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含解析)
文言文翻译训练(附答案和详解)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
病不呼医饮药。
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朱云传》)(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5分)译文:(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5分)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
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
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
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
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
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
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
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
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
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
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帝慰答之。
(节选自《明史·周经传》)(1)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d8bd2f7ec4afe05a1df3d.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1、李邕鉴真迹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
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欣然愿见。
萧故迟四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
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
”遽令走出。
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
在坐者咸以为然。
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
”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封氏闻见记》【译文】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
两个人都住在南中。
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
”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
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
”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
”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
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高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

高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在高三学习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于提高语言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提升文言文的翻译水平,以下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1.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孟子说:“每个人都有同情他人的心。
”
2. “养心莫善于寡欲。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没有什么比节约更能养护心灵了。
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了解自己的限度后才能稳定,稳定后才能保持宁静,宁静后才能安心,安心后才能考虑问题,考虑问题后才能取得成果。
4. “患得患失,忽若迷离。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为了一时的得失而忘乎所以。
5. “巧言令色,鲜矣仁!”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虚伪的言辞和假装友善,那不是真正的仁爱!
通过以上的文言文翻译练习题,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其中一些常用的句子的翻译方法。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句子的结
构和含义,同时也要注重句子的连贯性和自然流畅性。
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对文言文的翻译水平,相信在高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
高三语文第一轮文言文翻译训练(七)

高三语文第一轮文言文翻译训练㈦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权会,字正理,河间鄚人也。
魏武定初,本郡贡孝廉,策居上第,解褐四门博士。
寻被尚书符追著作,修国史,监知太史局事。
皇建中,转加中散大夫,余并如故。
会参掌虽繁,教授不阙。
性甚儒懦,似不能言,及临机答难,酬报如响。
动必稽古,辞不虚发,由是为儒宗所推。
而贵游子弟慕其德义者,或就其宅,或寄宿邻家,昼夜承间,受其学业。
会欣然演说,未尝懈怠。
虽明风角,解玄象,至于私室,辄不及言,学徒有请问者,终无所说。
有一子,字子袭,聪敏精勤,幼有成人之量。
不幸先亡,临送者为其伤恸,会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
(节选自《北齐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六·儒林》)⑴而贵游子弟慕其德义者,或就其宅,或寄宿邻家,昼夜承间,受其学业。
⑵不幸先亡,临送者为其伤恸,会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
性审慎,不妄交游。
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
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
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
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
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
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
出为襄州刺史。
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
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
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
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长幼闻之,皆况来就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
”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⑴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⑶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完整word版)高考文言文翻译每日一题小训练(含答案).docx

1、【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后也。
” (上海卷)12、【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
”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3、【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34、【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 ,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吏遂缚诣县。
45、【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56、【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67、【丑妇效颦】西施病心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78、【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羽翠。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2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22017-05-07十六、黎丘丈人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①邑丈人有之市而罪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譆!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②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③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十七、丁氏穿井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能之若此,不若不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十八、齐攻宋齐攻宋,宋王使人侯齐寇之所在。
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
①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
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
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
如此者三。
其后又使人往视。
齐寇近矣,国人恐矣。
使者遇其兄。
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
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②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四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
国珍开府庆元,求士为己用。
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
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
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
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
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
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
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
上怒,欲举兵诛之。
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节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掌握实词举、习、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今方氏欲举.大谋举:__________②不习.边事习:__________③莫.为计莫:__________2.掌握文言翻译基本方法(2)(2023新编,1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②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③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6)题。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

①表露的意思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 了脸色; ②确实同情你(相,你); ③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
5.芮伯献马贾祸 (ruì )伯帅师伐戎①,得良马焉, 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 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 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 则将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 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 “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 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注释] ①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②晓: 争吵。
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 能耕一块地; ②我同情你才告诉你; ③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 治百姓的人呢?
12.申屠敦之鼎
错③,其文烂如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 ⑤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 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 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 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 “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⑥不已。众共折辱⑦之,敦噤不 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 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申屠敦:复姓申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②鼎: 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后演变为工艺品。⑧云螭(chī)斜错:云 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相掩映交错。④其文烂如:它的 花纹斑斓。⑤淬(cuì ):金属烧热后浸在水中或油中。⑥辨数:多 次争辩。辨,通“辩”。⑦折辱:挖苦。
①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 事)! ②你为什么不替我求情呢! 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பைடு நூலகம்我
高考文言语段翻译65篇(含答案)

高考文言语段翻译65篇(含答案)高考文言文翻译精选精练65篇1、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卧薪尝胆_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
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少时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母曰“欲唆汝。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翻译题”针对训练

[“文言文翻译题”针对训练]一、语段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
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1)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译文:(2)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译文:解析:(1)根据语境,“田野辟”前应补出“只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前应补出“于是我知道”;“左右”应译为“侍候的人”,且“是……也”为判断句,需要翻译成带“是”的语句。
(2)“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前省略“齐威王下令”,且为定语后置句,需要调整语序为“烹阿大夫及尝誉左右者”;“强于天下”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于天下强”。
参考答案:(1)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
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只见)田地被开辟整治,百姓富裕充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身边侍候的人来求得帮助的原因啊。
(2)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手下近臣。
这种情况下群臣十分恐惧,没有谁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非常安定,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参考译文: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
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只见)田地被开辟整治,百姓富裕充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身边侍候的人来求得帮助的原因啊。
”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
文言文语段翻译(详解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言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2021届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精选练习附答案

1.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王充《论衡·自纪篇》)2.今公取宜阳以为功,收楚韩以安之,而诛齐魏之罪,是以公孙奭、甘茂无事也。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3.仲方曰:“恩被天下,流昆虫,而不行御前乎?”发由是不死。
4.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
(《宋史·魏掞之传》)5.及魏帝告禅于晋,憙以本官行司徒事。
泰始初,封祁侯。
(《晋书·李憙传》)6.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樊川文集》)6.颎甚病之,谓太常丞李懿曰:“周天元以好乐而亡,殷鉴不遥,安可复尔!”(《隋书·高颎传》)7.察吏甚严,然所劾必择其尤不肖者一二人,使足怵众而止。
(《清史稿·陈宏谋传》)9.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
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
”(《隋书·高颎传》)10.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
(《梁书·裴子野传》)11.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宋书·谢弘微传》)12.张耳、陈馀岂非以势利交哉?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大伯、延陵季子异矣。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13.珪居闲类木讷者。
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
(《明史•傅珪传》)14.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汤显祖诗文集》附录)15.相时度力,敝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三事忠告》)16.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17.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于湖居士文集》)18.民有窘于豪民逋负,殴死其子诬之者,其长欲流之。
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翻译

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翻译①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②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
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
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
③晏专用榷②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
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
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
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
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
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
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
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节选自《资治通鉴》【注】①使司:指转运使官署。
②榷:专卖。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2率一斛得八斗至者3其间缘水置仓 4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18.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19.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②以河流湍悍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20.第②段中,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21.第③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
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常考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
少举进士。
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
”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
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
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
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
武帝敕诸屯简老牛,欲以享士。
恺进谏曰:“昔田子方赎老马,君子以为美谈。
向奉明敕,欲以老牛享士,有亏仁政。
”帝美其言而止。
转礼部大夫,为聘陈使副。
先是,行人多从其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
开皇初进爵为侯。
岁馀,拜礼部尚书,摄吏部尚书事。
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
恺坐与相连,上以恺属吏。
于是除名为百姓。
未几,卒于家。
(选自《隋书·卢恺传》,有删改)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
年二十始读书。
家贫,燃薪代烛。
耕陇上,辄挟册以诵。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
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
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
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
母丧,服阕,起故官。
先是,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
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
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
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
”(选自《明史·杨爵》,有删改)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文言语句翻译专项练习(含答案)

文言语句翻译专项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
是时上年老,宠姬赵婕妤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
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
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汉书·霍光传》)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两个句子。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①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五》)①②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两个句子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
子贡请往说之。
毕辞,野人不听。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
”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选自《吕氏春秋》)①有鄙人始事孔子者②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4.把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魏源《海国图志》)(1)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译文:(2)不如樵夫之一足。
译文:5.将下面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解(郭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
客欲杀之。
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1]曰:“是人,吾所急[2]也,至践更[3]时脱之。
”(《史记·游侠列传》)注释:[1]尉史,县尉手下的书吏,古代管户口的小官。
[2]急,重也。
[3]践更,按期轮番服役。
译文:6.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未画线的句子已译出):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25篇

⾼中⽂⾔⽂精短翻译练习25篇 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中⽂⾔⽂精短翻译练习25篇,希望能够帮助⼤家学习好⽂⾔⽂这个内容。
⾼中⽂⾔⽂精短翻译练习25篇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范仲淹⼆岁⽽孤,母贫⽆靠,再适常⼭朱⽒。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沃⾯。
往往糜粥不充,⽇昃始⾷,遂⼤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诵⽈:当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翻译:范仲淹⼆岁的时候死了⽗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的朱家。
(范仲淹)长⼤以后,知道了⾃⼰的⽣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头偏西才吃⼀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讲道:“当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 2、陈蕃愿扫除天下 原⽂:藩年⼗五,尝闲处⼀室,⽽庭宇芜岁。
⽗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孺⼦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陈藩⼗五岁的时候,曾经独⾃住在⼀处,庭院以及屋舍⼗分杂乱。
他⽗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他,对他说:“⼩伙⼦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陈藩说:“⼤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任。
不能在乎⼀间屋⼦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原⽂: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徐令彪之少⼦也。
为⼈有⼤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辩,⽽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丈夫⽆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张骞⽴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高考文言文带翻译及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夫子哂之。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孔子曰:“善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位弟子陪坐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所以不要因为我而感到拘束。
平时你们常说:‘没有人了解我。
’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遭受了军队的侵扰,接着又遭遇了饥荒。
如果让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后,可以让人们勇敢,并且懂得道义。
”孔子微笑着。
“冉求,你怎么样?”孔子问。
冉求回答说:“如果是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后,可以使百姓富足。
至于礼乐教化,那就等待有德行的人来实行吧。
”孔子也微笑着。
“公西赤,你怎么样?”孔子问。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赞礼的人。
”孔子说:“好呀!”“曾点,你怎么样?”孔子问。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想法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和六七个少年,一起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下游玩,然后吟诵着歌谣回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韦挺的父亲过去担任营州总管,曾经筹划治理高 丽,旧书信藏在家里,韦挺将它呈上。 (关键词“经略”“上”的翻译各1分,“故札藏 (于)家”状语后置1分,大意2分。)
(2)搜查公孙常的口袋,得到韦挺的书信,信里说 到自己所屯兵的地方很危急,心中很是不满,因此韦 挺被贬担任象州刺史。 (关键词“索”“屯”“危蹙”“怨望”的翻译各1 分,大意1分。)
有害。 4、笼:点燃; 控制 (笼天下盐铁诸利)。 5、责:通“债”;索取; 责令,要求。 6、宦学:学习仕宦所需的各种知识。
韦挺,京兆万年人。父冲,仕隋为民部尚书。挺
为大夫时,马周为监察御史,挺不甚礼。帝将讨辽东, 择主饷运者。周言挺才任粗使(粗活),帝谓然。挺 父故为营州总管,尝经略高丽,故札藏家,挺上之。 即诏河北列州皆取挺节度,许以便宜。帝破盖牟城, 诏挺将兵镇守,示复用。城与贼新城接,日夜转斗无 休时。挺以失职,内不平,作书与所善公孙常。公孙 常,善数者也,以他事系,投缳死。索橐中得挺书, 言所屯危蹙,意怨望,贬象州刺史。岁余卒,年五十 八。
(2)守将在边境,只求没有事端(发生)罢了,不 敢因为贼寇随意给君主带来忧虑(不敢因为贼寇随 意招致君主忧虑)。(边,边境,边疆,1分;妄, 随意,1分;贻,造成,招致;给予1分;句意2分)
1、贪滥 :贪欲无度。 2、参:弹劾; 检查;通“叁”(参分天下,而有其 二);星名。 3、擿:揭发。 4、假:宽容,宽恕。
(1)郑兴裔调任福建路兵马钤辖,经过宫阙,进入拜 见皇上,皇上拿地方官员的好坏来询问他,郑兴裔分 条剖析来回答。 (赋分点:“臧否”,善恶、好坏,1分;“条析”, 分条剖析,1分;“询以守令臧否”,调整语序,1分; 补充主语“皇上”,1分;句意,1分。)
(2)扬州有很多屯兵,粮食匮乏,按照惯例要从其他 地区买进,郑兴裔搜求财政漏洞来填补,粮食于是充 足了。 (赋分点:“例”,按照惯例,1分;“籴”,买入, 1分;“搜括渗漏”,1分;“例籴他境”,调整语序, 1分;句意,1分。)
——张耒《投知己书》
①所以擅长演奏的人能使他的欢喜愠怒表现在音 乐上,擅长舞蹈的人能使他的欢欣悲戚表现在容 颜神色上。
②而且还饥饿寒冷,艰难窘迫,外出谋生来养活 妻子儿女,往来奔走,往往是数千里。
评分标准:① 工(擅长)、愠(怨恨)、见 (通“现”,显露,表现)、戚(忧愁,悲伤) 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② 困穷(艰难窘迫)、就食(谋生)、活 (使……活,养活)、率常(往往,通常,经常, 一般)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1)在这期间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 整器械,(这是)必胜的方法。 (“以其间”“厉”“坚”各1分,句意2分)
(2)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做事 先的防备了。 (“罪”“边臣”“先事之备”各1分,句意2分)
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以荫知盐山县。岁饥, 谕富室出粟,平其直予民,不能籴者,给以糟籺(hé), 所活数万。通判定州,都部署夏守恩贪滥不法,转运使 使参按之,得其事,守恩谪死。知荆门军,荆门岁以夏 伐竹,并税簿输荆南造舟,积日久多蠹恶不可用,牙校 破产不偿责。参请冬伐竹,度其费以给,余募商人与为 市,遂除其害。
(得分点:脱身、因、闻,各1分,句意2分)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
于里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闻赴京师,将去 官持丧。余往吊,(树人)泣曰:“叔父葬有日, 既埋石幽宫(坟墓),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 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生。”则为余缕述一一,甚 详。嘉庆初,川楚教匪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 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 戒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 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 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 之。君遍哀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李氏 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 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 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 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
1、危蹙:危急。 2、仕:做官。 3、经略:策划、处理(军政要事);官名。 4、札:信件;札子,旧时的一种公文。 5、便宜:自行决断处理; 便宜行事之权。 6、转斗:转战。 7、投缳:上吊。
8、善数:善于计算。
郑兴裔字光锡。早孤,叔父藻以子字之分以余赀,兴裔不受,请立义庄赡宗族。乾道初,建康留司 请治行宫备巡幸,兴裔奏劳人费财,乞罢其役。徙福 建路兵马钤辖,过阙入见,询以守令臧否,兴裔条析 以对。帝曰:“卿识时务,习吏事,行当用卿。”初, 兴裔在庐尝却邻道互送礼,至是按郡籍,见前所却者 有出无归,遂奏严其禁。扬有重屯,粮乏,例籴他境, 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食遂足。民旧皆茅舍,易焚, 兴裔贷之钱,命易以瓦,自是火患乃息。
(节选自《周书·列传第十一》)
(1)刺史源子雍绕城坚守,命宇文贵为统军。宇文贵 前后经历数十次战斗,军中将士都佩服他的勇敢。 (“婴”“咸”各1分,大意正确3分。)
(2)宇文贵喜欢音乐,沉溺于下棋,对此流连不知疲 倦。也喜好施舍,爱护读书人。当时的人因此十分 称赞他。(“耽”“称”各1分,大意正确3分。)
五月日,某谨因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 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 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逆得其 悲欢好恶之微情。故工乐者能使喜愠见于其声,工舞 者能使欣戚见于其容。当其情见于物,而意泄于外也, 盖虽欲自掩而不可得。
某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而亲 丧。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其煎熬逼迫之 情,郁塞愤懑之气,盈心满怀。而又饥寒困穷,就食 以活其妻孥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
(1)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 而烦劳王爷吗?况且贼寇肯定不来,只需警戒罢了。 ("居”“顾”“戒严”各1分,句意2分)
(2)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没有什么 收获,由此更加信任熊概。 ("问”“廉”“任”各1分,句意2分)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少从师受
习凿齿,字彦威。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时温有大 志,追蜀人知天文者至,夜执手问国家祚运修短。星 人曰:“无忧虞,至五十年外不论耳。”温不悦,乃 止。异日,送绢一匹、钱五千文以与之。星人乃驰诣 凿齿曰:“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 致其骸骨。”凿齿问其故,星人曰:“赐绢一匹,令 仆自裁,惠钱五千,以买棺耳。”凿齿曰:“君几误 死!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星 人大喜。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 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 疾,与诸镇书:“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 获士裁一人有半耳。”
枢密直学士、知秦州。蕃酋药家族作乱,讨平之, 得良田五百顷,以募弓箭手。居镇阅岁,未尝以边事闻。 英宗遣使问故,对曰:“将在边,期于无事而已,不敢 妄以寇贻主忧。”参无学术,然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 不假贷,事至即决,虽簿书纤悉不遗,时称能吏。
(1)李参请求改为冬天砍伐竹子,估量其费用来供 给,其余的招募商人和他们做买卖,就除了这个害。 (度,估量,估计,1分;市,交易,做买卖,1分; 补出“与”后面省略宾语,他们,1分;句意2分)
友,喜怒不形于色。释褐奉朝请。寻转吏部郎中, 迁平东将军,郎中如故。上疏曰:“帝王之道,莫 尚于安民,安民之本,莫加于礼律。礼律既设,择 贤而行之,天下雍熙,无非任贤之功也。”书奏, 会肃宗崩。未几,诏雄以本官兼侍中、关西慰劳大 使。将发,请事五条:一言逋悬租调,宣悉不征。 二言简罢非时徭役,以纡民命。三言课调之际,使 丰俭有殊,令州郡量检,不得均一。四言兵起历年, 死亡者众,见存者老,请假板职,悦生者之意,慰 死者之魂。五言丧乱既久,礼仪罕习,如有闺门和 穆、孝悌卓然者,宜表其门闾。”帝从之。
文段翻译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 知昆山县。夏赵元昊且叛,为嫚(轻慢)书来,规得 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 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修器,必胜之道 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 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 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 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 简士马,声言出塞。巳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 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 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1、后殿:行军时居于尾部者。(殿:行军时走在后面) 2、恂恂:①恭谨温顺的样子;②小心谨慎的样子。 3、诱:教导,引导; 向导;欺狂,诱骗。 4、接:接待,交际; 迎接; 到达(北海虽赊,扶摇 可接)。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 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 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 “吾等居官,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 严而已。”已而果然。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传递) 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 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 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1)家住益州,受命从远方的道路来到这里,现 在奉桓公旨意自杀,没有办法使自己的尸骨返乡。
(2)桓公这是用丝绢跟您开个玩笑,赐钱是供应 路途上的费用。这是听任您离开回乡罢了。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任城王澄之围 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 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 “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 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 不拜。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 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 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 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 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
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 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 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 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击,贵每 奋击,辄破之。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土谷浑。军还, 进爵,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 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天和二年薨,赠太傅,谥 曰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