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2 导学案附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民版必修2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word教案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序言本专题突出讲解我国通过三大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期间,有过成功的探索,也有过如文革等重大的失误。
改革开放时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突出在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专题突出“探索”二字。
第一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主干知识线索(本课主要讲解的问题)1、过渡时期经济的恢复措施及成效;2、三大改造,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失误、曲折与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1、背景(1)政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政权的巩固。
(2)经济基础:国民经济的恢复。
恢复经济的措施:①土地改革运动促进农村经济恢复②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企业,促进国营企业迅速发展和城市经济的恢复。
③其它经济恢复措施的实施。
经济恢复的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3)重要力量:国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是人民政权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从而为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基础。
(4)阶级条件:工人阶级在国家中地位的确立和提高。
2.指导方针: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内容:“一化三改造”——要在一个相当长..实现国家对农业、...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把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相结合;突出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
“一化三改造”的关系:工业化是三大改造的前提和基础;三大改造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3、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1)时间:1953—1957年(2)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奠定基础(1)人民政府领导开展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
2.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
(2)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建设起步——“一五”计划(1)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成就:到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提前超额完成。
(3)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制度确立——三大改造(1)措施①农业: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推动下,掀起全行业的高潮。
(2)结果①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3)评价①进步性: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局限性: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1.阅读教材P46【学习思考】: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提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简称为“一化三改”。
“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
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2.阅读教材P47【学习思考】: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提示】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建立起来了。
〖2021年整理〗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2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用说明】1.根据知识清单从细微处牢牢把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利用单元知识框架,理清每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的基本内容。
3.组长明确安排预习达标,对不同层次同学有明确要求和安排;【课程标准】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3.了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意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确立。
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加强传统和现实的联系,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认识并总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里程和成功经验,积极高效,享受学习。
【问题引导】1、了解建国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背景、措施及意义。
2、如何正确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
3、“一五”计划的背景、任务、主要成就、意义。
4、三大改造的概况(方针、原则、过程)、实质、意义。
5、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意义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特点、危害。
7、全面认识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与失误及经验教训8、文革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9、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意义。
10、如何正确认识经济体制改革(前提、实质、目的、特点、内容、意义)11、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1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特点、意义。
13、十四大的重要内容、意义。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建立的原因、主要特征。
15、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知识拓展】1.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1)1949—1956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2)1956—1978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3)1978—199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4)1992十四大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000年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及教训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训:(1)必须实事求是(2)合乎经济规律( 3)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下图是1992年3月26日《某某特区报》发表的南方谈话的纪实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
下面有关这一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方谈话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出现的B.南方谈话是在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发表的C.“风”是指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D.“春”的寓意是南方谈话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发表南方谈话的时间是1992年春,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所以B项说法错误。
答案:B2.1992年,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其背景是()A.“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左”的思想仍然占统治地位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C.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解析:“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在1976年,排除A项;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排除B项;中共十四大召开是在南方谈话之后,排除D项;南方谈话的背景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应选C项。
答案:C3.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
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
”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A.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D.评价了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众多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利于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加速和外国接轨”。
高中历史同步导学人民版必修二学案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3含答案.doc
[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
对此,某著名经济学家曾评论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解析:抓住“1992年”这一关键信息,某著名经济学家的讲述是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答案: B2.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
这里的“方向”是指( )A.对内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判断能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2年中共十四大开始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A、D两项是1978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政策,B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政策,因而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C.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D.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目标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结合题干材料分析,A、D两项的表述错误。
B项没有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单元复习 Word版含
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知识体系构建】阅读课本专题三,列出本专题知识体系(要求调理清晰,言简意赅)(8分钟)【单元检测】(20分钟)选择题⒈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我们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⒉“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⒊“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⒋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它”是指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⒌、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
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⒍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⒎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含答案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习目标]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内容①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改革胆略: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调节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3)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1)时间:1992年10月。
(2)内容①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时间:1993年11月。
(2)内容: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①目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②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③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①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中共十五大(1)时间:1997年9月。
(2)内容①指导思想: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公有制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⑤非公有制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索单元学案(有答案)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重难点】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知识梳理】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1.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52年):(1)措施: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2)表现:________________超过历史最高水平,_______________迅速发展;(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2.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制定。
(2)方针:社会主义________与___________并举。
3.一五计划(1953-1957):(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的初步基础;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进行。
(2)工业化成就: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3)意义:中国开始改变的面貌。
为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1953-1956):(1)措施:(2)结果: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3)评价:意义:标志着在中国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局限:改造后期,存在、改变过快等缺点。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年——1966年)1、初期的正确探索(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重点阐述了______________中的十大关系问题,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A.正确定位中国的国情: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练习)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35 题,每题 2 分,计70 分)1.新中国开始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定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A.公私合营B.和平赎买C.加工订货D.没收3.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中共八大的召开B.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4.1973 年,国家的经济工作出现起色,其主要原因是()A.“文化大革命”的动乱还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B .党中央及时纠正“左”倾错误C.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恢复调整了国民经济D.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并采取有效措施5.1984 年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 座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地处江苏境内的有() A .连云港、南通B.南通、苏州 C .连云港、盐城 D .南通、扬州6.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有()①政企分开;②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③“包产到户”;④承包经营责任制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7.20 世纪90 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中共十三大召开;③中共十四大召开;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A .①②B.①③ C .②③ D .①④8.中共哪一次代表大会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A.十三大 B .十四大 C .十五大 D .十六大3.1957 中共八大决议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上解决。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我国()A. 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B. 一五计划完成C.社会主义工业化提前完成 D. 已加入社会主义阵营3.195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②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③中共八大召开;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A. ②③①④ B .①②③④ C .④②①③D.③①②④11.1956 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3 Word版含答案
学案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标要求]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主要内容:①党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敢于试验。
②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④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3)历史意义:南方谈话对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召开(1)召开: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2)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易混易错]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经济只是经济手段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重点精讲]新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三次重大变化?(1)第一次(建国初至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2)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3)第三次(中共十四大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深化探究]材料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思考(1)为什么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标志?(2)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核心问题是什么?(3)邓小平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答案(1)①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而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本专题时间线索:过渡时期曲折发展十年十年文革两年徘徊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新阶段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1992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十四大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知识梳理——课前自主学习案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1、背景(1)政治基础:新中国的成立。
(2)经济基础:建立在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的迅速发展,的恢复与发展。
2、指导方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与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1953—1957)(1)基本任务: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完成情况: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铸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B.三大改造(1953—1956):有步骤地对、、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农业: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走道路。
②内容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的高潮。
③结果: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评价: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b、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
(2)完成情况:到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5)1、成功探索(1)《论十大关系》: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
(2)中共八大:①召开: 1956年9月北京②内容: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doc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曲折的历程,把握建国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的大体线索。
尤其关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产生挫折的教训又是哪些,对现在的建设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特别注意观察比较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党的领导的信心。
【专题学法指导】整体感知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
它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是想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问题。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成。
从中共八大召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多年,前面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后面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我们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其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辉煌成就,又有曲折徘徊,甚至是沉痛的教训。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由此开始,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论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奠定了思想基础。
高中历史 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某某等经济特区建立解析:本题解答关键在于提取信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重新焕发生机”,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判断符合题意的是C项,而A、B、D三项都是具体的单方面的表现。
答案: C2.(2016·某某学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
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析:根据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 B3.1978年某某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
”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
某某省委的做法( )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土地需求D.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解析:题干中的信息“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表明实行的依然是公有制,农民仅有极少数土地的使用权,故排除A、B、C三项。
该项措施有利于克服绝对平均主义的弊端,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故本题应选D项。
答案: D4.1984年3月,来自某某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含答案
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
(1)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二、强国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时期
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1)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
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1)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导学案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导学案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标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概述中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事实,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填空题1.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内容○1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的战略决策。
○3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提高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管理方式和思想方式等。
○4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的原则,提出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5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从封闭半封闭到的历史性转变(3)意义:开辟了建设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改革○1原因:○2措施:实行责任制○3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2)城市改革○1提出:1984年10月,中国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2内容:把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实行分开,建立多种形势的经济责任制。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建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经济开放区: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2)格局: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选择题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同步试题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1953-1956年期间,国家为公私合营企业颁发凭证(如:上海市公私合营企业私股凭证),其目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D.保持多种经济成分,促进经济恢复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形式及赎买的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因此答案为B项。
答案:B2.下图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解析:从题中所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是十年探索时期。
依图中所示曲线可知其产量自1958年开始下降,1960年后开始上升。
依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1年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左”倾错误,工农业比例失调,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此图反映的是粮食生产基本状况。
答案:B3.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④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解析:依据教材内容,①③属于八大内容,②④则不属于。
故选A。
答案:A4.“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但是在1973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增长9.2%,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B.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D.周恩来调整经济政策解析:本题中的“关键时间”是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原因主要是周恩来调整经济政策,故选D。
答案:D5.“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析:B、C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这几年城市改革的试验充分表明,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同样适用于城市。
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
”材料中“农村改革”具体是指()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同样适用于城市。
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7·福建福州高一下统考)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
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 A.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B.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析: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并对城市经济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1956年农业改造完成,小农经济消失。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3.(2017·太原高一期末)《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到20世纪80年代,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恢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解析:小农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点,不进行商品交换,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产品不是供自己消费,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农民所有,故C项错误;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包产到户为特点,赋予农民生产经营上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4.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规定了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定价等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这一规定的核心内容是() A.扩大国家财源B.增强企业活力C.变公有为私有D.实行市场经济解析:根据所学,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定价等权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故B项正确;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不是进行所有制改革,故C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材料“1984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5.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
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直接背景是()A.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设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C.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设立于1980年而非1986年,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80年前后就已经普遍实行,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于1984年,至1986年已取得较大成就,故C项正确;正式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故D项错误。
答案: C6. 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比利时政府提供的贷款,从而打破了自1969年形成的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
这一改变发生的背景是()A.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B.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经济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解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1979年12月”不符,故A项错误;由“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到“1979年12月……接受比利时政府提供的贷款”得出发生的背景是改革开放,故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中“1979年12月”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经济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是1992年与材料中“1979年12月”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7.从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再到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
这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 A.着重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B.遵循齐头并进全面开放的原则C.重视边境而忽视内地的局限性D.经历了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解析:材料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逐渐开放的过程,不能体现着重发展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从1980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再到……”,体现了对外开放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齐头并进,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再到……内陆县市”体现了开放的先后次序,非重视与忽视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从1980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再到……”,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体现出了多层次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
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
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二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十年》(1)据材料一,指出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目的。
并说明外来资金、技术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
(2)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体系形成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
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可结合材料一“欢迎外资”“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等回答。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
第(2)问结合材料,依靠教材即可回答。
答案:(1)目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推进经济现代化。
关系: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可能会带来一些暂时的消极影响,但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2)过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
对此,某著名经济学家曾评论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解析:抓住“1992年”这一关键信息,某著名经济学家的讲述是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答案: B2.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
这里的“方向”是指()A.对内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判断能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2年中共十四大开始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A、D两项是1978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政策,B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政策,因而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C.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D.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目标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结合题干材料分析,A、D两项的表述错误。
B项没有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邓小平的本意是要借鉴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答案: C4.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
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
”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A.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众多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利于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加速和外国接轨”。
答案: C5.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
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市场经济时代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粮票是中国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而导致商品短缺的见证。
1993年,“票证经济”的落幕,表明我国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答案: D6.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
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解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表明国有企业在这一时期尚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7.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发展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