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2024年三年级科学《小车的运动》优质教案
2024年三年级科学《小车的运动》优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科学教材第四章《物体的运动》第三节“小车的运动”。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探究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学习摩擦力和重力的概念,以及通过实验观察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摩擦力和重力的概念。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的理解,摩擦力和重力的概念。
教学重点:实验观察与分析,小车运动基本原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小车模型,滑轮组,斜面,砝码,计时器,尺子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滑轮组,斜面,砝码,计时器,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动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
介绍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讲解摩擦力和重力的概念。
3. 实验操作(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不同斜面、不同重量的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动的速度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吗?
(2)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动的速度与小车的重量有关吗?
(3)如何减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动时的摩擦力?
六、板书设计
1. 小车的运动
基本原理:力=质量×加速度
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重力: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2. 实验结果:
斜面倾斜程度越大,小车滑动速度越快
小车重量越大,滑动速度越慢
科学教案《小车的运动》
科学教案《小车的运动》
第一章:引言
1.1 课程目标
让学生了解小车运动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小车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小车运动的能力。
1.2 教学重点
小车运动的基本概念。
小车运动的观察和描述。
1.3 教学难点
小车运动的规律。
1.4 教学准备
小车若干辆。
轨道或斜坡。
计时器。
1.5 教学过程
1.5.1 导入
利用小车模型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小车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小车运动的现象。
1.5.2 新课导入
介绍小车运动的基本概念,如平移、滚动等。
讲解小车运动的规律,如速度、加速度等。
1.5.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小车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车运动的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和描述小车运动的心得。
第二章:小车的平移运动
2.1 课程目标
让学生了解小车平移运动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小车平移运动的能力。
2.2 教学重点
小车平移运动的基本概念。
小车平移运动的观察和描述。
2.3 教学难点
小车平移运动的规律。
2.4 教学准备
小车若干辆。
直线路径。
计时器。
2.5 教学过程
2.5.1 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小车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利用小车模型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小车平移运动的现象。
2.5.2 新课导入
介绍小车平移运动的基本概念,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讲解小车平移运动的规律,如速度、加速度等。
2.5.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小车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车平移运动的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和描述小车平移运动的心得。第三章:小车的滚动运动
小学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及反思
ONE KEEP VIEW 小学科学《小车的运
动》教案及反思
目录
CATALOGUE
•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实施与效果•教案反思与改进•课程资源与开发
PART01课程介绍与目标
03
知识点
了解小车的基本构造、运动原理及影响因素
01
教材版本
小学科学通用教材
02
章节内容
《小车的运动》
学生年级:小学三年
级
学生特点:好奇心强,
喜欢动手实践,对科
学现象有初步认识已有知识:学生已掌握基本的物体运动知识,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掌握小车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原理,了解影响小车运动的因素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制作小车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03
02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小车的构造、运动原理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车的运动
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PART02教学内容与方法
介绍小车的基本构造,包括车身、车轮、电机等部分,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原理。
小车的构造和原理
讲解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弯等运动方式,以及这些运动方式的实现原理和控制方法。
小车的运动方式
介绍如何通过编程控制小车的运动,包括控制小车的速度、方向等。
小车的编程控制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小车的
构造、原理和运动方式等相关知识。
演示法
教师现场演示小车的各种运动方式,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小车的运动原
理和控制方法。
实践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亲手搭建小车并编程控制其运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导入新课知识讲解实践操作
《运动的小车》 教案 教学设计
《运动的小车》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和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小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车轮、动力系统等。
2. 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力学、动力学等。
3. 小车制作和调试技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小车的基本结构和运动原理。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和调试小车。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和调试心得。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小车模型、工具、材料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绘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小车模型,引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小车的基本结构和运动原理,引导学生理解。
3. 实践:学生分组制作小车,锻炼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4. 调试:学生对制作的小车进行调试,优化性能。
5. 分享:各小组分享制作和调试心得,进行小组讨论。
6. 总结:总结小车的制作过程和运动原理,引导学生思考。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
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制作、调试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评价:评价各小组在分享和讨论环节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七、教学反思
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科学下册 小车的运动1教案 青岛版
---------------------------------------------------------------最新资料推荐------------------------------------------------------ 三年级科学下册小车的运动1教案青岛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常见的力小车的运动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游戏里的科学》单元的第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小车的运动》以学生常见的小车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是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接触了一个学期的科学探究后,对于科学探究有了一点认识,但因为是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玩具小车入手,所以学生面对如何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的质疑时能够较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应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特别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容易把注意力转移的玩的过程中而忽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容易分工不清或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
这些都需要老师的引导与培养。
三、教学目标:
1 / 6
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的意识,形成科学要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小学科学36运动的小车(教案)
小学科学36运动的小车(教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36运动的小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小车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方式。
2. 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小车模型、直线轨道、斜面、弹簧、重物等。
2. 展示物品:图片、实物模型等,以便介绍小车运动的知识背景。
3. 玩具工具:直尺、量杯等,以便进行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4.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新知识(10分钟)
1. 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介绍小车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方式,引发学生对小车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小车在不同条件下能否保持匀速运动?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
步骤二:实验探究(30分钟)
1. 实验1:平面直线运动
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小车放在直线轨道上,用直尺测量时间和距离,记录实验数据。
b. 分析并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车在水平平面上能够维持匀速直线运动。
c. 提出问题:小车匀速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力学的基本概念,思考作用力和惯性的关系。
2. 实验2:斜面运动
a. 在小车模型下方固定斜面,将小车模型放在斜面上,用直尺测量时间和距离,记录实验数据。
b. 分析并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会发生变化。
c. 提出问题: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重力和斜面的关系,讨论斜面对小车的作用力。
3. 实验3:弹簧运动
a. 将弹簧固定在直线轨道上,将小车模型拉到弹簧上方,释放小车并记录实验数据。
三年级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三年级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教科书说明: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但究竟什么是力,如何来表达力和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依照“问题——假设——验证——发觉——交流”的科学熟悉程序,谈就“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和“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讨中熟悉、发觉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讨的爱好。本依据《科学程标准》中“明白推和拉能够使物体的运动发生转变,推和拉都是力;理由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一、教学目标:
进程与方式:
、能够对阻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的因素作出假设;
二、能够依照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利用“操纵变量”的方式搜集证据;
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明白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于什么有关;
二、熟悉到“操纵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反复实验获取靠得住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二、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预备:
小车、用来大斜坡的硬纸板、软尺、木块。(每组一套)
三、教学进程:
(一)欣赏片断,谈话导入
、欣赏一段运动中的汽车片断
二、谈话导入:在生活中咱们常常会看到各类各样的汽车行驶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时而快,时而慢,在他们身上好象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些它们的小秘密?
3、揭露题:小车的运动
(二)引出问题,提出假设
、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小学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小学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力和运动》,详细内容围绕“小车的运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力的作用、运动和速度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认识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测量和比较速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合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力的概念,运动和速度的关系。
难点:实验操作中如何准确测量和比较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小车、斜面、计时器、尺子、弹簧测力计。
2. 学具:小车、斜面、计时器、尺子。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示小车在不同斜面上滑行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力的作用。
2. 理论讲解: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速度的含义: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例题讲解:
(1) 如何测量小车滑行的速度?
(2) 如何比较不同斜面下小车的速度?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和比较小车在不同斜面下的速度。
六、板书设计
1. 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测量速度:使用计时器、尺子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测量家中玩具小车的速度,并记录数据。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车的速度。
2. 拓展题目:思考如何使小车滑行得更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掌握了测量速度的方法?
2. 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小车运动形式探究的科学活动教案
小车运动形式探究的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的:
通过小车的运动探究,让孩子们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兴趣。
活动步骤:
一、引导孩子们观察小车的运动形式
1.拿出一辆小车,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并记录下小车行驶时的
运动形式。
2.询问孩子们,小车的运动形式是什么?通过什么形式的运
动,小车才能前进?
3.让孩子们实际操作,左右调整小车的轮子,观察小车的运
动形式有何变化。
二、让孩子们进行实验,探究小车的运动形式
1.准备数辆小车,每辆小车都设置不同的轮子形式。
2.让孩子们对比每辆小车的运动形式,分析其中的差异。
3.让孩子们进行小车的实验,让他们探究小车在何种条件下能够移动得更快。
4.孩子们在实验中发现,只有当小车轮子的形状适合路面,才能让小车运动更快。
三、引导孩子们总结小车的运动形式规律
1.让孩子们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从小车的运动形式中总结出规律。
2.运用孩子们总结出的规律,设计不同的小车模型,让孩子们进行制作和实验。
3.在制作和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小车的运动原理和运行规律。
四、帮助孩子们进行总结和反思
1.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制作,重新认识小车的运动形式和运行规律,帮助他们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孩子们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促进他们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总结:
通过以上的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小车的运动形式和运行规律,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总结和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兴趣。通过此类科学活动,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走进科学的世界,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小学科学3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案)
小学科学3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案)
标题:让小车运动起来——小学科学31教案
引言:
本教案针对小学科学31《让小车运动起来》这一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旨在引
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力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了解重力和推力的区别。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运用力使小车前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力的定义和作用,小车运动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区分推力与重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小车模型、静态摩擦力模型、推力模型、重力模型等。
2.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分划尺、书本等。
3.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展示用PPT。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运用教学课件或实物进行呈现。通过观察实物或幻灯
片展示,向学生介绍力的概念,引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力?力有哪些作用?让学生思考并尽可能回答。
2. 引导探究:
教师将重力和推力的概念介绍给学生,通过对比两者的特点与作用,引导学生
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如推开门、爬楼梯等,让学生分析并描述推力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3. 实践操作:
教师将注意力引导到小车运动的实验上。首先,教师展示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分划尺等),然后向学生简要介绍斜面的作用。接着,让学生自由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或自己的设想,改变小车在斜面上的位置、角度或重量,并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师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引导性的提问,如:小车为什么能够下滑?为什么增加了坡度,小车的速度会变快?
小学科学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案)
小学科学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案)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a. 了解力、磁、声等能的存在和作用;
b. 掌握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
c. 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小车,并使其运动起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a. 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探究解决方法的能力;
b.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c. 培养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a. 引导学生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要素;
b. 教授学生制作小车的方法与原理;
c.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2. 教学难点:
a. 帮助学生理解力的存在和作用;
b. 引导学生理解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小车模型、弹簧、弹簧刻度尺、弹簧秤、磁铁、钉子、铁片、塑料瓶盖、木板、弹簧电池、导线等。
2. 实验材料:纸张、铅笔、彩色笔等。
3. 教师准备:制作小车模型、准备实验器材。
四、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活动(10分钟)
1. 教师提问:小车是如何运动的?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教师通过引入活动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我们今天要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让小车运动起来。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小车是如何运动的呢?
3. 教师展示小车模型,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实验探究(30分钟)
1. 教师分发实验材料与器材,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2. 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并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a. 为什么小车能够运动?
b. 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c. 磁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d. 声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运动的小车》 教案 教学设计
《运动的小车》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及其运动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
1. 小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轮子、动力系统等。
2. 小车的运动原理:力学、动力学、摩擦力等。
3. 实验操作:小车制作、调试和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小车的基本结构、运动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小车运动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小车的运动原理。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制作、调试小车,培养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小车制作材料、实验器材、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小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车的结构和运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小车的基本结构和运动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小车如何运动。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制作小车,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实验观察:学生观察小车运动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小车运动原理。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制作的小车,分享实验心得和观察结果。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制作小车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2. 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小车的运动_青岛版(五年制)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小车的运动_青岛版(五
年制)
一、创设情形,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伙儿带来了一个玩具。想不想明白是什么?
生:想!
师(出示小车):平常玩过吧,假如科学课里让你玩,你打算如何玩?
生:推一下,拉着跑……
师:我们科学课玩小车是有讲究的,现在小车放在讲台上是静止的,你能让它动起来吗?
生1:用手推。
生2:在后面装个气球,把气球吹大,放掉气就能够动了。
生3:装个马达。
生4:吹一下也会动。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师:不管如何样,都要使小车受到一个力的作用。(板书:力)
师:(出示一根线)用这根线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
生:把线一段拴在小车内拉一下。
师:这是什么力,使小车由静止状态变成了运动状态?
生:拉力(板书:拉力)
师:我们注意一下拉力的方向,是如何样的?
生:是横着的,水平方向。
师:假如老师不用手推、拉,让它自己能动起来吗?
生:不能吧。
师演示小车从木板倾斜下来,自由落下。
师:这是如何回事?小车在下来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生推测
师:让我们看一段资料吧。
生阅读资料——重力。
2、认识重力转化成拉力
师:现在我们明白小车向下运动的缘故是什么了吗?
生:小车自身的重力。
师: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专门大程度上确实是为了机械化、自动化,你看那个小车手拉着多么苦恼,能不能想个方法让我的手解放出来,同时使拉力变得能够测量又容易操纵。
生:用重力,在一端挂重物。
师:挂什么重物。石块行不行?
生:大小不一样。
生:绑起来困难。
师:那书本行吗?
生:不行,尽管大小相同,但吊上去专门苦恼,况且太重了,不能精确地表示。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小车的运动》鄂教版
鄂教版《科学》三上《小车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力: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2)认识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载重量的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小车载重量越大,运动得越慢,小车载重量越小,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设计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方法。
(2)初步会做小车运动快慢与载重量关系的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载重量之间的关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尊重证据、乐于相互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小车载重量越大运动得越慢,载重量越小运动得越快。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正确的实验数据。
三、教学准备:供演示用的几种玩具小车、一张放大的各组实验数据统计表(见下图)。
为各组准备:一辆无动力装置的简易四轮小车(车前端有孔可以系绳)、一米左右长
的绳索一根、铁钩码(或稍重的铁螺帽)5个、秒表(也可以是电子表)一个。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导语:上节课我们玩过了磁铁小车,今天老师又带来了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玩具小车(一一展示给大家看看)。现在老师想请几名同学到前面来操作小车,使这些小车运动起来。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这些小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
2.观察与思考:这些小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
3.引导归纳:这些小车都能运动起来是因为车内都有动力装置。
(二)初步认识力,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1.试一试:你们有哪些不同的方法能够使一辆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小车在桌面上运动起来?(要求:小组内的同学轮流试一试并将能够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填在课本第59页上面的表格里。)
小学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小学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运动和力》中的第一课《小车的运动》。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摩擦力、推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知道运动快慢与推力、摩擦力的关系。
2.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摩擦力、推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
教学重点: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摩擦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小车模型、斜面、测力计、计时器、毛巾、棉絮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斜面、小车、测力计、计时器、毛巾、棉絮。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1)教师展示小车,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车是如何运动的吗?”
2. 探究小车运动的原理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
3. 探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改变推力、摩擦力等因素,观察
小车运动的变化。
4. 例题讲解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
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小车的运动原理
2. 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推力
摩擦力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请列举出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2)如何改变小车的运动速度?
(3)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科学教案小车的运动
《小车的运动》设计
设计意图:本课以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探究。
一、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推或拉能使小车运动
2.知道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小车重量、路面状况、天气等有关。【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观察,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积极寻找证据,解释假设;
3、能利用器材作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认识到合作探究的乐趣,会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2. 知道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小车重量、路面状况、天气等有关
【难点】1、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车、绳子、秒表、、钩码、记录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一个礼物(玩具车)本来想给大家表演一下赛车比赛,很遗憾,它被玩坏了,你能说一说怎么让小车动起来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讲述:推或拉能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这节课我们通过小车的运动来深入探究。(板书课题:小车的运动)
(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
1、谈话:小车有时快有时慢,那么小车的运动什么因素有关呢?
2、学生猜测提出假设。(拉力大小、小车重量、路面状况、天气)
3、你想研究哪个因素呢?请你选择一个能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并对相关因素做出合理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车的运动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对提出的问题积极寻找证据,解释假设;能利用器材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力学小车、秒表、绳子、垫圈、挂钩等若干;实验记录单;
学生准备:玩具车、绳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同学们,这里有辆玩具汽车,没有任何动力装置,谁能让小车运动起来(生演示),在小车运动的过程有很多奥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车运动的奥秘(板题)
二、活动一: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推和拉能使这辆小车运动,它能使其他小车或物体运动吗?
2、学生猜想。
3、验证
学生自由选择静止的物体,验证推和拉能否使其运动,并填写实验记录单,师巡视辅导
4、汇报交流
5、得出结论
推或拉物体时,会产生力,推力或拉力能使物体运动,力有大小和方向。
三、活动二:小车的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演示两次玩具汽车运动(速度不同),生猜测力大小不同,师提出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系吗?
2、学生猜想。
3、制定计划
科学是非常严谨的,很多结论是需要数据来证明的,师生共同讨论,用垫圈的重量作为拉力,测量小车经历同样的路程,记录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4、验证
生做实验,师巡视指导;温馨提示:
(1)、用6个垫圈的拉力,秒表记录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2)、用8个垫圈的拉力,秒表记录小车从起点走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3)、用10个垫圈的拉力,秒表记录小车从起点走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每个实验做三遍,取合理的时间,合理分工(1人放小车、1人挂垫圈,1人计时、1人记录)
5、汇报交流
6、得出结论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我们班同学动脑、动手的能力可真不差,老师为您们点个赞;
四、科学应用
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广泛,他们的存在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增添了我们的乐趣,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面这种现象吗?
五、拓展
推力或拉力能使物体运动,那么没有推力和拉力物体还会运动吗,师把一辆小车放在斜坡上,它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难道还是推力和拉力吗?有兴趣的同学课下自己探究,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总结
同学们,愉快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其实力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小车的运动
推力或拉力能使物体运动
力有大小和方向
力越大,物体运动越快;力越小,物体运动越慢。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记录单
垫圈个数(个)小车运动的时间(秒)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取合理的时间我的发现垫圈个数越多,拉力越(),小车运动的越()。
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实验记录单
物体名称推和拉能不能使物体运动(填能或不能)小车
秒表
塑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