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的心理美学分析
怎样认识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美学原理第二版
怎样认识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美学原理第二版审美共通感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评价的一种共同的认知和共识。
在艺术中,审美共通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方向和风格,也决定着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本文将从审美共通感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其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审美共通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评价的共同认知和共识。
它是人们个体间在审美上的一种共同认同和交流。
审美共通感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评价可能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存在一些共通点和普遍规律,从而形成了审美共通感。
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艺术创作。
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会考虑到观众的审美需要和欣赏习惯,力求使自己的作品符合大众审美共通感,以便更好地传达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
二是影响艺术表达和表现形式。
审美共通感对于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的审美共通感会引导艺术家使用特定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来传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是决定观众对作品的接受程度。
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也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共通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赏析,审美共通感的存在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感受。
审美共通感的存在和作用还对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可以促进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由于审美共通感的存在,艺术家们在创作时会通过吸取前人的经验和借鉴传统审美格局来保持自己作品与观众的沟通和共鸣,从而使得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另一方面,审美共通感也会对艺术的创新产生阻碍。
一些创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可能会被观众认为违背了审美共通感,导致观众对该作品的接受程度较低。
因此,艺术家在创新时需要权衡观众的审美共通感和自己的艺术追求,以寻求一个平衡点。
综上所述,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它不仅指导艺术创作方向和表达方式,也决定着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摘要】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是对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的认识和体验。
品味是指个体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品质与价值的认知和感知,通感则是指个体对艺术作品的整体感知和体验。
品味和通感在美学认识中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品味的培养需要不断的审美教育和经验积累,而通感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体验。
品味和通感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提升个体的审美水平,增强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它们相互促进,通过不断地培养和发展,可以使个体在审美领域中更加敏锐和独到。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品味与通感的互动融合,促进艺术品味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品味与通感不仅是美学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审美修养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美学认识, 品味, 通感, 关系, 培养, 发展, 重要性, 相互促进, 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在美学认识中的“品味”和“通感”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品味指的是人们对美的判断和欣赏能力,是一种审美能力和品质。
通感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来感知和领悟美的能力,是一种多感官的综合体验。
品味和通感在美学认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不仅影响着个体对美的理解和感受,还反映了文化、社会和历史的特征。
品味和通感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地接触、学习和思考。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阅读文学作品、体验自然景观等方式,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品味和通感水平。
对于个体而言,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审美观念,以及开放心态去接受新的美的表达方式。
在美学认识中,品味和通感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品味是一种主观的审美能力,是对美的理解和评价;而通感则是一种客观的感知能力,是通过感官去触发和感受美的存在。
品味和通感的结合,可以使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和体验美,丰富个体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修养。
在未来,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多元化,品味和通感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和拓展。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从古至今,美学一直是哲学、文化和艺术探讨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美学的研究中,“品味”和“通感”是两个重要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本文将从美学认识的角度探讨“品味”与“通感”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美学领域中的作用。
“品味”是一个人对美的理解、鉴赏和选择能力,是一个人在审美活动中应有的审美品位。
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味,意味着他能够辨别美与丑、高尚与庸俗,能够发现和感知艺术品、文化产品和自然界中的美。
而“通感”是指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通过感知和理解艺术的形式、内容和意义,体验到艺术之美。
通感要求人们要用心去感知,去领悟艺术作品的内在美感,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认知和思考,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品味和通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在美学认识中的基础。
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他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认为品味不仅仅是一种主观能力,更是一种客观标准。
他认为,具有良好品味的人应当具备一定的理性和思辨能力,而不能仅凭一时的情感和冲动做出审美判断。
这种观点强调了品味的客观性和理性性,提醒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要注重对美的深层理解和思考,而不是轻率的情感泛滥。
在美学研究中,早期的美学家也强调了品味的培养和修养。
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培养良好的品味,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训练,需要借鉴先贤的经典作品和教义,从中汲取精华,形成独特的审美能力。
品味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当代美学研究中,品味是一个相对而动态的概念,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历会影响人们对美的理解和鉴赏。
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全球化的发展,当代人们对美的理解可能会更加开放和包容,品味也会更加多元和丰富。
当代美学研究强调了对品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鼓励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积极探索、包容多元文化中的美,超越传统标准和范式。
在美学研究中,通感往往被视为一种超越感官的体验,它要求人们要通过感知、理解和解释,来获取作品的意义和美感。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古诗中的“通感”透出的美学价值“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感觉神经的相互沟通,使人超越某种感觉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印象,这是通感的生理基础。
正如高尔基所说:“你一面读,一面想象色彩、气味、声音、感觉,非常鲜明地想象这一切,在一首诗里体味活的形象。
”(高尔基《论文学续集》)。
通感的手法,古而有之。
最早提出我国诗歌中存在通感修辞手法的是钱钟书先生。
他的《通感》就是论析这一修辞手法的专文。
钱钟书对其解释:“寻常眼、耳、鼻三觉亦每通有无而忘彼此,所谓‘感受之共产’;即如花,其入目之形色,触鼻之气息,均可以以音响以揣称之。
”(钱钟书《管锥篇》第二卷)如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典型的例子,单单从视觉感受来写红杏,还不能写出春意盎然的可感性,于是就凭借属于听觉感受的“闹”字来表现。
清代着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认为因用了一个“闹”字,把红杏蓬勃、争相竞放的春天境界予以充分表现。
再如杜甫《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该句初看起来,令人费解。
香有浓淡之分,而无阴暗之别。
“暗香”由构词来看,好似不合情理,但从通感手法来看,视觉的明暗可以沟通嗅觉的浓淡,这就不难理解。
“暗香”其实是一种淡淡的香气,是用来形容梅花香气的清淡。
梅枝横斜,梅朵疏淡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与朦胧的月色交织,还有缕缕清香飘浮其间,这是多么静谧的意境!正是这“暗香”,这两句诗成为千古绝唱,它将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写绝了!“通感”在古诗中的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
有以形状声的感觉转换,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剪”,“莺歌”会成“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
通感设计的原理
通感设计的原理通感设计是一种设计理念,它强调设计应该让用户感受到它的价值。
这种设计理念的核心是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够感受到设计带来的愉悦和舒适感。
通感设计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简洁明了通感设计的第一个原则是简洁明了。
设计应该尽可能地简单明了,让用户能够轻松地理解和使用产品。
设计师应该避免过度设计和复杂的功能,而是注重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2. 人性化设计通感设计的第二个原则是人性化设计。
设计师应该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设计出符合用户心理和行为的产品。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用户调研和用户测试,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3. 统一性设计通感设计的第三个原则是统一性设计。
设计师应该保持产品的统一性,让用户在使用不同的功能时,能够感受到产品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例如,设计师可以使用相同的颜色、字体和图标等元素,来保持产品的统一性。
4. 美学设计通感设计的第四个原则是美学设计。
设计师应该注重产品的美学价值,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够感受到它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例如,设计师可以使用美观的颜色、形状和材质等元素,来提高产品的美学价值。
5. 可访问性设计通感设计的第五个原则是可访问性设计。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和能力,设计出符合不同用户需求的产品。
例如,设计师可以使用大字体、高对比度和语音提示等元素,来提高产品的可访问性。
通感设计的原则是让用户感受到设计的价值。
设计师应该注重产品的易用性、人性化、统一性、美学价值和可访问性,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摘要】在美学领域中,品味和通感作为重要的概念,对个体的审美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品味指的是个体对美的品质的鉴赏力和表达能力,通感则是指个体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两者在美学认识中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对美的认知和欣赏。
品味和通感在美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美的本质和意义,同时也推动美学认识的不断发展。
通过对品味和通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探讨美的本质和审美体验的影响,为未来美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品味与通感在美学认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个体的审美体验和美的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美学认识、品味、通感、审美体验、发展、作用、定义、重要性、关系、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美学的基本概念美学是研究艺术与审美的学科,涉及人类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美学的基本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在其著作《诗学》中首次提出了关于艺术与美的论述。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美学是一门研究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的学科,旨在揭示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
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学逐渐演变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当代,美学不仅关注艺术作品本身,还研究人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方式,以及美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美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提升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丰富个体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体验。
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审美体验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深入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人们可以更好地探讨品味与通感在美学认识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美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1.2 品味与通感的作用在美学的领域中,品味和通感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审美活动和美学认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品味是指对艺术作品的品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感知和判断能力,是通过长期的感性经验、学习和磨练形成的审美品位。
通感则是指对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在感知、认知和情感等多个层面上的综合表现。
怎样认识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美学原理第二版
怎样认识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美学原理第二版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审美共通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代表了人们对于美的共同认知和理解。
审美共通感使得艺术作品具有普遍性,突破了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的限制,使得不同人群能够共同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审美共通感促进了艺术作品的传播和交流。
由于人们对于美的认知有一定的共性,当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质量时,它能够跨越时空和文化差异,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欣赏。
这种共鸣和欣赏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播,推动艺术作品的普及和传承。
例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幅世界闻名的艺术作品,它凭借其极高的审美水准成为了一种跨越国界和文化背景的艺术符号,无数人对它的欣赏和讨论超越了艺术家自身的预期。
其次,审美共通感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创新和发展。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试图触动观众的审美情感和共鸣,通过追求共通的审美价值观来打动观众,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深入理解人们对美的共性需求,更好地把握观众的欣赏心理,并对此加以创造性的反应和表达。
例如,卡拉瓦喬的天文台画作中所展现的宗教情感和戏剧性场景,虽然出自一个具有特殊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之手,却因其具有普遍的人类情感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欣赏。
另外,审美共通感在艺术创作中也扮演着一种标准和导向的作用。
艺术作品的价值往往与其具有的审美共通性相关。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一方面要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观众的欣赏需求和审美期待。
审美共通感帮助艺术家了解和分析人们的欣赏心理和审美标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
艺术家们可以借助审美共通感作为一个创作的参照系,来校正和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观赏价值。
艺术创作的成功往往在于艺术家在追求个人创作意图和观众共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创造出既能满足审美需求又能传递个人情感的作品。
最后,审美共通感也反映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怎样认识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美学原理第二版
怎样认识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美学原理第二版认识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美学原理第二版,1200字以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研究。
审美共通感是指人们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美的认知和感知的共同特征。
在美学原理第二版中,对于审美共通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释。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起到了统一和协调的作用。
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往往是基于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的,而这些规律和原则正是构成了审美共通感的基础。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往往会运用这些规律和原则来创造出各种美的作品,从而使得人们对于作品的评价和感受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审美共通感的存在,使得艺术作品能够更好地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并与观众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艺术作品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
此外,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还起到了启发和激发的作用。
艺术作品往往通过刺激我们的感官和思维来引发我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审美共通感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触发我们心灵深处的其中一种共通的情感和体验,引起我们的共鸣和共鸣。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欣赏,我们能够从艺术家的创作中汲取灵感和启发,激发我们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方式。
审美共通感的存在,使得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审美共通感在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它统一和协调了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桥梁和纽带地连接不同的个体和文化,同时还启发和激发我们的情感和思维。
通过对审美共通感的深入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并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感和创造力。
什么叫通感诗歌通感的分析
什么叫通感诗歌通感的分析什么叫通感诗歌通感的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让人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为用,是人类拥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
心理学认为,某一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某一分析器从而触动某一兴奋点,由于兴奋强度和兴奋区域的关系,也可以引起其他相关联的兴奋点的兴奋,形成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的联觉现象,即所谓的通感。
产生通感的生理机制和主客观条件,对一切正常人来说都是存在的,但这种普遍出现在人的生活经验中的通感,大都是自发的,还不能成为艺术审美创造的手段。
被应用于诗歌审美创造中的通感,应是一种超越自发而成为高度自觉的心理活动,体现着艺术的心理思维规律。
例如在严遂成的“风随柳转声皆绿”一句中,诗人必须自觉地运用创造性思维,先把属于听觉的无形的风声想象成为有形体,才能获得被柳染“绿”的视觉感受,从而组合成绿色的“声”这一新奇的审美意象。
由此可见,如果不是以诗人自觉发挥的创造性想象为中介,就不能产生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转换与融合,当然也就难以形成具有通感特征的审美意象。
诗人心理上的移情作用,也是产生通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李瑛在《诵托马斯·蔓墓》中写下的诗句:“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 ”“钟声”被“打湿”,对此如以理智去审视显然是不通的,但却符合诗人情感逻辑的发展。
诗句中听觉与触觉的联通,是因诗人哀情的渗透而产生的一种想象性的串连,站在托马斯·曼的墓前,诗人胸中弥漫着沉痛的悲哀之情,所以感到那连绵的雨水就如心中的河水,那低鸣的钟声也像浸湿在泪水之中诉说着哀情,“打湿了”的“钟声”这一触觉与听觉相互交融的意象的创造,实是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情投射到外物上的结果。
在诗的.通感反应中,当一种感觉转化为另一种感觉时,二者总是在美感或情绪色彩上具有相通之处。
所以诗人在运用通感艺术时,总要考虑几种不同感觉中的某种相似,使一种感觉转化为美学上与之相通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另一种感觉。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作者:陈莉娟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02期【摘要】通感是文学中的一种修辞艺术,它把不同感官相互沟通起来,使来自于不同感官的知觉得以相互转化。
在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中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式,深化作品的美感,使读者能多角度地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在欣赏中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各种感官审美能力,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身受其冷暖的真实感。
本文从通感的本质、通感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解读等方面对通感进行粗浅的探讨。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有两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这一句中,荷香为气味,只能以嗅觉感受,歌声为乐音,凭听觉方可获得。
但作者在描写时却打破常规,把“声”、“香” 加以联系,使嗅觉与听觉得以沟通。
让读者积极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
于是“声” 与“香” 这两种作用于不同感官的知觉,得到了自然而然地沟通。
又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铃上奏的名曲。
” 本句中的“光和影” 是由月色而生,以目可见,属于视觉形象,而“旋律” 是音乐的特质,与“梵阿铃上奏的名曲” 都是以耳方可感知的听觉印象。
一、通感释义我们知道,感觉是人类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
” 而客观事物自身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颜色、形状、作用于视觉,声响作用于听觉,冷热、软硬、作用于触觉,气味作用于嗅觉,滋味作用于味觉。
德国美学家费歇尔说:“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支,多少能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用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
” 因此,人们在感觉客观事物时,各种感觉是可以彼此沟通的。
正如钱钟书先生说的:“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审美共通感名词解释
审美共通感名词解释
审美共通感是一个涉及美学、哲学和心理学的概念,主要指个体在审美体验中感受到的普遍性和共同性。
这个概念强调了人类在审美感知和情感反应方面所具有的共同基础,是理解和探讨审美经验的核心要素之一。
首先,审美共通感体现在人类对于美的基本认知和感受上。
在面对自然美景、艺术品、音乐等审美对象时,不同文化背景和个体差异的人们往往能够产生相似的情感反应和认知评价。
例如,当看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时,大多数人会感受到愉悦和舒适的情绪,这是因为我们的审美感知系统在处理视觉信息时存在着共通的处理机制和反应模式。
其次,审美共通感还体现在人类对于审美价值的共识上。
尽管不同个体和文化对于美的定义和标准有所不同,但在一些基本的审美价值观念上,如真、善、美等方面,人们往往能够达成共识。
这种共识的形成,也是基于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共同经验和认知。
此外,审美共通感还与人类的情感反应和社交互动密切相关。
在欣赏艺术作品、参加文化活动等审美体验中,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连接,这种共鸣和连接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例如,在观看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时,观众可能会因为共通感的作用而产生相似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不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综上所述,审美共通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人类的认知、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探讨审美共通感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审美经验和文化交流,为美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通感 艺术学概论.
通感艺术学概论.
通感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
审美体验: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在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概括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
2、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3、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鉴赏主体可以在审美的再创造活动(也是在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作过程)中享受到创造的愉悦。
通感
在这种背景下,钱钟书于1962年在《文学评论》 第1期上发表了《通感》一文,才把“通感”这 种言语活动中习见,而在修辞学研究中却被忽 略的修辞手法挖掘了出来。
同年6月,周振甫在《诗词例话·通感》一文中 指出:“钱钟书先生提出这种‘通感’,给我们指 出修辞上的一种手法,是很有意义的。”在这 篇文章里,周振甫还对“通感”作了进一步的 阐释,提出了“以声类声”也有唤形作用的观 点。
胡裕树的《现代汉语》修辞部分里,选用了一 个“通感”的例子,和“顺势移用(拈连)”“词类 活用”、“移就”放在一起,统统归之于“词 语的移用”类。
只有华东师大的《现代汉语》将“通感”作 为一个独立的辞格编入了教材中。
通感的心理机制
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当刺激一种感觉受体时, 可触发另一种感觉受体次生反应。”
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修辞学经过长达10年的 “窒息”之后,终于复苏,进入了诧紫嫣红的春 天,修辞学专著及论文层见叠出,洋洋大观,但 多数学者依旧对“通感”不感兴趣。
在影响较大的高等学校《现代汉语》教材的 《修辞》部分,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 代汉语》、张静主编的《现代汉语》里,却没 有“通感”这一辞格,
此书被陈望道誉为“科学的修辞论的先声。”
其中关于“根于类似”、“根于联想”的论 述如果深挖下去,就有可能探寻出通感的心理 基础,然而作者却没有注意到这种修辞格的存 在。
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问世,这是 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是“独一无二的 权威巨著” ,它把修辞格分为4类38格。
现代诗文中,运用通感的例子也很多,造设的意 境也更美。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 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 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象微 风拂过琴弦;象花飘零在水上。”(鲁彦《听 嘲》) 。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和美的本质的哲学学科。
在美学的研究中,“品味”和“通感”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品味和通感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品味是一个人对美的品质的判断和鉴赏的能力。
品味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接触和研究美的事物、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辨和感知能力而形成的。
一个有好品味的人可以更准确地辨别美和丑、高雅和庸俗。
好的品味需要不断的修炼和培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品味。
品味是反映一个人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感则是指人们对各种感官的刺激产生的总体印象和反应。
通感是美学认识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提醒着我们不能将生活中的一切美归结于视觉和审美的感官。
人的感官往往是相互关联和共存的,美感往往需要多个感官的协同作用。
我们需要借助多种感觉来体验美,只有综合多个感官的刺激,才能达到更丰富、更深入的美学体验。
品味和通感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好的品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各个感官来体验美,提高我们的通感能力。
而良好的通感能力也可以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品味,让我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和领悟美。
当我们在欣赏一幅画、一首歌或一场表演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品味和通感。
通过品味,我们可以评判它们的品质、鉴别究竟是不是好作品,并能从中得到审美乐趣。
通过通感,我们可以充分体验到作品中所蕴含的微妙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只有通过品味和通感的相互配合,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作品所带来的丰富美好。
在贵重的艺术品、文物展览中,我们也需要运用自己的品味和通感技巧。
品味可以使我们更专业、更准确地鉴别展品优劣,而通感则可以让我们对展品的情感表达有更细腻的体验。
因此,一个有好品味和通感的人更容易得到深入领略艺术之美的机会。
总之,品味和通感是美学认识中重要的概念。
好的品味和通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美,增强我们的审美能力,拓展我们的美学世界。
因此,我们应不断修炼品味和通感,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体验美。
通感
艺术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艺术审美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通感又是审美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艺术通感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好比"桥梁"一样,使艺术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转化。
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它对各种艺术的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
认识艺术通感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互通有无的特点,艺术审美的实质就是把握艺术通感。
从审美统觉的角度来说,艺术通感就是一种在艺术活动中以审美统觉为其基本心理机能,以感情为其心理动力,表现创造主体人格、心境、意绪的一种统觉性、整体性、创造性的审美力。
所以,艺术通感应当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能力。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艺术通感的能力越强就越能敏感地把握形象的特征,领悟感觉之间的艺术通感点,从而作艺术真实的描绘,创造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对于艺术接受者而言,其艺术通感能力越强,就越能在接受过程中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领会作者创造的意义,从而建构自己的艺术人格。
所以,艺术通感能力的提高是审美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体现。
艺术通感又称通觉、联觉、移觉或连带感觉,是指在各种艺术符号的流动中,从感知、表象到意象的各种感觉挪移、转化、渗透、互通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
它是不同感觉的相通与挪借,是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思维,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及艺术境界:通感有"感觉直觉联想"和"情感态度联想"的方式。
在艺术审美中艺术通感是使艺术符号流动起来,并产生高层次审美体验的关键之一。
人对世界的感觉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由此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学科。
在美学认识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是“品味”和“通感”。
这两个概念都涉及到人们对艺术作品、自然景观和生活方式等的审美理解和感受。
本文将会详细解释这两个概念,并说明它们在美学认识中的重要性。
让我们来谈谈“品味”。
在美学中,品味是指一个人对艺术作品和美感的鉴赏能力和评价标准。
它涉及到一个人对美学价值的理解和鉴赏,以及对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理解能力。
一个有品味的人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和美学价值,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赏析。
有品味的人不仅仅是凭借感官享受艺术作品,更能从中得到深层次的审美享受和思考。
品味可以通过学习和培养来发展,但也需要个人的敏感性和感知力。
我们来谈谈“通感”。
在美学中,通感是指一个人对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甚至是不同感官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通感表明了一个人对美学的综合理解和感受能力。
一个有通感的人能够同时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和共鸣,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各个方面,包括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
通感要求一个人能够跨越不同感官的边界,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表达。
通感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能力,它需要个人对本身感官的敏感性和对各个感官的理解能力。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1. 引言1.1 美学认识中的“品味”与“通感”“品味”和“通感”是美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审美认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品味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一种审美品质和品格。
通感则是指个体对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能力。
在美学的研究中,品味和通感被认为是人们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的重要条件,也是建立审美价值观的基础。
通过培养品味和发展通感,个体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所传达的美感和思想,使自己的审美修养得到提升。
在当代社会,随着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个体的审美需求和品味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
对品味和通感的认识和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体验,不断地拓展视野和思维,个体才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实现审美观念的更新与提升。
在审美认识中,品味和通感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它们共同构成了个体审美体验的基本要素,推动了审美教育和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2. 正文2.1 品味的概念与重要性“品味”的概念在美学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并不仅仅是指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更多的是一种审美能力和品质的体现。
品味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更多的是对美的品质和价值的判断。
一个人的品味反映了他的个性、修养和思想境界。
品味的培养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
品味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审美态度和选择。
一个有品味的人会更容易品味出事物的内在美,欣赏到事物的精致和独特之处。
品味还能够提高个体对美的敏感度,使其更加容易感受到美的存在和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品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对世界的态度和对自己的生活品质的追求。
品味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提升。
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和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品味水平。
多接触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传统,可以帮助人们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形成独特的品味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感的心理美学分析瞿明刚(浙江海洋大学中文系) “通感”一词系钱钟书先生译自英文的Synaestesia,即心理学中的“联觉”。
感觉的种类可依据信息的来源分为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两大类。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反映有机体本身的状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按感官与对象的空间关系,通常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型:(1)距离感受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三种感觉是在感受器不接触对象的情况下发生的,象视觉(光觉与色觉)是感受主体通过眼睛对空气等媒介中的光波的感受来反映对象;嗅觉通过对物质所挥发的分子的嗅闻而发生,可以称为距离感觉。
(2)接触感受器感觉。
味觉的酸、甜、苦、咸与肤觉的触、痛、温、冷是在感受主体直接触及对象的情况下发生的,可以称为接触感觉。
①感觉的分类是建立“互不逾位”的感觉专门化现象的基础之上的。
声波之于味蕾无法引在感官之间“分工负责”、起味觉,光波之于耳的科蒂器不能化作声音。
“感觉器官专门化是有机体适应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对于每一种感官来说,适宜刺激只有一种,如可见光波是视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声音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感官对适宜刺激具有最大的感受能力。
电和机械刺激在眼中引起的只是微弱的光感。
而视觉器官在反映光的作用时,则能反映它们间的成千上万种的细微差异,用电流和机械刺激作用于眼睛所产生的光觉是很粗略的。
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某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反应。
如气味、声音作用于眼睛并不引起视感觉,这些刺激都是不适宜刺激。
”②如果按照这种习以为常的经验,我们无法理解诗歌的通感描写,象王维的诗句所写: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青溪》)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 青松的颜色是浓绿,于是诗人感到“静”和“冷”,色觉具有了听觉与肤觉效果。
那么,不同感觉之间的转换、生成、交融的现象有什么生理—心理机制呢?前人于此有过零星探索。
联想说。
华滋华斯在《〈抒情歌谣集〉一八一五年版序言》中说:“我们通常叫野鸽作‘咕咕’,这个声音很象它原来的啼声。
但是在加上了孵着这个比喻以后,我们的想象力就使我们更能注意到野鸽一再柔和地啼叫,仿佛很喜欢倾听自己的声音,带着孵卵的时候必然有的一种平静安闲的满足……”,他认为,当诗人写出“布谷鸟啊!你可是一只鸟儿/还是一个飘荡的声音?”时是“由于我们在记忆中意识到;整个春天里布谷鸟不断地啼叫,但它很少为人看到,所以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发挥上述作用”③,“上述作用”即从视觉意象转到听觉意象或从听觉意象转到视觉意象的能力。
华滋华斯所说的“想象力”实际上是联想能力,即由鸟儿的飘忽不定联想到声音的飘荡,就使得鸟儿变成了声音。
杜甫《月夜》有句谓,“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雾本无香,是因为联想到他的妻子在月下雾中伫立盼望他,才由妻子的香联想到雾香。
再考察一部分具有通感意象的诗句,可以发现联想的确起了主要作用。
李贺《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是因银河闪烁的视觉意象与流水闪烁的视觉意象相似,才通过相似联想使无声的银河具“流”二字正是将对流水的特征,描述加于“银浦”意象上。
这备了河水的有声特征,诗中“漂”、是一种“以声写象”的手法。
汉代马融针对与此相反的听觉生发视觉的现象,提出“听声类形”的心理现象。
(《长笛赋》)“听声类形”按不同的发生机制,实际上有两种形式。
当音乐直接模拟音响时,通过简单的联想,就可以在头脑中复现发声的物体的视觉表象。
象西方二十世纪的标题音乐对天籁的模仿、再现,就使人联想起被表现的音乐所由发出的事物的形象。
这是联想式的听声类形;第二种形式的听声类形不以音乐中的再现因素为基础,而是因为“声”与“形”之“促织声声尖似针”间存在某种“力”的同构关系才发生。
象“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李贺)、(贾岛),声音一“圆”一“尖”,与声源的形象没有相似之处,不能构成简单的联想,这种现象就是联觉式的听声类形。
由此可见,通感描写的心理机制既有联想,也有联觉,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感官共鸣说。
德国美学家F・T・费歇尔对于视听通感的解释是:“各个感官本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枝,多少能够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这样,即使是次要的感官,也没有被排除在外。
”④首先,F・T・费歇尔肯定了感官的互通性,也就肯定了审美通感发生的生理-心理基础,然而他对这个基础的描述是粗糙的:“共鸣”,这显然是比喻性的描述。
其次,他肯定了“次要的感官”对于审美感官的协同作用,也就肯定了接触性感觉与距离性感受互通的审美价值。
F・T・费歇尔的理论粗略地暗合了现代心理学原理。
感觉的专门化现象不是绝对的,感受器中敏感的感觉细胞在适宜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然后使分析器的外周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于是,外界的一切刺激转换成主体的神经活动,机械现象、物理现象转换成主体的神经现象。
神经冲动是通过传入神经而送达中枢神经系统,在这里,存在着不同分析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某种分析器由于微弱的刺激所产生的微弱的感觉,可以通过神经突触形成的暂时联系而增强其他同时发生作用的分析器的感受性;反之,某种分析器由于较强的刺激所产生的较强的感觉,却会减弱其他同时发生作用的分析器的感受性。
“对一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感受这个刺激的感官的机能状态,同时也受其它感觉的影响。
例如,强烈的声音刺激可以使牙痛得更厉害。
温度过高的食物会引起灼热的感觉而破坏滋味感。
一个重的物体如果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去举它时,就会觉得轻些。
音乐家们觉察到照明可以加强声音的响度,所以为了获得较强的管弦乐的音响,在演奏的大厅里不灭灯是合理的。
”“感觉相互作用有时会产生很微妙的结果。
通过实验发现,在绿光照明下,会提高人的听力,而在红光照明下使听力降低。
在不同的色光照明下测量人的握力,发现在用橙黄色的灯光照明时,手的握力比平常条件下加强,而在红光下加强得更多。
”⑤所谓“耳中见色”或“色听”现象就是感觉之间的独特的交互作用的结果。
“联觉可以看作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一种个别情况。
”“感觉的相互作用还表现在叫做联觉的一类现象上。
”⑥可见,F・T・费歇尔所谓“感官的共鸣”,其生理-心理机制就在于此。
中国古典诗歌存在着大量的通感描写,古人于此只是“口能言之,而意又不可解。
”如下列诗句: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话红。
(李世熊)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
(严遂成)雨过一村桑柘烟,林梢日暮鸟声妍。
(方岳) 诗中白的鸡声、红的鸟话、绿的风声等是两种感觉特征交织的意象,已非单一感觉的意象,我们称之为通感意象。
而把与之相关的月色,枫林、柳树等称为相关意象,月色之白、枫林之红、柳树之绿、夕辉之妍作为同时存在的刺激,通过感觉的相互作用而影响到诗人对于鸡声鸟话等的听觉感受。
所以,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呈现为互相包融、重合的形式。
我们不难发现:鸡声之白,鸟话之红、风声之绿、鸟声之妍都是它们所处环境的视觉特征,没有月色枫林这些相关意象的视觉特征,就不会产生具有视觉效果的听觉意象。
上述诗例中,相关意象呈现的刺激与通感意象呈现的刺激同时交相作用于诗人感官,即月色与鸡声、枫叶与鸟话、风声与绿柳等等意象是同时态的意象。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分析器的适宜刺激同时作用于主体而产生的感觉互通或交融,可以称作共时通感。
各种感觉被整合就形成为知觉。
知觉是建立在感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组合的基础上,是对象各个个别属性的整体性反映,同时,知觉又受到更高序列的意识的渗透,因而,知觉处在直接感知对象与理性地、情感地把握对象的“中间地带”。
知觉的发生既同感觉经验有关,又同当前心境有关,审美知觉更高级地体现了这种关系。
通感是审美知觉现象,互通互生的“感觉”是作为知觉的有机元素而被诗人加以描述,或者称为“感知觉”,它不但具有“感觉的情调”,而且还以记忆的形式,即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大脑。
感觉的记忆就是感觉痕迹在大脑皮质的保存与激活。
通感中,某种光色刺激能引起特定肤觉感受,然而肤觉并不是当前存在物,某些线条能引起动觉感受,但运动又并非当前的真象,这种现象与共时性通感迥然有别。
比较分析下列几组古诗便可明白。
A组:促织灯下吟,灯光冷于水。
(刘驾)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翁卷)B组:已同白驹去,复类红花热。
(庾肩吾)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晏几道) A组是灯光与秋色的视觉印象与秋天的肤觉感受同时刺激导致的视觉与肤觉的交融。
B 组中红花、梅蕊是视觉的真实存在,但并无肤觉、听觉的真实刺激,而是视象生发、激活了肤觉之热与听觉之闹,可见,A组是相关意象与通感意象的共时存在,B组是相关意象与通感意象的同一或叠合。
在B组诗句里,两种感觉一为实际存在,一为记忆存在,处于不同时序之中,这类处于不同时态的感觉之间的连通可称为历时性通感。
它是在审美知觉过程中,当前的刺激物引起另一种分析器感觉痕迹的复现。
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可理解为湿的肤觉兴奋泛化到听觉兴奋中,为共时性通感,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则为红的色觉对听觉记忆的激活,属历时性通感。
共时性通感中,相互作用的感觉之间的联通是没有规律的,一种感觉可以与任何他种感觉发生通感,兴奋与兴奋之间依刺激物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通感:声音既可染月色之白,也能带花色之红,还能染柳树之绿;历时性通感中,彼此叠合的感觉之间往往存在互相对应的规律:暖色生发不出冷觉,正如冷色生发不出热觉;高音不使人有冷涩的肤觉效应,正如流畅之音不给人以槁木破裂的视觉印象。
这是历时性通感的对应规律。
古诗大量地表现了这种规律:山花焰火燃,燕语明如剪。
(庾信)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王维)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钱起)避人幽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
(林东美) 俄国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十分敏锐地感受到了色彩的表现性,“黄是一暖色,向观者迎面走来,向外放射着,在亮度增加里提高着自己;……黄色具有物质力的性质,它不自觉地向对象奔注,无目的地向一切方向流泻。
封闭在一几何形里时,它造成不安定感,刺着,激动着。
这个特性可以被增强,然后音响着象吹得越来越高的喇叭或大鼓声……”。
“蓝是一冷色,从观者离去,在蓝色里眼睛浸沉到一向中心后退的运动里……蓝色……呼唤人类进入无限,到超感性的深处和静穆里……蓝色的等级是类似乐器笛、大提琴、大风琴。
”“在红里是咆哮的火焰,更多内向而不是外向,有男性的力量。
明亮的、温暖的表现着决定,高歌凯旋象大提琴。
”⑦色彩的表现性与人的听觉感受是带规律性的“对应”,那么,对应规律是怎么发生的呢?仅仅是联想吗?在人感知色彩、形状、音响等形式因素时,往往是以“直觉”的心理形式去感知,与人对于整个对象的全面把握所进行的一系列长时间的联想、想象和理解等心理活动不同,前者是趋近无意识的,后者是完全有意识的;前者更多地是“由物及我”,后者更多地是“由我及物”,移情于物;前者趋向感性,其发生更多地同生理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