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

合集下载

【精品】《琵琶行》教案四篇

【精品】《琵琶行》教案四篇

《琵琶行》教案【精品】《琵琶行》教案四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琵琶行》教案篇1教学目的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要点: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

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

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

《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

《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

《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琵琶行教案 优秀教案《琵琶行》(优秀8篇)

琵琶行教案 优秀教案《琵琶行》(优秀8篇)

琵琶行教案优秀教案《琵琶行》(优秀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8篇优秀教案《琵琶行》,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1、小序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明确: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四、分析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1、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琵琶行》教案【精选5篇】

《琵琶行》教案【精选5篇】

《琵琶行》教案【精选5篇】琵琶行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第二诗段,以比较赏析为主。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知道,音乐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就象艺术孕育的联体婴儿,在《诗经》及以后的很长时期,诗歌既是文学(诗)又是音乐(歌)。

虽然在后来,音乐与文学逐渐分离,但二者仍然互相影响,比如大家熟悉的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据唐人的诗歌创作的,而许文学大家在自己的诗文中也给我们描画出了经典的音乐场景。

我们知道的有《老残游记》中的句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另一篇写音乐的名篇。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提示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三、本诗的相关文体常识。

1、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节选的意义和主旨,写出大意;•分析文学特点,了解诗歌的韵律;•学习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并能默写诗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琵琶行那抹亮丽的景象及所表现出的主题;•教学难点:琵琶行诗歌的韵律及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课文解析法•讨论式授课法•集体朗读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听一段古琴演奏或欣赏一段古琴音乐,了解古琴的声音特点和起源。

2.语文课堂的雏形•请同学们依次读课文,把握诗歌的韵律;•了解诗歌表现手法,分析题目的含义。

3.探寻课文含义•讨论课文的起因和背景;•阅读课文主要内容,分析诗歌主题;•掌握文学史的背景知识。

4.琵琶校园里•听一段琵琶演奏,谈谈感受;•了解一些时代背景和文艺精神,加深对诗的认识。

5.情景朗读•分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朗读;•体会朗读中的节奏和感情表达。

6.活动设计在课堂上,进行段落朗读比赛,配上乐器或音乐。

7.归纳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的主题,及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加深学生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以小组分组讨论,集体分析学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及建议,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解决。

六、教学效果评估学生思考几个问题:1.读完课文后自己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诗歌的表达和情感表现是否准确?3.是否理解了古文化的内涵及文艺精神?七、教学流程图st=>start: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北师大版op1=>operation: 导入op2=>operation: 课文解析op3=>operation: 探寻课文含义op4=>operation: 琵琶校园里op5=>operation: 情景朗读op6=>operation: 活动设计op7=>operation: 归纳op8=>operation: 教学反馈op9=>operation: 教学效果评估e=>end: 教学结束st->op1->op2->op3->op4->op5->op6->op7->op8->op9->e八、教学资源•古琴演奏•琵琶演奏•课本•相关诗歌朗读选集•加分项:古典文学与艺术历史相关书籍。

【实用】《琵琶行》教案4篇

【实用】《琵琶行》教案4篇

【实用】《琵琶行》教案4篇【实用】《琵琶行》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琵琶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诗歌对琵琶声的描摹技巧,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慧眼撷取诗歌精华,匠心传承灿烂文化。

二、教学重点学习诗歌对琵琶声的描摹技巧,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创设意境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一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一位曾艺压群芳,名满京城的琵琶女在浔阳江畔相遇了,琵琶女用手中的乐器演绎出了人生的起伏与世间的冷暖,白居易则用笔下的诗句演奏出了不朽的乐章与无尽的唏嘘,今天让我们踏着诗人的诗行走进琵琶女的音乐世界,聆听这美丽而动人的旋律。

(二)、赏析诗歌描写音乐的艺术技巧。

思考1:本诗几次写到琵琶曲?分别是怎样写的?1、第一次描写琵琶曲: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明确: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效果: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举例强化:……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第二次描写琵琶曲:诗人对琵琶曲进行正面的描写,这一段描写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堪称音乐描写文学史上的绝唱,请把你最喜爱的语句找出来并加以赏析。

(1)总结运用比喻、摩声描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琵琶行》(节选)教案

《琵琶行》(节选)教案

《琵琶行》(节选)教案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孩子们,老师特别喜欢古典诗歌,刚才大家课前背诵了几首古诗,老师听得意犹未尽,还想听!2.我想听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送别诗(生背)我想听一首描写景物的山水诗(生背)我想听一首描写军旅生涯或战争的边塞诗(生背)3.真棒!看来你们积累的诗歌真不少,这个还会吗?(课件出示)乐器4.生读并欣赏乐器图片,最后一张图引入琵琶,生介绍这种乐器。

5.生讲到指法、曲目(课件),那么,琵琶这种乐器会弹奏出怎样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琵琶行》(节选)。

二、学文1.生初读诗歌(齐读)2.那么如何鉴赏诗歌呢?(出示课件,介绍鉴赏诗歌的方法)3.生自学(同桌之间互相帮助,结合资料完成)4.生按顺序汇报a.题目“行”b.作者C.了解题目和作者,还要细读注释D.修辞E.对诗句的理解和修辞方法结合起来就是对诗歌的赏析5.诗意、修辞6.请同学们再读这4句诗,感受音乐的变化三、拓展1.在全是忠描写音乐的不仅仅是这4句,还想理解更多的话,请看屏幕(出示课件)2.师放音乐朗诵3.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所表现出的旋律时而如急雨般急促沉重,时而如私语般轻柔尖细,当两种声音交错惨杂是,又如斟酌落玉盘般的清脆圆润,这旋律一会变得如莺语般婉转流利,一会变得如冰泉般冷涩凝结,一会又变得如银瓶乍破、刀枪铮鸣般低沉雄壮,而当一曲弹奏完,却是像布帛撕裂声一样戛然而止。

4.从琵琶女弹奏出的这些变化万千的旋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5.而诗人白居易却是最先感受到的,而且是感受最多的人,所以他在诗中写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6.正是因为他和琵琶女有着相似的遭遇,所以他还在诗中写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请同学们在视觉上、听觉上再体会一下琵琶这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不同寻常的魅力。

【精华】《琵琶行》教案四篇

【精华】《琵琶行》教案四篇

《琵琶行》教案【精华】《琵琶行》教案四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琵琶行》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琵琶行》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作家作品,归纳文言现象。

2、整体感知,透过形象把握诗歌情感,精析第二段,感受音乐意象所关联的感情。

3、提高文学趣味,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健康心理。

教学重点:音乐描写技巧教学难点:音乐艺术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以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教学要点:介绍作者、文体;分析小序及课文第一层;翻译第二层。

一、导入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弹琴技艺非常高超,琴声优美动听。

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

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地弹琴,正当他完全沉醉其中时,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

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定睛一年,听者竟是一个樵夫,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没想到这个樵夫竟然能准确说出他弹的曲子,还能领会曲中描绘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

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结拜为兄弟。

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原来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后人有诗赞美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是的,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大师,都颇爱音乐艺术,并有很高的造诣和修养。

苏东坡曾在《前赤壁赋》中这样描绘过听音乐时的感受:“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琵琶行》教案(精选13篇)

《琵琶行》教案(精选13篇)

《琵琶行》教案(精选13篇)《琵琶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诵读。

教学难点:诵读要求。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语设计: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

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 …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

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

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

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游行。

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二、解题1、简介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

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2、作者及背景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琵琶行〉教案(最新5篇)

〈琵琶行〉教案(最新5篇)

〈琵琶行〉教案(最新5篇)《琵琶行》简案|教案篇一李雄军教学目标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感受“声中之情”教学步骤一、听“曲”(导入,播放音乐)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1学生谈听后之感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三、品“情”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

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1学生讨论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3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比较欣赏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1]《琵琶行》教案篇二《琵琶行》示范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激发学生珍视今朝的成才环境。

2: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通过比喻描写音乐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3: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并领会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如何塑造艺术形象把握主题。

关于《琵琶行》教案六篇

关于《琵琶行》教案六篇

关于《琵琶行》教案六篇关于《琵琶行》教案六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琵琶行》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琵琶行》教案篇1教学目的琵琶女诗人月夜奏琵琶我闻琵琶已叹息凄凉话身世又闻此语重唧唧(详叙事)(略抒情)(叙事抒情融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主旨)为君翻作琵琶行满座重闻皆掩泣(叙事结尾)讲析:诗人以叙事起笔,直写秋江月夜送客,用“枫叶荻花”、“江浸月”这样极富动感的景物和“惨将别”这样“典型”的情怀,描绘出一幅寂寞凄凉的图画,给人以萧瑟凄惨的感受。

一个“忽”字,别生情怀,美妙的琵琶声使主人客人一时忘掉悲伤的情感,从而引出下文。

接下来诗人依次展开一幅幅画面,一是写琵琶女的身世(通过琴声及其“自言”),一是写诗人的感受。

最后,这两方面的内容交汇融合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人生体验上。

写琵琶女的身世是叙事,写诗人的感受是抒情。

然而,诗章到此并未结束,由于琵琶女和诗人有着相同的人生体验,才有“莫辞更座谈一曲”,才有“满座重闻皆掩泣”的描述。

所以,全诗以叙事起笔,中间交叉着描述与抒情,最后以叙事结尾。

这实际上是一种首尾照应的圆型结构,体现了一种结构上的对称美。

4、诵读指导:通过以上分析明确了诗歌的内容与作者的情感后,请学生分析应该如何朗读《琵琶行》(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略加点拔)。

第一段:开头几句应读得沉重舒缓,“忽闻水上琵琶声”后应作稍长停顿,以示有一个短时间的静听过程。

第二段:“寻声”一句可轻声读出,以示情节由此开端。

“移船”句至“未成曲调先有情”应读得轻缓诚恳。

“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轻快情调。

“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

“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

“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初三语文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

初三语文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

初三语文第4 课《琵琶行(节选)》教案第4 课《琵琶行(节选)》教案
诵读、赏析、探讨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A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B 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意境。

感受声中之情;
声音描写技巧高超,要求讲完其段落后,学生能及时掌握并背诵。

主旨方面重点比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句。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一、导入。

《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

《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

《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琵琶行》教案篇1教学步骤一导入听“曲”(播放音乐)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1学生谈听后之感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三品“情”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

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1学生讨论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比较欣赏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琵琶行》教案篇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育资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学习精品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内容预览: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诵读、赏析、探讨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A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B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意境。

感受“声中之情”声音描写技巧高超,要求讲完其段落后,学生能及时掌握并背诵。

主旨方面重点比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句。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导入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

《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墨客。

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

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

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

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诗人是谁? --白居易,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推荐】《琵琶行》教案四篇

【推荐】《琵琶行》教案四篇

《琵琶行》教案【推荐】《琵琶行》教案四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琵琶行》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琵琶行》教案篇1【设计意图】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3、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设计提要】1、描写琵琶乐时,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产生共鸣,点明题旨。

【设计实施】一、先让学生欣赏一段琵琶曲,然后依势将学生引入《琵琶行》点拨: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有一句流行语“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就是指他的名作《长恨歌》和《琵琶行》。

“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

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

二、让学生自由地诵读全诗,读出其中的感情来三、配乐示范背诵全诗四、课文赏析1、赏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提问:第一段在全诗中有何作用?点拨:“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再用“枫叶获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诉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主人”四句,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

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2、赏析诗人是如何将“仙乐”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的。

点拨: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琵琶行》教案4篇

《琵琶行》教案4篇

《琵琶行》教案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琵琶行》教案4篇【推荐】《琵琶行》教案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第4课《琵琶行》教案

第4课《琵琶行》教案

第4课《琵琶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琵琶行》的作者、创作背景及文化内涵。

•掌握《琵琶行》的词语和句式,并能背诵篇目。

•发扬爱国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感恩和团结合作。

二、教学内容1. 文化背景《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意为乐器琵琶所演奏的曲子。

该诗表现了主人公在离乡漂泊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变故,从细节描写到情感表达,抒发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一首感人肺腑、深情至极的代表作。

2. 词语、句式及篇目背诵了解《琵琶行》的内容和核心词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阅读,逐渐领悟诗句中的意蕴和情感。

《琵琶起舞》: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是青松,你是翠竹,潺潺东水,淙淙西岸。

共把相思寄,故人何在南楼北岸。

句式分析:这首诗共4句,每句7个字。

使用了很多对仗的修辞手法,富有节奏和韵律感。

第1句用了“数重山”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间隔的距离;第2句采用了反问的方法,表达了无限的思念之情;第3、4两句则通过植物的比喻,抒发了对故友的思念。

3. 探究主题思想通过阅读和分析《琵琶行》,探究其中蕴含的主题思想。

如何在新时代,发扬爱国精神、团结合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1. 理解诗歌主题思想1.听教师讲解《琵琶行》的作者、背景和文化内涵,了解其主题思想。

2.回答问题:你认为《琵琶行》是关于什么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2. 学习词语、句式及篇目背诵1.教师释义关键词语,让学生了解其意义和在整个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2.学生分角色朗读《琵琶行》,重点在理解几个典故,如霸王别姬、孟母三迁等。

3.诗歌背诵练习,学生齐读、个别背诵。

3. 探究主题思想1.以《琵琶行》为例,探究爱国精神和团结合作对中国人民的意义。

2.分组讨论,围绕主题,自选材料,课堂展示。

3.结合实际,关注身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诗歌内容理解情况、听说读写表现、课堂参与等。

琵琶行节选教案

琵琶行节选教案

琵琶行节选教案教案标题:琵琶行节选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琵琶行》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内容。

2. 能够理解并解读《琵琶行》中的意象和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古文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播放古琴音乐,展示古代琵琶图片,引起学生对琵琶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琵琶有什么了解?你们听过古代的琵琶曲吗?导入:1. 展示《琵琶行》的全文,简要介绍李白和这首诗的背景。

2. 分发《琵琶行》的节选给学生,让他们自行阅读。

核心教学:1.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节选,并回答以下问题:a. 诗中主人公的身份是谁?他为什么弹奏琵琶?b. 诗中描述的情景是什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c. 诗中有哪些意象?它们代表了什么?d. 诗中的情感表达是怎样的?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小组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3.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讨论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琵琶行》的意义和情感。

拓展活动:1. 听诗赏析:播放《琵琶行》的朗诵音频或音乐演奏,让学生欣赏古代琵琶曲的美妙之处。

2. 创作续写:让学生以《琵琶行》为题材,自由发挥,写一段续写或改编。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想象力来表达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3. 表演展示:邀请有音乐才艺的学生或学校乐团演奏《琵琶行》的曲目,或请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展示对《琵琶行》的理解和表达。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强调对《琵琶行》的理解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对古文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表演等。

2. 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评估,包括对《琵琶行》中主要内容、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3. 创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创作续写或改编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
诵读、赏析、探讨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A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B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意境。

感受“声中之情”声音描写技巧高超,要求讲完其段落后,学生能及时掌握并背诵。

主旨方面重点比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句。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导入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

《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墨客。

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

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

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

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诗人是谁?——白居易,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

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

现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习“序”.快速阅读,疏通字词 2.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3)点明写作动机;(4)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四、录音范读,整体感知思考: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4.全诗共写了几次音乐?(连带诗歌结构)是怎样写的?第一次诗人送客闻琴(暗写、侧面烘托)第二次邀见、弹奏《霓裳》《六幺》(明写、详写)第三次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明写、略写、侧面烘托)
5.哪一次音乐写得最精彩?(转入精读)五、精读音乐段(一)诗中关于音乐的描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A找出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板书)音乐特征情感转轴拨弦和缓低沉(序曲)先有情低眉信手声声思轻拢慢捻抹复挑(过渡)无限事.如急雨粗重急骤 2.如私语轻微委婉 3.珠玉落盘清脆圆润 4.莺语花底宛转流畅 5.冰泉冷涩阻塞压抑幽愁暗恨
6.银瓶乍破激越奔涌(高潮)
7.铁骑突出高亢雄壮
8.如裂帛短促急迫(曲终)、余韵悠悠B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

(视觉、听觉融通——通感)(2)以形摹声(视觉角度)(3)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4)景特描写烘托气氛六、学习3、4、5自然段.思考:作者为
何听琵琶女的演奏如此感动,诗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原因?2.阅读3、4自然段(板书)比较诗人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赏析歌女(悲凄)少年得意老年失意年表貌美年老色衰门庭若市门前冷落下嫁贾人独守空船(详写生平,略写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凄苦)辞帝京,谪居卧病,地僻无音乐,不闻丝竹黄芦苦竹,杜鹃啼血山歌村笛,呕哑嘲哳(详写感受,略写生平)相逢何必曾相识七、总结主旨诗中通过对琵琶女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歌女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天涯沦落人”之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