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卷(唐纪)(3)原文

合集下载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一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一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一卷(唐纪)(3)原文[11]太子詹事李辅国,自上在灵武,叛元帅行军司马事,侍直帷幄,宣传诏命,四方文奏,宝印符契,晨夕军号,一以委之。

及还京帅,专掌禁兵,常居内宅,制敕必经辅国押署,然后施行,宰相百司非时奏事,皆因辅国关白、承旨。

常于银台门决天下事,事无大小,辅国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

又置察事数十人,潜令于人间听察细事。

即行推按;有所追索,诸司无敢拒者。

御史台、大理寺重囚,或推断未毕,辅国追诣银台,一时纵之。

三司、府、县鞫狱,皆先诣辅国咨禀,轻重随意,称制敕行之,莫敢违者。

宦官不敢斥其官,皆谓之五郎。

李揆山东甲族,见辅国执子弟礼,谓之五父。

[11]太子詹事宦官李辅国,自肃宗在灵武时,就任元帅府行军司马,侍奉在肃宗左右,宣布诏敕诰命,肃宗把四方来的文书奏疏,军中的印玺符契以及军队的号令集训等事,全都委任于他。

到收复京师后,李辅国又专门掌管禁军,常常住在宫中的署舍里,肃宗所颁下的制敕,必须经过李辅国画押签署,然后才能施行,宰相以及百官有急事上奏时,都在通过李辅国禀告和受旨。

李辅国经常在银台门处理国家的政事,不管大小事,都由李辅国口宣制敕,写好后交给外面去执行,等事情完结后才上奏给肃宗。

李辅国又设置察事数十人,暗中让他们打听民间的秘密事情,然后再进行审讯。

如果要追查什么案子,朝廷各部门都不敢加以拒绝。

关在御史台与理寺内的重刑犯人,有的还没有审讯完毕,李辅国就追到银台门,一下子把这些人全部放掉。

御史台、中书省、门下省三司以及府、县审理案件,都要先报告李辅国,听候他的指示,随他的意思而判,声称是皇上的制敕,命令实行,没有人敢于违抗。

宦官不能直呼李辅国的官名,都称他五郎。

李揆是崤山以东地区的名门大族,见了李辅国还要行子弟礼,称他为五父。

及李岘为相,于上前叩头,论制敕皆应由中书出,具陈辅国专权乱政之状,上感寤,赏其正直;辅国行事,多所变更,罢其察事。

辅国由是让行军司马,请归本官,上不许。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五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五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五卷(唐纪)(3)原文初,阳城自处士征为谏议大夫,拜官不辞。

未至京师,人皆想望采,曰:城必谏诤,死职下。

及至,诸谏官纷纷言事细碎,天子益厌苦之。

而城方与二弟及客日夜痛饮,人莫能窥其际,皆以为虚得名耳。

前进士河南韩愈作争臣论以讥之,城亦不以屑意。

有欲造城而问者,城揣知其意,辄强与酒。

客或时先醉仆席上,城或时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及陆贽等坐贬,上怒未解,中外惴恐,以为罪且不测,无敢救者。

城闻而起曰: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杀无罪人。

即帅拾遗王仲舒、归登、右补阙熊执易、崔等守延英门,上疏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

上大怒,欲加城等罪。

太子为之营救,上意乃解,令宰相谕遣之。

于是金吾将军张万福闻谏官伏阖谏,趋往至延英门,大言贺曰: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遂遍拜城与仲舒等,已而连呼太平万岁!太平万岁!万福,武人,年八十馀,自此名重天下。

登,崇敬之子也。

时朝夕相延龄,阳城曰:脱以延龄为相,城当取白麻坏之,恸哭于庭。

有李繁者,泌之子也,城尽疏延龄过恶,欲密论之,以繁故人子,使之缮写,繁径以告延龄。

延龄先诣上,一一自解。

疏入,上以为妄,不之省。

当初,阳城由未做官的士人被征召为谏议大夫,对任命他的官职并不推辞。

阳城还没有来到京城,人们便思慕他的风度文采,都说:阳城肯定会直言规谏,效忠职守,以至于死的。

及至阳城来到朝廷以后,谏官们谈论政事时纷纷讲些细小琐碎的事情,德宗愈加厌烦不堪。

然而,阳城却正与自己的两个弟弟以及宾客日夜开怀饮酒,人们对他摸不着边际,都认为他是虚有其名罢了。

前进士河南人韩愈写了一篇《争臣论》来讥讽他,阳城也并不介意。

有人打算前去质问阳城,阳城揣度清楚来人的用意以后,总是强劝来人饮酒,有时客人先醉倒在酒席上,有时阳城先醉躺在客人的怀抱中,不能听客人讲话了。

及至陆贽等人获罪被贬以后,德宗的怒气尚未消散,朝廷内外恐惧不安,都认为对他们的罪罚将是难以测度的,因而没有人敢营救他们。

阳城闻知此情,站起来说道:不能让天子相信任用奸臣,杀害没有罪过的人。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5)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5)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5)原文[6]甲寅(二十四日),前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因私自拜见皇嗣获罪,腰斩于街市。

从此公卿以下官员都不得晋见皇嗣。

又有人告发皇嗣有秘密异谋,太后命令来俊臣审讯他身边人员,他们受不住酷刑,都想违心认罪。

太常寺工人京兆人安金藏大声对来俊臣说:您既然不相信我的话,我请求剖出心肝以表明皇嗣不谋反。

他立即抽出佩刀自己剖胸,五脏都流出,血流满地。

太后听说,命令将他抬入宫中,让医生将五脏纳入体内,用桑皮线缝合,敷上药,经过一个晚上才苏醒。

太后亲自去看望他,叹息说:我有儿子不能自己看清楚,结果使得你这样。

立即命令来俊臣停止审讯,皇嗣因此得免于难。

[7]罢举人习《》,更习太后所造《臣轨》。

[7]朝廷停止应举的人学习《老子》,改为学习太后所编的《臣轨》。

[8]二月,丙子,新罗王政明卒,遣使立其子理洪为王。

[8]二月,丙子(十六日),新罗王金政明去世,朝廷派遣使者封他的儿子金理洪为王。

[9]乙亥,禁人间锦。

侍御史侯思止私畜锦,李昭德按之,杖杀于朝堂。

[9]乙亥(十五日),朝廷禁止民间拥有彩色有花纹的丝织品。

侍御史侯思止私自贮存这种丝织品,李昭德查办他,用杖刑将他杀死于朝堂。

[10]或告岭南流人谋反,太后遣司刑评事万国俊摄监察御史就按之。

国俊至广州,悉召流人,矫制赐自尽。

流人号呼不服,国俊驱就水曲,尽斩之,一朝杀三百余人。

然后诈为反状,还奏,因言诸道流人,亦必有怨望谋反者,不可不早诛。

太后喜,擢国俊为朝散大夫、行侍御史。

更遣右翊卫兵曹参军刘光业、司刑评事王德寿、苑南面监丞鲍思恭、尚辇直长王大贞、右武威卫兵曹参军屈贞筠皆摄监察御史,诣诸道按流人。

光业等以国俊多杀蒙赏,争效之,光业杀七百人,德寿杀五百人,自余少者不减百人,其远年杂犯流人亦与之俱毙。

太后颇知其滥,制:六道流人未死者并家属皆听还乡里。

国俊等亦相继死,或得罪流窜。

[10]有人告发岭南流放人员谋反,太后派遣司刑评事万国俊代理监察御史前往查问。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原文唐纪二十一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上长寿元年(壬辰、692)唐纪二十一则天皇后长寿元年(壬辰,公元692年)[1]正月,戊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

[1]正月,戊辰朔(初一),太后在万象神宫祭祀。

[2]腊月,立故于阗王尉达伏雄之子瑕为于阗王。

[2]腊月,朝廷封原于阗王尉迟伏雄的儿子尉迟瑕为于阗王。

[3]春,一月,丁卯,太后引见存抚使所举人,无问贤愚,悉加擢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

试官自此始。

时人为之语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推侍御史,碗脱校书郎。

有举人沈全交续之曰: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

为御史纪先知所擒,劾其诽谤朝政,请杖之朝堂,然后付法,太后笑曰:但使卿辈不滥,何恤人言!宜释其罪。

先知大惭。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

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3]春季,一月,丁卯(初一),太后接见存抚使所荐举的人员,无论有才能与否,都加以任用,才高的试任凤阁舍人、给事中,其次的试任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

试任制度从此开始。

当时人编顺口溜说:补阙接连用车载,拾遗平平常常用斗量;用耙子才能推拢的侍御史,一个模子脱出的校书郎。

有个被荐举的人沈全交补充说:面浆糊心的存抚使,眯了眼睛的圣神皇。

御史纪先知将他擒获,弹劾他诽谤朝政,请求在朝堂上对他施杖刑,然后依法治罪。

太后笑着说:只要使你们自己称职,何必怕人家说话!应该宽免他的罪。

纪先知大为惭愧。

太后虽然滥用禄位以笼络天下人心,但对不称职的人,也随即撤职,或加以判刑或处死。

她掌握着刑罚和赏赐的权柄以驾御天下人,政令由自己作出,明察事理,善于决断,所以当时的杰出人材也竞相为她所用。

[4]宁陵丞庐江郭霸以谄谀干太后,拜监察御史。

中丞魏元忠病,霸往问之,因尝其粪,喜曰:大夫粪甘则可忧;今苦,无伤也。

元忠大恶之,遇人辄告之。

[4]宁陵县丞庐江人郭霸靠对太后阿谀奉承以求取禄位,当上了监察御史。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一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一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一卷(唐纪)原文唐纪六十七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中咸通九年(戊子、868)唐纪六十七唐懿宗感通九年(戊子,公元868年)[1]夏,六月,凤翔少尹李师望上言:州控扼南诏,为其要冲,成都道远,难以节制,请建定边军,屯重兵于州,以邛州为理所。

朝廷以为信然,以师望为州刺史,充定边军节度,眉,蜀、邛、雅、嘉、黎等州观察,统押诸蛮并统领诸道行营、制置等使。

师望利于专制方面,故建此策;其实邛距成都才百六十里,距邛千里,其欺罔如此。

[1]夏季,六月,凤翔少尹李师望向朝廷上言:州可控扼南诏,是西川地区抗击南诏蛮军的要冲,成都道路遥远,难以对州进行有效的节制,请求建置定边军。

在州屯驻重兵,以邛州为定边军的治所。

朝廷信以为真,即设置定边军。

任命李师望为州刺史,充当定边军节度使,眉州蜀州、邛州、邪州、嘉州、黎州等州观察使,统领诸蛮并诸道行营制使等。

李师望企图获得专制某一方面的权力,于是建策置定边军;其实邛州距离成都才一百六十里,州距离邛州达千里之遥,李师望欺骗朝廷竟到了如此地步。

[2]初,南诏陷安南,敕徐泗募兵二千赴援,分八百人别戍桂州,初约三年一代。

徐泗观察使崔彦曾,慎由之从子也,性严刻;朝廷以徐兵骄,命镇之。

都押牙尹戡、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用事,军中怨之。

戍桂州者已六年,屡求代还,戡言于彦曾,以军帑空虚,发兵所费颇多,请更留戍卒一年;彦曾从之。

戍卒闻之,怒。

[2]起初,南诏蛮军攻隐安南,唐懿宗下敕令徐泗镇召募士兵二千人往安南赴援,并分其中八百人另往桂州屯戍,最初约定三年轮换一批。

徐泗观察使崔彦曾是崔慎由的侄子,性情严酷刻薄;朝廷因为徐州士兵骄横,所以任命崔彦曾镇抚徐泗。

都押牙尹戡、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在使府用事掌权,遭到军中将士的怨愤,当时戍守桂州的徐泗士兵已戍边六年,屡次请求轮换回乡,尹戡向崔彦曾上言,军府帑藏空虚,再调军队往桂州轮换替代,费用太多,请让桂林戍卒再留一年;崔彦曾听从了尹戡的建议。

资治通鉴253 卷第二百五十二 唐纪六十八.pdf

资治通鉴253 卷第二百五十二 唐纪六十八.pdf

卷第二百五十二唐纪六十八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870)1 春,正月甲寅朔,群臣上尊号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

2 西川之民闻蛮寇将至,争走入成都。

时成都但有子城,亦无壕,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

将士不习武备,节度使卢耽召彭州刺史吴行鲁使摄参谋,与前泸州刺史杨庆复共修守备,选将校,分职事,立战棚,具炮檑,造器备,严警逻。

先是,西川将士多虚职名,亦无禀给。

至是,揭榜募骁勇之士,补以实职,厚给粮赐,应募者云集。

庆复乃谕之曰:“汝曹皆军中子弟,年少材勇,平居无由自进,今蛮寇凭陵,乃汝曹取富贵之秋也,可不勉乎!”皆欢呼踊跃。

于是列兵械于庭,使之各试所能,两两角胜,察其勇怯而进退之,得选兵三千人,号曰“突将”。

行鲁,彭州人也。

戊午,蛮至眉州,耽遣同节度副使王偃等赍书见其用事之臣杜元忠,与之约和。

蛮报曰:“我辈行止,只系雅怀。

”3 路岩、韦保衡上言:“康承训讨庞勋时,逗桡不进,又不能尽其馀党,又贪虏获,不时上功。

”辛酉,贬蜀王傅、分司;寻再贬恩州司马。

4 南诏进军新津,定边之北境也。

卢耽遣同节度副使谭奉祀致信杜元忠,问其所以来之意;蛮留之不还。

耽遣使告急于朝,且请遣使与和,以纾一时之患。

朝廷命知四方馆事、太仆卿支详为宣谕通和使。

蛮以耽待之恭,亦为之盘桓,而成都守备由是粗完。

甲子,蛮长驱而北,陷双流。

庚午,耽遣节度副使柳槃往见之,杜元忠授槃书一通,曰:“此通和之后,骠信与军府相见之仪也。

”其仪以王者自处,语极骄慢。

又遣人负彩幕至城南,云欲张陈蜀王厅以居骠信。

癸酉,废定边军,复以七州归西川。

是日,蛮军抵成都城下。

前一日,卢耽遣先锋游弈使王昼至汉州诇援军,且趣之。

时兴元六千人、凤翔四千人已至汉州,会窦滂以忠武、义成、徐宿四千人自导江奔汉州,就援军以自存。

丁丑,王昼以兴元、资、简兵三千馀人军于毗桥,遇蛮前锋,与战不利,退保汉州。

时成都日望援军之至,而窦滂自以失地,欲西川相继陷没以分其责,每援军自北至,辄说之曰:“蛮众多于官军数十倍,官军远来疲弊,未易遽前。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五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五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五卷(唐纪)(3)原文[28]朝廷平卢大将王敬武为留。

当时各道官兵都汇聚关中讨伐黄巢,唯独平卢的官军没有到来,王铎派都统判官、谏议大夫张浚前往规劝王敬武。

王敬武已经接受了黄巢封给的官爵,拒不出城接迎,张浚见到王敬武,责问他说:你是大唐天子的臣僚,却侮辱怠慢传诏的使臣,你不能侍奉朝廷怎么能指挥下属!王敬武很吃惊,感激张浚的开导。

接着宣读唐僖宗的诏书,将领和士兵都不呼应,张浚慢慢地谕劝他们说:人生在世应当首先知道什么是反动判逆,什么是顺应时势,其次应当知道干什么有利,干什么有害。

黄巢这个人,从前不过是个贩卖食盐的下贱人,你们舍弃几代的大唐天子而对黄巢称臣,究竟能有什么好处?现在天下救援大唐皇帝的军队都聚集在京畿一带,可是唯有淄青的官军不到;将来一旦贼寇平灭,大唐皇这回京师重新一统天下,你们还有什么脸面是去见天下的人?现在若是不立即前往相建功立业、争取荣华富贵,将来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平卢将领和士兵听了张浚的一番讲话的都收起刚才的面容,感到自己错了,纷纷回过头对王敬武说:谏议大夫张浚的话对呀!王敬武立即派发军队跟随张浚往西开进。

[29]刘汉宏又遣登高镇将王镇将兵七万屯西陵,钱复济江袭击,大破之,斩获万计,得汉宏补诸将官伪敕二百余通;镇奔诸暨。

[29]刘汉宏又派遣镇守登高的大将王镇带兵七万屯驻西陵,钱于夜间再次过江对王镇发动突然袭击,大破王军,斩杀擒获一万余人,缴获刘汉宏委命补授各位将官的伪敕书二百余件,王镇逃往诸暨。

[30]黄巢兵势尚强,王重荣患之,谓行营都监杨复光曰:臣贼则负国,讨贼则力不足,柰何?复光曰:雁门李仆射,骁勇,有强兵,其家尊与吾先人尝共事相善,彼亦有徇国之志;所以不至者,以与河东结隙耳。

诚以朝旨谕郑公而召之,必来,来则贼不足平矣!东面宣慰使王徽亦以为然。

时王铎在河中,乃以墨敕召李克用,谕郑从谠。

十一月,克用将沙陀万七千自岚、石路趣河中,不敢入太原境,独与数百骑过晋阳城下与从谠别,从谠以名马、器币赠之。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卷(唐纪)(3)原文[4]辛酉,加王武俊同平章兼幽州、卢龙节度使。

[4]辛酉(二十日),德宗加封王武俊同平章事,兼任幽州、卢龙节度使。

[5]李晟以为:怀光反状已明,缓急宜有备,蜀、汉之路不可壅,请以裨将赵光铣等为洋、利、剑三州刺史,各将兵五百以防未然。

上疑未决,欲亲总禁兵幸咸阳,以慰抚为名,趣诸将进讨。

或谓怀光曰:此汉祖游云梦之策也!怀光大惧,反谋益甚。

[5]李晟认为:李怀光造反的情状已经很清楚,在危急的关头,应当有所准备。

通往蜀郡、汉中的道路是不能堵塞的,请任命副将赵光铣等人为洋、利、剑三州刺史,让他们各自领兵五百人,以便防患于未然。

德宗迟疑不决,准备亲自总领禁兵出走咸阳,以抚慰将士的名义,督促各将领进军讨伐。

有人对李怀光说:这就是汉高祖巡游云梦泽的计策!李怀光大为恐惧,造反的谋划愈发加紧了。

上垂欲行,怀光辞益不逊,上犹疑谗人间之,甲子,加怀光太尉,增实食,赐铁券,遣神策右兵马使李卞等往谕旨。

怀光对使者投铁券于地曰:圣人疑怀光邪!人臣反,赐铁券;怀光不反,今赐铁券,是使之反也!辞气甚悖。

朔方左兵马使张名振当军门大呼曰:太尉视贼不许击,待天使不敬,果欲反邪!功高太,一旦弃之,自取族灭,富贵他人何益哉!我今日必以死争之。

怀光闻之,谓曰:我不反,以贼方强,故须蓄锐俟时耳。

怀光又言:天子所居必有城隍。

乃发卒城咸阳,未几,移军据之。

张名振曰:乃者言不反,今日拔军此来,何也?何不攻长安,杀朱,取富贵,引军还邪!怀光曰:名振病心矣!命左右引去,拉杀之。

德宗将近出行之际,李怀光讲话益发不恭顺。

德宗仍然怀疑有好进谗言的人从中离间他。

甲子(二十三日),德宗加封李怀光为太尉,增加食实封,赐铁券,派遣神策右兵马使李卞等人前往传达圣旨。

李怀光当着使者的面,把铁券丢在地上说:皇上怀疑我李怀光吗?臣下造反时,才赐铁券。

我不曾造反,现在赐铁券,这是让我造反的吧!他的言辞和语气都很无礼。

朔方左兵马使张名振面对军营的大门大声喊道:太尉对待敌军,不许出击,对待皇上的使者,很不恭敬,果真是要造反吗!你的功劳象泰山一样高,忽然舍弃了它们,自取灭族,而让他人去享受富贵,这有什么好处呢!我今天一定要不惜一死,前去争论。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四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四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四卷(唐纪)(3)原文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四卷(唐纪)(3)原文李写信给李贞假称:妻子的病越来越重,应当赶紧治疗,如果拖延到今年,恐怕要成为顽症。

等到太后召集宗室到明堂朝见,诸王于是轮番相互警戒说:神皇准备在接受朝见大摆宴席的时候,指使人告密,尽数逮捕皇族,全部杀光。

李假造皇帝用玺印密封的书信给李冲说:朕被幽禁,诸王应该各自发兵救我。

李冲又伪造皇帝用玺印密封的书信说:神皇打算将李氏的国家交给武氏。

八月,壬寅(十七日),李冲召集长史萧德琮等,命令他们招募兵卒,同时分别告知韩、霍、鲁、越各王,以及贝州刺史纪王李慎,让他们各自起兵,共同向神都进发。

太后得知后,任命左金吾将军丘神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讨伐他们。

冲募兵得五千余人,欲渡河取济州;先击武水,武水令郭务悌诣魏州求救。

莘令马玄素将兵千七百人中道邀冲,恐力不敌,入武水,闭门拒守。

冲推草车塞其南门,因纵火焚之,欲乘火突入;火作而风回,冲军不得进,由是气沮。

堂邑董玄寂为冲将兵击武水,谓人曰:琅邪王与国家交战,此乃反也。

冲闻之,斩玄寂以徇,众惧而散入草泽,不可禁止,惟家僮左右数十人在。

冲还走博州,戊申,至城门,为守门者所杀,凡起兵七日而败。

丘神至博州,官吏素服出迎,神尽杀之,凡破千余家。

李冲募兵得到五千余人,想横渡,夺取济州;先进攻武水,武水县令郭务悌前往魏州求救。

莘县县令马玄素领兵一千七百人在中途截击李冲,因怕兵力不足以抗敌,便进入武水县城,闭门防守。

李冲推草车堵塞该城南门,趁风纵火焚烧城门,想乘火势冲入城中;不料火起后风向逆转,李冲的军队不能前进,因此士气低落。

堂邑人董玄寂为李冲领兵进攻武水,对人说:琅邪王与国家交战,这是造反。

李冲听说后,斩董玄寂示众,部下畏惧四散逃入荒野,李冲禁止不住,只剩下自家的僮仆和左右共数十人在身边。

李冲往回逃奔博州,戊申(二十三日),至博州城门,被守门的人杀死,起兵前后共七日就失败。

丘神到达博州,官吏身穿民服出来迎接,丘神将他们全部杀死,共使一千余家家破人亡。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二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二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二卷(唐纪)(3)原文[5]戊戌(二十一日),唐高宗诏命:文武官员三品以上穿紫色衣服,佩金玉带;四品穿深红色衣服,佩金带;五品穿浅红色衣服,佩金带;六品穿深绿色衣服,七品穿浅绿色衣服,都佩银带;八品穿深青色衣服,九品穿浅青色衣服,都佩黄铜带;无官爵的平民百姓穿黄色衣服,佩铜铁带。

其余工商杂户,不许穿黄色衣服。

[6]九月,癸丑,诏追复长孙晟、长孙无忌官爵,以无忌曾孙翼袭爵赵公,听无忌丧归,陪葬昭陵。

[6]九月,癸丑(初七),唐高宗命令恢复长孙晟、长孙无忌官爵,让长孙无忌曾孙长孙翼承袭赵公爵位;准许长孙无忌的遗体从流放地黔州送回长安,陪葬在唐太宗的昭陵。

[7]甲寅,上御翔鸾阁,观大。

分音乐为东西朋,使雍王贤主东朋,周王显主西朋,角胜为乐,郝处俊谏曰:二王春秋尚少,志趣未定,当推梨让枣,相亲如一。

今分二朋,递相夸竞,俳优小人,言辞无度,恐其交争胜负,讥诮失礼,非所以崇礼义,劝敦睦也。

上瞿然曰:卿远识,非众人所及也。

遽止之。

[7]甲寅(初八),唐高宗登翔鸾阁,观看大会饮,分乐队为东西两部分,让雍王李贤主持东半部,周王李显主持西半部,东西两部分相比赛胜负以取乐。

郝处俊对唐高宗规劝说:雍王和周王还属少年,志趣尚未定型,应当推梨让枣,互谅互让,亲密无间。

现在分成两部分互相夸耀竞争,歌舞艺人,言语本来就没有节制,为了争胜负,恐怕难免互相讥讽指责而失礼,这不是崇尚礼义,鼓励亲爱和睦的做法。

唐高宗震惊地说:你的远见卓识,不是大家所能及的。

于是立即下令停止比赛。

是日,卫尉卿李弼暴卒于宴所,为之废一日。

这一天,卫尉卿李弼暴死在宴会上,为悼念他,停止大会饮一天。

[8]冬,十一月,丙午朔,车驾发京师;己酉,校猎华山之曲武原;戊辰,至东都。

[8]冬季,十一月,丙午朔(初一),唐高宗从京师长安出发;己酉(初四),在华山下的曲武原围猎;戊辰(二十三日),到达东都洛阳。

[9]箕州录事参军张君澈等诬告刺史蒋王恽及其子汝南郡王炜谋反,敕通事舍人薛思贞驰传往按之。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卷(唐纪)(2)原文及王式除书下,浙东人心稍安。

裘甫方与工春徒饮酒,闻之不乐。

刘叹曰:有如此之众而策画未定,良可惜也!今朝廷遣王中丞将兵来,闻其人智勇无敌,不四十日必至。

兵马使宜急引兵取越州,凭城郭,据府库,遣兵五千守西陵,循浙江筑垒以拒之,大集舟舰。

得间,则长驱进取浙西,过大江,掠扬州货财以自实,还修石头城而守之,宣歙、江西必有响应者。

遣刘从简以万人循海而南,袭取福建。

如此,则国家贡赋之地尽入于我矣;但恐子孙不能守耳,终吾身保无忧也。

甫曰:醉矣,明日议之!以甫不用其言,怒,阳醉而出。

有进士王辂在贼中,贼客之。

辂说甫曰:如刘副使之谋,乃孙权所为也。

彼乘天下大乱,故能据有江东;今中国无事,此功未易成也。

不如拥众据险自守,陆耕海渔,急则逃入海岛,此万全策也。

甫畏式,犹豫未决。

当王式任浙东观察使的委任文书颁发下后,浙东地区的人心才稍微安定。

裘甫正与部下徒从饮酒,得知王式到来,很不高兴。

刘唉叹说:我们有如此众多的军队,而战略计划还没有制定,实在是可惜!今天朝廷派遣王中丞率军队来镇压,听说这个人智勇双全,所向无敌,不过四十天时间必然会赶到。

裘将军您应该赶快率领军队攻取越州,凭藉州高大的城郭,占据官府的仓库,再派遣五千军队驻守西陵,沿浙江修筑堡垒,以抗拒王式所率官军,同时要大量地收集各种船舰。

如果获得机会,就率大军长驱进取浙西,渡过,掠取扬州的货物财宝来充实自己的军资费用,回军后,修缮石头城坚守,这时宣歙、江西地区必定会有人起而响应。

您再派遣刘从简率领军队一万人沿海南征,袭取福建。

这样,就使唐朝的东南贡赋之地全部归于我们手中;虽然说我们的子孙恐怕不能守住东南半壁山河,但我们这辈子可以保证无忧虑了。

裘甫说:你喝醉了,明天再商议吧!刘因为裘甫不用他的战略谋划,十分愤怒,假装喝醉走出。

有一位名叫王辂的唐朝进士在裘甫军中,被当作宾客受到优礼。

王辂对裘甫说:如果按兵马副从使刘的谋划行事,正是当年孙权所做的割据江东的事业。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2)原文俊臣与武承嗣等固请诛之,太后不许。

俊臣乃独称行本罪尤重,请诛之;秋官郎中徐有功驳之,以为明主有更生之恩,俊臣不能将顺,亏损恩信。

来俊臣与武承嗣等仍坚持请求处死他们七个人,太后不答应。

来俊臣便又特别提出裴行本罪恶尤其严重,请处死他;秋官郎中徐有功予以反驳,以为英明君主有使臣下再生的恩惠,来俊臣不能顺势促成,有损君主恩信。

殿中侍御史贵乡霍献可,宣礼之甥也,言于太后曰:陛下不杀崔宣礼,臣请陨命于前。

以头触殿阶,血流沾地,以示为人臣者不私其亲。

太后皆不听。

献可常以绿帛裹其伤,微露之于幞头下,冀太后见之以为忠。

殿中侍御史贵乡人霍献可是崔宣礼的外甥,对太后说:陛下不杀崔宣礼,我请求死在陛下眼前。

他一头撞在宫殿台阶上,流血浸湿地面,用以表示作臣下的不袒护自己的亲戚。

太后都不听从。

霍献可时常用绿帛包扎伤口,略为显露于帽子下面,希望太后看见认为他忠诚。

[8]甲戌,补阙薛谦光上疏,以为:选举之法,宜得实才,取舍之间,化所系。

今之选人,咸称觅举,奔竞相尚,喧诉无惭。

至于才应经邦,惟令试策;武能制敌,止验弯弧。

昔汉武帝见司马相如赋,恨不同时,及置之朝廷,终文园令,知其不堪公卿之任故也。

吴起将战,左右进剑,起曰:将者提鼓挥桴,临敌决疑,一剑之任,非将事也。

然则虚文岂足以佐时,善射岂足以克敌!要在文吏察其行能,武吏观其勇略,考居官之臧否,行举者赏罚而已。

[8]甲戌(初八),补阙薛谦光上疏认为:选拔人才的办法,应该使朝廷能得到有真才实学的人,录取和舍弃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国家的教化。

现今选拔人,都赞许自求举荐,于是奔走门路,相互争胜,自己大吹大擂而无愧色。

至于人才是应该能治理国家的,却只让试策文;武官必须能克敌制胜,却只考弯弓射箭。

从前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所作的《子虚赋》,恨不能与他同时,等到得知他是当代人,安置他在朝廷,最终只让他担任汉文帝的陵园令,这是知道他不能胜任公卿职务的缘故。

吴起将出战,身边的人递给他剑,吴起说:为将的任务是提战鼓挥动鼓槌,临阵解决疑难问题,使用一把剑的任务,不是为将的事情。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4)原文[19]太后下令在并州设置北都。

[20]癸丑,同平章事李游道、王璇、袁智弘、崔神基、李元素、春官侍郎孔思元、益州长史任令辉,皆为王弘义所陷,流岭南。

[20]癸丑(二十二日),同平章事李游道、王、袁智弘、崔神基、李元素、春官侍郎孔思元、益州长史任令辉,都因被王弘义诬陷,流放岭南。

[21]左羽林中郎将来子坐事流爱州,寻卒。

[21]左羽林中郎将来子因事获罪流放爱州,不久去世。

[22]初,新丰王孝杰从刘审礼击吐蕃为副总管,与审礼皆没于吐蕃。

赞普见孝杰泣曰:貌类吾父。

厚礼之,后竟得归,累迁右鹰扬卫将军。

孝杰久在吐蕃,知其虚实。

会西州都督唐休请复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敕以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将兵击吐蕃。

冬,十月,丙戌,大破吐蕃,复取四镇。

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之。

[22]当初,新丰人王孝杰跟从刘审礼进攻吐蕃任副总管,与刘审礼一起沦落于吐蕃。

吐蕃赞普见到王孝杰,哭泣说:相貌像我父亲。

因此给予他优厚的待遇,后来终于得以返回,连续升官至右鹰扬卫将军。

王孝杰长期在吐蕃,知道他们的情况。

正好西州都督唐休请求再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太后便下诏任命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领兵进攻吐蕃。

冬季,十月,丙戌(二十五日),唐军大败吐蕃,又攻下四镇。

朝廷设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戍守。

二年(癸巳、693)二年(癸巳,公元693年)[1]正月,壬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以魏王承嗣为亚献,梁王三思为终献。

太后自制神宫乐,用舞者九百人。

[1]正月(前一年十一月),壬辰朔(初一),太后在万象神宫祭祀,让魏王武承嗣第二个献祭品,梁王武三思最后一个献祭品。

太后自编神宫乐,是乐舞人员九百人。

[2]户婢团儿为太后所宠信,有憾于皇嗣,乃谮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为厌咒。

癸巳,妃与德妃朝太后于嘉豫殿,既退,同时杀之,瘗于宫中,莫知所在。

德妃,抗之曾孙也。

皇嗣畏忤旨,不敢言,居太后前,容止自如。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三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三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三卷(唐纪)(3)原文[19]吐蕃入寇河源军,军使娄师德将兵击之于白水涧,八战八捷。

上以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曰:卿有文武材,勿辞也![19]吐蕃入侵河源军,军使娄师德领兵在白水涧反击,八战八捷。

高宗任命娄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说:你有文武才能,不要推辞!弘道元年(癸未、683)弘道元年(癸未,公元683年)[1]春,正月,甲午朔,上行幸奉天宫。

[1]春季,正月,甲午朔(疑误),高宗来到奉天宫。

[2]二月,庚午,突厥寇定州,刺史霍王元轨击却之。

乙亥,复寇妫州。

三月,庚寅,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围单于都护府,执司马张行师,杀之。

遣胜州都督王本立、夏州都督李崇义将兵分道救之。

[2]二月,庚午(十二日),突厥侵犯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轨把他们击退。

乙亥(十七日),又侵犯妫州。

三月,庚寅(初二),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包围单于都护府,抓获司马张行师并把他杀死。

唐朝派遣胜州都督王本立、夏州都督李崇义领兵分道前去救援。

[3]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琰改葬父母,使其舅氏迁旧墓;上闻之,怒曰:义琰倚势,乃陵其舅家,不可复知政事!义琰闻之,不自安,以足疾乞骸骨,庚子,以义琰为银青光禄大夫,致仕。

[3]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琰改葬父母,让他舅舅家迁移旧坟;高宗听说后,大怒说:李义琰依仗权势,欺负他舅舅家,不可以再掌管政事!李义琰听到后,内心很不安,以足疾为理由请求退休,庚子(十二日),任命李义琰为银青光禄大夫,准许他退休。

[4]癸丑,守中书令崔知温薨。

[4]癸丑(二十五日),守中书令崔知温去世。

[5]夏,四月,己未,车驾还东都。

[5]夏季,四月,己未(初二),高宗返回东都洛阳。

[6]绥州步落稽白铁余,埋铜佛于地中,久之,草生其上,绐其乡人曰:吾于此数见佛光。

择日集众掘地,果得之,因曰:得见圣佛者,百疾皆愈。

远近赴之。

铁余以杂色囊盛之数十重,得厚施,乃去一囊。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唐纪)(4)原文[12]闰月,庚子,吐蕃赞普与突骑施苏禄围安西城,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击破之。

[12]闰九月,庚子(初二),吐蕃赞普和突骑施苏禄率领军队围攻安西城,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打败了他们。

[13]回纥承宗族子瀚海司马护输,纠合党众为承宗报仇。

会吐蕃遣使间道诣突厥,王君帅精骑邀之于肃州。

还,至甘州南巩笔驿,护输伏兵突起,夺君旌节,先杀其判官宋贞,剖其心曰:始谋者汝也。

君帅左右数十人力战,自朝至晡,左右尽死。

护输杀君,载其尸奔吐蕃;凉州兵追及之,护输弃尸而走。

[13]回纥承宗的同族兄弟之子瀚海司马护输,纠集亲族部下要为承宗报仇。

适逢吐蕃派使者走小道前往突厥,王君带领精锐的骑兵在肃州拦截他,返回途中,来到甘州南巩笔驿时,护输的伏兵突然冲出来,抢走了王君的节度使旌节,先杀死了王君的判官宋贞,挖出他的心脏说:最早搞阴谋的就是你。

王君带领几十个部下奋力拼杀,从早晨一直战到下午,手下的人全部战死。

护输杀死了王君,用马车载着他的尸体投奔吐蕃。

凉州的唐军闻讯追上了他,护输丢下王君的的尸体逃走。

[14]庚申,车驾发东都,冬,己卯,至西京。

[14]庚申(二十二日),唐玄宗从东都洛阳启程;冬季,十月,己卯(十一日),回到西京长安。

[15]辛巳,以左金吾卫大将军信安王为朔方节度等副大使。

,恪之孙也。

以朔方节度使萧嵩为河西节度等副大使。

时王君新败,河、陇震骇。

嵩引刑部员外郎裴宽为判官,与君判官牛仙客俱掌军政,人心浸安。

宽,之从弟也。

仙客本鹑觚小吏,以才干军功累迁至河西节度判官,为君腹心。

[15]辛巳(十三日),唐玄宗任命左金吾卫大将军信安王李为朔方节度等副大使。

李是李恪的孙子。

任命朔方节度使萧嵩为河西节度等副大使。

此时王君刚刚败死,整个河西、陇右地区非常震惊。

萧嵩举荐刑部员外郎裴宽任判官,与王君的判官牛仙客一起掌管军政,人心才渐渐安定下来。

裴宽是裴的堂弟。

牛仙客原是泾州鹑觚县的小吏,依靠才干军功,经过多次升迁当上了河西节度判官,成为王君的亲信。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五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五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五卷(唐纪)(3)原文[5]丙辰,以史元忠为卢龙节度使。

[5]丙辰(十一日),唐文宗任命史元忠为幽州节度使。

[6]初,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漳王傅母杜仲阳坐宋申锡事放归金陵,诏德裕存处之。

会德裕已离浙西,牒留后李蟾使如诏旨。

至是,左丞王、户部侍郎李汉奏德裕厚赂仲阳,阴结漳王,图为不轨。

上怒甚,召宰相及、汉、郑注等面质之。

、汉等极口诬之,路隋曰:德裕不至有此。

果如所言,臣亦应得罪!言者稍息。

夏,四月,以德裕为宾客分司。

[6]当初,李德裕担任浙西道观察使时,漳王李凑的女师杜仲阳由于宋申锡案件的牵连,被流放到金陵。

文宗诏命李德裕予以关照。

正好李德裕此时已奉命调离浙江西道,于是,命留后李蟾按文宗诏令办理。

这时,尚书左丞王和户部侍郎李汉上奏,说李德裕优厚地贿赂杜仲阳,秘密地和漳王交结,企图谋反。

文宗大怒,召集宰相及王、李汉、郑注等人当面询问。

王、李汉等人众口一辞,诬陷李德裕。

宰相路隋说:李德裕不至于这样,如果真象他们说的那样的话,我也应当有罪了!于是,王等人这才不再说了。

夏季,四月,唐文宗任命李德裕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7]癸巳,以郑注守太仆卿,兼御史大夫,注始受之,仍举仓部员外郎李款自代曰:加臣之罪,虽于理而无辜;在款之诚,乃事君而尽节。

时人皆哂之。

[7]癸巳(十八日),唐文宗任命郑注为太仆卿,兼御史大夫。

郑注这才接受任命,同时推荐仓部员外郎李款代替自己原来的职务,他说:李款以前虽然无辜地弹劾过我,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对皇上尽忠。

当时人都耻笑他假装宽宏大度。

[8]丙申,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路隋充镇海节度使,趣之赴镇,不得面辞;坐救李德裕故也。

[8]丙申(二十一日),唐文宗任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路隋为镇海节度使,同时命他尽快离京上任,不得向自己当面告辞。

这是由于前此在王等人诬告李德裕时,他出面为李德裕辩解的缘故。

[9]初,京兆尹河南贾,性褊躁轻率,与李德裕有隙,而善于李宗闵、郑注。

上巳,赐百官宴于曲江,故事,尹于外门下马,揖御史。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五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五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五卷(唐纪)原文唐纪七十一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下中和二年(壬寅、882)唐纪七十一唐僖宗中和二年(壬寅,公元882年)[1]五月,以湖南观察使闵勖权充镇南节度使。

勖屡求于湖南建节,朝廷恐诸道观察使效之,不许。

先是,王仙芝寇掠江西,高安人钟传聚蛮獠,依为堡,众至万人。

仙芝陷抚州而不能守,传入据之,诏即以为刺史。

至是,又逐江西观察使高茂卿,据洪州。

朝廷以勖江西牙将,故复置镇南军,使勖领之;若传不受代,令勖因而讨之。

勖知朝廷意欲斗两盗使相毙,辞不行。

[1]五月,唐僖宗任命湖南观察使闵勖权且充当镇南节度使。

闵勖多次请求在湖南设立节度使,朝廷恐怕各道观察使竟相效仿,而未予批准。

在这之前,王仙芝到江西一带抢掠,高安人钟传收集蛮獠土著居民,借依山势修筑堡垒,人数多达一万。

王仙芝攻隐抚州后不能固守,钟传率众占据了抚州,唐僖宗立颁诏,任命钟传为抚州刺史。

到这时,钟传又驱逐江西观察使高茂卿,占据了洪州。

因为闵勖来就是江西地方的牙将,所以朝廷又设置了镇南军,命令闵勖统领;如果钟传拒不受管,就命令闵勖对他进行讨伐。

闵勖知道朝廷的意图是使他和钟传相互争,两败俱伤,因而推辞拒不赴任。

[2]加淮南节度使高骈兼侍中,罢其盐铁转运使。

骈既失兵柄,又解利权,攘袂大诟,遣其幕僚顾云草表自诉,言辞不逊,略曰:是陛下不用微臣,固非微臣有负陛下。

又曰:奸臣未悟,陛下犹迷,不思宗庙之焚烧,不痛园陵之开毁。

又曰:王铎偾军之将,崔安潜在蜀贪黩,岂二儒士能戢强兵!又曰:今之所用,上至帅臣,下及裨将,以臣所料,悉可坐擒。

又曰:无使百代有抱恨之臣,千古留刮席之耻。

臣但恐寇生东土,刘氏复兴,即轵道之灾,岂独往日!又曰:今贤才在野,人满朝,致陛下为亡国之君,此子等计将安出!上命郑畋草诏切责之,其略曰:绾利则牢盆在手,主兵则都统当权,直至京北、京西神策诸镇,悉在指挥之下,可知董制之权;而又贵作司徒,荣为太尉。

以为不用,如何为用乎?又曰:朕缘久付卿兵柄,不能翦荡元凶,自天长漏网过淮,不出一兵袭逐,奄残京国,首尾三年。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3)原文未几,汴兵数万攻寿州,州中兵少,吏民凶惧。

延寿制,军中每旗二十五骑。

命黑云队长李厚将十旗击汴兵,不胜;延寿将斩之,厚称众寡不敌,愿益兵更往,不胜则死。

都押牙汝阳柴再用亦为之请,乃益以五旗。

厚殊死战,再用助之,延寿悉众乘之,汴兵败走。

厚,蔡州人也。

不久,朱全忠的汴州军队几万人攻打寿州,州内兵力较少,官吏百姓人心惶惶。

朱延寿便规定,军队每面旗帜下二十五名骑兵。

命令黑云队长李厚带领十旗袭击汴州军队,没有取胜。

朱延寿要将李厚斩杀,李厚说敌众我寡难以抵敌,希望给他增添军队再次前往迎战,如果还不能获胜甘愿一死。

都押牙将汝阳人柴再用也为李厚请求,于是朱延寿又给李厚增拨了五旗兵力。

李厚拼死奋战,柴再用从中协助,朱延寿也率全部人马后援,汴州军队终于败撤走。

李厚是蔡州人。

行密又遣兵袭涟水,拔之。

杨行密又派遣军队袭击泗州涟水县,予以攻克。

[20]钱表董昌僭逆,不可赦,请以本道兵讨之。

[20]钱向昭宗上表说董昌犯有自行称帝叛逆大罪,不应赦免,请求率领本道军队讨伐董昌。

[21]太傅、门下待郎、同平章事韦昭度以太保致仕。

[21]昭宗诏令太傅、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韦昭度以太保官衔退休。

[22]戊戌,以刘建锋为武安节度使。

建锋以马殷为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22]戊戌(十一日),朝廷任命刘建锋为武安节度使。

刘建锋委任马殷为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23]杨行密遣使诣钱,言董昌已改过,宜释之;亦遣诣昌,使趣朝贡。

[23]杨行密派遣使者前往钱那里,说董昌已经知罪悔过,应当赦免他,也派使者到董昌那里,让他立即向朝廷进贡纳赋。

[24]河东遣其将史俨、李承嗣以万骑驰于于郓,朱友恭退归于汴。

[24]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派遣属下将领史俨、李承嗣带领一万骑兵疾驰进入郓州,朱友恭退走返回汴州。

[25]五月,诏削董昌官爵,委钱讨之。

[25]五月,唐昭宗诏令革除董昌的官职爵位,委派钱征讨董昌。

[26]初,王行瑜求尚书令不获,由是怨朝廷。

资治通鉴唐纪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翻译《资治通鉴》唐纪翻译《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书名著,由司马光于北宋时期编纂而成。

该书以纪传体方式叙述了自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的历史事件,共计294卷。

其中,唐纪是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唐朝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

唐纪的内容包括唐高祖李渊的起兵讨伐突厥、开创唐朝的盛世,唐太宗李世民的执政贤德,唐中宗李显的荒淫无道,唐睿宗李旦的角逐与政变,唐玄宗李隆基的改革与渐衰,以及安史之乱、黄巢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

此外,唐纪还记录了唐朝的文化繁荣,如玄宗时期的文学艺术盛世,以及唐朝对外交往、军事征战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资治通鉴》的翻译工作需要在保持原著内涵的基础上,注重语言准确性、流畅性和可读性。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唐纪的一段翻译示例:原文: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家安定,朝中清治,文治武功兼备。

玄宗与史学家钟嵘共同编修《文苑英华》,聚集天下文人的杰作,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同时,玄宗还注重军事的发展,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并在朝廷内部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使得唐朝达到了一个较为繁荣的阶段。

译文: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Xuanzong of Tang Dynasty, the country was stable and the court was clean and efficient, withboth literary and military achievements. Emperor Xuanzong, together with the historian Zhong Rong, compiled "Wenyuan Yinghua", which gathered the masterpieces of literati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Emperor Xuanzong also paid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litary, strengthened control over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political reforms within the court, leading to a relatively prosperous period in the Tang Dynasty.以上是对《资治通鉴》唐纪进行的一段翻译展示,希望能够帮助您了解该书的内容和翻译方式。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三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三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三卷(唐纪)原文唐纪六十九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上之下乾符四年(丁酉、877)唐纪六十九唐僖宗乾符四年(丁酉,公元877年)[1]春,正月,王郢诱鲁入舟中,执之,将士从者皆奔溃。

朝廷闻之,以右龙武大将军宋皓为江南诸道招讨使,先征诸道兵外,更发忠武、宣武、感化三道、宣、泗二州兵,新旧合万五千余人,并受皓节度。

二月,郢攻陷望海镇,掠明州,又攻台州,陷之;刺史王葆退守唐兴。

诏二浙、福建各出舟师以讨之。

[1]春季,正月,王郢将唐温州刺史鲁诱骗入他的船中,将鲁逮捕,随从鲁的将士全部逃奔溃散。

朝廷得知情报,任命史龙武大将军宋皓为江南诸道招讨使,除先征发诸道兵以外,更调发忠武、宣武、感化三道兵和宣州、泗州二州兵,新旧合计调集军队一万五千余人,全部接受宋皓的节度。

二月,王郢率军攻陷望海镇,剽掠明州,转而攻陷台州;台州刺史王葆退到唐兴拒守。

唐僖宗下诏令浙东浙西和福建各调发水师乘船讨击王郢。

[2]王仙芝陷鄂州。

[2]王仙芝率军攻陷鄂州。

[3]黄巢陷郓州,杀节度使薛崇。

[3]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唐节度使薛崇。

[4]南诏酋龙嗣立以来,为边患殆二十年,中国为之虚耗,而其国中亦疲弊,酋龙卒,谥曰庄皇帝;子法立,改元贞明承智大同,国号鹤拓,亦号大封人。

[4]南诏酋龙自嗣位为国王以来,为唐朝边患几乎达二十年,朝廷为抵御其侵犯致使府库虚耗,而南诏国中也由于连年战争而疲弊不堪。

酋龙去世,其子法嗣立为国王,谥酋龙号为景庄皇帝,改其年号为贞明承智大同,国号为鹤拓,又号称大封人。

法好畋猎酣饮,委国事于大臣。

闰月,岭南西道节度使辛谠奏南诏遣西段宝等来请和,且言诸道兵戍邕州岁久,馈饷之费,疲弊中国,请许其和,使赢瘵息肩。

诏许之。

谠遣大将杜弘等赍书币,送宝还南诏,但留荆南、宣歙数军戍邕州,自余诸道兵什减其七。

南诏王法喜欢打猎和饮酒,将国政委交给大臣。

闰二月,唐岭南西道节度使辛谠上奏朝廷称南诏派遣西段宝来请和,并且宣称:我诸道军队在邕州戍守多年,军队粮饷费用使得中原疲弊,请许与南诏约和,使病弱的人民得到喘息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卷(唐纪)(3)原文
王式察看越州城内诸军营,当时有州府士兵以及土团私家子弟四千人,王式让他们引导入援官军分路讨伐贼寇;越州府下没有守兵,王式又再征土团民兵一千人来补充。

然后王式命令宣歙将领白琮、浙西将领凌茂贞率领本部军队,北来将领韩宗政等人率领土团,合起来有一千人,由石宗本率领骑兵为前锋,从上虞县开往奉化县,去解象山之围,这支军队号称东路军。

王式又命令义成镇将领白宗建、忠武镇将领游君楚、淮南将领万率令本部军队,与台州军会合,号称南路军。

王式下令说:不管是艰险还是容易,各军不要对所布置的任务进行争夺,不准焚烧老百姓的房屋茅舍,不准杀平民来增加首级冒功,平民被迫参加贼寇的,应招募他们归降。

缴获贼寇的金帛财产,官府不加过问,擒获的俘虏,都是越州本地人,放他们回家。

癸卯,南路军拔贼沃州寨,甲辰,拔新昌寨,破贼将毛应天,进拔唐兴。

癸卯(二十三日),南路军攻拔裘甫贼军的沃州寨,甲辰(二十四日),又攻拔新昌寨,击破贼将毛应天,进而又攻拔唐兴县。

[5]白敏中三表辞位,上不许。

右补阙王谱上疏,以为:陛下致理之初,乃宰相尽心之日,不可暂阙。

敏中自正月卧疾,今四月矣,陛下虽与他相坐语,款尝三刻,天下之事,陛下尝暇与之讲论乎!愿听敏中罢去,延访硕德,以资聪明。

已酉,贬谱为阳翟令。

谱,之
六世孙也。

五月,庚戌朔,给事中郑公舆封还贬谱敕书。

上令宰相议之,宰相以为谱侵敏中,竟贬之。

[5]白敏中三次向唐懿宗上表辞宰相位,唐懿宗不批准。

右补阙王谱上疏,认为:陛下即皇帝位不久,治理天下大事,尚缺乏经验,这正是宰相辅臣尽心出力的时刻,因此宰相不可暂缺。

白敏中自从今年正月以来就患病卧床,至今已经四个月了,陛下虽然与他坐着谈论政事,也从不超过三刻,天下大事多如乱麻,您哪有时间与他计论呢!希望批准白敏中辞职的请求,另外寻访有才能德望的人,来帮助您更加圣明。

已酉(二十九日),唐懿宗将王谱贬官为阳翟县令。

王谱是王的六世孙。

五月,庚戌朔(初一),给事中郑公舆将的诏书封还。

唐懿宗命令宰相议论这件事,宰相们认为王谱官的诏书封还。

唐懿宗命令宰相议论这件事,宰相们认为王谱侵犯了白敏中,最后还是将王谱贬了官。

[6]辛亥,浙东东路军破贼将孙马骑于宁海。

戊午,南路军大破贼将刘、毛应天于唐兴南谷,斩应天。

[6]辛亥(初二),浙东东路军于宁海击败裘甫部将孙马骑率领的军队。

戊午(初九),南路军在唐兴县南谷大破裘甫部将刘、毛应天率领的军队,并在战阵上斩毛应天。

先是,王式以兵少,奏更发忠武、义成军及请昭义军,诏从之。

三道兵至越州,式命忠武将张茵将三百人屯唐兴,断贼南出之道;义成将高罗锐将三百人,益以台州土军,径趋宁海,攻贼巢穴;昭义将跌将四百人,益东路军,断贼入明州之道。

庚申,南路军大破贼于海
游镇,贼入甬溪洞。

戊辰,官军屯于洞口,贼出洞口,又破之。

已巳,高罗锐袭贼别帅刘平天寨,破之。

自是诸军与贼十九战,贼连败。

刘谓裘甫曰:从吾谋入越州,宁有此因邪!王略等进士数人在贼中,皆衣绿,悉斩之,曰:乱我谋者,此青虫也!
起先,王式因为军队少,向唐懿宗奏请再调发忠武军、义成军,并要求调昭义军,唐懿宗表示同意。

忠武、义成、昭义三道兵来到越州,王式命令忠武军将领张茵率领三百人屯驻于唐兴县,切断裘甫军逃往南方的道路;命令义成军将高罗锐率领三百人,加上台州地方军队,径直奔赴宁海县,进攻裘甫贼军的巢穴;命令昭义军将领跌率领四百人,去加强东路军,切断裘甫军进入明州的道路。

庚申(十一日),南路在海游镇大破裘甫贼军,裘甫军队逃入甬溪洞。

戊辰(十九日),唐官军于洞口屯驻,裘甫出洞交战,又被打败。

已巳(二十日),高罗锐袭击裘甫部将刘平天的营寨,将营寨攻破。

到此为止唐诸路军队与裘甫贼军作战十九次,裘甫军边续失败。

刘对裘甫说:如果您能听从我的谋划,进入越州,那会有今天这样的困境呢!王辂等几个唐朝科举入第的进士在裘甫军中,都穿绿衣做小官,刘将他们全部斩首,说:破坏我的计谋的,正是你们这些青虫!
高罗锐克宁海,收其逃散之民,得七千余人。

王式曰:贼窘且饥,必逃入海,入海则岁月间未可擒也。

命罗锐军海口以拒之。

又命望海镇将云思益、浙西将王克容将水军巡海。

思益等遇贼将刘简于宁海东,贼不虞水军遽至,皆弃船走山谷,得其船十七,尽焚之。

式曰:贼无所逃矣,惟黄罕岭可入剡,恨无兵以守之。

虽然,亦成擒
矣!裘甫既失宁海,乃帅其徒屯南陈馆下,众尚万余人。

辛未,东路军破贼将孙马骑于上村,贼将王惧,请降。

高罗锐攻克宁海县,收集光散在外的平民百姓,得七千余人。

王式说:贼军窘迫,加上饥饿,必然要逃入大海,如果贼寇逃入海岛,那么今年几个月间是不能擒获他们的。

于是命令高罗锐驻军海口拒守,又命令望海镇将领云思益、浙西将领王克容率领水军于海岸水际巡逻。

云思益等率水军在宁海以东海面与裘甫军将领刘从简所率船队遭遇,裘甫军船队没有料到官军水师这么快就赶到,都将船抛弃,上岸窜入山谷,云思益的水军缴获裘甫军十七条船,全部烧毁。

王式说:贼军已没有什么地方可逃了,只有黄罕岭可以进入剡县,可恨没有兵守黄罕岭。

虽然这样,裘甫贼也可擒获!裘甫既失去宁海,于是率领部下徒众屯驻宁海县西南六十余里处的南陈馆下,部众仍然有一万余人。

辛未(二十二日),东路军在宁海西北四十里的上村击败裘甫军将领孙马骑的部队,王畏惧官军,请求投降。

[7]壬申,右拾遗内供奉薛调上言,以为:兵兴以来,赋敛无度,所在群盗,半是逃户,固须翦灭,亦可闵伤。

望敕州县税外得科率,仍敕长吏严加纠察。

从之。

[7]壬申(二十三日),右拾遗内供奉薛调向唐懿宗上言,认为:自从兴兵征讨以来,赋敛税科无度,地方上的群盗,多半都是逃亡的农户,固然应该消灭他们,但他们处境也很可怜,令人伤心。

希望陛下向州县颁布诏敕,凡朝廷所定的正税以外,不得再有课税门目,并且敕令有关官吏,对税目加以严格的纠察监督。

唐懿宗表示同意。

[8]袁王绅薨。

[8]袁王李绅去世。

[9]戊寅,浙东东路军大破裘甫于南陈馆,斩首数千级,贼委缯帛盈路,以缓追者。

跌令士卒:敢顾者斩!敢犯者,贼果自黄罕岭遁去,六月,甲申,复入剡。

诸军失甫,不知所在,义成将张茵在唐兴获俘,将苦之,俘曰:贼入剡矣。

苟舍我,我请为军导。

从之。

茵后甫一日至剡,壁其东南。

府中闻甫入剡,复大恐,王式曰:贼来就擒耳!命趋东、南两路军会于剡,辛卯,围之。

贼城守甚坚,攻之,不能拔;诸将议绝溪水以渴之,贼知之,乃出战。

三日,凡八十三战,贼虽败,官军亦疲。

贼请降,诸将出白式,式曰:贼欲少休耳,益谨备之,功垂成矣。

贼果复出,又三战。

庚子夜,裘甫、刘、刘庆从百余人出降,遥与诸将语,离城数十步,官军疾趋,娄其后,遂擒之。

壬寅,甫等至越州,式腰斩、庆等二十余人,械甫送京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