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公开课安排
(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学生实验:组装电路》公开课(教案)
二、学生实验:组装电路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两个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
2.会连接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探究的方法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小灯泡串联、并联的特点,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标准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教具准备每组2节干电池、3个开关、导线假设干、灯泡2个等。
新课引入教师:展示两个小灯泡,问:大家能让这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吗?画出电路图,并连接电路。
学生分组完成上述问题的探究。
知识点一认识串、并联电路1.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电源和两只灯泡、导线假设干)设计一个使两只灯泡同时亮的电路。
明确设计的要求,小组讨论设计的思路,共同设计电路并画电路图。
2.实物投影:投影学生设计出的各种电路图。
3.引导学生观察设计出的各种电路图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两只灯泡连接方式有两种情况,引出串联和并联的定义。
思考、分析、判断各个电路图是否合理,并归纳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只有两种:知识点二含开关的串、并联电路1.组织学生连接串、并联电路。
2.实验探究:教师:在你连接的电路中,想要探究什么问题?学生:(1)开关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教师:改变开关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其作用还一样吗?学生:(2)各元件位置变换,有什么影响?教师:试着去掉其中一个元件,有什么影响?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小组探究,交流、质疑、再探究。
指导学生对两种电路进行区别,并得出结论。
3.结论一:(1)在串联电路中,一只开关可控制所有用电器工作,且与开关的位置无关。
(2)在并联电器中,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而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4.结论二:(1)在串联电路中,只要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不通了。
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2)在并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不通了,其余用电器仍然工作。
夏津第二实验小学中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方案
夏津县第二实验小学中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我校工作计划,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研究在新形势下学科领域内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决定在全校开展语、数、英等学科的公开课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展示的平台。
二、活动时间本次讲课活动以一个学年度为活动周期,上学期二、三、六年级全体教师参与讲课活动,下学期一、四、五年级全体教师参与讲课活动。
三. 活动对象年龄满50周岁及以下的所有教师。
四.讲课要求1.参与讲课教师必须讲新授课,同年级组教师可商议讲同课异构,也可自选课题。
2.讲课教师必须用普通话授课,学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授课过程中应及时纠正学生写字姿势及坐姿。
3.板书应精心设计,规范书写,力求美观,简洁,重点突出。
4.利用好多媒体,做好课件,有效为教学服务。
5.学生评价应多正面引导,以肯定,鼓励,激励,表扬为导向。
6.讲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准备,深入钻研教材,力求高水平授课,应体现新课改的授课思想。
7、讲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听课。
三、听课、评课要求1.本次活动分学科,分高低段进行,要求同学科同学段的教师必须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提倡其他年轻教师积极听课。
2.每天讲课结束后,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组织进行评课,在当天及时评课,让讲课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明确教学中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让听课教师找差距,及时改进教学,各学科分管主任将会督促评课的开展。
3、根据学校安排听课老师提前到听课教室,不得迟到或早退,不得做任何与当时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
4、分管主任负责点名,并把点名情况计入期末绩效考核中。
四、讲课地点:讲课地点为统一在二号楼三楼多媒体教室。
五、上报课题时间:1.各学科教师上报讲课课题时间9月15日——9月17日下午放学前。
2.讲课安排按从高段到低段的顺序,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务必督促讲课教师按时上报讲课课题,然后由备课组长上报分管主任,语文陈洪起老师,数学杨桂红老师,英语石爱玲老师,综合纪素青老师。
大班科学实验公开课教案(精选15篇)
大班科学实验公开课教案大班科学实验公开课教案(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实验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实验公开课教案篇1【教材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小苏打、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更是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的玩具。
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而且这种气体的力量足可以吹起气球的现象,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神奇的体验。
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
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现象只是活动的载体,不是活动的唯一目标,活动旨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1.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了解产生气体的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记录、分享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每组一份活动材料:杯子、小苏打、盐、白糖、鸡精、醋、空瓶子、匙子、漏斗、气球,CO2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2.经验准备:课前让幼儿学会套气球。
【活动过程】1.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引导语: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好玩的科学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瓶子吹气球》。
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引发思考:气球为什么能鼓起来?套在瓶子上的气球中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用嘴吹的、打气筒打得、装的是热水?)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2.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
初中生物实验课公开课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课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 掌握观察细胞的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巧。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呼吸、营养、增殖等;
3. 观察细胞的方法:显微镜、染色剂等;
教学准备:
1. 显微镜;
2. 玻璃片、盖玻片;
3. 细胞染色剂(如甲苯胺蓝);
4. 生物切片制作样本;
5. 实验报告表。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兴趣。
2. 实验步骤:
(1)取一枚生物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先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的结构;
(3)将显微镜对焦到细胞的不同部位,观察不同的细胞器官;
(4)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特点;
3. 实验总结: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4.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园公开课流程
幼儿园公开课流程幼儿园公开课是家长们了解幼儿园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机会。
对于幼儿园而言,公开课也是展示教学成果并吸引新生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公开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形象,同时也可以体验到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快乐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在每次公开课前,幼儿园会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从教室布置到教学材料准备,所有细节都要事无巨细。
在教室中通常会布置可爱的氛围,比如挂上画有孩子们手工作品的墙贴,摆放一些寓教于乐的玩具等。
同时,教师们还会准备好各具特色的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确保一切安排妥当。
二、课堂展示公开课的内容多种多样,例如绘画、手工制作、语言表达和科学实验等。
在公开课开始之前,孩子们会充满好奇地等待着,而家长们也不禁心急地期待着自己的孩子的表现。
教师会纵观全程进行指导,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才艺。
例如,在绘画公开课中,幼儿园的教师会为孩子们介绍不同的绘画技法和颜料知识,并指导他们画出自己心中的美好画面。
在手工制作公开课中,教师会以示范的形式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创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互动环节为了增加家长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公开课通常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
这些环节旨在增强家长与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加深双方之间的情感联系。
例如,通过游戏环节来巩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提供了家长们与孩子们共同参与的机会。
在语言表达公开课中,教师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简单而有趣的话题,让他们进行自由表达,并鼓励家长们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
这样的互动环节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鼓励,同时也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
四、总结与反思在公开课结束后,幼儿园的教师会进行总结与反思。
他们会评估孩子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与家长沟通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进步。
同时,教师们也会倾听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开课流程对于幼儿园的教学品质和家长信任度至关重要。
大班科学实验公开课教案
大班科学实验公开课教案大班科学实验公开课教案「篇一」【教材分析】中草药是我国医学的宝费财富,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
幼儿在生活中应该接触过菊花、构杞、山楂等中草药,生病时,家长也会带幼儿看中医、吃中药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引导幼儿感知观察、探索体验,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神奇,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草药的探究兴。
【活动准备】1.杯子、句子幼儿每人1套,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莲子心、陈皮等常见的中草药。
2.《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药》、《走进大药房》,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8,“幼儿学习材料《我爱你中国》3.提前请家长与幼儿交流,帮助幼儿了解有关常见中草药的知识。
【活动目标】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和特征,了解它们简单的保健、治病作用。
2.观察并说出中草药的神奇,尝试根据药方简单配药、泡药、尝药。
3.感受中草药的神奇,以及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建议】1.请幼儿观看《鹿救母》的视频,感受鹿茸的神奇。
(1)播放故事视频,幼儿观看并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导幼儿回忆《鹿茸救母》的故事。
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亲的病?小结:青阳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药把奄奄一息的母亲治好了。
鹿真神奇。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究操作,认识菊花、构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特征及来源。
(1)请幼儿运用看、捏、闻、尝等方法观察中草药,引导幼儿说出中草药的名称、外形、味道等。
(2)请幼儿结合课件(常见的中草药)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讲述菊花、构杞、胖大海等中草药的简单特征。
提问:你发现了哪些中草药?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小结:中草药中有红有绿;有的捏上去软软的,有的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酸的,有的闻起来还有清香味呢。
科学实验公开课教案
科学实验公开课教案第一节:实验的意义与目标(1000字)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探究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将介绍实验的意义与目标。
实验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实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实验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是指学生具备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第二节:实验的设计与准备(1000字)实验的设计与准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将介绍实验的设计与准备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实验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知识和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实验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其次,实验的准备应该充分而细致。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对实验进行反复试验和调整,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实验的准备还包括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预习和讲解,使他们能够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第三节:实验的操作与观察(1000字)实验的操作与观察是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
本节课将介绍实验的操作与观察的步骤和要点。
首先,实验的操作应该规范和安全。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该按照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注意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实验操作涉及到化学药品和实验器材,学生应该正确使用和保管,避免造成意外和伤害。
其次,实验的观察应该细致和准确。
学生在进行实验观察时,应该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
第五章 数学实验-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
第五章数学实验-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文档概述本文档介绍了第五章数学实验-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的教学设计。
该教学设计旨在提供一堂优质的数学实验公开课,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理解数学实验的重要性和作用;- 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发展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实验的定义和分类;2.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3. 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准备;4. 实验过程的记录和数据分析;5. 结果的呈现和实验总结。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激发兴趣- 利用有趣的数学实验案例,引入数学实验的概念和作用;-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步骤二:知识点讲解- 介绍数学实验的基本分类和常见方法;- 系统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步骤三:实验设计与准备-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数学实验主题;-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和实验时间等;- 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并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步骤四:实验过程引导- 详细解释实验步骤,确保学生理解并能独立完成实验;-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数据。
步骤五: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 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提取有关的数学规律和结论;- 引导学生使用图表和其他形式呈现实验结果。
步骤六:实验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和建议,为实验提出改进的方案。
教学评价与作业布置- 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完成度、数据记录和准确性等;-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实验心得和结果;- 布置有关数学实验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准备- 教科书:第五章数学实验-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材);- 实验材料:根据实验设计所需的具体材料进行准备;- PPT或展示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案例。
读写联训系列实验课程(钱塘湖春行)公开课教案
读写联训系列实验课程《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曹悦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部分学生学会背诵.2、品味古诗形象语言。
3、学习、使用古诗的常用写作方法(结构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使用古诗的常用写作方法(结构方法)2、难点:学习、使用古诗的常用写作方法(结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上课前:安排两分钟左右的中国风音乐。
二、导入新课:1、课件直接出示课题《钱塘湖春行》,要求学生朗读两次。
要求:每一次间隔时间为5秒,教师要根据情况,指导学生读课题,可以为自由朗读,也可以齐读(建议自由大声朗读)!设计意图:读课题,猜内容用时:不超过20秒2、提问:从这个题目,你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答案:预设:地点、时间(季节)、事件设计意图:了解接下来的课文大约会学些什么, 让学生得到这节课的几个关键词,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用时:不超过30秒3、解析题目,点明体裁是一首古诗,提问:根据这个题目,你感觉,诗的内容会写一些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猜内容,在心里有一个对内容的印象。
用时:不超过1分钟4、那下面先带大家去看看钱塘湖。
要求:用心或者用笔记下你在影片中的所看所感。
课件出示影片:影片内容为:美丽中国.西湖旁白:在中国,以西湖命名的湖泊有不下30个,但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只有杭州西湖,她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浙江省的省会杭州,一座在国内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数千年前,西湖曾与大海相连,不远处的钱塘江,正是在这边水域的东部入海,江水带来的泥水不断淤积,最终阻隔了西湖与大海的联系,让这里成为内陆湖泊,自公元9世纪以来,西湖美景在四季轮转中,装载了越来越多的诗篇、故事与传说,据不完全统计,仅西湖的传说就有约630余个,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慕名而来的国际游客络绎不绝,也许,他们将为西湖续写更为多元的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西湖有影像感觉,从影象中想象接下去诗歌语言的美。
用时:不超过2分30秒5、看完影片,您在影片是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各抒己见。
初中公开课活动方案
初中公开课活动方案近年来,初中公开课活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身教学能力的舞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可行的初中公开课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本次公开课的目标是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通过公开课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二、活动内容本次公开课活动主题为“探索科学奥秘”,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主题引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奥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充分体验科学实践的乐趣。
3. 知识总结:教师对本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获得的实践经验。
4. 学生自主报告:通过学生自主报告的形式,让学生展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思考,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和互动。
5. 课堂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本次公开课活动安排为一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环节:主题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引述一些有趣的事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第二环节:实践探究(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观察等活动,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3. 第三环节:知识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探讨。
4. 第四环节:学生自主报告(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报告,展示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和收获。
5. 第五环节:课堂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
四、活动评价本次公开课活动的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
1. 学生评价: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包括活动内容、组织安排、学习收获等方面。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公开课教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公开课教案肇州县新福中学孙雅欣讲解板书思考归纳投影小结讨论小结演示讲解位置呢?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应写在箭头的上方。
3.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该实验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一. 适用范围一. 适用范围不易溶解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二. 优点二. 优点1. 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操作较为方便2. 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三. 缺点三. 缺点收集不如排空气法方便 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2. 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验满方法排水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证明已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假设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放置方法:正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检验及验满。
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是否仅此一种呢?非也。
实验室可用理解记忆[学生议论]1、试管如何放置?2、是否要密封?如何做?3、怎样收集?这跟它的物理性质是否有关?学生思考两种收集方法的优缺点学生讨论用两种收集方法收集氧气后如何验满?观察现象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并明确收集方法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
培养学生辨证看待事物的观点。
课题3 制取氧气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3.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4.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二、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文字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 + 氧气2.实验装置三、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加热二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公开课教案教案:化学实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目标:1.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 学会正确使用化学实验器材。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习内容: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及化学反应。
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器材和药品: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
2. 硝酸银溶液(0.1mol/L)。
3. 盐酸溶液(1mol/L)。
4. 化学试剂瓶、滴管、试管、玻璃棒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分别称取适量,分别加入试管中。
2. 碳酸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量的碳酸钠固体加入一个试管中,用蒸馏水溶解,摇匀。
3. 碳酸氢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固体加入另一个试管中,用蒸馏水溶解,摇匀。
4. 酸碱中和反应:分别取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5. 酸碱中和反应:分别取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酸试剂(盐酸溶液),观察是否发生变化。
教学重点:1. 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及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实验仪器和试剂的正确使用和处理能力。
教学方法:1. 示范实验法:教师先进行实验演示,然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评估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 课堂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拓展练习:1. 尝试使用其他试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观察结果。
2. 制定一份安全实验操作规范,要求清晰明确。
教学延伸:1. 可与其他相关实验内容进行结合,拓展学生的实验能力。
2. 可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公开课】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与解读【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基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事实和数据,运用归纳、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提出假说、构建模型、模拟实验、建构概念等教学活动:按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分析问题,透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现象来看分离定律的本质,从中体验科学探索讨程,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形成“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的初步认识。
【课标解读】本节的“问题探讨”通过红、蓝墨水混合的比喻,来说明融合遗传的含义,其意图是引导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验类比遗传现象,暴露学生的错误概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产生融合遗传是否合理的疑问。
在问题中,教材引导学生分析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
这是本节将要学习的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之一,这样就将“问题探讨”情境中创设的问题与本节内容联系在一起,为进一步理解本节所述的孟德尔的颗粒遗传观点埋下伏笔。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是遗传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即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其内容理论性强,逻辑严密,是发展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学习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良好载体。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过花的结构及发育,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等知识,但是学生缺乏遗传细胞学基础,即学生还没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这反而有利于学生人从孟德尔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
【公开课教案】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1课时〖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4.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比较的能力及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细菌和真菌培养熟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归纳出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3.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中探究方案的制定,经验交流后能够正确地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1.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探究实验的观察记录;2.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培养的不同形态的菌落、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蘑菇、足癣和背癣的图片、实物投影仪、培育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琼脂、培养皿、烧杯、牛肉膏、蛋白胨、酒精灯、吸管、三脚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等)。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下列问题:(1)馒头存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长“毛”?(2)腐烂的树枝怎么会长有木耳呢?(3)营养丰富的牛奶和米饭为什么变质了?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食物变质、物品发霉等生活经验,尝试回答:(1)存放久了的馒头会长出“毛”,这是真菌中的霉菌;(2)腐烂树枝上长出的木耳实际是真菌;(3)牛奶和米饭变质了,这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作怪。
师生达成共识:自然界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
由此导入新课。
2.问题导入:教师提问:“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它们生活在哪里?”“同学们是怎样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的?”“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吗?”通过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细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公开课教案课件
❖ 四、注意事项 ❖ (1) 仪器安放到三脚架上, 必须旋紧连接螺旋, 检查是否连接
牢固。 ❖ (2) 瞄准目标必须消除视差, 每个测站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 (3) 水准尺读数应从小数向大数增加方向读, 必须读4位数, 不
到1米的读数, 第一位数为0, 如为整分米、整厘米读数时, 相 应的位数也应补0。 ❖ (4) 在水准测量中, 相邻前、后两站观测中的转点位置不得变 动。 ❖ (5) 当用水准仪瞄准时, 水准尺必须立直。尺子的左、右倾斜 观测者在望远镜中根据十字丝可以判断, 而水准尺的前后倾 斜则不易察觉, 立尺者应站立尺子的左侧或右侧观察。 ❖ (6) 每站观测完毕后, 必须及时进行计算, 检核满足要求后才 能搬站。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
❖ 〈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 1.认识水准仪的仪器构造及各部件名称 ❖ 2.水准仪的安置和使用 ❖ (1)安置仪器 ❖ 仪器所安置的地点称为测站。在测站上松开脚架伸
缩螺旋,按需要调整架腿的高度,旋紧螺旋,张开 架腿使架头大致水平并踩实架腿。打开仪器箱取出 仪器(注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一手握住仪器 , 一手将三脚架架头上的连接螺旋旋入仪器基座内(松 紧适度),关上仪器箱。
19
❖ (4)计算竖盘指标差x=1/2(R+L-360º)=1/2(αR-αL) ❖ (二)视距测量(每人独立测定3个点,并进行视距计算)。 ❖ 用盘左位置,打开竖盘自动归零补偿器。 ❖ (1)量仪器高i(精确到厘米) ❖ (2)瞄准竖直于测点上的视距尺,得下丝读数l下,上丝读
数l上,中丝读数V(读至毫米) ❖ (3)读取竖盘读数L(读至秒) ❖ (4)记录上述数据,检查三丝读数1/2(l下+l上)-V≤±2mm ❖ (5)视距测量计算 ❖ 计算测站点至观测点的水平距离D.高差hi、及观测点高程Hi ❖ D=klcos2α(l=l下 -l上),取至0.01m ❖ hi=Dtanα+i-V ❖ Hi=HA+hi(精确到0.01m,假设HA=100.00米)
五年级上册实验讲课稿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证实植物一些器官结构是如何适应 其生活环境。
试验办法:
将仙人掌和绿萝浇透水,用大塑料袋 罩住,在基部扎紧,12小时后观测。
试验现象:罩着仙人掌塑料袋内水珠很少,
罩着绿萝塑料袋内有诸多水珠。
第12页
试验结论:
仙人掌肥厚茎能储存水分,变成刺状 叶子能减少水分蒸发,适合生活在干旱 环境中。
绿萝茂盛叶子有助于水分散失。 适合生长在水源充足环境中。
试验材料:芹菜、水瓶、水、红墨水 试验办法:
1.向水瓶中倒入半瓶水,滴几滴红墨水。 2.把几颗无根芹菜放入水瓶中。 3.过几种小时后观测并统计现象。
试验现象:芹菜茎和叶都变红了。 试验结论:茎含有吸取作用。
第10页
葵花向阳------向光性、向地性试验
第11页
仙人掌刺----------植物蒸腾作用对比试验
试验目的:
颜色越深材料,吸热本事越强。
试验材料:
涂成黑、红、白三种颜色铁片、凡士 林小豆子、200度台灯。
试验办法:
1.在黑、红、白三种颜色铁片上分别用凡士 林粘上一粒小豆子。 2.打开台灯照射铁片,观测试验现象。
第24页
试验现象:黑色铁片上小豆子先掉落。
另一方面是红色铁片小豆子,最后 是白色铁片小豆字掉落.
打两个小孔。
4.将两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5.观测两个容器中每间隔1分钟温度
改变。
第15页
试验现象:
时间(分钟)
烧瓶中水温度 (°c)
锥形瓶中水温 度(°c)
0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4 444 4 7554446454443 162987 . 6 . . . 4 .
2024年小学公开课活动计划方案(二篇)
2024年小学公开课活动计划方案进一步规范我校教研工作,加强民汉教师教研活动的统一管理,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切实增强中层领导以身作则,带动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促使教师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相互提高。
从而提升教师个人整体素质。
本学期依据学校工作计划,开展中层领导公开课活动。
一、活动时间-____月____日二、活动目的通过本项活动,给每位教师搭建锻炼自我,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实现教师间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三、活动要求1、作为中层不得找任何工作上的理由,每天要认真钻研教材,依据新课标,上好每节课。
教学常规从自我开始严格把关,随时随地迎接各级领导、教师走进课堂听课。
2、每位教师要根据学校公开课安排,以朴实的常态课为主,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授课方案。
上好本学期公开课。
3、进班听课的老师有执教者发放“课堂教学评价表”,人手一份。
4、为不影响听课教师的正常授课,做最小的调课变动。
授课时间一律为第三节-第六节课。
望执教者在接到通知后做好准备,如有变动请提前通知教务处。
5、公开课教案一律打印,附听评课后的感受,评价表上交教科研室存档。
6、课后执教者要积极反思,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7、公开课结束后教务处安排反思交流时间,全体教师必须积极认真参加,针对你所听的课发表见解,执教者虚心听取,有问必答,无故不参加者视为旷职。
四、活动过程1、李志远负责书写活动计划及总结。
2、吴晓媛负责登记公开课安排。
3、杜洪江负责图片采集。
4、戴永萍督促活动的落实、徐彩玲汇报。
2024年小学公开课活动计划方案(二)一、活动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我们计划在2024年举办一系列小学公开课活动。
初中生物实验课赛课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课赛课教案
教学内容: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与过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3. 提高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技能。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若干各种植物叶片、烧杯、隔水瓶、灯泡、水槽等;
2. 实验试剂:水、二氧化碳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介绍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实验前准备(5分钟)
1. 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试剂;
2. 将植物叶片浸泡在水中,让其吸收充分水分。
三、实验过程(20分钟)
1. 将一片叶子放入隔水瓶中,加入少量水;
2. 将另一片叶子放入隔水瓶中,加入少量水和少量二氧化碳;
3. 将装有叶片的隔水瓶放入水槽中,接通灯泡照射;
4.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讨论(10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两组实验的对比结果;
2. 讨论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3. 总结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五、实验总结(5分钟)
综合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六、作业布置(2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实验报告,总结该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
教学反思:
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2. 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注重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聘课程专家
通用技术教室
(3号楼一层)
周四(10月20日)
下午1:40-5:00
程鲁华
青年教师展示课
技术与设计
宁华
研究性
学习
青年教师展示课
开题论证课
季毅
李国卿
外聘课程专家
第三多媒体教室
周五(10月21日)
下午1:40-5:00
温学琦
交流研讨
我校研究性学习教研汇报
温学琦
音乐
交流研讨
我校音乐教研汇报
周二(10月11日)
上午8:00-11:30
高翠刚
专家报告
张伟
历史
青年教师展示课
辛亥革命
赵素英
段进生
第二多媒体教室
周三(10月19日)
上午8:00-11:30
魏明
专家报告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外聘课程专家
通用技术
外校名师交流展示课
《纸牌桥承重试验》
丁勇
平阴一中
王秀玲
周二(10月18日)
下午1:40-5:00
张琳
青年教师展示课
单元复习课(高二)
马宝栋
数学
省级大赛观摩课
函数应用
林宝磊
常传洪
外聘课程专家
第二多媒体教室
周一(10月17日)
下午1:40-5:00
杨育红
庄增臣
(附中)
化学
名师交流展示
“同课异构”特色课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2课时胶体
冯玉
樊勃生
济南中学组长
外聘课程专家
下午1:40-5:00
张海
孟庆鹏
地理
“同课异构”特色课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时郑华
程菊
外聘课程专家
第二多媒体教室
周四(10月20日)
上午8:00-11:30
潘海东
高守英
学科专家讲座
中学地理教学发展趋势与高考趋势
徐志梅
政治
省级大赛观摩课
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赵炳勇
(附中)
刘廷祥
外聘课程专家
第二多媒体教室
专业训练展示
高洁
刘大多
外聘课程专家
音乐教室
周五(10月21日)
下午1:40-5:00
高洁
美术
青年教师展示课
设计·购物环保袋
周迎峰
丁建国
外聘课程专家
美术教室
(体育馆二层)
周五(10月21日)
下午1:40-5:00
肖钢
交流研讨
我校美术教研汇报
肖钢
体育
交流研讨
我校体育教研汇报
专业训练展示
吴茂芹
王建军
外聘课程专家
第二多媒体教室
周五(10月21日)
下午1:40-5:00
吴茂芹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年10月
附表:教研展示周活动安排
科目
展示类型
课题
主讲人
专家
地点
时间
主持人
语文
外校名师展示课
“同课异构”特色课
烛之武退秦师
许风霞
万福成
刘笑天
外聘课程专家
第二多媒体教室
周五(10月21日)
上午8:00-11:30
刘敏
柴西芬
英语
国际部教师展示课
美国社会与文化(高一)
Emily Grace
徐汉东
外聘课程专家
第二多媒体教室
第二多媒体教室
周三(10月19日)
下午1:40-5:00
刘沂珍
张家鹏
生物
外校名师展示课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邢怀庆
樊庆义
外聘课程专家
第二多媒体教室
周二(10月18日)
上午8:00-11:30
张怡明
青年教师展示课
亓艳青
物理
青年教师展示课
圆周运动复习课
沈明
田序海
外聘课程专家
第二多媒体教室
周四(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