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1. 引言1.1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平台的广泛普及使得大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种政治信息和学术观点,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表达的机会。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碎片化和虚假信息的泛滥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在新媒体传播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等多种途径获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这为他们进行思考和辨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随着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信息筛选能力和批判思维,以防止被误导或误解。
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和个性化也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革,促使教育者更加关注个体需求和多元发展。
综合以上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空间和参与机会,激发了他们的思想创新和政治参与热情;新媒体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谣言传播等问题,需要大学生保持清醒头脑和扎实思辨能力。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信息素养和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2. 正文2.1 新媒体传播下的信息获取与思考方式在新媒体传播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思考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多样的信息获取途径,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学术研究成果、社会事件等。
这种信息的多样性和即时性让大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和社会,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也存在着虚假和误导的可能,这就需要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具备良好的辨别能力和思考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对信息来源进行筛选和验证,不能盲目相信一切内容。
大学生也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不能轻信一时的情绪或偏见。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1. 引言1.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和便捷,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
这种信息的碰撞和交流,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和综合素质。
新媒体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交流平台,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和政治意识的提升。
新媒体环境下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影响。
信息的爆炸性增长让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面临挑战,很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或不健康的信息所误导,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进行。
新媒体平台上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和谣言,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恐慌和误解,进而影响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面临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爆炸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干扰。
大量信息的涌入使得学生难以筛选和辨别信息的真伪,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新媒体平台上存在的虚假信息,如滥用头条式报道、谣言、夸大事实等,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造了困难,使他们难以获得准确、客观的信息。
大学生沉迷于新媒体平台,花费大量时间在虚拟世界中,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严重阻碍了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新媒体传播途径的变化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可能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
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不断增加,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来自新媒体平台的信息,而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持怀疑态度,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2. 正文2.1 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爆炸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
当前,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受。
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相应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架构。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1)05-0039-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1.05.018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工作多引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引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当前的教学调查中,高校作为新型教学模式下的重要教学组织,在全新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进行了丰富的教学尝试,且因此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
以下对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引用多媒体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与价值进行了简要探究。
一、新媒体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意义新媒体教学环境下,如何将其合理地引用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为使学生在新一轮的教学活动中具备全新的发展眼光,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依据,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以便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对社会各界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了解并运用全新的信息技术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开展信息化教学进行深入了解,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培育优秀的时代人才。
(一)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在新一轮的教学发展过程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与发展,教育创新成为当下教学工作的热点问题。
当前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对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多媒体以其优越性一跃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快,使得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量的虚假信息、低俗内容和有害信息也随之泛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从挑战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2.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挑战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碎片化阅读成为了主流。
短微博、小视频、抖音等平台的内容呈现形式简单、信息碎片化,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对于长篇大论及复杂思想的承受能力,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浅尝辄止,无法深入思考和系统学习。
3.虚拟社交带来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多地倾向于在虚拟社交中获取情感满足和认同感,而非现实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和人际交往。
这种虚拟社交带来了一种虚拟的现实感,使得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4.审美观念形态化的挑战社交媒体上的美化照片和虚构故事,以及短视频平台上的花边八卦和低俗内容,对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了一定的扭曲,使得他们更加追求外表的光鲜和表面的炫耀,而忽略了内在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内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对策1.拓宽教育渠道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泛滥的特点,应该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拓宽和教育资源的整合。
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思政课程,加大互联网思政课资源的建设和推广,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内容,为他们打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学习空间。
2.加强学习引导针对碎片化阅读所带来的挑战,学校和教师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引导,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长篇文章,注重系统学习和深度思考。
培养大学生的完整思维能力和系统认知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抵御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媒体以其高效的传播方式和多样的信息形式,为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和交流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和方法。
本文将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挑战1.信息过载。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庞大,内容丰富多样,这使得学生们在获取知识的也容易受到无效信息的干扰,导致思想混乱,政治立场不明确。
2.碎片化学习。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大学生容易只看片面的信息,从而造成知识的不系统性,思想的片面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
3.信息真实性问题。
在新媒体中,虚假信息时有发生,大学生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容易被不实信息所误导,导致思想产生偏差。
4.隐私泄露问题。
新媒体传播快速,传播范围广,一旦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将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严重影响。
5.交流疏离。
新媒体的便利性和社交性,使得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交流而非面对面交流,这将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导致交流疏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对策1.提高信息素养。
学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增强信息的筛选能力,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2.加强系统性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当与新媒体相结合,加强系统性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不断强调系统性思维,避免碎片化学习。
3.注重思想引导。
学校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避免受到思想上的冲击。
4.加强监管。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监管,加强网络安全教育,规范学生在新媒体中的行为,防范隐私泄露和不良信息的影响。
5.注重人际交往。
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提倡面对面交流,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避免交流疏离,增强社交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研究
境 的特性 , 提 出 了新 媒 体 环 境 下 大 学 生思 想教 育 面 临 的 挑 战 , 最后
从新媒体 中获得信息具有不确定 性和难 以控制性 ,很多信 息能给
大 学 生 思想 观 念 和 道 德 认 知 上 带 来 深 刻 影 响 ,抵 消 了高 校 思 想 教
以多种方式进行传送 , 信息 的形式变得越来越 复杂多样 化。
体一 大学 生和 高校 教师 以及他们 所依赖的原有教 育制度环 境 已严
3 、 信 息真 伪 的难 辨 性 。新 媒 体 环境 下 信 息 形 式 的 多 样 化 , 使 得 重滞 后, 特 别是在 教育理 念 , 教育政 策 , 教育 目的等方 面缺 乏前瞻
、
新 媒 体 环 境 的 特 性
性。
把实 体的现实与创造 的现 实连接起来 ,这 从根本上 改变 了人 的认
1 、 信息来源的隐蔽性 。 手机短信 、 B B S 、 微博 、 微信 、 Q Q等信息传 知方 式。而这种直接认 知方式不知不觉 的剥夺 了青年 学生 的独 立 播途径本 身比较开放 , 但信息来源相对 隐蔽, 信 息传 播者可 以匿名 性知 觉, 在某 种程度上造成 了“ 虚拟 时空 ” 的存在 形式 , 使青年 学生 不 自觉 地 受 这 一存 在 形 式 的 强 制 性影 响 和 被 动 性 接 受 ,失 去 理 性 或者利用假名进行信息编辑发送 , 难 以考 证 信 息 来 源 。 面对新媒 体的挑战 , 高校思想教育 自身改革 的速 度 2 、 信息形式 的多样性 。随着科技 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 手机和 和 自我 。然而 , 却远远跟不上 新媒体技术 的发展 步伐 。特别是高 校思想教育 的主 网络 领 域 不 断 延 伸 。文 本 、 音频 、 图片、 视 频 等 信 息 均 可 通 过 新 媒 介
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中渗透着大量的网络信息和媒体内容。
这些信息和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新媒体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其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新媒体信息丰富多彩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
他们可以轻松地获取新闻、娱乐、网络小说、视频等各种内容,其中也包括一些具有思想性质的政治信息。
2.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新媒体时代也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大学生对于传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可能产生抵触和疏远,更偏向于接受新媒体传播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包含着极端、偏激或者不负责任的言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
3. 理论与实践脱节大学生在新媒体上看到的政治信息往往是抽象的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可能导致大学生对政治认知的片面和偏颇,无法真正把握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导致对政治的误解和偏见。
二、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1. 新媒体传播内容不规范新媒体上存在大量传播内容不规范的现象,一些政治信息可能是虚假的、极端的,甚至具有极端主义倾向。
这种信息对大学生较为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容易引发不良的行为。
2. 缺乏对大学生特点的研究在新媒体视野下,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范畴上,缺乏对大学生特点和新媒体习惯的深入研究。
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信息获取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但现有的政治教育体系还未完全适应这种变化。
1. 重视新媒体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新媒体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设计符合大学生接受习惯和认知心理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让大学生在新媒体上获取的信息更加符合政治教育的需要。
2.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大学生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受众,他们需要提高对于新闻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对于思想政治信息的理性判断能力。
谈谈新媒体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不容忽视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存在诸多问 题,需要解决
研究目的和方法
探究新媒体领域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 对策建议
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等方 法进行深入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影响
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能够实现信息传播、互动和 共享的新型媒体形态,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等。
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引导家长关注 和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家校 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重大,主要表现在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育内 容、改善教育环境等方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面临诸多挑战,如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信息内 容的复杂性、信息环境的虚拟性等。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 式和方法。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当前研究多局限于理论探讨,缺乏实证数据 的支持,同时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多元化视 角。
展望
未来研究应注重实证研究,运用多种研究方 法,从不同角度探讨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影响,同时加强跨学科合作,深化
新媒体特点
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个性化定制等特点,能够实 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接收,同时也能够实现双向互动和个性化定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01 02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新媒体的多样性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 ,如网络课程、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提高了教育的覆盖面和效 率。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媒体环境的出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大学生主要通过传统媒体获得信息,如报纸、电视和广播等,这些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受限于时间和空间,信息通常较为单一和局限。
而新媒体的兴起,如互联网、社交媒体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
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使得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各种观点和信息。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和开放性,但也给他们带来了信息过载和真假难辨的问题。
在新媒体上,虚假信息、谣言和不良影响的传播层出不穷,这对大学生的正确认识和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加强对新媒体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新媒体信息的挑战。
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讨论中。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大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参与话题讨论,甚至影响公共舆论的形成。
与此大学生也面临着信息过滤和筛选的问题。
由于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网络算法的筛选,大学生往往只接触到符合自己兴趣和偏好的信息,形成了“信息茧房”的现象。
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引导他们在获取信息的保持多元的思维和开放的心态,促进信息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新媒体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特点,使得大学生更容易陷入“舆论小圈子”,形成“信息孤岛”的现象。
在社交媒体上,大学生更倾向于与同样观点的人互动,形成一个封闭的交流圈子。
这使得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容易陷入主观偏见和误导,缺乏多元情感和议题的开展。
大学生在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其辩证思维和包容性,引导他们超越个人利益和群体偏见,拓宽视野,形成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和尊重。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课题。
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摘要】本文从新媒体视角出发,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影响、模式、策略和挑战。
通过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出了发展趋势和完善教育体系的建议。
研究发现,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和积极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分析、影响、教育模式、策略、挑战、发展趋势、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包括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社交媒体等,它们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和传播方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手段。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受信息更加快速、直观,并且可以与他人分享和讨论思想观点。
新媒体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信息的碎片化、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暴力等现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成为当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策略,提出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议,以期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提升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意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新媒体视野下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针对这些挑战提出有效的对策。
本文将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展开论述。
一、挑战一:信息爆炸导致思想碎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丰富多样的信息,然而这也导致了信息的碎片化和浅层化。
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可能会使大学生的思想变得碎片化,无法形成系统完整的思维。
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一:加强思想引导和筛选针对信息碎片化和浅层化的问题,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教育他们做到善于筛选信息,形成系统完整的思维。
应由专业老师或思想政治教育专家进行精准引导,引导大学生主动获取深度思想的信息,增强对信息的分辨能力。
二、挑战二:舆论的影响力愈发突出新媒体平台上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不负责任的舆论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极端、偏激的言论可能会误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学校及社会应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学会对舆论进行正确的辨别和判断,不随波逐流。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舆论的分析和批判能力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自觉性和批判性思维。
三、挑战三:自我封闭的风险在新媒体环境下,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因为过度沉迷于虚拟社交圈,而忽略了真实社会生活。
随着社交媒体的风靡,大学生沉浸在虚拟社交圈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自我封闭的情况。
对策三:提倡多元化社交和开阔视野学校及社会应提倡大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实体社交,并引导他们开阔视野,增加对真实社会的了解。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多元文化的教育,让大学生树立开放、包容的思想观念,避免自我封闭的风险。
四、挑战四:新媒体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这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通讯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信息来源和交流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触到的广告、购物网站、社交平台等,大量宣传和展示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
这种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更关注物质享受和外在表现,而忽视了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
大学生可能会陷入攀比之中,导致浮躁、功利的思想行为。
2. 网络文化影响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传播速度极快,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言论和价值观。
一些不良信息、低俗言论在网络中泛滥,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导致他们陷入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不良行为中。
3. 虚假信息冲击在新媒体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成本低、速度快,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虚假信息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造成认知偏差和行为失范。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大学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
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对新媒体中的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不为消费主义、低俗文化等不良思潮所影响。
2. 增强公共舆论引导力社会应当加强对网络言论、内容的管理和引导,引导网络文化向阳、积极的方向发展,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警示和监督,打击网络谣言、不良信息的传播。
3.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应当开设更多的人文素养类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内在修养、情感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社交、信息获取和消费行为。
4. 提倡健康有益的新媒体使用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大学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利用新媒体,提倡健康有益的使用方式,如开设网络学习平台、分享正能量的内容,鼓励大学生进行有益的网络社交和信息获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摘要】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发了学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存在的问题、途径和策略、案例分析以及前景,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结论部分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加强对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研究。
本文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特点、问题、途径、策略、案例分析、前景、启示、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既带来了便利和可能性,也带来了挑战和风险。
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政治思想教育资源,拓宽了思想的视野和思维的空间。
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模式,通过社交平台、在线讨论等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碎片化和虚假化现象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容易导致信息的混乱和思想的偏激。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背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以其信息传播迅速、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和转变。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获取的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到更多的信息,这为他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
新媒体时代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解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信息碎片化带来的认知困难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呈现出碎片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认知困难,缺乏对于复杂信息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把握,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信息过载导致的浅层次思考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容易导致信息过载。
长时间沉浸在碎片化的信息中,使得大学生容易陷入表面性的浅层次思考,缺乏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影响其独立思考能力。
3.信息来源不确定性带来的盲目性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
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盲目性,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于信息的真伪性缺乏判断能力,容易受到错误信息和谣言的影响,影响其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4.个性化信息推送带来的思想偏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偏好进行个性化推送。
这也容易使大学生陷入信息的“舒适区”,只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针对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信息过载和信息来源不确定性的问题,应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培养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正确获取和利用信息,避免盲目接受和传播错误信息。
2.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针对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和浅层次思考的问题,应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
鼓励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高其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新媒体时代个性化信息推送带来的思想偏差,应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新媒体平台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渠道,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通过对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分析和探讨,可以为相关机构和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把握教育方向,提高教育质量。
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可以帮助教育管理部门及时调整教育政策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还可以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重大,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指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是当前社会中具有较高学识和思想开放性的群体,其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之一,其受到新媒体影响的程度也较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而新媒体的影响却日益增长。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审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挑战分析1.信息碎片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使得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变得零散而丰富。
他们在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获取信息的往往难以理清头绪,形成系统性的思考。
这种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和时事的片面理解,影响其对政治思想的全面把握。
2.信息泛滥伴随着信息碎片化的问题,信息泛滥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之一。
大量信息的涌入使得大学生不得不面对各种观点和声音,往往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造成认识上的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可能会受到各种不实信息的误导,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3.碎片化阅读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更倾向于阅读短文、快讯、小说等信息量较小的内容,而对于长篇大论的思想政治著作则缺乏耐心和兴趣。
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使得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理解和系统学习产生了困难。
4.信息泡泡在互联网上,大学生往往生活在自己的信息泡泡中,只看到符合自己意愿和价值观的信息,而忽略了其他观点和声音。
这种信息泡泡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变得封闭和偏颇,难以接受不同的思想观点,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政治思想认知。
二、对策建议1.多元化教育内容面对信息碎片化和泛滥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多元化内容的传播和深入讨论。
教育者应通过涵盖多种声音的内容,让大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培养其辨别信息、思辨问题的能力,使其在信息碎片化的环境中能够获取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2.激发热点话题针对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挖掘热点话题和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新 媒 体 环 境 下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问题 研 究
潘 星 昊
摘 要 :新媒体 自身特性成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突破点 ,新媒体 环境 也给大 学生的思想教育带 来双重影响。 文章从 新媒
体 特 性 出发 , 对新 媒 体 环 境 下 大 学 生思 想 政 治 建 设 提 出建 议 。 关 键 词 :新 媒 体 ;思 想政 治教 育 ;建 议 新 媒 体 含 义及 特 点 戈尔德 马克 ( P .Go l d ma r k ) 是哥伦 比亚广播 电视 网技 术研究 所所 长 ,新媒体 ( N e w me d i a )这 一概念 是 他在 1 9 6 7年第 一次 提 出的 ,之 后, 该词在全世界 流行开来 。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 的,是一种数字 化 的新型媒体 ,即用 网络、手机 和数 字 电视等 作为 技术平 台,把 互联 网、无 限通 信 网、卫 星 等看作 媒介 ,终 端可 以是 电脑 、手机 、数 字 电 视 、电子 阅读器 等的一种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 的传播 形态和媒体 形态 。特点 主要 表现为 : 是交互性 和平 等性。在 新媒 体环 境下 其传播 方 式能 实现 多种融 合 ,每个 主体 既是信息 的传播者也是信息 的接收者 ,平等信 息的交流是 在不 同的主体之 间完成 的,话语权是不能被参与主体控制 的。二是时效 性 和便捷性 。信息 的更新 和传播速度快是 以网络为代表 的新 媒体传播 的 特点 ,信 息受众 能很及 时便捷地通过新媒体来获取信息 。三是虚拟性和 开放性 。新媒体 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虚拟性 。 二、新媒体环境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影响 ( 一 ) 新 媒 体 环 境 对 大 学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积 极 影 响 1 .互 动 教 育平 台 新媒体 最重要 的特 征是 开放性 ,在这 样一 个新 媒体 的环境 中,丰 富、容量 大、覆 盖面广 、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等是信息资源 与之前各种 传播 技术 和交 流工具相 比优越 的地方 。使用新媒体 的人在 消费信息资源 的同时也在 生产着信息 资源。信 息传播 由传统 的一点到多点 变成 了多点 对 多点。思 想政 治教育者 与大学 生之 间可 以利用这种超级互 动性进行很 好 的沟通 ,而且 即时交 流、远程教育 和优 秀教育资源共享 等这些新媒体 都 可以帮助我们做 到。 2 . 丰 富教 育 手 段 长久 以来 ,高校都是 主要用课堂教学 的方式对大学生进 行思想政治 教育 ,而座谈 、谈 心、社会 实践等都 是其辅 助手段。而 在新媒 体时代 , 网上 直播 、聊 天室、手机短信 、博客 、微博 、网络论坛等新 的传播方式 不 断地充 实着思想政治教 育的载体 和手段 。新 的思想政治教 育载体显示 了其 独特 的优势 ,我们还 可以用其更具个性化 的信息进行 双向交流 ,并 且 教育的内容 可以在最 短的时间内通过文字 、图像 、声音 等方式 ,迅速 传 递给受教 育者 ,与此 同时接 收受教者 的反馈 ,而且思想政 治教育那种 相 对固定 、覆盖面窄的传统模式 的局 限也被打破 了,思想教 育信息 的传 播效 率也被 大大提高了。 3 . 突显 主 体能 动性 大学 生可以 自主选择查 看那些 自己喜欢 的在新媒 体上 的各 种信息 , 而且 思想政 治教 育可以在这种 主动的探索 中达 到潜移默化 的效果 。而大 学 生的求 知欲和想 象力都极强 ,会频繁地使用新媒体 ,对 网络新事物也 有 着 浓厚 的 兴趣 和追 求 。 ( 二 )新媒体环境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 .增加教育难度 第一 ,大学 生可以按 照 自己喜欢 的方式通过新媒体去更 加方便地 了 解信 息、学 习知识 和开 阔视野 。第 二 ,在 新媒 体环 境 下 ,信 息高 度融 合 ,而高校 当中各种思想 也存在碰撞 ,大学生在这种复杂 环境下选择导 致 了观念 和生活方式产 的多 元。给思 想政 治教 育工 作增 加 了难 度。第 三 ,一定 的物质基 础和条 件是新媒体沟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所不 可 或缺的。不具 备基本 经济条件 的落后地 区就无法保证 当今 社会条件下 理 想 的 沟 通 效果 。 2 .异化价值观念 思想政 治教育的主旋律也受 到了新媒体 的很多 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 对 大学生产生了舆论误 导。年轻 大学生对新生事物都是充满 着好奇心并 且 接受能力都是很 强的 ,同时他们 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正 处于形成 的阶 段 ,不 良信息很 容易影 响到他们 。此外 ,新媒体也作为西 方的主要 的渠 道 去传播他 们的意识形 态,大学生 的价值观念被其严重 的冲击 ,一些 与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新媒体的兴起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和干扰,思想观念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甚至迷失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应对。
一、挑战1.信息泛滥: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信息源不断涌现,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难以分辨真伪,容易陷入信息泛滥的困境,影响正确认知和思考能力。
2.碎片化阅读: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更倾向于碎片化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学习,思想容易变得碎片化,缺乏深度思考和独立见解。
3.消极思想影响:新媒体中存在大量负面、消极的信息,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消极情绪和行为。
4.思想偏激:新媒体中存在大量偏激、极端的言论和观点,容易激发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影响其理性思考和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5.虚拟社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倾向于虚拟社交,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和沟通,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到影响。
以上种种挑战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严峻的考验,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二、对策1.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大学生需要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学会区分主流观点和边缘信息,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
2.推广系统化学习: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应更加重视系统化的学习和思考,避免陷入碎片化的阅读和学习,培养对问题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3.引导健康消费:大学生需要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拒绝负面、消极信息的传播和接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态度。
4.加强辩证思维:大学生应当养成辩证的思维习惯,避免被片面、偏激的言论所影响,理性看待问题,客观评价信息和观点。
5.平衡虚拟与现实:大学生应适当平衡虚拟与现实社交,注重发展真实、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6.优化思政教育形式:学校应当不断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增加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信息泛滥,真假难辨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获取各种信息。
大量的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影响其政治思想的健康成长。
2.碎片化阅读,丧失深度思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倾向于进行碎片化的阅读,无法深入思考问题,长期下来会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导致对重大政治问题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较弱。
3.追求刺激和娱乐,影响学习积极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于信息呈现形式的追求会导致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4.价值观多元化,容易引起极端思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不同的价值观念传播也更加广泛。
如果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容易受到极端思想的影响,甚至走向极端。
5.信息孤岛,难以进行理性讨论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观点,对于不同的声音和观点缺乏理性的讨论,难以形成全面客观的政治认知。
二、对策建议1.优化新媒体环境,提升信息品质针对信息泛滥、真假难辨的问题,应当通过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和管理,提高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内容质量,打击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培养深度思考能力,加强思想政治素养教育针对碎片化阅读、丧失深度思考的问题,应当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开展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和学习。
3.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提升学习积极性针对追求刺激和娱乐、影响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应当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加强思政教育内容的生动化表现和互动性,提高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社会,新媒体以其快速、便捷、互动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们越来越依赖新媒体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展示自我。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多样、真伪难辨,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影响更为深远。
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了解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深入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能够有效指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平台,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提升自身发展和学习效率。
通过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广的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探讨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和利用新媒体,促进其积极健康的思想发展和良好行为表现。
也旨在引起社会对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关注,促使相关部门和机构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引导和监管大学生在新媒体上的行为,提高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进一步探究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作用和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新媒体是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来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研究
作者:毕菲菲
来源:《商情》2015年第21期
【摘要】当今社会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如何积极应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变化并加以利用成为了高校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的特性,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教育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外沿不断变化的概念。
它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新媒体正不断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群体,特别是常常领航于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们,更是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一浪潮之中。
更重要的是,鱼龙混杂的网络资讯极容易造成广大青年学子的思想混乱与精神误导,不利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新媒体不只在技术和工具层面上深刻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的整体性转变。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其领域、方式及手段上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教育模式和理念,是思想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新趋势。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仅是集文字、图像、声音与一体的多媒体,更是融合报纸、广播、电视等所有传统媒体功能于一身的全媒体。
新媒体在集中了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还具备很多新特性。
1、信息来源的隐蔽性。
手机短信、BBS、微博、微信、QQ等信息传播途径本身比较开放,但信息来源相对隐蔽,信息传播者可以匿名或者利用假名进行信息编辑发送,难以考证信息来源。
2、信息形式的多样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手机和网络领域不断延伸。
文本、音频、图片、视频等信息均可通过新媒介以多种方式进行传送,信息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化。
3、信息真伪的难辨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凭借个人经验难以对信息的真伪进行判别,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可靠性越来越令人担忧。
4、信息检索的便捷性。
随着手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存储能力大大增强,加之信息检索工具的不断更新,信息检索已变得十分的快捷迅速,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查阅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并可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编辑使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自由传播、传播者的平民化、传媒机构的企业化、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也会扰乱信息传播环境,造成新媒体的失范,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增添了难度。
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道德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发布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
一些落后的、腐朽思想和文化甚至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资产阶级消极思想文化的渗透以及泛滥的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等利于新媒体的途径大肆传播,向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得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很多信息能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上带来深刻影响,抵消了高校思想教育的部分效果。
新媒体负面影响的存在,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削弱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给思想教育增添了难度。
2、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容易引发大学生心里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
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都具有很明显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在新媒体空间,大学生多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新媒体中的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甚至可以公开承认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
新媒体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自己与他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同时交往角色的虚拟和心理交流的间接性也可能使大学生去除承担任何责任的心理负担,因而可能在新媒体交流表现得异常真实和坦率。
而一旦在新媒体中经常性的表现逐渐固定下来,并与现实具有很大差异时,就会出现个体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
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如果频繁地转换,必然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人格障碍。
3、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校现有的思想教育模式受到挑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背景是全新的,挑战是全新的。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界限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
而这种直接认知方式不知不觉的剥夺了青年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
然而,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高校思想教育自身改革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步伐。
特别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缺乏前沿认知。
4、新媒体传播的技术复合性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这一新的校园信息化平台的掌握、熟悉和运用及其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挥,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对于新媒体的认识、使用和发展。
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常处于一种信息的优势地位,在教育过程中较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并使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而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使他们成为新媒体最先的接受者和使用、推广者,而教育者却往往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而且还存在新媒体技术意识淡薄、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
因此,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者熟悉新媒体、更新知识、提高新媒体素养,是迎接新媒体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性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新媒体“正能量”。
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而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体系,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都有根本性的跨越。
作为高校管理者,要以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契机,以宣传内容为导向,让广大学子了解到学校的工作,感受到学校与社会的“正能量”,并进一步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2、加强信息监管机制建设,摒除新媒体负面影响。
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大学生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对高校教育者来说,应该加强校园内信息监管机制建设,对不良信息加以屏蔽,使大学生接触的信息更为正面和积极向上。
具体来说就是采用专人对校园网信息进行筛选,使校园网的信息用来传播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思想观念。
这样学生接受到的信息是正面的、积极的,不至于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也会加强。
3、提高媒介素养,捕获大学生思想动态。
媒介素养是指高校工作者掌握的媒介知识和媒介能力,包括媒介理解、媒介应用能力和媒介创造能力。
高校工作者要主动学习新媒体传播学的知识,掌握信息传播技巧和策略方法,不断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
通过新媒体,能够丰富高校工作者与大学生沟通的手段,通过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新媒体进行交流,传者和受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带来了自由、宽松的人际关系,学生在新媒体情境中,倾吐心声,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有利于高校工作者捕获大学生思想的真实动态。
4、创建新媒体平台,开辟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工作者要打造大学生思想教育平台,努力开辟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
1)建立新媒体教育平台。
积极打造网络教育平台,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把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密切关注网络内容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坚持网上时时有党、团的声音,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牢牢把握住教育的主动权。
2)建立新媒体交流互动平台。
辅导员要建立个人专门的工作网站,及时发布与学生学习、就业、交往、职业规划等有关的信息,将个人的工作日志、邮箱、电话、QQ 留言簿等以博客或微博的形式向学生发布,保持与学生的在线即时交流。
3)建立新媒体自我教育平台。
积极帮助学生创建
新媒体自我教育平台。
从学生骨干中选拔一批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好、信息技术强、作风正派的网络信息员,引导全体学生进行网络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以学生影响学生、以学生教育学生、以学生带动学生,提升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四、结束语。
网络新媒体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其加以利用,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一味加以排斥。
参考文献:
[1]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包月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3]李海滨.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水平,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新发展[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1(S1).
[4]曲珩,周小萌.浅谈高校管理者对新媒体的应用状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