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猪病在全国各地呈现多发态势主要体现在母猪摘要

合集下载

非瘟背景下母猪产后子宫炎及乳房炎的处理

非瘟背景下母猪产后子宫炎及乳房炎的处理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免疫注射工作,预防母猪流产、中毒而发生死胎、流产、早产、弱胎&死产发生&(4)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因霉菌毒素收稿日期:2019-02-25非瘟背景下母猪产后子宫炎及乳房炎的处理黄建平J彭焕新2(1.湖南加农正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329;2.南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南县413200)中图分类号:S858.287.2+3文献标志码:B1母猪炎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案1.1产床卫生和母猪外阴的消毒分娩舍产床上的猪粪要及时清理,通过饲养员的巡栏或其他工作,发现母猪排粪,要及时清理&产后7d内每天要对母猪臀部使用0.1%高<酸钾清洗消毒,外阴使用碘酊或密斯托涂抹&如果产栏卫生较差,使用消毒水喷洒消毒,并用干拖把拖干净产床&1.2后猪方母猪的炎症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但实际生产中,难免会出现由于母猪健康度、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高胎龄的母猪产力不足、母猪产中虚弱、产道干涩等因素导致产程过长或难产,进而导致母猪炎症的产生&产后合理的护理有利于母猪的恢复,提高采食量、提升奶水质量更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均匀度&(1)饲养员在母猪产后要在墙上的黑板上记录母猪的基本信息,如分娩日期、胎次、产仔数、产程、最大仔猪初生重信息;对于一胎母猪、产仔数超过15个、产程超过4h以及最大仔猪出生重超过1.8kg的母猪要特别的关注&(2)饲养员在母猪产后要特别关注母猪外阴的恢复情况(有无发红、水肿、外伤)、有无流脓以及脓汁的颜色、母猪的精神状态、采食量以及奶水的质量,并将这些有异常的信息记录在黑板上&(3)采食量不好或不吃的母猪要及时处理,这样的母猪一般存在炎症的情况&(4)如果流出来的是褐色的脓汁,说明母猪没有产干净&这时母猪需要进行清宫(宫炎净+2支阿莫西林+1支缩宫素,3d以上加1支氯前烯醇),同时静脉输液&如果同时发现母猪尾巴上翘,出现努责现象,要先打开阴户,看是否有仔猪卡住阴道&如果有,立即用手附和母猪努责的节奏将其拉出;如果没有,按摩母猪乳房,看母猪是否有尾巴上翘,如果有则踩母猪肚子最高点,协助异物排出&如果母文章编号$1005-1341(2019)05-0012-02猪努责不明显,可静脉滴注缩宫素,既有利于母猪恶露的排出,又有利于催奶。

猪病频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

猪病频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

猪病频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近年来,猪病频发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猪病的频发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猪场环境脏乱差,卫生条件差,容易导致疫情的发生;二是养殖管理不规范,饲养技术不到位,导致猪只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原体;三是市场供求矛盾,价格波动大,造成饲料投放不均衡,导致猪只免疫力下降;四是病毒变异速度快,疫苗的有效性有限,导致疫情的扩散。

针对猪病频发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改善猪场环境。

加强猪场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猪舍的干燥和通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加强病死猪的处理,及时清理猪场内的粪便和废弃物,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加强养殖管理。

科学调整猪只的饲养密度,合理安排饲料投放,保证猪只的营养需要;加强疾病监测,定期进行免疫检测,及时发现疫情,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加强猪只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猪只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加强猪只的抗病能力。

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和健康种猪,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病原体的感染。

加强饲料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饲料中的致病因子的存在。

加强疫苗的研发。

通过研发更加有效的疫苗,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疫情的发生。

猪病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猪场环境脏乱差、养殖管理不规范、市场供求矛盾和病毒变异速度快等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加强猪场环境改善、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加强饲料管理和加强疫苗的研发等措施,以降低猪病的发生率,保障猪肉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促进猪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猪病的有效控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病在我国流行的主要病因、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

猪病在我国流行的主要病因、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

·148·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10期品,在市场上很消费者青睐,价格高出同类产品20~30%。

3)在蟹池中,透明度应控制在35~40cm,不宜过肥偏瘦,否则会影响蟹的生长。

采用微孔增氧设施,在增加水体溶氧的同时,也提高了蟹的产量、规格及品质,效果比较明显。

4)在养殖生产中,我们发现应用微孔管增氧的蟹池,水草生长状况较好。

通过比较各采样点的水草生物量大小,分析微孔管增氧对水草生长的影响。

试验期间,各采样点随着与微孔管支管距离的增加,水草生物量也相应地有所减少,该试验结果表明,说明微孔管增氧设施与水草生长有直接的关系,微孔管增氧设施提供足量的溶解氧直接参于有机质的氧化分解反应,加快了悬浮物的沉淀,提高了水体透明度,促进了水草的生长,维护了池塘生态的良性循环。

5)由于今年是云南百年一遇的大旱之年,陆良未能幸免。

因此,今年的大闸蟹规格和产量都不够理想。

因为3~7月是大闸蟹的生长旺季,前期干旱缺水,幼蟹在池塘里遇到鸟害,成活率相对往年较低,水草也没有往年丰美。

但从该实验效果来看,微孔增氧有着无以比拟的优势,所以推广微孔增氧技术行之有效,值得大力大面积推广。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禽流感、不安全食品、危害物质超标等问题的逐步出现,再加上我国养猪者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养殖环境的限制,都使得国内养猪业的生物安全体系无法适应广大百姓对健康猪的需求,多种疫病的病源污染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猪病的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针对这样的现象,阐述了猪病流行带来的新疫病增加、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免疫抑制疾病威胁加剧等特点,并分析提出如何加强对猪病的认识,制定用药新方案,以做好对病情的防治。

关键词:猪病;流行传播;特点;防治措施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养猪产业作为其中的代表,其受到的关注度自然更高。

虽然现如今各养殖单位不断完善治愈病情的措施,但是受到养殖环境以及思想观念和技术手段的限制,都使得猪病依旧较为流行,给养殖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前我国猪流行病的现状、特点及应对措施

当前我国猪流行病的现状、特点及应对措施

时间:2009年6月5日9:3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周转越来越快,猪病的传播也愈加快速、广泛。

笔者就我国猪病流行的现状、特点,做了一点调查研究,现将结果及体会介绍给大家,供同道们参考。

1、当前我国猪病流行的现状1.1 疾病的种类多目前,我国存在的猪传染病大约有50~60种之多,较常见的大约有30种。

流行的细菌病和病毒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势头也没有减弱的迹象。

1.2 传播的速度快猪生殖—呼吸综合征(PRRS)1987年首次发生于美国,1996年初证实在我国存在,现已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传播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

1.3 流行的范围广猪生殖—呼吸综合征(PRRS)目前国内已有21个以上省、市、自治区发病报道。

现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猪场都有本病存在。

可见其流行范围之广、之快是前所未有的。

另有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等。

1.4 造成的危害大1999年我国猪肉产量为3925万吨,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5953万吨的66%。

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44.5%,是当之无愧的猪肉生产大国。

同年,全球平均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为41.68%,我国是猪肉占比重较大的国家之一。

1999年我国人均占有猪肉31.4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猪肉出口却微乎其微。

1999年,我国猪肉出口量在12万吨左右,进口8万吨左右,净出口只有4万吨。

如以出口12万吨计算,则仅占全球出口总量306万吨的4%上下:占我国猪肉总产量的千分之三,可谓微不足道。

出口数量大的国家为丹麦,1999年产猪肉165.8万吨,出口53万吨,出口占产量的31.9%;加拿大产猪肉148.5万吨,出口56万吨(净出口49.3万吨),净出口占产量的33.2%;美国出口53万吨(净出口15.5万吨)。

2000年,我国生猪数量占世界总量的51.8%。

猪肉既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也是城乡居民消费的主体。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猪病第一大国,据典型调查估测我国生猪的死亡率为8%~12%,一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上百亿元。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杨汉春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杨汉春

针对目前猪病的流行特点, 围绕猪场疫病控制 上需要重视和关注的核心问题, 首先要提高认识。
认识一, 充分认识猪蓝耳病在目前猪病中的地位。 猪蓝耳病是原发病, 流行毒株呈现广泛的组织 侵 害 性 , 侵 害 的 部 位 包 括 呼 吸 系 统 、免 疫 系 统 、消 化 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但是真正造成猪场高
是 2 种 或 者 2 种 以 上 的 病 原 体 相 互 协 同 作 用 ( 又 称 感 染 疾 病 , 致 死 率 很 高 。心 包 炎 、胸 膜 炎 、腹 膜 炎 、关
“ 共 感 染 ”) 所 造 成 的 , 常 常 导 致 猪 群 的 高 发 病 率 和 节 炎 等 等 都 是 副 猪 嗜 血 杆 菌 继 发 感 染 的 典 型 表 现 。


可以检测到猪伪狂犬病毒, 将其人工感染猪, 致病性
对猪病采取控制措施的目标很明确, 即降低发

也很高, 但打过疫苗有抗体的猪不发病, 说明如果免 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猪只存活率。完全控制猪的死


疫 程 序 合 理 、科 学 , 疫 苗 质 量 好 , 伪 狂 犬 病 可 以 很 容 亡 率 并 不 现 实 , 即 使 把 死 亡 率 从 40%降 低 到 20%都
经典的猪蓝耳病不同的特征。
抵抗力和免疫力会随之下降, 必须采取措施提升猪
例 如 , 经 典 猪 蓝 耳 病 病 毒 会 对 免 疫 系 统 、生 殖 系 群 的 免 疫 功 能 来 防 止 细 菌 性 继 发 感 染 的 发 生 。
统和呼吸系统产生侵害, 造成妊娠的晚期流产和猪 的死亡。本次流行的毒株则会引起妊娠不同阶段的
都 说 明 了 本 次 流 行 毒 株 对 猪 的 消 化 系 统 和 神 经 系 统 生 产 的 第 一 大 疫 病 。新 发 病 的 猪 场 有 与 2006—2007

近年来猪病流行情况及防治

近年来猪病流行情况及防治

四、仔猪断奶综合征
仔猪断奶综合征包括: 断奶后腹泻;猪水肿病;内毒素性休克 病因: 生理因素:消化道功能不健全,消化酶 缺乏 肠黏膜萎缩:营养变化影响;饲料抗原 过敏反应,细菌病毒感染
仔猪消化酶的变化
7 6 5 4 3酶
5
6
周龄
碳水化合物 /蛋白酶
乳糖酶
饲料因素对仔猪腹泻的影响
病原:A型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没有严格的性别年龄分别,呈地方 性流行,多发早春及气候多变的季节及寒冷的 冬季。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率高、 病死率低。 特征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发病急、传播快。 体温升高至41-41.5度。肌肉关节疼痛、卧地不 起、眼、鼻腔有黏液性或浆液性分泌物。妊娠 母猪感染,常发生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

五、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无乳 综合症(MMA)
MMA常发生于母猪产后,特征为食欲不振,嗜 眠,乳房肿胀、变硬、局部发热,触摸敏感, 拒绝哺乳,外生殖道有脓性分泌物等 病因: 微生物感染:主要有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霉形体等。 管理及环境卫生:人工授精消毒不严、卫生 不佳、产前饲喂不当、难产、初产母猪早配等 营养障碍,代谢紊乱 遗传因素
三、猪呼吸道疾病

几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猪喘气病:以喘气、咳嗽、腹式呼吸为主要症状,体温及食欲变
化不大。是一种长期消耗性传染性疾病。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一种上呼吸道慢性渐
进性传染病。仔猪以打喷嚏、鼻腔分泌物增多、泪斑、导致鼻骨萎缩为 主要症状。主要病原为A型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大猪感染多无明显症 状。




免疫接种
选用仔猪大肠杆菌疫苗或仔猪病毒性腹苗进行免疫接种。通常于母猪委娩 前4周免疫一次,也可于母猪产前5=6周及2-3周进行两次免疫。 可将仔猪腹泻粪便、返饲配种前4周的后备母猪及产前4周的怀孕母猪。仔 猪可通过乳汁免疫获得保护。

近年来我国猪病发展变化与防控措施

近年来我国猪病发展变化与防控措施

近年来我国猪病发展变化与防控措施一、猪病发展变化的背景近年来,我国猪病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猪病种类增多:除了已经存在的传染性疾病,如非洲猪瘟、口蹄疫等,还出现了新型传染性肺炎、高致死性禽流感等新型传染性疾病。

2. 猪场规模化程度加深: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因此,大型养殖场成为我国养殖业的主体。

3. 养殖环境恶劣:由于大量饲养密度高、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了养殖环境恶劣,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和病毒。

4. 猪肉市场需求量大: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家,每年消费量超过5000万吨。

因此,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需要保证供应量。

二、防控措施针对上述变化特点,应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防控:1. 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在养殖场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包括对猪只的定期检查和治疗、消毒等措施。

同时,加强对运输车辆、人员等的检查和管理,避免病毒通过人员和车辆传播。

2.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要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包括饲料质量控制、水源管理、废弃物处理等。

同时,要保持养殖场卫生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3. 推广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应推广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喂量和时间等。

同时,要保证猪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避免过度密集饲养。

4. 做好应急预案在发现猪只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和处理。

同时,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5. 宣传教育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和养殖户的防疫意识,让他们了解猪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避免盲目使用药物。

6. 加强监管力度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

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

三、结语总之,近年来我国猪病的发展变化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要想有效地防控猪病,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防控体系,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养殖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猪病频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猪病频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猪病频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猪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现代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迅速,导致猪群密度过高,病菌易于传播;二是养殖环境不良,饲养条件差,导致猪只的免疫力
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病毒;三是交通运输便利,猪只易于传播疾病,疫情蔓延迅速;四是
猪只抗病能力较差,养殖过程中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

针对猪病频发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养殖管理,改善饲养环境,
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在养殖场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经常清理猪场,防止病菌
滋生。

合理调配饲料,保证猪只获得均衡的营养,提高免疫力。

二是加强疫苗预防,做好
疫苗接种工作。

针对常见的猪病,可以注射相应的疫苗,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减少疫情
的发生。

三是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严控猪只贸易。

加强对猪只的检疫和监管,禁止非法贩
运猪只,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四是加强科学养殖技术的应用,提高养殖效益。

采用现代
化的养殖技术,提高猪只的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减少猪病
的发生。

猪病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管理、疫苗预防、交通运输管理和科学养殖技术
等多个方面进行应对,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近年来猪病在全国各地呈现多发态势,主要体现在母猪[修改版]

摘要近年来猪病在全国各地呈现多发态势,主要体现在母猪[修改版]

第一篇:摘要近年来猪病在全国各地呈现多发态势,主要体现在母猪摘要:近年来猪病在全国各地呈现多发态势,主要体现在母猪繁殖障碍、仔猪腹泻、断奶衰竭、育肥期呼吸道综合征,尤其是2006年5月发生的“无名高热病”,给广大养猪人造成了很大损失,严重地打击了养猪人的积极性,分析主要原因是对外来优良品种猪饲养管理知识的缺乏和主要疾病的有效防控。

随着饲养管理知识的提高和养殖经验的积累,现在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养殖模式,相信对养猪人会有所帮助关键词: 品种、疾病、管理、防疫、保健一母猪的饲养管理(一)后备母猪饲养管理1 后备母猪的选留根据猪场生产记录,选择其父母代生产性能优秀且同窝内没有病残猪的母猪作为候选,有条件猪场建议结合特定病原监测选留抗原阴性母猪,以保证该后备母猪群的健康,同时根据其自身条件选择留种或淘汰。

2 后备母猪的饲养(1)选出的后备母猪在体重90kg以前可以自由采食育肥猪料,90kg以后应该调整为专用母猪料,同时进行限饲,以保证作为母猪的合理体况,不能过肥或过瘦,以免影响母猪的发情;到配种阶段前7—14天进行短期优饲,以促进母猪优质健康、成熟的卵细胞的排出,达到母猪多产健康仔猪的目的。

(2)发情的观察记录后备母猪体重90kg以后注意观察母猪发情情况,包括发情表现、时间、间隔,并做好记录,以确定配种时间。

建议2—3次发情后再进行配种(3)做好相关疾病的免疫针对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尤其是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瘟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接种,选择高质量产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在保证母猪健康的同时给新生仔猪提供高水平母源抗体,以确保仔猪获得充足被动性免疫保护,减少哺乳仔猪的感染率。

(4)配种管理根据猪场性质选择不同品种的公猪或精液,在母猪2—3次发情后出现明显发情表现的最佳时间进行配种,如果是人工输精需要操作技术员的综合水平达到一定要求,以确保高效配种,同时要求与配公猪或精液的质量保证。

(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 饲料的管理选择优质、全价的妊娠母猪专用饲料,在妊娠各个阶段按饲养要求控制采食量,确保母猪营养需求的同时满足胎儿发育的需要和必要的母体营养储备,严禁劣质、霉变饲料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2 环境的管理妊娠母猪需要一个安净、舒适的环境,而目前很多的养殖业者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如限位栏的使用严重剥夺了母猪生存权利,造成母猪的心里和生理障碍,以致出现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最严重的引起母猪的死亡;另外应根据猪场所处环境加强冬季保温和夏季防暑降温,争取给母猪创造较为舒适的环境。

畜牧兽医有关猪的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有关猪的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有关猪的毕业论文近几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养猪业的生产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猪的疾病防控影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有关猪的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畜牧兽医有关猪的毕业论文篇1浅析猪病预防及对策【摘要】猪病的种类很多,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它往往是大批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论述了猪病预防及对策,以及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

【关键词】猪病;原因;对策1.猪病发生的原因1.1病原菌感染在猪群中存在一些常驻病原菌、条件性病原菌或病原菌,通常为隐性感染,使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并持续向外界排毒。

一旦外界刺激,如应激、不合理的动物保健方案或不合理的防疫方案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就会发病,而且会继发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

1.2消毒不严兽医和猪商贩消毒意识不强,兽医到一家看了猪病后,又到另一家进行防疫;猪商贩经常走村串巷,出入都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甚至根本没有进行消毒,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有传染性疫病发生,兽医或猪商贩将成为传播途径。

1.3滥用抗生素病畜无论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统统使用抗生素,美其名曰“防止继续感染”。

却不知家畜消化道内均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细菌,菌群之间互相制约,在正常情况下和平共处,维持着平衡状态。

滥用抗菌素后,敏感菌群会受到抑制,平衡被破坏,而耐药菌群(多为致病菌)却因失去抑制,乘机过度繁殖,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1.4用药疗程不够一旦病畜症状消失,食欲恢复,就认为病已治愈,停止用药,可停用药物后病又复发。

这种现象多是治疗了病表,而未治其本,症状消失,但病源仍未消除。

1.5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配合不当有些兽医对药物的性质了解不够全面,不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盲目混合用药;也有些兽医喜欢用大处方,以大幅度提高治疗费用。

1.6对病死猪的处理不当对病死猪的处理虽已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国家赔偿的配套措施至今未出台,造成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很难到位。

猪病频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猪病频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猪病频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摘要】猪病频发是养殖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对养殖业的影响十分严重。

猪病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卫生不佳、饲料质量差、疫苗接种不及时等多方面因素。

为了有效防控猪病,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提高饲料质量、优化生产管理等。

在养殖过程中,加强疫病防控意识和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全面掌握猪病频发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猪病的发生,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猪病频发、养殖业、原因、措施、疫病防控、养殖方式、影响、加强意识1. 引言1.1 猪病频发的问题猪病频发是当前养猪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损失。

猪病的频发不仅影响着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养猪户的经济损失。

一旦猪群中发生疫病,不仅会造成猪只死亡率增加,还会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甚至会影响整个养殖业的发展。

猪病频发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和经营风险。

猪病频发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广泛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加强疫病防控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才能有效应对猪病频发带来的挑战,保障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加强疫病防控意识和科学合理养殖方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养成良好的防疫意识和科学的养殖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病的频发,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2 猪病对养殖业的影响猪病频发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一旦猪群出现疫病,不仅会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还会对整个养猪产业链造成严重影响。

疫病的暴发会导致猪只死亡率增加,直接损失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为了控制病情的扩散,养殖户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增加了养殖成本。

疫病的传播还会影响到猪肉市场的稳定,导致猪肉价格波动,给消费者带来不确定性。

养殖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猪病的频发不仅仅关乎养殖户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疫病防控意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对于维护养殖业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猪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特点及防控

浅析猪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特点及防控

浅析猪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特点及防控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肉类,猪类养殖更加科学合理,为人们提供着丰富的猪肉及制品,人们健康饮食意识的增强,使猪养殖与制品供应成为各级政府和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猪养殖情况的好坏直接带动区域特价指标,影响到物价稳定和社会和谐。

要想科学养殖,为人们提供健康饮食,则需要在猪疾病控制上下功夫,确保养殖安全,保证肉类品质。

文章主要通过对养猪生产发展重要因素、疾病防控、猪病流行主要特点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提出防控对策与措施。

标签:猪病养殖;流行特点;防控措施1 猪病发生与流行的主导因素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病呈现多发性的特点,导致猪病出现了多发、高发、高死亡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就会大大挫伤养猪人养猪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分析,我们看到,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1 技术含量低为了追求规模化、经济化,养殖户就会大规模扩大生产,在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扩展养殖规模,已经成为当前养猪发展的一种大趋势,扩大的规模与现有的技术不成比例,出现了养殖速度过快和设施、技术、人员素质落后的矛盾,一些基本条件都跟不上扩大的速度,往往会导致出现病情无法控制,使一些才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小猪场成了高发病、高死亡的重点地区,控制不力,则会出现大范围的蔓延,使周边区域全部感染,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2 疫情不报猪病发生后,一些养殖户并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不能有效进行控制,导致猪病大范围的扩散,对那些已经感染疫情而对死猪到处乱丢、屠宰后出卖的,也会导致疫情向周边地区的扩散蔓延,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不但重大疫病没有控制好,相反像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新老疫病却不断增加,使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造成更多的死亡。

1.3 管理缺位在养殖管理上不能科学管理,猪的生长环境不好,出现了环境严重污染,使病原微生物快速生长与传播,猪饲料配置不合理,特别是一些没有消毒处理的、灭菌处理的餐具,往往会导致病源产生,一些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还回收一些餐饮下脚料,以此喂猪增加营养,但往往却没有达到效果,致使城郊养猪区域成为猪病高发区。

我国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我国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2019年1月下摘 要:猪病的流行无疑会对养猪产业造成打击,影响养猪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引发食品安全等问题。

我国对于猪肉的需求量很大,为避免因猪疫病造成生猪肉供求不足,价格上涨,必须要对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进行研究,根据疫病流行的特点再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基于此,本文从提高农技员和农户的防病认识、树立理念和控制措施三个方面阐述防控猪病的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猪蓝耳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0 引言2006年开始在我国泛滥的猪蓝耳疫病表现出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一直都对养猪产业造成困扰,而且疫情传播广泛导致危及到邻国。

猪病的频繁出现会对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的养猪产业方式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我国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种现状促使我们必须重视猪病的流行并探索出控制策略。

1 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1.1 猪蓝耳病的继续肆虐猪蓝耳病自在我国境内发现以来,已经严重地危害到养猪业的发展。

这种病传染很迅速且感染时间长,重要的是母猪带毒,会影响生产,例如时常会出现母猪不发情以及流产等现象。

就算母猪能顺利生产,仔猪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

以至于整个猪群繁殖和生长速度减缓,生产性能不稳定。

1.2 细菌性继发感染猪蓝耳病发病死亡的猪体内能分离出细菌,病毒性感染生猪后,造成免疫力下降,细菌侵入猪体内以继发感染的形式出现的,造成生猪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细菌感染。

所以即使猪群感染了猪蓝耳病,只要控制好细菌性继发感染就能很好地降低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控制好细菌性感染可以降低猪群的死亡率,挽回猪农的损失,这就要求助农必须坚持注意。

1.3 必须重视猪流感的疫情进入2018年后我国发现的猪流感病毒的种类增多,而且防疫、治疗等难度更加复杂。

因猪流感发病的猪群增多,这无疑会对养猪产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猪流感的病发不仅影响食品安全而且还危及到公共卫生,所以必须加以重视,尽量使猪流感得到控制并且做好预防。

1.4 猪瘟的疫情不稳定随着我国十九大召开,开展的“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农技员等覆盖在全部村落,可以保证对猪场的事实监测,结果表明2018年我国境内猪瘟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最近的非洲猪瘟在我国南部地区泛滥。

浅谈规模化养猪场中的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浅谈规模化养猪场中的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浅谈规模化养猪场中的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摘要】规模化养猪场是现代养猪业中常见的形式,但由于规模化养猪场存在的密集饲养和集中管理特点,使得猪病在这些场所更容易传播和流行。

本文从猪病流行特点、常见猪病、猪病防治措施、预防猪病的重要性和养猪场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规模化养猪场中,常见的猪病包括猪瘟、猪蓝耳病等,而猪病的防治措施涉及加强疫苗接种、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定期检查等。

预防猪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有效预防才能减少损失并保障养猪业的发展。

养猪场环境管理也是关键,如合理排泄物处理、合理疾病防控制度等都能有效预防猪病的发生。

规模化养猪场中疾病防治非常重要,建议养猪场应加强疫病防控措施,合理管理环境,提高疾病防治水平。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场、猪病、流行特点、常见猪病、猪病防治措施、预防猪病的重要性、养猪场环境管理、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建议1. 引言1.1 规模化养猪场概述规模化养猪场是指规模较大、设备齐全、生产方式科学化、管理水平较高的养猪场。

随着养猪产业的发展,规模化养猪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现代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规模化养猪场具有生产效率高、环境控制能力强、疫病防控更加有力等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猪产业的竞争力。

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猪病流行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养猪场规模大、密度高、猪只数量众多,一旦疫病爆发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规模化养猪场需要加强疾病防治,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文将就规模化养猪场中猪病流行的特点、常见猪病、猪病防治措施、预防猪病的重要性以及养猪场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为规模化养猪场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猪病流行特点猪病在规模化养猪场中具有以下流行特点:1. 疾病传播速度快:由于规模化养猪场中猪只密集生活,疾病传播速度非常快。

一旦某种疾病在养猪场内爆发,很容易传播给其他猪只,导致疫情蔓延。

当前流行猪病控制方案

当前流行猪病控制方案

contents•猪病流行现状•猪病控制方案目录•猪病诊断与治疗•猪病案例分析•猪病控制建议与展望当前流行猪病的种类01020304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混合感染增多季节性流行新的疾病出现030201猪病流行趋势生长发育受阻死亡率上升饲料转化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猪病对养猪业的影响针对流行病原体多种疫苗联合使用免疫监测疫苗接种方案严格隔离饲养定期对猪舍、环境、用具等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病原滋生和传播。

定期消毒健康监测生物安全措施定期投药针对某些慢性疾病或应激情况,可考虑定期投药预防,如添加抗菌药、抗寄生虫药等。

合理使用药物根据疾病预防和治疗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浪费。

避免药物残留注意药物使用方法,避免药物在猪肉中残留,以保证食品安全。

药物预防方案病理学诊断实验室诊断手术治疗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饮水,以增强猪的抵抗力。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流行病情况,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生物安全措施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猪舍,避免交叉感染;对于病死猪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猪病预防措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感染范围等信息,评估疫情风险,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疫苗接种接种猪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猪瘟疫情的主要手段。

根据猪只年龄和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接种计划,确保疫苗覆盖所有易感猪只。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水源,以增强猪只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实施隔离措施对疑似感染猪只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

同时,对病死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疫情扩散。

猪瘟的控制方案免疫接种感染猪只的隔离和治疗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监测和监控猪蓝耳病的控制方案猪流行性腹泻的控制方案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疫苗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实施隔离措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施严格的隔离和消毒措施,防止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入侵。

近年猪病流行特点及防制措施

近年猪病流行特点及防制措施
[ 稿 日期 ] 00 1 3 收 2 1— 0 1
激 因素打破这种平衡 ,机体 的免疫 系统必成崩溃
炎致病菌 的抑制作用l. J 中国兽医科技,9 7 2 () 1 19 ,7 3 :
3 — 8 7 3 .
[] 2 乌孝 民 , 王超 . 中西 医结合治 疗奶 牛乳房 炎l1 代 [】 爱芳 , J现 . 5杜 蔡渭 明, 胡松 华. 成鱼腥 草素对 奶牛乳 房 合
虫 免疫状态 ,机体 的免 疫系统既不能 替 而 至 。极端 气 候 常 发 ,生态 环 境 恶 劣 ,对 所 有 带毒 ( 、菌) 动物都是一种强烈 的刺激 ,使动物体一直处 于应 清 除这些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 生物 也不能使猪 发
病 ,两 者 势 均 力 敌 ,暂 时维 持 平 衡 。一 旦 某 些 应
畜 牧 兽 医 ,0 9 () 5 — 8 20 ,5 :7 5 . [] 艳 芳. 谈 奶 牛 乳房 炎 的综 合 治疗 [. 代 畜牧 兽 3李 浅 J现 J
医 , 0 0 () 5 — 0 2 1 ,4 :9 6 .
[] 6 靳胜 新.奶牛乳 腺炎 的防 治 l.黑龙 江畜牧 兽 医, I ]
13 发病率及致死率与饲养环境 、 . 营养水平关系 汗腺不发达 ,抗冷不抗热 ,热应激 易造成身体 内 密切 管理粗放 、营养缺乏往往导致发病率和致 分泌紊乱 、 自体 中毒 、微循环障碍和综合抗病 力
死率均 高;而一些管理水平高 、环境和营养水平 下 降 。 好 的猪 场 往 往 相 安 无 事 。
之 势 , 多种 病 原 微 生 物 同 时 大 量 繁 殖 ,造 成 混 合 可加入霉 可脱等脱霉剂 ,防止霉菌毒素 引起 的慢 感 染 , 治愈 率很 低 。

当前猪病流行新动态及防治对策(提要)

当前猪病流行新动态及防治对策(提要)

当前猪病流行新动态及防治对策(提要)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李庆怀教授1 猪病流行新动态1.1近些年来,国际国内的种猪或其畜产品流通频繁加速,扩大了疫病的传播,在无限追逐商品利润的前提下,又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及疫病监测,造成某些养殖场以传染性疾病为主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规模化猪场养殖密度大,猪环境中一旦病原侵入易感猪群,很快涉及全群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

如蓝耳病与附红细胞混合感染或是后者与非典型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在江浙、山东、河南、河北……东北起伏波动的传播或危害很大。

其次,是圆环病毒、流感在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协同作战下不断地发生。

总之,当前猪病是以猪瘟、蓝耳病等传染病为主体。

尤其是蓝耳病阳性猪场并发或混合感染附红细胞体或流感、呼吸系统综合症等。

1.2有些猪病多,由原来的典型向非典型的温和型或亚临床型转变。

如“温和型猪瘟”就是非典型猪瘟,病猪临床症状轻双不典型,猪瘟病毒低毒力株通常仅引起温和型疾病经过和隐性感染。

但是妊娠母猪感染温和型或低毒力毒株时,可发展成“带毒母猪综合症”,其母猪食欲和精神状况未见异常。

由于病毒侵袭子宫内的胎儿,造成木乃伊、流产、死胎(约占每窝仔猪的1/2~2/3),或者产出弱了;有的发生先天性肌肉颤拦;有些所产仔猪虽然无明显病状,但是感染猪终身带毒和排毒,接种猪瘟疫苗后不易产生免疫应答,可形成天然免疫耐受。

并且轻易感猪传几代后,则毒力增强,但是仍然与石门系猪瘟强毒为同一血清型,造成猪瘟的持续感染或潜伏感染。

目前我国流行的猪瘟病毒与传统的石门系强毒、免化弱毒在抗原基因上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免疫逃避株的产生、导致免疫失败。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中含有的吐温成分干扰了猪瘟的免疫。

高密度免疫压力下出现的猪瘟致弱毒株感染母猪的现象已大为普遍,出现了所谓的带毒母猪综合症。

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失先天感染而导致终身带毒。

从而说明可通过胎盘感染或公猪精液带毒猪瘟。

有的则发生病原体遗传变异或血清型改变,致使原来标准株制作的菌苗免疫注射产生的保护力不强或失败;如大肠杆菌苗、链球菌苗、猪肺疫苗等。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控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控

摘要: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类传染病。

该病在我国很多猪场广泛存在,造成大量的妊娠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危害。

为使广大养殖户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趋势,掌握该病科学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本文对最近几年来我国猪场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兽医诊断和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诊断;综合防治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控文新吾(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新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衡阳421411)收稿日期:2023-03-28作者简介:文新吾(1974.05—),男,湖南衡东人,本科,中级兽医师,从事畜牧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

猪细小病毒病又称猪繁殖障碍病,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并列成为目前危害最为严重的三种重要繁殖障碍类传染病。

该病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后,便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us ,PPV )在我国多个省份的猪场普遍存在,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率相当高,检出率可达85%,严重阻碍了我国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1]。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猪场流行的细小病毒毒株主要为PPV1,虽然PPV2~PPV27在猪群中普遍存在,但是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致病机制等尚未明确。

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PPV2在育肥猪中的检出率较高,在小于9周龄的仔猪中检出率最低[2]。

目前,感染细小病毒病的猪群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通过免疫接种的方式进行疫病防控。

为使广大养殖户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趋势,掌握该病科学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本文对最近几年来我国猪场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兽医诊断和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1病原学猪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成员,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直径约为28nm ,由60个VP1/VP2结构蛋白组成,其中VP2和VP1分子分别占90%和10%,VP2具有抗原特性以刺激宿主免疫反应,在PPV 感染过程中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入核和成熟病毒粒子的组装。

主要猪病流行现状、防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主要猪病流行现状、防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主要猪病流行现状、防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疫情背景猪病是常见的猪医学疾病,常见复杂病因,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

近年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猪病在中国发病率居高不下,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困难。

特别是在2018年底,非洲猪瘟在中国爆发,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才基本得到控制,但与此同时,其他猪病也持续爆发。

主要猪病流行现状猪瘟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自去年爆发以来已经在中国各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当前,非洲猪瘟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然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它可以导致母猪在生育期间死亡,降低猪的生产力。

这种病的病原体还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很多病原体已经发生了变异,使得防病变得更加困难。

猪痢疾猪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也是一种猪病。

它由一些细菌引起,可以感染整个猪群,导致严重的疾病和死亡。

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致命的猪病,可以导致整个猪群的死亡。

这种病的病原体比较难以控制,能够很快地传播。

防控面临的问题猪场的防疫管理猪场是猪病的主要源头,因此猪场的防疫管理是防控猪病的关键之一。

然而,当前猪场存在管理不严、生产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猪病防控措施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猪病防控法律制度猪病防控法律制度落后、不完善,很难将猪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近几年来,随着猪病越来越严重,政府已经加强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猪病药品的使用目前,很多地方存在猪病药品滥用和过度使用的问题。

这不仅会给猪养殖行业带来很大的破坏和损失,而且还会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防控措施猪场防疫管理加强猪场防疫管理应该进一步加强,加强对猪病的监测和防控,避免猪病的产生和传播。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猪病防控制度和规范猪源管理。

加强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政府要加强对猪病防控的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针对猪病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猪病防控政策和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猪病的产生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年来猪病在全国各地呈现多发态势,主要体现在母猪繁殖障碍、仔猪腹泻、断奶衰竭、育肥期呼吸道综合征,尤其是2006年5月发生的“无名高热病”,给广大养猪人造成了很大损失,严重地打击了养猪人的积极性,分析主要原因是对外来优良品种猪饲养管理知识的缺乏和主要疾病的有效防控。

随着饲养管理知识的提高和养殖经验的积累,现在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养殖模式,相信对养猪人会有所帮助关键词: 品种、疾病、管理、防疫、保健一母猪的饲养管理(一)后备母猪饲养管理1 后备母猪的选留根据猪场生产记录,选择其父母代生产性能优秀且同窝内没有病残猪的母猪作为候选,有条件猪场建议结合特定病原监测选留抗原阴性母猪,以保证该后备母猪群的健康,同时根据其自身条件选择留种或淘汰。

2 后备母猪的饲养(1)选出的后备母猪在体重90kg以前可以自由采食育肥猪料,90kg以后应该调整为专用母猪料,同时进行限饲,以保证作为母猪的合理体况,不能过肥或过瘦,以免影响母猪的发情;到配种阶段前7—14天进行短期优饲,以促进母猪优质健康、成熟的卵细胞的排出,达到母猪多产健康仔猪的目的。

(2)发情的观察记录后备母猪体重90kg以后注意观察母猪发情情况,包括发情表现、时间、间隔,并做好记录,以确定配种时间。

建议2—3次发情后再进行配种(3)做好相关疾病的免疫针对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尤其是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瘟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接种,选择高质量产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在保证母猪健康的同时给新生仔猪提供高水平母源抗体,以确保仔猪获得充足被动性免疫保护,减少哺乳仔猪的感染率。

(4)配种管理根据猪场性质选择不同品种的公猪或精液,在母猪2—3次发情后出现明显发情表现的最佳时间进行配种,如果是人工输精需要操作技术员的综合水平达到一定要求,以确保高效配种,同时要求与配公猪或精液的质量保证。

(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 饲料的管理选择优质、全价的妊娠母猪专用饲料,在妊娠各个阶段按饲养要求控制采食量,确保母猪营养需求的同时满足胎儿发育的需要和必要的母体营养储备,严禁劣质、霉变饲料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2 环境的管理妊娠母猪需要一个安净、舒适的环境,而目前很多的养殖业者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如限位栏的使用严重剥夺了母猪生存权利,造成母猪的心里和生理障碍,以致出现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最严重的引起母猪的死亡;另外应根据猪场所处环境加强冬季保温和夏季防暑降温,争取给母猪创造较为舒适的环境。

3 相关疾病的免疫由于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完成的免疫中有些疾病的免疫保护期较短,如伪狂犬病免疫期只有4个月,到母猪产前已经不能有效保护母猪自身了,更不能有效保护新生仔猪,因而在产前30天应该进行一次加强免疫,确保母猪健康的同时可为仔猪提供较高母源抗体,因而在后备母猪配种前、产前应完善相关疾病免疫。

4 母猪产前保健(1)产前驱虫体内驱虫目的是减少母猪营养物质的损失,尽可能充分利用;体外驱虫目的是减少营养损耗、减少母猪烦躁和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生率,在进行体外驱虫的同时配合母猪生活环境的驱虫,以达到最佳驱虫效果。

(2)产前药物保健目的是减少母猪所携带的病原菌含量,减少仔猪出生后的感染率;减少母猪产后乳房炎、子宫炎、产后采食量下降、产后感染等情况的出现,药物的选择以对妊娠无影响、针对自己猪场多发性疾病敏感的药物为主。

(3)产前饲料管理母猪产前7天开始应逐步由妊娠料过渡到哺乳料,减少母猪由于饲料的更换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出现采食下降、大便干燥等(三)哺乳母猪饲养管理1 哺乳母猪的保健(1)母猪产后可在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麸皮,主要目的是补偿母猪产仔过程中的体能损耗,快速恢复身体机能,减少母猪身体机能出现紊乱,如采食下降、泌乳下降等(2)产后注射1—2次缩宫素,促进子宫内容物的快速排除,减少子宫炎和产后感染的发生;另外可调节母猪体内激素水平,增加母猪泌乳机能(3)产后注射广谱抗菌素,同样为了减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产后全身感染等2 哺乳母猪的饲喂母猪产后消化机能恢复较慢,因此应该争取在产后5—7天使母猪的采食量达到标准,参考标准为:2.5kg+0.25kg*X(X为仔猪数);仔猪3周龄后逐步减少饲喂量,以减少母猪泌乳量,目的有二,一是增加仔猪的固体饲料采食量,以增强仔猪胃肠道适应固体料的能力,减少断奶腹泻的发生率;二是减少母猪断奶后乳房蓄积大量奶水而诱发乳房炎。

断奶后适当增加采食量,即配种前进行短期优饲以达到多排卵的目的。

3 哺乳母猪的免疫母猪产后10—25天期间进行相关疫苗的免疫接种,此时母猪身体机能基本已恢复正常,疫苗免疫应答反应强,免疫效果理想,不必担心母体抗体变化会影响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因为仔猪出生24—36 小时后肠道对抗体吸收能力大幅度下降,基本已不能吸收。

4 哺乳母猪环境管理哺乳母猪最适环境温度为摄氏15—18℃,因而应注意产舍的温度控制,尤其是夏季的降温措施,同时加强通风以保持适宜湿度和较低浓度的病原菌含量。

二仔猪的饲养管理(一)仔猪管理1 仔猪接产母猪出现临产征兆后,准备好接产应用的器械和药物,做好母猪外产道和乳房的消毒工作;仔猪出生后先清理口腔、鼻腔内黏液使呼吸道畅通;用软布擦干仔猪身上黏液,避免硬物造成仔猪皮肤损伤,断脐长度以8—10 cm为宜,断的、断端碘酒消毒后放入仔猪保温箱内,此时可以撒些干燥粉等,称重并做好记录;如果母猪有宫缩但不见仔猪出生应马上进行人工助产,但严禁缩宫素的使用。

2 仔猪哺乳仔猪出生30分钟后基本已能自由活动,此时可以辅助仔猪哺乳,根据仔猪大小、强弱合理安排仔猪吃奶位置以固定奶头,以便增加仔猪整齐度。

注意应该让每头仔猪都吃足初乳,在补充体能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让仔猪吸收母源抗体,增强仔猪抗感染能力,减少仔猪发病率3 仔猪外伤性操作仔猪出生后很多养殖者习惯进行断牙、断尾、打耳号、阉割等外伤性操作,此时很容易引起病原菌的感染,因此建议进行操作时尽可能做到精细、消毒,减少感染几率4 仔猪补水这是很多人都容易忽视的问题,仔猪出生后生长速度很快,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代谢废物的排出都需要水的参与才能完成,单纯靠母乳中的水份远远不够需要,因而出生3天后就要补充清洁饮水,避免饮用脏水引起腹泻等发生5 仔猪补料目前习惯做法是7—10日龄补料,应遵循少添、勤添的原则,保持开口料的新鲜,避免浪费,早期诱食的目的是使仔猪的胃肠道及早适应固体饲料,尽可能做到早期断奶,断奶后仍然饲喂乳猪料,减少仔猪因断奶换料引起的应激诱发肠道疾病。

6 仔猪早期断奶、转群目前大多数养殖者采取的断奶日龄为28—30日龄,管理优秀者21日龄断奶,断奶后在原环境继续生活1周时间,所谓减少断奶应激。

在此建议尽可能实行21日龄早期断奶、转群,因为仔猪20日龄后大部分母源抗体基本已降低到较低水平,而且主动免疫产生的保护还很低,再加上断奶、环境等应激,因此抵抗病原菌感染的能力不足,并且母、仔共同生活的环境存在大量母体排出的病原菌,此时很容易造成潜伏感染,断奶转群等应激诱发疾病的发生7 建立全进全出管理制度仔猪断奶后应同时转走母猪、仔猪,尤其是仔猪,应转到经特殊处理的相对干净的环境中,此时即使存在应激等因素,也不会对仔猪造成较大伤害。

母、仔共同生活区域已经被母猪经分泌物排出的病原菌严重污染,如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细小病毒等,仔猪断奶后由于胃酸所造成的肠道粘膜损伤给病原菌的感染创造了条件,加之应激条件下仔猪整体抗病力的下降,使仔猪处于发病的危险期,如果存在严重的诱因就会使仔猪表现出临床症状。

(二)仔猪防疫1 1日龄猪伪狂犬活疫苗滴鼻由于母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将终生带毒,并且会随着母猪唾液、粪、尿甚至奶水等分泌物向外排毒,由于母、仔的接触传播会感染仔猪造成损失,因而建议猪伪狂犬病压力较大猪场应在仔猪出生当天采取活疫苗滴鼻,通过黏膜免疫产生的抗体和疫苗毒株的抢先占位效应保护仔猪不被感染。

2 3日龄补铁、补硒,以增强仔猪身体机能。

3 7—14 日龄接种蓝耳病活疫苗,间隔3—4周后进行二次加强免疫。

目前国内蓝耳病阴性猪场基本上不存在,母猪一旦感染会造成母猪长时间带毒和散毒,ELISA检测到的母源抗体在仔猪6周龄时已下降到最低点,而未免疫仔猪在8—10周龄时ELISA检测抗体为阳性,提示仔猪在8周龄前已被蓝耳病毒感染,况且ELISA 检测到的母源抗体与保护没有相关性,因此建议仔猪尽量早地建立自己的免疫以抵抗蓝耳病毒的感染,保护自身免疫系统不受侵害,实践证明在成功免疫蓝耳病的基础上可有效加强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

4 猪瘟免疫由于免疫抑制因素、猪瘟疫苗自身质量、免疫程序、免疫剂量、免疫操作、母猪隐性带毒感染等问题的存在造成猪场猪瘟免疫失败,因此建议猪场应根据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抗体监测选择有质量保证的疫苗按适合的免疫程序严格进行操作,确保猪瘟免疫成功。

5 其他病毒病的免疫如乙脑、口蹄疫、病毒性腹泻等病毒病应在适当时间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以减少因此造成的损失。

6 相关细菌性疾病免疫如链球菌病、喘气病、萎鼻、大肠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可根据自己猪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免疫接种。

(三)仔猪保健1 仔猪出生后灌服一些如大肠杆菌抗体、病毒性腹泻抗体、圆环病毒抗体、寡聚糖等成分的保健品(杂志广告——仔猪开口金),尤其是母乳不佳的仔猪,以增加仔猪抗病力。

2 3日龄补铁、补硒,以增强仔猪身体机能。

3 仔猪三针保健计划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成分的保健药,如针对附红细胞体病可选择长效土霉素,针对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可选择头孢类。

在仔猪3、7、21日龄时进行保健,此时应注意保持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仔猪断奶保健仔猪断奶前以母乳为主,断奶后完全以固体饲料为食,此时仔猪采食量很低,甚至不食,但仔猪基础代谢仍在进行,因此造成营养的负平衡,致使仔猪身体机能进一步下降,抗病力下降,因而建议在仔猪断奶阶段采取饮水保健方式,在仔猪饮水中添加抗应激成分、营养类成分、免疫调节剂、适当的抗生素,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助消化成分、多种抗体成分(杂志广告——猪黄金)三育成猪饲养管理1 环境管理除了日常的卫生、消毒工作外,在做好冬季保温、夏季防暑的基础上应该加强猪舍环境的通风,尽量降低猪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和病原菌含量,尤其是晚秋、早春季节,北方地区相对较冷,封舍早、开封晚,舍内温度较高,有利于微生物分解未消化蛋白,产生大量氨气,诱发猪呼吸道病变,同时猪舍内存在的大量病原菌感染猪群,表现严重的呼吸道综合征2 饲料管理在生长猪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营养标准的饲料,充分满足猪体发育所需营养,同时注意所使用的原粮的品质,尽量避免霉变、劣质原粮的使用。

3 生长期药物保健(1)体内外驱虫仔猪在进入肥育舍之前应该进行体内外驱虫,减少饲料营养的浪费和猪体的舒适性,可选择伊维菌素、芬笨哒唑合剂充分的药物,同时驱杀体内、体外寄生虫(2)保肝利肾类药物保健在猪快速生长期猪体内大量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转化、合成等过程会产生大量代谢废物,此时肝脏、肾脏等代谢器官的负担最大,尤其是饲料中添加的药物成分大部分要通过肝、肾来分解代谢,更加加重其负担,因此建议在此期使用保肝利肾类药物,增强肝肾机能,减少猪自体中毒的危害,保障猪健康快速生长(3)适当的药物保健根据猪场自身情况选择针对不同疾病的敏感药物适当、适时进行药物保健4 日常管理每日进行猪群观察、记录,通过日常观察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防微杜渐,认真做好各项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我国是养猪大国,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饲养品种主要是我国地方品种,耐粗饲、易管理,而且外来烈性传染病很少,因此给养猪人的印象是猪很好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