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科学论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李小方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李小方内容提要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书伯整个思想体系中占居着中心地位, 是理解韦伯思想的关键。
通过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可以看出, 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对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进行融合的产物。
这一方面使他的思想表现出矛盾一妥协的性格, 带来了一定的消极意义, 另一方面, 也正是这一特点使韦伯的思想更富有建设性, 从而时后来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多义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 M a x W e b e r 1 8 6 4 一1 9 2 0 )是本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学思想家之一, 他继承了自狄尔泰( W·D i l t ll y 1 8 3 3一2 9 1 1 ) 以来的反实证主义传统. 井对之进行了总结和检讨, 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体系, 成为20世纪初期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的集大成者。
在韦伯宏大的思想体系中, 最能反映其思想本质特征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他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的论述。
韦伯正是以其对社会科学方法论间题的深入探究和其它领域的经验研究, 奠定了他在学术界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本文试图对分析, 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一韦伯自幼与狄尔泰、文德尔班( Wi l h e l m W i n d e l b a ,、d 1 8 18一1 , 2 5 ) 过从甚密f肠, 后来又结识了李凯尔特吸f l e n r i e h R i 。
ke r t 1 8侣3 一1 9 3 6 、和齐美尔( ` ; 、、“ ` 吕S i m ln 以1 8 5 8 一1 9 1 8 ) ,并探受其影响。
这些早年的经历, 为他后来形成以新康德主义为其哲学主导原则的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葵定了基础。
同时,19 世纪和20 世纪之交实证主义址会学的蓬勃发展也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明。
后学院科学基础观的一种自由论解读

离 。 诺 尔 一塞蒂 纳认 为“ 学研究 的成果是 由特 ” 科
能存在 的。同时也很难想象 , 成过程中没有受到 在形 观察者先入之见影 响 的任 何一种观察 报告 或分类 图 表 。确实 , 这是任何 一个认 知过程的基本特征。 ¨ 在 ”
的‘ 在 ’ 征 实 际上却 是 实 验室 工作 的结 果 。 l 外 特 ”5 J
“ 真正从事科 学 的人 们并 不 都坐在 实验 室里 , 反 , 相 实验科学家的存在只是 因为有更 多的人 在实验 室 以 外 的其他地方 从事 科学 。 【 ‘ ”5 ‘ 认识论 方 面的有 效性 J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上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这一基本命题 。 拉图尔认 为 : 实 验 室活 动的观察 揭示 出 , 实 “ 事
数学 , 几乎任何科学分支 , 不论 是 自然 科学还是 社会
科学 , 不论 是物理 科学 、 物 科学 还 是人 文科 学 , 生 如 果没有从观察 中获 取一 定量 的经验 知识 , 是不 可 都
中图分类号 : 3 1 N 2 G 0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5 6 (0 1 0 — 0 3 3 17 — 35 2 1 )3 0 3 —0
默 顿式 的学 院科学 , 科学 基础 被认 定 为客 观 其
性, 默顿规范 的重 要 目标 之一 就是 扩展 以客观 性 为
以及有组织 的怀 疑 态度 , 成 了现代 科 学 的精 神 特 构 质 。 这些默 顿规 范保 证 了科 学被 建 制化 的需 要 , ”
也为科 学的制度性 目标—— 扩展 准确无 误 的知识服 务。
一
科学小论文例文8篇

科学小论文科学小论文例文8篇同学们,在生活中,会有许多的奇妙现象,也有许多的生活奥妙。
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生活中的奥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小论文例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科学小论文为什么蚊子和飞蛾要迎着光走呢?为什么它们走向灯光的时候不会迷路呢?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心头,于是我准备做一个实验--飞蛾等动物为什么要向着光走?于是我在乡村的爷爷奶奶家捉了几只小飞蛾装在一个小塑料瓶里,扎几个小孔让它们呼吸。
我把房间的门和窗关掉,把大灯也关掉,打开我的小台灯,小飞蛾看到小灯开启后,都迫不及待的想向这边飞来,一直在打塑料瓶,我慢慢打开瓶盖,一只小飞蛾从瓶子里钻了出来。
我看着它一直朝灯光的方向而去,我在中间故意隔了一层塑料膜,看看它会怎么办,过了一会儿,它发现前面有一个障碍物,便向右边画弧线绕了过去,我看了这个现象惊奇不已--我一直以为飞蛾只会向前直飞,不会绕圈呢!它飞过塑料膜后又直直地飞向灯光处,但我发现:它飞在灯光前时,转了一个圈到台灯后面去了,又绕了一个圈到前面来了,之后就一直持续这样的动作。
咦?为什么它会一直这样绕圈呢?于是我回想起小学的科学老师说过--昆虫的习性分食性、趋性、群集性、假死性和迁飞性,而在趋性中又分为趋化性、趋光性和趋温性。
而飞蛾一直向着光飞,不正是趋性里的趋光性嘛?哦!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飞蛾是因为有趋光性才会向着光走的呀!但是为什么飞蛾不会迷路,而且它是怎样找到方向的呢?我不禁想起在一本书上看到的--飞蛾等昆虫在夜间飞行活动时,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
飞蛾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
飞蛾在逃避蝙蝠的追逐,或者绕过障碍物转弯以后,它只要再转一个弯,月光仍将从原先的方向射来,它也就找到了方向。
这是一种“天文导航”。
哦!我明白了!原来飞蛾是吧灯光误认为“月光”,于是,它就用“灯光”来辨认方向。
但月光离地球远得很,飞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飞行。
后现代科学哲学导论

后现代主义研究后现代科学哲学导论Ξ〔美〕R1萨索尔 曲跃厚译一、引 言到后现代性的领域(这是一个常常受到误解和嘲讽的空间,是一个过于模糊以致难以测量的领地)上去旅行,部分地是和卡尔 波佩尔一起进行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又有保罗 费耶阿本德为伴;然后再去寻找女权主义者的同伴。
所有这些同伴都对一种适用于科学的后现代哲学的感受性(sen sitivity)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一种后现代科学哲学,即使是在主要的后现代作者的特殊观点不同于科学哲学家的观点时也是如此,反之亦然。
尽管这两者彼此漠视对方,但我还是希望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他们了解对方,并使他们各自的理论很好地一致起来。
例如,波佩尔是把科学和所有其他话语形式区分开来的最近一次主要尝试的伟大推动者,但费耶阿本德则批判了这种尝试。
现在,“分界问题”(无论它如何被表述)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即证明一种特权形式——“元叙述”——的问题,这种特权形式正是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在原则上拒绝接受的。
波佩尔在“虚构”和“科学”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界限,这一界限变成了一个排外的俱乐部的栅栏,变成了一种权贵地位的象征,因而它本身就成了科学文化之批判分析道路上的一个障碍。
又比如,波佩尔认为,形而上学在科学中也很重要,在科学共同体中,真理必定会归结到一种荣誉概念的位置上,但是人们并没有英国女王那样的政治神通,而且科学哲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仍然是心理学的问题:科学家是怎样达到其新思想的呢?什么样的气质才是人所必须具有的,因而才能挑战已经确立的各种模式并提出可供选择的其他模式呢?进而,心理学怎样才能符合科学话语的语境呢?简单地说,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借助于来自后现代主义者的话语的工具而提供的。
在某些方面,在授权所有叙述并重组各种制度化的权力关系的意义上,我在后现代性的批判话语中所展现的各种心理学的可能性中得到了安慰。
当然,人们也许会说,迈克尔 波拉尼和托马斯 库恩已经写下了许多我们必须了解的他们称为“科学共同体”的著作,分析了领导和责任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科学方法论能够而且应该藉以沿着一条研究纲领的道路被向前推进的方式的问题。
后常规科学及其社会治理

后常规科学具有反基础主义、反本质 主义、反普遍主义等特点,强调科学 知识的相对性和情境性。
发展历程与背景
发展历程
后常规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科学范式到现代科学范式的转变,逐渐成为当 代科学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背景
后常规科学的发展背景包括科学知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科学方法的局限性 和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等。
跨学科课程设置
后常规科学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因此课程设置应注 重跨学科,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融合在一起,形成新 的课程内容和体系。
创新性课程设置
后常规科学注重创新和探索,因此课程设置应注重创新性 ,引入新的课程理念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 能力。
教师培训与发展
提高教师素质
后常规科学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 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
04
后常规科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 发展
挑战分析
1 2 3
科学知识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后常规科学面临科学知识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 动态变化,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跨学科研究的挑战
后常规科学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涉及不同领 域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研究环 境。
伦理和社会责任
后常规科学的发展涉及到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 需要更加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后常规科学在科学领域的应用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明确
实验操作规范
后常规科学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首 先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确 保实验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后常规科学要求实验操作规范,遵循 科学原则和实验伦理,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控制变量法
前学科时期,前科学时期,科学化时期代表人物

前学科时期,前科学时期,科学化时期代表人物前学科时期,前科学时期,科学化时期代表人物有何?前辈可以从前辈的教会或者是后辈的学术著作对本问题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代人生涯,科学化人生。
本人科学化时代代表人物:第一个说科学理念的教授是美国人乔治梅森(后来的乔治梅森),他的第一个科学理念叫概率论(professormetricmetric),在美国人眼里就是概率论。
第二个是美国学派,也就是大众化的物理学家,他们都是在研究物质粒子或者是电磁波的同时,依靠大量实验来研究自身实验结果的。
第三个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有时候看到前辈们的答案,总觉得不一样。
后知后觉的一些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等),如果你看一下他们的答案,就会觉得不一样,如果你看一下他们的答案,就会觉得不一样,如果你知道他们的答案就知道我不知道我在搞怪,我也无所谓他们是不是学生物。
反正你会觉得不一样,所以大家都在这儿讨论这个问题。
就像我自己的理想是科学化。
但是我不是学统计,我不是数学系的,我不是数学专业的,我不是物理专业的,我不是数学系的,我不是物理系的。
只是在这里问问对于学科和哲学的看法。
(补充一点,科学化不是物理本身的问题,只是对于某个时期的某些现象和人对于自己对于某个现象所发出的反应的了解而已。
-------------------------------------------谢谢各位的回答,现在我们已经讨论了以下这个问题:1科学化是人类在科学实践活动方面的体现2科学化是以人为本的思想3学科化是以人为本的体现4学科化是以人为本的思想5学科化是以人为本的关系6学科化是以人作为主体以人来为本的关系7学科化是以人作为辅体以人作为学习者7学科化是以人为本的关系。
有时在一次研究中,前科学成就的最重要的论证是关于这一问题.当一项结果完成时,就要对下一个成就做出评说。
在学派中,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对成就的论据进行了论证,也有许多的学者进行了研究.前科学时期在哲学的语言学等领域中占的比例非常少,但是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通常在他们的主要学说和理论中存在,而且他们也在一些哲学或者理论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环境科学导论答案

环境科学导论答案科⽬:环境科学导论⼀、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环境科学:是⼀门研究⼈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关系,寻求⼈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法的科学。
2、⾷物链:⽣态系统内不同⽣物之间在营养关系中形成的⼀环套⼀环似链条式的关系。
3、⽔资源:指⼀切⽤于⽣产和⽣活的地⾯⽔、地下⽔和⼟壤⽔。
4、⽔环境容量:⼀定⽔体所容纳污染物的最⼤负荷被称之为⽔环境容量。
5、固体废物处置(最终处置):将⽆法回收利⽤且不打算回收的固体废物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解决固体废物最终归宿的⼿段。
6、⼟壤:是地球陆地表⾯具有⼀定肥⼒,能够⽣长绿⾊植物的疏松表层。
7、⼟壤的净化作⽤:是指在⾃然因素作⽤下,通过⼟壤⾃⾝的作⽤,使污染物在⼟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8、热污染:是指⼯业⽣产和现代⽣活中排除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9、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的影响进⾏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10、电磁辐射:是⼀种物理现象,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将答案写在下表中)三、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计10分)1、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类和环境”这对⽭盾之间的关系)。
2、⼤⽓的组成包括(恒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
⼤⽓中的O2、N2和氩⽓是属于(恒定组分),CO2和H2O是属于(可变组分)。
3、⽔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业污染)、农业污染和(⽣活污染)。
4、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原⽣环境问题)和次⽣环境问题,其中次⽣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态环境破坏)。
其中地震、海啸、⼲旱、洪涝、⾍灾是属于(原⽣环境问题)。
四、简答题(共7题,每题5分,共计35分)1、环境的功能有哪些?1)为⼈类⽣存提供所需要的资源2)调节功能3)服务功能4)⽂化功能2、环境科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有哪些?1)了解⼈类与⾃然环境的发展演化规律;2)研究⼈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3)探索在⼈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下环境的全球性变化;4)开发环境污染的防治技术与制定环境管理法规。
进化论及其应用领域

进化论及其应用领域进化论是一门揭示生物物种适应环境和演化的科学理论,它对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自达尔文以来,进化论一直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在众多其他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本文将探讨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并介绍其在医学、生态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进化论的核心原理是物种适应环境并通过基因传递适应性特征。
这一概念是基于物种在自然选择下的生存和繁殖的现象。
在环境中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将导致适应环境的基因得以保存,而不适应环境的基因则会被逐渐淘汰。
进化论还包括其他机制,例如突变和基因流,这些机制可以导致基因的变异和传播,进一步塑造物种的演化。
进化论在医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了解病原体及其在宿主中的演化,医学科学家可以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例如,研究耐药菌株的进化过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此外,进化论还可用于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进化,理解人类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以及揭示人类的起源和迁徙历史。
生态学是受进化论影响最深的学科之一。
进化论提供了解释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群落结构的框架。
生态学家利用进化论来研究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种群演化和资源利用路径。
比如,进化论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某些物种之间存在共生关系,某些物种会逐渐占据特定的生态位等。
进化论也帮助科学家了解濒危物种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为保护这些物种提供重要的指导。
计算机科学是另一个应用进化论的领域。
通过模拟进化过程,计算机科学家可以研究和优化复杂系统的设计与功能。
进化算法,例如遗传算法和遗传编程,模拟了进化的原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这些算法被广泛应用于优化问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通过使用进化算法,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现实世界中复杂的工程和决策问题。
总结来说,进化论的原理对生物学、医学、生态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帮助我们理解物种的演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为保护濒危物种、开发新药物和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科学论
后科学之父张恒
后科学是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的一种学问.能意识到后科学存在的人比懂得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人少之又少.本人怀疑但又潜意识地相信它的存在.
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的产物,能解决现实中的存在的问题,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学问,原因在于它符合人们所认为的逻辑,它基于人们总结出来的公理或者是人们所认为的必然事件,它应当包括抽象的和具体的科学.抽象的科学就是指科学家们通过严密的推证得出的一些用公式表示的结论或是依据实验现象假设的某种理论.具体的科学是指人们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常理和技术.一句话,科学是从实际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
后科学与科学在绝大部分上是相反的,它是研究人们现有的认识范围之内根本上不存在的,对人类生活毫无意义的东西的一种学问,它全部基于思想者的深度思考完全抛开人们生活环境.它否认了科学中几乎所有的观点,与超自然科学有几分相象.
例如,科学中认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但这总会使人困惑,人们总认为一个空间应该是有一个边界的,没有边际的东西是个什么样的呢?但如果有边际,那么边际外又是什么呢?一些科学家如史蒂芬霍金认为宇宙是由一个奇点大爆炸产生的,光等电磁波以及粉尘微粒和天体等物质由中心向外波散形成宇宙,那么电磁波向外传播的界面就是宇宙的边界.但这样,种种疑问又纷至沓来,电磁波未传到的空间是什么?到底那里是空间的中心?科学在这些问题上也无能为力了.
又如,科学上认为的时间是连续的,那么无限远的以前有多么长能?无限远的以后又能有多久呢?无限的大和无限的小又是怎么样的程度?人们大都不敢想那种太费脑筋的事,于是科学上认为宇宙具有多极性,就是每一个维都是一个极,但可能没有极限.
再如,人们比较感兴趣的是,人们死后是什么样的.一般情况下,科学上认为,人死之后意识丧失,犹如沉睡一样,没有感觉,一直睡到无限远的未来.就是说我们从无限远的以前一直睡到我们出生之时,生活了一辈子,死后再睡到无限远的以后.这听起来我们此生相见,实在是太幸运了,你想啊,无限长的时间中只有那么一小段儿时间(几十年)我们生活,我们都是这么小的概率,然而又相乘,概率趋近于零,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却发生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而且那种死后也就太可怕了.如果我问出生之前你感受到了什么,恐怕人们都会说不知道.因为他们认为出生先于意识的存在,出生之前是一段空白.
这所有的迷团在在人们科学的意识范围内是无法解释的,这也说明了科学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人们只能局限于科学的认识了.人们不能也不敢在科学的背后开拓另一条思想的道路.这科学的背后就是我提出的后科学.先声明一下,后科学不是反科学,它是对科学的补充,是科学的延续.应该说,人类的认识包括科学和后科学两种,科学就是前科学,后科学是科学发展的后期出现的一种专门研究科学所研究不到的东西,因此叫做后科学.后科学与神学和迷信完全不同,它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现简单地介绍几例后科学中的基本理论.1,宇宙中存在多重空间,我们能感受到的这个现实空间叫做第一空间,我们感受不到的事物在第二空间(如光波除外的电磁波,濒死体验中所说的灵魂等),过去的和未来的事情在第三空间.所有的空间都是重叠着的,到处都有相交的地方,而且各个空间之间都有相互作用。
2,本理论完全支持分支宇宙理论.3,所有的物理定律(如牛顿力学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只在第一空间成立,在其它空间不一定完全成立。
推论:第一空间内所有事物均符合物理化学和生物中的定律,而其它各个空间符合它们各自的一套规律.4.所有空间中总生命个体数是一个定值.推论:一个星球上的生物数在增加时,其它星球上生物数总和在减少.
的最后端,最上端也是它的最下端.也就是说从一点发出的光(无任何物体阻挡)最终回到原点.同样,在时间上无限远以前也是无限远的未来.在生死问题上,生命可以无限轮回,即有所谓上下辈子的说法.我们的灵魂一直存在,只是生活时在第一空间,有一个对应的肉体,死亡后,灵魂通过第二空间,越入第三空间.之后,再通过第二空间到达第一空间,与出生的生物体结合,这就是下辈子.这里所说的灵魂与神话中的灵魂不一样,这里的灵魂是有微弱的意识而没有感觉的,是不能被本身操控的.这一点正符合濒死体验的结果.注意,我们的上下辈子不一定是人,可能是其它生物,也有可能是同一宇宙或不同宇宙的外星生物.
这样看来,我们就不在那么恐惧死亡了,如果能懂得后科学,我们将在对待人生上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态度了.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会和我一起去研究后科学,探索人类认识的未知领域.我也期待着后科学与科学接轨并容为一体,将人们的认识空白补全的一天的到来.到那时,人类或许有勇气与来访地球的外星人比智慧了……
Theory of Rear Science
Writen by Father of Rear Science—Zhang Heng2007-6-17The Rear Science is a kind of learning which is believed by only a few people.People who realize its existence are very fewer than the ones who can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I doubt it but I often realize it some time.Science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manufacture.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afact and chimein with the logic of people think so that most of people can receive it.Science is based on the generally acknowledged or self-evident truth and the things that must happen,it include the unseen and concrete science. Unseen science is conclued by scinists’hard work of tight identification.It usually be expressed by formulas.(CONTIN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