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3 第9课《咏华山》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5《咏华山》
《咏华山》说课稿今天我说的课文是苏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题目是《咏华山》说教材《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
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孩子和先生登华山。
第二自然段写孩子欣赏华山景色时吟诗咱华山。
第三自然段写孩子得到先生的夸奖。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孩子的年龄和姓名。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写爬山还是写山顶景观,都紧扣一句话:“华山真高啊!”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
课文配有情境图,再现了华山壮丽的景色,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本课的课时安排是2课时,在第一课时中进行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并精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随课文学习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中继续精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进行巩固复习。
今天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制订如下:1、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说话练习、观察画面等方法来理解课文,体会古诗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对于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
说教法学法一、创设情境李吉林老师说: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
创设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情境,用多媒体、情境图等手段再现华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华山有一个比较鲜明的感性认识。
二、读中感悟《语文标准》之“课标理念”中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放在重要的位置,语感的形成重要途径就是读,因此在本课中引导他们在读中自悟,自己悟出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道理,读为主,并以情导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苏教版】春一年级下册:第9课《咏华山》同步练习(含答案)
9咏华山
1.看拼音,写词语。
zì jǐ yì duǒ wú fǎ yì shǒu zhōnɡ jiān
2.给多音字组词
h uá() chēng( ) jiān( )
华称间
h uà() chèn ( ) jiàn( )
3.选字填空。
带代
古()()路时()皮()
()表领()()领()替
4.写出下列字的反义词。
近——古——天——无——
5.按课文填空。
,有个小孩儿跟着先生去,写下了一
首诗,叫《》,这个小孩儿当时才,他就是
的寇准。
6.默写文中的古诗。
,。
,。
7.读一读,背一背。
咏柳咏竹
唐·贺知章唐·白居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不用裁为呜凤管,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须截作钓鱼竿。
不知细叶谁裁出,千花百草凋零后,
二月春风似剪刀。
留向纷纷雪里看。
答案:
1.自己一朵无法一首中间
2.中华姓华称赞称心时间间隔
3.古代带路时代皮带代表领带带领代替
4.远今地有
5.古时候登华山咏华山七岁宋代
6.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7.略。
小学一年级语文苏教版第二册《咏华山》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苏教版第二册《咏华山》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读课题。
生:咏华山。
师: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读通、读熟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概意思,还学习了第1自然段,知道了古时候有个小孩名叫--(寇准),他跟着先生一起去登华山。
哎呀!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呀!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寇准和他的先生一块去登华山,好吗?二、学习第二段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读完以后,老师要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华山怎么样?生:我觉得华山很高生:我觉得华山真高呀!师:看来你们都觉得华山很高!是啊!小寇准和先生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后,他们的感觉就和你们的一样。
(出示小黑板,啊!华山真高哇!)师:读读看,再读一遍,读出华山的高来。
师:华山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一起跟小寇准和先生到山顶上去看一看。
(出示小黑板):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是那么近,山腰飘着朵朵白云。
师:小朋友们自己好好读读这两句,一边读一边想,你在山顶上看到些什么?师:谁来说说?生:我在山顶上看到了蓝天和太阳。
生: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大山。
师:你们读了这两句话能看到蓝天、很多山、太阳和朵朵白云。
你们真会读书。
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到了我们脚下了呢?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知道吗?生:因为华山很高很高。
师:(出示投影)说得真好,你们看,登上了山顶,我们看到远远近近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只有蓝天在头顶上,这是因为华山太高了,也正是因为华山太高了,所以太阳才会显得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够着似的,一朵朵白云都飘在山腰间。
我们在山顶上看到的这一切,都告诉了我们华山非常高,(板书:高)师:小朋友们再好好读读这两句话,看哪些小朋友能读得让人一听就觉得华山非常高。
自己先试试。
师:第一句谁想读。
生读。
师:听他这么读,你们能感受到华山的高吗?还有谁想来试试。
师:听你这么一读,我能感受到华山比较高了,谁能读得让人觉得华山非常非常高。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课件PPT
。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
复备栏
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 诗句特有 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 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 一想,什 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⑤指导有感情朗读第 2~5 句话。 自读,同座位互读,指名读,赛读。 (5)指 导朗读第 3 自然段。 ①做好准备,参加朗读比赛。各组推荐一 名 代表上来读。 ②各组代表比赛读,师生共同评议,评出 第 一名。 ③全班有感情齐读第 3 自然段。 (6)指导 背诵。
①这么热闹的场面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 容? (欣喜若狂、欢声霄动、载歌载舞) ②老师会给你们一点帮助的。
①“人山人海”:这里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有感情地读 词。
②“四面八方的人们还像潮水一般涌来”。 #“四面八方”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说 带有数字的成 语吗? #“潮水”是什么样的?(播放录像片)让 学生加深理解 。
复备栏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③“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安门广场真的成了海洋了吗? #为什么是欢乐的海洋呢? #有感情地练说这句话。 (4)这么多人来,他们在于什么呢?再次细 读 第 3 自然段。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
复备栏
4.四人一组讨论说。 5.指名说。 当堂达标练习:
1、听写词语:
北京 飞奔
成功 狂欢
广场 跳跃
人山人海 四面八方
2、说说看了奥运会的感受。 板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咏华山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chēng zàn “好诗!好诗!”先生连连点头 称 赞。
你能演一演先生, kòu
夸一夸寇准吗?
华山真美啊!大家 一起来读一读吧!
我可以把课文背出 来了!你可以吗?试 试吧!
•欣赏华山风光
想象一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 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景 象,然后画下来。
3.正确理解“太祖乃悟,卒用其人”的一项是
()
A.被赵普多次奏荐所感动。
B.赵普多次奏荐必
是有用之人。 C.太祖明白了,某人真有才能。D.经过调查某人真有才能。
4.请有“/”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每句标一处。(2%)
太祖常劝以读书 循默
在相位者多龌龊
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 寡.学术: 释.卷:
(3)他或(她)做的哪些或哪件事最让你佩服?请简要说说。(50 字左右,1 分) 答:
7. 口语交际(4 分) 根据下列提供的特定情境,请按具体要求,代其中的人物说出他想 说 的话。(4 分) 情境材料:初中的生活即将结束。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你一定对 学 校、老师、同 学有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将毕业分别之际,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倾 诉。正好,班里举行毕业 畅谈会 ,邀请了校长和所有任课老师参加。(不能出现校名及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 中 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年级# 导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录音一、谈话导入:1、谈话: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板:华山2、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板:(简笔画)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登华山山路远远近近山腰间艰难情不自禁吟诵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4、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三、精读全文(一)第一自然段:出示图一: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师引说: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二)第二自然段: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出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自由读,指读,齐读2、师边画边述:(1)小孩儿跟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山路爬上山顶的。
(2)爬这样的山路感觉怎么样?①理解:“艰难”指名读,读出“山高路险”②指导朗读第一句3、为什么爬华山如此艰难?(高)4、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5、出示图二: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到华山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6、学习第四、五句(1)指名读(2)说一说句子意思(3)动手比划一下“山腰间”(4)与小朋友一起将句子用间笔画来体现(5)讨论:①白云不是在天上,这儿为什么写在山腰间?②白云画在山的什么位置?7、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用一句什么话来评价华山?“啊,华山真高哇!”指名读,齐读8、如果你在华山顶上,你想说什么?做什么?9、小朋友们都忍不住了,这就叫“情不自禁”出示“情不自禁”,指名读10、这个小孩儿跟你们一样也情不自禁了,吟诵起了一首小诗板:(完整课题)咏读题这首诗的意思就蕴藏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11、交流(1)出示相应的两句句子(2)师读诗,生接句(3)指名读诗(4)点拨举头——抬头回首——回头(5)要求给诗句配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三)第三自然段:1、这首诗吟诵得怎么样?听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2、这个老先生的反应跟大家一样边读边配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四)第四自然段:1、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认真学习语文)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5、师小结: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原文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着先生去登华山。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好诗!好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
这个小孩儿就是宋代的寇准,那年才八岁。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
认识1个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要多亲身去感受,去体验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谁去过华山?想看看华山吗?2、课件播放一小段表现华山高的录像。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咏华山》。
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然段。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3、课件出示17个带有拼音的生字、学生想读啊个就读哪个,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3遍。
4、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5、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
自由读,指名读。
6、用手势告诉教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了解每自然段的大意。
四、指导写字。
五、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二类字比较难认。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引入形式:开火车二、读文感悟,巩固识字。
1、齐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2、学习第2、3自然段。
3、画出讲华山高的句子。
4、再读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华山的样子。
5、指名读。
6、站在高耸入云的华山上,七岁的寇谁情不自禁地吟咏起诗来。
7、吟诵诗句。
8、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9、齐读第2、3自然段。
10、分角色朗读。
11、说说寇准为什么能作出好诗来?你受到什么启发?12、记一记本自然段的生字。
四、质疑五、小结教学后记:学生能从学习课文从中去学习诗,更容易让他们理解诗的大意。
《咏华山》教案(通用11篇)
《咏华山》教案《咏华山》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华山》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华山》教案篇1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
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孩子和先生登华山。
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
第三自然段写孩子得到了先生的夸奖。
第四自然段交待了孩子的姓名和年龄。
课文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
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
课文配有插图,再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25课咏华山(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熟读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
这些生字词,你还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开火车读,齐读)出示词语3、回忆课文大意: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是谁咏华山的?(板书:蔻准)过渡:今天,咱们就跟着寇准一起去登华山,看看华山上是什么样的景象,好吗?二、精读二——四自然段1、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小朋友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华山上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读后问:你觉得华山怎么样?(板书:高)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华山的高?A:出示:啊!华山真高哇!指导读好这句话。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华山的高来。
)出示华山图:看,这就是华山,有12公里长,800层楼那么高。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咏华山》教学设计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堂练习
1.词语填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词语填空题,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咏华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如“华”、“岳”、“险”等,理解生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2.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中的节奏和韵律。
3.理解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山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诗人对华山的赞美之情。
3.仿写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仿写一首以“咏某山”为主题的诗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1.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生字词、朗读技巧、诗歌意境等方面的知识点。
2.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华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美好品质。
3.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如:熟读课文,背诵诗歌;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华山的画等。
2.诗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诗歌意境解读: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如“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攀登华山时的所见所感,感悟诗歌的意境。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诗歌中描绘了华山的哪些美景?(2)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华山的赞美之情的?
一年级《咏华山》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咏华山》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咏华山》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咏华山》是一篇阅读课文,它有着一种全新的课型——文包诗,即把一首古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里,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阐发。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低年级阅读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始,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必要时也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联系。
在新课伊始,就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爬过哪些山,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觉,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华山风光镜头,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
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7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呢!这样,学生便可带者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进入阅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成为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作者写孩子和先生登山情景,紧扣一个“高”字依次展开,先以“艰难地爬”暗示华山的陡峭高峻,次以两个感叹号渲染华山的陡峭高峻,再以具体描写展现华山的陡峭高峻。
华山巍巍,耸入云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华山如此的壮观非凡?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生动形象的画面如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让学生观察那悬崖峭壁上那条飘带似的山道,学生自然能体会到爬山之艰难。
让学生欣赏那美丽的山顶景观,随机飘出相对应的语言文字。
让课文语言在孩子头脑中变成美丽的风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读课文,同时助以表情动作来看蓝天,看群山,看太阳,看白云,体会文中人物观察角度的变化和不同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最真切的体验。
人们说: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面对如此峻峭雄奇、壮观非凡的华山,孩子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赞。
“情不自禁”这一成语十分切合此时、此境、此情。
但这词很难说清,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当自己获得成功时,情不自禁地说。
一年级《咏华山》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在《咏华山》这篇课文中古诗是全文的中心、话题,所以要避开繁琐的零碎知识,直接将学生引入课文中心。
新编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9咏华山》教学课件
“好诗!好诗!”先 生连连点头称赞。 这个小孩儿就是宋 代的寇准,那年才七岁。
望天门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
黄山
庐山
雁荡山
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小学中年级段语文教学基本流程
• 中年级阅读课教学流程 • 第一课时 • ㈠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 • 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去与课题或文本碰 撞,从而引发学生对文本的猜想,形成阅 读期待。 • 第三步:老师提出问题,生带问题默读、 思考。 • 第四步:指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己先想一想,再与同桌商量商量,用一
举头红日近,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 回首白云低。 间飘着朵朵白云。
古时候,有 个小孩儿跟着 先生去登华山。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自 古 华 山 一 条 路
你能说几个写山的词语吗?
山水一色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秀山明 名山大川 悬崖峭壁 连绵起伏 山水相依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山水如画 山高水长 山光水色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湖光山色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 流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 小学低年级段语文教学基本流程 • 小学中年级段语文教学基本流程 • 小学高年级段语文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低年级段语文教学基本流程
• 一、低年级段教学策略 • 1、以图为师,模仿练习。 • 2、加强指导,行动鞭策。
小学低年级段语文教学基本流程
华山
华山
华山在我国陕西省华阴 市,在郦道元的《水经注》 里说它“远望之若花”, 所以把这座山取名为华山。
诵读 入境 感悟 积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咏华山》教学设计
诵读入境感悟积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咏华山》教学
设计
郑国梁;陈玮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
【年(卷),期】2004(000)02A
【摘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禾木旁”,理解本课新词。
3.进行“——多么——!”句式的训练。
4.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郑国梁;陈玮
【作者单位】福清市城关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02
【相关文献】
1.读中感悟关注人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做什么事最快乐》教学难点突破 [J], 陈明
2.情境诵读感悟积累——苏教版语文一、二年级“成语积累”教学摭谈 [J], 陈福良
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村居》教学设计 [J], 吴利飞
4.积累感悟建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吨》教学设计 [J], 叶文林
5.拿什么来吸引你,我的学生——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教学设计与反思[J], 丁学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咏华山》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咏华山》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四、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录音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板:华山2、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板:(简笔画)(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登华山山路远远近近山腰间艰难情不自禁吟诵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4、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三)精读全文1、第一自然段:出示图一:(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师引说: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2、第二自然段:(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出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自由读,指读,齐读(2)师边画边述:(3)小孩儿跟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山路爬上山顶的。
(4)爬这样的山路感觉怎么样?①理解:“艰难”指名读,读出“山高路险”②指导朗读第一句(5)为什么爬华山如此艰难?(高)(6)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7)出示图二: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到华山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8)学习第四、五句(9)指名读(10)说一说句子意思(11)动手比划一下“山腰间”(12)与小朋友一起将句子用间笔画来体现(13)讨论:①白云不是在天上,这儿为什么写在山腰间?②白云画在山的什么位置?(14)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用一句什么话来评价华山?“啊,华山真高哇!”指名读,齐读(15)如果你在华山顶上,你想说什么?做什么?(16)小朋友们都忍不住了,这就叫“情不自禁”出示“情不自禁”,指名读(17)这个小孩儿跟你们一样也情不自禁了,吟诵起了一首小诗板:(完整课题)咏读题这首诗的意思就蕴藏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18)交流(19)出示相应的两句句子(20)师读诗,生接句(21)指名读诗(22)点拨举头——抬头回首——回头(23)要求给诗句配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3、第三自然段:(1)这首诗吟诵得怎么样?听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2)这个老先生的反应跟大家一样边读边配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4、第四自然段:(1)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认真学习语文)(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5)师小结: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
.
这个小孩儿就是宋 代的寇准,那年才七岁。
.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唐·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黄山
.
庐山
.
雁荡山
.
东岳泰山
.
南岳衡山
.
西岳华山
.
北岳恒山
.
中岳嵩山
.
古时候,有 个小孩儿跟着 先生去登华山。
.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
路自 古 华 山 一 条
.
你能说几个写山的词语吗?
山水一色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秀山明 名山大川 悬崖峭壁 连绵起伏 山水相依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山水如画 山高水长 山光水色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湖光山色
.
“好诗!好诗!”先 生连连点头称赞。
9.咏华山
.
华山
.
华山
.
华山在我国陕西省华阴 市,在郦道元的《水经注》 里说它“远望之若花”, 所以把这座山取名为华山。
.
huā古时同“花”。 华 huá华美、中华、精华。
huà华山、姓华。
.
zhēn zì jǐ jiān duǒ wú yǔ shǒu 真自己间朵无与首
.
读生词
huà shān shān yāo jiān chēng zàn
华山 山腰间 称赞
jiān nán
艰难
qíng bù zì jīn
情不自禁
yín sòng
吟诵
.
写生字
真 自己间 朵无与 首
.
啊!华山真高哇!
.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
只有天在上,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 更无山与齐。 都在自己的脚下。 举头红日近,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 回首白云低。 飘着朵朵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