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系统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1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1

X
B
n 0
B
dnB
X K dnK )
= X A dnA+ X B dnB……+ X K dnK
X =

X
0
dX = ( X1dn1 X 2 dn2
已知:X(T,p,n) , X B (T,p,x)
XB
与混合物组成有关,但按比例加入 nA,nB,…,
保持 xA,xB,…不变,则 X B 也不变
k
Z Z dp dZ= ( ) p ,nA ,nB ,n C nk dT + ( ) p T Z Z )T , p ,nA ,nC nK dnB +( ) p ,nB ,n C nk dnA + ( nB nA Z + ……+ ( )T , p ,nA ,nB , nk 1 dnk nk
X X (T , p, nA , nB , nC ...)
等 Tp: dX X B dnB
B
注意:
X )T , p 1)对纯物质: X = X m = ( n
摩尔量=偏摩尔量 2)多组分: X B X B,m
X X )T , p ( )T , p ,nC ≠ ( n nB
由集合公式:X =
B B B B B
B
(2)
此式与前式相减得:
n dX 0 除以 n= n → x dX 0

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章

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章

,
H H B ( nB )T , p,nC ,
A
AB
( nB
)T , p,nC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U U B ( nB )T , p,nC
S
SB
( nB
)T , p,nC
G
GB
( nB
)T , p,nC
返回
2020/8/23
§4.பைடு நூலகம் 偏摩尔量
偏摩尔量的定义
X def X
B
( nB
)T , p,nC
共同点 (1)向系统中加入组分 B 后,各组分的浓度不发生变化。
(2)两种理解方法中,均已折合成1mol组分 B 对恒定组 成的多组分系统广度量 X 的贡献。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8/23
§4.1 偏摩尔量
偏摩尔量的定义
X def X
B
( nB
)T , p,nC
V
VB
( nB
)T , p,nC
溶质的组成标度以 x表B 示的化学势表达式
μB (溶质) μx,B(溶质) RT ln(xB )
溶质选取不同标准态,标准化学势不同;但对 一定组成稀溶液溶质来说,其化学势是相等的。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8/23

多组分系统

多组分系统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4.1 引 言

1.基本概念

1)多组分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所组成的系统。(多组分系统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相互均匀混合而构成的系统。 (可以是气相、液相或固相) 3)溶 液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在分子级别呈均匀混合而成的系统。 (2)溶液组分命名:溶质,溶剂。 (3)分类:

(1)固态溶液、液态溶液。 (2)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4)应注意问题:形成溶液后,一般溶质、溶剂受力 情况与纯组分受力情况不同,所以对它们研究方法是不同的。 2.溶液中物质受力情况

溶剂-溶剂 f 11 ,溶质-溶质 f 22 ,溶剂-溶质 f 12。 1) 纯态: 溶质 f 22 溶剂 f 11 2) 稀溶液: 溶质 f 22 溶剂 f 11 3) 中等浓度: 溶质 f 22,f 12 溶剂 f 12, f 11 4) 高浓度: 溶质 f 22 溶剂 f 12 3.受力变化同热效应关系

1) 放热

2) 吸热

3) 不吸热不放热

§4.2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1.组成表示法

1)B 的质量浓度: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所含B 的质量。

1211,22f f f >121122,f f f <121122f f f ==()B B m V

ρ=

单位 与T 有关

2)B 的质量分数:单位质量混合物中所含B 的质量。

单位为1,与T 无关

3)B 的浓度: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所含B 的物质的量。 单位 或 同T 有关。

4)B 的摩尔分数( 或

):组分B 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中总物质的量的比值。 单位为1,与T 无关

多组分沸点

多组分沸点

多组分沸点是指多个不同成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沸腾时达到的温度。在多组分系统中,每个组分的沸点都会受到其纯物质状态下的沸点影响,同时还受到其他组分和混合物组成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多组分系统中每个组分的沸点影响因素。对于纯物质,其沸点取决于物质的分子结构、温度和压力。在多组分系统中,每个组分的沸点将受到其他组分的影响,因为它们会改变混合物的蒸气压和温度。此外,混合物的组成也会影响沸点,因为不同组分的相对浓度会影响混合物的蒸汽压和温度。

当多组分液体混合物沸腾时,其温度将达到一个恒定值,这是由于液体分子从液相转变为气相所需的能量被蒸发产生的压力提供。在达到平衡时,蒸发速率和凝结速率相等,这使得混合物的温度保持恒定。这个恒定的沸腾温度是由各个组分的沸点以及它们的浓度和相互作用决定的。

对于特定的多组分系统,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其沸点。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蒸馏、精馏、溶液法等。在这些方法中,混合物被分离成纯物质,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测定其沸点。对于某些系统,可以使用模型化和理论方法来预测沸点,这些方法考虑了混合物的组成、分子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多组分沸点对于许多工业过程和化学反应至关重要。例如,在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和许多其他领域中,多组分液体混合物经常被处理。了解这些混合物的沸点对于控制工艺过程、防止过热和沸腾失控以及优化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总结来说,多组分沸点是多组分液体混合物在沸腾时达到的温度,受到每个组分的分子结构、浓度、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组分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定、分离纯化法和理论方法可以确定特定系统的沸点。了解多组分沸点对于许多工业过程和化学反应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控制工艺过程、防止过热和沸腾失控,并优化能源效率。

多组分系统

多组分系统

B
B
B
用 B 表示 B 组分的化学势,从而
B B
dnB
故化学平衡条件
B
dnB
=0
B
dnB
BdnB 0
B
该平衡条件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方式无关。
§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1.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对纯气体 ① 化学势是温度 和压力的函数: B T ,p ② 知道其微分为
d
SmdT Vmdp
要得到 B T ,p 的解析表达式,① 定义一标准态以确定 积分常数;② 作一系列垂直于温度轴的平面,用这些平面
B def GB
G nB T ,p,nC
纯物质的化学势即为其摩尔吉布斯函数: B Gm* , B 。
化学势是最重要的热力学函数之一,系统中其它偏摩 尔量均可通过化学势、化学势的偏导数或它们的组合表示:
SB
B
Tp
VB
B
pT
AB
B pVB
Bp
B
pT
HB
B +TSB
BT
B
Tp
U B AB TSB
Bp
B
pT
T
B
Tp
系统的各热力学函数则由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得到。
2. 多相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① 单相多组分系统
dG
G T

第五章 多组分系统

第五章 多组分系统
系统的状态函数中V, U, H,S, A, G等是广度性质,与物质 的量有关。设由物质B组成的单组分系统的物质的量为nB,则各 摩尔热力学函数值的定义式分别为:
摩尔体积
摩尔热力学能
V m ,B
*
V nB U nB
U m ,B
*
摩尔焓
H m ,B
*
H nB
摩尔熵
S m ,B
*
S nB
d X m, B 0
Gibbs-Duhem公式,说明偏摩尔量之间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在恒 温恒压条件下,当均相系统中组成发生改变,各组分的偏摩尔 量的改变不是随意的,而必须满足上式。
7. 偏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G B 例如:证明 VB p T ,n
可交换性原则
Z
V VB n B T , p ,n C
三、 化学势
1. 化学势与热力学基本方程
若混合物的吉布斯函数 G 为T、p、nB 、 nC ……的函数。 则有:
G G dG dT dp T p ,n p T ,n
m ol kg
1
这个表示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用准确的称重法来配 制溶液,不受温度影响,电化学中用的很多
3. B的质量分数 w B
wB
def
m (B )

A

物理化学第三章-2019-3-28

物理化学第三章-2019-3-28
B
恒T、p下某广度量等于形成该混合物 的各组分在该组成下的偏摩尔量与物 质的量的乘积之和。
多组分系统
3.2 化学势及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偏摩尔量GB很重要, 专称化学势!
3.2.1 化学势的定义 3.2.2Hale Waihona Puke Baidu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3.2.3 化学势判据—应用于相平衡
多组分系统
3.2.1 化学势的定义
2. 只有广度性质才有偏摩尔量,而偏摩尔量是强 度性质。 3. 纯物质的偏摩尔量就是它的摩尔量。
4. 任何偏摩尔量都是T,p和组成的函数。
多组分系统
2. 偏摩尔量的性质
(1) 恒温恒压下偏摩尔量具有加和性
X nB X B
B
V nBVB
B
(2) 单组分系统的偏摩尔量等于摩尔量
XB=Xm

不分主次
固态混合物

溶液:分溶剂、溶质,两者标准态不同
多者为溶剂,少者或其它相态的为溶质
乙醇
+水
溶液
石油 混合物
多组分系统
溶剂(solvent)和溶质(solute) 如果组成溶液的物质有不同的状态,通
常将液态物质称为溶剂,气态或固态物质称 为溶质。
如果都是液态,则把含量多的一种称为溶 剂,含量少的称为溶质。
及形状不同。 即偏摩尔量

多组分系统

多组分系统
∂U ) T , P , n ( C ' ,C ' ≠ B ) ∂nB
偏摩尔热力学能: U B = ( 偏摩尔焓: H B
S 偏摩尔熵: B
∂H = ( ) T , P , n ( C ' ,C ' ≠ B ) ∂nB
∂S = ( ) T , P , n ( C ' ,C ' ≠ B ) ∂nB
∂A = ( ) T , P , n ( C ' ,C ' ≠ B ) ∂nB
Z = f (T , P, nB , nC ......)
12
若系统的状态发生任意一个微小变化,即T,P,nB,nC,诸 变量任意独立改变无限小量时,则Z也会有相应的微 小变化,其全微分为:
∂Z ∂Z dZ = ( ) P ,n ( B ) dT + ( )T ,n ( B ) dP ∂P ∂T ∂Z +( )T , P ,n ( C ,C ≠ B ) + ...... ∂nB
Z =
∑n
B
B
ZB
16
4.同一组分不同偏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4.同一组分不同偏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H B = U B + PVB AB = U B − TS B GB = H B − TS B ∂GB ( )T ,n ( B ) = VB ∂P ∂ (GB / T ) HB [ ]P = − 2 ∂T T

多组分

多组分

证明举例:
G B p VB T ,nB
证: GB p
G n p T , nB B nB V n B VB
T , p , nC
B B B
... ... dX dX a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a
dG Sd T
Vdp
( a ) d n ( a ) B B a B
dG S dT V dp B a dnB a
Vdp pdV Vdp pdV
适用 条件
§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①纯理想气体化学势 标准状态下理想气体的化学势称为该气体的标准化学势。
pg , T , p 简写为 : pg , T 符号:
※a.标准态:T,pθ下的纯理想气体状态
b.标准化学势仅为温度的函数。
C C
A n B
注:只有
G n B T ,V , nC
T , p ,nC
是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式
② 多相多组分系统
对于多相系统,如果忽略相之间的界面效应,则系统的广度性质 X
是每个相广度性质 X(a) 之和:
G G a

多组分系统

多组分系统




偏摩尔亥氏函数
偏摩尔吉氏函数

偏摩尔量间的关系
广度热力学量间原有的关系,在它们取 了偏摩尔量后依然存在。如: H=U+pV HB=UB+pVB A=U-TS AB=UB-TSB

G= H-TS G ( )T V p
(G / T ) H 2 T T p
2.理想气体混合物中任意组分B的化学势
B pg
Baidu Nhomakorabea B
g RTln pB /p
3.纯真实气体的化学势
*
~ ( g ) ( g ) RT ln p/p
( g ) RT ln p/p
~ p 表示逸度,它为有效压力,可见3与1形式 ~ 相似 只是用 p 代替了 P ,在 p →0时,要求 ~

若溶质不挥发
p pA p xA
* A
2.溶剂A的化学势 :稀溶液中溶剂服从拉乌尔定
律,故溶剂A的化学势与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意组 (l) 分的化学势相同。 A A (l) RTlnxA
b,B (l ) b,B (l ) RTln 3.溶质B的化学势 b 理想稀溶液中溶质B其组成标度一般用溶质B的质 量摩尔浓度bB表示 。bθ =1mol/kg
B (l) B (l) RTlnxB

物理化学第3章多组分系统讲解

物理化学第3章多组分系统讲解
混合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之分。
溶液(Solution) 含有一种以上组分的液体相或固体相称之。溶
液有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之分,但没有气态溶液。 溶剂(solvent)和溶质(solute) 如果组成溶液的物质有不同的状态,通常将液
态物质称为溶剂,气态或固态物质称为溶质。 如果都具有相同状态,则把含量多的一种称为
= B=1 ( nB )T , p,nc (cB) dnB
偏摩尔量ZB的定义为: (partial molar quantity)。
ZB def
Z ( nB )T , p,nc (cB)
ZB称为物质B的某种容量性质Z的偏摩尔量 代入下式并整理得
k Z
dZ B=1 ( nB )T , p,nc (cB) dnB
Z1dn1 Z2dn2 Zkdnk
k
ZBdnB B=1
常见的偏摩尔量定义式有:
VB def
V n B T , p,nC(CB)
U B def
U n B T , p,nC(CB)
H B def
H n B T , p,nC(CB)
SB def
S n B T , p,nC(CB)
组分的数量有关,即
Z Z (T , p, n1, n2, , nk )
如果温度、压力和组成有微小的变化,则
系统中任一容量性质Z的变化为:
dZ

多组分

多组分

B (g) B (g) RT ln
pB p
p RT dp 0p
p
0 VB (g)dp
B (g) B (g) RT ln
pB p
p 0
(VB
(g)
RT p
)dp
上式具有普遍意义,对于真实气体、理想气体及它们 的混合物中的任一组分B均适用。
§4.4 逸度及逸度因子
1. 逸度及逸度因子
VB
例1:恒T、p下,1molA (l)和2molB (l)混合, 混合物的体积为140cm3。现混合物中加入 0.0001mol(极少量) A (l)后,测得混合物 体积增加0.002cm3,求该T、p下A (l)和 B (l)的偏摩尔体积。
解:
VA
0.002 0.0001
20cm3
mol1
B
dG( ) S( )dT V ( )dp B ( )dnB ( )
B
dG( ) S( )dT V ( )dp B ( )dnB ( )
B
... ...
dX d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G SdT Vdp B ( )dnB ( )
dG dG() dG( )
B ()dnB B ( ) dnB B () B ( ) dnB ∵dG B () B ( ) dnB 0

03章_化学势

03章_化学势

d G = − S d T + V d p + ∑ µ B d nB 定温定压下: dG =
∑µ
B
d nB = δ W’
∂G µB = ( )T , p,nC (C≠B) ∂nB ∂H = ( )S , p,nC (C≠B) ∂nB ∂U = ( )S ,V ,nC (C≠B) ∂nB ∂A == ( )T ,V ,nC (C≠B) ∂nB
将化学势表示式对T微分,得
* ∂µB (T , p) ∂µB (T , p) = + R ln xB ∂T p ,nB ,nC ∂T p ,nB ,nC
* − SB = − Sm,B + R ln xB
2.化学势在多相平衡中的应用
dG = 0即 ∑ µ BdnB = 0 (等温等压W’= 0)
因为
µB = µB 所以 dnB ≠ 0 组分B在α,β两相中,达平衡的条件是该
α
α
β
组分在两相中的化学势相等。 如果组分B在α,β两相中的转移是自发的,则
(dG )T . p < 0
α dnB > 0
( µB − µB )dnB < 0
H = ∑ nB H B
B=1
k
A = ∑ nB AB
B=1
k
S = ∑ nB S B

5第五章多组分系统

5第五章多组分系统

5第五章多组分系统

多组分系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组成的系统,组成(组元):组成系统的化学物质——构成系统的化学物质总数组分,独立组成数(独立组元数)

例,O2,CO,CO2气体混合,CO+O2->CO2

三者平衡有一定数量关系,三者中仅有两组元为独立组分为二,组成为三多组分系统:包括溶液,混合气体,合金(溶体:多组元均匀系)溶液:液态溶体

混合气体:气态溶体合金:金属固态溶体和金:非金属固态溶体

广义溶液:多组分的均匀系(不仅是指液体,气体也可以)

从纯物质热力学到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的过渡是以偏摩尔量和化学势为基础的。5-1内能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1.内能的试验测定法

假设,一均匀系,包含r种不同的化学组分,其中质量分别为:M1,M2,……Mr摩尔数分别为:n1,n2,……nr分子量分别为:μ1,

μ2……μr

有(以上参量关系式为)MI=μInI(I=1,2,……r)记Ni为可独立变动的摩尔数.

以θ,P,n1,n2,…,nr为描写均匀系的平衡态的独立变量.其中,θ为任一温标所定的温度.容积V=V(θ,P,n1,n2,…,nr)

任意地变动θ,P,n1,n2,…,nr,都可直接测得V由于内能U---不可直接测得.

故应用等压过程P不变,有:Q=△H

其中,H=H(θ,P,n1,n2,…,nr)其值可由实验测定∴由U=H-PV可求解内能U.上述焓的确定-----由实验法测得.∵H=H(ni)

增加某一组元数量,即将一定数量的化学能物质加入到均匀系,以增加某组元的数量,然后用绝热法或等温法测量物质的吸热量.

其中,绝热法指:物系与外界绝热,测量过程中的温度改变.

单原子和纳米颗粒组成的多组分系综中的集体效应,用于高效和耐久的氧

单原子和纳米颗粒组成的多组分系综中的集体效应,用于高效和耐久的氧

单原子和纳米颗粒组成的多组分系综中的集体

效应,用于高效和耐久的氧

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单原子和纳米颗粒组成的多组分系综中的集体效应,用于高效和耐久的氧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单原子和纳米颗粒组成的多组分系综在高效和耐久氧化方面展现出了引人注目的集体效应。这种多组分系统的设计基于对材料科学的深入理解和对纳米技术的精湛运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种多组分系统在高效和耐久氧化中的应用,并深入研究其所涉及的集体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µ B ∂ ∂G ( )T ,nB ,nc = [ ( )T , p ,nc ]T ,nB ,nc ∂p ∂p ∂nB ∂ ∂G =[ ( )T ,nB ,nc ]T , p ,nc ∂nB ∂p ∂V =( )T , p ,nc = VB ∂nB
对于纯组分体系,根据基本公式,有: 对多组分体系,把 Gm 换为 µ B ,则摩尔体积变为偏 摩尔体积 VB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 设一个均相体系由1、2、⋅ ⋅ 、k个组分组成,则体 系任一容量性质Z应是T,p及各组分物质的量的函数, 即:
Z = Z (T , p, n1 , n2 , ⋅ ⋅ ⋅, nk )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
∂Z ∂Z dZ = ( )T , p , n2 ,⋅⋅⋅,nk dn1 + ( )T , p ,n1 ,n3 ,⋅⋅⋅, nk dn2 ∂n1 ∂n2 ∂Z + ⋅⋅⋅ +( )T , p , n1 ,⋅⋅⋅,nk-1 dnk ∂nk
d 根据纯组分的基本公式, G = − SdT + Vdp
∂Gm ( ) p = − Sm ∂T 将 µ B代替 Gm ,则得到的摩尔体积 Sm 换为偏摩 尔体积 S B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4.4
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拉乌尔定律(Raoult’s Law) 1887年,法国化学家Raoult从实验中归纳出一个经验 定律:在定温下,在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等于纯 * pA乘以溶液中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 xA ,用 溶剂蒸气压 公式表示为: *
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1.物质的量分数 1.物质的量分数 xB (mole fraction) )
xB
def
nB n(总)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 溶质 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 称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分数 又称为摩尔分数, 的物质的量分数, 称为溶质 的物质的量分数,又称为摩尔分数,单 位为1。 位为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4.1 引言
溶剂( 溶剂(solvent)和溶质(solute) )和溶质( ) 如果组成溶液的物质有不同的状态,通常将液 如果组成溶液的物质有不同的状态,通常将液 态物质称为溶剂,气态或固态物质称为溶质。 态物质称为溶剂,气态或固态物质称为溶质。 如果都是液态,则把含量多的一种称为溶剂, 如果都是液态,则把含量多的一种称为溶剂, 含量少的称为溶质。 含量少的称为溶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多组分体系中的基本公式
在多组分体系中,热力学函数的值不仅与其特征 变量有关,还与组成体系的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有关。 例如:热力学能 U = U ( S ,V , n1 , n2 , ⋅ ⋅ ⋅, nk )
k ∂U ∂U ∂U ) S ,V ,nc (c ≠ B) dnB 其全微分 dU = ( )V ,nB dS + ( ) S ,nB dV + ∑ ( ∂S ∂V B =1 ∂nB
S = ∑ nB S B
B
G = ∑ nB GB
B
=µ B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Gibbs-Duhem公式
如果在溶液中不按比例地添加各组分,则溶液浓 度会发生改变,这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和偏摩尔量均 会改变。 根据集合公式
Z = n1 Z1 + n2 Z 2 + ⋅ ⋅ ⋅ + nk Z k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4.2
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2.质量摩尔浓度mB(molality) 质量摩尔浓度 )
mB
def
nB mA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剂 的质量之比称为 溶质 的物质的量与溶剂A的质量之比称为 的物质的量与溶剂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的质量摩尔浓度, 溶质 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是 mol ⋅ kg -1 。这个 表示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用准确的称重法来配制溶 不受温度影响,电化学中用的很多。 液,不受温度影响,电化学中用的很多。
V
* m, B
V = nB
摩尔热力学能(molar thermodynamic energy)
* U m,B =
U nB
返回
2011-6-7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单组分体系的摩尔热力学函数值
摩尔焓(molar enthalpy) 摩尔熵(molar entropy)
H
* m, B
* S m,B
H = nB S = nB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多组分体系的偏摩尔热力学函数值
使用偏摩尔量时应注意: 1.偏摩尔量的含义是:在等温、等压、保持B物质 以外的所有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 dnB 所引起广度性质Z的变化值,或在等温、等压条件 下,在大量的定组成体系中加入单位物质的量的B 物质所引起广度性质Z的变化值。 2.只有广度性质才有偏摩尔量,而偏摩尔量是强度 性质。 3.纯物质的偏摩尔量就是它的摩尔量。 4.任何偏摩尔量都是T,p和组成的函数。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化学势的定义
狭义定义:
∂G µB = ( )T , p ,nc (c ≠ B) ∂nB
保持温度、压力和除B以外的其它组分不变,体系的 Gibbs自由能随 nB的变化率称为化学势,所以化学势 就是偏摩尔Gibbs自由能。 化学势在判断相变和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方面有重 要作用。
= ∑ Z B dnB
B=1 k
在保持偏摩尔量不变的情况下,对上式积分
Z = Z1 ∫ dn1 + Z 2 ∫ dn2 + ⋅ ⋅ ⋅ + Z k ∫ dnk
0 0 0 n1 n2 nk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 n1 Z1 + n2 Z 2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nk Z k
摩尔Helmholz自由能(molar Helmholz free energy) A * Am,B = nB 摩尔Gibbs 自由能(molar Gibbs free energy) G * Gm,B = nB 这些摩尔热力学函数值都是强度性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多组分体系的偏摩尔热力学函数值
Z= ∑ n B Z B
B=1
k
这就是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说明体系的总的容 量性质等于各组分偏摩尔量的加和。 例如:体系只有两个组分,其物质的量和偏摩尔 体积分别为 n1 , V1 和 n2 , V2 ,则体系的总体积为:
V = n1V1 + n2V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即: 同理:
dU = TdS − pdV + ∑ µ B dnB
B
dH = TdS + Vdp + ∑ µ B dnB
dA = − SdT − pdV + ∑ µ B dnB
dG = − SdT + Vdp + ∑ µ B dnB
B
B
B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化学势与压力的关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4.2
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3.物质的量浓度cB(molarity) 物质的量浓度 )
cB
def
nB V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V的比值称为溶 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或称为溶质B的浓度,单位 是 mol ⋅ m −3 ,但常用单位是 mol ⋅ dm −3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G m ( ) T = Vm ∂p
返回
2011-6-7
化学势与温度的关系
∂µ B ∂ ∂G ( ) p ,nB ,nc = [ ( )T , p ,nc ] p ,nB ,nc ∂T ∂T ∂nB
∂ ∂G =[ ( ) p ,nB ,nc ]T , p ,nc ∂nB ∂T ∂ (− S ) =[ ]T , p ,nc = − S B ∂nB
k
∂Z =∑ ( )T , p ,nc ( c ≠ B) B=1 ∂nB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按偏摩尔量定义,
∂Z ZB = ( )T , p , nc ( c ≠ B) ∂nB

dZ = Z1dn1 + Z 2 dn2 + ⋅ ⋅ ⋅ + Z k dnk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气态溶液 固态溶液 液态溶液
正规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4.1 引言
溶液( 溶液(solution) ) 广义地说, 广义地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彼此以分子或 离子状态均匀混合所形成的体系称为溶液。 离子状态均匀混合所形成的体系称为溶液。 溶液 溶液以物态可分为气态溶液、固态溶液和 溶液以物态可分为气态溶液、固态溶液和液态 气态溶液 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导电性又可分为电解质溶 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导电性又可分为电解质溶 液和非电解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本章主要讨论液态的非电解质溶液。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写成一般式有: U = n U ∑ B B
B
∂U UB = ( )T , p ,nc ( c ≠ B) ∂nB HB = ( ∂H )T , p , nc ( c ≠ B) ∂nB
H = ∑ nB H B
B
A = ∑ nB AB
B
∂A AB = ( )T , p ,nc ( c ≠ B) ∂nB ∂S SB = ( )T , p , nc ( c ≠ B) ∂nB ∂G GB = ( )T , p , nc ( c ≠ B) ∂nB
对Z进行微分 dZ = n1dZ1 + Z1dn1 + ⋅ ⋅ ⋅ + nk dZ k + Z k dnk
(1)
在等温、等压下某均相体系任一容量性质的全微分为:
dZ = Z1dn1 + Z 2 dn2 + ⋅ ⋅ ⋅ + Z k dnk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 2)
返回
2011-6-7
Gibbs-Duhem公式
在多组分体系中,每个热力学函数的变量就不 止两个,还与组成体系各物的物质的量有关。 设Z代表V,U,H,S,A,G等广度性质,则 对多组分体系 Z = Z (T , p, n1 , n2 ,K , nk ) 偏摩尔量ZB的定义为:
ZB
def
∂Z ( )T , p ,nc (c≠B) ∂nB
ZB称为物质B的某种容量性质Z的偏摩尔量 (partial molar quantity)。
(1)(2)两式相比,得:
n1dZ1 + n2 dZ 2 + ⋅ ⋅ ⋅ + nk dZ k = 0 即
∑ n dZ
B B=1
k
B
=0
这就称为Gibbs-Duhem公式,说明偏摩尔量之间 是具有一定联系的。某一偏摩尔量的变化可从其它偏 摩尔量的变化中求得。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化学势的定义
广义定义:
∂U ∂H µB = ( )S,V,nc (c≠B) = ( )S, p,nc (c≠B) ∂nB ∂nB ∂A ∂G = ( )T ,V ,nc (c≠B) = ( )T , p,nc (c≠B) ∂nB ∂nB
保持特征变量和除B以外其它组分不变,某热力学 函数随其物质的量 nB 的变化率称为化学势。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4.2
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4.质量分数wB(mass fraction)
mB wB = m(总)
溶质B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称为溶质B的 质量分数,单位为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4.3
偏摩尔量与化学势
(1)单组分体系的摩尔热力学函数值 体系的状态函数中V 体系的状态函数中 ,U,H,S,A,G等是 等是 nB 广度性质,与物质的量有关。设由物质B组成的单 广度性质,与物质的量有关。设由物质 组成的单 组分体系的物质的量为 ,则各摩尔热力学函数 值的定义式分别为: 值的定义式分别为: 摩尔体积(molar volume)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4.1 引言
混合物( 混合物(mixture) ) 多组分均匀体系中,溶剂和溶质不加区分,各 组分均可选用相同的标准态,使用相同的经验定律, 这种体系称为混合物,也可分为气态混合物、液态 混合物和固态混合物。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4.2
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在液态的非电解质溶液中,溶质B 在液态的非电解质溶液中,溶质B的浓度表 示法主要有如下四种: 示法主要有如下四种: 1.物质的量分数 1.物质的量分数 2.质量摩尔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 3.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4.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1-6-7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