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语段对照翻译练习

合集下载

文言文语段练习及翻译

文言文语段练习及翻译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①之。

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 ,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书三上,辄报闻②。

①害:妒忌,怨恨。

②报闻: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

译文: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

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

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妒忌。

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三次,天子听到了,未加采纳。

今有人日攘(3)邻之鸡者,或(4)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5)。

”曰:“请损之(6),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7)。

”如知其非义注释(3)[攘]这里是指偷窃的意思(4)[或]有的人(5)[是非君子之道]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

是:此,这。

君子:指品行良好的人。

道:作为,行(6)义:好的(7)[请损之]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次数。

损,减少。

之,代表偷鸡这件事(8)[已]停止(9)[斯]则,就(10)[日]每天译文:现在有每天(都要)偷邻居的鸡的人。

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的作为。

那人说:“那就减少一些吧。

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来年就停止(这种行为)。

”既然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寓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客曰:“犬、马最难。

”齐王曰:“孰易者”客曰:“【鬼魅】①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②【罄于前】③,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注释:1.鬼魅:鬼怪2.旦暮:早晚3.罄于前:出现在眼前译文: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说:“狗、马最难画。

高考文言文断句与翻译练习

高考文言文断句与翻译练习
5/30/2013
13、用斜线“/”为下列文段断句。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 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 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答案: 读书 / 始读未知有疑 / 其次则渐渐有疑 / 中则节 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 / 疑渐渐释 / 以至融会贯通 / 都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
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
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
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
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墨子·亲士》) 答案: 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 / 故能大 / 圣人者 / 事无 辞也 / 物无违也 / 故能为天下器。
答案:曾子衣敝衣以耕 / 鲁君使人往致邑焉 / 曰 / 请以此修衣 / 曾子不受 / 反 / 复往 / 又不受 / 使 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 / 人则献之 / 奚为不受 / 曾子 曰 / 臣闻之 / 受人者畏人 / 予人者骄人。
翻译: ①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②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答案: ①即使国君对我有赏赐,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 惧吗? ②曾参的话,足够用来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
答案: 宋人或得玉 / 献诸子罕 / 子罕弗受 / 献玉者曰 / 以 示玉人 / 玉人以为宝也 / 故敢献之 / 子罕曰 / 我以 不贪为宝 / 尔以玉为宝 / 若以与我 / 皆丧宝也 / 不 若人各有其宝
2、用斜线为下面语段断句。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 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 而去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 答案: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 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 / 归亦 捧心而颦其里 / 其里之富人见之 / 坚闭门而不出 / 贫 人见之 / 挈妻子而去走 /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 惜乎。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1、李邕鉴真迹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

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欣然愿见。

萧故迟四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

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

”遽令走出。

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

在坐者咸以为然。

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

”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封氏闻见记》【译文】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

两个人都住在南中。

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

”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

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

”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

”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

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高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

高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

高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在高三学习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于提高语言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提升文言文的翻译水平,以下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1.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孟子说:“每个人都有同情他人的心。


2. “养心莫善于寡欲。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没有什么比节约更能养护心灵了。

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了解自己的限度后才能稳定,稳定后才能保持宁静,宁静后才能安心,安心后才能考虑问题,考虑问题后才能取得成果。

4. “患得患失,忽若迷离。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为了一时的得失而忘乎所以。

5. “巧言令色,鲜矣仁!”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虚伪的言辞和假装友善,那不是真正的仁爱!
通过以上的文言文翻译练习题,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其中一些常用的句子的翻译方法。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句子的结
构和含义,同时也要注重句子的连贯性和自然流畅性。

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对文言文的翻译水平,相信在高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

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

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

①表露的意思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 了脸色; ②确实同情你(相,你); ③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
5.芮伯献马贾祸 (ruì )伯帅师伐戎①,得良马焉, 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 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 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 则将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 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 “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 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注释] ①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②晓: 争吵。
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 能耕一块地; ②我同情你才告诉你; ③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 治百姓的人呢?
12.申屠敦之鼎
错③,其文烂如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 ⑤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 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 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 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 “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⑥不已。众共折辱⑦之,敦噤不 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 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申屠敦:复姓申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②鼎: 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后演变为工艺品。⑧云螭(chī)斜错:云 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相掩映交错。④其文烂如:它的 花纹斑斓。⑤淬(cuì ):金属烧热后浸在水中或油中。⑥辨数:多 次争辩。辨,通“辩”。⑦折辱:挖苦。
①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 事)! ②你为什么不替我求情呢! 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பைடு நூலகம்我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翻译题”针对训练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翻译题”针对训练

[“文言文翻译题”针对训练]一、语段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

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1)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译文:(2)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译文:解析:(1)根据语境,“田野辟”前应补出“只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前应补出“于是我知道”;“左右”应译为“侍候的人”,且“是……也”为判断句,需要翻译成带“是”的语句。

(2)“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前省略“齐威王下令”,且为定语后置句,需要调整语序为“烹阿大夫及尝誉左右者”;“强于天下”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于天下强”。

参考答案:(1)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

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只见)田地被开辟整治,百姓富裕充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身边侍候的人来求得帮助的原因啊。

(2)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手下近臣。

这种情况下群臣十分恐惧,没有谁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非常安定,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参考译文: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

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只见)田地被开辟整治,百姓富裕充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身边侍候的人来求得帮助的原因啊。

”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

文言文语段60翻译一

文言文语段60翻译一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 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 “太 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 大的意 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 “祖”。 ③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④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⑤囋: 叮咬。 【文化常识】食客。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 人 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在食客中有的 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 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 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 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 “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 夔 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 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③比 ②不徒言也
④四海 ③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 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 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将军 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 画幅 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 此 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 防 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态与气质。④ 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文化常识】象棋。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 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 种。 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至北宋末南宋初,中 国象棋才真 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不能直接用来修饰动词的,但上 文“以史事余”中的“兄”,它属名词,直接修饰动词“事”,这“兄”就是名 词作状 语用(或称之名词活用为副词)。这句话的意思是崔景偁用对待兄长的态度侍 奉我。又,《狼》:“一狼犬坐于前。”“犬坐”要理解为像狗一样坐着,“犬” 也 是名词作状语用。又,“车载之而行”,意为用车载着他前往,“车”同样是名 词 作状语。 【思考与练习】

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翻译小语段

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翻译小语段

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翻译小语段文段一陈灵公行僻而言失,泄冶曰:“陈其亡矣!吾骤谏君,君不吾听,而愈失威仪。

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

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

夫树曲木者,恶得直影?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号、垂显令之名者也。

《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

言行,君子之枢机。

枢机之发,荣辱之主。

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天地动而万物变化。

《诗》曰:‘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此之谓也。

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弑。

”灵公闻之,以泄冶为妖言而杀之。

后果弑于徵舒。

(节选自《说苑·君道》)恶( )敬( )显( )令( )敬( )柔嘉( )纵恣( )文段二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

”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

”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

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

宜阳不拔,秦王耻之。

臣故曰拔。

”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

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

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

公中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

’”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

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

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节选自《战国策·秦攻宜阳》)拔( )羁旅( )义( )无加( )背( )遽( )效( )德( )文段三先是,匈奴三千余骑入五原,杀略数千人。

后数万骑南旁塞猎,行攻塞外亭障,略取吏民去。

是时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2]。

汉复得匈奴降者,言乌桓尝发先单于冢,匈奴怨之,方发二万骑击乌桓。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题8分)1.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①裘,与挚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挚友信之,少者怀②之。

”(《论语·公冶长》)注:①“轻”可能是多出的字。

②怀:归依。

子曰:“盍各言尔志。

”译文:愿车马衣轻裘,与挚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子曰:“老者安之,挚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2.厉王虐,国人谤王。

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

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得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

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译文:3.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国语·鲁语》)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

②妾:指婢女。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译文:(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译文:4.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练习(内容概括分析+翻译句子)(共11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练习(内容概括分析+翻译句子)(共11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片段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9·全国Ⅰ卷)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选项]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

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20·全国Ⅱ卷)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

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选项]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

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20·全国Ⅲ卷)永和末,多疾疫。

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高中文言文短句翻译题

高中文言文短句翻译题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短句,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 夫妻者,人之大伦也。

如乐之和,不可失和也。

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 楚人三闾大夫,忠而不用,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二、翻译要求:1. 翻译要准确、通顺,力求做到“信、达、雅”。

2. 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地名、官职等。

3. 对于省略、倒装等特殊句式,要适当添加或调整。

三、答案:1. 所以,上天将要降下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到磨炼,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受到饥饿,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的所作所为受到干扰,这样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变得坚韧,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 从前,关于师道的传承已经很久没有了!想要让人们没有疑惑是很困难的!3. 夫妻关系,是人们非常重要的伦理关系。

就像音乐的和声一样,不能失去和谐。

4.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5. 楚国的大夫屈原,忠诚却不被任用,忧虑忧愁,思考深奥的问题,因此创作了《离骚》。

四、注意事项:1.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含义,以及句子的结构。

2. 要注意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如省略、倒装等。

3. 在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使翻译后的句子通顺、流畅。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之文言翻译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之文言翻译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之文言翻译练习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灌将军夫者,字仲孺,颍阴人也。

父灌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吴楚反时,颍阴侯为将军,请灌孟为校尉。

夫以千人与父俱。

灌孟年老,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

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

不得前,复驰还。

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

夫身中大创十余,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将军壮义之,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

(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1)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2)将军壮义之,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

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

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

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

”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

帝以问燮。

燮对曰:“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

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

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

”帝从燮议。

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为众议所归。

顷之,赵忠为车骑将军,诏忠论讨黄巾之功。

忠遣弟城门校尉延致殷勤。

延谓燮曰:“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得也。

”燮正色拒之曰:“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

傅燮岂求私赏哉!”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

权贵亦多疾之,是以不得留,出为汉阳太守。

(选自《后汉书·傅燮传》,有删改)(1)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

(2)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

傅燮岂求私赏哉!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高考文言文语段对照翻译练习

高考文言文语段对照翻译练习

高考文言文语段对照翻译练习【一】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计,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拜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侯列传》【参考译文】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大事),萧何认为他的才能出众。

(刘邦的军队)到了南郑,部下的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就有几十个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按:此处“上”指刘邦,当时称为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自己,就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消息)报告(给汉王),自己就去追韩信。

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非常生气,如同失去了左右手一样。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听说)你逃跑了,为什么呢?”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所追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

”汉王又骂说:“(我部下的)众将逃跑的有几十个,你一个也没有追;(现在说)追赶韩信,(这是)说谎。

”萧何说:“(像其他)将领(这样的人才)容易得到。

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天下的人才没有比得上他的。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常考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常考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

少举进士。

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

”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

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

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

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

武帝敕诸屯简老牛,欲以享士。

恺进谏曰:“昔田子方赎老马,君子以为美谈。

向奉明敕,欲以老牛享士,有亏仁政。

”帝美其言而止。

转礼部大夫,为聘陈使副。

先是,行人多从其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

开皇初进爵为侯。

岁馀,拜礼部尚书,摄吏部尚书事。

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

恺坐与相连,上以恺属吏。

于是除名为百姓。

未几,卒于家。

(选自《隋书·卢恺传》,有删改)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

年二十始读书。

家贫,燃薪代烛。

耕陇上,辄挟册以诵。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

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

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

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

母丧,服阕,起故官。

先是,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

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

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

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

”(选自《明史·杨爵》,有删改)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翻译

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翻译

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翻译语文高考文言文原文①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②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

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

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

③晏专用榷②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

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

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

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

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

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

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

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节选自《资治通鉴》)【注】①使司:指转运使官署。

②榷:专卖。

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2)率一斛得八斗至者(3)其间缘水置仓 (4)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18.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19.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②以河流湍悍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20.第②段中,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21.第③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25篇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25篇

⾼中⽂⾔⽂精短翻译练习25篇 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中⽂⾔⽂精短翻译练习25篇,希望能够帮助⼤家学习好⽂⾔⽂这个内容。

⾼中⽂⾔⽂精短翻译练习25篇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范仲淹⼆岁⽽孤,母贫⽆靠,再适常⼭朱⽒。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沃⾯。

往往糜粥不充,⽇昃始⾷,遂⼤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诵⽈:当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翻译:范仲淹⼆岁的时候死了⽗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的朱家。

(范仲淹)长⼤以后,知道了⾃⼰的⽣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头偏西才吃⼀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讲道:“当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 2、陈蕃愿扫除天下 原⽂:藩年⼗五,尝闲处⼀室,⽽庭宇芜岁。

⽗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孺⼦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陈藩⼗五岁的时候,曾经独⾃住在⼀处,庭院以及屋舍⼗分杂乱。

他⽗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他,对他说:“⼩伙⼦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陈藩说:“⼤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任。

不能在乎⼀间屋⼦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原⽂: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徐令彪之少⼦也。

为⼈有⼤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辩,⽽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丈夫⽆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张骞⽴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高考文言文翻译_专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_专练

昔者,子路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之学,必先博而后约,何谓也?”孔子曰:“然。

夫学,广而博,然后能约;约而精,然后能深。

吾闻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三者,吾之所谓博也。

至于约,则吾有取于《论语》者三:曰‘学而时习之’,曰‘有朋自远方来’,曰‘人不知而不愠’。

至于深,则吾有取于《论语》者四:曰‘学而时习之’,曰‘有朋自远方来’,曰‘人不知而不愠’,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吾于《论语》取此三者,以为博;取此四者,以为深。

子路,汝知之乎?”子路对曰:“愿闻其详。

”孔子曰:“吾闻之,‘学而时习之’者,博学也;‘有朋自远方来’者,广交也;‘人不知而不愠’者,谦德也。

至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则又进矣。

夫博学、广交、谦德,三者,君子之所由成也。

至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则又进矣。

夫博学、广交、谦德,三者,所以致其深也。

子路,汝其勉之!”【翻译】从前,子路向孔子问道:“我听说君子学习,必定先广泛而后简约,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是的。

学习,广泛而博大,然后才能简约;简约而精深,然后才能深入。

我听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这三者,就是我所说的广泛。

至于简约,我从《论语》中选取了三点:‘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

至于深入,我从《论语》中选取了四点:‘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我从《论语》中选取这三点,认为是广泛的;选取这四点,认为是深入的。

子路,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子路回答说:“愿意听听详细解释。

”孔子说:“我听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的人,是博学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的人,是广交的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的人,是谦德的人。

高考文言文翻译示例

高考文言文翻译示例

高考文言文翻译示例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误:讲课正:督促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误:逐步正:订正,改正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

误:离开正:通“罹”,遭遇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

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误:命令正:美好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45.民不胜掠,自诬服。

误:掠夺正:拷打译文:那个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优罪了。

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误:违背正:迎着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误:停止正:通“疲”,疲乏译文: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

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误:妻子正:以女嫁人译文: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

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

误:期限正:约定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

误:亲人正:父母译文: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

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

误:睡觉正:息,止译文: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

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误:权利正:暂代官职译文:(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

误:劝说正:勉励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55.议者皆然固奏误:这样正:认为……对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语段对照翻译练习【一】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计,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拜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侯列传》【参考译文】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大事),萧何认为他的才能出众。

(刘邦的军队)到了南郑,部下的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就有几十个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按:此处“上”指刘邦,当时称为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自己,就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消息)报告(给汉王),自己就去追韩信。

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非常生气,如同失去了左右手一样。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听说)你逃跑了,为什么呢?”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所追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

”汉王又骂说:“(我部下的)众将逃跑的有几十个,你一个也没有追;(现在说)追赶韩信,(这是)说谎。

”萧何说:“(像其他)将领(这样的人才)容易得到。

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天下的人才没有比得上他的。

大王如果想永久地在汉中称王,那么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如果想争夺天下,那么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跟他商量大事的人了。

这就看大王的决策怎么定了。

”汉王说:“我也想向东(争夺天下)了,哪里能长久呆在这里郁郁不得志呢?”萧何说:“大王既然打定主意要向东(争夺天下),那么如果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韩信,韩信最终还是会逃跑的。

”汉王说:“我看在你的份上让(他)做将军。

”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会留下来。

”汉王说:“(那么就)拜他为大将。

”萧何说:“好极了。

”于是汉王就要召来韩信拜他为大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对人才)轻慢无礼,现在要拜大将却好像呼叫一个小孩一样,这正是韩信想离开的原因啊。

大王(既然)决定要拜他为大将,(就要)选一个好日子,(您自己要)斋戒,设立坛场,准备好各种礼仪,才可以(举行仪式)。

”汉王答应了他。

众将领(听到要拜大将的消息)都很高兴,人人都自以为能被拜为大将。

等到拜大将的时候,(才发现被拜为大将的)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很吃惊。

【二】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

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

”高帝默然。

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

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

”曰:“信知之乎?”曰:“不知。

”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

”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

”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

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

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

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高帝以为然。

——《史记·陈丞相世家》【参考译文】汉高祖六年,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

汉高祖向众将询问(对策),众将领说:“马上发兵消灭这小子。

”汉高祖(听了之后)没有说话。

(汉高祖又)问陈平,陈平坚持不发表意见,说:“众将领都说些什么?”高祖(把众人的意见)全都告诉他。

陈平说:“有人上书说韩信造反这件事,还有别的人知道吗?”(高祖)说:“没有。

”陈平说:“韩信知道这件事吗?”(高祖)说:“不知道。

”陈平说:“陛下的精兵跟楚国比,谁更强呢?”高祖说:“(我的精兵)不能超过(楚国的精兵)。

”陈平说:“陛下的将领(在)用兵打仗(上)有能够超过韩信的吗?”高祖说:“没有人比得上(韩信)。

”陈平说:“现在(陛下的)部队不如楚国(的部队)精锐,而将领(在用兵打仗上)不能够比得上韩信,却出兵进攻韩信,这是在催促他跟你打仗,我私下里替陛下(对此)感到危险。

”高祖说:“(那么)该怎样对付(这件事)呢?”陈平说:“古代天子有巡察天下,召集诸侯(的做法)。

南方有云梦这个地方,陛下只管假装外出巡游云梦,在陈地召集诸侯。

陈地在楚国的西边边境上,韩信听说天子因为爱好外出巡游,看形势必然没有什么大事,就会到国境外来拜见陛下。

(他来)拜见(的时候),陛下(就可以)趁机抓住他,这只是一个力士(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而已。

”高祖认为(这话)有道理。

【三】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参考译文】孙膑曾经跟庞涓一起学习兵法。

庞涓在魏国做官,成为魏惠王的将军,自己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派人把孙膑叫到魏国来。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才能超过自己,嫉妒他,就用办法惩罚(他),弄残了他两条腿,并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埋没不被发现。

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孙膑以受刑者的身份暗中拜见(使者),说服齐国使者。

齐国使者认为(他)才能出众,偷偷的用车把他带到齐国。

齐国的将军田忌对(孙膑)很友好,以宾客的待遇来接待他。

田忌多次跟齐国的众位公子下重赌注比赛跑马。

孙膑看到田忌的马(跟众位公子的马)相差不是很远,马有上、中、下三个等级。

于是孙膑告诉田忌说:“您只管重重地下注,我能够让你取胜。

”田忌相信他的话,跟齐王和众位公子下千金的赌注赛马。

等到临近比赛时,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你的下等马跟他们的上等马(比赛),用你的上等马跟他们的中等马(比赛),用你的中等马跟他们的下等马(比赛)。

”三场跑马结束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利,终于赢得了齐王的千金。

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

齐威王(向孙膑)询问兵法,就任命他为军师。

【四】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具备者二十人偕。

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

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

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

”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史记》【参考译文】秦国围困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希望)跟楚国结盟。

(平原君想)约上门下二十个有勇有力、文武兼备的门客一起(去楚国)。

平原君说:“假如用文的手段能够达到目的,就好了。

(假如)用文的手段不能达到目的,就(一定要想别的办法迫使楚国)在大殿之上歃血为盟,一定要结盟才能回来。

随行的人不必到外面去找,在门下的门客中找就行了。

”找到了十九个人,其余的都没有可取的,没办法凑够二十个人。

(平原君)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将要到楚国去结盟,约定门下的二十个门客一起去,不到外面去找。

现在缺少一个人,希望您就用我凑够人数(一起)出发吧。

”平原君说:“先生您在我的门下有几年了?”毛遂说:“(我)在这里三年了。

”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好像一把锥放在布袋里面,它的末端立即显露出来。

现在先生您在我的门下三年了,身边的人没有称赞您的话,我也从没有听过(一句关于您的好话),这(说明)先生您没有什么才能。

先生您没有能力(去出使),还是留下来吧。

”毛遂说:“我现在就请您(把我)放在布袋里面。

如果我早一点能被放在布袋里面,就连整个尖端都显露出来了,不仅仅是那末端而已。

”平原君终于跟毛遂一起(出使)。

【五】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为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译文】赵括从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抵挡(自己)。

(他)曾经跟他父亲赵奢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难倒他,但是不说(他)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出生入死的事情,而赵括说起来却很容易。

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当大将就罢了,如果让他当大将,断送赵国军队的必然是赵括。

”等到赵括(被拜为大将)即将出兵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告诉赵王说:“赵括(这个人)不可以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为什么?”(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开始侍奉他的父亲时,(他)当时做大将,亲自捧着饭把食物送给(别人)的有几十次,所交的朋友有几百个;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把它送给军中将士和士大夫,从(他)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

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军中将士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他)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