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成语
高考语文二轮温习正确利用成语导学案1
正确利用词语(成语)【学习目标】1.熟悉成语运用的高考题型。
2.把握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设误类型的成语题,并能联系语境,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3.积累、整理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的成语,学习答题技能。
【重点难点】1. 积累、整理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的成语;2. 学习答题技能,能联系语境,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学法指导】分析、归纳、整理、练习巩固。
【学习进程】一、自主学习1.认真阅读《三维设计》P6。
弄清辨析成语方式一、方式二。
2.真题引领(1)(2012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利用适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超卓,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那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职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不屈不挠,表现出高贵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2)(2012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适当的一组是:(3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开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赫赫出名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更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赫赫出名弄假成真二、合作讨论:1. 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不是运用适当,为何?(1)这部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偷偷的。
(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钱乃至低于本钱,这对消费者来讲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4. 高考成语题型解析5.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分类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学习的成语,总结其含义、用法和出处。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成语辨析与运用2. 成语错误类型分析3. 成语辨析技巧讲解4. 成语运用实例解析5. 高考成语辨析题目练习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成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构成3. 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4. 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及辨析5. 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
2. 难点: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考查形式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高学生的成语辨析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构成,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错误用法及辨析,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5.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成语故事:介绍一些成语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底蕴。
2.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和反应能力。
3.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成语运用,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
七、高考成语真题解析2. 解析高考成语真题中的错误用法,让学生了解高考成语考查的难点。
3. 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真题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八、成语辨析练习1. 设计成语辨析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成语辨析能力。
2. 分析练习题的答案,讲解成语错误用法的原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高考语文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成语题型和考点;2. 掌握常见成语的意义、用法和相关知识;3. 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常见成语的意义、用法和相关知识;2. 成语在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成语的理解和运用;2. 高考语文考试中成语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准备:1. 教材:高考语文教材、高考语文试题;2. 多媒体设备;3. 教学素材:成语例句、成语故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成语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高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成语题型和考点;2. 分析成语的意义、用法和相关知识;3. 讲解成语的来源、典故和文化内涵。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针对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成语题型,分析解题技巧;2. 通过多个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3. 引导学生积累解题经验和技巧。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成语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2. 分组讨论、展示答案,并进行互评;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供更多的成语例句和成语故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运用成语进行写作;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成果。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3.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成语例句和成语故事;3. 高考语文试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2. 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3. 学生对高考语文考试中成语题型的解题技巧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贴近高考语文考试的要求;3. 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高。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的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辨析练习三、教学过程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成语的概念、来源和构成,分析成语的特点。
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归纳总结高考成语错误类型,分析错误原因。
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举例说明。
4. 成语辨析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练习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成语复习策略1. 分类复习:将成语按照词义、用法、出处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归纳总结:对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识别和避免错误的能力。
3. 成语接龙: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七、成语辨析技巧1. 词义辨析:掌握成语的准确词义,区分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
2. 语境分析:根据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填空。
3. 逻辑关系:注意成语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使用错误的成语。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复习目标】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重点: 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知识讲解】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1.理解的含义, 不可望文生义2.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 把握比喻义3.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①形相近而义不同的②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③褒贬色彩不同的4.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一、理解的含义, 不可望文生义。
(4)(7)(13)(19)(22)(27)屡试不爽: 爽, 差错。
多次试验都不错。
间不容发: 间jiàn, 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不足为训:训, 教导、规范。
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
大方之家:大方, 专指学者、内行人。
身体力行教学相长不速之客素不相能不齿于人曲突徙薪首鼠两端夜阑人静因人成事醍醐灌顶二、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 把握比喻义。
(16)(45)方枘圆凿zuò: 方榫头, 圆榫眼, 两下里合不起来。
比喻两者格格不入。
和盘托出: 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都托出来。
原来比喻毫不保留地全都拿出来。
后来比喻毫不保留地说出实情。
李代桃僵: 僵, 干枯。
原意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来比喻兄弟间互爱互助。
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登堂入室: 堂, 正房。
室, 内室。
进了正房又入内室。
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振聋发聩:声音大得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
比喻言论激昂, 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 几乎要把耳朵震聋了。
)三、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24)骇人听闻: 骇, 惊吓。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耸人听闻: 耸, 惊动。
夸大或捏造事实, 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鞭长莫及:莫, 不。
及, 到。
原意是鞭子虽长, 却不能打到马肚子。
后比喻相隔太远, 统治或影响的力量达不到。
望尘莫及:莫, 不能。
及, 到。
原意是望着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能够运用成语丰富语言。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运用4. 成语的辨析与练习5.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成语的正确运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理解和辨析,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分析成语的正确运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实例,分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举例说明成语的正确运用。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分享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题的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相关成语题目,评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成语词典:提供成语的定义、例句和故事背景。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成语例句、成语故事和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语文成语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复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高中语文中常见的成语。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辨析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2. 运用成语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成语的例句和解释。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包含一些常见的成语,引导学生猜测成语的意义。
步骤二:复习成语的意义和用法(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成语,逐一解释其意义,并给出例句。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黑板进行展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步骤三:辨析成语的意义(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相似的成语,让学生分析其区别,并解释其不同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境来理解成语的意义,或通过比较不同成语的用法来辨析它们。
步骤四:运用成语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或口语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表达中尽量运用所学的成语。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或口语表达示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并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问。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程度、运用成语的感受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成语运用能力等问题。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查找更多的成语,并整理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2. 学生可以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积极运用成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成语
高考复习专题——成语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今身处信息化时代,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了在网上_______,尽情吐露心声的机会。
②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与悉尼华人文化艺术界座谈会上,代表们____________,对海外华人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各种建议和希望。
③我市召开大学生村官论坛暨2015年新任大学生村官分配对接会,会上,老村官们毫无保留,___________地给新村官们讲述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体会。
A.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B.畅所欲言推心置腹各抒己见C.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畅所欲言D.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推心置腹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3.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大家怀着极大的兴趣,提出《雷雨》研究中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
B.以我们学过医学的人看来,就是用心地要去吹毛求疵....,也找不出什么破绽。
C.那是因为周大少爷时来运转....,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D.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的不期而遇....,通过叙述揭示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让他们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4.下列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口三个代表,闭口为人民服务,这位正人君子台上一套,背后又一套,实在令人讨厌。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成语复习细归类巧记忆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高考成语复习细归类巧记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构成规律和特点,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对成语的分类和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成语知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成语的构成规律与特点1.1 成语的构成方式1.2 成语的特点1.3 成语的分类第二章:成语的理解与运用2.1 成语的意义2.2 成语的感情色彩2.3 成语的运用场合第三章:成语的来源与故事3.1 成语的来源3.2 成语的故事背景3.3 成语的演变过程第四章:成语的分类归纳与复习4.1 成语的分类4.2 成语的归纳方法4.3 成语的复习策略第五章:成语的应用与拓展5.1 成语的应用技巧5.2 成语的拓展练习5.3 成语的运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成语的构成规律、特点、分类和意义等基本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实际运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成语。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进行成语的分类归纳和复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成语的应用和拓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成语分类归纳和复习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成语运用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对成语知识的复习和运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教辅资料,用于讲解和复习成语的基本知识。
2. 成语故事书籍或视频资料,用于介绍成语的来源和故事背景。
3. 成语应用练习题库,用于进行成语的分类归纳和复习练习。
4.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分析成语的实际运用实例。
六、成语的误用与辨析6.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6.2 成语误用的原因与避免方法6.3 成语的辨析与正确使用七、成语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应用7.1 成语在高考语文选择题中的应用7.2 成语在高考语文阅读题中的应用7.3 成语在高考语文写作题中的应用八、成语积累与记忆方法8.1 成语的积累策略8.2 成语的记忆方法8.3 成语的复习与巩固技巧九、成语的实际运用与案例分析9.1 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9.2 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9.3 成语在媒体传播中的运用十、成语复习的总结与提升10.1 成语复习的重点与难点10.2 成语复习的策略与方法10.3 成语运用能力的提升与拓展教学内容详细解读:六、成语的误用与辨析6.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自相矛盾、不分轻重缓急等。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识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是固定结构,具有特定的含义,往往隐含一定的道理。
学生在使用成语时,要确保成语的意义与句子的上下文相符合。
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历史、神话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要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增强文化底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2. 教学难点:成语的准确运用,成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故事导入法:以成语背后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来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正确运用。
3. 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介绍成语的起源,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来源,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成语接龙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要求每个成语都要准确无误,接龙过程不能中断。
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
2. 成语辨析大赛:学生分组进行成语辨析,教师给出成语,学生要快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
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成语运用准确性:通过成语接龙和成语辨析环节,评价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成语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成语的准确运用和作文中的成语使用。
高考复习专项:成语(学案)
学习过程一、复习预习复习:实词: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褒贬色彩,词语的使用对象、适用范围、搭配;虚词:连词、副词、介词的运用。
预习:(1)判断成语的意思及根据语境推测成语的意思。
(2)了解成语的出题方式。
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 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①并列式:披坚执锐防微杜渐②承接式:先斩后奏见异思迁③目的式:削足适履越祖代扈④因果式:水滴石穿水落石出⑤主谓式:杞人忧天夜郎自大⑥动宾式:不见经传拒人千里⑦动补式:退避三舍无动于衷⑧连动式:画蛇添足刻舟求剑⑨兼语式:请君人瓮引狼人室⑩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考点/易错点2 成语的感情色彩①褒义:风起云涌殚精竭虑②贬义:处心积虑满城风雨③中性:今非昔比风雨交加考点/易错点3 成语的出处①古代寓言故事:望洋兴叹与虎谋皮②历史故事:煮豆燃萁闻鸡起舞洛阳纸贵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举一反三昭然若揭三、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
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B.他在学术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
C.他平时做事总是不紧不慢,安之若素,一点竞争意识也没有。
D.对于如何解决困扰公众和社会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众议纷纷,莫衷一是,以至于高强部长表示,这个问题“目前尚无灵丹妙药可以解决”。
【答案】D【解析】(A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应为忌讳说。
B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本句只强调一个人,所以不恰当。
C安之若素:对于危境或者异常情况,一如平素,泰然处之。
此句不合语境)【例题2】【题干】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政府安土重迁,拨给搬迁到外省的移民一大笔搬迁费,使他们在建好新的家园之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
B.真是怪事,电影院一挂出“少儿不宜”的牌子,观众反而多起来,都开演半个小时了,人们还不绝如缕地往影院赶。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成语填空试题解析宝鉴
【答案】苟且偷生
【解析】从标点符号看结构,从句中的分号可以看出,两个“要知道”之间属于并列关系。“生之可贵”与“死不足惧”相对比,前者强调“生”,后者强调“不怕死”;“轻易言死”侧重“轻易”,强调不怕死但也不轻易说死,突出“生”的意义。由此推断前文的核心词应该是“生”,但也不能为了生而生,苟且的生,毫无意义的生,从而强调“生”的意义,即填写“苟且偷生”。
毕恭毕敬:恭,谦逊有礼,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2.提示分析法
一个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首先会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换言之,该用哪个成语,语境早已规定好了它的语意。任何成语在句子、语段中绝对不是“孤立”的,总与上下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分析语境,就是把种种联系找出来。
通读语段,了解语段重心,尤其要认真阅读成语所在句子,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弄清前后表意重心,认真分析与体会语境的提示性词语。成语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语境会或明或暗的对该成语进行阐释、照应或提示,圈画出所填成语的前后提示词语,然后按语境意思选择成语。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②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简、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
【答案】①不解之缘②秘而不宣(守口如瓶)③屡见不鲜(或司空见惯)
【解析】第①处填“不解之缘”。突出科学家栾恩杰修改专业之后和国防、航天事业的缘分,体现科学家与航天事业密不可分的关系。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
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误用情况。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误用的原因和对策。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
四、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1.1 成语的定义1.2 成语的基本特点(来源、结构、意义等方面)2. 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2.1 成语含义与语境不符2.2 成语用法错误2.3 成语搭配不当2.4 成语色彩误用2.5 成语重复或矛盾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3.1 成语来源分类积累3.2 成语用法分类积累3.3 成语典故和例句记忆3.4 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成语误用的严重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使用和积累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环节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成语接龙游戏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与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相同。
2. 教师点评游戏的精彩瞬间,纠正成语使用不当的情况。
活动二:成语辨析竞赛1. 教师给出成语,学生判断其是否使用正确。
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3. 教师总结错误类型,并进行讲解。
七、教学策略策略一:案例分析法1. 教师展示成语误用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2. 学生通过案例学会识别成语误用的类型,提高辨析能力。
策略二:情境教学法1. 教师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成语。
成语复习教案6篇
成语复习教案6篇成语复习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学生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力,语言表达、写作、合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1、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
2、每组请一名学生按成语的意思练习表演。
3、指导学生通过校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积累成语,作好活动的`准备。
一.成语接龙的活动形式开始上课:每人一个成语_同学们,几年来的语文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了吧。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进入成语活动,共同享受成语带给我们的乐趣吧!二、找成语。
老师即兴说一段话(内容关于学校及班级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请同学们认真听,找出其中的成语,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快又准。
三、写成语。
同学们,不仅咱们的学校,咱们的班级变化了,我们美丽的家乡开发区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吗?四、走进成语乐园。
1、带数字的成语你知道吗?2、自然景物的成语知多少?3、人物品质的成语知道吗?4、动物园里的成语有多少呢?5、带近义词的成语你知道吗?五、走进成语植物苑顺()摸()()落归()粗()大()火()银()()红()绿沧海一()囫囵吞()胸有成()()断丝连世外()源()立()群()头()尾六、走进人体成语宫。
()瞪()呆()舞()蹈()亡()寒()红()赤劈()盖()()濡()染()来()去三()六()摩()接()推()置()七、我们和成语手拉手交朋友。
把意思相反的两个成语用线连起来,两全其美寥若晨星当局者迷两败俱伤雕虫小技鬼斧神工浩如烟海别开生面流芳百世默默无闻墨守成规并驾齐驱赫赫有名旁观者清分道扬镳遗臭万年八、看图猜成语。
出示活动图,同学们抢答成语九、成语表演。
请几位课前有准备的同学表演,然后请同学们猜出有关的成语。
十、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觉到了成语带给我们的乐趣。
在我们的写作当中,如果用上了成语,也能为你的作文添色不少。
高考语文二轮温习正确利用成语导学案2
正确利用成语【学习目标】1.熟悉成语运用的高考题型。
2.把握褒贬失当、谦敬错位设误类型的成语题,并能联系语境,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3.积累、整理易褒贬失当、谦敬错位的成语,学习答题技能。
【重点难点】1.积累、整理褒贬失当、谦敬错位的成语;2.学习答题技能,能联系语境,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学法指导】分析、归纳、整理、练习巩固。
【学习进程】一、自主学习。
参考《三维设计》P6。
弄清辨析成语方式三、方式四。
真题引领(1)(2014新课标卷II)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适当的一组是(3分)①消防工作必需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便现有的产品杨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蓄与新产品开发。
③若是咱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及早防备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B.及早防备未雨绸缪防微杜渐C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及早防备 D.未雨绸缪及早防备防徽杜渐(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利用适当的一句是(3分)A. 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加%,总收入同比增加%,增加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B. 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千米扩至2370平方千米,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 国际田联专家诊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D. 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有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醒的评说。
二、合作讨论1. 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不是运用适当,为何?(1)你虽然安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此后,你工作中碰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碰到什么困难,我必然会大力相助....的。
(2)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咱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3)您方才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敞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必然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成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增强语言魅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 成语的定义2. 成语的特点3. 成语的来源与构成第二章:成语的分类与记忆1. 成语的分类2. 成语的记忆方法3. 成语的积累与运用第三章:成语的运用与辨析1. 成语的正确运用2. 成语的误用与辨析3. 成语的运用技巧与实例分析第四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1.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2. 成语在文段中的作用与分析3.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对策略第五章: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1. 成语在写作中的作用与意义2. 成语的恰当运用与搭配3. 成语写作实例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分类、记忆方法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正确与误用,提高学生对成语运用能力的认识。
3. 阅读理解法:通过成语在文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2. 练习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练习和作业。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成语在文段中的应用,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4. 写作能力:通过成语写作实例,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成语故事书籍或文章。
3. 成语运用实例和误用案例。
4. 成语写作模板和优秀范文。
六、成语的来源与故事1. 成语的来源:古代文学、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
2. 成语故事讲解: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成语,讲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3. 成语故事的作用:增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七、成语的辨析与练习1. 成语的误用类型: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等。
2. 成语辨析方法:根据语境、词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辨析。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演变和活用4.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成语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成语的特点和用法2.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成语的不同用法和意义,帮助学生区分和辨析成语3. 实践训练法: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成语有基本的认识3. 分析成语的来源和分类:讲解成语的来源,如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文学名著等,并介绍成语的分类,如人物成语、动物成语、植物成语等4. 探讨成语的演变和活用: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如古汉语成语到现代汉语成语的演变,以及成语的活用,如成语的颠倒使用、成语的拆分使用等5. 练习成语的运用和辨析:提供一些成语句子,让学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并解释原因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供一些拓展的成语,供学生课后学习和巩固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等,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成语意思、用法和辨析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情况。
1. 成语词典:提供成语词典,供学生查阅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成语案例资料:准备一些成语的案例资料,用于讲解和分析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 成语练习题:准备一些成语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成语一、考试说明成语的《考试说明》能力要求点同前边近义词,此不再赘述。
二、考查方式对成语的考查,侧重点是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和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的能力。
近几年的考查方式基本上都是判断选择的形式。
题型一:选择判断成语运用正确与否;题型二:运用近义成语填空。
三、应考方略熟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当一个词来用。
因此,正确使用熟语和使用实词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
通常要注意这些方面:.色彩不明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蠢蠢欲动”本指虫子及其它生物缓缓移动,后用来比喻坏人准备进攻或行动,多含贬义,用在来我国投资的外商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2.断词取义熟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熟语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抛开熟语其它语素的意义,就会导致熟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
如: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
在句中只断取了熟语中的“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
3.对象误用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指搬运书籍时,把牛累得出汗,存放书籍时,装满了屋子。
这里明显是因为不知道使用对象,而把用于书的熟语扩大到人身上。
4.谦敬错位有些熟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
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这里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5.功能混乱每个熟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
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如: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熟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熟语,充当了状语。
6.不合语境有些熟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
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
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熟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是不恰当的。
7.望文生义熟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熟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在句中使用时,由于望文生义,误解成了美好之意。
8.形近混淆有些熟语与其他熟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
如: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负众望”意思是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而句中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熟语“不孚众望”混淆了。
9.特定用法有些熟语随着语言的演变,形成了固定的常用义,但本义也没有完全废除,只是使用较少。
使用时就不能只从常用义入手,以免误用。
如:本来还不错的一篇,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不三不四”本义是不像样子,后来比喻行为不正派,在该句中用的是本义,是正确的。
还有些熟语使用时离不开特定的句式,如果不了解,也会出错。
如: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这个熟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使用就不恰当了。
四、高考原题详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
B.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
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答案:D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D 级。
A项缓和:使不再紧张;变和缓,如缓和紧张局势。
“药效缓和”使用不恰当,可将“缓和”改为“平和”。
B项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一般用于整顿纪律、整顿作风等。
可改为“整理”。
c项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骄傲的样子。
这里属于贬义词误用。
可改为“神清气爽”。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此题的关键,一要重视平时积累,对不熟悉、不了解的成语要弄清词语意义、用法规范、感情色彩,切忌不求甚解或望文生义;二要结合提供的语境去辨别有关成语的运用,特别是注意从词语与语境之间的使用对象、使用范围、感情色彩、特定情境等方面加以判别。
使用成语,就表明成语是处在一种“动态”之中的;利用语境,就是要通过对上下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来寻找解答成语运用题的钥匙。
A项中“无所不为”意思是不论什么事都干,多指做坏事,是贬义成语,显然不符合语境。
B项中“安土重迁”意思是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从句中语境看是指乐于搬迁,而不是不愿搬迁,属于望文生义。
D项中“不耻下问”为谦辞,指向比自己地位和学问低的人请教,不符合语境含义。
五、成语专项训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儿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都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回到住所后,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英勇而机智的荆柯,筹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嬴政上钩,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
B.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c.文化领袖的形成,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还需要一个让公众认同的过程。
任凭一两件事,不足以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赛前奢侈地偷得一日闲情。
B.正是凭着坚忍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
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鸽子能利用地球磁场来导向,相映成趣的是,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一种细菌也能感应地球磁场,这种细菌在磁场中的行动方向就像是一个罗盘针。
B.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地跟她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末班车。
c.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使家里的每件物品都物尽其用,就可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量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
D.这些优秀作品并没有在获奖后被束之高阁,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丰富文化市场,让本地群众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D.上山路上,我们常打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煞有介事地东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