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学案
学案4:2.2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课题:2.2气压带和风带励志语: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编写人: 审核人:审批人:1.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及其运动规律。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其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
(2)作用:2.三圈环流(1)单圈环流(2)三圈环流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假设前提:a地表均匀。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2.季风环流自主研讨合作探究检测与纠错1.图为北半球冬季中纬度等压线分布图(1)在地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A、B两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此时该气压带断裂成,体现了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图中气压中心名称:A B 。
(3)此时,东亚吹风,南亚吹风。
2、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总结与升华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风带、气压带分布: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差异大。
2.分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影响原因:输送和,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2.风带、气压带与气候及联系自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读下图,图中箭头代表气流方向,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气压带①________,②________ ,风带 A________,B________。
(2)图中信息说明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季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气流,并说明其对降水的影响。
(4)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学案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二战后期,日本投入大量心血研制了一种秘密武器——“定高可控漂流式气球炸弹”,日本前前后后向美国本土方向送出的气球炸弹超过了9 000只。
这些直径达33英尺,每只可以携带至少136 kg炸弹的氢气球从空中穿越太平洋,自日本海滨一路向美国本土飞去,导致美国本土的西部森林里接连不断地出现神秘大火。
你知道这些氢气球炸弹是怎样穿越太平洋飞到美国本土的吗?提示借助于高空的盛行西风飘到美国的西部地区。
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学业质量标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水平1 结合图表,指出单圈环流与三圈环流的差异,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的差异。
(区域认知)东亚、南亚冬、夏季风强弱的差异。
(区域认知)水平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综合思维)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及季风的形成。
(区域认知)水平3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
(综合思维)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综合思维)水平4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综合思维) 理解季风方向的变换,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差异的成因。
(综合思维)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01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02海洋和陆地之间的03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2.三圈环流甲为低纬环流。
乙为中纬环流。
丙为高纬环流。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4.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17偏北,冬季18偏南。
1.判断正误。
(1)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是形成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移动规律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A.向东南飘扬B.向西北飘扬C.向西南飘扬D.向东北飘扬答案 B解析中山站位于极地东风带,吹东南风,所以五星红旗常年向西北飘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了解季风的形成和分布,知道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东亚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东亚季风环流形成。
【教具准备】地球仪、胶条、用投影胶片自制红蓝箭头,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挂图),投影片:空白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大气环流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表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复习内容】找两个学生到黑板前面作题:要求:(1)写出A、B两点地面及高空的高低气压状况,并画出A、B两点间高空及地面的风向(2)分别画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下A点的风向画完后请学生回答: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是什么?在运动的地球上南北半球风向偏转的规律是什么?【新课导入】我们知道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因为太阳辐射在全球各纬度分布的不均,使全球的大气在不停地运动,大气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由于大气有规律的运动和温度不同使地球各个部位产生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到底全球有哪些气压带和风带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学案
2.3.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和移动学案姓名班级学号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绘制全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从而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心灵,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三圈环流的图示。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的成因。
【学习过程】一、近地面的甲、乙两点,甲地受冷,乙地受热,叫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热力环流简图。
热冷乙甲二、请用图示意一圈环流的形成。
(假设前提:a地球不自转;b阳光直射赤道;c地表均匀。
)三、读课本图2-32 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风带图请图示全球三圈环流的形成,并注出全球七压六风的名称,画出风向。
(假设前提:a阳光直射赤道;b地表均匀。
)四、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 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 移,冬季 移。
五、海陆分布对气压场的影响:由于 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成 高压,北太平洋形成 低压;夏季亚欧大陆形成 低压,北太平洋形成 高压。
六、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并用彩笔画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
冬季夏季o八、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堂练习】2、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月分配图,回答(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一般分布在大陆的,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气压中心。
夏季受来自海洋季风影响,降水。
(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气候特点是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各点表示月份)(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2)、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3)、在各国首都中,气候状况与该图接近的著名城市有⑴该地气候类型:;⑵该气候特点:;⑶该气候成因:;⑷该气候分布规律:。
学案1:2.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环流圈②中纬环流圈③高纬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信风带D 为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温馨提示](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①北半球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北半球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节环流[温馨提示](1)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
(2)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最新版)教案章节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
3. 让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2.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类3.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等压线来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案章节二:赤道低气压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赤道低气压带的基本特征。
2. 让学生掌握赤道低气压带的成因。
3. 让学生了解赤道低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赤道低气压带的概念2. 赤道低气压带的成因3. 赤道低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赤道地区等压线来理解赤道低气压带的特征。
2.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赤道低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案章节三:副热带高气压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基本特征。
2. 让学生掌握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
3. 让学生了解副热带高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概念2.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3. 副热带高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副热带地区等压线来理解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特征。
2.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副热带高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案章节四:中纬度温带气压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纬度温带气压带的基本特征。
2. 让学生掌握中纬度温带气压带的成因。
3. 让学生了解中纬度温带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中纬度温带气压带的概念2. 中纬度温带气压带的成因3. 中纬度温带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中纬度地区等压线来理解中纬度温带气压带的特征。
2.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中纬度温带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导学案及答案
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注:老师们可将导学案从第二页开始粘贴,切记千万不要删除第一页!临清实验高中高一年级地理新授课学案编写人:李倩审核人:高一地理组使用日期:2013-11-21 序号:11课题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前预习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4、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自主学习】1.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
它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并对各地的_______和______有着重要影响。
2.①赤道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带,叫____________。
②上升气流在赤道地区上空集聚,气压升高,大气向两极点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__________的影响,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___________,这样气流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的气流偏转成________________,向北的气流偏转成________________。
④北极及附近地区,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_____________,近地面形成___________,北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________ ,它与较暖的__________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___________。
(完整)全球气压带风带导学案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学习目标】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结合海陆分布理解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及气压中心的形成过程。
【温故知新】1、用箭头绘出A 、B 两点的热力环流2、指出下列箭头所代表含义,判断甲、乙两图的风向特性(近地面、高空,所属半球)A (热) B(冷)情景一:“冷热不均使其动”【自主探究】(只考虑:地表均匀;地球静止)1、赤道近地面,温度____(高、低),空气受热膨胀______ (上升、下沉),近地面形成_____________气压带。
极地地区,终年太阳辐射弱、气温______(高、低), 空气冷却收缩______(上升、下沉),在近地面形成 ____________气压带.该条件下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2、在右侧地球表面上的近地面和对流层顶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的箭头。
3、想一想: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情景二:“地球自转使其偏”(只考虑:地表均匀;地球自转)1、思考(1)以北半球为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赤道高空北上的气流还能否达到北极上空?(2)如果不能,北上气流发生怎样偏转,偏转成何种方向的风?2、 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除__________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力。
以北半球为例,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在北纬30°附近上空堆积,不能继续北进,便产生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_________气压带;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_________气压带。
3、 在右图相应位置写出气压带名称;用箭头表示风带风向。
北极南极______气压带______气压带4、 从数量和分布特点概括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规律:各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怎样的?(提示:①气候两要素:气温和降水;②降水形成的条件:充足的水汽;有凝结核;水汽遇冷)请将你们讨论的结果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情景三:“地球公转使其移”(只考虑:地表均匀;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读教材P41“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掌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引起的气6666034/1、小结:气压带风带随___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________,冬季偏_______。
第三节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学案
第三节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学案编者汪行表班级姓名学号【预习目标】(1)能绘制说明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2)理解气压带风带位置的移动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自主预习】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动力因素。
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型)(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低纬环流风带(副高赤低)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起压带(动力型)中纬环流风带(副高副极低)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型)高纬环流风带(极高副极低)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型)(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移,冬季移。
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于海洋。
大气活动中心:7月,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大洋上形成中心。
1月,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大洋上形成中心。
南半球的气压分布:南纬30°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分布。
大气活动中心与气候: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候异常。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东亚季风:成因是风向:冬季风性质:寒冷干燥风向:夏季风性质:湿热南亚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向:冬季风性质:温暖干燥风向:夏季风性质:湿热【合作探究】1、[绘图说明] 绘出三圈环流、标注风带、气压带名称及风向9090°S 60° 30° 0°30° 60° 90°N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的原因:A的日期为B的日期为C的日期为移动的规律:就半球而言:3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季风向夏季风向成因差异【典例评析】例1、读北半球三圈环流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纬度为 00、300、600、 900的点依次是、、、。
(2)A处的降水类型常年以雨为主,B处是风带,它是环流的组成部分。
(3)C气压带被与大陆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此时北半球是季节(4)在极地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时针方向运动。
气压带风带学案
气压带风带学案难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地理现象和气候特点。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图示、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原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导入: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讲授新课:通过图示和实例分析,讲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气候实例,让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归纳小结: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强调其对气候的影响。
设计评价策略:小组讨论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原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同时,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为学生提供反馈:在每个环节结束后,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出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分享学习心得。
搜集一些关于气压带风带的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正确答案是:D.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而变化。
B.近地面风的形成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D.南北半球的气候差异主要是受西风带的影响正确答案是:B.近地面风的形成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C.印度半岛的东北季风是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形成的D.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是由西风带的影响造成的正确答案是:D.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是由西风带的影响造成的。
A.印度低压的形成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B.北半球的热带气旋主要形成于副热带高压带附近C.南极地区全年酷寒的气候是由于受极地高压带的控制D.印度低压的形成是由于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正确答案是:C.南极地区全年酷寒的气候是由于受极地高压带的控制。
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低纬度地区主要为_________带和_________带,高纬度地区主要为_________带和_________带。
正确答案:低纬度地区主要为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高纬度地区主要为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东风带。
全球气压带、风带导学案.doc
第三节大气环境课时5、6[重难点]1.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理解并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移动规律3.学会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降水)的影响【探究一】三圈环流1.第一步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白转③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赤道)90°N2.第二步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自转③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赤道)[绘图说明]绘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标注风带、气压带名称及风向。
绘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标注风带、气压带名称及风向。
5.第三步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自转③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 [读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的原因:A 的日期为 ___________B 的日期为 ___________C 的日期为 ___________移动的规律:就北半球而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半球而言:穹太阳位萱B 低压带 匚而压带6.读下面的大气环流模式图,同答下列问题。
3.注意:①气压带风带都是指近地面的气压带、风带;%1 近地面是低压的,垂直方向上空气为 运动,近地面是高压的,垂直方向上空气为 运动;%1 垂直运动确定后,水平运动(风带)的方向即可确定(注意近地面风向北半球往 偏,南半球往 偏。
)4.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情况:52页 活动2.表。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试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 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3)位于我国南极中山站(南极圈以内)的五星红旗始终飘向方向。
对流雨地形雨 台风雨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 热,湿热空气上升, 水汽凝结,形成降水暖湿空气前进途中,遇到 地形阻挡,被迫沿山坡爬 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暖湿空气在锋面 上抬升,水汽冷却 凝结形成降水 暖湿空气绕台风中 心旋转上升时,水 汽凝结形成降水(1)甲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压带是 该图表示的是—(1或7)月。
【探究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 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凝结、足够的凝结核(尘埃杂质)。
2.2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学案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其作用。
(2)能绘制说明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3)理解气压带风带位置的移动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重点难点】全球性大气环流是本单元重要的内容。
本节重点是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各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
【自主探究】什么是大气环流?它有哪些作用?用文字说明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1][绘图说明]绘出三圈环流、标注风、压带名称及风向90 气压带性质热力冷高压60 动力冷性低压30 动力暖性高压0 热力热低压30 动力暖性高压60 动力冷性低压热力冷高压绘三圈环流:90°S 60° 30° 0° 30° 60° 90°N[探究活动2][读图说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的原因:A 的日期为B 的日期为C 的日期为 移动的规律:就半球而言: 全球而言:[探究活动3][阅读分析]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为什么北半球海陆分布对大陆的影响比南半球显著?(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北半球却呈块状)[读图说明] 季风环流概念: 形成原因: (1)重要原因:[探究活动4]被切断的气压带 大气活动中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 一月气压七月气压【基础巩固】1.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A.温度比赤道附近地区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B.温度比赤道地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C.赤道上空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前进,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 2.关于中纬西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为西南风 ②南半球为西南风 ③在中纬西风影响下降水较少 ④中纬西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下列哪个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通常是多雨的( )A.赤道低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C.极地东风带 D .信风带 4.下列节气中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5.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规律是( )①夏季北移 ②冬季南移 ③夏季向高纬度方向移动 ④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2)季风环流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冬季风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 西伯利亚、蒙古 风向 性质夏季风 源地 副热带太平洋 赤道附近印度洋 风向 性质成因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地区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7.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反气旋的影响D.气旋的影响8.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成的是A.东亚的东南季风B.东亚的西北季风C.南亚的东北季风D.南亚的西南季风9.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由冷空气冷却下沉而成C.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北风D.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北信风带10.形成大气环流的主要因素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气压带风带。学案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提高分析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的能力。
2.能够运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解决问题。
3.可以绘制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重难点】1.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成因2.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预习案】 阅读课本P33-P35完成下列问题:2.单圈环流阅读课本P33页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假设:① ② ③太阳直射赤道(1)在右图标出大气运动方向,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可以维持?为什么?3.三圈环流假设:① ② ③太阳直射赤道结合课本34页-35页,在右图画出气压带、风带、风向。
4.读右图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以北半球为例,写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结论:(1)全球气压带、风带随 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2)就北半球来说其移动规律: 。
练一练:下列关于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B.10°—20°盛行东南风C.气压带与风带分布是杂乱无章的D.气压带、风带与高低气压带都是相间分布探究二知识补充:形成空气流动的动力有热力因素以及动力因素,热力因素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而带来空气的运动;动力因素是空气被迫下降或是上升带来的运动。
根据以上内容并结合课本P34图2.10试着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试着运用本节知识,对照地图册解释气球炸弹是怎么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练一练:2010年3月冰岛火山爆发导致火山灰蔓延到欧洲对航空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风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本节知识网络】【巩固案】:(针对学习目标1、2)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图1),完成1—2题。
气压带和风带(学案1).doc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课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重点理解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对气压带和分带分布的影响;要点·疑点·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2)意义:①调整了全球的分布;②是各地变化和形成的重要因素。
2、单圈环流(1)假定条件:。
(2)形成因素。
高低纬间的不均;(3)形成:(画图)赤道地区暖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形成气压带,极地地区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形成气压带。
在高空,赤道地区形成气压,极地地区形成气压,这样在北半球的赤道和极地之间,就形成了闭合的单圈环流。
(4)思考。
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在不停的着。
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发生。
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偏。
3、三圈环流(1)假定条件:。
(2)形成因素。
①高低纬间的不均;②力。
(3)形成:(画图1)900S 600S 300S 00300N 600N 900N以北半球为例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由风逐渐右偏成风,在北纬300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风。
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就不能继续北上,而是自向运动了。
由于赤道上空的气流源源不断的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气压带。
300N附近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气压带向南北流出。
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由风逐渐右偏成风,称为信风(南半球为信风),信风和信风在赤道附近地去辐合上升,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便形成了环流圈。
学案4:2.5气压带和风带
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学生用书P4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 影响⇒三圈环流⎩⎪⎨⎪⎧① 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 圈(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成因(以北半球为例) ①气压带①原因:的季节移动。
②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冬季偏。
[自我检测]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⑦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
(2)该图为(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若①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此时北半球为季。
(4)在全球气压带中,属于热低压的是,属于热高压的是,属于冷高压的是,属于冷低压的是。
(填名称)考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分、秋分。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4、理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
5、理解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系列问题的分析过程,理解全球性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学会绘制全球性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形成的区别。
3、读1月、7月海平面气压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事物是有规律联系在一起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培养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
【导学提纲】
一、全球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环流的概念: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探究】“单圈环流”的形成
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不考虑地球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①在下图中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②想想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探究】“三圈环流”的形成
①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
②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以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
【探究】
①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是气流上升形成的低压,它们气流上升的原因相同么?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都是气流下沉形成的高压,它们气流下沉的原因相同么?
③气流上升的地方和气流下沉的地方,哪个地方多雨?哪个地方少雨?为什么?
④全球七个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哪些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雨?哪些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少雨?【探究并交流】
想一个好办法,快速的记忆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以及风带内的具体风向。
【思考】
大气环流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总结】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大致与的移动方向一致,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移,冬季移。
【观察思考】
读“1月(或7月)世界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观察实际中的气压带能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为什么?
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探究】
①1月份,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亚欧大陆的空气柱上用箭头表示空气的垂直运动方向。
②冬季,亚欧大陆近地面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
③观察这个气压出现的位置。
这个气压的出现使哪个气压带断裂成不连续的块状?这个断裂的气压带保留在了海洋上还是陆地上?
④这个气压的出现对东亚和南亚的大气环流有什么影响。
【探究】①7月份,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亚欧大陆的空气柱上用箭头表示空气的垂直运动方向。
②夏季,亚欧大陆近地面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
③观察这个气压出现的位置。
这个气压的出现使哪个气压带断裂成不连续的块状? 这个断裂的气压带保留在了海洋上还是陆地上?
④这个气压的出现对东亚的大气环流有什么影响。
【观察并探究】东亚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发生了明显的转换,(季风的概念)根本原因是不同季节的亚欧大陆近地面形成的气压不同导致的。
为什么不同季节的亚欧大陆近地面形成的气压不同?总结归纳东亚季风的成因?为什么东亚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
【观察并探究】看南亚夏季风形成的过程动画,总结归纳南亚夏季风(西南风)的形成原因?
【拓展提高】
1、能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2、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
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极附近
3、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C.是冷性气流 D.盛行西南风
4、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此图是____月亚洲季风图,此时东亚盛行______季风,南亚、东南亚盛行______季风,控制亚洲大陆的气压中心是______
______,位于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
(2)受来自__________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7 东南西南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
(2)太平洋高温多雨
(3)亚洲东部(东亚地区)亚欧大陆为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太平洋为世界上最大海洋,海陆热力性质最显著。
【课外阅读拓展提高】
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
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
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
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
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
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
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