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初二文言文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八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以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2.掌握文言文的常见词汇和常见句式;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读文言文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与现代汉语的差异;2.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3.如何解读文言文课文。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一段简短的文言文或者类比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讲解文言文的特点(10分钟)教师给学生简要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如虚词的繁多、词序的灵活等,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3.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词汇(15分钟)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并让学生背诵和理解其含义。

4.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句式(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如倒装句、平行句等,并通过例句进行分析和解释。

5.解读文言文课文(25分钟)教师选择一篇适合难度的文言文课文,与学生一起进行解读。

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全文,然后逐句进行解读,并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词义等。

6.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文言文知识。

练习可以包括填空、翻译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难度。

7.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对文言文进行深入研究。

四、课堂扩展为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或者进行相关的阅读活动。

比如安排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言文作品进行阅读,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作业可以包括翻译文言文句子、分析文言文课文的句子结构等。

六、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学生的反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等,并在下节课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逐步对文言文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其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文言文翻译教案与学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与学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与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2. 文言文常用词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3. 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的掌握。

2. 难点:文言文翻译原则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翻译技巧。

3. 练习法:布置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分析实例。

3. 练习:布置翻译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4. 讨论:学生互相交流翻译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翻译练习:评估学生完成的翻译练习质量,包括准确性、流畅性和表达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提供系统的文言文学习材料,包括经典文章和翻译实例。

2.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查阅相关的文言文参考书籍,丰富学习资源。

3. 在线平台:利用在线平台,提供丰富的文言文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讲座、练习题和讨论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周: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

3. 第三周:分析典型文言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翻译技巧。

4. 第四周:布置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九、课后作业1. 翻译练习:布置相关的文言文翻译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文言文文章进行研究性学习,深入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学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学案

《送东阳马生序》学案学分____________预习讨论展示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作者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

汉族,____朝的________家,曾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2序:文体名,分为序和序,赠序用于临别赠言,多为之辞。

3这篇文章从体裁上看是,作者先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问师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然后指出,从而通过对比揭示的道理,进而达到预习讨论展示的写作目的。

4.完成下文中注音、字词的填写。

二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练习。

余幼时即shì( )学。

家贫,无从zhì(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yàn( )冰jiān( ),手指不可屈伸,弗( )之dài( )。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yú( )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 )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

余立侍( )左右,yuán( )疑zhi( )理,俯身qīng( )耳以请;或遇其chì( )duō(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sì( )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fù( )qiè( )yè( )xǐ( ),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jūn( )裂而不知。

至舍( ),四支僵劲( )不能动,yìng( )人持汤沃灌,以qīn( )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 )生皆pī( )qǐ( ),戴朱缨( )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yù( )然若神人;余则yùn( )袍bì( )衣处( )其间,略无慕艳意。

初中语文教案:文言文经典阅读(八年级)

初中语文教案:文言文经典阅读(八年级)

初中语文教案:文言文经典阅读(八年级)一、引言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承的宝贵财富。

通过阅读经典的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了解古代社会风貌、文化传统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文言文的教授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八年级学生,根据文言文经典阅读教案的需求,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社会背景和作者生平,增加对文言文作品的兴趣;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加强对文言文作品的思辨。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首先,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理解句子的主谓宾关系,把握句子的意思。

其次,要注意词义的辨析。

文言文使用的词汇和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学生需要学会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意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以及文言文的常见表达方式,如借代、典故等。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作品。

2. 经典文言文阅读在教学中,可以选择适合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文言文作品,如《论语》、《史记》的选段等。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先整体阅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然后进行逐段讲解,分析句子的语法和词义;最后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文化背景和作品意义等。

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作品。

3. 作文和翻译练习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通过写作和翻译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通过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和作文,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汉语现代表达方式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在作文训练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热门话题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进行文言文的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八年级曹刿论战导学案

八年级曹刿论战导学案

八年级曹刿论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及相关文学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句式。

3、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其军事思想。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

(2)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

2、难点(1)体会文章剪裁得当、详略分明的写作特点。

(2)理解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及文章的主题。

三、知识链接1、《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背景介绍本文所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

公元前 684 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

当时,齐强鲁弱,但鲁国在曹刿的指挥下,取得了以弱胜强的胜利。

四、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曹刿(guì)(2)又何间(jiàn)焉(3)肉食者鄙(bǐ)(4)弗(fú)敢专也(5)小惠未徧(biàn)(6)小信未孚(fú)(7)公与之乘(chéng)(8)下视其辙(zhé)(9)登轼(shì)而望(10)望其旗靡(mǐ)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五、课堂探究1、整体感知(1)文章围绕“论战”,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2)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2、文言字词(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④小惠未徧,民弗从也()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⑦公将鼓之()⑧齐师败绩()(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小惠未徧“_____”通“_____”,意思是:_____(3)古今异义词①肉食者鄙古义:_____ 今义:_____②牺牲玉帛古义:_____ 今义:_____③可以一战古义:_____ 今义:_____(4)一词多义①故既克,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②之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公与之乘()3、句子翻译(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题提升学案:《马说》复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题提升学案:《马说》复习

语文辅导教案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大概(表示推测语气)]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养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二、实战演练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

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汉明帝尊师》【注释】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来源:]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赐冢茔/于首山之阳B.非/澹泊无以明志C.其一/犬坐于前D.谈笑/有鸿儒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会.百官会:②及笃.笃:③抚荣垂涕.涕:④子郁当嗣.嗣: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2分)(2)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2分)4.本文写了汉明帝尊师的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2分)三、练习巩固(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 分)( )A.领域.(yù)襁.褓(qiǎng)寒噤.(jìn)拙.劣(zhuō)B.妩.媚(wǔ)眩.晕(xuán)翌.日(yì)拾.级(shí)C.祈.祷(qǐ)霎.时(shà)模.样(mó)顷.刻(qǐng)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学习过程一、资料助读1、《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33篇。

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士”这一阶层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

《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

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邹忌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

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

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

邹忌不仅是一位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

3、齐威王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文言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言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言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文言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随着中学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入,文言文作为语文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国家中小学生学科竞赛语文也将文言文列为其中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成为了语文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针对人教版八年级必修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以下教案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对广大语文老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培养品味文言文的能力。

2.能够准确把握文言文的时代背景、作者思想、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等方面,理解文言文的意蕴和价值。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的阅读、欣赏和鉴赏,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文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理解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2.理解文言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了解文言文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的阅读、欣赏和鉴赏,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品味。

三、教学内容1.《孟子·梁惠王上》本课以《孟子·梁惠王上》为教材,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孟子的思想和文化背景,理解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思想,体会孟子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2.《诗经》选读本课通过选读《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古文观止》经典选读本课选读《古文观止》中的经典文章,让学生了解古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导读法在阅读教材前,教师可以通过导读、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征和阅读方法,为学生打开阅读之门。

2.分层阅读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需求,把文言文分层阅读,逐层递进,逐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师生互动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和教师进行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文言文的深层内涵和价值。

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学案:文言文阅读篇

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学案:文言文阅读篇

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学案:文言文阅读篇。

一、文言文的定义及特点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文字体系,具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用途较广,主要用于文化、哲学、史学、政治、文学、科学等领域的书写和阅读。

文言文有着严谨、简练、高雅的特点,它不同于白话文的通俗易懂,而是更加繁复、深奥,需要有一定语文素养的人才能够理解和欣赏。

二、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学习文言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言文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之一,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吸取古人的智慧。

文言文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继续保留和传承这种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欣赏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三、如何学习文言文想要学好文言文,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词汇记忆。

文言文中有很多汉字,部分汉字在现代文中已经较少使用,因此我们需要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进行认真学习和记忆。

2、梳理语法结构。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我们对整篇文章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法规则。

3、注意上下文逻辑。

文言文中有许多典故、警句、名言等,需要进行上下文的理解和衔接,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4、多练习阅读。

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需要经常进行阅读,并进行理解和总结。

同时,我们也需要多尝试不同类型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从而拓展我们的文言文阅读广度和深度。

“文言文阅读篇”是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学案中的重要篇章。

通过对文言文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吸取古人的智慧,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学习文言文,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一、明确学习目标:1、理解并解释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乃、以、且、乎、也、于、之、为等)3、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了解必要的文体常识4、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基础知识回顾1、需要注意读音的词语(注意加点字)俨然阡陌髫骥惟吾德馨蕃濯清涟而不妖罔石青糁之决眦沿溯绝巘艨艟毳衣雾凇沆砀旌徙挐僦赁2、文学常识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

《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朝代) 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C、《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D、《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E、杜甫的《望岳》写于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F、《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G、《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H、《观潮》的作者是宋朝周密,字公瑾。

本文节选自《武林旧事》。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人,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正式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正式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学案(三课时)第一课时《马说》《陋室铭》预习设计:一、自读《马说》《陋室铭》三遍,并自背一遍。

二、文学常识1.《马说》选自《》,作者是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2.《陋室铭》作者是朝诗人,字梦得。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三、给下列字注音。

骈死于槽枥..之劳形..之间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无案牍四、解释下面的词语。

且:等:或:安:道:临:常:斯:劳:五、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见3.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耶?六、一词多义整理。

食策其名七、熟读课文翻译,并整理出关键词语的意思。

八、你在预习时还有哪些疑惑或困难,请写下来与小组成员讨论:第二课时《活板》《核舟记》《山市》复习学案预习设计:一、自读三篇课文。

二、文学常识1.《活板》作者,科学家、政治家,选自《》。

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

被英国学者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印刷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发明者是宋朝的。

2.《核舟记》作者。

末人,选自,该书是清朝人人编辑的。

3.《山市》选自著的《》。

三、填空。

1.《活板》按照顺序说明,紧扣“”这一特征进行说明。

2.《核舟记》细致描述了核舟和舟上人物形象,表现了核舟的“”,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四、给下面词语注音。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更.互用之用讫.再火令药熔其印为.予群从.所得罔.不贻.余核舟一八分有奇.椎髻..多髯.石青糁.之神情与苏、黄不属.高垣睥睨.....连亘.层层指数五、找出下面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卧右膝(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居右者椎髻仰面(4)板印书籍(5)用讫再火令药熔六、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为”。

八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八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八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

3、学习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理解类比推理和设喻说理的方法。

4、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进谏和善于进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大意。

(2)学习邹忌以自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的方法,体会其说话艺术。

2、难点(1)理解邹忌进谏的思路和推理过程。

(2)对文章主题和现实意义的深入思考。

三、知识链接1、作品简介《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它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背景介绍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

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

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

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对照注释,自主翻译课文,标注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五、合作探究1、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他先以妻、妾、客的赞美之辞,揭示了他们的“私”“畏”“求”,从而说明了自己受蒙蔽的原因。

然后以此类推,指出齐王也同样受到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人的蒙蔽,因而应该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2、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邹忌善于思考,能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悟出治国的道理,可见他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八下学案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八下学案
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 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三、达标检测
《送东阳马生序》选段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实词
1.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2.有仙则名()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也()
3.唐人尚未盛为之()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未为简易()
每字为一印()满铁范为一板()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中轩敞者为舱()
4.若印数十百千本()广故数言欲亡()珠可历历数也()
5.有奇字素无备者()长约八分有奇()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
虚词
1.因:余因得遍观群书()罔不因势象形()
2.或:一食或尽粟一石。()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年且九十()
4.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
5.才:此印者才毕()初极狭,才通人()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3.请将选文第一段“太学生”学习方面的四个优越条件补充完整。
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
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 人君!①惟其言而莫之违②。”师旷③侍坐于前,援④琴撞之。公披衽⑤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⑥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教案教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教学》教学内容: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课文,并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化背景。

2.能够分析句子结构和使用古文语法。

3.能够进行文言文的写作,包括古文改写和自创古文。

教学重点:1.文言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2.古文语法和句子结构的分析。

3.文言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课文。

2.教具:黑板、粉笔。

3.参考资料:相关的古文注释和翻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进入课堂后,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教学展开(30分钟)1.教师讲解文言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2.逐句分析句子结构和使用的古文语法,帮助学生掌握古文的基本语法。

3.对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测试。

通过问题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学生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用古文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描述,帮助学生巩固文言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让学生进行古文改写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修改古文的能力。

3.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总结(5分钟)1.复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2.布置下节课的作业。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对课文进行复述和解析。

以上是一份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教案的大致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古文的教学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和句式。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能够自主阅读文言文。

(3)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 本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

2. 文言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分享自己喜欢的文言文片段,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做标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共同翻译课文,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文言文理解能力。

4. 讲解与讨论: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讲解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阅读一篇新的文言文,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练习题:分析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

针对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言文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2. 文化讲解:讲解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文五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文五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文五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古文五篇》,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孟子·告子上》:了解孟子思想,研究如何尊师重道。

2. 《荀子·劝学》:探索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良好研究态度。

3. 《论语·学而篇》: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了解学而时之的重要性。

4. 《庄子·逍遥游》:探索人生真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史记·报任少卿书》:了解古代官员的职责和为政之道。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PPT、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彼此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精神。

3. 问题导向: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引入:通过展示孟子的名言引起学生对孟子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尊师重道的看法。

2. 研究《孟子·告子上》:辅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解读来理解孟子的思想。

3. 总结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解读和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二课时1. 复与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如何有效研究。

2. 研究《荀子·劝学》:通过研究荀子的劝学之道,引导学生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心得。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研究方法和心得,并形成研究小结。

4. 总结与展示:学生展示各自的研究小结,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三课时1. 复与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如何学而时之。

2. 研究《论语·学而篇》:研究孔子对研究的看法和教育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体会学而时之的重要性。

3. 课堂练: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曹刿论战》 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曹刿论战》 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曹刿论战》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一、学习目标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3、背诵课文。

(2)关于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

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

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关于比照映衬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

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

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关于详略课文剪裁详略得当。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

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知识链接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札记史进程的叙述。

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

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

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

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展示预设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三、学习内容研读课文,背诵课文1.研渎课文第二段。

(1)翻译第二段。

强调:鼓,击鼓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册第6课《口技》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虚实词。

2.通过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了解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资料链接1.了解作者、出处。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初进土。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一、初读文章1.请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掌握画横线字的读音。

(1)犬吠()(2)呓语()(3)夫叱大儿声()(4)夫齁声起()(5)意少舒()(6)中间()(7)曳()屋许许()声(8)几欲先走() 2.朗读课文,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

(1)会宾客大宴。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二、疏通文意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掌握下面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1)会宾客大宴 ( ) (2 )施八尺屏障 ( ) (3)少顷((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5)满坐寂然( ) (6)其夫呓语 ( )(7)既而儿醒 ( ) (8)妇抚儿乳 ( ) (9)夫叱大儿声( )(10)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 (11)夫齁声起 ( ) (12)盆器倾侧 ( ) (13)宾客意少舒 ( )( ) (14)俄而 ( ) (1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16)曳屋许许声( )( )(17)虽人有百手( ) (18)不能名其一处也( )(19)奋袖出臂( ) (20) 两股战战 ( )(21)几欲先走( )( )2.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

(3)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

(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5)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6)未几,夫齁有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7)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

(8)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0)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1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方法链接翻译句子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直译法。

就是根据原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翻译,要抓住重点词语的意思。

(2)意译法。

用直译法翻译不通顺的句子就采用意译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或上下句子的意思把句子说通顺就行了。

温馨提示翻译句子时,大多情况下都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一定不能违背句子的原意。

三、深入探究根据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在文中找出下列相关的语句,并思考其作用。

(1)请找出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表现听众听得全神贯注、细致入微的的语句。

请找出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表现听众的神情动作变化的语句。

(2)所找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知识链接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是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或环境、气氛作直接的描绘,让读者直接感知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和环境规模、事件的气氛等。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对某一事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对之的印象、感受,或者描写它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以从侧面间接表现它的情态和特征。

侧面描写可以衬托主要人物活动、心态或事物的状况,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中心人物或事物更鲜明、突出,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2.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3.请写出文中所运用的表时间的词语。

4.写出文中以动衬静的两句: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什么?四、积累迁移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

满坐寂然___通___,意思是___。

2.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1)两股战战。

股古义:今义:(2)虽人有百手。

虽古义:今义:(3)稍稍正坐。

稍稍古义:今义:(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古义:今义: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口技》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口技人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2)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的句子______。

(3)第四段中最能体现口技艺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一、初读文章1. fâi yì chì hōu shǎo jiàn yâ hǔhǔ jī2.(1)会∕宾客大宴。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二、疏通文意1.(1)适逢正赶上(2)设置,安放(3)一会儿(4)只听见(5)通坐,座位(6)说梦话(7)不久,紧接着(8)喂奶(9)呵斥(10)同时全,都 (11) 打鼾 (12) 翻倒倾侧 (13) 稍微伸展,松驰 (14)一会儿(15)其中夹杂着 (16) 拉拟声词 (17) 即使 (18) 说出 (19)扬起举起 (20)大腿 (21) 几乎2. (1)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

(2)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

(3)远远地听见深巷胡同里狗在叫,接着有一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

她丈夫说着梦话。

(4)妇人拍着小儿子,给她喂奶,孩子含着奶头还在哭,妇人一边拍着,一边哼着哄他睡觉。

(5)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着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好极了。

(6)不多久,丈夫的打呼声响起来了,妇人哄拍小孩的声音也逐渐停止了。

(7)隐隐约约的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有盆碗一类东西被打翻,妇人在睡梦中咳嗽。

(8)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

(9)中间还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燃烧中的爆炸声,还有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拉倒房屋时,人们一齐用力发出的许许的声音,往外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听不到的。

(10)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上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11)在这时,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惶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持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

三、深入探究1.(1)①满坐宾客……以为妙绝。

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均属于侧面描写。

其作用是描写了听众听得入神,随着口技人的表演而有张有弛,与对口技人的正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口技人表演之善。

2.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

一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的情形。

3.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4.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5.首尾呼应;同时强调道具的简单,从侧面表现了口技人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突出了其技艺之“善”。

6.善四、积累迁移1.坐通“座”,座位。

2.(1)两股战战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2)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3)稍稍正坐。

稍稍: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古义:当中夹杂今义:当中3.(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初二上册第25课《桃花源记》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或用法。

3.理解句子的含义,能借助工具书和书中的注释翻译全文。

4.体会作者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资料链接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因不满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辞官归隐。

他的诗文,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操。

写作背景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

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一、初读文章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屋舍俨()然阡()陌()交通豁()然开朗黄发垂髫()诣()太守及郡下()刘子骥()2.自读课文。

方法链接(A)读准字音(B)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C)注意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

‛一句,加横线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

二、疏通文意(一)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1-2段。

1.解释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缘溪行(2)落英缤纷(3)甚异之(4)欲穷其林(5)仿佛(6)才通人(7)俨然(8)属(9)阡陌交通(10)悉如外人(11)黄发垂髫 12)怡然2.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下列重点语句。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方法链接直译和意译是古文今译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保持原文的本来面貌。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疏通文义的方法A.借助注释B.查工具书C.添字法、换字法D.根据上下文内容推测E.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F.古今词义的不同G.识别通假字(二) 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3-5段。

3.解释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乃大惊(2)具答之:(3)便要还家(4)此人(5)咸来问讯(6)妻子(7)邑人(8)绝境(9)无论(10)皆叹惋(11)延至其家(12)辞去(13)语云 14)便扶向路(15)处处志之(16)及郡下(17)诣太守(18)寻向所志(19)欣然规往(20)未果4.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下列重点语句。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7)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三、深入探究1.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线索及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