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常见误区和提醒
浅谈赏识教育之误区现象
有进步 ” “ 了不 起 ” “ 你 真棒 ” ……我 “ 很 聪明 ” “ 很 了不起 ” 。有时还 会喊一 句 : ‘ 大家觉 得他 回答 的 化 的用语 。如习惯地 赞 叹“ 好 不好呀 ?’ 全班 同学不 约而 同地 高呼 : “ 棒 棒棒 , 你真 棒 !” 溢 们不 是提倡 每一个 学生 的全面发 展吗 ?赏 识教育 不是 要充 分 美 之词 , 不绝如 耳 , 赏识竟然 变得如此 形式化 , 令人 大跌 眼镜 。 挖掘 每一个 学生 的闪光点 吗 ?像 那种 放之 四海 皆准 的赏识 又
一
地过 于频繁地 赞美 一个 学生时 ,他们对之已经不再有之前那样 的具 体表现 , 要 让学 生明 了那些行 为是好 的 , 是 积极地 是应 该 凶为被赏识而 备受鼓舞 了。 试想谁会珍惜一个不需要付 出努力 , 坚持 努力的 。譬如 : “ 你今 天上课 回答 问题很 积极 , 这很好 ” “ 你 表现 很好 ” 这 样具体 化 的赏识 远 唾手可得 的赞 美表扬 呢?赏 识教 育的泛滥化会降低他们对赏识 今天 主动捡 起教 室里 的垃 圾 , 你 真棒” 效 果好 得多 。 的期待 , 赏识教育在他们心 中的威信会 降低 , 赏识教育的边 际效 比一 句空泛 的“ 益也 会降低。 因此我们要 改变 那种赏识越多就越好的错误认识 , 对 于赏识 , 要把握好度 , 既不泛滥 , 又不吝啬 。 误区现 象二 : 赏识教 育片面化
忽然有一天 , “ 赏识 教育” 犹如一把锋 利的宝剑脱鞘而出 , 把 在夸 奖后 帮学生 制定一个 踮起脚 尖或 向上 跳一 下就 能达 到的 使 学生不会 裹足不 前也不会 失去信心 。 传 统的 “ 批评教育 ” 稀哩 哗啦 杀了个片 甲不 留 , 重新 开辟 了一 番 新 目标 , 崭新 的局面。 心理专家说了“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 的 赞赏。” 于是 , 无数 父母被彻 底洗 脑 , 高举 “ 赏识 ” 的伟大旗帜 , 坚 误 区现象 四 : 赏 识教育过度 化 最近 ,在一次 习作练 习 中 ,某 小学三 年级 学生 的一 篇作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赏识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强调通过赞赏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育中,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赏识方式单一化。
在一些学校和班级中,赏识教育往往局限于一些形式化的表扬和奖励,比如给学生颁发奖状、奖牌等。
这种赏识方式过于固定,容易使学生产生麻痹效应,失去对赏识的敏感度,降低赏识的正向激励效果。
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赏识不够精准化。
在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过分宽容,将学生一切的努力都归为“好”,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种方式下,不仅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陷入自满状态,拒绝改进和提高自己。
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还包括赏识不公平。
在学校和班级中,赏识往往只局限于一部分学生,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忽视不理,导致学生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平等感和不公平感。
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赏识而产生自卑情绪,甚至影响到学业和生活的发展。
针对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需要多样化赏识方式。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赏识,如口头表扬、写个性化的鼓励信、开展集体赏识活动等,多样化的赏识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精准化赏识学生。
教师和家长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赏识和鼓励。
比如对于优秀的学生要给予深入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使之能够不断提高。
要做到公平赏识。
在学校和班级中,教师要注意不偏袒任何一部分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给予公正、平等的赏识。
在评价和表扬学生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努力,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
我们还需要通过完善教育制度,培养教师和家长的赏识意识和能力,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合作的赏识体系。
如何走出“赏识教育”中存在误区
如何走出“赏识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当“赏识教育”在中国学校中大行其道时,老师们欣喜于学生的进步,发明者也为赏识教育产生的正能量而自豪。
然而,我们却不能不警惕,其中一些老师对赏识教育理解不充分,存在片面性,而使赏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赏识教育的真谛,走出对赏识教育认识片面、狭隘的误区。
我认为,当代社会对赏识教育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误区一:为了赏识而赏识我通过观察发现,很多老师存在“故意”赏识的错误。
自从推行赏识教育以来,老师们发现赏识教育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大力表扬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及主观能动性,让她们爱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绩自然的提高了。
显然,赏识教育在这一点上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
于是,一些老师便认为,只要经常赏识学生,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
当在学习过程中,对明显的错误,老师也极尽褒扬,不纠正学生的过错,这种“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赏识教育,只能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错误就是错误,错误就应该被纠正。
如果孩子所做的每一种行为都得到赞赏,那老师的赞赏,对他们将逐渐失去意义。
一个只敢给予学生表扬的老师,而不敢批评学生错误行为的老师,是不信任自己学生,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不自信。
表扬无疑只是赏识教育的方法其中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
当孩子做错题,或做错事的时候,作为他们的老师,更要严加批评,让他们汲取教训,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的孩子不是温室里的小花,经不起风吹雨打,我们要经得起挫折,受得住表扬,才能不被挫折打倒,不被表扬冲昏了头。
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有用的人才,相信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学生,自信地面对自己。
2. 误区二:只有优等生才能被赏识,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好从智力教育到素质教育,学习成绩是否优异一直都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很容易产生学习成绩好,学生其他各方面也同样优秀的潜意识。
“赏识教育”的利与弊
“赏识教育”对于现代父母来说并不陌生,越来越多的父母尝试着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然而,有些父母并没有理解赏识的真正内涵,盲目赏识不仅不能让孩子从中获益,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
误区1:不切实际地夸赞典型状态描述:看到宁宁的画,妈妈脱口而出:“宁宁画得真好!我家宁宁最棒了!”听了妈妈的夸奖,5岁的宁宁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不屑地说:“你就会说‘最棒’了,还有没有新鲜点的。
”宁宁妈非常认可赏识教育的观念,所以,时常把“你真棒!”挂在嘴边。
在儿子3岁前,自己的“赏识”似乎还能激发起儿子的热情,可是,随着儿子年龄不断增长,他对妈妈的夸奖越来越不屑了。
心灵点击:很多父母认为,赏识孩子就是告诉他们“你真棒!”。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
孩子比较轻松地做成了某件事情,父母如果给予不切实际且大张旗鼓的夸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他会相信自己真的很棒;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接触的环境越来越广,在与周围小朋友比较之后,他会发现,父母的夸赞有很多水分,渐渐地,父母口中的“你真棒!”就不值钱了。
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它给孩子的成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不容小觑——1.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降低。
2.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
孩子一旦意识到自己没有父母夸奖的那么好,他就会开始怀疑别人对他的评价,觉得大家都在骗他,他的自我价值感反而会因此降低,进而变得很自卑。
到了那时,不管父母怎么鼓励他,他都很难自信地面对外面的世界。
3.孩子变得自大、自负。
有些孩子可能会把父母的“夸赞”当作自己的保护层,他们宁肯相信这些有利于自己的评价而在无意识中屏蔽外界信息,从而变得目空一切。
特别提醒:父母对孩子的夸奖应该是经过认真品味后的真正欣赏。
因此,不要泛泛地夸孩子画得好,而应用心欣赏孩子的画,你可以夸奖孩子主动完成绘画,态度非常认真;也可以夸奖孩子的画中有某些细节处理有进步……记住:夸奖孩子的动机与态度要比夸奖结果更重要哦。
误区2:“你比他们都强!”典型状态描述:小区里,小美正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比赛唱歌。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引言1.1 引言过度夸奖是赏识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一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可能会过分夸大他们的优点和成就,导致学生产生依赖性和虚荣心。
奖励导向也是赏识教育的一个隐患。
过于注重外部奖励的给予,容易让学生形成功利性思维,降低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自觉性。
赏识教育缺乏真诚性也是一个问题。
有些老师只是出于例行公事或应付工作的心态,随意给予表扬和奖励,缺乏真诚和实质性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避免过度奖励和功利导向。
重视真诚的赞赏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支持。
培养学生自我认可和内在动机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推进赏识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0字】2. 正文2.1 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过度夸奖、奖励导向和缺乏真诚性。
过度夸奖可能导致学生自我评价的失衡,使他们陷入对外部认可的需求中。
过度夸奖也可能让学生产生依赖性,认为只有得到表扬才是成功的。
奖励导向可能阻碍学生内在动机的发展,使他们只在乎外部奖励,而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和热情。
缺乏真诚性的赏识可能让学生感到虚假和空洞,失去对教育的信任和动力。
赏识教育在实践中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接下来,我将从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注重真诚的赞赏与鼓励和培养学生自我认可和内在动机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实施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
2.2 问题一:过度夸奖赏识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过度夸奖。
过度夸奖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他们可能会变得自负、自大,以为自己在某个方面已经很优秀了,从而导致他们停止努力进取。
过度夸奖还可能造成学生自我认同感的扭曲,让他们对自己的真实能力和表现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这样一来,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就会受到限制,甚至会在未来面对挫折时无法坚持下去。
如何走出“赏识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如何走出“赏识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作者:吕元姣来源:《教育界·上旬》2013年第17期当“赏识教育”在中国学校中大行其道时,老师们欣喜于学生的进步,发明者也为赏识教育产生的正能量而自豪。
然而,我们却不能不警惕,其中一些老师对赏识教育理解不充分,存在片面性,而使赏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赏识教育的真谛,走出对赏识教育认识片面、狭隘的误区。
我认为,当代社会对赏识教育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误区一:为了赏识而赏识我通过观察发现,很多老师存在“故意”赏识的错误。
自从推行赏识教育以来,老师们发现赏识教育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大力表扬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及主观能动性,让她们爱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绩自然的提高了。
显然,赏识教育在这一点上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
于是,一些老师便认为,只要经常赏识学生,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
当在学习过程中,对明显的错误,老师也极尽褒扬,不纠正学生的过错,这种“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赏识教育,只能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错误就是错误,错误就应该被纠正。
如果孩子所做的每一种行为都得到赞赏,那老师的赞赏,对他们将逐渐失去意义。
一个只敢给予学生表扬的老师,而不敢批评学生错误行为的老师,是不信任自己学生,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不自信。
表扬无疑只是赏识教育的方法其中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
当孩子做错题,或做错事的时候,作为他们的老师,更要严加批评,让他们汲取教训,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的孩子不是温室里的小花,经不起风吹雨打,我们要经得起挫折,受得住表扬,才能不被挫折打倒,不被表扬冲昏了头。
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有用的人才,相信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学生,自信地面对自己。
2. 误区二:只有优等生才能被赏识,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好从智力教育到素质教育,学习成绩是否优异一直都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很容易产生学习成绩好,学生其他各方面也同样优秀的潜意识。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赏识教育是一种注重表扬、肯定和鼓励的教育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赏识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角度,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赞赏。
一些家长往往认为赞美可以激励孩子的积极性,因此他们过分地歌颂孩子的优点,忽视了孩子的不足之处。
这种过度赞赏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感,失去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认识,从而导致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家长要正确引导和评价孩子的表现。
家长应该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能力,不仅仅关注他们的优点,还要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和努力。
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和挫折,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评价体系的单一化。
当前,很多学校仍然以成绩为核心,将学生的优劣划分为高低,评判标准的单一化容易导致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被忽视,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学校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的品德、才艺、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从而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肯定和鼓励。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同时将这些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赏识教育在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
第一,赏识教育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
过分强调赞赏和肯定,可能使学生产生满足感,降低他们的进取心和自我要求,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
第二,赏识教育可能导致不合理的竞争。
过度强调对优秀学生的赏识,可能使其他学生感到自卑和压力,从而导致不健康的竞争氛围的形成。
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提倡平衡发展的赏识教育。
赏识并不只是对优秀表现的肯定,还可以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教育者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表现,给予不同程度的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鼓励和认可。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教育理念,旨在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创造力。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赏识能力不足等。
本文将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问题分析1.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往往是接受被动式教育,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而赏识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影响了赏识教育的实施效果。
2.教师赏识能力不足赏识教育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的特长和优点,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赏识能力。
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了解不够,无法正确识别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教学资源不足赏识教育强调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需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来支持。
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存在不足,无法为赏识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解决对策为了提高学生对赏识教育的参与度,学校和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参与感和获得感。
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为了提高教师的赏识能力,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培训和讲座,帮助教师了解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赏识能力。
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来校指导,分享经验和案例,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为了支持赏识教育的实施,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和支持。
可以通过购置相关教学器材、图书资料等,丰富教学资源。
也可以建立一些赏识教育基地,提供学生展示特长的平台,为赏识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赞美、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在实践中,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赏识过度、赏识不够个性化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赏识教育存在着赏识过度的问题。
有些老师或家长往往盲目地肯定学生的一切行为,无论是好是坏,这会使学生变得自满和得意忘形。
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批评和指导,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
赏识教育不够个性化。
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对待学生的方式也应因人而异。
有些学生更适合褒奖和赏识,而有些学生则更需要鼓励和指引。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针对性地制定赏识教育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成长的潜力。
赏识教育缺乏全面性也是一个问题。
有时候我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
赏识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关注学术方面的进步,还要关注学生品德、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综合性的赏识和鼓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成长。
赏识教育缺乏科学性也是一个问题。
赏识教育不能依靠主观意志,任意决定赏识对象和赏识方式,而应该根据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来进行。
我们可以采用量化的评价方法,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使赏识教育更加科学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肯定和赞赏孩子的优点和进步,鼓励孩子发展潜能,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赏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常常过于片面。
一方面,一些家长和教师往往只注意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忽视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
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难以改进和成长。
一些家长和教师在赏识孩子的过度夸奖和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依赖性和骄傲自满的心态,缺乏对困难和挫折的适应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家长和教师应注意全面了解和评价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也要客观看待和引导孩子认识不足之处,鼓励其努力改进。
要注意在赏识和鼓励中适度,不要过度夸奖和溺爱,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压力,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适应困难的能力。
赏识教育可能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
一些家长和教师只关注表面的形象和成绩,忽视内在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他们可能只看重孩子的高分和奖项,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和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心态。
为解决这一问题,家长和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兴趣驱动学习的能力,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潜能。
要注意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成长机会,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赏识教育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发展进程和需求,有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而有的孩子则需要更多的挑战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如果一味照搬赏识教育的方法,忽视了这些个体差异,就难以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效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家长和教师应注重了解和关心孩子的个体差异,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要给予孩子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赏识教育是一种以正面激励和鼓励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它通过充分认可和赞赏学生的优点和努力来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和积极心态。
赏识教育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赏识教育存在“肤浅化”的问题。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一些教育者过于注重对表面上的成绩和表现进行赞扬,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在潜力和特长的发掘和培养。
这种肤浅化的赏识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唯分数论”,过分追求外在的成功和认可,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探索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成绩的高低。
赏识教育存在“激励机制单一化”的问题。
在赏识教育中,一些教育者仅仅通过物质奖励或口头表扬来激励学生,忽视了对学生内在动力和兴趣的激发。
这种单一的激励机制容易使学生产生功利心理,只关注奖励而忽略了学习的内在价值。
应该在赏识教育中引入更多的激励方式,如通过情感支持、自主选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产生对学习的自主兴趣,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赏识教育还存在“浮于表面”的问题。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一些教育者只在表面上赞扬学生,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实质性指导和帮助。
这种赏识教育的表面化容易使学生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产生消极情绪,缺乏坚持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者应该在赏识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质性引导和扶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毅力。
赏识教育还存在“同质化”的问题。
一些教育者在实施赏识教育时,往往只赏识那些出类拔萃、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其他学生的潜能和努力。
这种同质化的赏识容易导致学生之间的竞争和矛盾,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
教育者应该注重平衡,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进步,给予每个学生应有的赞赏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并且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导言:赏识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赏识、鼓励和肯定的教育方式。
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潜能的发掘和挖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以及激发学生的潜力。
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解决对策。
一、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1.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很多学校和教师都还是采用传统的统一评价标准,一刀切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充分体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导致了一些学生的潜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
2.赏识教育仍然停留在表面虽然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赏识和鼓励,但在具体实施中,很多学校和教师还是把赏识教育停留在表面上,只是口头鼓励而不是真正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教师自身素质问题一些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时,由于自身素质不足,无法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需求,导致实施赏识教育的效果不佳。
4.家长的期望与现实矛盾一些家长对赏识教育有一定误解,他们认为赏识教育就是一味的夸奖和放任,导致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矛盾,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困扰。
二、解决对策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了解决一刀切的评价标准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潜能的机会。
2.深入学生内心进行赏识学校和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时,不仅应该口头上对学生进行赏识和肯定,更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状态,给予他们更加细致的关怀和帮助。
3.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让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更好地实施赏识教育。
4.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共同探讨赏识教育的真正含义,让家长和学校能够达成共识,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幼儿园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幼儿园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赏识教育是教师从各方面认识到儿童的才能或价值,并加以重视和培养,让每个儿童的优点得到张扬,从而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
赏识教育并不拒绝批评和挫折,关键是要尊重每个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赏识教育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人差异性,善于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和内在的潜能,并通过及时、恰当的肯定、鼓励、奖励、赞赏等方式,展现了与传统的“棍棒教育”的截然不同。
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疑惑,例如:赏识教育就是一味的表扬,不能批评吗?赏识教育的尺度应该如何把握?赏识教育就是把儿童之间相比较,再进行表扬的吗?赏识教育就是要对儿童百依百顺吗?……以上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教师对于赏识教育的认识只是表面上的,对赏识教育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
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通过赏识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1.赏识和批评相结合赏识教育要做到赏识和批评相结合,适当表扬为主,适当批评为辅,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教师的赞扬能积极强化,促使儿童发扬优点,缩小缺点。
每个儿童都喜欢并渴望得到教师的客观公正、真心实意的赞扬。
因此,教师在赞赏儿童时,应符合儿童的需要,要对儿童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一味的空无实际的表扬加以限制;要灵活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其次,教师在赏识儿童的优点和进步时,并不能忽视儿童的弱点和不足。
教师要把对儿童的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促使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克服一个个缺点和不足,能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
2.善于发现美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
教师要从多角度挖掘儿童的优点。
有的孩子善于音乐,有的善于舞蹈,有的善于语言表达,有的善于领导幼儿,有的善于创造。
因此,教师要处处留心每一个儿童,做一个具有独特眼光的伯乐,善于发掘儿童身上的亮点,并不断赏识其优点和长处,让儿童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以强化他们的成就动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自信心。
父母在赏识教育上有哪些误区
父母在赏识教育上有哪些误区
赏识教育是现在的年轻父母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用来表扬、鼓励孩子。
其实,这是一种不当的表现形式,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盲目的表扬和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使其将自身的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
许多父母把“赏识”与赞扬划上等号,以为赏识就是跟孩子说“你真棒!”这就使赏识教育陷入了一种误区,不仅没法对孩子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造成孩子的错误心理。
现代父母在赏识教育上的误区
一、父母在教育上缺乏耐心易前功尽弃
这一点是很多父母的教育通病,他们往往在一开始很有热情,会表扬和鼓励孩子,但是当孩子多次没有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效果时,就会失去耐心,开始批评、挖苦孩子。
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挫伤其自尊心,使之前的教育前功尽弃。
二、盲目地夸赞使孩子迷惑
孩子完成了某件事情,父母给予的夸赞过于宽泛、盲目,例如“你真棒!”。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可能会相信这句话,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觉得父母的夸赞有很多水分,进而变得不相信父母了。
三、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标准太高、太严格,让孩子
承受太大的压力,有心理包袱,这样反而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
这时,父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就成为了其甩不掉的标签,甚至误导孩子向不良方向发展。
赏识教育中的误区
赏识教育中的误区赏识教育是一种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它强调通过赞赏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赏识教育中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赏识教育中的第一个误区是过度赞赏。
赞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但如果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赏识的麻木和依赖。
过度赞赏会让学生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失去了对自己努力的认识和珍惜。
因此,教师在赏识学生时应保持适度,并注重对学生努力和进步的认可,而不仅仅是结果的赞美。
赏识教育中的第二个误区是赏识偏好。
有时候,教师会对某些学生过分倾斜,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赏和关注,而忽视其他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这种偏好会导致学生之间的不公平感,影响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因此,教师在赏识学生时应公正客观,注重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并给予相应的赞赏和鼓励。
赏识教育中的第三个误区是赏识目的性。
有时候,教师会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而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和兴趣。
这种目的性的赏识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焦虑,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
因此,教师在赏识学生时应注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而不仅仅是结果的追求。
赏识教育中的第四个误区是赏识敷衍。
有时候,教师会为了应付工作而敷衍地赏识学生,这种敷衍会让学生感到被忽视和不被重视,降低他们对赏识的信任和期待。
因此,教师在赏识学生时应真诚和认真,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真正的赞赏和鼓励。
针对以上的误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赏识教育意识,明确赏识的目的和原则,避免陷入误区。
其次,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赏识和鼓励。
再次,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更好地赏识他们。
最后,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兴趣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赏识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认识的误区。
第一,有些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认识较片面,把赏识教育等同于简单的表扬。
听过不少小学教师的课,无论是什么课,只见每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会说:“你真行”“你真棒”“很了不起”。
显然这些老师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他们把赏识教育等于表扬。
虽然这些学生在得到肯定和赏识后会增进进取心和自信心,但其实这种无节制的廉价的表扬,也会使他们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从而变得自负和脆弱,一旦遇到挫折,有时甚至是一些无足挂齿的小事也会令他们不知所措。
这样的赏识教育也就适得其反,走入了赏识教育的误区。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说出学生的表现与成就,把他们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给予表扬。
这样的表扬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发自教师内心,才会起到激励的效果。
第二,有些教师在赏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避免批评。
实际上,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建立于赏识基础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完全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赏识教育方法的运用应注意弹性,我认为批评也可以成为赏识的一部分,只要讲究艺术。
在批评学生时,要含有肯定和鼓励的意思,要让他感到你批评他,正是因为对他满怀信心,对他有更高的希望,从而激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
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它们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要与其它教育方法并行,并没有一种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的。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教师作为赏识教育的实施者,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运用赏识教育,用真诚的语言对学生的每个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会带给学生信心和动力。
学生接受来自老师的赞美和赏识,不仅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扬长避短,克服自卑心理;而且能产生一种完美感、荣誉感,为了维护这种良好的自我形象,他们坚持不懈地作出种种努力,向着教师的期望目标前进,当他们获得成功之后又得到教师的赞赏,使他们进一步追求新的成功,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改善自我,提高自我。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赏识教育是一种对学生以赞赏和肯定的方式进行教育的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学习动力。
赏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解决对策。
赏识教育存在过度夸奖的问题。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的赞美,使得学生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过度夸奖会使学生虚饰自己的能力,导致自我膨胀和满足感,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赞赏,而不是过度夸奖,同时要适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激励其继续努力。
赏识教育存在标准不明确的问题。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往往仅仅看重学生的成绩或者某些优点,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发展。
这样的赏识教育容易导致学生在追求表面成绩的过程中失去兴趣和对学习的热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作出明确的赏识标准,不仅仅注重学生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努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的表现,以全面赏识学生的综合能力。
赏识教育存在比较和评价的问题。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容易将学生进行排名和评分,从而使得学生陷入竞争和焦虑的状态中。
这种比较和评价的方式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一种伤害,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教师应以个性化赏识为主,注重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并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合作,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而不是将学生进行比较和评价。
赏识教育存在单一方式的问题。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往往采用口头赞扬的方式,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赏识,如实践奖励和肯定。
这样的单一方式容易使学生对赏识产生麻木和习惯性反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赏识学生,如给予实践奖励和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加学生对赏识的感知度和积极性。
赏识教育在实践中存在过度夸奖、标准不明确、比较和评价、单一方式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坚持适度赞赏和引导,明确赏识标准,避免比较和评价,多样化赏识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众所周知,赏识是一种认可,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与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评价。
赏识本质是爱,由此而发展成的赏识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与被教育相互激励与激发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成长的过程。
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教育,爱是前提和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但是仅有爱还是不够的,正确的爱必须建立在真诚而炽热的情感、智慧、思想、情操的基础之上。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仍然滞留在赏识教育的误区之中。
一、给予学生太多的“爱”1.溺爱爱有益于学生身心的正常发育。
然而,溺爱是教师应当摒弃的,它是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感的大敌。
溺爱往往易被表面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面纱所遮掩。
但时间一长,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
教师的溺爱有以下几种表现:(1)与学生关系处得过近,淡化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感。
(2)不注意细节问题的处理,使自由散漫的风气得以滋长。
(3)赏罚不分明。
该批评的不批评,该表扬的不表扬,对遵章守纪者的积极性是一个打击。
因此,教师必须严格纪律,对不良现象予以批评,才能够形成班集体的健康舆论。
2.偏爱学生非常希望教师对待他们能一视同仁。
在学生看来偏爱就是偏心,学生对教师的偏心深恶痛绝。
一方面,不被教师偏爱的同学自然对教师感到不满;另一方面,被教师偏爱的学生往往被其它同学孤立,也会对教师不满。
因此,偏爱的危害性是极大的,它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大敌。
教师的偏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偏向成绩优秀的学生。
这是最常见的表现,也是大多数教师的通病。
(2)偏爱听话的学生。
听话的学生好教,不会给教师带来麻烦,有时还能帮助老师。
这种偏爱忽视了对这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3)偏爱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和有背景的学生。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纯洁的师生关系也受到了污染。
二、不能把握批评学生的“度”批评,就字面来讲含有品评、判断的意思。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赏识教育是一种以赏识为核心,旨在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良好品质的教育方式。
在实践中,赏识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赏识教育容易出现“劳而无获”的困境。
赏识教育的初衷是希望给予学生正向肯定和鼓励,但在实施中,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或肯定,从而感到失望和沮丧。
这主要是因为在赏识教育中,过于强调形式而忽视了实质。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努力和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估,帮助学生找到发展的瓶颈,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赏识教育易导致浮夸和虚假的赞美。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教师可能会过度夸大学生的优点、过分强调学生的表现,从而使赏识教育的效果打折扣。
这样不仅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也容易滋生学生的骄傲和自满心理。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准确而真实地赞赏和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注重在赏识的基础上提供指导和鞭策,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赏识教育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有些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竞争排名,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个体需求的满足。
这样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信和自尊心。
赏识教育还容易造成差异化对待。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有些教师可能在赏识和鼓励上存在偏爱或偏向,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关注和评价。
这样容易引发学生之间的不公平感和对立心理,影响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赞赏学生,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平衡关注和资源分配,避免差异化对待。
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全面认识和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坚持实质导向,真实而客观地赏识和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教育”对于现代父母来说并不陌生,越来越多的父母尝试着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然而,有些父母并没有理解赏识的真正内涵,盲目赏识不仅不能让孩子从中获益,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
误区1:不切实际地夸赞
典型状态描述:
看到宁宁的画,妈妈脱口而出:“宁宁画得真好!我家宁宁最棒了!”听了妈妈的夸奖,5岁的宁宁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不屑地说:“你就会说‘最棒’了,还有没有新鲜点的。
”
宁宁妈非常认可赏识教育的观念,所以,时常把“你真棒!”挂在嘴边。
在儿子3岁前,自己的“赏识”似乎还能激发起儿子的热情,可是,随着儿子年龄不断增长,他对妈妈的夸奖越来越不屑了。
特别提醒:
很多父母认为,赏识孩子就是告诉他们“你真棒!”。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
孩子比较轻松地做成了某件事情,父母如果给予不切实际且大张旗鼓的夸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他会相信自己真的很棒;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接触的环境越来越广,在与周围小朋友比较之后,他会发现,父母的夸赞有很多水分,渐渐地,父母口中的“你真棒!”就不值钱了。
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它给孩子的成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不容小觑——
1.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降低。
2.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
孩子一旦意识到自己没有父母夸奖的那么好,他就会开始怀疑别人对他的评价,觉得大家都在骗他,他的自我价值感反而会因此降低,进而变得很自卑。
到了那时,不管父母怎么鼓励他,他都很难自信地面对外面的世界。
3. 孩子变得自大、自负。
有些孩子可能会把父母的“夸赞”当作自己的保护层,他们宁肯相信这些有利于自己的评价而在无意识中屏蔽外界信息,从而变得目空一切。
特别提醒:
父母对孩子的夸奖应该是经过认真品味后的真正欣赏。
因此,不要泛泛地夸孩子画得好,而应用心欣赏孩子的画,你可以夸奖孩子主动完成绘画,态度非常认真;也可以夸奖孩子的画中有某些细节处理有进步……记住:夸奖孩子的动机与态度要比夸奖结果更重要哦。
误区2:“你比他们都强!”
典型状态描述:
小区里,小美正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比赛唱歌。
小美活泼可爱,能唱会跳,不时得到一旁叔叔阿姨的赞美。
小美妈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她美滋滋地把小美拉到自己身边,悄悄地说:“乖女儿,太棒了!你比她们都强!”听了妈妈的话,小美“翘起了小尾巴”,开始对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指指点点。
小美聪明活泼,善于表现。
小美妈妈也从不吝惜对女儿的赞赏:“你比别的孩子都做得好!真给妈妈争脸。
”然而,小美不但没有因妈妈的赏识而更优秀,反而变得非常爱和别人比较,嫉妒心强。
一旦发现其他小朋友比自己做得好就会气得鼓鼓的。
特别提醒:
“你比他们都强!”“你真给我争脸!”表面上是在赏识孩子,实际上却与赏识教育的真谛背道而驰。
赏识是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接纳与欣赏,而这种接纳与欣赏是建立在“不与别人比较,尊重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独特的”基础上的。
如果父母常以“你比他们都棒!”等语言对孩子进行夸赞,那么孩子会——
1. 认为只有我比其他孩子做得好,父母才会关注我、承认我、喜欢我。
2. 认为父母对我的关注与爱是有条件的,无法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3. 将自我的评价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上,嫉妒心强,较难发展健康和谐的同伴关系。
特别提醒:
可以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比如声音很洪亮,表情非常甜美。
但同时,也要让她看到别的小朋友的优点,这样能开阔孩子的心胸,增强孩子的学习意识。
误区3:一俊遮百丑
典型状态描述:
6岁的齐齐因为抢了小伙伴的弹弓被对方家长告状告上了门。
自以为犯了错的齐齐灰溜溜地躲在角落里。
“她凭什么没鼻子没脸地数落我儿子啊。
”等对方家长走后,齐齐妈生气地说。
“我儿子最聪明了,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也数一数二。
齐齐是最棒的。
”齐齐妈摸着儿子的头鼓励道。
听了妈妈的赞赏,齐齐一下子有了底气:“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学习比他好,他比得了吗?”类似的事件发生了不止一次。
齐齐妈推崇赏识教育,再加上齐齐学习成绩好,在妈妈眼里,齐齐所做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可是,在妈妈的赏识下成长起来的齐齐在学校却经常受同学排挤。
特别提醒:
不难看出,齐齐妈对齐齐的赏识是以偏概全的。
赏识并不等于只许表扬不许批评,赏识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
齐齐犯了错误,但只因为成绩好就可以不计过,这样的赏识实质上是“护犊子”的做法。
孩子在这样的赏识下,会被罩上过多美丽的光环,他会认为,一招(比如学习好)可以吃遍天下。
这种优越感在受到抑制而不能表现时往往会衍生出心理问题:标新立异、过度自尊、自甘沉沦等。
因为父母过多的关照、呵护与宠爱,强化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意识,进而使他们有意识地表现出言行出格以示“独特”与“不同”。
而这些“独特”常常会损害他人利益,从而造成孩子难以融入社会。
特别提醒:
赏识不等于不批评。
赏识的核心在于对孩子的充分信任,包括相信孩子能够坦然面对错误,并承担责任。
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要严肃提出,但同时可以告诉他,相信他是一个知错能改,并且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如何真正赏识孩子?
赏识是父母发自内心对孩子的欣赏,这种欣赏不仅可以通过夸赞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可以在不经意间,通过表情、肢体动作流露出来。
而这些微妙的信息,孩子都可以敏锐地捕捉到。
所以,真正的赏识教育,父母需从自身的修心开始,由内而外的赏识,才能够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打破头脑中的条条框框
如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我”一样,所有的父母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孩子”的形象。
但是,现实中,你的孩子可能并不是你理想中的样子。
所以,真正的赏识教育首先需要父母不要用头脑中的条条框框作为尺子去衡量孩子,而应尊重孩子,从现实出发。
强化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他身上一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强化,让孩子的优点在你的欣赏和赞美中发扬光大。
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每个孩子的智力水平相差并不会很多,只不过有的人在这方面更擅长一些,有的人在那方面更擅长一些。
而这些先天的因素是孩子所无法把控的。
而一个人最终能否发展得好,重要的在于努力。
所以,父母应该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有了进步要及时鼓励
父母不要泛泛夸奖孩子做得好,最好能够发现孩子这一次比上一次好在哪里,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动力和热情,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
并且,鼓励孩子要趁热打铁,及时夸奖,以免孩子因没有得到及时鼓励而失望,从而大大削弱赏识效果。
通过别人之口赏识孩子
别人的评价是孩子确立自信的一个外在标准。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借别人之口,确立孩子的自我意向。
比如,某某叔叔觉得你非常懂礼貌等等。
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孩子犯错不可避免,他们就是在不断犯错、纠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
善于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批评打骂更有作用。
比如,孩子学会了说脏话,与其去打压他,不如从另一个角度去引导他:“我发现你学习这些新鲜词汇还挺快的,不过,这个话不好听,我们打住。
你看看,这是我给你买的英文动画片,我相信你也能很快学会这些外国语哦。
”当然,当孩子犯错后勇于承担责任时,别忘了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