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药物临床用药

合集下载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
26
A型题
阻止肝脏氢醌型维生素K生成的抗凝血药是(D) A、肝素 ——激活抗凝血酶Ⅲ B、链激酶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C、双嘧达莫——抑制PDE,抗血小板 D、华法林 E、噻氯匹定——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
.
27
A型题 维生素K的拮抗药是(C)
A.肝素 B.双嘧达莫 C.华法林 D.链激酶 E.噻氯匹定
.
48
小结: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1、促凝血药——重点 2、抗凝血药——重点 3、溶栓药 4、抗血小板药——重点 5、抗贫血药 6、升白细胞药
.
49
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维生素K
A.维生素K缺乏(胆汁分泌不足、早产儿新生 儿、广谱抗菌素抑制肠道合成、肝脏疾病)
B.双香豆素类、水杨酸过量引起的出血
氨甲环酸
抑制纤溶系统功能,用于纤溶亢进出血(手 术、外伤、血友病)
阻断药
纤维酶原 vWF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 GPⅡb/Ⅲa-R
作用较强、短 血小板聚集
.
33
用药监护**
关注阿司匹林出血、溃疡
警惕潜在的相互作用抵消氯吡格雷对心血管保护作用 INR值——2.0
注意与胃黏膜保护药的合用 正视血小板抵抗、择期手术权衡利弊
应对阿司匹林抵抗(治疗无反应/低反应)
整合素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药——影响作用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DIC 的高凝期、体外抗凝
鱼精蛋白
.
52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叶酸与维生素B12合用治疗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恶性贫血选用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rhG-CSF)可用于
维生素B12
肿瘤放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 性贫血、骨髓移植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急 性白血病

《药理学》第26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第26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PHARMACOLOGY学习目标掌握:维生素K、肝素、香豆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熟悉:氨甲苯酸、链激酶、尿激酶、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了解:其他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促凝血药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纤维蛋白溶解药抗贫血药促白细胞生成药血容量扩充药促凝血药促凝血药是指能增加凝血因子而加速血液凝固、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促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又称止血药。

一、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维生素K(vitamin K)为甲萘醌类物质,包括维生素K1、K2、K3、K4。

维生素K1来自于植物,维生素K2由肠道细菌合成,两者均为脂溶性。

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K4为水溶性。

●【药理作用】●维生素K是γ-羧化酶的辅酶,可以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前体中谷氨酸残基羧化,再通过Ca2+连接于血小板磷脂表面,使血液凝固。

若维生素K 缺乏,肝脏只能合成无凝血活性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导致凝血障碍。

●【临床应用】●治疗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①维生素K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胆瘘、梗阻性黄疸所致的出血;②维生素K合成障碍:如新生儿、早产儿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的出血。

●治疗凝血酶原过低引起的出血如长期应用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药物等导致的出血。

●胆绞痛维生素K1、K3肌内注射具有解痉、止痛作用,可用于缓解胆绞痛。

●【不良反应】●维生素K3、K4刺激性强,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较大剂量K3、K4可引起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及血胆红素升高、黄疸等;维生素K1静脉注射太快可引起面部潮红、呼吸困难,故常采用肌注。

●维生素K●患儿,男,早产,出生55天,因发热伴拒乳3天,间断抽搐2天入院。

3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左右,伴拒乳,未做特殊处理,入院前2天患儿出现间断抽搐,抽时双眼向一侧斜视,右侧肢体抽动居多,3~5min缓解,共发●作10余次,便中带血。

兽医药理学7用于血液循环系统的药物课件

兽医药理学7用于血液循环系统的药物课件
28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纤维蛋白溶酶抑制药) 纤维蛋白溶解症:
严重的渗血和出血症。 常见于:手术(淋巴结、肺、胰、子宫、卵巢等
组织手术)和外伤后。 这些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
这些因子被释放后,使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
29
药理作用: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 因子→阻止(纤维蛋白溶酶原→纤维蛋白溶酶) 过程→阻止纤维蛋白溶解→止血。
下列情况下可发生VK缺乏症: 1 胆汁缺乏; 2 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 3 新生幼畜肠内菌群稀少。应
补充VK。
24
临床应用:各种原因引起的VK缺乏症导致的出血。 1 家禽8周前作为饲料添加剂; 2 大剂量水杨酸类(抑制凝血酶原); 3 长期服用磺胺药、广谱抗菌素使肠道中合成VK的
微生物↓→VK↓; 4 氯法华灵(氯灭鼠灵,比猫灵)引起老鼠VK缺乏
天然、脂溶
K3(亚硫酸钠甲萘醌):遇光易分解; K4(甲萘氢醌)
人工、水溶
K1、K2:吸收有利于胆汁的增溶作用;
K3:内服直接吸收,在肝内被利用。
药理作用: 1 参与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的必需物质; 2 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 3 影响凝血过程促进凝血。
23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VK缺乏?
动物肠道中有多种微生物合成VK,一般不易发 生VK缺乏症。
13
洋地黄毒苷
性状: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酒精。草 食动物口服无效。
体内过程:心脏分布少,选择性强,不易进入神 经细胞。慢作用类,代谢慢(肝内失活、胆汁排 泄、肝肠循环)持效时间长,易引起蓄积性。
药理作用: 1 心脏作用——直接; 2 利尿作用——间接。 临床应用:
慢性心功能不全。
14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白 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维生素K
凝血酶(Thrombin,Thrombase)
【作用和用途】
蛋白等的作用特点、用途和药疗须知
一、右旋糖酐(Dextran) 【作用和用途】 1.扩充血容量 2. 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 3. 利尿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
• ①低血容量休克,如大出血、大面积烧伤 • (血浆渗出)等所致; • 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③防治血栓性疾病,如脑血栓形成、心肌 • 梗死、心绞痛、术后血栓形成及血栓性 • 静脉炎等。
第3节血容量扩充药
学习目标
临床常见贫血症及常用药物
梗死、心绞痛、术后血栓形成及血栓性
口服或灌注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1.比较中、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用 比较维生素K、氨甲环酸、垂体后叶素和凝血酶等的作用、用途和药疗须知
(2) 尿激酶或链激酶过量所致的出血。 枸橼酸钠(Sodium Citrate,柠檬酸钠)
• 主要用于呼吸道、上消化道出血及产后 大出血。血管升压素还有抗利尿作用,可 治疗尿崩症。
【不良反应和药疗须知】
• 本药必须注射给药,用后可引起血压升 高、心律失常、心绞痛、腹痛,偶有过敏 反应,故注射时应缓慢,如出现上述症状 应立即停药。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 等患者禁用。
4.局部止血药
• 凝血酶(Thrombin,Thrombase) 【作用和用途】
【不良反应和药疗须知】 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反
应。过量可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有血 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栓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 3.血管收缩药 • 垂体后叶素(Pituitrin) • 【作用及用途】 • 血管升压素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使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尤其 对内脏血管(肺血管和肠系膜血管)收缩作用 强,可降低肺循环及门静脉压力,有利于 血管破裂处血栓的形成而止血。

血液循环系统药物专家讲座

血液循环系统药物专家讲座
维生素K(vitamin K) 基本结构为甲萘醌。 K1: 存在于植物中 K2: 由肠道细菌合成 K3: 人工合成、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K4: 人工合成、乙酰甲萘醌
脂溶性 水溶性
血液循环系统药物
第13页
[药理作用]
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辅酶参加凝血因子Ⅱ、Ⅶ、Ⅸ、 Ⅹ合成。
维生素K促进肝微粒体酶系统羧化酶活性, 将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前体中谷氨酸残基转变为γ-羧谷氨酸, 使这 些因子含有与Ca2+结合能力, 并连接磷脂表面和调整蛋白, 从而使这些因子含有凝血活性。
血液循环系统药物
第18页
[临床应用]
治疗仔猪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硫酸亚铁吸收良好, 价格也低, 最惯用。 枸橼酸铁铵为三价铁, 吸收较差 右旋糖酐铁供注射应用
血液循环系统药物
第19页
[不良反应]
1.对胃肠道有刺激性, 可引发恶心、腹痛、腹泻、 便秘等, 因铁与肠腔中硫化氢结合, 降低了硫化氢对 肠壁刺激作用, 可能引发便秘
血液循环系统药物
第14页
【临床应用】
•维生素K缺乏引发出血
•慢性腹泻所致出血, 新生幼畜出血, 香豆素类、水
杨酸钠等所致出血。
•长久应用广谱抗生素应作适当补充, 以免维生素
K缺乏。
【不良反应】
•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
•新生幼畜溶血及高铁血红蛋白症
血液循环系统药物
第15页
第三节 抗贫血药
抗贫血药是指能促进机体造血功效、补充 造血必需物质、改进贫血状态药品。
2. 其它作用: 降脂、抗炎、抗血管内膜增生
血液循环系统药物
第5页
【临床应用】
1. 血栓栓塞性疾病,预防血栓形成与扩大, 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急性心肌梗 塞。

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应用

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应用

TDM简介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平均剂量给药,其结果是仅 一些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另一些则未能达到预期 的疗效,而有一些则出现毒性反应。显然,不同 的患者对剂量的需求是不同的。
TDM简介
这一不同源于下列多种因素: ①个体差异(年龄、性别、遗传学、身体状况
及疾病状况等)。 ②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生物利用度。 ③合并用药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等。
⑥ 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的药物的中毒症 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辨 别的。
TDM目的和意义
⑦ 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的。 ⑧ 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很大。 ⑨ 常规剂量下出现毒性反应,诊断和处理过量
中毒,以及医疗事故提供法律依据。
TDM目的和意义
决定是否进行TDM的原则
病人是否使用了适用其病症的最佳药物? 药效是否不易判断? 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情? 药物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范围是否很窄? 药动学参数是否因病人内在的变异或其它干扰因素而不可预测? 疗程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于TDM? 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是否会显著改变临床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 息?
放置过程出现分解。 ③ 采血试管不可随意代用。
TDM的实施
Viva E系统外观
16
TDM的实施
Viva E系统的组成
反应杯转盘 试剂针
样本针
试剂转盘
17
PC 桌 移液器 样本转盘
TDM的实施
Viva E系统的纯水容器和废水处理
18
TDM项目
抗癫痫药物的检测: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与临 床应用
主要内容
TDM简介
TDM目的和意义
TDM实施

临床用药

临床用药

循环、血液系统:1.升血压――(1).多巴胺,20mg/支(2ml),多巴胺6支+38ml NS 2(3)ml/小时 or 9支+32ml NS(9-18!)ml/小时/多巴酚丁胺配成50ml液体泵入。

标准用法: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μ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μ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

静注5分钟内起效可再加NS 49ml+去甲肾上腺1ml 2ml/h !(2).多巴胺体重*3mg(1ug/min*kg) +NS(共50ml) 极量:1.2mg*公斤体重/小时,2-20ml/小时多巴酚丁胺体重*3mg+NS(共50ml) 2-20ml/小时去甲肾上腺素体重*0.03mg+NS(共50ml) 2-8ml/小时2.快速降血压――(1).开搏通(卡托普利)12.5mg/片舌下含服 /心痛定(硝苯地平)10mg 舌下含服(2-3min 起效,20分钟达到最高值,服用间隔大于4小时)(2).压宁定25mg/5ml(1支)×10,0.6ml/h泵入.5分钟内见效。

标准用法:可加入20ml注射液(相当于100mg乌拉地尔),再用上述液体稀释到50ml。

静脉输液的最大药物浓度为每毫升4mg乌拉地尔。

输入速度根据病人的血压酌情调整。

推荐初始速度为每分钟2mg,维持速度为每小时9mg。

3.输白蛋白――(输血前用苯海拉明1支肌注)贝林10g/50ml(一瓶)(等同于200ml血浆,保留180ml水) ivgtt输血浆200-400ml(输血、血浆后用生理盐水250ml 冲)半小时后20mg速尿(水肿较重时)4.止血――循环、血液系统:1.升血压――(1).多巴胺,20mg/支(2ml),多巴胺6支+38ml NS 2(3)ml/小时 or 9支+32ml NS(9-18!)ml/小时/多巴酚丁胺配成50ml液体泵入。

标准用法: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μ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μ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血液流动性能或造血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多种疾病: 1.凝血亢进或纤溶能力不足可引发血管内凝血,并形成血;
3.铁、铜、多种维生素及造血因子等造血必需物质的缺乏,将导致造血功能障碍而出现贫血; 4.各种原因引起大量失血造成的血容量降低,可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体内过程】
【作用】 叶酸缺乏导致DNA代谢障碍,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参与叶酸的循环利用和维持有鞘神经纤维功能,缺乏时出现贫血+神经损害。
【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 VitB12 叶酸对抗药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亚叶酸钙)(二氢叶酸还原酶受抑制,四氢叶酸的生成障碍) 2、恶性贫血: VitB12+叶酸
Heparin因最初得自肝脏,故名肝素,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许多脏器中,但以肺和肠粘膜的含量最高。 普通hepari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0) 10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12 103 。强酸性,带有大量负电荷且与其抗凝作用有关。
肝素(heparin)
Heparin是高极性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生物膜,故口服和直肠给药均无效。皮下注射血浆浓度低。肌内注射可发生局部血肿。临床多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静脉注射后,80%与血浆蛋白结合。
Epoprostenol又称前列环素,为PGI2的制剂,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是最强的抗凝血药。 可用于体外循环和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防止血栓的形成。
依前列醇(epoprostenol)
1. 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cAMP破坏↓ → 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 2.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PGI2的生成。原 为血管扩张药。 3. 抑制腺苷脱氢酶→腺苷分解及再摄 取↓→腺苷↑
水蛭素(hirudin)
机制:间接或直接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迅速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导致血栓溶解,故又称血栓溶解药。 应用: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十九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PPT课件

十九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PPT课件
【药理作用与机制】 叶酸为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体 内被还原成四氢叶酸,是DNA合成的重要辅酶。
14
叶酸(folic acid)
【临床应用及评价】 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细胞减
少症。 氨甲蝶呤、乙胺嘧啶等药物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
无效,可采用口服、肌内注射亚叶酸钙治疗。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叶酸虽可纠正异常血象,
【用法与注意事项】 用法 恶性贫血患者终生应用维生素B12。开始时,肌内注
射100μg,1次/d,2周后改为每周2次,100μg/次,连用 4周,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每月注射1次。巨幼红细胞 贫血患者,肌注25~100μg/次,1次/d,或隔日50~ 200μg。
22
维生素B12 (vitamin B12,氰钴胺,cyanocobalamin)
10
铁剂
【药理作用与机制】 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线粒体的电子 传递、儿茶酚胺代谢及DNA的合成等。
【临床应用及评价】 临床上用于预防、治疗缺铁性慢性贫血。
【不良反应与防治】 铁与肠道内硫化氢结合生成硫化铁,使粪便呈黑褐色并可致 便秘。注射用铁剂易出现过敏反应,甚至死亡,故极少使用。
12
三、巨幼细胞贫血的治疗药物
巨幼细胞贫血是血细胞DNA合成障碍导致的大 细胞贫血,多由叶酸或(和)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巨幼 红细胞贫血,主要采用叶酸治疗,辅以维生素B12。对 于恶性贫血则用维生素B12,辅以叶酸治疗。
13
叶酸(folic acid)
【体内过程】 在空肠近端吸收,1h后达峰,半衰期 为0.7h。贫血患者比正常人吸收快。大部分贮存于肝 脏。叶酸在体内分解为蝶呤和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 自尿中排泄,部分叶酸经肝肠循环从粪便中排出。

临床药物治疗学——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临床药物治疗学——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临床药物治疗学——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一、缺铁性贫血二、重生阻碍性贫血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一、缺铁性贫血缺造血原料:小细胞、低色生性贫血。

(一)药物治疗原则——补!◆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增补分够的铁,直到恢复正常铁储存量;◆去除惹起缺铁的病因(孕妇/哺乳期 /婴少儿 /老年人 /慢性失血)。

(二)治疗药物的选择常用的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有机铁制剂等。

注射铁剂有: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用药方法:口服为主;第一二价铁;餐后服用;注射铁剂合用于口服铁剂无效或不良反响不可以耐受者。

注射铁剂临床应用于以下几种状况:*口服铁剂后胃肠道反响严重而不可以耐受者*口服铁剂而不可以见效者,如脂肪泻、萎缩性胃炎及胃大部切除术后等有胃肠道铁汲取阻碍者;*需要快速纠正缺铁,如妊娠后期严重贫血者*严重消化道疾患,口服铁剂可能增强原发病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限制性肠炎*失铁量超出肠道所能汲取的铁量。

肌内注射铁剂在注射完总量后就应停用。

肌内注射铁剂反响许多:右旋糖酐铁注射后,除注射部位局部痛苦或色素沉稳、皮肤瘙痒外,浑身反响轻者有面部潮红、头痛、头昏;重者有肌肉及关节酸痛、恶心、呕吐、眩晕、寒战及发热;更严重者有呼吸困难、气促、胸前压迫感、心动过速、低血压、心脏停搏、大批出汗以致过敏性休克,少儿常可致死亡。

防止婴儿肌内注射铁剂。

(三)治疗药物的互相作用口服铁剂与制酸药如碳酸氢钠、磷酸盐类及含鞣酸的药物或饮料同用——易产生积淀而影响汲取。

与西咪替丁、去铁胺、胰酶、胰脂肪酶等同用——影响铁的汲取;与铁剂合用——可影响四环素类药、氟喹诺酮类、青霉胺及锌剂的汲取。

与维生素 C 同服——可增添铁剂汲取,但也易致胃肠道反响。

二、重生阻碍性贫血系多种要素惹起的造血阻碍,致使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各年纪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常见。

临床特色: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并伴有走路乏力、头晕等症状。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考点串讲人体血液系统中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机制,以保持着血液的流动性。

第一节抗血栓药(1)维生素K拮抗剂:双香豆素、华法林。

(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肝素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达肝素。

(3)直接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

(4)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双嘧达莫。

(5)溶栓药: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

第一亚类维生素K拮抗剂目前国内有3个香豆素类抗凝药:华法林、双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

一、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1.香豆素类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作用,对已生成的凝血因子无抑制作用,因此VKA 起效较慢,需要几天才能达到所需药效。

2.使用华法林前,基因检测仍有争议。

CYP2C9或VKORC1的活力不足,都预示可能需要降低华法林的剂量。

记忆:华法林KOC9华法林钠【适应证】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心肌梗死后血栓栓塞并发症;预防房颤等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

【用法用量】华法林使用前,应拟定治疗所需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范围:人造心脏瓣膜患者预防血栓2.5~3.5,其他适应证的目标范围是2.0~3.0。

【临床应用注意】1.妊娠期禁用华法林钠。

华法林钠不排入乳汁,哺乳期可继续使用华法林钠治疗。

2.常见的不良反应:出血并发症。

3.禁忌证:怀孕;出血倾向;严重肝功能不全及肝硬化;未经治疗或不能控制的高血压;最近颅内出血;情况倾向于胃肠道或泌尿道出血。

4.择期手术者应停药7日。

严重出血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110~20mg,用以控制出血,必要时可输全血、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第二亚类肝素(三)肝素典型不良反应和禁忌(1)出血较常见。

(2)偶见轻度血小板减少症。

(3)骨质疏松。

(4)①华法林有致畸性②肝素在妊娠中可作为安全而重要的替代品③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给药相对容易且不会通过胎盘,因此为妊娠期首选的抗凝药。

第三亚类直接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1.达比加群目前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中唯一可口服的。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2020/6/14
安医大
不良反应
➢ 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 ➢ 新生儿、早产儿溶血及高铁血红蛋白症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病人也可诱发溶血。
2020/6/14
安医大
凝血过程 ➢蛋白质有限水解 ➢“瀑布”样的反应链
2020/6/14
安医大
凝血过程:三阶段
➢Χ Χ a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2020/6/14
安医大
临床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20/6/14
安医大
维生素B12(vitamin B12)
为含钴复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 蛋黄中。 药理作用 1、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2、促进FH4类辅酶的循环利用 3、B12能促进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甲基丙 二酸转变为琥珀酸而参与三羧酸循环,保持 有鞘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
2020/6/14
安医大
分类及治疗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铁剂
2020/6/14
维生素B12、叶酸 安医大
环孢菌素A、 骨髓移植
铁剂
硫酸亚铁(ferrous sulfate) 构椽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 右旋糖苷铁(iron dextran)
安医大
香豆素类 (口服抗凝药)
脂溶性 水溶性
2020/6/14
安医大
药理作用
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 Ⅶ、Ⅸ、Ⅹ的合成。
2020/6/14
安医大
临床应用
➢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梗阻性黄疸、胆瘘,慢 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 钠等所致出血。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作适当补充,以免维生素K 缺乏。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医学PPT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医学PPT课件
不良反应: (1)十分常见出血,早期表现有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鼻衄、伤口出血经久不愈,
月经量过多; (2)肠壁血肿可致亚急性肠梗阻,硬膜下颅内血肿和穿刺部位血肿 (3)罕见微血管病或溶血性贫血。偶见白细胞减少,粒细胞计数增高 (4)罕见大范围皮肤坏疽、罕见双侧乳房坏死 (5)偶见关节痛 (6)长期服用华法林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比未用者高25%,且仅男性长期服用华法林
不良反应:常见表 浅部位的出血,如 皮肤、黏膜和血管 穿刺部位出血、瘀 斑,也可为内脏出 血,如消化道出血、 咯血、尿血、腹膜 后出血、脑出血等。 严重出血患者可死 亡。偶见溶血性贫 血,黄疸及ALT升 高;溶栓后继发性 栓塞、过敏反应。
禁忌症:
(1)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 (2)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史 (3)1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4)颅内肿瘤 (5)可疑主动脉夹层 (6)严重且不能控制的高血压(>170/110mmHg) (7)1个月有外伤或择期手术者 (8)较长时间(>10min)心肺复苏 (9)不能压迫的大血管穿刺 (10)近期(2-4周)有脏器出血史者 (11)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12)已知出血倾向或目前正在使用抗凝血药 (13)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 (14)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病变伴心房颤动且怀疑有左心房内血栓 (15)严重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者
不良反应: 常见大出血,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疲乏,无力,面色苍白,γ-谷氨酸转肽酶升高,肝脏氨基转移 酶AST及ALT升高;少见便秘、腹泻、上腹痛、胃部不适、口干、心动过速、肾损害、瘙痒、皮疹、 荨麻疹。
禁忌症: (1)对相关药品过敏者
(2)有明显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严重血小板计数减少者、凝血异常和临床相关出血风 险的肝病患者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规范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规范

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十一、药事管理与药物学治疗委员会应加强对血液制 剂的临床应用管理,并根据“血液制剂临床使 用指南”促进、指导、监督血液制剂的临床应 用。 十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应定期进行检查 和使用情况的评价,对不合理应用提出改进意 见。血液制剂临床应用评价执行血液制剂专项 点评制度。
糖皮质激素和血液制剂 临床使用管理规范
药剂科: 2014年6月24日下午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简介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 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 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 克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 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在临床工作中激素因具有较强的抗炎 抗变态反应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近年来哮 喘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 疗中当抗生素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止咳化痰等对症治 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时,在无绝对禁忌证时应及早应用激素 冲击治疗。
血液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八、血液制剂注射给药前,必须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 息等确认无误,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状况无异常 后方可给药。 九、静脉用血液制剂给药过程中,应密切加强对患者的 监护,注意血液制剂的保存条件,给药方式、输注 速度、输注时间、渗漏处理等环节,严格按要求控 制,保障用药安全。 十、应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生物制剂使用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不良反应,加强安全性监测,一旦发生应立即 对症处理,对其不良反应(事件)按照“可疑即报” 的原则按要求程序上报,并在病历中有记录。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细则
五、在明确诊断,确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因细菌感染而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要 配合使用敏感而足量的抗菌素。 2.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常规补 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3.服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经常检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 类固醇性糖尿病。 4.对长期用药者,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时间应定在早晨8 时和下午4时,以尽可能符合皮质激素的生理分泌规 律。在撤药时,应采取逐渐减量的方式,以使自身的 皮质功能得以逐渐恢复。 5.防止各种感染的发生,特别是防止多重感染的发生。 6.为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在饭后服用或加用保护胃 粘膜药物。

血液系统用药执业药师试题

血液系统用药执业药师试题

血液系统用药第二十九章血液系统用药Ⅰ本章考试大纲Ⅱ考试大纲精解一、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一)抗凝血药1.肝素【药理作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作用快、强。

机制为加速多个凝血因子的灭活,减少纤维蛋白的生成。

另外还有促纤溶、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降血脂、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①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③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的抗凝。

【不良反应】①自发性出血:严重出血的特效解救药是鱼精蛋白;②血小板减少症;③过敏反应:偶可致皮疹、哮喘、发热等;④久用可致骨质疏松、脱发。

禁用于出血体质、肝肾功能低下、高血压者。

2.低分子肝素(LMWH):与肝素相比,抗凝作用强,对纤溶系统影响小,出血并发症少。

临床用于血液透析时防止血栓形成,也用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3.香豆素类抗凝剂:(华法林)可拮抗VitK的作用,体内抗凝,体外不抗凝;可以口服,吸收完全;抗凝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临床用于①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也可作为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可口服,维持时间长,但奏效慢,作用过于持久。

②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过量时易发生自发性出血。

(二)促凝血药1.维生素K(vitamin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肝内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维生素K缺乏则肝脏合成的这4种凝血因子无活性,导致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出血。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常用药物有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能竞争性地阻止纤溶酶原吸附于纤维蛋白上,妨碍其激活成纤溶酶,高浓度也直接抑制纤溶酶。

二、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环氧酶,使TXA2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

临床小剂量预防脑血栓,也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

2.双嘧达莫(潘生丁):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cAMP分解;抑制腺苷摄取,进而激活血小板腺苷环化酶使cAMP浓度增高;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3.噻氯匹定:强效血小板抑制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干扰血小板膜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激活;主要用于脑血管和冠状动脉栓塞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PPT课件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PPT课件
血栓; ➢ 部位:静脉血栓、动脉血栓、毛细血管血栓; 2、血栓栓塞:
栓子脱落后堵塞某些血管,造成相应器官或 系统障碍。如肺栓塞、脑栓塞
23
抗血栓治疗
抗凝治疗:抑制凝血系统,阻止纤维蛋 白的形成。
抗血小板治疗: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 集。
溶栓治疗:激活纤溶系统,裂解已形成 的血栓中的纤维蛋白。
24
4
铁剂的吸收受许多因素影响
✓经小肠黏膜吸收,以2价铁形式吸收较好, 空腹吸收较好;
✓稀盐酸可促进可促使3价铁转变成2价铁, 胃酸缺乏者可服用;维生素C可防止2价 铁氧化成3价铁,使铁易于被吸收;
5
临床应用 治疗:缺铁性贫血。 预防:仅用于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的
高危人群,如孕妇、哺乳妇女、早产 儿、发育迅速而饮食低铁的儿童以及 轻微失血的成年人
18
临床应用
➢用于维生素K缺乏症、低凝血酶原血症所致的 出血; ➢纠正香豆素类抗凝剂引起的出血;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作适当补充维生素K。
19
不良反应
➢K3可引起新生儿、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和 溶血,K1则少见。 ➢静注K1过快可引起过敏样反应,面部潮红、 出汗、血压下降、虚脱等,故一般宜肌注。
14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为造血刺激因子,能刺激骨髓粒细胞集 落形成、分化成熟和释放入血。
用于各种血液病(如再障、骨髓移植) 及肿瘤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缺乏。
15
第三节 促凝血药
一、促凝血功能药:维生素K类 凝血因子制剂
二、纤溶抑制剂:氨基己酸、氨甲环酸
16
一、促凝血药
维生素K(vitamin K)
基本结构为甲萘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作用及机制
香豆素类是维生素K拮抗剂(还原酶)
凝血因子停留在前体阶段,从而影响凝血过程
作用于代谢过程,作用缓慢
香豆素类体外抗凝无效
20
香豆素类作用机制
R-华法林 S-华法林
维生素K
21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心房纤颤和心 脏瓣膜病所致血栓
心脏瓣膜修复手术的患者需长期服用华法林 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先用肝素后用香豆素 中毒解救:量大引起出血时,应立即停药、缓慢 静脉注射大量维生素K或输新鲜血
氨甲环酸,又称凝血酸:作用用途同上,但较强 31
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
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苯磺 唑酮、苯酸咪唑(dazoxiben UK-37248)、蒎 TXA2(pinane TXA2)等 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药物 凝血酶抑制药 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
32
一、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
35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双嘧达莫,潘生丁
抑 制 磷 酸 二 酯 酶 活 性 , 激 活 腺 苷 酸 环化酶,减少ADP释放 轻度抑制环氧酶,使TXA2合成减少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PGI2的生成 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人工心脏 瓣膜置换术后,防止血小板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刺激,由于血管扩 张引起的血压下降、头痛、眩晕、潮 红、晕厥等
16
低分子量肝素(LMWH)
平均分子量1kD-2kD;可由 普通heparin直接分离而得, 或由普通肝素降解后再分离 而得 选择性抗凝血因子Ⅹa,对 其他因子影响小 从而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 作用,降低出血危险
Ⅹa:凝血酶原激酶
抗血栓作用与致出血作用分离
17
低分子量肝素(LMWH)
T1/2延长,皮下注射每日1次 测定Ⅹa活性进行监护(与肝素不同) 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与肝素相似 血小板缺少症有I型和II型
28
阿尼普酶(anistreplase)
链激酶1:1与人赖氨酸-纤溶酶原形成的复合物, 活性中心被酰基封闭 弥散到血栓含纤维蛋白表面,通过赖氨酸纤溶酶 原活性中心与纤维蛋白结合,缓慢脱掉乙酰基后, 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发挥溶解血栓作用 与纤维蛋白结合量大,不受α-抗纤溶酶抑制 第二代溶栓药,很少引起全身性纤溶活性增强, 故出血少 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率, 亦可用于其他血栓性疾病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Drugs Acting on Blood and Hematopoisis
1
血细胞分类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有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性粒细胞 嗜碱性性粒细胞 无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T、B、K、NK
2
血栓疾病
血栓: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或心脏内膜形成栓子 按组成:血小板血栓
14
不良反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血:主要不良反应;原因;可用鱼精蛋白对抗 血小板减少症:通过免疫反应引起的一过性聚集 其他 偶有过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结膜炎和 发热等
禁忌证
对肝素过敏、血友病、有出血倾向、凝血障碍、外伤 及术后等禁用
15
药物相互作用
肝素为酸性药物,不能与碱性药物合用 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右旋糖酐、双密达 莫等合用,可增加出血危险 与糖皮质激素类、依他尼酸合用,可致胃肠道出血 与胰岛素或磺酰脲类药物合用能导致低血糖 静脉同时给予肝素和硝酸甘油,可降低肝素活性 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高血钾
掌 肝素的药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握 低分子量肝素、香豆素类、维生素K、链激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司匹林、铁剂、叶酸 等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熟 阿尼普酶、氨甲苯酸、利多格雷、双嘧达莫、 悉 噻氯匹定、水蛭素、维生素B12、红细胞生成素、
非格司亭、沙格司亭及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与临 床应用
23
第四节 促凝血药
维生素K(vitamin K)
分类与特点
K1:植物含有,胆汁协助吸收 K2:动物、肠道菌产生,胆汁协助吸收 K3,K4:人工合成,水溶性,不需胆汁协助吸收
维生素 K1
维生素 K2
维生素 K3
24
药理作用
维生素K是γ -羧化酶的辅酶,促进这些凝血因子 前体蛋白分子的γ -羧化作用 主要作用是参与肝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抗凝血蛋白C和抗凝血蛋白S等的活化过程
腺苷酸 环化酶
磷酸 二酯酶
ATP cAMP 5’-AMP
36
二、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
噻氯匹定(ticlopidine)
抑制ADP诱导的α-颗粒分泌,从而抑制血管壁损 伤的黏附反应 抑制ADP诱导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结合,因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拮抗ATP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cAMP含 量,减少ADP释放 主要用于预防脑中风、心肌梗死及外周动脉血栓, 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起效慢,停药后持续时间长
5
血栓性疾病的治疗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抗凝治疗
药物治疗
血小板治疗 溶拴治疗
血容量扩充治疗
6
内容提要
抗凝血:凝血过程、肝素、双香豆素 促凝血药:维生素K 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抗血小板药 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抗贫血药、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血容量扩充药:右旋糖酐
7
学习要求
凝活性t1/2随剂量增加延长而异
11
主要药理作用
① Heparin 与ATⅢ带正电荷的赖氨酸残基结合 ② ATⅢ构型改变、暴露活性部位(精氨酸) ③ 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 ④ 加速ATⅢ灭活凝血因子Ⅱa,Ⅶa,Ⅸa,Ⅹa, Ⅺa, Ⅻa ⑤ 后肝素解离,反复利用
肝素 赖氨酸
精-丝肽键
ATШ
12
其它药理作用
使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酯酶,水解血中乳糜微粒和 VLDL发挥调血脂作用 抑制炎症介质活性和炎症细胞活动,呈现抗炎作用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抗血管内膜增生等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这可能是继发于抑制凝血酶的结 果(凝血酶促进血小板聚集)
13
临床应用
栓塞性疾病:静脉血栓,肺栓塞,周围动脉血栓栓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脓毒血症、胎盘早剥、 肿瘤溶解等所致的DIC。早期应用肝素治疗,可防止 因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继发性出血 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 后血栓 体外抗凝:如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心血管手术等
华法林
Vit K
22
药物相互作用
阿司匹林、保泰松等使血浆中游离香豆素类浓度 升高 降低维生素K生物利用度的药物或各种病理状态 导致胆汁减少,均可增强香素类的作用 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产生维生素K的菌群,减少 维生素K的生成,增强香豆素类的作用 肝病时,因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也可增强其作用 肝药酶诱导剂能加速香豆素类的代谢,降低其抗 凝作用
9
激肽释放酶
前激肽释放酶
Ⅻ HMWK Ⅻa HMWK

HMWK
Ⅺa
血浆凝血激酶
内源性凝血系统
Ⅸ Ca2+ Ⅸa
Ca2+ 磷脂
Ⅱ Ⅷa a
Ⅸa-Ⅷa复合物
外源性凝血系统

组织凝血激酶
Ⅷ Ca2+ Ⅲ
组织损伤
a Ⅶa-Ⅲ复合物
凝血酶原激酶

Ⅹa
Ca2+ 磷脂
Ⅱa
Ⅴa

凝血酶原激活物 (Ⅹa-Ca2+-Ⅴa)PL
18
香豆素类
香豆素类(coumarins):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 本结构的物质,口服吸收后参与体内代谢发挥抗凝 作用,故称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19
体内过程
华法林口服吸收快、完全,生物利用度几乎为100%
肝中代谢,代谢物由肾排出,t1/2约40h;作用维持2~5天
吸收后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易发生分布相互作用 显效慢,作用过于持久,不易控制
4
血栓性疾病的常见病因
血管内皮损伤:通过凝血机制促进血栓形成 感染、损伤、免疫或自身性病变等因素
抗凝活性降低:AT-Ⅲ↓ 蛋白C、蛋白S缺乏可引起血凝活性↓
纤溶活性低下:纤溶酶原结构或功能异常/纤溶酶 原激活物释放障碍/纤溶酶活性剂抑制物过多
血流异常:局部血液淤滞,缓慢启动凝血过程


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Ca2+ Ⅷa
凝血酶
Ⅱ aCa2+

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体内凝血系统 10
肝素(heparin)
来源与特征
最初源自肝脏,故名;药用品多自猪肠 粘膜和猪、牛肺脏中提取 粘多糖硫酸酯,平均分子量约12kD;具 有强酸性;带有大量负电荷
体内过程 不易通过生物膜,常静脉注射给药 60%分布于内皮,由肝素酶分解代谢
29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t-PA在靠近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溶酶原相结合的部 位,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并激活与 纤维蛋白结合的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用于治疗肺栓塞和急性心肌梗死 使阻塞血管再通率比链激酶高,且不良反应小, 是较好的第二代溶栓药 比激活游离型纤溶酶快数百倍,不产生链激酶常 见的出血并发症
了 阿加曲班及凝血酶的作用与应用;贫血的原因 解 及治疗药物
8
第一节 抗凝血药
凝血与抗凝血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经蛋白酶水解活化的级 联反应过程:12个凝血因子和 Pre-K、 Ka、HMWK、 PL等 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而阻 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已形成的血栓进 一步发展;不能溶栓
30
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氨甲苯酸,又称对羧基苄胺、止血芳酸
结构与赖氨酸类似,能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 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 主要用于纤维蛋白溶解症所致的出血,如肺、肝、 胰、前列腺、甲状腺及肾上腺等手术所致的出血及 产后出血、前列腺肥大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这 些脏器有较大量的纤维蛋白原激活因子) 对创伤、癌症和非纤维蛋白溶解出血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