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教师校本研修计划(8篇)
小学音乐教师校本研修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____人,其中女生____人,男生____人。
入学不久,学生活动力很强,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心难以集中。
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
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常规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
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
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
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一、教材分析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上册共编____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
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
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发声训练部分: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da、dadadada、da(a)、dadada、dadadada、da(aa)、da空da等节奏。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
如何让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
分。我通过不断在平 行班 的教学尝试中发现 , 其实 , 生活可以 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
他们主动的 、 富有个性的开展音乐学 习是我 一直 在教 学实践
中探索 的问题 。为了组织小 学低段学 生开展有 效的音乐 学 习. 对于每节课 的设计 我都 进行 了积极 的思 考 , 分析学生 的
节的设 置适应儿 童的认 知特点 . 从孩 子们感知较为清晰的生
活中的事物为 教学活 动的起 点 .由寻找 春天 的声音引 出节 奏. 激发学生 的学 习欲望 . 然 后让 学生在各种 声音 的模仿 与 模唱等音乐 实践活动中掌握难点 . 并在集体个人小组等 自由 灵活的形式 中进行 ,通过 以上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 , 变枯燥 的学 习为有趣的活动 。 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且 主动来表演。
活经验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关 注学生的内心需求 , 关
注学生在学 习活动中的表现 , 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一年级《 小宝宝睡着了》 一课 中 , 我事先让 孩子 们带 来
了 自己最喜欢的毛绒玩具 . 每人头上包好头 巾。我说 : 这里是
一
看来 , 创 编歌词 对一年级 的孩子来说 , 不是做不到 , 而是
这个难题 ,直到 下课 时只有几个孩子写 出了两三句歌词 。 很
多孩子根本就没写 . 竟然玩起来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写呢?
他们 委 屈 的 说 不 会 写 。课 后 , 我 认 真 分 析 了原 因 , 主要 还 是我
点, 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为此 , 我进行 了让生活走 进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有效性的尝试 。
实践证明, 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课本知识 。 简单的
去教一 句学 一句 . 学生 在这 种教唱过程 中容易失去学习动力
让音乐走进孩子们心灵,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快乐
让音乐走进孩子们心灵,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快乐音乐教育从本质来说是塑造人类美好心灵的过程,它具有唤醒人格的力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直接得多。
音乐是心灵的艺术,用音乐去点燃孩子们心灵的火花,用音乐去浇灌孩子们心灵的土壤,让音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一、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好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愿望和动机。
与此同时,学生所表现出的便是学习的自觉性。
每当走进教室,我都会带给学生善意、宽容的微笑,从而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例如:在教唱《两只小象》歌曲时,我制作了带长鼻子的帽子和小象的衣服,模仿小象喝水、走路、游戏的动作,顺便问学生“我们的朋友谁来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我们的朋友小象来了”就这样让孩子们一下子对学习这首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积极的音乐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我在教低年级音乐时,始终充满童趣,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鼓励与认同。
课堂上,始终以情感为主线,无论是我的范唱,还是学生的学唱,我都会用充满童真的语言,加以鼓励,让学生能够放心大胆地学,毫无顾虑地学,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情感。
三、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多年从教的经验证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在低年级形成的,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培养出良好的习惯,今后培养和再塑将是很难的,同时习惯的矫正也是令人头疼的。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以身作则,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是什么,从简单方面说,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的确如此,例如:低年级学生在上音乐课时,不会专心倾听,唱歌时乱喊乱叫,表演欲望太强,老师要是稍稍组织不好,课堂顿时乱成一锅粥。
针对这些问题,在给低年级学生上音乐课时,首先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结合一年级教材中的“听听”“唱唱”“动动”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有组织地学会唱歌,学会表演。
每次训练时,要求明确,步骤分明,逐步落实。
因此,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蚕 的 特点, 使教学切实为学
生 的发 展 服 务 。 为 此 ,我
置 进行了让生活走进小学低
文 段音乐课堂有效性的尝试。 峰 一、 创 设 情 境 , 联 系音乐和生活 在 教 学 中, 我 常 常 创设情境积极转变教师的 曲 角色,把 自己放在和学生 红 平等的地位 ,和同学们一 起学习、一起做游戏 ,努 力 引导 学 生 把 生 活经 验 和 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关注学生 的内心需求 ,关 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 现 ,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 者。 在一年级 《 小宝宝睡 着了 》一课 中,我事先让 孩 子们 带 来 了 自己 最喜 欢 的毛绒玩具 ,每人头上包 好 头 巾 。我 说 :这 里是 一 只大摇篮 ,你们是 4 5名可爱的宝宝,让我 来 做一回这么多孩子 的妈妈吧 ,轻轻地躺 下 ,摇 ,摇 ,摇 啊摇 ,摇 到外婆桥 ……。 摇篮孕育 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孩子 ,你们 ,
这 一 熟 悉 的生 活 情 境 引 入 ,激 发 了 孩 子们参与音 乐活动 的热情 和兴 趣。让 学生 在具体 的情 境中经历音乐 实践 的过程 ,感 受音乐实践 的必要性 ,让他们感受 到音乐 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展现音乐的魅力 。 二、捕捉生 活素材,提升学生 的创编 能 力 音乐教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低年级学 生 ,尤其是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主要是学 唱歌曲,偶尔有创编的任务对 他们来说也是 很难的。首先 ,他们积累的词汇很少;其次 , 他们写字很慢, 创编歌词往往要花很长时间。 这样就没有时间来表演歌曲和拓展歌曲了, 所 以老师们常常省去了创编歌词部分。我通 过不断在平行班的教学尝试 中发现,其实, 生活可 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最近 ,我在一年级 上 了一节 二年级的 唱歌课 《 不再麻烦好妈妈 》,而且歌曲有创 编歌词的要求。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学会 了 歌 曲, 还剩 1 0分钟时我让孩子们创编歌词, 就遇到了这个难题 ,直到下课时只有几个孩 子写出了两三句歌词, 很多孩子根本就没写, 竟然玩起来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写呢?他 们委屈的说不会写。课后 ,我认真分析了原 因,主要还是我没有抓住学生 的生活经验来 引导 , 直接让他们创编歌词。孩子们不知所 措 ,更何况有很多字不会写。接下来的一个 班 ,同样的创编我先让他们把平时生活中帮 妈妈做的事儿说一说 ,然后再 出示一些劳动 的图片来引导 ,最后让他们在伴奏音乐中直 接唱出所编创的歌词。结果与上一节课大相 径庭 ,孩子们很 出乎我的意料 。虽然没有将 歌词写出来 ,但伴奏音乐刚停 ,就有孩子举 手,在我的伴奏音乐中,他们 中的很多人井 然有序的将 四句新歌词都唱出来了。我当时 忍不住对她们说,你们太有才了。更有孩子 将妈妈换成 了爸爸 、奶奶 、爷爷 ,而且主动 来表 演 。 三、结合生 活经验 ,解决教学难点 如何 使学唱变 得轻松、容易 ,让学生 感兴趣 ,是我一直 在教学 中思考 的问题。 通过实 际教 学的尝试 ,我发现 ,教学方法 是学生对学 唱感 兴趣的关键。在特定 的生 活情境 中教 唱,会让学 生在不知不觉 中学 会歌 曲。 音 乐 课 以学 生 的 心 理 发 展 为前 提 ,强 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情感 体验 、科学认识 的紧密结合。这个环节 的 设置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从孩子们感知较 为清晰的生活 中的事物为教学活动的起点 , 由寻找春天的声音 引出节奏 ,激发学生 的学 习欲望 ,然后让学生在各种声音的模仿与模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作者:郭瑶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4期摘要: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不能仅仅只教唱几首歌曲和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陶冶学生。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音乐;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借助情境感受和理解音乐,往往更能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下面谈谈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一、走进生活,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首先,音乐来源于生活,创编音乐情境离不开现实生活。
当前的教材,无不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因此,我们导入音乐时以相关的生活话题为切入点,会更有亲和力。
遵循了这一点,学生就能更轻松地学习音乐,内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他们能体验到音乐无所不在的神奇魅力。
如在教学《洗手绢》一课,通过歌中描述的孩子帮妈妈洗手绢的内容,让学生开展创编其他劳动情境和歌词的活动。
等孩子们有了这些体验后,我就让他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唱给大家听,顿时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表现和创造的活动中,学生一方面获得了丰富的劳动感受,培养了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也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其次,音乐教学也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
比如:带领同学们在教室外寻找音乐,树叶沙沙作响,河水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甚至于小雨沙沙地下,风儿呼呼地刮,都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
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
二、通过课件中图画、音响再现情境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情境,通过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等制作课件,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让生活“走进”课堂——由一节作文课所想到的
说吃过 的水果 , 他也许记得并 不真切 , 表述也会趋 于平
淡, 甚至会很不清楚。怎么才 能让学生做到“ 易于动笔 , 乐 于表达”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 , 呢? 我忽然灵机一动 :
我何不把水果“ ” 请 进课堂 !于是 , 课前 , 笔者布置学生 从家 中带来 自己最喜欢 吃的一种水果 ,准备在语文课 上和同学们一起品尝 。 学生不知老师想干什么 , 既感到 奇怪 , 又有点兴奋 , 第二天 , 都早早到校。他们有 的带来 苹果 , 的带来 香蕉 , 有 有的带来橘 子……还没到上课 ,
说过 ,学 习兴趣是学生学习 自觉性 和积极性 的核 心因
素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 ,学 习便不 再是一种负 担, 而是勤奋 的探索 、 执著 的追求。上课伊始 , 我先让学 生观察水果的形状 和颜色 ,再让他们用鼻子 闻一 闻苹 果 的味道。学生积极性很高 , 习的兴趣仿佛一下子就 学 被调动起来 了。 的同学说 ,圆圆的苹果像个球 , 有 “ 它穿 着一件 黄衣服” ;有的 同学说 ,苹果身 上黄 中带着 红 “ 色, 像妹妹红 扑扑 的脸 蛋” 还有 的同学说 ,苹果身上 ; “ 还有许 多大大小小灰色的斑点呢……” 当时 , 有位学生 带 的是平时很少见 到的火龙果。我立即引导学 生仔细 观察火龙果 , 比较它与别 的水果的不 同之处。孩子们也 很认真 , 的说 ,火龙果 身上有龙一样 的触 角 ”有 的 有 “ ; 说 ,从远处 看 , “ 火龙果像一 团燃烧 的烈火 , 真是名副其 实” 。接下来 , 我再让孩子们剥开或削开水果 , 品尝一下 它的味道。经过 品尝 , 有的说 ,剥开香蕉的皮 , “ 便露出 白白的香蕉 肉 , 吃上一 口软软 的 , 滋滋 的, 甜 有些像棉
五 、 笛 吹奏 有 利 于 视 唱教 学 竖
让生活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让生活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摘要】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将生活元素融入音乐课堂则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途径。
通过利用生活中的音乐素材,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音乐魅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并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将生活和音乐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增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更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让生活走进小学音乐课堂,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未来发展方向应更加符合学生生活的音乐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生活和音乐的融合将给小学音乐课堂带来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课堂, 生活元素, 音乐素材, 音乐魅力, 感悟, 情感表达能力, 教育意义, 价值, 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音乐是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音乐教育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情感传达,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协调性和节奏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将音乐教育纳入小学课程,让学生在早期接触到音乐的美好,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更能够塑造学生成长中的美好记忆和人格素养。
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的存在,让音乐走进小学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1.2 小学音乐课堂的特点1. 专业指导老师:小学音乐课堂通常由专业音乐教师负责教学指导,他们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 专业音乐设备:小学音乐课堂通常配备了专业的音乐设备,如钢琴、吉他、打击乐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浅谈小学低年级“走进”音乐新课程的快乐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走进”音乐新课程的快乐教学【摘要】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体验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达尔克罗兹认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不应该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应为孩子铺设直觉体验的道路。
【关键词】音乐新课程快乐教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
曾经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思想不断被新课程意义所开启。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一路顺风地“走进”了新课程。
新课程带给音乐教学最根本的变化是学生改变了学习音乐的方式,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践行新课标中,我们立足于音乐学习方式、教学行为的改革,谋求教育素质化的有效途径,运用多渠道参与的方法指导音乐学习,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求,符合音乐审美、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创设人人介入的活动条件和有利于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的情景,给学生自信的空间环境,将音乐内涵的——“快乐因子”自然地注入到学生的思维中,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亮起音乐学习的绿灯,清晰地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使新课程理想化,使低年级学生在新的快乐学习活动中不断焕发出生命活力,使每位学生平等的学习权力得到维护。
一、结合韵律活动,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自主学习轨道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体验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达尔克罗兹认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不应该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应为孩子铺设直觉体验的道路。
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的欣赏方式来欣赏音乐与学生的体验、经验相沟通,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具有知识性、创造性、灵活性与娱乐性等特点,他们的思维储存着幼儿园音乐韵律活动的印记,他们特别喜欢韵律这一特色活动。
在动态的学习中,这一积极的情绪成了学习音乐的“激活剂”,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启发,节奏的鲜明的变化,和谐民主的快乐活动氛围应运而生,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在欣赏中听乐而动、闻声而舞、自我表现,充分展示了自主性,既满足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又能将学习音乐的兴趣释放出来,在动静交替中理解音乐语言,感受音乐作品的美,提高孩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综合能力,树立了孩子们大胆表现音乐的信心。
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引言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将儿童音乐剧充分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对于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1]。
之所以会取得这种效果,是因为音乐剧充分尊重了青少年儿童独特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审美意识,能够为他们营造出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化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出青少年儿童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具体表演的过程中还会涉及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些都能从不同角度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但目前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教学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并加以改进。
1.儿童音乐剧的概念界定儿童音乐剧是一种充分尊重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以青少年的审美能力为基础所设计的,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舞台艺术。
在表演过程中,既需要表演者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在音乐的辅助之下借助歌唱来推进剧情的发展,借助对音乐剧的欣赏能够引领青少年儿童充分融入到对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提升青少年儿童的艺术素养[2]。
因此积极探索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教学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是小学音乐教师迫切需要开展的一项工作。
2.儿童音乐剧的特点2.1 具有极强的思想性。
儿童音乐剧与普通音乐剧有着很多不同,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儿童音乐剧具有极强的思想性,这与儿童音乐剧的受众群体有直接关系。
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而且青少年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所以儿童音乐剧在素材选取方面大多都会利用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来展开情节设置,所以在儿童音乐剧表演过程中人物造型和舞台情景设置充满了奇幻色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可能以人格化的形式出现,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音乐剧编排的过程中,会充分融入编导对儿童思想的认识和有效引领,正是由于编排过程中就充分考虑了思想性问题,所以在儿童音乐剧的各个层面都能充分展现出思想性强的特点,这有助于从各个层面对青少年儿童的思想进行引导,使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让音乐走进学生心灵,课堂真正-活-起来
让音乐走进学生心灵,课堂真正”活”起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提升,促使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培养学生以心灵感应心灵,以情感感应情感,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情感,让人愉快的从中受到教育。
几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构建了”主动唱演”的课堂教学形式,变过去有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
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建立信心,激发兴趣,从而达到兴趣盎然。
一、创造灵活、具有生活气息的音乐课堂音乐教学具有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像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的。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我们要根据儿童好动,好玩游戏的心理特征,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上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二、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培养情感是感知音乐的基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不断挖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
“民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浅谈“民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民乐”即民族器乐的简称,民族器乐是中华历史文化长久积淀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情绪,具有强烈的心理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更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
因此,学校让民族乐器走进音乐课堂,作为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精神的切入点,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对宏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也不可或缺,对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民族器乐对宏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学校的音乐课堂是学习民族音乐文化最广阔的舞台。
学习民族器乐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素质教育则使音乐教育目标更为明确。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期使每个学生都拥有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
二、学习民族器乐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
促进学生更加聪慧学习民族器乐对小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人的大脑分左、右部分,左半脑是人的记忆、语言、计算、书写智力活动的控制中枢,右半脑则视觉、知觉、音乐、舞蹈等神经心理活动的控制中枢。
通过脑、眼、耳、手等协助配合的锻炼,对培养和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大有益处。
因此浒多孩子平时学习器乐尽管占用了很多的休息时间,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般孩子好,脑子也更为灵活。
学好民族器乐哪怕是只有一种,不但能培养艺术特长,而且还能通过左、右手的灵活运动,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慧。
三、让全班学习民族器乐。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音乐作为学生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音乐课堂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音乐课堂作者:沈渲洪张祥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6期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相反传统小学音乐教育丢失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却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
关键词:愉悦轻松;小学音乐课堂科学实验表明,当人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时,大脑细胞最活跃,思维最敏捷,对学科的趋向性最强,接受知识能力最佳。
愉快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
音乐是以感情激动见长的艺术,通过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和兴趣。
因此,在教学法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求知欲和增进技能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而过去的高中音乐课堂“以听为主”“一听到底”的单一教法过于单调呆板,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因此,在音乐教学法中应提倡愉快教学。
一、创境,把学生引入到音乐的殿堂培养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关键。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课前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不是提倡“微笑”教学吗?记得在上学期期末时学生在“写给音乐课的一句话”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到:“我觉得音乐课应该是很愉快的,但有时我们太不像话总要惹老师生气,但请老师不要生气,我们会改的,请你笑一笑,让我们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我想我们会更喜欢音乐课的!”。
用轻松、活泼的节奏作为纽带,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孩子们新的一节音乐课。
能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音乐的殿堂,并且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如:上课前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说出上课,学生立即用手打出上课使用的固定节奏:“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O”这种形式很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使他们疲备的身心得到很大的抚慰和放松,这样不仅把学生很快吸引到课堂中,而且,为上好每节课创设一个美好的开端,教学效果良好。
浅谈让流行音乐走进低段小学课堂
所 以一听 到这 些 “ 古怪 ”的音 乐搞好 迎 合 了平时 动动 的节奏 ,因此 ,他 们 不假 思 索地 “ 来者不拒 ” ,什 么都 吸收 ,什么 都 模 仿 。如 果 我们 老 师 利 用学 生 爱动 、
爱玩 的特 性 ,把那些积 极、健康 、向上 , 适 宜 学生 年龄特 点 ,身 心特 点并具 有一
原 因是源 于生 活,高于生 活 ,并 且 富有
到< 时间像小马车>时,机会来了。 < 时 间像小马车)的导入把学生的思维带到
了平 时 的游玩 中 ,他们 从 音 乐中感 受到 在 学校、在 家里 、在街 上 时间 就像 小马
想性和艺 术性 的作 品介绍给 学生 ,并且 把 好的作 品与粗 劣 的作 品进 行 比较 ,让 他们 有一个 更好 的认 识,以提 高他们 的 审美和判别能力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流行音 乐 的 良莠 不齐 ,势 必对 学校 的音 乐教 育 教 学产 生 冲击 。面 对 挑 战 , 方面要 引导学 生树 立正确 的审 美价 值 观: 另一 方面要 把课 堂音乐 教学 与社会
二 、把 好流行 音 乐在 课堂 中的 运用
方式
( 1 )引导学生对音乐美丑 进行辨别 面 对流行 音 乐的不 断发展 、学生对 流行 音乐 的喜 爱 程度 ,教 师可 以结合课 堂教 学教改 中 的热点 ,在课 堂上 对流行
音乐投以更大的热情。一味地禁止只会
抹杀 学生心 灵深 处对音 乐的兴 趣。与其
在 带领 学生 欣赏 ( 喜 多郎 > 、 < 神秘 园> 、女子 十二乐坊 。说 到 女子 十二乐坊 的形 式时 ,有 学生 认为把
二胡 、琵 琶等 乐器挂 在腰 间 ,能 够解放
巧用多媒体设备 让生活和自然融入音乐课堂
-089-2020年第22期(总第222期)美育体育MEIYU TIYU引 言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会唱歌的教学目标很容易实现,让学生体会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的教学目标却很难实现。
创设教学情境是音乐教师努力探索、实践的方向。
在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多媒体设备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便利。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绝不是简单地为歌曲配上几张图片。
歌曲情境是歌曲的旋律、歌词、情绪等因素综合起来所体现出的一种状态和意境。
这要求授课教师在透彻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在备课时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二次创作,将所理解的歌曲意境用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创设出贴合歌曲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思路和技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如何巧妙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灵动的教学情境。
一、充实教学内容,扩充教学容量,创设教学情境音乐教材中的学唱歌曲和欣赏曲目,无论题材还是背景都是十分多元化的。
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儿歌,如歌曲《大鹿》《十二生肖歌》等。
学习这类歌曲,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但当学习《侗家娃娃幸福多》《金孔雀》等少数民族民歌改编的歌曲时,学生很难理解歌曲中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一些革命题材的歌曲,如《儿童团放哨歌》,学生也很难把握歌曲中那种斗志昂扬的革命热情。
音乐教科书中的曲目种类多样,有国外的圆舞曲和交响曲、中国的民歌和戏曲等类型,没有相关生活经历的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对此,教师应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补充乐曲的背景知识,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补充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地域特色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熟悉甚少接触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歌曲《金孔雀》为例,这是一首充满浓郁的傣族风情的歌曲,但是学生很少接触傣族的风土人情,很难理解歌曲的异族之美。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关键词小学音乐自然回归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造自由度是最高的;让小学音乐教育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将音乐教育融入自然随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音乐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价值,音乐教育成为现代基础教育的一大亮点;那么,我们的课堂怎样才能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1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认知的规律,从细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爱上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真正融入到美妙的音乐当中来;大自然是音乐的宝库;让学生走出课堂,使一颗颗美丽的心飞向旷野,来到清澈的小溪旁、幽静的竹林中、丰收的稻田里……在叮叮咚咚的流水声、沙沙的树叶声和花香鸟语中听音乐、学音乐,让他们认识到音乐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扩展音乐领域,课外音乐活动就是音乐与生活相连接的桥梁,使抽象的音乐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受时间、空间和教材的限制,让学生走出“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充分解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广阔的音乐领域中自由地飞翔,愉快地感受、欣赏和表现音乐,发展音乐才能;在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时,首先让学生回忆他们所熟悉的各种小动物的叫声,然后我将它们板书出来,加上一定的节奏,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叫声也是音乐,也可以这么动听,多有意思呀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再如,在学习安徽民歌划龙舟时,可通过欣赏不同情绪、不同风格、不同演唱形式的民歌,学生对民歌有个初步印象,教师再对民歌做简单介绍,加深印象;通过不同民歌的比较,引入安徽民歌划龙舟;教师还可以结合影视资料、民间故事等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再请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对划龙舟的印象以及相关事情,还可以请学生进行模仿表演;在原本欣赏领域的教学内容,融进了表演,创造和相关文化的内容,拓展了学生视野,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主性;二、从生活中体验音乐1音乐不像语言,它不分国界,不分种族,课堂仅仅是学习音乐的一部分,我们的身边处处有音乐;作为音乐老师,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音乐,更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让音乐课堂走进生活;怎样才能让学生去寻找、体验生活中的音乐呢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我找来了谭盾的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欣赏,平时看起来不可能发出乐音,并且不是乐器的东西怎么会演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呢学生听了之后大为震惊,我顺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开动脑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尝试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打击乐器,自制、自编、自演;例如,在可乐瓶里装进一些沙子做成的“沙槌”,把钥匙穿成串当成串铃,用竹筷子敲击桌面当成“鼓”,用玻璃杯装水做成的“云锣”或“碰铃”,等等;学生的想象会令人大吃一惊,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不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2音乐总是有感而发,总是应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而产生;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形势总是在不断地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为此,我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时事化”音乐欣赏,以国内外、校内外发生的重大、重要事件为引子,选择、组织与这相关的一系列音乐作品来听、想和感受;认真观察,你会发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音乐,比如毛泽东时期,一曲东方红唱响了神州大地,象征着中国像红太阳冉冉升起;邓小平时期的春天的故事,歌颂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焕发春天般的生机;2008年北京奥运,一曲北京欢迎你,一时之间全国人民都挂在嘴上唱着……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音乐的学习应该是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心去体验音乐,以最有效率和热情的接受音乐教育,实现享受音乐、感悟音乐和创造音乐;因此,让音乐融入自然、回归生活是一种创新的实践,它让音乐课堂变成音乐的乐园,使学生成为乐园里“快乐的小精灵”;。
让音乐走进生活
让音乐走进生活作者:张风英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19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与音乐体验,是我们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生活有感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而且还要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
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教学生活化可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一、把生活融入课堂,激发感悟与欣赏的兴趣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把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带着一份真情和一种兴趣去体验音乐、感悟人生,才会使他们享受欣赏音乐的无穷乐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激趣。
1.用讲故事、猜谜语等方法激趣如:学习第九册欣赏部分的歌曲《红星歌》时,先给学生讲述《闪闪红星》电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在战斗中机智勇敢的革命精神,在学习第五册音乐歌曲《这是什么》时我才用了模仿声音,让学生猜猜有关声音的谜语。
2.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发兴趣如:我在教第十一册《拉库卡拉查》时一上课我便做了一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耸肩),然后问:老师这个动作在那种舞蹈里经常见到?你了解新疆吗?你喜欢新疆舞到吗?他们积极的谈了自己对新疆的了解。
巧妙地激趣,是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这一课的学习。
二、为歌曲改编歌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知识。
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教唱《粉刷匠》时,当学生唱会了歌曲后,我便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粉刷匠》的曲调创编歌词。
经过小组讨论后,有的同学将歌名改为《我是一个值日生》,歌词是:我是一个值日生,工作很负责,我要把那大教室擦得很干净,擦了桌子又擦窗,抹布飞舞忙,哎呀!我的两只手,酸呀酸死了。
教案分享: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一课童年》如何引领孩子走进音乐世界
教案分享: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一课童年》如何引领孩子走进音乐世界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
在生活中,我们听得到每一个声音、每一个旋律。
但是,很多孩子们却并不知道这些声音、旋律是如何产生的。
即使他们听到了,也认为这些声音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师制定了一套课程,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地了解音乐,了解音乐世界中的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我们的教学经验,帮助更多的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引领孩子走进音乐世界。
一、教案背景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是让孩子从单纯的接触音乐到了解音乐,进而通过表演的形式更好地体会音乐带来的情感和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制定的教案就是为了满足这个目的。
本次教案的主题是《第一课童年》,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什么是旋律,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声音第一堂课,我们就带着孩子们去了解什么是声音。
我们将带领孩子做一个实验:用水杯中的水加入不同的量,用不同大小的勺子敲击水杯。
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听到不同响度的声音,并且逐渐了解声音的高低频率。
孩子们还可以自己动手尝试,发现同一个水杯敲击出的声音也可能不同,因为敲击的位置和力度不同。
孩子们接着学习了声音传播的基本知识,了解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这样,他们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的音乐在空实大厅听起来更加悦耳动听。
2、什么是旋律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时间与声音的组合。
在第二堂课中,我们带着孩子们倾听了一曲简单的钢琴曲,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聆听旋律。
我们还跟孩子们一起模仿旋律,并加以创作,以此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旋律的魅力。
在课堂中,我们还用可调音叉、吉他、小提琴等乐器进行了演示,让孩子们亲身感受那美妙的旋律。
我们让孩子们自己进行创作,画出自己编的旋律,并且在现场表演。
3、体验音乐的魅力在第三堂课中,我们使用电子琴演奏了一首经典的曲子,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
利用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以南宁市邕宁区为例
利用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以南宁市邕宁区为例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清泉中学 530000摘要:国家越来越富强,生活越来越好,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音乐是声音与听觉的艺术,我们通过音波的刺激做出情感反射,而去理解、欣赏、创作音乐,音乐不仅可以传递天籁之音,还可以深化思维情感,培养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可见音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将邕宁区本土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更让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习积极性,对课堂的实效性起到促进作用,在音乐学科中渗透本土文化为音乐课堂新课改指明了方向,响应了国家的双减政策号召,寻找到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不足之处,进行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本土文化;中小学音乐课堂;探究引言: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及新课标提倡综合素质发展,当前,中小学音乐课堂有了重大改变,音乐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不容忽视。
本土音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加强学生对本土音乐的了解和传承,拓宽音乐学习的高度和广度,多角度感悟音乐,以本土文化与中小学音乐教学之间的融合为研究对象,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两者融合的教学措施。
(一)让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现状从音乐学科的教学来说,让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还处在最初的实验阶段,本土音乐的节奏和其素材多取之于当地生活,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艺术和人文的整合,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提供了特色素材,丰富了教学内容。
1、挖掘和整理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不够彻底许多学校在音乐课程设置时,对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挖掘不够深刻彻底,缺少系统的安排和宏观角度的调控,在组织和设计本土音乐文化教学也往往仅存在兴趣班,特长组的建设上,没有真正的将本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之上,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有价值的本土音乐被忽略,育人的效果甚微。
2、缺乏固定的教材和精通本土文化的音乐专业教师本土音乐的文化历史悠久,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民歌、民谣、民间口传,因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贴近群众生活,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打开音乐之窗——让口风琴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打开音乐之窗——让口风琴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发布时间:2022-01-13T02:42:43.00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1期作者:方婷[导读] 小学音乐教学中,乐器教学是重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热情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口风琴兼具易操作和易携带的特点,在独奏、合奏以及伴奏中都能够广泛应用。
方婷丽水市莲都区老竹民族学校浙江丽水323000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中,乐器教学是重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热情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口风琴兼具易操作和易携带的特点,在独奏、合奏以及伴奏中都能够广泛应用。
综合当下教学现状,口风琴在小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仍然有限,需要进行加强教学优化。
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口风琴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口风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口风琴具有音律准、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具有非常高的必要性。
口风琴兼具吹奏乐器和键盘乐器的特性,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且价格不贵,音准性好,很容易获得小学生的喜爱。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应用口风琴开展教学,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积极探索实践。
一、小学音乐课堂口风琴应用意义口风琴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能够增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
其次,口风琴的应用,能够使学生逐渐掌握口风琴的演奏和使用,在学习过程中,接受音乐氛围的熏陶,提高节奏感和整体音乐素养水平。
最后,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口风琴教学时,教师需要面对学习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学生群体,且最终学习效果的呈现大都是齐奏或合奏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分组教学和练习的方式,能够通过和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和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1]。
二、小学音乐课堂口风琴教学策略(一)提高教学内容编排合理性在学习音乐乐器的过程中,节奏是最为关键的基础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生活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开展音乐学习是我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
为了组织小学低段学生开展有效的音乐学习,对于每节课的设计我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音乐教学生活化、活动化、人文化的特点,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为此,我进行了让生活走进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有效性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联系音乐和生活
有的专家指出:脱离儿童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教学中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学习情感,增进音乐学习的信心,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积极转变教师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努力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一年级《小宝宝睡着了》一课中,我事先让孩子们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每人头上包好头巾。
我说:这里是一只大摇篮,
你们是47个可爱的宝宝,让我来做一回这么多孩子的妈妈吧,轻轻地躺下,摇,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摇篮孕育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孩子,你们,也是在摇篮中慢慢长大的,想看看杨老师小时候睡过的摇篮吗?(推出摇篮)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坐在摇篮边把我摇大的。
接着,我让孩子们坐在摇篮边轻轻地摇,他们立刻进入情境。
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激发了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音乐实践的过程,感受音乐实践的必要性,让他们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音乐的魅力。
二、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创编能力
音乐教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学唱歌曲,偶尔有创编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的。
首先,他们积累的词汇很少;其次,他们写字很慢,创编歌词往往要花很长时间。
这样就没有时间来表演歌曲和拓展歌曲了,所以老师们常常省去了创编歌词部分。
我通过不断在平行班的教学尝试中发现,其实,生活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最近,我在一年级上了一节二年级的唱歌课《不再麻烦好妈妈》,而且歌曲有创编歌词的要求。
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学会了歌曲,还剩10分钟时我让孩子们创编歌词,就遇到了这个难题,直到下课时只有几个孩子写出了两三句歌词,很多孩子根本就没写,竟然玩起来了。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写呢?他们委屈的说不会写。
课后,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主要还是我没有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直
接让他们创编歌词。
孩子们不知所措,更何况有很多字不会写。
接下来的一个班,同样的创编我先让他们把平时生活中帮妈妈做的事儿说一说,然后再出示一些劳动的图片来引导,最后让他们在伴奏音乐中直接唱出所编创的歌词。
结果与上一节课大相径庭,孩子们很出乎我的意料。
虽然没有将歌词写出来,但伴奏音乐刚停,就有孩子举手,在我的伴奏音乐中,他们中的很多人井然有序的将四句新歌词都唱出来了。
我当时忍不住对她们说,你们太有才了。
更有孩子将妈妈换成了爸爸、奶奶、爷爷,而且主动来表演。
看来,创编歌词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是做不到,而是可以做的很好。
关键是老师如何设计,怎么引导。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深入反思,把学生生活经历和教材相关的内容巧妙结合起来,就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三、结合生活经验,解决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唱变得轻松、容易,让学生感兴趣,是我一直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
通过实际教学的尝试,我发现,教学方法是学生对学唱感兴趣的关键。
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教唱,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
比如,在三年级教唱《嘀哩嘀哩》的时候,时值初春,春的气息悄然而至,歌曲《嘀哩嘀哩》正好表现这一主题,学生对春天有较丰富的生活经念与知识。
设计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以“春”为主题线索,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感受春天——寻找春天——歌唱春天——表现春天”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进行音乐教学。
寻找春天的声音:1.找一找。
师:春天的大地不但风景秀美,还有春天里特有的声音呢。
你听到过哪些春天的声音?生:春天小鸟儿在歌唱。
师:小鸟儿怎么歌唱?能模仿么?生:叽喳喳嘀哩哩。
师:春天小鸟儿可高兴了,他们的叫声特别欢快,我们来学小鸟欢快的叫声。
(教师引导下念出: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叽喳喳叽喳|叽喳喳|……)师:还有什么声音?生:春天小河在欢快地流淌:哗啦啦哗啦啦……生:还有春雨在歌唱: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淅沥沥淅沥|淅沥沥|……2.念一念。
师:这些春天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一条新的节奏,老师用小黄鹂的叫声念出这条节奏,大家来学学小黄莺灵活清脆的叫声好么?活动:教师指出前十六分音符,先引导用小黄鹂的叫声准确地念出节奏,后让学生模仿其他春天的声音巩固。
师:你还想用什么声音来表现这条节奏?生:蜜蜂的叫声:嗡嗡嗡嗡嗡嗡……生:小河的流淌声:哗啦啦哗啦啦……
音乐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科学认识的紧密结合。
这个环节的设置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从孩子们感知较为清晰的生活中的事物为教学活动的起点,由寻找春天的声音引出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让学生在各种声音的模仿与模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难点,并在集体个人小组等自由灵活的形式中进行,通过以上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变枯燥的学习为有趣的活动,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实践证明,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课本知识,简单的去教一句学
一句,学生在这种教唱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更谈不上创造力。
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可表现因素,找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美的体验,并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