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咏华山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咏华山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咏华山》。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对华山的赞美之情。(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华山美景的兴趣。(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课文的韵律和美感。(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咏华山》。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对华山的赞美之情。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准备:

1. 课文《咏华山》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黑板和粉笔。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展示华山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谈论对华山的印象和感受。

2. 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引导学生跟读。

3. 理解课文:

(1)让学生用普通话表达课文的大意。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对华山的赞美之情。

4. 学习生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记忆。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进行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华山美景的感受。

《咏华山》语文教案5篇

《咏华山》语文教案5篇

《咏华山》语文教案5篇

《咏华山》语文教案1

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

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孩子和先生登华山。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第三自然段写孩子得到了先生的夸奖。第四自然段交待了孩子的姓名和年龄。课文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

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课文配有插图,再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25课咏华山(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熟读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这些生字词,你还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开火车读,齐读)出示词语

3、回忆课文大意: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是谁咏华山的?(板书:蔻准)过渡:今天,咱们就跟着寇准一起去登华山,看看华山上是什么样的景象,好吗?

二、精读二——四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小朋友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华山上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读后问:你觉得华山怎么样?(板书:高)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华山的高?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一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录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

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

板:华山

2、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

板:(简笔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

要求: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登华山山路远远近近山腰间

艰难情不自禁吟诵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4、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

(三)精读全文

1、第一自然段:

出示图一:

(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师引说: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2、第二自然段:

(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

出示: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自由读,指读,齐读

(2)师边画边述:

(3)小孩儿跟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山路爬上山顶的。

(4)爬这样的山路感觉怎么样?

①理解:“艰难”

指名读,读出“山高路险”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5)为什么爬华山如此艰难?(高)

(6)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7)出示图二: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练习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练习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练习教案咏华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第二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22。咏华山(齐读)

2.学习生字“华”

3.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认读。

2.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3)小结。齐读。

2.讲读第二、三段。

(1)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指导朗读。

(2)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9咏华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

1 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9 咏华山(齐读)

2.学习生字“华”

3.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课堂小结。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教案1

一、分析教材:

《咏华山》苏教版小语第二册教材的一篇“文包诗”式的课文,也就是把一首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中,即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美华山的事,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启发。在学习中要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如“山腰、远远近近、只有天在上”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同时感受寇准的聪明才华,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本课可以通过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准备:

图片(华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爬过山吗?,我国最有名气的山有五座,它们是……人们称它们为“五岳”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推荐一座非常值得去游览的名山,叫华山。

请大家看这座山(指图)-这就是华山

2.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老师吟诗(只要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底。)

3.喜欢这首诗吗?这首诗是古代一个7岁小孩写的。

4.你想不想知道他是谁,为什么写这首诗,好我们今天就学习25课《咏华山》(板书)

请小朋友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咏”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华”是多音字。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识华山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华山吧。多媒出示动画:欣赏华山的风光。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咏华山_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咏华山_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咏华山_苏教版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艺

学会认读9个生字,可以写真、自、己等9个汉字。会复杂的看图说话。

2.进程与方法

(1)正确书写所学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经过朗诵感受华山的宏伟绚丽,激起先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培育先生的言语感悟才干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了解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情不自禁〞,把文和诗巧妙地衔接起来。

【教学方法】

协作、探求、交流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进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窗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绚丽,有许多的名山大川,你们听说过华山吗?

生:一定回答。

师:那我们就一同来看一下华山。〔演示第2张幻灯片〕

师:接上去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赞誉华山的课文,看他是怎样赞誉华山的。

2.板书课题«咏华山»。

3.指点朗诵课题。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在朗诵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演示第3、4张幻灯片〕

zhēn zì jǐ jiān duǒ wú yǔ shǒu

真自己间朵无与首

〔2〕以〝真〞指点先生书写生字的笔顺。〔演示第5张幻灯片〕

2. 学习生词。〔演示第6张幻灯片〕

出示词语:huà jiān duǒ zì jǐ wú zhēn shǒu

华山中间云朵自己有无真实回首

A. 教员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D.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3.我会认读更多的生词。举例:〔演示第7张幻灯片〕

首首先首都一首诗部首

同窗们可以依据这个例子将我们学到的生字组成多个生词。

三、精读领悟

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去过紫金山吗?今天,老师想再带领大家来认识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华山”。(板书,齐读)这个“华”字是个多音字。(板书)

2、你们去过华山吗?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图片,简要介绍)华山在我国的陕西省,它又高又险,被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登华山的路只有一条,而且曲折难走。

3、古时候,7岁的寇准登上了华山,还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做“咏华山”。(板书,齐读)这首诗,大家都会读吗?试一试吧!(齐诵古诗)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指名读,分行带读

3、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二)分段学习

1、你们觉得华山怎么样?(高、美丽等等)板书:高

2、是呀!课件出示:华山真高。(指名读)

3、华山的最高峰有2160.5米,而我们熟悉的紫金山只有448米,就是说,要5座紫金山加起来才能和华山相比。或者说,要600多层楼才有华山那么高。课件出示:华山真高哇!(再指名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苏教版第二册《咏华山》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苏教版第二册《咏华山》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苏教版第二册《咏华山》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读课题。

生:咏华山。

师: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读通、读熟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概意思,还学习了第1自然段,知道了古时候有个小孩名叫--(寇准),他跟着先生一起去登华山。哎呀!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呀!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寇准和他的先生一块去登华山,好吗?

二、学习第二段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读完以后,老师要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生:我觉得华山很高

生:我觉得华山真高呀!

师:看来你们都觉得华山很高!是啊!小寇准和先生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后,他们的感觉就和你们的一样。

(出示小黑板,啊!华山真高哇!)

师:读读看,再读一遍,读出华山的高来。

师:华山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一起跟小寇准和先生到山顶上去看一看。

(出示小黑板):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是那么近,山腰飘着朵朵白云。

师:小朋友们自己好好读读这两句,一边读一边想,你在山顶上看到些什么?

师:谁来说说?

生:我在山顶上看到了蓝天和太阳。

生: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大山。

师:你们读了这两句话能看到蓝天、很多山、太阳和朵朵白云。你们真会读书。

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到了我们脚下了呢?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知道吗?

生:因为华山很高很高。

师:(出示投影)说得真好,你们看,登上了山顶,我们看到远远近近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只有蓝天在头顶上,这是因为华山太高了,也正是因为华山太高了,所以太阳才会显得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够着似的,一朵朵白云都飘在山腰间。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华山及其风景的基本情况。

2. 能够读懂文章,并理解文章的大意及作者的心情。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咏华山》。

2. 课文分析: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华山的概况以及作者所描绘的华山秀壮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华山的概况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感知文章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1)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华山的景色,向学生介绍该地

区的概况及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反思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所经历的“登山”经历,并

引导学生在情感和心理方面产生共鸣。

2. 预习

让学生阅读课文《咏华山》的标题,复述文章的主题,并板书《咏华山》四个字,让学生猜测课文与华山有关。

3. 学习

(1)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华山的基本情况,开启学生对华

山的认知。(老师可以介绍一些关于华山的知名事迹、历史等)

(2)阅读: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华山的历史、地理位置、景点等方面的情况。并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感和意境。

(3)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并解释一些

第一次遇到的生词和词语,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推导课文的主旨内容。

(4)体验: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喜爱的风

景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巩固

(1)思考:让学生思考华山所具有的吸引力以及华山的“咏”点,让学生认为华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 学生能准确读出并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咏”、“华山”的含义。

-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朗读、背诵古诗,并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2. 技能目标:

- 培养学生初步的诗歌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拼音或注释读懂诗句的大致意思。

- 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生字书写规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通过学习 咏华山》,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 领会诗人对华山雄伟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感受古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视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理解并背诵 咏华山》这首古诗,掌握生字新词。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华山,了解古诗描绘的景象。

-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意解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引导学生从古诗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可通过展示华山风景照片或者播放华山风光短片,引发学生对华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简单介绍华山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二、初读感知

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读课文,标注生字词,指导正确发音和断句。

2.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尝试理解每句诗的大致内容。

三、精读讲解

1. 分析解读古诗每句的意思,结合华山的特点进行详细解释。

2. 使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壮观景象。

四、品读赏析

1.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脚和平仄之美,通过反复吟诵加深印象。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教学设计板书设

计教案

9咏华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

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

雄伟。

教学重点:

1 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9 咏华山(齐读)

2.学习生字“华”

3.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课堂小结。

, , , ,

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对话激趣

1.继续学习第9课,齐读课题。

2.复习生词。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古时候有个小孩儿名叫寇准,他跟着先生去登华山)

二、欣赏风景、创设情境

1.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啊!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去看看华山)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寇准还有他的先生去游览这座驰名中外的华山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1

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咏华山》,它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根据课文叙述寇准跟老师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我为本课制定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会读本课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借助图画,依托观察、思考及想象,进行诗文对应,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从而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造力。

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拓宽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渠道。在教学中,我更多地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学习、交流、检查读课文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等,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评议,深化理解了课文内涵,在交流中提出不同的创新见解,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得双向互动的交流得以实现。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

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我这堂课的教学也注意到这一点:新课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华山挂图来创设情境,让生首先对华山有感性的认识,再激发学生去爬山的欲望,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七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这样,学生便会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而去自发性进入阅读。同时鼓励学生在读书时,利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去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水平。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教案

咏华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咏华山

2.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认读。

2.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指名读。

(3)小结。齐读。

2.讲读第二、三段。

(1)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 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 指导朗读。

(2)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a. 齐读四、五句。

b. 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 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原文、教案及教

学反思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原文

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着先生去登华山。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好诗!好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

这个小孩儿就是宋代的寇准,那年才八岁。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要多亲身去感受,去体验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谁去过华山?想看看华山吗?

2、课件播放一小段表现华山高的录像。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咏华山》。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然段。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3、课件出示17个带有拼音的生字、学生想读啊个就读哪个,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3遍。

4、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5、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自由读,指名读。

6、用手势告诉教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了解每自然段的大意。

四、指导写字。

五、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二类字比较难认。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引入

形式:开火车

二、读文感悟,巩固识字。

1、齐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2、学习第2、3自然段。

3、画出讲华山高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与诗不同的节奏和韵味,背诵古诗。

3.能诗文对照,了解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会写生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9、咏华山(齐读)

2.学习生字“华”

3.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

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

文。

二、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3.指导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

(3)自由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指名背诵。

三、学习生字词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写生字(3个)

2.写笔顺。

真与间

3、读背古诗

六、板书

9、咏华山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9、《咏华山》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认读。

2.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指名读。

(3)小结。齐读。

2.讲读第二、三段。

(1)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 爬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 指导朗读。

(2)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

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a. 齐读四、五句。

b. 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 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在山下看,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

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

(5)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 指名读古诗。

b. 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

应的句子。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6)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a. 学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读句子,理解“称赞”的意思。

b. 指导朗读。

(7)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

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

(8)随老师齐读课文。

三、小结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四、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写生字。

五、板书

9、咏华山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