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心理美学1

合集下载

论阿恩海姆的完形心理美学

论阿恩海姆的完形心理美学

正 因 为 简 化 来 自抽 象 所
,
并不 包含在他们 由之 抽取 的个 别 事物 中
这种知 觉 的抽 象 又 如何 可 能 呢
,
那么
,
以 阿 恩 海 姆认 为 艺 术作 品 在 表 现 时 一 定 程 度 的 抽
阿恩 海姆解 释
象是 必 不 可 少 的 他 提 出 了 抽 象 的再 现 这 一 术
于 圆形 的 这 就 说 明 人 的 知 觉 中 的 圆 形 并 不 是 从
,
效 果 从 而 达 到完形 的 要 求
, ,

在 阿恩 海 姆 看 来 事
,
物 的 种 种 复 杂 的 刺激 的 动力结 构 在 人 的 知 觉 中也 会 趋 于 简化 而 艺 术 作 品 中 的 形 象 正 是 对 外 在 原
, ,


来 的 完 形 远 远 地 超 出 了 部 分 与 部分 的总 和 它 是
,
,
注 重 经 验 洲 实验
、 、



世 纪 初 德 国心 理 学 家 惠
,
一 种 从 形 式 中 突 显 出来 的 特 别 的 从 原 有 成 分 中

太 海 默 柯 勒 考 夫 卡 等 人 在 研 究 似动 现 象 时提 出 了格 式 塔 心 理 学 的 基 本 观 点




找不 出 的一 种 特 别 的 整 体 别强 调
‘, 式 心〕

,

所 以 阿恩 海姆才特
,
这 就是 整 体 大


一 个 艺术 的实体 就是 它 的视 觉外 观形
,
于部 分之 和 的整 体 性 原 则 与 物 理 现 象 和 心 理 现

《完形心理学》课件

《完形心理学》课件

品牌形象塑造
通过整体的品牌形象塑造 ,企业可以更好地吸引和 留住目标客户,提升品牌 忠诚度。
产品设计与改进
运用完形心理学原理,企 业可以在产品设计和改进 中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提升用户体验。
艺术领域的应用
提升审美体验
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运用完形 心理学的原理可以提升人们的审 美体验,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激发创作灵感
艺术家运用完形心理学原理,可以 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具整体感 和表现力的作品。
增强艺术表现力
在艺术表演中,运用完形心理学原 理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艺术表现力 。
04
完形心理学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完形心理学面临的挑战
实证研究不足
完形心理学强调整体和主观的认知过 程,但实证研究难度较大,缺乏足够 的实验数据支持。
概念模糊
完形心理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较为 模糊,缺乏明确的界定和测量方法, 影响了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学科交叉融合不足
完形心理学与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 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不够深入,限制了 其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完形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实证研究
未来研究应更加注重实证研究,通过 实验和观察等方法获取更多数据,验 证和完善完形心理学的理论。
概念明晰化
将完形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教育、心 理咨询、组织管理等实践领域,发挥 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学科交叉融合
鼓励与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 的交叉融合,共同探讨完形心理学的 理论和应用。
应用领域拓展
对完形心理学中的概念和术语进行明 确界定和测量,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 和可验证性。
05 结论
总结完形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阿恩海姆完形心理学美学原则论文

阿恩海姆完形心理学美学原则论文

论阿恩海姆完形心理学美学的原则【摘要】完形心理学美学适于1912年,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美学流派之一。

阿恩海姆继承、发展和完善了格式塔心里美学,他从格式塔原理出发,提出了“简化”“张力”“表现”等重要的美学原则,他的理论不仅是完形心理学美学的最高成就,也为西方现代美学提供了新的心理学基础。

【关键词】阿恩海姆;简化;张力;表现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美学流派之一,也是西方现代派抽象艺术的理论依据之一。

是一些理论家运用完形心理学的观点研究审美心理领域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心理美学形态。

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

在德文中,它是“形式”或“形状”的同义词。

实际上是说心理现象具有一种超出于部分之外的、特殊的“整体性”,即所谓“格式塔性”。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于1912年的德国,它是由德国的麦克斯·韦尔特海梅尔(max wertheimer)、沃尔夫冈·克勒(wolfgang kohler)和库尔特·科夫卡(kurt koffka)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鲁道夫·阿恩海姆,于1904年生于德国柏林,因不满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于1940年迁居美国,曾担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

他是惠尔泰墨的学生,曾从事过由笔迹来辨认个性的实验研究,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最杰出的代表。

1954年出版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1974年修订再版。

1966年出版了《艺术心理学论集》。

《艺术与视知觉》不仅把格式塔心理美学系统化了,而且也把西方审美心理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广度,它标志着20世纪西方审美心理研究的最高成果。

阿恩海姆在对完形心理学美学系统化后,提出了自己的美学原则,并对之做了独特而又新颖的探讨。

一、视知觉”简化”的美学原则阿恩海姆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是建立在知觉的规律之上,而知觉有事无处不在的。

象其他完形心理学家一样,阿恩海姆也把知觉、尤其是视知觉看做艺术创作和鉴赏中的最基本的规律。

现代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完形审美心理学派)

现代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完形审美心理学派)

现代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格式塔审美心理学派(完形审美心理学派)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立及其历史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当今德籍美国著名美学家、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他在30年代从事电影理论的研究,著书立说,由于不满希特勒的统治,于1939年移居美国,从此转向对审美中的知觉进行研究。

他著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等,成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格式塔心理学是内容较为复杂,立论较为严整,在当今有着广泛影响的心理学的美学流派。

2、“格式塔”的含义与特征“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其意思是“完形”。

“完形”在格式塔审美心理学中具有特殊的含义。

“形”是指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一种意象组织和结构。

“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形”的整体性,这“形”的整体性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是知觉进行积极组织或构建的结果。

完形具有三个特点:(1)整体性。

完形的整体性是现代科学系统论意义上的“整体性”。

其意义是:完形的整体性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比如对一首五言绝句的整体感受和理解,绝不是20个字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个意义远远大于部分意义之和。

(2)独立性。

即每一个完形一经形成,就具有了不为外界因素变更的相对独立性。

如人们欣赏过一首乐曲之后,无论再换用什么乐器演奏这首乐曲,都不会破坏、改变乐曲给人的整体心理感受。

(3)主客体的统一性。

即完形不是完全指客体本身的形式,而是在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完形。

也就是说,完形是在人感知客体的基础上的大脑中形成的,是在知觉中呈现的。

所以,对完形的研究主要是对知觉的研究。

3、完形的特征完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点:(1)完形是一种力的样式。

(2)完形是自发地追求着一种平衡4、完形的两大原则(1)简化。

完形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完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人类思维、感知、记忆、情绪、意识等心理过程,并研究它们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完形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和情感,为个体发展和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完形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完形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心理学家开始对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研究。

以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为首的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了认知过程中的模块化和结构化特点。

他们发现,人们在认识外部世界时,会将信息组织成一个个完整的“形态”,并通过这种形态来保存和加工信息。

这就是完形心理学最核心的概念。

在实际研究中,完形心理学通常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两种方法。

实验法通过严密的实验设计和对照组的对比来探究人的认知和情感过程。

观察法则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反应,来研究心理过程。

这两种方法互相补充,能够全面地揭示个体的心理活动。

完形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认知、情感、学习、记忆等多个方面。

其中,人类认知过程是完形心理学的重点之一。

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判断、解决问题等活动。

完形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人们如何感知和加工信息,如何通过思维和判断解决问题,进而揭示人类认知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情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完形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

情感包括喜怒哀乐、爱恨情感等多个方面,它们会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情感,完形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的形成和调节机制,为情感管理和心理咨询提供科学依据。

完形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对理论学科有重要意义,也对实际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特点,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完形心理学的研究也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完形心理学在传媒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完形心理学在传媒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完形心理学在传媒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1. 引言完形心理学是指人们对不完整物体的愿景能力,即通过不完整的线索来构想完整的对象或情境。

在传媒艺术创作中,完形心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引发观众的想象力、探索未知领域、提升作品的深度与广度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完形心理学在传媒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2. 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完形心理学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崔克提出,基本原理是人们能够通过不完全的信息,构建出完整的意象。

这一能力在传媒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影、绘画、摄影等领域。

3. 完形心理学在电影中的应用在电影中,导演常常通过暗示、留白和影射等手法来引发观众的完形心理学。

观众会根据片中的不完整信息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电影作品。

4. 完形心理学在绘画和摄影中的应用在绘画和摄影艺术中,艺术家常常利用留白和暗示来引导观众的完形心理学,让观众在不完整的画面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想象力。

这种手法为作品赋予了更广阔的内涵,也让观众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作品的理解和解读中来。

5. 完形心理学在广告和设计中的应用在广告和设计领域,完形心理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告商常常利用留白和暗示的手法,让受众在不完整的信息中获得更多的共鸣和思考,从而更深刻地记住产品和广告。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完形心理学是传媒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通过引发观众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作品能够更深入地影响和触动受众,为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完形心理学在传媒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既是一种艺术手法,也是一种心理学的应用,能够丰富作品的内涵,提升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7. 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内容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完形心理学在传媒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未来,随着传媒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完形心理学也将继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深远影响。

在知识的文章里,结合作者的观点和知识共享,更多地讨论和解释这些观点,给读者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完形心理学美学

完形心理学美学

第二十章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如果说,注重心理学研究是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中的一个鲜明特点的话,那么,这一特点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中尤为引人注目。

这不仅是因为该派美学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都是著名心理学家,而且更因为他们都十分自觉地运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一系列美学基本问题,并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第一节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自从上世纪下半叶费希纳开创了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方法以来,效法者蜂起。

影响之大,至今不绝。

现代西方美学对审美经验的重视,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心理学美学构成了现代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异军突起,直接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分析美学和艺术问题,成为本世纪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美学流派中的一个(另一个是精神分析学美学)。

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诞生在德国,作为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诞生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即针对以冯德(Wilhehn Wundt.1832--1920)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从心理化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心理学的唯一任务就是分析研究各种心理复合体的构造,即分析研究构成各种心理复合体的元素以及各种心理原素构成心理复合体的方式和规律。

格式塔心理学坚决反对这种把整体肢解开来的元素主义心理学,嘲笑构造主义心理学是“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是和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相联系的。

本世纪初,在物理学中,“场”这一概念的发展和“相对论”的创立,给予传统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观念以沉重打击,构造主义心理学也就更显得陈腐落后了。

在这一具体历史条件下,以维台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柯勒(耐蛾Kohler,1887一1967)、考夫卡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就以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引进现代物理学的“场”概念,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坚决反对元素分析,高度强调整体组织。

举例说明完形心理美学的两大美学观点

举例说明完形心理美学的两大美学观点

举例说明完形心理美学的两大美学观点
完形心理美学是探讨人类审美感知的理论,其两大美学观点是“整体优先”和“动态平衡”。

首先,“整体优先”是指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首先关注整体结构或形式,而不是单个元素。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幅画时,首先感受到的是画面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而不是单个颜色或线条。

这种整体感是人们审美感知的基础,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其次,“动态平衡”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各个元素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止不变。

这种平衡可以是色彩、形状、线条等方面的协调,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主题、情感、意义等方面的平衡。

例如,在音乐中,不同的音符和节奏之间需要相互协调,才能创造出优美的旋律和节奏感。

在绘画中,色彩、线条和构图之间也需要相互平衡,才能使画面更加和谐和美感。

总之,完形心理美学的两大美学观点强调了整体和动态的重要性,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和内在价值。

这种美学观点不仅仅适用于视觉艺术,也适用于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文学等。

通过关注整体和动态平衡,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各种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完形疗法(心理咨询学)

完形疗法(心理咨询学)

02
与精神分析疗法比 较
精神分析疗法关注潜意识冲突和 早期经验,而完形疗法更注重当 下的觉察和行为。 Nhomakorabea03
与人本主义疗法比 较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人的潜能和自 我实现,而完形疗法则更强调个 体与环境的互动。
完形疗法的未来展望
跨学科整合
未来完形疗法可以与其他心理咨询学派进行整合,形 成更加综合的治疗方法。
VS
详细描述
完形疗法中的角色扮演技术是一种让个体 扮演不同角色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个 体可以深入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增强共情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这种技术有助于打破自我中心,培养同理 心和沟通能力。
梦境解析
总结词
通过解析梦境,探索个体的潜意识需求和情 感,促进自我认知和成长。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完形疗法中的家庭作业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技 术。通过布置有针对性的任务,如记录情绪 、观察行为、练习沟通等,帮助个体在日常 生活中实践完形疗法中的理念和方法。这种 技术有助于巩固咨询效果,促进个体在生活
中的自我觉察和成长。
04
完形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 应用
心理创伤的疗愈
心理创伤疗愈
完形疗法通过深度放松和觉察,帮助个体面对过去的创伤经历,并 逐渐释放和疗愈这些创伤,恢复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完形疗法(心理咨询学)
contents
目录
• 完形疗法的概述 • 完形疗法的核心概念 • 完形疗法的实践技术 • 完形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 完形疗法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完形疗法案例分析
01
完形疗法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完形疗法是一种以格式塔心理学 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强调个 体通过觉察、接触和表达内在经 验来达到心理成长和整合。

格式塔心理学(完型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完型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完型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简介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格式塔心理学图1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

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原子心理学相对立。

“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

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例如,用“有角的”或“对称的”这样一些术语来表示物体的一般性质,以示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或时间序列(在曲调中)的一些特性。

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意即“形式”。

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例如,“有角的”或“对称的”是指具体的三角形或曲调,而非第一种涵义那样意指三角形或时间序列的概念,它涉及物体本身,而不是物体的特殊形式,形式只是物体的属性之一。

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即任何分离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这一流派不像机能主义或行为主义那样明确地表示出它的性质。

综合上述两种涵义,它似乎意指物体及其形式和特征,但是,它不能译为“structure”(结构或构造)。

考夫卡曾指出:“这个名词不得译为英文structure,因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争论的结果,structure在英美心理学界已得到了很明确而很不同的含义了。

”因此,考夫卡采用了E(B(铁钦纳(E(B(Titchener)对structure的译文“configuration”,中文译为“完形”。

所以,在我国,格式塔心理学又译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

苛勒认为,形状意义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中心;根据这个概念的功能定义,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等过程。

广义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用格式塔这个术语研究心理学的整个领域。

格式塔心理学的起源格式培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

完形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

接合 在构图中,结合就是指单独的视觉单元完全联合在一起, 无法分开。这可以使原来并不相干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地 关联起来。
将熊猫的黑眼圈与狼的脸结合在一起,实现 异形同构 简单的说:“结合”就是把一块嚼过的口 香糖用电熨斗熨在衣服上,让它们无法分离。 比如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法——异形同构: 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视觉形象结合在一起,在 视觉表达上自然而然地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 另一个视觉语义。
格式塔学说在心理学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痕迹。它 向旧的传统进行挑战,给整个心理学以推动和促进;它向 当时存在的诸种心理学体系提出中肯而又坚定的批评,对 人们深入思考各种对立的观点具有启迪作用;它的主要学 说极大地影响了知觉领域,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 习理论,致使后人在撰写各种心理学教科书时不得不正视 该学派的理论;它使心理学研究人员不再固于构造主义的 元素学说,而是从另一角度去研究意识经验,为后来的认 知心理学打下了伏笔;它通过对行为主义的有力拒斥,使 意识经验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它的哲学 基础导源于现象学,并用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充实了现 象学,遂使欧洲逐渐形成一股现象学的心理学思潮,直至 今天仍有影响。
我们可以阅读书籍和图像来加以说明,人们在阅读一段英 文写成的文章时,看到的是一个个由26个字母组成的单字,再 由每一个单字彼此间的相对关系与文法结构,串接成一个可以 被他人了解完整的文字意义,而非一连串各自独立的长短符号 与间隔。 同样的情况,一般人在欣赏一幅图画或一张照片时,阅读 的也是由不同浓淡、色彩、造形、轮廓和形式组成的完整图像, 并非彼此毫无关连的独立区块。而观众在欣赏一部电影时,所 接受的讯息也是由连续的画面与声音等组成的叙事情节,而不 是一连串各自独立的停格片段。由此可知,知觉过程中最自然 也最关键的工作项目,就是将不同时间与空间之讯息作一次整 合。唯有如此,才得以让讯息的接受者能从容不迫地接收并处 理随时涌入的大量讯息。

完形心理学课件

完形心理学课件

完形心理学课件标题:完形心理学课件引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它探讨人类如何思考、感知、记忆、情感和社交互动。

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人类心理的整体性和组织性。

本课件旨在介绍完形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完形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1 完形心理学的定义完形心理学是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库尔特·勒温等人在反对元素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认为人类心理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为简单的元素,而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

1.2 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整体性原理、组织性原理和动态性原理。

整体性原理强调人类心理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为简单的元素;组织性原理强调心理现象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动态性原理强调心理现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二部分:完形心理学的主要理论2.1 格式塔理论格式塔理论是完形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它认为人类心理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

格式塔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知觉层次、认知层次和行为层次。

2.2 知觉组织理论知觉组织理论是完形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如何将感官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

知觉组织理论主要包括形状知觉理论、空间知觉理论和时间知觉理论。

2.3 认知组织理论认知组织理论是完形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如何将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

认知组织理论主要包括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第三部分:完形心理学的方法3.1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完形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研究心理现象。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3.2 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是完形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通过观察人类行为来研究心理现象。

观察方法主要包括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

3.3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是完形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来研究心理现象。

心理学中的完形治疗是怎样的

心理学中的完形治疗是怎样的

心理学中的完形治疗是怎样的在心理学的广袤领域中,完形治疗(Gestalt Therapy)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为人们理解自我、处理情绪和改善人际关系提供了富有深度和实效的途径。

完形治疗强调个体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它不把人看作是由各个分离的部分简单组合而成,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陷入一种“分裂”的状态,比如只关注工作中的成就,而忽略了身心健康;或者只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却忽视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完形治疗则提醒我们,要看到自己的全部,包括身体、情绪、思维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因为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关联。

这种治疗方法关注当下的体验。

与一些侧重于挖掘过去经历的心理疗法不同,完形治疗认为,过去的经历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够改变和疗愈我们的,是当下的觉察和体验。

想象一下,当我们陷入焦虑或抑郁的情绪时,往往是被过去的遗憾或者未来的担忧所困扰。

而完形治疗会引导我们把注意力拉回到此刻,问问自己:“现在,我真正的感受是什么?”通过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想法和身体反应,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在完形治疗中,未完成事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那些我们没有充分表达情感、没有实现的愿望或者没有解决的冲突,会一直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情绪。

比如,一段突然结束的恋情,如果没有好好地告别和处理内心的伤痛,可能会让我们在之后的感情中难以投入,或者总是不自觉地重复类似的模式。

完形治疗帮助我们识别这些未完成事件,重新面对它们,给过去一个“结局”,从而释放被压抑的能量,让我们能够更加自由地活在当下。

接触与抗拒接触也是完形治疗中的关键概念。

接触是指我们与周围环境和他人建立真实、深入的联系。

而抗拒接触则是我们为了避免痛苦或者不确定性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机制。

例如,当我们害怕受到伤害而不敢与他人坦诚交流时,就是在抗拒接触。

完形治疗鼓励我们勇敢地打破这些障碍,真实地与外界互动,因为只有通过充分的接触,我们才能获得成长和满足。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完形心理学美学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完形心理学美学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完形心理学美学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完形心理学美学建立在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基础上的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的代表人物是鲁道夫·安海姆。

安海姆是完形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韦特墨的学生,他把完形心理学具体而系统地运用于艺术的研究,创立了完形心理学美学。

“格式塔”是完形心理学美学的核心概念,德文意思是“组织结构”或“整体”。

此词最早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埃伦菲尔斯提出。

1890年他在《论格式塔特质》这篇论文中,认为一首乐曲决非仅仅是乐音的总和,除了若干乐音的总和之外,还有“格式塔”,即乐音的组织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的形式。

所以,对一首乐曲,除了要分析它的个别元素外,还应注意它的整体性、完形性。

埃伦菲尔斯认为,对于乐音的感知来自感官知觉,而乐曲的完形性则出于心的作用。

埃伦菲尔斯提出的“格式塔”概念,后来由三个德国人韦特墨、考夫卡和柯勒继承下来并发展成完形心理学(又译为格式塔心理学)。

但后来者对格式塔的解释同埃伦菲尔斯并不完全一样。

照埃伦菲尔斯的意思,完形只是加在各元素之上的一个元素,但他们认为所谓完形,是原有的整体性,它决定各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并不是各部分有独立的性质和意义,然后又加上完形性。

这个思想也就是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出发点。

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完形心理学反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可以彼此独立的元素,主张结构性或整体性是心理现象的基本特征。

它认为知觉不是感觉相加的结果,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因此,学习和创造不是观念的联想和尝试错误,而是对整体结构的豁然彻悟。

完形心理学认为感觉自身有组织作用、完形化作用。

例如人易于把断缺的圆形看成完整的圆形,这种作用不是来自过去的经验,而是感觉作用自身固有的。

同样,知觉和彻悟也不是由于经验联想,而是由于人的脑皮质本身有这种完形化的组织机能。

脑皮质为什么有这种机能呢?完形心理学运用物理学的场论来解释,认为大脑皮质有个和知觉或行为的形式相同的场,也就是说人的生理结构和经验结构有相同的结构式样,这就是完形心理学的心物同形同构论。

《完形疗法心理学》课件

《完形疗法心理学》课件

治疗师培养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 完形疗法的发展,同时完善治疗师的 培训体系。
普及与推广
通过学术研究、科普宣传等方式,提 高完形疗法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和接受 度。
跨学科合作
与神经科学、生物学等领域进行交叉 合作,深入探究完形疗法的理论基础 和作用机制。
06 完形疗法案例分 享
个人成长案例
他人的过程。
完形疗法认为,表达是促进个体 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有效的表达,个体能够更好 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情
感需求。
经验
经验是指个体在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是完形疗法中另一个重要的概 念。
完形疗法认为,经验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形疗法的核心理念包括自我觉察、 自我表达、自我修通和自我实现。
完形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完形疗法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的美国,由精神病学家Fritz Perls创立。
完形疗法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包括早期的理论形成、中期的
实践应用和晚期的理论完善。
完形疗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 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
的变化。
04
05
强调完形疗法在团体咨询中 的优势,如促进团队协作、
增强团队凝聚力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少冲突。
增进理解
通过完形疗法,家庭成员能够 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感受

解决家庭矛盾
运用完形疗法,家庭关系中的 矛盾和冲突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提升家庭和谐
完形疗法有助于增强家庭成员 之间的情感连接,提升家庭和
谐度。
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从敏感内敛到开放自由——浅析完形心理学美学与现象学美学在美育上的差别

从敏感内敛到开放自由——浅析完形心理学美学与现象学美学在美育上的差别

从敏感内敛到开放自由——浅析完形心理学美学与现象学美学在美育上的差别摘要:作为经验美学和哲学美学的代表,完形心理学美学与现象学美学在审美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审美教育中,表现为各自的美育过程、方法以及功能的不同。

关键词:完形心理学;现象学美学;审美观;美育;差异所谓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是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

就某个美学流派而言,其审美教育观是与其基本的审美观相对应的,或者说是其审美观决定了美育观。

完形心理学美学与现象学美学分别作为经验美学和哲学美学的代表,二者在审美观上有着极大的差异。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差异的揭示,找出两大流派在美育观上的不同,从而能在对比中对各流派思想做更进一步的领悟。

一完形心理学美学与现象学美学在审美观上的差异(一)完形心理学美学的审美观完形心理学美学,又名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是当代美国主要美学流派之一。

完形心理学强调主体对客体认识反映的整体性,这一原则运用到美学上,就体现为完形心理学美学所倡导的“同形同构说”。

“同形同构”认为:审美对象的形式结构和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结构同形关系。

“艺术形式结构被看作和主体审美心理——情感结构相对应的形式结构,它们在性质上是相异的,在结构上却是相同的(同形)。

”每当外部事物和艺术形式的结构和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同形时,对象就成为审美对象,主体就进入审美状态。

“同形同构”原理的建立与完形心理学美学把物理学的“场”运用到心理研究方面的行为是分不开的。

“完形心理学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场’,知觉也是一个‘场’。

”根据“场”的理论,完形心理学认为,事物之所以象我们看到的样子,是由于近刺激的配置所引起的场组织作用。

而场组织作用在闭合、相似、接近、连续等原则下,把感觉刺激转变为一个个有组织的整体。

这种对刺激的被动反映在美学上表现为审美对象的产生与审美情感的生成过程。

1.审美对象的产生是由外部事物或艺术形式的刺激和大脑皮层中的生理力在对立中达到统一状态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夫卡还对艺术创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 析。他认为.从表面上看,艺术家在画一 幅肖像画、谱写一首交响曲、设计一座教 堂时,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实用的动机, 例如,为了挣钱谋生,也可以为了与人竞 争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等等,然而这些都 是一些外在的动机,因为“这样的动机虽 然能驱使艺术家从事创现作,但却不能指 导他创作”
•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特征不是物理刺激物 的特性,而是心理场的特性。一个物体, 例如一块冰,就物理意义而言,具有轮廓、 硬度、高度以及其它一些特性,但此物如 果没有成为注意的中心,它就不会成为图 形,而只能成为背景,从而在观察者的心 理场内缺乏轮廓、硬度、高度等等。一但 它成为观察者的注意中心等等,便又成为 图形,呈现轮廓、硬度、高度等等。
变换 律
• 这也是经典格式塔学派的一条基本定律。 按照同型论,由于格式塔与刺激形式同型, 格式塔可以经历广泛的改变而不失其本身 的特性。例如,一个曲调变调后仍可保持 同样的曲调,尽管组成曲子的音符完全不 同。一个不大会唱歌的人唱走调了,听者 通过转换仍能知觉到他在唱什么曲子。
“力 ” 场 论
• 每一个形都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力场之中。 这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格式 塔心理学把知觉组合以及经验中反映出的 相应的脑生理过程与物质世界中那种趋向 于最低张力状态的普遍倾向联系了起来。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撕裂与 结构》、《中心的力量》等书中都十分肯 定地运用这一理论。他反复指出:‘·视觉式样 实际上是一个力场”,“每一个视觉式样 都是一个力的式样”。
• 在这一具体历史条件下,以维特海默(1880-1943)、柯勒(1887一1967)、考夫卡等人 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以胡塞尔的现象学 为哲学基础,引进现代物理学的“场”概 念,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 最重要的特点是坚决反对元素分析,高度 强调整体组织。
• 它的一个核心论点便是“部分相加不等于 整体”。 • 另一个基本特点则是引用现代物理学中的 “场”、“力”等重要概念来说明心理现 象和心理机制问题。 • 格式塔心理学的这些基本特点在格式塔心 理学美学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3、求简律
4、闭合律
5、尺寸衡定律
• 通常认为,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学派 的开始,以韦特海默的似动实验为标志。 实验借助速示器,将AB两条发亮的直线先 后投射到黑色的背景上。当两条线放映时 间过长,如200毫秒,可先看见a,再看见b; 时间过短,如30毫秒,可见两条线同时出 现;如果时间介于两者之间,例如60毫秒, 可见a 线向b线移动。这便叫似动现象。
• 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凸现出来形成 图形,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一 般来说,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愈大,图形就愈可 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例如,我们在寂静 中比较容易听到清脆的钟声,在绿叶中比较容易 发现红花,反之,图形与背景区分度愈小,就愈 是难以把图形与背景分开,事实上的伪装便是如 此。要使图形成为知觉的对象,不仅要具备突出 的特点,而且应具有明确的轮廓、明暗度和统一 性。
• 统一和分离实际上是由力产生的动力事件,而不 仅是由几何模式产生的动力事件。单位的形成和 分离是一个动力过程,形状具功能性效应,单位 形成和形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将这 一点用于我们知觉形状的问题,我们便可得出结 论:任何一种其它图形的形状都是力的结果,这 些力不仅将图形与场的其余部分分开,同时使之 与场保持平衡状态,因此在图形内部存在一些力, 沿着图形的轮廓也产生一些力,亦即使我们的环 境场组织形成了均衡物体的力。
• 因此,人的视知觉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物 理现象的总和,而是一种经由心灵构形后 的知觉对象,它也带有将事物完满化、完 成的意思。完形心理学家发现,人的视知 觉在观看时,并不是被动的接收外在讯息 的,在被理智思维掌握之前,感性材料就 已经历了一连串的加工。
基本原理
• • • • 1.统一的整体,如有机体。 (1)它在整合的方式中有活动的各个部分。 (2)它比它的各个部分的总和更大。 (3)它有一种超过它的个别部分的相互作 用的实体存在。 • (4)它能够影响它的各部分的活动。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时代背 景和发展概况
• 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诞生在德国,作为一个心 理学流派,它的诞生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即针对 以冯特(Wilhehn Wundt.1832--1920)为代表的构 造主义心理学。 • 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唯一任务就是分析 研究各种心理复合体的构造,即分析研究构成各 种心理复合体的元素以及各种心理原素构成心理 复合体的方式和规律。格式塔心理学坚决反对这 种把整体肢解开来的元素主义心理学,嘲笑构造 主义心理学是“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
• 2. 完形仅涉及知觉所感受的整体性结构或意义。 完形心理其基本的观点有三:
• (1)把我们的环境看成有机的整体(桌子、椅子、房 子),它可以进一步拆散为它们的组成部分或感觉内容, 而不是由基本的、不可还原的、零散的印象构成的。 • (2)意识与它之间相互关连的「心理—大脑—身体」一 样有着相同的本质形式〈完形、结构〉。 • (3)「实在」是物质有机体的知觉结构或整体过程中产 生反应作用的任何世界。
• 考夫卡把艺术作品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即一个格式塔.(“完形”),其中的各个组 成部分都相互依存,处在一个有机结构的 统一体中。他认为,“艺术品是作为一种 结构感染人们的。这意味着它不是各组成 部分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各部分互相依存 的统一整体” 。
• 他要求艺术作品成为一种“优格式塔”。 “一种优格式塔应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不 仅使自己的各部分组成一种层序统一,而 且使这统一有自己独特性质。对一个优格 式塔作任何改动势必改变它的性质,而如 果这种变动属于次要的方面.这格式塔势 必退化。”
完形理论学说
• (一)完形的组织律 • 1.图形与背景〈figure and ground〉 • 图形和背景之间的清晰度差异是普遍的,不仅表 现在它们的形状中,而且也表现在它们的颜色中。 在同样的场中,当它是图形时要比当它是背景时, 看上去更加色彩鲜明一点。而图形比较坚实,背 景较为松散,这种情况确实的话,那么图形比背 景应该具有更强的力而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 图形应对背景产生的影响力具有较大的集合力。 当然,场愈暗,所需的色彩光的强度也愈小。
格式塔
• 「完形」一词来自德文Gestalt,与英文中 的Form (形式)或shape(形状)并不完全相同, 它较接近configuration (构形)一词的含义, 「完形」所意指的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 加工后,异于原来的物理事实的形,而这 些知觉加工过程是遵守一定的原则的,例 如组织原则、分离法则、简化原则等。
2.接近性和连续性
(群化)
• 某些距离较短或互相接近的部分,容易组 成整体,即单位的形成和分离的定律。也 就是说,事物对于人所产生的刺激部分, 若是由许多不同的同质刺激区域所组成, 那么,接受同一刺激的那些区域,将组织 成统一的场部分。它们因为刺激之间的差 异而与其它的场部分相分离,换言之,刺 激相等产生聚合力,而刺激不等的产生分 离力。
• 硬色和软色之间的差别。图形对背景的结合,亦 即使用彩色背景和非彩色图形的情况,把颜色既 放入图形中又放入背景中,结果清楚显示,软和 硬在图形中比背景中更为重要。图形愈具有硬色, 其结构力就愈有利,而且给人印象深刻,因为印 象的深刻性有赖于该区域内能量的密度。例如, 红色是分离最好的颜色,而蓝色则是分离最少的 颜色,我们引进了软色和硬色之间的区分,红色 和黄色属于前者,蓝色和绿色属于后者。
• 形基原 理 。 • 它的意思是,每一知觉都构成一图形在一背景上 突出出来。图形不仅突出,而且具有明确的轮廓 和厚度的团结性。但必须强调,这些图形的特征 不是物理刺激的特性,而是心理场的特点。一个 物体,例如一块冰,就物理学的意义说具有硬度、 轮廓和深度。但假若此物不在注意的焦点中、它 就成为“基“的一部分,并因而缺少硬度、界线 分明的轮廓和厚度。假若观察者的住意转向这块 冰,它就又变成“形’,呈现出硬度、厚度等, 而以前处于意识突出部位的物体则变成“基”。 这里的‘· 形基”也就是阿恩海姆所说的“图一 底”。
• 在后来的发展中格式塔心理学逐步形成了 自己的基本主张: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 是意识经验中所显现出来的结构性或整体 性(即格式塔)。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 经验不等于思维和感情等元素的总和,思 维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理解是已知事件 旧结构的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突然形成。
• 心物 同 型 原理。 • 即在刺激与知觉印象之间没有什么一对一 的关系,只有经验形式与刺激形式的形式 或构形的对应。完形因而是物理世界的· 真 正的”代表,但不是它的摄影副本。它们 在大小和形状方面并不等同。正如一张道 路图不是它所代表的地域的确实复制,一 项经验也不是外部世界的确实复制。
• 在艺术创作中,是某种要求由于艺术样式、 题材、主题、所运用的技巧等等的不同而 有不同的规定。

• 完形心理学学派源自于1912 年,在德国创 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威特海默、苛勒、考 夫卡。 该学派强调心理学现象的整体性, 认为心理现象的特性是神经系统内生理兴 奋过程的全体反射,而具有动力的次序。 • 完形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 对结构主义元素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 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 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
•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代表是鲁道夫· 阿 恩海姆。他在1954年出版的《艺术与视知 觉》一书中通过对视觉艺术的深入研究; 系统地阐述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理 论,从而使该书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 扛鼎之作。
第二节 考夫卡的“完形”理论
• 考夫卡是德国心理学家。他出生于柏林, 曾就学于柏林大学。 • 19"24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康乃尔大学、威 斯康星大学和斯密斯学院任访问教授。著 有<心理发展原理>(1921年)、<知觉:格式 塔学说引论>(1922年)、<格式塔心理学原 理>(1935年)等书。在美学方面,他的主要 著作是<艺术心理学问题>(194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