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课件中图版.
合集下载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PPT实用课件1 中图版

沈阳故宫
清太宗皇太极
改族名为满洲 改国号为清
顺治皇帝
1644年迁都北京, 开始了清朝在中国 的统治。
(二)清朝建立
努尔哈赤(建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满洲,改国号清) 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建立)
二 皇权的强化
(一)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蓝之狱:胡惟庸是明初丞相
,朱元璋害怕其权力过大,威 胁皇权,就借口他谋反把他杀 掉,牵连进去的人达3万余人 。 后来,朱元璋又以同样罪名杀 害大将军蓝玉,牵连进去的功 臣武将1.5万人。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第二位画师被召进了宫里,画得更加用心,
将朱元璋的像画得惟妙惟肖,但同样被拖出
去斩首了。
第三位画师很聪明,他悟出了前两位画师被
杀的奥秘,在描摹时只是脸型的轮廓有些像
朱元璋,但却画得满脸和气,在慈祥仁爱中
中图版历史七下教学课件:第三单元第1课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共33张PPT)

考古学家的讲解
一、明朝的兴亡与清朝的建立
1、明朝的建立: 背景 时间 元朝末期的腐败统治,农民大起义 1368年 明太祖朱元璋 南京后迁到北京 1644年,李自成农民大起义
人物
都城 亡
人物大解密之传奇朱元璋
• • • • 朱元璋 名字: 安徽凤阳 籍贯: 贫苦农民 出身: 职业: 和尚--军人--皇帝
军机处
清朝
1、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有( ①废丞相 ②设东厂、西厂 ③设立锦衣卫 ④八股取士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 B.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唐诗 B.三通四史 C.宋词 D.四书五经 3、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 A.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立军机处 D.设置理藩院
考古学家的讲解
一、明朝的兴亡与清朝的建立
2、清朝的建立: 努尔哈赤的贡献 皇太极的贡献 改国号为清,改族名 为满洲 都城 迁都北京
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
清朝疆域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 岭和库页岛
西跨葱岭
东临太 平洋
东南到台湾 及附属岛屿
喜马拉雅山
南至南海诸岛
活动二: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 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 的社会矛盾。明清统治者总结历史经验,采 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 央集权。
夜幕降临,中学生韩小寒与家人正在看电视剧《宰 相刘罗锅》,该剧描写清朝大臣刘墉(石庵)与权 臣和绅、乾隆皇帝之间斗智的故事。父子之间有一 段对话。 韩小寒说:“这个电视剧的名称是错的。刘墉没 有做过宰相。” 但当工人的爸爸说:“人家编剧导演都是有学问 的人,不可能弄错。” 韩小寒说:“我们教科书上讲的,清朝根本就没 有宰相。” 爸爸反问:“课本上就全是对的吗?当年我们上 学时,还学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万万岁呢! 现在不是也被完全否定了吗?” 韩小寒无法说服爸爸,气极。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共13张PPT)

(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 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度成为隋唐以后重 要的选官制度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 效能十分有限。
随堂练一练
1、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 )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钱穆 《国史大纲》
课堂探究:宰相制度与内阁有哪些不同?
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 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 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 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皇帝
雍正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
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写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 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 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 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 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 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课后探究
问题: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于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君主专制的加强对社会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 大方面:积极与消极。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可以分别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思考。)
小结
从秦汉至元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征: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 断分割,且权力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影响也日趋减弱。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 效能十分有限。
随堂练一练
1、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 )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钱穆 《国史大纲》
课堂探究:宰相制度与内阁有哪些不同?
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 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 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 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皇帝
雍正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
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写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 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 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 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 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 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课后探究
问题: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于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君主专制的加强对社会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 大方面:积极与消极。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可以分别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思考。)
小结
从秦汉至元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征: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 断分割,且权力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影响也日趋减弱。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PPT实用课件 中图版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三、厂卫制度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的亲信 组成,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 和审讯。由皇帝亲自指挥,不受司法 部门管辖。
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的特务机构,由宦 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西厂是明朝中期明宪宗所设立的,也 是特务机构。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 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 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 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 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 还属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 表现。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三、厂卫制度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的亲信 组成,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 和审讯。由皇帝亲自指挥,不受司法 部门管辖。
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的特务机构,由宦 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西厂是明朝中期明宪宗所设立的,也 是特务机构。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 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 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 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 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 还属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 表现。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51张PPT)

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进
朝代 秦 汉 隋唐 措 施 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建立专制主义制度 丞相权力很大 削弱相权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西汉武帝中用尚书令、侍中 等(中、外朝制度); 东汉 置尚书台
三省六部制
构②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 三司分割相权
削弱相权
削弱相权
北宋 ①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
总趋势: 相权不 断削弱, 皇权不 断加强
×
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 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 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你如何看待宰相制的废除 (评价)
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容易形成君主
的独裁专制。
明太祖与奏章(2005上海试题)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 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 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391件事,即朱元璋平 均一天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 休”仍无法处理好。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郡县制(路、州、县)
行省制(府、路、州、县)
三司制
省制
皇帝
君权
相权
集 中
中央权力专 制 主 义 Nhomakorabea中央
中 集 央 地方 中 集 地方权力 权
制度
朝代 先秦
标准
方式
影响
世卿世禄
总 结 二 、 中 国 古 代 选 官 用 官 制 度 的 变 化
无
军功 品行 门第
世袭
奖励 举荐 评定 授官
朝代 秦 汉 隋唐 措 施 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建立专制主义制度 丞相权力很大 削弱相权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西汉武帝中用尚书令、侍中 等(中、外朝制度); 东汉 置尚书台
三省六部制
构②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 三司分割相权
削弱相权
削弱相权
北宋 ①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
总趋势: 相权不 断削弱, 皇权不 断加强
×
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 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 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你如何看待宰相制的废除 (评价)
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容易形成君主
的独裁专制。
明太祖与奏章(2005上海试题)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 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 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391件事,即朱元璋平 均一天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 休”仍无法处理好。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郡县制(路、州、县)
行省制(府、路、州、县)
三司制
省制
皇帝
君权
相权
集 中
中央权力专 制 主 义 Nhomakorabea中央
中 集 央 地方 中 集 地方权力 权
制度
朝代 先秦
标准
方式
影响
世卿世禄
总 结 二 、 中 国 古 代 选 官 用 官 制 度 的 变 化
无
军功 品行 门第
世袭
奖励 举荐 评定 授官
部编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完美课件

全国大小武装起义达一百八十余次之多。
( 2 0 0 6 全 国 卷 三 ) 明 朝 建 立 后 , 为 加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我朝罢相……
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激化了阶级矛盾 B.
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
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
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政清权朝,为作君什为主么少专说数制清民发族朝展建军到立顶机的峰处 ,的经设历置了,怎使样君的主过专程?制制度 发展到了顶峰?
结果: 存在了。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1、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①力役过繁,赋敛过厚。
应运而生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①加强了皇权, 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
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明史纪②事本末皇》 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3、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 权) ——全盛
清代皇帝 的批红
阅读史料: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4张PPT)

何”的局面。
(二)、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康熙亲政后,为 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加强皇权,在宫内 设南书房,挑选翰林 院学士入值。名义上 陪皇帝读书,实际上 参与机要事务,替皇 帝起草谕旨。 南书房的建立, 使得中枢机构一分为 三,内阁、议政王大 臣会议与南书房相互 牵制,集权于皇帝。
康 熙
南书房
三足 鼎立
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9、“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 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 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2、宰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二、内阁的出现 1、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二、内阁的出现 2、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 延续了两千多年,它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 积极[明清前]:①维护统一,安定社会。②加快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③保证中外文化的正常交 流。④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保证。 • 消极: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残酷。② 导致政治腐败,政局动荡。③束缚中国资本主义 萌芽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造成社会发展的 迟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内侍机构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侍从、咨询
皇帝的顾问和侍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C.文章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7、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A ) 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 8、“八股文”最早出现在(D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宋太祖时 D.明太祖时
1.(2013.临沂)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 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长安 B.东京 C.北京 D.南京
2.(2014.呼和浩特)明朝设立东厂特务机构
的是( )
A.明成祖 B.明太祖
C.明英宗
D.明景帝
3.2000年10月,在江苏苏州出现了一家以 “锦衣 卫”命名的国有企业。很多人对这种命名提出尖 锐批评。“锦衣卫”一词所反映 的实质是( ) A.经济的高度发展 C.国家监督机构的完善 B.专制制度的强化 D.思想文化的繁荣
2.明成祖把都城 从应天(南京) 迁至北京。
3.明朝后期,努尔哈赤 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形 成新的民族满族。后脱 离明朝独立,建立后金 政权。
明成祖
4.1636年, 皇太极(清太宗) 在盛京(沈阳)称帝, 建立清朝。
李自成
5.1644年,李自成农民 起义军占领北京,明亡。
6.清军击败农民军,迁都 至北京,开始了清朝在中 国的统治。
皇太极
二、皇权的强化:
明朝、清朝为加强皇权 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皇权的强化:
1、废除宰相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
(锦衣卫+东厂) 2、设立“厂卫”制度
明 朝
----成为专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权的可靠支柱
3、设立廷杖制度 4、设立军机处
(明太祖朱元璋)
(清雍正帝)
清朝
胡 胡惟庸案: 蓝 官职,丞相 之 罪名,谋反 狱 牵连三万余人
2、为了加强统治明太祖和他的后代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制度,设立廷杖制度,八股取士
3、从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皇权不断膨胀
图一:锦衣卫印 图二:军机处
1、分别由哪一位皇帝设立?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图一是有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职责是专门侦缉官民言行; 图二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的,职责: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使君主的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4.(2014.绍兴)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A.《诗经》 C.《二十四史》 B.四书五经 D.八股文
5.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 A.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B.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
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6.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廷杖制度使明朝君臣关系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使君臣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
军机处 雍正
军机处的设立使皇帝的权力 发生怎样的变化? 使皇帝的权力扩展到顶峰 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厂卫制 度、廷杖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这一系列措施目的是什么?
目的: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
三、加强思想控制
明清两朝为加强思想控制 采取了哪些措施?
八股取士、文字狱
八股取士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诗》《书》《礼》 《易》《春秋》
考试范围: “四书”“五经” 考试题型: “八股文”
不能自由发挥
破题 起讲 起股 后股
承题 入手 中股 束股
结果:所选人才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
文字狱
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维民所止”,这本 来是《诗经》上的,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字是“雍 正”去了头,雍正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罪名,株连 的范围也极为广泛。
2、为了加强统治明太祖和他的后代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制度,设立廷杖制度,八股取士
3、从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皇权不断膨胀
1.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推 翻元朝统治,在应天 (今南京)称帝,国号 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此后近20年时间,扫平 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 统一。
徐骏 “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的诗句,被认定“清” 是满清,“不识字”、“乱翻书”是指影射满人没文化, 被灭族。 到乾隆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90余案。胡中藻 “一把心肠论浊清”,处斩弃市。沈得潜“夺朱非正色, 异种也称王”,剖棺戮尸。李一“天糊涂,地糊涂,帝王 师相,无非糊涂”,凌迟处死。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1 课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图一:锦衣卫印 图二:军机处
1、分别由哪一位皇帝设立?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图一是有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职责是专门侦缉官民言行; 图二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的,职责: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使君主的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文字狱
文字狱就是统治者挑剔文字过错而兴起的大 狱,是为压制反清思想而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
原因: 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危害: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 禁锢了思想; 3、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明清两朝为加强 君主的权力共采 取了哪些措施?
11、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D )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12、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C ) A.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立军机处 D.设置理藩院
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明太祖) 2、设立厂卫制度(明太祖、明成祖) 3、设立廷杖制度(明太祖)
目的 政治
4、设立军机处(清雍正帝)
5、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明清)
思想
智能开发(P7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初步形成于战国:
商鞅变法;2、确立于秦朝:中央设三公 九卿,地方设郡县制,思想文化焚书坑儒; 3、巩固于两汉:推恩令,思想文化“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4、完善于隋唐: 三省六部制;5、加强于北宋:杯酒释兵 权;6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明朝废丞 相,权分六部,设厂卫制度,八股取士, 文字狱,清朝设军机处。
蓝玉案:
官职,大将军 罪名,谋反 牵连1.5万人
一个叫宋濂的官员请客喝酒。第二天, 朱元璋问他喝酒了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做 了哪些菜。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笑着说: “全对,你没有骗我。”
1.朱元璋为什么会知道宋濂请客的 详细情况? 锦衣卫 2.厂卫机构的职责、作用是什么?
缉捕、刑讯大臣和百姓。
廷杖制度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7、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A ) 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 8、“八股文”最早出现在(D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宋太祖时 D.明太祖时
1.(2013.临沂)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 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长安 B.东京 C.北京 D.南京
2.(2014.呼和浩特)明朝设立东厂特务机构
的是( )
A.明成祖 B.明太祖
C.明英宗
D.明景帝
3.2000年10月,在江苏苏州出现了一家以 “锦衣 卫”命名的国有企业。很多人对这种命名提出尖 锐批评。“锦衣卫”一词所反映 的实质是( ) A.经济的高度发展 C.国家监督机构的完善 B.专制制度的强化 D.思想文化的繁荣
2.明成祖把都城 从应天(南京) 迁至北京。
3.明朝后期,努尔哈赤 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形 成新的民族满族。后脱 离明朝独立,建立后金 政权。
明成祖
4.1636年, 皇太极(清太宗) 在盛京(沈阳)称帝, 建立清朝。
李自成
5.1644年,李自成农民 起义军占领北京,明亡。
6.清军击败农民军,迁都 至北京,开始了清朝在中 国的统治。
皇太极
二、皇权的强化:
明朝、清朝为加强皇权 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皇权的强化:
1、废除宰相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
(锦衣卫+东厂) 2、设立“厂卫”制度
明 朝
----成为专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权的可靠支柱
3、设立廷杖制度 4、设立军机处
(明太祖朱元璋)
(清雍正帝)
清朝
胡 胡惟庸案: 蓝 官职,丞相 之 罪名,谋反 狱 牵连三万余人
2、为了加强统治明太祖和他的后代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制度,设立廷杖制度,八股取士
3、从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皇权不断膨胀
图一:锦衣卫印 图二:军机处
1、分别由哪一位皇帝设立?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图一是有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职责是专门侦缉官民言行; 图二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的,职责: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使君主的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4.(2014.绍兴)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A.《诗经》 C.《二十四史》 B.四书五经 D.八股文
5.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 A.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B.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
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6.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廷杖制度使明朝君臣关系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使君臣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
军机处 雍正
军机处的设立使皇帝的权力 发生怎样的变化? 使皇帝的权力扩展到顶峰 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厂卫制 度、廷杖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这一系列措施目的是什么?
目的: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
三、加强思想控制
明清两朝为加强思想控制 采取了哪些措施?
八股取士、文字狱
八股取士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诗》《书》《礼》 《易》《春秋》
考试范围: “四书”“五经” 考试题型: “八股文”
不能自由发挥
破题 起讲 起股 后股
承题 入手 中股 束股
结果:所选人才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
文字狱
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维民所止”,这本 来是《诗经》上的,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字是“雍 正”去了头,雍正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罪名,株连 的范围也极为广泛。
2、为了加强统治明太祖和他的后代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制度,设立廷杖制度,八股取士
3、从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皇权不断膨胀
1.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推 翻元朝统治,在应天 (今南京)称帝,国号 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此后近20年时间,扫平 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 统一。
徐骏 “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的诗句,被认定“清” 是满清,“不识字”、“乱翻书”是指影射满人没文化, 被灭族。 到乾隆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90余案。胡中藻 “一把心肠论浊清”,处斩弃市。沈得潜“夺朱非正色, 异种也称王”,剖棺戮尸。李一“天糊涂,地糊涂,帝王 师相,无非糊涂”,凌迟处死。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1 课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图一:锦衣卫印 图二:军机处
1、分别由哪一位皇帝设立?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图一是有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职责是专门侦缉官民言行; 图二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的,职责: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使君主的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文字狱
文字狱就是统治者挑剔文字过错而兴起的大 狱,是为压制反清思想而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
原因: 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危害: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 禁锢了思想; 3、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明清两朝为加强 君主的权力共采 取了哪些措施?
11、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D )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12、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C ) A.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立军机处 D.设置理藩院
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明太祖) 2、设立厂卫制度(明太祖、明成祖) 3、设立廷杖制度(明太祖)
目的 政治
4、设立军机处(清雍正帝)
5、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明清)
思想
智能开发(P7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初步形成于战国:
商鞅变法;2、确立于秦朝:中央设三公 九卿,地方设郡县制,思想文化焚书坑儒; 3、巩固于两汉:推恩令,思想文化“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4、完善于隋唐: 三省六部制;5、加强于北宋:杯酒释兵 权;6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明朝废丞 相,权分六部,设厂卫制度,八股取士, 文字狱,清朝设军机处。
蓝玉案:
官职,大将军 罪名,谋反 牵连1.5万人
一个叫宋濂的官员请客喝酒。第二天, 朱元璋问他喝酒了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做 了哪些菜。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笑着说: “全对,你没有骗我。”
1.朱元璋为什么会知道宋濂请客的 详细情况? 锦衣卫 2.厂卫机构的职责、作用是什么?
缉捕、刑讯大臣和百姓。
廷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