最密切的理学学科。

物理学科是广州大学最早建立重点学科之一,属广州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96年获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已经培养了50多名硕士,许多人已成为重要学术和技术骨干。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科已经形成了若干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受限小量子系统、磁性与强关联多电子系统的理论研究。

凝聚态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半导体纳米结构中的电子性质研究、信息光电子研究方向、信息功能材料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科的研究特色是与国际该领域的研究接轨,所有的成果都将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绝大部分论文被《SCI》所收录,有相当部分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

近年来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计划项目20多项。

2000年3月以来获省部级奖励6项,其中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5年以来本学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

本学科除取得一些科学成果外,还取得了一些社会效益。

学科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50多人,毕业生全部就业,且有多名毕业生在山西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11工程学校及新加坡科技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有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发表在“Phys. Rev. B”,“J. Appl. Phys.”,“J. Phys.: Condens. Matter”,“Eur. Phys. J”等国际权威刊物上,毕业生中有多人分别考上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博士研究生,8人被评为“南粤优秀研究生”。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集成电路工程专业(085209)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年。

三、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校内学术培养模式,实习期为半年;校外联合培养模式,实习期为两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四、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研究生英语综合(4学分)学科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电子信息前沿(4学分)信息系统集成与工程项目管理(3学分)专业课程:现代数字信号处理(3学分)信号处理中的数学方法(2学分)高等半导体物理(3学分)并行计算(3学分)微波理论与技术(上)(4学分)微波理论与技术(下)(3学分)现代电子工程进展(3学分)成像原理与图像工程(3学分)数字通信(3学分)矩阵论(3学分)半导体量子物理学(2学分)SoC设计方法(3学分)自适应信号处理(3学分)近代电子学概论(3学分)信息论(2学分)微波测量(实验)(4学分)自旋电子学概论(2学分)功能薄膜基础(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宽禁带半导体(2学分)立体成像技术(3学分)电磁散射与测量技术(2学分)人工电磁材料(3学分)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进展(2学分)现代通信技术新进展(2学分)高速数字电路设计(3学分)材料的高频物性及其宏观电磁理论(2学分)超导电子学(3学分)数值计算方法(3学分)薄膜结构与技术(3学分)现代微加工技术(实验)(3学分)雷达成像(2学分)医学物理(3学分)医学信号处理(3学分)集成电路工艺、器件及表征(2学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3学分)有机电子学(2学分)五、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② 专业外语:专业外语一般应与专业课学习及外文文献查阅或学位(毕业)论文准备工作相 结合,要求学生阅读量不低于 15 万字。具体的课程设置见《物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 览 表 》。
③ 高级英语:凡获得基础英语免修资格的研究生可以选修高级英语课程,考试合格,可取得 1.5 学分。
④ 应用英语类课程: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修研究生应用英语类课程,考试合格, 可取得 1.5 学分。
3、学术活动。 研究生提交答辩申请前应结合自己的论文工作在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范围内作学术报告至 少 1 次,聆听学术报告 10 次以上。提交答辩申请前,研究生应将学术活动登记表提交导师,由导师 评定成绩,通过者获得 1 学分。研究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应有以第 一作者公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1 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济南大学。 六、中期筛选 中期筛选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学位论文研究之初,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 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具体操作参照 《济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暂行办法》。 七、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能否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应在导 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计划与开题报告。论文工作应尽早开始,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开题 报告通过之日起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止)不得少于一年。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开题的程序及成绩评定等参照《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工作暂 行办法》执行。 2、论文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各学院应按学科专业组织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度 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具体规定参照《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工 作暂行办法》执行。 3、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按《济南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办理。 八、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 方针,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强研究生的 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方式应充分发挥导师负责与指 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鼓励与社会力量联合培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研究生快速适应社会 的培养机制,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应修学分,完成必修环节,通过学位(毕业)论 文答辩,准予毕业并发给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学校颁发理学硕士学位证书。 十、其他 1、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布置,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校批准备 案后执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学分 学分 学分20学时1学分1.开题报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中学物理教学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具有较为深厚的现代教育理论、物理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 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善于总结教学工作经验,具有较强 的科学研究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览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 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 1. 学位课(12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学时 3 基础外国语课 90学时 3 教育学原理 60学时 3 教育心理学 60学时3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 60学时 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 1. 专业基础课(12学分) 物理教学论 60学时 3 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60学时 3 现代物理讲座 60学时 3 物理课程论 60学时3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物理教育专题研究 40学时 2 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40学时 2 计算机与物理实验40学时2(三)必修环节(2学分)2.文献阅读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分:3 考核形式:试卷考试+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物理教学论 学 时:6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内容简介:1.物理教学论的基本问题,2.物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3.中学物理教材分析,4.中学 物理教学方法,5.中学物理教学模式,6中学物理教学技术,7.中学物理教学设计,8.中学 物理教学评价,9.中学物理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10.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探讨等。

主要教材: 1.侯恕.物理教学论.自编讲义.20学时1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0)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宽厚专业基础知识,有创新意识,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并胜任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型高级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如下:(1)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3)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高校教学工作的能力;(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5)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论文撰写、文献检索。

(7)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理论物理:A. 新物理唯象研究 B. 重味物理研究C.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A. 高能实验数据的物理分析 B. 重离子核反应3、原子与分子物理:A.原子分子碰撞 B. 原子体系的精密计算 C. 分子结构、光谱及激发态 D. 大分子体系的化学物理性质研究 E. 计算化学与分子设计 F. 分子反应动力学。

4、凝聚态物理:A.表面与界面物理;B.超导物理; C.半导体超晶格与微结构;D. 材料计算模拟与设计5、光学:A.激光器件与激光物理;B.光与物质相互作用;C.谱分析与光学技术。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半,实行弹性学制,提前毕业者按照《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执行,至少休满35学分;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一年半。

外单位委托培养研究生与本校全日制研究生相同。

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至四年,每年应完成1/3的教学工作量,其余时间进行学习。

在职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工作时,一般可脱产一年。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硕士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中科大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科大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研究方向
近代场论;
基本粒子物理学;
近代原子分子物理;
广义相对论与严格解;
统计物理与非线性动力学;
数学物理;
超对称与超弦;
强场物理
三、招生对象
具有硕士学位的物理学硕士毕业生,或提前完成硕士培养计划,经推荐直接攻博的研究生生。
四、学习年限
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
S07020106 多体量子理论 160 8 讲授 笔试
S07020107 非线性动力学(上,下) 160 8 讲授 笔试
S07020108 高等数学物理(上,下) 160 8 讲授 笔试
S07020109 量子光学与凝聚态交叉理论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10 高等量子场论 80 4 讲授 笔试
五、课程设置
政治、英语等公共必修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研究生统一要求。
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如下表所列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时 学
分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专业必修课 B07020101 量子色动力学(上,下)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15 非线性动力学(Ⅱ)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16 量子混沌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19 超对称理论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22 高等统计物理(Ⅱ)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23 高等数学物理(Ⅱ) 80 4 讲授 笔试
S07020124 多体量子理论(Ⅱ) 80 4 讲授 笔试
B07020107 强子物理 40 2 笔试
B07020108 理论物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国家建设需要, 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 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素质的, 具有集体主义精神, 实事求是, 追求真理, 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 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良好科研能力的理论物理专门人才和高等院校师资.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掌握理论物理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知识,较全面和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 硕士论文选题时,应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包括专业阅读和写作,以及能用外语进行简单的学术交流。

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理论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本学科于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成为湖南省重点学科,1999年其中的“非线性物理”成为“211工程”重点学科,1995年起招收博士生,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学科现已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其特色在于抓住当前和未来高技术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和物理学中的基本问题开展基础研究,把基础研究与高技术问题的探索相结合,在多个学科前沿领域的交叉点寻找突破。

三、本专业研究方向及简介本学科分四个方向,方向一:光与物质的的相互作用物理。

方向二:原子分子理论。

方向三:非线性理论。

方向四: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

五、专业课程开设具体要求课程编号:001课程名称:高等量子力学英文名称:Advanced Quantum Mechancs教学内容:第一章:量子态的描述;第二章: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关系;第三章:路径积分;第四章:量子力学中的相位;第五章:二次量子化;第六章:角动量理论;第七章:量子体系的对称性;第八章:时空反演;第九章:散射理论;第十章:相对论量子力学预修课程:大学本科物理专业课程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1、曾谨言.量子力学(卷Ⅱ) [M].2、余寿绵.高等量子力学[M].3、P.Roman, Advanced Quantum Theory[M].4、J.Bjorken etal.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M].课程编号:002课程名称:群论英文名称:Group Theory教学内容:第一章:群的基本知识10学时,第二章:群的线性表示10学时;第三章:对称群及其表示10学时;第四章:点群及其表示10学时;第五章:连续群和李代数10学时;第六章:转动群的表示论10学时;第七章:Lorentz群的表示论10学时。

学科教学物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物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物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物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下简称硕士)是一种旨在培养高水平学科教学物理教育专业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学位。

本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以及实践教学,培养具备较高学术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

以下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一、培养目标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的高级学科教学物理教育专业人才:1. 具备较为扎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学术素养;2. 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够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3. 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在相关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4. 具备较强的沟通、组织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培养要求1. 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学术课程。

其中包括物理学基础课程、教育学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

此外,还需要完成科研方法与科学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以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写作水平。

2. 科研训练:硕士研究生需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研究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研究。

3. 实践教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参与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参与物理实验教学、教育实习等。

实践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实际操作和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研究生能够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

4. 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需要在培养期满后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创新性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体现研究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经学术评审合格后方可申请学位。

三、培养时间和学分要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时间为两年全日制学习。

学分要求根据具体课程设置和学校要求而定,一般为30学分以上。

其中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研究课题等。

四、质量监控和评估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将通过定期的学业考核、科研项目评估、学位论文答辩等方式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南师范大学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湖南师范大学

40 2 2 面授讲课 考试
211040102014 科学教育概论
40 2 2 阅读研讨 考查
211040102015 SPSS 统计软件的运用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 案
一、学科简介
物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 21 世纪后,本 专业发展迅速,为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已完成多项省部级教改项目和教 育科学研究项目,出版专著或参与教材编写 30 余部。近 5 年来,在《课程教材教法》《大学 物理》《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育评论》等 CSSCI 刊物上发表论文 10 余篇。现有导师 7 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4 人,博士 4 人。 学位点负责人宋善炎教授在中学物理竞赛领域颇有研究,所教学生获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金牌 5 枚、银牌 1 枚,有 3 本物理奥赛书籍成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刘健智博士是中学物理课程标 准研制和司南版高中物理实验教材编写的核心人员,在中学物理新课程领域有较大影响;敖 胜美教授在大学物理问题方面的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熊举峰博士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方面的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本学位点承办了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省物理学会主办的公开刊 物《湖南中学物理》,该刊物在全国中学物理界有较大的影响。二十多年来,本专业培养的 人才中不少在高校工作并继续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工作单位的学术尖子和业务骨干。本专 业与全国大多数高校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广泛的学术及教学研究 等交流工作。
四、本专业研究方向及简介
(一)物理教育理论及方法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物理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及传统教学方法的继 承与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改革比较研 究,近现代物理学发展史,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等。学术带头人为宋善炎教授,其他导师有刘 健智博士、敖胜美教授、熊举峰博士。近年来,出版专著 2 部,发表相关论文 50 余篇。 (二)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课程理论、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物理 教学理论、物理教学方法和模式、物理教学有效性及中学物理课程的实施等方面的问题。学 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物理新课程研究、物理课程改革比较研究、教学理论研究、物理教学 论、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训练等。学术带头人为宋善炎教授,其他导师有刘健040102013 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

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背景介绍:生物物理学是研究生物体中生命活动的物理学原理和过程的学科,涵盖了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领域的知识。

生物物理学的发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为深入探究生命的奥秘和解决生物医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为了培养专业技术娴熟、具有创新能力和跨学科背景的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我们特制定了如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 掌握扎实的生物物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2. 具备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3. 具备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4. 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科学问题;5. 具备良好的科学伦理和学术规范意识。

二、培养要求1. 课程学习要求(1) 掌握生物物理学的核心课程,包括生物物理学导论、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学等;(2) 学习具有前沿意义的专业选修课程,如纳米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生物光子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等;(3) 积极参加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

2. 科研能力培养(1) 与导师合作参与科研项目,掌握科研方法和实验技术;(2) 积极参与学术讨论,提出科学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3) 积极发表学术论文,提高科研论文写作和数据图表处理能力;(4) 参与学术报告和会议,展示科研成果。

3. 创新意识培养(1)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生物物理学领域的前沿文献,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2) 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发散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3) 提供科研创新平台和资源支持,鼓励学生申请科研项目和参与创新竞赛。

4. 专业实践要求(1) 参与专业实践课程或实习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 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了解行业前沿动态;(3) 参与学科竞赛或学术会议,展示专业技能和创新成果。

三、学位论文要求1. 选题与开题(1) 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科研选题;(2) 编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明确研究目的、内容、方法等。

物理学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2

物理学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2

物理学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2)一、学科简介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的基础学科。

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力、热、电、磁、光、时间、空间、能量、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及物质结构等基本概念,经典物理学及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本理论,时间、空间、能量等物理量的基本实验手段和精密测量方法,构成了物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基础及研究方法。

现代物理基础理论的发展,不但使近代物理学的各个学科分支在新的理论基础上深入发展,而且向其他学科领域的推进并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分支,产生了一系列物理学的新部门和边缘学科,并为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物质、运动、空间、时间、因果律乃至生命现象的认识的重大变化,对物理学理论的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物理学在揭开微观和宏观深处的奥秘方面,正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

我校物理学学科发轫于1958年学校初创时的光学专业,下设光学学科在1981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认定为国防特色学科。

2006年,物理学获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中之重学科。

建有“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直属重点实验室,“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吉林省重点实验室等6个高水平研究平台。

本学科最早在国内高校中开展激光理论和技术教学与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培养了众多卓有成就的科技人才。

近年来又开展了超快光学技术、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等新兴方向的研究工作,现已形成激光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总体要求:硕士生应通过在本学科相关领域的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又有较宽的知识面,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技术和方法,能够解决科学研究或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200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物理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掌握与物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将物理理论基础应用于其它领域的能力。

能够在教育部门、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理论物理
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3.凝聚态物理
4.电磁理论与应用技术
5.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
6.油气藏物理理论与技术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修满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
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3.根据各培养方向的具体情况,可选修学校其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