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小片段)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d8bd2f7ec4afe05a1df3d.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1、李邕鉴真迹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
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欣然愿见。
萧故迟四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
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
”遽令走出。
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
在坐者咸以为然。
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
”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封氏闻见记》【译文】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
两个人都住在南中。
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
”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
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
”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
”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
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高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

高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在高三学习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于提高语言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提升文言文的翻译水平,以下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1.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孟子说:“每个人都有同情他人的心。
”
2. “养心莫善于寡欲。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没有什么比节约更能养护心灵了。
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了解自己的限度后才能稳定,稳定后才能保持宁静,宁静后才能安心,安心后才能考虑问题,考虑问题后才能取得成果。
4. “患得患失,忽若迷离。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为了一时的得失而忘乎所以。
5. “巧言令色,鲜矣仁!”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虚伪的言辞和假装友善,那不是真正的仁爱!
通过以上的文言文翻译练习题,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其中一些常用的句子的翻译方法。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句子的结
构和含义,同时也要注重句子的连贯性和自然流畅性。
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对文言文的翻译水平,相信在高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
2020届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小片段)

2020届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一、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姥者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二、卧薪尝胆勾践之围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
①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自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三、孟子少时(汉韩婴《韩诗外传》)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①母曰“欲啖汝。
”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
②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四、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①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②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cù jí不安)。
五、袁虎少贫袁虎少贫,①尝为人佣,载运租。
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诸闲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
尝闻,叹美不能已。
②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六、魏文侯问李克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李克对曰:“数战数胜。
”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①兵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制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高考前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附答案)

高考前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答案附后)(一) 精短 精选 精练 1.鼠 画 逼 真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6),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举轴,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2.何 充王含作庐江郡(1),贪浊狼籍(2)。
王敦(3)护(4)其兄,故(5)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6)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7),在坐正色(8)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9)。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10),充晏然(11),神意自若(12)。
(摘自《世说新语》)3.悦 谀欲阿(7)其意,故(8)从旁与人偶语(9)曰:“凡居民上者(10),类(11)喜人谀,惟(12)阿主(13)不然,视(14)人誉篾如(15)也耳。
”其令耳之(16),亟召吏前(17),抚膺高蹈(18),加赏(19)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自是(20)昵之有加(21)。
(摘自《应谐录》)4.吝啬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嘱云:“我倾家瞻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摘自《笑林》)5.争雁昔(1)人有睹雁翔者(2),将援(3)弓射之,曰:“获则烹(4)。
其弟争曰:“舒雁(5)烹宜(6),翔雁燔(7)宜。
”竞斗而讼(8)于社伯(9)。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10)。
已而(11)索(12)雁,则凌(13)空远(14)矣。
(选自《应谐录》)6.齐人乞食(见课本)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1)者。
其良人(2)出,则必餍(3)酒肉而后反(4)。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5),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6)来,吾将瞷(7)良人之所之也。
2020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题》专项训练卷附参考答案

2020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题》专项训练卷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
”于是弗果用。
(《礼记•檀弓下第四》)【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
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精品训练题

2020年高考文言文翻译精品训练题(含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
(8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注)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
将画线的三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8分)(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1)诚然,卿不朕欺(2分)译文:(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译文:(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译文:3、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3分)译文:(2)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3分)译文:(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2分)译文: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者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必之莫同也。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语文科目中的文言文阅读与翻译部分,更是让不少同学感到头疼。
在 2020年的高考中,文言文阅读与翻译的题目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难度。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不仅考查同学们对古代汉语词汇、语法的掌握,更考验对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的理解。
2020 年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文本选材广泛,涵盖了历史传记、论说文、游记等多种文体。
以其中一篇历史传记类的文言文为例,它讲述了一位古代名臣的生平事迹。
文中涉及到诸多古代官职、礼仪、风俗等方面的内容。
比如“迁”这个字,在古代常常表示官职的变动,但具体是升官还是降官,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就很容易在翻译时出现错误。
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至关重要。
像“使使持节赦其罪”,这里的“使使”可不是简单的重复,第一个“使”是动词,派遣的意思,第二个“使”是名词,使者。
如果理解有误,整个句子的翻译就会大相径庭。
同时,文言文的句式也是翻译的难点之一。
比如倒装句,“何陋之有”,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
还有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里省略了谓语动词,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
另外,翻译还要注意语言的通顺和流畅。
不能只是生硬地把字词的意思拼凑在一起,而是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整。
比如“其乡人曰”,翻译为“他的同乡人说”,就比“其乡之人曰”更符合我们日常的语言习惯。
要做好文言文阅读与翻译,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
多读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如《史记》《论语》等,增强语感。
同时,要注重归纳总结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用法。
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练习题,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翻译能力。
做完题目后,要认真对照参考答案,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
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重点知识,一定要牢记在心。
比如一些易错的字词、特殊的句式等,要反复温习,加深印象。
总之,2020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既考查了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又考验了综合运用能力。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小语段集锦(8页)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小语段集锦翻译下列各段文言文中的句子: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①衣我以其衣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③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1.①将自己的衣裳给我穿②吃人的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人之事而出力效死③我怎么可以为了利益而违背道义呢?2.于是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胜数。
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称力而去,惟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①朝臣莫不称力而去②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2.①朝中大臣没有不尽力(负绢)离开的②臣子我两只手,只拿得了两匹,已拿得够多了3.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
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
”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
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阜而著之外阜也,君奚患焉?”①假道于虞以伐虢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③必不吾受也④君奚患焉3.①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②如果收下了我的宝玉不借道于我③一定不会收下我们的(东西)④大王您忧虑什么呢?4.郦生说齐王曰:“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授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
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
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行之阪,距蜚狐之口。
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
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
”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
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
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己,乃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一、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姥者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二、卧薪尝胆勾践之围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
①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自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三、孟子少时(汉韩婴《韩诗外传》)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①母曰“欲啖汝。
”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
②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四、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①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②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cù jí不安)。
五、袁虎少贫袁虎少贫,①尝为人佣,载运租。
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诸闲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
尝闻,叹美不能已。
②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六、魏文侯问李克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李克对曰:“数战数胜。
”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①兵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制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②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七、枯梧树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①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阀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
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八、攫金者齐人有欲得金者,①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
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九、澄子亡缁衣①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曰:“今者我亡缁衣。
”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
”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
②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褝缁也,以褝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十、宋人御马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而投之鸂水。
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鸂水。
如此者三。
①虽造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益与御。
十一、次非刺蛟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
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
此非子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①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十二、丁氏穿井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能之若此,不若不闻。
十三、王戎死孝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
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武帝谓刘仲雄曰:" 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
" 仲雄曰:" ①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十四、王恭从会稽还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①。
见其坐六尺簟②,因语恭:" 卿东来③,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 恭无言。
①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④。
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 对曰:"②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⑤。
"「注释」①王恭:字孝伯,性格率直,官至中书令、青州刺史、兖州刺史。
晋安帝隆安年间,与桓玄、殷仲堪起兵谋反,兵败被杀。
王大:即王忱。
王忱字元大,小名佛大,人称阿大,王坦之子,为王恭的同族叔父,官至荆州刺史。
②簟(diàn ):竹席。
③卿:第二人称代词,用于上称下,尊称卑。
④荐:草垫。
⑤丈人:对年长者的敬称。
长物:多余的东西。
十五、过江诸人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①,藉卉饮宴②。
周侯中坐而叹曰:" ①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④!" 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②当共戮力王室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⑥!"「注释」①新亭:亭子名,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边上。
②藉卉:坐在草地上。
③正自:只是。
④戮力:合力。
⑤楚囚:本指楚国的囚犯,后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
2020届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答案一、二人并走【译文】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有个老婆婆在路上被抢劫,她就拉长声高喊“捉强盗呀!”有个过路的人闻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
谁知强盗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经黑了,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一起被捉送到官府那里去。
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这事容易搞清楚嘛,可让这两个人赛跑,先出风阳门的就不是强盗。
”他们跑完又回到州衙门里来,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风阳门的人说:“你才真正是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强盗遂认罪。
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
二、卧薪尝胆【译文】]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中,他长叹道:“我在这里完了吗?”文种说:“商汤曾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在羑里,晋文公重斗(曾遭搀言)出奔翟国,齐桓公小白避乱到苔国,他们最终建立了霸业。
由此看来,(忧患)为什么就不能转化为福呢?”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国土,于是亲身经历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不穿有两种以上颜色的衣服,放下身架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穷的人家,慰问死者的家人,与百姓一样劳苦。
三、孟子少时(汉韩婴《韩诗外传》)【译文】孟子年小的时候,东边邻居杀猪,孟子问他母亲说:“东邻家杀猪干什么?”母亲说:“要给你吃。
”他的母亲懊悔而自语道:“我怀着这个孩子的时候,席子不端正我就不坐,割肉割不方正我就不吃,我是从胎中就教育他啊,现在孩子刚刚开始懂事,我却欺骗他,这是教他不讲信用。
”就向邻家买了些猪肉做给孟子吃,以证明没有欺骗他(或说得是实话)。
四、小时了了【译文】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
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
登门拜访的,都是当时才智出众,有声誉的人和他的中表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
孔文举来到李元礼的门口,对守门的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
”经通报以后,孔文举(进去)就在前面坐下。
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曾拜你的祖先伯阳为师。
这样看来,我和您世世代代都是有过友好往来的。
”元礼和宾客们听了无不感到惊奇。
太中大夫陈韪过一会儿也来了,别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他说:“小时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就是好的。
”人了。
”陈韪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五、袁虎少贫【译文】袁虎年轻时,家里贫穷,曾经被人雇佣,载运租谷。
镇西将军谢尚从船边经过,那天晚上清风习习,明月皎洁,听到江上小洲之间的商贩船上,有吟咏诗歌的声音,很有情调;所吟诵的五言诗,又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他赞叹不绝。
就派人去详细询问(事情原委),原来,是袁虎在吟咏自己作的咏史诗。
谢尚于是邀请袁虎相见,对他十分赏识。
六、魏文侯问李克【译文】魏文侯问李克道:“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田答说:“屡次作战屡次取得胜利。
”文侯又说:“屡次作战屡次获胜,这是国家的福气啊,它却因此而灭亡,这是为什么呢?”李克回答:“多次战斗,百姓就疲惫不堪,多次获胜,君主就骄横,让骄横的君主统治疲惫的人民,这就是它灭亡的原因。
所以,喜欢打仗穷竭兵力的君主,他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
”七、枯梧树【译文】有一位老者与人为邻,有一棵枯死的梧树,那老者说那棵死梧树不吉利,邻居就马上把树砍了,老者就请求给他当柴火。
那邻居很不高兴说了:“做邻居的这么阴险,怎么能做邻居啊!”这是太过狭隘了,要和不要枯树当柴火,这一点不能怀疑枯梧树吉利还是不吉利。
八、攫金者【译文】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前往卖金子的人聚集的场所,看见人拿着金子,就抢夺过来。
衙役将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道:“人们都在这里,你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回答说:“完全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啊!”十、宋人御马【译文】宋国有个赶路的人,他的马不前行了,他在马脖子上砍上一刀将它丢进鸂水河里。
重又赶路,马还是不走,他又在马脖子上砍上一刀将它丢进鸂水河里。
这样做了有三次。
虽然是造父对马发威,也不过如此,学不到造父训马的方法,只学到发威的手法,对驾御的方法没有帮助。
十一、次非刺蛟【译文】楚国有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地名)得到一把宝剑。
返回的路上过一条江,(船)走到江中间的时候,有两条龙绕着船将船挡住。
这时次非问船家道:“您见过两条龙围住船时还有人和龙都能活的吗?”船家回答:“没见过。
”次非捋起袖子举起胳膊撩起衣服,拔出宝剑,说:“这不过是江中的腐肉朽骨吗,如果丢弃宝剑而保全自己,我还珍惜什么呢?”(次非)于是跳进江中刺杀蛟龙,杀死了龙以后重新上船,船里的人全部保住了性命。
十二、丁氏穿井【译文】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就出去洗东西和取水,常常一个人住在外面。
等到他的家里打井时,他告诉别人说:“我打井得一人。
”有的人听了他的话然后转述道:“丁氏打井得一人。
”国人谈论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者件事。
他就派人去问姓丁的。
姓丁的回答说:“得一个人使用,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听话听成这样,不如不听。
十三、王戎死孝【译文】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
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
晋武帝(司马炎)对刘仲雄(刘毅)说:" 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人很担心。
" 刘仲雄回答道:" 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