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第20讲_等腰三角形)
--2021年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等腰三角形
【对应训练1】如图,在△ABC中,CD是∠ACB的平分线, DE∥BC交AC于点E,若AC=15 cm,AE=7 cm,则DE=__8_cm.
等边三角形 【例2】(2020·营口)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6,AD⊥BC, 垂足为点D,点E和点F分别是线段AD和AB上的两个动点, 连接CE,EF,则CE+EF的最小值为_3___3_.
∴EC=4,AB=AC=12,∴AE= AC2+EC2 = 122+42 =4 10 , ∴DP=PA=PE=12 AE=2 10 ,∵EF=13 AF,AP=PE, ∴PF=EF=12 PE= 10 ,∵∠DPF=90°,∴DF= DP2+PF2 =5 2
A.3
3 4
B.3 8 3
C.
3 4
D.
3 8
20.(2020·眉山)如图,等腰△ABC中,AB=AC=10,
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 若△ABD的周长为26,则DE的长为___1_45_.
21.(2020·襄阳)在△ABC中,∠BAC=90°,AB=AC, 点D在边BC上,DE⊥DA且DE=DA,AE交边BC于点F,连接CE. (1)特例发现:如图①,当AD=AF时, ①求证:BD=CF; ②推断:∠ACE=90°; (2)探究证明:如图②,当AD≠AF时,请探究∠ACE的度数是否为定值,并 说明理由;
∴△ADM∽△AEC,∴∠ACE=∠AMD=90°,
即∠ACE的度数为定值90°
(3)连接EK.∵∠BAC+∠ACE=180°,∴AB∥CE,∴AECB =AEFF =13 , 设EC=a,则AB=AC=3a,AK=3a-136 ,∵DA=DE,DK⊥AE, ∴AP=PE,∴AK=KE=3a-136 ,∵EK2=CK2+EC2, ∴(3a-136 )2=(136 )2+a2,解得a=4或0(舍去),
中考数学考点20等腰三角形总复习(原卷版)
等腰三角形【命题趋势】在中考中.等腰三角形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也经常在解答题中结合二次函数考查;等边三角形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考查.经常与圆综合题作为考查。
【中考考查重点】一、等腰三角形二、等边三角形考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2021秋•绥棱县期末)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cm.5cm.则它的周长为()A.8cm B.14cm C.13cm D.14cm或13cm 2.(2021秋•延边州期末)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且AD=AC.若∠BAC=60°.则∠B的度数是()A.45°B.50°C.52°D.58°3.(2021秋•和平区校级期中)如图.∠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F作DE ∥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BD=3cm.EC=2cm.则DE=5cm.4.(2021秋•龙凤区校级期末)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A.50°或130°B.130°C.80°D.50°或80°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判定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面积公式.其中a是底边常.hs是底边上的高5.(2021•淄博)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1)求证:BE=DE;(2)若∠A=80°.∠C=40°.求∠BDE的度数.6.(2021秋•临江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 边上.且BE=CF.BD=CE.(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当∠A=40°时.求∠DEF的度数.7.(2020秋•呼和浩特期末)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D是△ABC外的一点.∠AOB=110°.∠BOC=α.△BOC≌△ADC.∠OCD=60°.连接OD.(1)求证:△OCD是等边三角形;(2)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考点二: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8.(2021秋•浦城县期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P 在△ABC 内.P A =4.将△P 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P 1AC .则P 1P 的长等于( )A .4B .C .2D .9.(2020秋•紫阳县期末)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点E 为AC 的中点.延长BC 到点D .使得CD =CE .延长DE 交AB 于点F .若∠A =60°.EF =4cm .则DF 的长为( )性质1. 三条边相等2. 三个内角相等.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3.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判定1.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 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 有一个角的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 是等边三角形的边长.h 是任意边上的高A.12cm B.10cm C.8cm D.6cm 10.(2021春•张店区期末)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 A=3.PB=4.PC=5.以BC为边在△ABC外作△BQC≌△BP A.连接PQ.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BPQ是等边三角形B.△PCQ是直角三角形C.∠APB=150°D.∠APC=135°11.(2020秋•河东区期中)如图.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1.(2021秋•九龙坡区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点D为边AC上一点.且AD=BD.∠A=40°.则∠DBC的度数是()A.20°B.30°C.40°D.50°2.如图.为了让电线杆垂直于地面.工程人员的操作方法是:从电线杆DE上一点A往地面拉两条长度相等的固定绳AB与AC.当固定点B.C到杆脚E的距离相等.且B.E.C在同一直线上时.电线杆DE就垂直于BC.工程人员这种操作方法的依据是()A.等边对等角B.等角对等边C.垂线段最短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3.(2021秋•九台区期末)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24.AB=AC=8.点D为BC边上一点.过点D分别作DE⊥AB于E.DF⊥AC于F.若DF=2DE.则DF长为()A.4B.5C.6D.85.(2021秋•天河区期末)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A.6个B.7个C.8个D.9个5.(2021秋•南安市期末)如图:D为△ABC内一点.CD平分∠ACB.BD⊥CD.∠A =∠ABD.若BD=1.BC=3.则AC的长为()A.5B.4C.3D.26.(2021•滨州)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BC上的一点.若AB=AD=DC.∠BAD=44°.则∠C的大小为.7.(2019•重庆)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1)若∠C=42°.求∠BAD的度数;(2)若点E在边AB上.EF∥AC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E=FE.8.(2021秋•长春期末)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在边BC上.过点D作DE∥AB交AC于点E.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求证:DC=CF.9.(2020秋•淮南期末)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EC.(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如图1.当点E为AB的中点时.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 DB(填“>”、“<”或“=”).(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如图2.当点E为AB边上任意一点时.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 DB(填“>”、“<”或“=”);理由如下.过点E作EF∥BC.交AC 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1.AE=2.求CD的长(请你画出相应图形.并直接写出结果).1.(2021•赤峰)如图.AB∥CD.点E在线段BC上.CD=CE.若∠ABC=30°.则∠D的度数为()A.85°B.75°C.65°D.30°2.(2021•青海)已知a.b是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且a.b满足+(2a+3b﹣13)2=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8B.6或8C.7D.7或8 3.(2021•广西)如图.⊙O的半径OB为4.OC⊥AB于点D.∠BAC=30°.则OD的长是()A.B.C.2D.3 4.(2020•铜仁市)已知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为2.则它的边长为()A.2B.3C.4D.4 5.(2021•康巴什一模)如图所示.已知m∥n.等边△ABC的顶点B在直线n上.∠1=25°.则∠2的度数是()A.25°B.35°C.45°D.55°6.(2021•荆门一模)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CD是等腰三角形.且BD=CD.过点D作AB的平行线交AC于点E.若AB=8.DE=6.则BD的长为()A.6B.C.D.7.(2021•丹东模拟)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在AD上.且DE=BC.则∠AFE=()A.100°B.105°C.110°D.115°8.(2020•台州)如图.等边三角形纸片ABC的边长为6.E.F是边BC上的三等分点.分别过点E.F沿着平行于BA.CA方向各剪一刀.则剪下的△DEF的周长是.9.(2019•哈尔滨)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C=DC.∠A=60°.点E为AD边上一点.连接BD、CE.CE与BD交于点F.且CE∥AB.若AB=8.CE=6.则BC的长为.10.(2021•朝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5.0).点M的坐标为(0.4).过点M作MN∥x轴.点P在射线MN上.若△MAP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为.1.(2021•贵港模拟)如图.在△ABC中.AB=BC.∠A=36°.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AB=10.则CE的长为()A.5B.8C.10D.10 2.(2021•西湖区二模)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且满足AB=AD=DC.过点D 作DE⊥AD.交AC于点E.设∠BAD=α.∠CAD=β.∠CDE=γ.则()A.2α+3β=180°B.3α+2β=180°C.β+2γ=90°D.2β+γ=90°3.(2021•陕西模拟)如图.△ABC中.AB=AC.AD⊥BC于点D.DE⊥AB于点E.BF⊥AC 于点F.DE=2.则BF的长为()A.3B.4C.5D.6 4.(2021•西陵区模拟)如图.已知Rt△OAB.∠OAB=50°.∠AOB=90°.O点与坐标系原点重合.若点P在x轴上.且△APB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可能有()个.A.1个B.2个C.3个D.4个5.(2021•成都模拟)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若△EDF是等腰三角形.则∠BDC=()A.45°B.60°C.67.5°D.75°6.(2021•中山区一模)如图.直线m∥n.点A在直线m上.点B、C在直线n上.AB=CB.∠1=70°.则∠BAC等于()A.40°B.55°C.70°D.110°7.(2021•饶平县校级模拟)如图.在△ABC中.AB=6.AC=4.∠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分别交AB、AC于M、N.则△AMN的周长为()A.12B.10C.8D.不确定8.(2021•商河县校级模拟)如图.△ABC的面积为8cm2.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P.则△PBC的面积为()A.2cm2B.3cm2C.4cm2D.5cm2 9.(2021•甘谷县一模)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7B7A8的边长为()A.64B.32C.16D.128 10.(2021•蔡甸区二模)如图.△ABC中.点D在BC边上.且∠ADB=90°∠CAD.(1)求证:AD=AC;(2)点E在AB边上.连接CE交AD于点F.且∠CFD=∠CAB.AE=BD.①求∠ABC的度数;②若AB=8.DF=2AF.直接写出EF的长.。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02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解析版)
玩转压轴题,争取满分之备战2020年中考数学解答题高端精品专题二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考题研究】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频频出现,这类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题意构思精巧,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符合课标对学生能力提高的要求。
【解题攻略】在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时,一般都要先分类.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画图、计算.哪些题目适合用几何法呢?如果△ABC的∠A(的余弦值)是确定的,夹∠A的两边AB和AC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那么就用几何法.①如图1,如果AB=AC,直接列方程;②如图2,如果BA=BC,那么;③如图3,如果CA=CB,那么.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如果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不确定的,而三个顶点的坐标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那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三边长(的平方)就可以罗列出来.【解题类型及其思路】解题类型:动态类型:1.一动点类型问题;2.双动点或多动点类型问题背景类型:1.几何图形背景;2.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背景解题思路: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画图、计算;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已知腰长画等腰三角形用圆规画圆,已知底边画等腰三角形用刻度尺画垂直平分线.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典例指引】类型一 【二次函数综合题中根据条件判定三角形的形状】典例指引1.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1,0),与y 轴交于点C (0,﹣3),点M 是其顶点. (1)求抛物线解析式;(2)第一象限抛物线上有一点D,满足∠DAB=45°,求点D 的坐标;(3)直线x t = (﹣3<t <﹣1)与x 轴相交于点H .与线段AC ,AM 和抛物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P .证明线段HE ,EF ,FP 总能组成等腰三角形.【解析】试题分析:(1)把B 、C 的坐标代入,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2)令y =0,求出A 、B 的坐标,设直线AD 交y 轴于点N ,求出求直线AN 的解析式, 与抛物线联立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到D 的坐标;(3)求出直线AM 、AC 的解析式,当x =t 时,表示出HE ,HF ,HP ,得到HE =EF =HF ﹣HE =t +3,FP =243t t ---,由HE +EF ﹣FP =23t +()>0, 得到HE +EF >FP ,再由HE +FP >EF ,EF +FP >HE ,得到当﹣3<t <﹣1时,线段HE ,EF ,FP 总能组成等腰三角形.试题解析:解:(1)∵抛物线经过点B 、C ,∴ 10{3b c c ++==-,解得: 2{ 3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令y =0,得: 2230x x +-=,解得: 11x =, 23x =- ,∴A (﹣3,0),B (1,0), 设直线AD 交y 轴于点N ,∵∠DAB =45°,∴△NAO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 (0,3), 可求直线AN 的解析式为y =x +3,联立223{ 3y x x y x =+-=+,解得: 3{ 0x y =-=或2{ 5x y ==,∴D 的坐标为(2,5); (3)M (﹣1,﹣4),可求直线AM 的解析式为:y =﹣2x ﹣6,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x ﹣3,∵当x =t 时,HE =﹣(﹣t ﹣3)=t +3,HF =﹣(﹣2t ﹣6)=2t +6,HP =﹣(223t t +-)∴HE =EF =HF ﹣HE =t +3,FP =243t t ---, ∵HE +EF ﹣FP =2223433t t t t ++++=+()()>0,∴HE +EF >FP ,又HE +FP >EF ,EF +FP >HE ,∴当﹣3<t <﹣1时,线段HE ,EF ,FP 总能组成等腰三角形.【名师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难度较大.解答第(2)问的关键是:利用∠DAB=45°,找出直线AN与y轴交点的坐标;解答第(3)问的关键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HE,HF,HP,EF的长.【举一反三】(2020·江西初三期中)如图①,已知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M,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CM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②,若点E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CE,求四边形BO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点的坐标.【答案】(1)y=-x2-2x+3;(2)存在,P(-110)或P(-1,10)或P(-1,6)或P(-1,53);(3)当a=-32时,S四边形BOCE最大,且最大值为638,此时,点E坐标为(-32,154).【解析】【分析】(1)已知抛物线过A、B两点,可将两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可根据(1)的函数解析式得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也就得出了M点的坐标,由于C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因此C的坐标为(0,3),根据M、C的坐标可求出CM的距离.然后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CP=PM时,P位于CM的垂直平分线上.求P点坐标关键是求P的纵坐标,过P作PQ⊥y轴于Q,如果设PM=CP=x,那么直角三角形CPQ中CP=x,OM的长,可根据M的坐标得出,CQ=3-x,因此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P 点的横坐标与M 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为x ,由此可得出P 的坐标. ②当CM=MP 时,根据CM 的长即可求出P 的纵坐标,也就得出了P 的坐标(要注意分上下两点). ③当CM=CP 时,因为C 的坐标为(0,3),那么直线y=3必垂直平分PM ,因此P 的纵坐标是6,由此可得出P 的坐标;(3)由于四边形BOCE 不是规则的四边形,因此可将四边形BOCE 分割成规则的图形进行计算,过E 作EF ⊥x 轴于F ,S 四边形BOCE =S △BFE +S 梯形FOCE .直角梯形FOCE 中,FO 为E 的横坐标的绝对值,EF 为E 的纵坐标,已知C 的纵坐标,就知道了OC 的长.在△BFE 中,BF=BO-OF ,因此可用E 的横坐标表示出BF 的长.如果根据抛物线设出E 的坐标,然后代入上面的线段中,即可得出关于四边形BOCE 的面积与E 的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四边形BOCE 的最大值及对应的E 的横坐标的值.即可求出此时E 的坐标. 【详解】(1)∵抛物线y=ax 2+bx+3(a≠0)与x 轴交于点A(1,0)和点B(−3,0),∴309330a b a b ++=⎧⎨-+=⎩解得:12a b =-⎧⎨=-⎩. ∴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y=−x 2−2x+3; (2)∵抛物线解析式为:y=−x 2−2x+3, ∴其对称轴为212x -==-, ∴设P 点坐标为(−1,a ),当x=0时,y=3, ∴C(0,3),M(−1,0)∴当CP=PM 时,(−1)2+(3−a)2=a 2,解得a=53, ∴P 点坐标为:151,3P ⎛⎫- ⎪⎝⎭;∴当CM=PM 时,(−1)2+32=a 2,解得a =,∴P 点坐标为:2(P -或3(1,P -; ∴当CM=CP 时,由勾股定理得:(−1)2+32=(−1)2+(3−a)2,解得a=6, ∴P 点坐标为:P 4 (−1,6).综上所述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其坐标为(1,10)P -或 (1,10)P -- 或P(−1,6)或51,3P ⎛⎫- ⎪⎝⎭; (3)过点E 作EF ⊥x 轴于点F,设E(a,−a 2−2a+3)(−3<a<0)∴EF=−a 2−2a+3,BF=a+3,OF=−a ∴11()22BOCE S BF EF OC EF OF 四边形=⋅++g ()()2211(3)2326()22a a a a a a =+⋅--++--+⋅- 2399222a a =--+23363228a ⎛⎫=-++ ⎪⎝⎭∴当a=32-时,S 四边形BOCE 最大,且最大值为638. 此时,点E 坐标为315,24⎛⎫-⎪⎝⎭. 类型二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确定点的坐标】典例指引2.(2019·山东初三期末)如图1,已知抛物线2()3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点(1,0)A 和点(3,0)B -,与y 轴交于点C .(l )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l ,若点E 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 CE ,求四边形BOCE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 点的坐标;(3)如图2,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得AC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23y x x =--+;(2)BOCE S 四边形最大值为638,点E 坐标为315(,)24-;(3)存在符合条件的点D ,其坐标为1(1,0)D -或2(101,0)D -,或3(101,0)D 或4(4,0)D - 【解析】 【分析】(1)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得到答案;(2)设2(,23)(30)E a a a a --+-<<,过点E 作EF x ⊥轴于点F ,利用11()22BOCE S BF EF OC EF OF =•++•四边形求出解析式即得到面积的最大值及点E 的坐标; (3)存在,分以点C 、A 为顶点及线段AC 为底边三种情况,分别求出点D 的坐标即可. 【详解】 解:(1)由题知:309330a b a b ++=⎧⎨-+=⎩,解得:12a b =-⎧⎨=-⎩∴所求抛物线表达式为223y x x =--+ (2)过点E 作EF x ⊥轴于点F 设2(,23)(30)E a a a a --+-<<∴223EF a a =--+,3BF a =+,OF a =-,∴11()22BOCE S BF EF OC EF OF =•++•四边形 2211(3)(23)(233)()22a a a a a a =+--++--++•- 2399222a a =--+23363()228a =-++∴当32a =-时,BOCE S 四边形最大,且最大值为638.当32a =-时,2915233344a a --+=-++=此时,点E 坐标为315(,)24-(3)连接AC①当点C 为顶点,CA CB =时,此时CO 为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满足条件的点1D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 ∴点1D 坐标为(1,0)-②当点A 为顶点,AB AC =时,在Rt ACO ∆中, ∵1OA =,3OC =,由勾股定理得:10AC =以点A 为圆心,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x 轴于两点23D D ,,即为满足条件的点, 此时它们的坐标分别为2(101,0)D -,3(101,0)D +③当AC 为底边时,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的交点4D ,即为满足条件的点, 设垂直AC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点P ,过AC 中点Q , ∵=90AOC BOC PQC ∠∠=∠=o ,BPO CPQ ∠=∠ ∴4ACO OD P ∠=∠ ∴4CPQ CAO D PO ∆∆∆::∴4OD CQ CP OA CO AC ==,106PQ =,5=3CP 4OD OP CQ PQ =,45331010-=,44OD =, 点4D 的坐标为(4,0)-综上所述存在符合条件的点D ,其坐标为1(1,0)D -或2(101,0)D -+,或3(101,0)D +或4(4,0)D - 【名师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最值问题的确定需将所求问题列出解析式并配方为顶点式,即可得到答案;(3)是图形中存在等腰三角形问题,此类问题需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依次求出点的坐标. 【举一反三】(2019·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初三期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2,0),B (﹣8,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8).(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F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当△BCF的面积最大时,求出点F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0,m),使得△BFQ为等腰三角形?如果有,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答案】(1)y=12x2+3x﹣8;(2)点F的坐标是F(﹣4,﹣12);(3)点Q有坐标为(0,)或(0,﹣)或(0,﹣4)或(0,0).【解析】【分析】(1)将A,B,C的坐标代入函数y=ax2+bx+c即可;(2)如图1中,作FN∥y轴交BC于N,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设F(m,12m2+3m﹣8),则N(m,﹣m﹣8),再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BCF的面积,用函数的思想即可推出结论;(3)此问要分BQ=BF,QB=QF,FB=FQ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分别用勾股定理可求出m的值,进一步写出点Q的坐标.【详解】(1)将A(2,0),B(﹣8,0)C(0,﹣8)代入函数y=ax2+bx+c,得,4a+2b+c=0 64a-8b+c=0 0a+0b+c=-8⎧⎪⎨⎪⎩解得,1a=2b=3c=8⎧⎪⎪⎨⎪⎪⎩﹣,∴抛物线解析式为y=12x2+3x﹣8;(2)如图1中,作FN∥y轴交BC于N,将B(﹣8,0)代入y=kx﹣8,得,k=﹣1,∴y BC=﹣x﹣8,设F(m,12m2+3m﹣8),则N(m,﹣m﹣8),∴S△FBC=S△FNB+S△FNC=12FN×8=4FN=4[(﹣m﹣8)﹣(12m2+3m﹣8)]=﹣2m2﹣16m=﹣2(m+4)2+32,∴当m=﹣4时,△FBC的面积有最大值,此时F(﹣4,﹣12),∴点F的坐标是F(﹣4,﹣12);(3)存在点Q(0,m),使得△BFQ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①如图2﹣1,当BQ=BF时,由题意可列,82+m2=(8﹣4)2+122,﹣解得,m1=46,m2=46∴Q1(0,46),Q2(0,46﹣);②如图2﹣2,当QB=QF时,由题意可列,82+m2=(m+12)2+42,解题,m=﹣4,∴Q3(0,﹣4);③如图2﹣3,当FB=FQ时,由题意可列,(8﹣4)2+122=(m+12)2+42,解得,m1=0,m2=﹣24,∴Q4(0,0),Q5(0,﹣24);设直线BF的解析式为y=kx+b,将B(﹣8,0),F(﹣4,﹣12)代入,得8k b=04k b=12⎧⎨⎩﹣+﹣+﹣,解得,k=﹣3,b=﹣24,∴y BF=﹣3x﹣24,当x=0时,y=﹣24,∴点B,F,Q重合,故Q5舍去,∴点Q有坐标为(0,46)或(0,﹣46)或(0,﹣4)或(0,0).类型三【确定满足等腰三角形的动点的运动时间】典例指引3.(2018济南中考)如图1,抛物线平移后过点A (8,,0)和原点,顶点为B,对称轴与轴相交于点C,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D.(1)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阴影部分的面积;(2)如图2,直线AB与轴相交于点P,点M为线段OA上一动点,为直角,边MN与AP相交于点N,设,试探求:①为何值时为等腰三角形;②为何值时线段PN的长度最小,最小长度是多少.【答案】(1)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 12;(2)①,②当=3时,PN取最小值为.【解析】【分析】(1)设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y=x2+bx,将点A(8,0)代入,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根据割补法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2)作NQ垂直于x轴于点Q,①分当MN=AN时,当AM=AN时,当MN=MA时,三种情况讨论可得△MAN为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②由MN所在直线方程为y=,与直线AB的解析式y=﹣x+6联立,得x N的最小值为6,此时t=3,PN 取最小值为.【详解】(1)设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将点A(8,,0)代入,得=,所以顶点B(4,3),所以S阴影=OC•CB=12;(2)设直线AB解析式为y=mx+n,将A(8,0)、B(4,3)分别代入得,解得:,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作NQ垂直于x轴于点Q,①当MN=AN时, N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由三角形NQM和三角形MOP相似可知,得,解得(舍去).当AM=AN时,AN=,由三角形ANQ和三角形APO相似可知,,MQ=,由三角形NQM和三角形MOP相似可知得:,解得:t=12(舍去);当MN=MA时,故是钝角,显然不成立,故;②由MN所在直线方程为y=,与直线AB的解析式y=﹣x+6联立,得点N的横坐标为X N=,即t2﹣x N t+36﹣x N=0,由判别式△=x2N﹣4(36﹣)≥0,得x N≥6或x N≤﹣14,又因为0<x N<8,所以x N的最小值为6,此时t=3,当t=3时,N的坐标为(6,),此时PN取最小值为.【名师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图形平移变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综合性强,考查学生分类讨论,数学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举一反三】如图所示,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1,0)、B(3,0)、C(0,3)三点.点D从C出发,沿线段CO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O运动,过点D作OC的垂线交BC于点E,作EF∥OC,交抛物线于点F.(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小明在探究点D运动时发现,①当点D与点C重合时,EF长度可看作O;②当点D与点O重合时,EF长度也可以看作O,于是他猜想:设点D运动到OC中点位置时,当线段EF最长,你认为他猜想是否正确,为什么?(3)连接CF、DF,请直接写出△CDF为等腰三角形时所有t的值.【答案】(1)y=﹣x2+2x+3(2)点D为OC的中点时,线段EF最长(3)当t=2或或3时,△CDF为等腰三角形【解析】【分析】(1)由于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则设交点式y=a(x+1)(x-3),然后把C点坐标代入求出a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再设E(t,-t+3),接着表示出D(0,-t+3),F(t,-t2+2t+3),然后用t表示出EF的长,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EF最大时的t的值,从而判断点D是否为OC的中点;(3)先由C(0,3),D(0,-t+3),F(t,-t2+2t+3)和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CD2,CF2,DF2,然后分类讨论:当CD=CF或FC=FD或DC=DF时得到关于t的方程,接着分别解关于t的方程即可.【详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3),把C(0,3)代入得a•1•(﹣3)=3,解得a=﹣1,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x+1)(x﹣3),即y=﹣x2+2x+3;(2)他猜想正确.理由如下: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mx+n,把C(0,3),B(3,0)代入得,解得,则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设E(t,﹣t+3),则D(0,﹣t+3),F(t,﹣t2+2t+3),所以EF=﹣t2+2t+3﹣(﹣t+3)=﹣t2+3t=﹣(t﹣)2+,当t=时,EF最大,最大值为,此时D点坐标为(0,),所以点D为OC的中点时,线段EF最长;(3)∵C(0,3),D(0,﹣t+3),F(t,﹣t2+2t+3),∴CD2=(﹣t+3﹣3)2=t2, CF2=t2+(﹣t2+2t+3﹣3)2=t2+(﹣t2+2t)2, DF2=t2+(﹣t2+2t+3+t﹣3)2=t2+(﹣t2+3t)2,当CD=CF时,即t2=t2+(﹣t2+2t)2,解得t1=0,t2=2;当FC=FD,即t2+(﹣t2+2t)2=t2+(﹣t2+3t)2,解得t1=0,t2=;当DC=DF时,即t2=t2+(﹣t2+3t)2,解得t1=0,t2=3;综上所述,当t=2或或3时,△CDF为等腰三角形.【新题训练】1.(2020·江西初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4),直线x=﹣2与x轴相交于点B,连接OA,抛物线y=﹣x2从点O沿OA方向平移,与直线x=﹣2交于点P,顶点M到点A时停止移动.(1)线段OA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2)设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M的横坐标为m,问:当m为何值时,线段PA最长?并求出此时PA的长.(3)若平移后抛物线交y轴于点Q,是否存在点Q使得△OM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2x;(2)当m=1时,PA的值最大,PA的最大值为1;(3)存在,(0,5﹣5或(0,﹣8)【详解】解:(1)设直线OA的解析式为y=kx,把(﹣2,﹣4)代入得﹣2k=﹣4,解得k=2,所以直线OA的解析式为y=2x;故答案为y=2x;(2)设M点的坐标为(m,2m),(﹣2≤m<0),∴平移后抛物线解析式为y=﹣(x﹣m)2+2m,当x=﹣2时,y=﹣(2﹣m)2+2m=﹣m2﹣2m﹣4,∴P点的坐标为(﹣2,﹣m2﹣2m﹣4),∴PA=﹣m2﹣2m﹣4﹣(﹣4)=﹣m2﹣2m=﹣(m﹣1)2+1∴当m=1时,PA的值最大,PA的最大值为1;(3)存在,理由如下:当x=0时,y=﹣(0﹣m)2+2m=﹣m2+2m,则Q(0,﹣m2+2m),∵OQ=m2﹣2m,OM=,当OM=OQ2﹣2m,即m2﹣(2m=0,解得m1=0(舍去),m2=2Q点坐标为(0,5﹣;当OM=MQ,作MH⊥OQ于H,如图1,则OH=QH,﹣2m=m2﹣2m﹣(﹣2m),即m2+2m=0,解得m1=0(舍去),m2=﹣2,此时Q点坐标为(0,﹣8);当QM=QO,作QF⊥OM于F,如图2,则OF=MF=,∵OQ∥AB,∴∠QOF=∠BAO,∴Rt△OFQ∽Rt△ABO,∴OF OQAB OA=,即224=4m2﹣3m=0,解得m1=0(舍去),m2=34(舍去),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Q点坐标为(0,5﹣0,﹣8).2.(2018·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交x 轴于点()4,0A -、()2,0B ,交y 轴于点()0,6C ,在y 轴上有一点()0,2E -,连接AE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 为抛物线在x 轴负半轴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DE ∆面积的最大值;(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E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33642y x x =--+;(2)当23x =-时,ADE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503;(3)P 点的坐标为()1,1-,()1,11-±,()1,219--±.【详解】(1)∵二次函数y =ax 2+bx +c 经过点A (﹣4,0)、B (2,0),C (0,6),∴16404206a b c a b c c -+=⎧⎪++=⎨⎪=⎩, 解得:34326a b c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33642x x --+; (2)由A (﹣4,0),E (0,﹣2),可求AE 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 =122x --, 过点D 作DN ⊥x 轴,交AE 于点F ,交x 轴于点G ,过点E 作EH ⊥DF ,垂足为H ,如图,设D (m ,233642m m --+),则点F (m ,122m --), ∴DF =233642m m --+﹣(122m --)=2384m m --+,∴S △ADE =S △ADF +S △EDF =12×DF ×AG +12DF ×EH =12×DF ×AG +12×DF ×EH=12×4×DF=2×(2384m m --+) =23250233m -++(),∴当m =23-时,△ADE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为503.(3)y =233642x x --+的对称轴为x =﹣1,设P (﹣1,n ),又E (0,﹣2),A (﹣4,0),可求P A =29n +,PE =212n ++(),AE =16425+=,分三种情况讨论: 当P A =PE 时,29n +=212n ++(),解得:n =1,此时P (﹣1,1); 当P A =AE 时,29n +=16425+=,解得:n =11±,此时点P 坐标为(﹣1,11±);当PE =AE 时,212n ++()=16425+=,解得:n =﹣219±,此时点P 坐标为:(﹣1,﹣219±). 综上所述:P 点的坐标为:(﹣1,1),(﹣1,11±),(﹣1,﹣219±).3.(2016·广西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 (1)请直接写出点A ,C ,D 的坐标;(2)如图(1),在x 轴上找一点E ,使得△CDE 的周长最小,求点E 的坐标;(3)如图(2),F 为直线AC 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F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A (﹣3,0),C (0,3),D (﹣1,4);(2)E (37-,0);(3)P (2,﹣5)或(1,0). 【详解】(1)当223y x x =--+中y=0时,有2230x x --+=,解得:1x =﹣3,2x =1,∵A 在B 的左侧,∴A(﹣3,0),B (1,0).当223y x x =--+中x=0时,则y=3,∴C (0,3). ∵223y x x =--+=2(1)4x -++,∴顶点D (﹣1,4).(2)作点C 关于x 轴对称的点C′,连接C′D 交x 轴于点E ,此时△CDE 的周长最小,如图1所示. ∵C (0,3),∴C′(0,﹣3).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kx+b ,则有:3{4b k b =--+=,解得:7{3k b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7x ﹣3,当y=﹣7x ﹣3中y=0时,x=37-,∴当△CDE 的周长最小,点E 的坐标为(37-,0). (3)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ax+c ,则有:3{30c a c =-+=,解得:1{3a c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x+3.假设存在,设点F (m ,m+3),△AF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如图2所示):①当∠PAF=90°时,P (m ,﹣m ﹣3),∵点P 在抛物线223y x x =--+上,∴2323m m m --=--+,解得:m 1=﹣3(舍去),m 2=2,此时点P 的坐标为(2,﹣5); ②当∠AFP=90°时,P (2m+3,0)∵点P 在抛物线223y x x =--+上,∴20(23)2(23)3m m =-+-++,解得:m 3=﹣3(舍去),m 4=﹣1,此时点P 的坐标为(1,0);③当∠APF=90°时,P (m ,0),∵点P 在抛物线223y x x =--+上,∴2023m m =--+,解得:m 5=﹣3(舍去),m 6=1,此时点P 的坐标为(1,0).综上可知: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 ,使得△AF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 的坐标为(2,﹣5)或(1,0).4.(2019·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三)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B点坐标为(4,3),抛物线y=12-x2+bx+c经过矩形ABCO的顶点B、C,D为BC的中点,直线AD与y轴交于E点,与抛物线y=12-x2+bx+c交于第四象限的F点.(1)求该抛物线解析式与F点坐标;(2)如图,动点P从点C出发,沿线段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M从点A出发,沿线段AE 1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E运动.过点P作PH⊥OA,垂足为H,连接MP,MH.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①问EP+PH+HF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求出t的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②若△PMH是等腰三角形,求出此时t的值.【答案】(1)y=1 2 -x2+2x+3,F(6,-3) (2)①有,t=3;②1425t=,45,1,165【详解】(1)∵矩形ABCO,B点坐标为(4,3)∴C点坐标为(0,3)∵抛物线y=12-x2+bx+c经过矩形ABCO的顶点B、C∴3{843cb c=-++=∴3{2cb==∴y=12-x2+2x+3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11y k x b=+∵A(4,0)、D(2,3) ∴111140{23k bk b+=+=∴113{26kb=-=∴362y x=-+2362{1232y xy x x=-+=-++∵F点在第四象限,∴F(6,-3)(2)∵E(0,6) ∴CE=CO连接CF交x轴于H′,过H′作x轴的垂线交BC于P′,当P运动到P′,当H运动到H′时,EP+PH+HF的值最小.设直线CF的解析式为22y k x b=+∵C(0,3)、F(6,-3) ∴2223{63bk b=+=-∴221{3kb=-=∴3y x=-+当y=0时,x=3,∴H′(3,0) ∴CP=3 ∴t=3 如图1,过M作MN⊥OA交OA于N∵△AMN∽△AEO,∴AM AN MN AE AO EO==13246213t AN MN==∴AN=t,MN=32tI.如图1,当PM=H M时,M在PH的垂直平分线上,∴MN=12PH ∴MN=3322t=∴t=1II.如图2,当PH=HM时,MH=3,MN=32t,HN=OA-AN-OH=4-2t 在Rt△HMN中,222MN HN MH+=,2223()(42)32t t+-=,22564280t t-+=12t=(舍去),21425t=III.如图3.如图4,当PH=PM时,PM=3,MT=21425t=,PT=BC-CP-BT=42t-在Rt△PMT中,222MT PT PM+=,2223(3)(42)32t t-+-=,25t2-100t+64=01165t=,245t=∴1165t=,45,1,1655.(2019·湖南中考模拟)如图,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 轴交于点C(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B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3)有一个点M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AB 上向点B 运动,另一个点N 从点D 与点M 同时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当点M 到达点B 时,点M 、N 同时停止运动,问点M 、N 运动到何处时,△MNB 面积最大,试求出最大面积.【答案】(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 2﹣4x+3;(2)点P 的坐标为:(0,2)或(0,3﹣2)或(0,-3)或(0,0);(3)当点M 出发1秒到达D 点时,△MNB 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此时点N 在对称轴上x 轴上方2个单位处或点N 在对称轴上x 轴下方2个单位处. 【详解】解:(1)把A (1,0)和C (0,3)代入y=x 2+bx+c ,103b c c ++=⎧⎨=⎩解得:b=﹣4,c=3,∴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 2﹣4x+3; (2)令y=0,则x 2﹣4x+3=0, 解得:x=1或x=3, ∴B (3,0), ∴2点P 在y 轴上,当△PBC 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如图1, ①当CP=CB 时,2,∴2或OP=PC ﹣2﹣3 ∴P 1(0,2),P 2(0,3﹣2); ②当PB=PC 时,OP=OB=3, ∴P 3(0,-3);③当BP=BC时,∵OC=OB=3∴此时P与O重合,∴P4(0,0);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0,3+32)或(0,3﹣32)或(﹣3,0)或(0,0);(3)如图2,设AM=t,由AB=2,得BM=2﹣t,则DN=2t,∴S△MNB=12×(2﹣t)×2t=﹣t2+2t=﹣(t﹣1)2+1,当点M出发1秒到达D点时,△MNB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1.此时点N在对称轴上x轴上方2个单位处或点N在对称轴上x轴下方2个单位处.6.(2018·山东中考模拟)如图,抛物线y=﹣x2+mx+n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已知A(﹣1,0),C(0,2).(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E时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DBF的最大面积及此时E点的坐标.【答案】(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2)存在,P1(,4),P2(,),P3(,﹣);(3)当点E运动到(2,1)时,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S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详解】(1)∵抛物线y=﹣x2+mx+n经过A(﹣1,0),C(0,2).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2)∵y=﹣x2+x+2,∴y=﹣(x﹣)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OD=.∵C(0,2),∴OC=2.在Rt△O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CDP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CP1=CP2=CP3=CD.作CH⊥x轴于H,∴HP1=HD=2,∴DP1=4.∴P1(,4),P2(,),P3(,﹣);(3)当y=0时,0=﹣x2+x+2∴x1=﹣1,x2=4,∴B(4,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由图象,得,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如图2,过点C作CM⊥EF于M,设E(a,﹣a+2),F(a,﹣a2+a+2),∴EF=﹣a2+a+2﹣(﹣a+2)=﹣a2+2a(0≤x≤4).∵S四边形CDBF=S△BCD+S△CEF+S△BEF=BD•OC+EF•CM+EF•BN,=+a(﹣a2+2a)+(4﹣a)(﹣a2+2a),=﹣a2+4a+(0≤x≤4).=﹣(a﹣2)2+∴a=2时,S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E(2,1).7.(2019·山东中考模拟)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0,6),B(6,0),C (﹣2,0),点P是线段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B的面积有最大值?(3)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D,再过点P做PE∥x轴交抛物线于点E,连结DE,请问是否存在点P使△P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y=﹣12x2+2x+6;(2)当t=3时,△PAB的面积有最大值;(3)点P(4,6).【详解】(1)∵抛物线过点B(6,0)、C(﹣2,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6)(x+2),将点A(0,6)代入,得:﹣12a=6,解得:a=﹣12,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12(x ﹣6)(x+2)=﹣12x 2+2x+6; (2)如图1,过点P 作PM ⊥OB 与点M ,交AB 于点N ,作AG ⊥PM 于点G ,设直线AB 解析式为y=kx+b , 将点A (0,6)、B (6,0)代入,得:660b k b =⎧⎨+=⎩, 解得:16k b =-⎧⎨=⎩,则直线AB 解析式为y=﹣x+6, 设P (t ,﹣12t 2+2t+6)其中0<t <6, 则N (t ,﹣t+6), ∴PN=PM ﹣MN=﹣12t 2+2t+6﹣(﹣t+6)=﹣12t 2+2t+6+t ﹣6=﹣12t 2+3t , ∴S △PAB =S △PAN +S △PBN=12PN•AG+12PN•BM =12PN•(AG+BM ) =12PN•OB =12×(﹣12t 2+3t )×6 =﹣32t 2+9t=﹣32(t ﹣3)2+272,∴当t=3时,△PAB 的面积有最大值;(3)△P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PE=PD , 点P (m ,-12m 2+2m+6), 函数的对称轴为:x=2,则点E 的横坐标为:4-m , 则PE=|2m-4|, 即-12m 2+2m+6+m-6=|2m-4|, 解得:m=4或-2或5+17或5-17(舍去-2和5+17) 故点P 的坐标为:(4,6)或(5-17,317-5).8.(2018·广东中考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4y ax bx =+-(0a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2,0)、B (8,0)两点,与y 轴交于点B ,其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D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1,连结BC ,在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CDE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点P (m ,n )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其中m >0,n <0),连结PB ,PD ,BD ,求△BDP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答案】(1)213442y x x =--;(2)E 的坐标为(825-5-、(0,﹣4)、(112,54-);(3)28924,(173,16136-). 【详解】(1)∵二次函数24y ax bx =+-(0a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2,0)、C (8,0)两点,∴4240{64840a b a b --=+-=,解得:14{32a b ==-,∴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3442y x x =--;(2)由二次函数213442y x x =--可知对称轴x=3,∴D (3,0),∵C (8,0),∴CD=5,由二次函数213442y x x =--可知B (0,﹣4),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80{4k b b +==-,解得:1{24k b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142y x =-,设E (m ,142m -), 当DC=CE 时,22221(8)(4)2ED m m CD =-+-=,即2221(8)(4)52m m -+-=,解得1825m =-,2825m =+(舍去),∴E (825-,5-); 当DC=DE 时,22221(3)(4)2ED m m CD =-+-=,即2221(3)(4)52m m -+-=,解得30m =,48m =(舍去),∴E (0,﹣4);当EC=DE 时,222211(8)(4)(3)(4)22m m m m -+-=-+-,解得5m =112,∴E (112,54-). 综上,存在点E ,使得△CDE 为等腰三角形,所有符合条件的点E 的坐标为(825-,5-)、(0,﹣4)、(112,54-); (3)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F ,∵P 点的横坐标为m ,∴P 点的纵坐标为:,∵△PBD 的面积BOD PFD S S S S ∆∆=--梯形=221131131[4(4)](3)[(4)]342422422m m m m m m ---------⨯⨯=231784m m -+ =2317289()8324m --+,∴当m=173时,△PBD 的最大面积为28924,∴点P 的坐标为(173,16136-).9.(2019·四川中考模拟)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c (c >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且OB =OC =3,顶点为M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为线段BM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PQ,垂足为Q,若OQ=m,四边形ACPQ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3)探索:线段BM上是否存在点N,使△NMC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2)S=﹣m2+92m+32(1≤m<3);(3)线段BM上存在点N(75,165),(2,2),(1+105,4﹣2105)使△NMC为等腰三角形.【详解】解:(1)∵OB=OC=3,∴B(3,0),C(0,3)∴0933b cc=-++⎧⎨=⎩,解得23 bc=⎧⎨=⎩,∴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2)y=﹣x2+2x+3=﹣(x﹣1)2+4,M(1,4)设直线MB的解析式为y=kx+n,则有403k nk n=+⎧⎨=+⎩,解得26 kn=-⎧⎨=⎩,∴直线MB的解析式为y=﹣2x+6,∵PQ ⊥x 轴,OQ=m ,∴点P 的坐标为(m ,﹣2m +6)S 四边形ACPQ =S △AOC +S 梯形PQOC =12AO•CO +12(PQ+CO )•OQ (1≤m <3) =12×1×3+12(﹣2m +6+3)•m =﹣m 2+92m +32;(3)线段BM 上存在点N (75,165),(2,2),(,4)使△NMC 为等腰三角形,CM ,CN MN①当CM=NC =解得x 1=75,x 2=1(舍去)此时N (75,165),②当CM=MN =,解得x 1x 2舍去),此时N (1+5,4﹣5).③当CN=MN 时,=解得x =2,此时N (2,2).10.(2019·甘肃中考模拟)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A (﹣1,0),B (3,0)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0,﹣3).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P 是第四象限内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PH ⊥x 轴于点H ,与BC 交于点M ,连接PC . ①求线段PM 的最大值;②当△PCM 是以PM 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答案】(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x 2﹣2x ﹣3;(2)①PM 最大=94;②P (2,﹣3)或(2,2﹣2).【详解】(1)将A ,B ,C 代入函数解析式,得09303a b c a b c c -+=⎧⎪++=⎨⎪=-⎩,解得123a b c =⎧⎪=-⎨⎪=-⎩,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x 2﹣2x ﹣3; (2)设BC 的解析式为y=kx+b , 将B ,C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303k b b +=⎧⎨=-⎩,解得13k b =⎧⎨=-⎩, BC 的解析式为y=x ﹣3,设M (n ,n ﹣3),P (n ,n 2﹣2n ﹣3),PM=(n ﹣3)﹣(n 2﹣2n ﹣3)=﹣n 2+3n=﹣(n ﹣32)2+94,当n=32时,PM 最大=94;②当PM=PC 时,(﹣n 2+3n )2=n 2+(n 2﹣2n ﹣3+3)2, 解得n 1=0(不符合题意,舍),n 2=2, n 2﹣2n ﹣3=-3, P (2,-3);当PM=MC 时,(﹣n 2+3n )2=n 2+(n ﹣3+3)2,解得n 1=0(不符合题意,舍),n 22(不符合题意,舍),n 32, n 2﹣2n ﹣3=2-42,P (3-2,2-42);综上所述:P (2,﹣3)或(3-2,2﹣42).11.(2019·安徽中考模拟)如图,已知直线1y x =+与抛物线2y ax 2x c =++相交于点()1,0A -和点()2,B m 两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 是位于直线AB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PAB ∆的面积S 最大时,求此时PAB ∆的面积S 及点P 的坐标;(3)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QAB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Q 点的坐标(不用说理);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所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y x 2x 3=-++;(2)PAB ∆的面积S 有最大值是278,此时点P 坐标为115(,)24;(3)存在点Q 坐标为(321,0)--或(321,0)或(5,0)或(2,0). 【详解】解(1)Q 点()2,B m 在直线1y x =+上,213m ∴=+=,∴点B 坐标为()2,3,Q 点()1,0A -和点()2,3B 在抛物线22y ax x c =++上,20443a c a c -+=⎧∴⎨++=⎩,解得13a c =-⎧⎨=⎩,∴所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23y x x =-++;(2)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交AB 于点N ,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则点P 的坐标为()2,23m m m -++,点N 的坐标为(,1m m +), Q 点P 是位于直线AB 上方,PN PM MN ∴=-= 223(1m m m -++-+)2=2m m -++. PAB ∴∆的面积PAN PBN S S S ∆=+∆()()21212m m m =⨯-+++ ()()()()()222113222122222m m m m m m m m m +⨯-++-=-++++-=-++ 23127228m ⎛⎫=--+⎪⎝⎭,302-Q < ∴抛物线开口向下,又12m <<-, ∴当12m =时, PAB ∆的面积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278. 此时点P 坐标为115,24⎛⎫⎪⎝⎭;(3)存在点Q 坐标为()321,0-或()321,0或()5,0或()2,0.12.(2018·江苏中考模拟)(2017南宁,第26题,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2239y ax ax a =--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其中C (0,3),∠BAC 的平分线AE 交y 轴于点D ,交BC 于点E ,过点D 的直线l 与射线AC ,AB 分别交于点M ,N .(1)直接写出a 的值、点A 的坐标及抛物线的对称轴;(2)点P 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动点,若△PAD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点P 的坐标; (3)证明:当直线l 绕点D 旋转时,11AM AN+均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答案】(1)a =13-,A 3,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3;(2)点P 303,﹣4);(3)32. 【详解】(1)∵C (0,3),∴﹣9a =3,解得:a =13-.令y =0得:22390ax ax a --=,∵a ≠0,∴22390x x --=,解得:x =3或x =33A 的坐30),B (33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3. (2)∵OA 3OC =3,∴tan ∠CAO 3,∴∠CAO =60°.∵AE 为∠BAC 的平分线,∴∠DAO =30°,∴DO 3=1,∴点D 的坐标为(0,1). 设点P 3a ).依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AD 2=4,AP 2=12+a 2,DP 2=3+(a ﹣1)2. 当AD =P A 时,4=12+a 2,方程无解.当AD =DP 时,4=3+(a ﹣1)2,解得a =0或a =2(舍去),∴点P 30). 当AP =DP 时,12+a 2=3+(a ﹣1)2,解得a =﹣4,∴点P 34). 综上所述,点P 3034).。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5章 第20讲 直角三角形课件
x2+32=(9-x)2,解得x=4,故线段BN的长为4
第十七页,共30页。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 边的平方,即有________.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一条(yī tiáo)边的 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________(即满足式子 _______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1)过点C作AB的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E点,利用勾股定理求 得AC的长即可;(2)分别求得乘车时间,然后比较(bǐjiào)即可得到答案.
解:(1)过点 C 作 AB 的垂线,交 AB 的延长线于 E 点, ∵∠ABC=120°,BC=20,∴BE=10,CE=10 3,在△ACE 中,∵AC2=8100+300,∴AC=20 21=20×4.6=92(km) (2)乘客车需时间 t1=8600=131(小时);乘列车需时间 t2=19820+ 2400=1910(小时),∴选择城际列车
因此,当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时,可以求出第 三边;当只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时,列出关系式, 转化(zhuǎnhuà)为方程解决. 求解时应注意辨别哪一 边是斜边.
第二十一页,共30页。
勾股定理(ɡōu ɡǔ dìnɡ lǐ)及其逆定理的实际
1.(2014·黄石)小明听说“武黄城际列车”已经开通, 便设计了如下问题:如图,以往从黄石A坐客车到 武昌客运站B,现在(xiànzài)可以在A坐城际列车到 武汉青山站C,再从青山站C坐市内公共汽车到武昌 客运站B.设AB=80 km,BC=20 km,∠ABC= 120°.请你帮助小明解决以下问题: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20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解析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专题20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考点题型】考点题型一连接两点做辅助线典例1.把正方形ABCD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边FG与BC 交于点H(如图).试问线段HG与线段HB相等吗?请先观察猜想,然后再证明你的猜想.【解析】试题分析:要证明HG与HB是否相等,可以把线段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或放在一个三角形中证明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而图中没有这样的三角形,因此需要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试题解析:HG=HB,证法1:连接AH,∵四边形ABCD,AEFG都是正方形,∴∠B=∠G=90°,由题意知AG=AB,又AH=AH,∴Rt△AGH≌Rt△ABH(HL),∴HG=HB.证法2:连接GB,∵四边形ABCD,AEFG都是正方形,∴∠ABC=∠AGF=90°,由题意知AB=AG,∴∠AGB=∠ABG,∴∠HGB=∠HBG,∴HG=HB.变式1-1.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画出图形,写出结论不证明.【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先连接AD,构造全等三角形:△BED和△AFD.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底边上的中线,所以有∠CAD=∠BAD=45°,AD=BD=CD,而∠B=∠C=45°,所以∠B=∠DAF,再加上BE=AF,AD=BD,可证出:△BED≌△AFD,从而得出DE=DF,∠BDE=∠ADF,从而得出∠EDF=90°,即△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AD,构造△DAF≌△DBE.得出FD=ED ,∠FDA=∠EDB,再算出∠EDF=90°,即可得出△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详解】解:(1)连结AD ,∵AB=AC ,∠BAC=90°,D为BC中点,∴AD⊥BC ,BD=AD ,∴∠B=∠BAD=∠DAC=45°,又∵BE=AF ,∴△BDE≌△ADF(SAS),∴ED=FD ,∠BDE=∠ADF,∴∠EDF=∠EDA+∠ADF=∠EDA+∠BDE=∠BDA=90°,∴△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连结AD∵AB=AC ,∠BAC=90°,D 为BC 中点 , ∴AD=BD ,AD ⊥BC ,∴∠DAC=∠ABD=45°, ∴∠DAF=∠DBE=135°, 又∵AF=BE ,∴△DAF ≌△DBE (SAS ),∴FD=ED ,∠FDA=∠EDB,∴∠EDF=∠EDB+∠FDB=∠FDA+∠FDB=∠ADB=90°. ∴△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变式1-2.如图,以O 为直角顶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Rt OAB 和Rt OCD △,且点C 在线段AB 上(A B 、除外),求证:222AC BC CD +=【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连接BD ,证明△AOC ≌△BOD (SAS ),得到△CBD 为直角三角形,再由勾股定理即可证明.【详解】解:连接BD ,∵△AOB 与△CO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O ,CO=DO ,∠AOB=∠COD=90°,∠A=∠ABO=45°,∴∠AOC+∠BOC=∠BOD+∠BOC∴∠AOC=∠BOD ,在△AOC 与△BOD 中,AO BO AOC BOD CO DO =⎧⎪∠=∠⎨⎪=⎩,∴△AOC ≌△BOD (SAS )∴∠A=∠OBD=45°,AC=BD ,∴∠ABO+∠OBD=90°,即∠CBD=90°,∴在Rt △CBD 中,222BD BC CD +=即222AC BC CD +=.考点题型二全等三角形 -倍长中线模型典例2.已知,在Rt ABC △中,90BAC ∠=︒,点D 为边AB 的中点,AE CD ⊥分别交CD ,BC 于点F ,E .(1)如图1,①若AB AC =,请直接写出EAC BCD ∠-∠=______;②连接DE ,若2AE DE =,求证:DEB AEC ∠=∠;(2)如图2,连接FB ,若FB AC =,试探究线段CF 和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45°;②见解析;(2)2CF DF =,理由见解析【分析】(1)①利用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相加得90︒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的性质结合题干已知即可解题.②延长ED 至点G ,使得DG DE =,连接AG ,从而可证明ADG ≌BDE (SAS ),再利用全等的性质,可知DGA DEB ∠=∠,即可知道//AG BC ,所以GAE AEC ∠=∠,根据题干又可得到AE EG =,所以DGA GAE ∠=∠,从而得出结论.(2)延长CD 至点H ,使得DH DF =,连接BH ,从而可证明HDB ≌FDA △(SAS ),再利用全等的性质,可知BH AF =,90H AFD AFC ∠=∠=∠=︒,根据题干即可证明Rt HBF △≌Rt FAC △(HL ),即得出结论.【详解】(1)①∵90EAC ACD ∠+∠=︒,90AEC BCD ∠+∠=︒∴EAC BCD AEC ACD ∠-∠=∠-∠∵90EAC BAE ∠+∠=︒∴ACD BAE ∠=∠又∵AEC B BAE ∠=∠+∠∴EAC BCD B BAE ACD ∠-∠=∠+∠-∠∴45EAC BCD B ∠-∠=∠=︒故答案为45︒.②如图,延长ED 至点G ,使得DG DE =,连接AG ,∵点D 为AB 的中点,∴BD AD =,又∵ADG BDE ∠=∠,∴ADG ≌BDE ,∴DGA DEB ∠=∠,∴//AG BC ,∴GAE AEC ∠=∠,又∵2AE DE =,∴AE EG =,∴DGA GAE ∠=∠,∴DEB AEC ∠=∠.(2)2CF DF =.如图,延长CD 至点H ,使得DH DF =,连接BH ,∵AD BD =,ADF BDH ∠=∠,∴HDB ≌FDA △,∴BH AF =,90H AFD AFC ∠=∠=∠=︒,∵BF AC =.∴Rt HBF △≌Rt FAC △,∴2CF HF DF ==.变式2-1.某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活动中进行了探究试验活动,请你来加入.(探究与发现)(1)如图1,AD 是ABC 的中线,延长AD 至点E ,使ED AD =,连接BE ,证明:ACD EBD △≌△.(理解与应用)(2)如图2,EP 是DEF 的中线,若5EF =,3DE =,设EP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如图3,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在AB 、AC 上,且DE DF ⊥,求证:BE CF EF +>.【答案】(1)见解析;(2)14x <<;(3)见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2)延长EP 至点Q ,使PQ PE =,连接FQ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FQ DE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到结论;(3)延长FD 至G ,使得GD DF =,连接BG ,EG ,结合前面的做题思路,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即可.【详解】(1)证明:CD BD =,ADC EDB ∠=∠,AD ED =,ACD EBD ∴≌,(2)14x <<;如图,延长EP 至点Q ,使PQ PE =,连接FQ ,在PDE ∆与PQF ∆中,PE PQ EPD QPF PD PF =⎧⎪∠=∠⎨⎪=⎩,PEP QFP ∴∆≅∆,3FQ DE ∴==,在EFQ ∆中,EF FQ QE EF FQ -<<+,即53253x -<<+, x 的取值范围是14x <<;故答案为:14x <<;(3)延长FD 至G ,使得GD DF =,连接BG ,EG ,在DFC △和DGB 中,DF DG =,CDF BDG ∠=∠,DC DB =,(SAS)DFC DGB ∴≌,BG CF ∴=,在EDF 和EDG △中,DF DG =,90FDE GDE ∠=∠=︒,DE DE =,(SAS)EDF EDG ∴≌,EF EG ∴=,在BEG 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G BE EG ∴+>,又EF EG =,BG CF =,BE CF EF ∴+>变式2-2.倍长中线的思想在丁倍长某条线段(被延长的线段a 要满足两个条件:①线段a 一个端点是图中一条线段b 的中点;②线段a 与这条线段b 不共线),然后进行连接,构造三角形全等,再进一步将某些线段进行等量代换,再证明全等或其他的结论,从而解决问题.(应用举例)如图(1),已知: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2AB AC AD +>.简证:如图(2),延长AD 到E ,使得DE AD =,连接CE ,易证ABD ECD ∆≅∆,得AB =,在ACE ∆中,AC CE +>,2AB AC AD +>.(问题解决)(1)如图(3),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 EF =.(2)如图(4),在ABC ∆中,90,A D ∠=︒是BC 边的中点,E F 、分别在边AB AC 、上,DE DF ⊥,若3,4BE CF ==,求EF 的长.(3)如图(5),AD 是ABC ∆的中线,,AB AE AC AF ==,且90BAE FAC ∠=∠=︒,请直接写出AD 与EF 的数量关系_及位置关系_.【答案】,CE AE ;(1)详见解析;(2)5;(3)2EF AD =,EF AD ⊥【应用举例】由全等的性质可得AB=EC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AC+CE>AE ,即AB+AC>2AD ;故答案为EC ,AE ;【问题解决】(1)由题意不难得到,ACD GBD ∆≅∆所以∠BGD=∠BED=∠AEF=∠DAC ,∴有AF=EF ;(2)延长ED 到G ,使DG=ED ,连结CG 、FG ,不难得到EF=FG ,另同(1)有△BDE ≌△CDG ,所以∠FCG=∠FCD+∠GCD=∠FCD+∠EBD=90°,CG=BE=3,由勾股定理可得FG 即EF 的长;(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解答.【详解】【应用举例】,CE AE【问题解决】()1如图()1延长AD 到G ,使得,DG AD =连接,BG易证,ACD GBD ∆≅∆得,BG AC G DAC =∠=∠,,BE AC =,BE BG ∴=,G BEG ∴∠=∠,BEG AEF ∠=∠,AEF EAC ∴∠=∠AF EF ∴=.()2如图()2,延长ED 到G ,使得,DG ED =连接,CG FG 、易证,BDE CDG ∆≅∆得,,CG BE ED GD B DCG ==∠=∠,,DE DF ⊥DF ∴垂直平分,EG,FE FG ∴=90,A ∠=︒90,B ACB ∴∠+∠=︒90,DCG ACB ∴∠+∠=︒即90,FCG ∠=︒在Rt FCG ∆中,3,4CG BE CF ===,5,FG ∴=5,EF ∴=()32EF AD EF AD =⊥,,理由如下:如图3,延长AD 到G ,使AD=DG ,延长DA 交EF 于P ,连结BG ,则不难得到△BGD≌△CAD,∴BG=AC,∠GBD=∠ACD,∠DGB=∠DAC,又AF=AC,∴BG=AF,∴∠ABG=∠ABD+∠GBD=∠ABD+∠ACD=180°-∠BAC=∠EAF,∴在△ABG和△EAF中,AB AEABG EAF BG AF=⎧⎪∠=∠⎨⎪=⎩,∴△ABG≌△EAF,∴EF=AG=2AD,∠EFA=∠DGB=∠DAC,∵∠DAC+∠PAF=180°-∠FAC=180°-90°=90°,∴∠EFA+∠PAF=90°,∴∠APF=90°,∴EF⊥AD .考点题型三全等三角形–旋转模型典例3.在Rt△ABC中,∠ABC=90°,∠BAC=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α得到△AED,点B、C的对应点分别是E、D.(1)如图1,当点E恰好在AC上时,求∠CDE的度数;(2)如图2,若α=60°时,点F是边AC中点,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答案】(1)15°;(2)证明见解析.【分析】(1)如图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A=DA,∠CAD=∠BAC=30°,∠DEA=∠ABC=9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C,从而计算出∠CDE的度数;(2)如图2,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BF=12AC,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BC=12AC,则BF=BC,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AE=∠CAD=60°,AB=AE,AC=AD ,DE=BC,从而得到DE=BF,△ACD和△BAE为等边三角形,接着由△AFD≌△CBA得到DF=BA,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到结论.【详解】解:(1)如图1,∵△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得到△AED,点E恰好在AC上,∴∠CAD=∠BAC=30°,∠DEA=∠ABC=90°,∵CA=DA,∴∠ACD=∠ADC=12(180°−30°)=75°,∠ADE=90°-30°=60°,∴∠CDE=75°−60°=15°;(2)证明:如图2,∵点F是边AC中点,∴BF=12 AC,∵∠BAC=30°,∴BC=12 AC,∴BF=BC,∵△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D,∴∠BAE=∠CAD=60°,AB=AE,AC=AD,DE=BC,∴DE=BF,△ACD和△BAE为等边三角形,∴BE=AB,∵点F为△ACD的边AC的中点,∴DF⊥AC,易证得△AFD≌△CBA,∴DF=BA,∴DF=BE,而BF=DE,∴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变式3-1.给出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该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1)在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写出两种勾股四边形的名称;(2)如图,将△ABC绕顶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BE,连接AD,DC,CE,已知∠DCB=30°.①求证:△BCE是等边三角形;②求证:DC2+BC2=AC2,即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答案】(1)正方形、矩形、直角梯形均可;(2)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定义和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则有矩形或正方形或直角梯形;(2)①首先证明△ABC≌△DBE,得出AC=DE,BC=BE,连接CE,进一步得出△BCE 为等边三角形;②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一步得出△DCE是直角三角形,问题得解.【详解】解:(1)正方形、矩形、直角梯形均可;(2)①∵△ABC≌△DBE,∴BC=BE,∵∠CBE=60°,∴△BCE是等边三角形;②∵△ABC≌△DBE,∴BE=BC,AC=ED;∴△BCE为等边三角形,∴BC=CE,∠BCE=60°,∵∠DCB=30°,∴∠DCE=90°,在Rt △DCE 中,DC 2+CE 2=DE 2,∴DC 2+BC 2=AC 2.变式3-2.如图,在ABC △中,90BAC ∠=︒,E 为边BC 上的点,且AB AE =,D 为线段BE 的中点,过点E 作EF AE ⊥,过点A 作AF BC ,且AF 、EF 相交于点F .(1)求证:C BAD ∠=∠(2)求证:AC EF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 ⊥BC ,由余角的性质可得∠C=∠BAD ;(2)由“ASA”可证△ABC ≌△EAF ,可得AC=EF .【详解】(1)如图∵AB AE =,∴ABE ∆是等腰三角形 又∵D 为BE 的中点, ∴AD BE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在Rt ABC ∆和Rt DBA ∆中, ∵B 为公共角,90BAC BDA ∠=∠=︒, ∴C BAD ∠=∠.另解:∵D 为BE 的中点, ∵BD ED =,又AB AE =,AD AD =, ∴ADB ADE ∆≅∆,∴ADB ADE ∠=∠,又180ADB ADE ∠+∠=︒, ∴90ADB ADE ∠=∠=︒ ∴AD BC ⊥,在Rt ABC ∆和Rt DBA ∆中, ∵B 为公共角,90BAC BDA ∠=∠=︒, ∴C BAD ∠=∠.(2)∵AF BC ,∴EAF AEB ∠=∠,∵AB AE =,∴ABE AEB ∠=∠,∴EAF ABC ∠=∠,又∵90BAC AEF ∠=∠=∠︒, ∴BAC AEF ∆≅∆,∴AC EF =.考点题型四全等三角形– 垂线模型典例4.在△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ADC ≌△CEB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试问DE 、AD 、BE 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DE=AD-BE ,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已知推出∠ADC=∠BEC=90°,因为∠ACD+∠BCE=90°,∠DAC+∠ACD=90°,推出∠DAC=∠BCE ,根据AAS 即可得到答案;(2)与(1)证法类似可证出∠ACD=∠EBC ,能推出△ADC ≌△CEB ,得到AD=CE ,CD=BE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证明:如图1,∵AD ⊥DE ,BE ⊥DE ,∴∠ADC=∠BEC=90°,∵∠ACB=90°,∴∠ACD+∠BCE=90°,∠DAC+∠ACD=90°,∴∠DAC=∠BCE ,在△ADC 和△CEB 中, CDA BEC DAC ECB AC BC ∠=∠⎧⎪∠=∠⎨⎪=⎩,∴△ADC ≌△CEB (AAS );(2)结论:DE=AD-BE .理由:如图2,∵BE ⊥EC ,AD ⊥CE ,∴∠ADC=∠BEC=90°,∴∠EBC+∠ECB=90°,∵∠ACB=90°,∴∠ECB+∠ACE=90°,∴∠ACD=∠EBC ,在△ADC 和△CEB 中,ACD CBE ADC BEC AC BC ∠=∠⎧⎪∠=∠⎨⎪=⎩,∴△ADC ≌△CEB (AAS ),∴AD=CE ,CD=BE ,∴DE=EC-CD=AD-BE .变式4-1.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30︒︒∠=∠=ACB BAC ,分别以AB 、AC 为边在ABC ∆外侧作等边ABE ∆和等边ACD ∆,DE 交AB 于点F ,求证:=EF FD .【答案】详见解析【分析】过点E 作EG AB ⊥于点G ,则有1122AG BG AE AB ===,再证 ()SAS ACB EGA ≅,得到EG AC =.从而得到90DAF DAC CAB ∠=∠+∠=︒,所以(AAS)ADF GEF ≅,即可完成证明。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第20讲_等腰三角形)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7.如图,在边长为 4 的正三角形 ABC 中,AD⊥BC 于点 D,以 AD 为一边向右作正三 角形 ADE.
举 一 反 三
(1)求△ABC 的面积 S; (2)判断 AC、DE 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考 点 训 练
答案:(1)S=4 3 (2)AC⊥DE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6. 如图, △ABC 内有一点 D, 且 DA=DB=DC, 若∠DAB=20° , ∠DAC=30° , 则∠BDC 的大小是( A ) A.100° B.80° C.70° D.50°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
(3)(2010· 烟台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 AB= AC,∠ A= 20° .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 线交 AB 于 D,交 AC 于 E,连结 BE,则∠ CBE 等于( ) A. 80° B. 70° C.60° D.50°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例 1(3)题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举 一 反 三
【解答】 (1)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知腰应为 7, 该三角形三边为 7、 7、 3.故选 B. (2)当 40° 为底角时,顶角为 100° ; 40° 也可以为顶角.故选 C. (3)∵DE 垂直平分 AB ,∴EA = EB ,∴∠EBD =∠A = 20° .∵∠ A = 20° , AB = AC , ∴∠ABC=∠C=80° ,∴∠CBE=80° -20° =60° ,故选 C. 考 (4)等腰三角形分别是△ ABC、△ABD、△BCD、△BCE、△CDE.故选 A. 点
2015年广西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20课时 等腰三角形(共64张PPT)
边对等角)”分三种情况解答即可.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构造等腰三角形时 本着截取相同的线段就能作出等腰三角形的思路,思考要全面周 到,做到不重不漏.
第20课时
等腰三角形
变式题1
如图4-20-6,在等边三角形ABC中,中线AD,BE
相交于点F,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D )
A.3个 B.4个
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D.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2倍
第20课时
等腰三角形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一边长为11,则腰长为
( C )
A.11 B.7.5
C.11或7.5
D.10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50°,则其他两个内角各为 65°,65°或5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20课时
等腰三角形
9.已知:如图4-20-3,在△ABC中,AB=AC,D为BC边的
中点,过点D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和F.
(1)求证:DE=DF;
(2)若∠B=60°,BE=3 cm,求△ABC的周长.
图4-20-3
第20课时
等腰三角形
解:(1)证明:连接AD,∵AB=AC,点D为BC边的中点,∴AD
第20课时
等腰三角形
7.如图4-20-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AB=5 cm
,则DC的长为_______________ . 2.5 cm
图4-20-1
第20课时
等腰三角形
8 .如图 4-20-2,在△ ABC中,∠B= 90°, AB =BD ,AD =
CD,求∠CAD的度数.
中考数学第四单元“三角形”复习课件
第18讲 │ 考点随堂练
6.∠A 与∠B 互为补角,且∠A>∠B,那么∠B 的余角等于
(A )
A.12(∠A-∠B)
B.12(∠A+∠B)
C.12∠A
D.12∠B
[解析] ∠A 与∠B 互为补角,则∠A+∠B=180°,所以 ∠B=180°-∠A,则∠B 的余角为=90°-(180°-∠A)= ∠A-90°=∠A-12(∠A+∠B)=12(∠A-∠B).
[解析] 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三点可能可以 画 3 条直线,也可能画一条直线,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 伸,所以直线不能比较长短.所以只有 C 是正确的,用直 线上的两个点表示直线,表示时位置可以交换.
第18讲 │ 考点随堂练
4.如图 18-3,已知点 A、B、C、D、E 在同一直线上,且 AC =BD,E 是线段 BC 的中点.
第18讲 │ 考点随堂练
第18讲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类型之一 线与角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类型之一 线与角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命题角度: 1.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性质及计算 2.角的有关性质及计算
如图 18-2,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 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 O 点, 则∠AOC+∠DOB=___1_8_0_°__.
A.5 cm
B.6cm
C.10 cm
D.不能确定
图19-1
第18讲 │ 考点随堂练
7.如图 18-5,甲从 A 点出发向北偏东 70°方向走 50 m 至点 B, 乙从 A 出发向南偏西 15°方向走 80 m 至点 C,则∠BAC 的度数 是____1_2_5_°_______.
图 18-5 [解析] 90°-70°=20°,所以∠BAC=20°+90°+15°=125°.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教材梳理复习课件+第20讲+等腰三角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当∠ = ∠时,∘ − = − ∘ ,∴ = ∘ .
◁上一页
下一页▷
【方法总结】1.当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顶角、底角不明确时,需分类讨论.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是三角形中边与角关系转化的纽带.当利
用方程思想求角度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角时起到
关键作用.
3.等腰三角形常常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结合运用,在证明线段或角相
在 △ 中,∵ ∠ = ∘ , = ,∠ = ∘ ,
∴ = = ,∴ = − = .
中考总复习·数学
◁上一页
下一页▷
1.(2021·广州)如图,在△ ABC中,AC = BC,∠B = 38∘ ,D
是AB边上一点,点B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为B′,当
切性质,包括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3条
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有一个特殊的角60∘ ,所以当等边三角形出现高时,往往会结合直
角三角形30∘ 角的性质.
3.等边三角形判断方法的选择
(1)若已知三边关系,则考虑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定义进行判定;
(2)若已知三角关系,则根据“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进行
∠ = ∠,
在△ 和△ 中, ∠ = ∠,
= ,
∴△ ≌△ ,∴ = , = ,
∴ ∠ = ∠,∴ ∠ = ∠,∴ = ,即△ 是等
腰三角形.
中考总复习·数学
◁上一页
下一页▷
∠AQC = 3∠B,求∠B的度数.
中考数学复习方案第四单元三角形第20课时等腰三角形
[解析(jiě xī)]由AB=AC可得△ABC是等腰
) 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A.BC
B.CE
性质可知点B与点C关于直线AD对称,因
C.AD
D.AC
此连接CP,则BP=CP,所以BP+EP的最小
值为CE,故选B.
图20-8
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基
础
知
识
巩
固
3.[2018·娄底]如图20-9,△ABC中,AB=AC,
60°
;
性质 (2)等边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三条高的交点、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合;
(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⑥
3
条对称轴
(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
判定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面积 S=
3
4
a2,a是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DE∥BC,∴∠EDB=∠DBC=36°,∴∠ABD=∠EDB=∠A,
∴AD=BD,EB=ED,即△ ABD 和△ EBD 是等腰三角形.
∵∠BDC=180°-∠DBC-∠C=72°,∴∠BDC=∠C,∴BD=BC,
即△ BCD 是等腰三角形.
∵DE∥BC,∴∠AED=∠ABC,∠ADE=∠C,∴∠AED=∠ADE,∴AE=AD,
[答案(dáàn)] A
△ABC中,BO和CO分别(fēnbié)平分∠ABC和∠ACB, [解析]∵BO平分∠ABC,
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
∴∠DBO=∠OBC.∵DE∥BC,
BD+CE=5,则线段DE的长为(
∴∠DOB=∠OBC,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等腰三角形
专题13.3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例题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例题2】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BAC=30°.求证:BC=AB .【例题7】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A .B .C .D .不能确定【例题3】如图,已知AC ⊥BC ,BD ⊥AD ,AC 与BD 交于点O ,AC=BD.求证:(1)BC=AD ;(2)△OAB 是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12C AA.B.C.D.不能确定2.如图所示,点D是△ABC的边AC上一点(不含端点),AD=B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C>BC B.AC=BC C.∠A>∠ABC D.∠A=∠ABC3.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点M,N分别在OA,OB上,且△PMN 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有()A.1个B.2个C.3个D.3个以上4.如图所示,底边BC为2,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D,则△ACE的周长为()A.2+2B.2+C.4 D.3二、解答题5.已知:在△ABC中,AB=AC,D为AC的中点,DE⊥AB,DF⊥BC,垂足分别为点E,F,且DE=DF.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6.如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求证:AE=CE.7.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CAE 是△ABC 的外角,∠1=∠2,AD ∥BC (如图).求证:AB=AC .8.已知:如图,AD ∥BC ,BD 平分∠ABC .求证:AB=AD .9.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D 、CE 是△ABC 的平分线.求证:BD=CE .10.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E 、CF 分别是△ABC 的高.E DCAB1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D 、CE 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求证:BD=CE .12.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2a ,∠ABC=∠ACB=15°,CD 是腰AB 上的高.求:CD 的长.13.已知:如图,△ABC 中,∠ACB=90°,CD 是高,∠A=30°.求证:BD=AB .1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个角的平分线把对边分成两条线段.求证: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2倍.已知:在Rt △ABC 中,∠A=90°,∠ABC=2∠C ,BD 是∠ABC 的平分线.1415.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BC=AB .求证:∠BAC=30°.16.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 .17.一个直角三角形房梁如图所示,其中BC ⊥AC ,∠BAC=30°,AB=10cm , CB 1⊥AB ,B 1C ⊥AC 1,垂足分别是B 1、C 1,那么BC 的长是多少?18.如图,△ABC 中,AB=AC ,∠A=36°,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E ,D 为垂足,连接EC .(1)求∠ECD 的度数;(2)若CE=5,求BC 长.12专题13.3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中考数学复习讲义课件 第4单元 第20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3≈277(m). 277m.
8.(2021·娄底)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天舟二号”于 2021 年 5 月 29 日成 功发射,震撼人心.当“天舟二号”从地面到达点 A 处时,在 P 处测得点 A 的仰角∠DPA 为 30°且 A 与 P 两点的距离为 6km,它沿铅垂线上升 7.5s 后到达 B 处,此时在 P 处测得点 B 的仰角∠DPB 为 45°,求“天舟二号” 从 A 处到 B 处的平均速度.(结果精确到 1m/s,取 3≈1.732, 2≈1.414)
解:由题意,得∠DPA=30°,∠DPB=45°,AP=6km,∠BDP=90°. ∴在 Rt△APD 中,AD=12AP=3km,PD=AP·cos30°=6× 23=3 3(km). ∴在 Rt△BPD 中,BD=PD·tan45°=3 3km. AB=BD-AD=3 3-3≈2.196(km)=2196(m). 2196÷7.5≈293(m/s). 答:“天舟二号”从 A 处到 B 处的平均速度约为 293m/s.
答:河宽 EF 的长度约为 53.3m.
10.(2021·怀化)政府将要在某学校大楼前修一座大桥.如图,宋老师测得大楼 (2014·常德)如图,A,B,C 表示修建在一座山上的三个缆车站的位置,AB, BC 表示连接缆车站的钢缆.已知 A,B,C 所处位置的海拔 AA1,BB1,CC1 分别为 160 米,400 米,1000 米,钢缆 AB,BC 分别与水平线 AA2,BB2 所成 的夹角为 30°,45°,求钢缆 AB 和 BC 的总长度.(结果精确到 1 米)
解:过点 C 作 CF⊥AE 于点 F. 则 FC=AD=20m,AF=DC. 在 Rt△ACF 中,∠EAC=22°. ∵tan∠EAC=FACF=tan22°≈25, ∴DC=AF≈52FC=52×20=50(m).
2020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等腰三角形
图 19-6
6.(2018·嘉兴)如图 19-7,在△ABC 中,AB=AC,D 为 AC 的中点,DE⊥AB, DF⊥BC,垂足分别为点 E,F,且 DE=DF.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
图 19-7
证明:∵AB=AC, ∴∠B=∠C. ∵DE⊥AB,DF⊥BC. ∴∠DEA=∠DFC=90°. ∵D 为 AC 的中点,∴DA=DC. 又∵DE=DF, ∴Rt△ADE≌Rt△CDF(HL), ∴∠A=∠C,∴∠A=∠B=∠C. ∴△ABC 是等边三角形.
考点 2 等边三角形 定义 三条边都 相等 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相等 ,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60° . 性质 (2)等边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有 三 条对称轴. (1)有一个角等于 60°的 等腰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定 (2)三边或三个角都 相等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CAD=20°,则∠ACE 的度数是( B )
A.20°
B.35°
C.40°
D.70°
图 19-3
【解析】 ∵AB=AC,AD 是△ABC 的中线, ∴AD⊥BC. ∵∠CAD=20°,∴∠ACD=70°. ∵CE 平分∠ACB,∴∠ACE=35°. 故选 B.
5.(2018·福建)如图 19-4,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AD⊥BC,垂足为点 D,点 E 在
(3)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至少有 一 条对称轴.
判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 两 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 定 称为“等角对等边”). 注意:要正确区别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性质”指的是由边相等得出角相 等,即“等边对等角”;而“判定”指的是根据一些条件来判定三角形是不是等 腰三角形,即最后得出边相等.
(新课标)2014届中考数学查漏补缺第一轮基础复习 第20讲 等腰三角形课件 华东师大版
第20讲┃ 考点聚焦
(1)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3)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拓 (5)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平分线与底边平行 展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 腰上的高 (7)等腰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差等 于一腰上的高
第20讲┃ 考点聚焦 考点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 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 等角对等边 ____________) (1)一边上的高与这边上的中线重合的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一边上的高与这边所对的角的平分 线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一边上的中线与这边所对的角的平 分线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第20讲┃ 归类示例
要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必须得到两边相等, 而得到两边相等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等角对等边得两边相 等;(2)通过三角形全等得两边相等; (3)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 质得两边相等.
第20讲┃ 归类示例 ► 类型之三 等腰三角形的多解问题
命题角度: 1. 遇到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注意边有腰与底之分, 角有底角和顶角之分; 2. 遇到高线的问题要考虑高在形内和形外两种情况.
定理
拓展
第20讲┃ 考点聚焦 考点3 等边三角形
定义
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相等 ,并且每一个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 ______ 角都等于 ______ 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 ______ 3 条对 称轴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 边三角形
图 20- 1
第20讲┃ 归类示例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含解析(2)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含解析(2)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等于()A、15°或75°B、15°C、75°D、150°和30°2、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 沿 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A、25B、30C、45D、603、如图所示,A是斜边长为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 , C , D都是正方形.则A,B,C,D 的面积的和等于 ( )A、B、C、D、4、如图,在△ABC中,AB=6,AC=8,BC=10,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 )A、2B、2.4C、2.6D、35、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3dm、2dm, A和B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A、15 dmB、20dmC、25dmD、30dm6、如图,△ABC的周长为26,点D,E都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Q,∠ACB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P,若BC=10,则PQ的长为()A、B、C、3D、47、直线l1∥l2∥l3,且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放置,顶点A,B,C恰好分别落在三条直线上,AC与直线l2交于点D,则线段BD 的长度为( )A、B、C、D、8、如图,△ABC中,∠C=90°,∠ABC=60°,BD平分∠ABC ,若AD=6,则CD是()A、1B、2C、3D、49、在矩形ABCD中,AB=1,AD=,AF平分∠DAB,过C点作CE⊥BD于E,延长AF.EC交于点H,下列结论中:①AF=FH;②BO=BF;③CA=CH;④BE=3ED.正确的是()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20__•滨州)如图,△ABC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AC=CD=BD=BE,∠A=50°,则∠CDE的度数为()A、50°B、51°C、51.5°D、52.5°11、(20__•深圳)如图,CB=CA,∠ACB=90°,点D在边BC上(与B、C不重合),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过点F作FG⊥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FB,交DE于点Q,给出以下结论:①AC=FG;②S△FAB:S四边形CBFG=1:2;③∠ABC=∠ABF;④AD2=FQ•AC,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1B、2C、3D、412、(20__•黔东南州)20__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较长直角边长为b,那么(a+b)2的值为()A、13B、19C、25D、169二、填空题(共5题;共6分)13、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一条对角线与短边的和为15,则短边的长是________,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14、如图,边长为1的菱形ABCD的两个顶点B、C恰好落在扇形AEF的弧EF上.若∠BAD=120°,则弧BC的长度等于________.15、(20__•菏泽)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作等腰直角△CDE,DE=CE,连接BE,则tan∠EBC=________.16、(20__•贵港)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是半圆O上一点,弦AD平分∠BAC,交BC于点E,若AB=6,AD=5,则DE的长为________.17、(20__•张家界)如图,将矩形ABCD沿GH对折,点C落在Q处,点D落在E处,EQ与BC 相交于F.若AD=8cm,AB=6cm,AE=4cm.则△EBF的周长是________cm.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18、如图,在直角△ABC中,∠C=90°,∠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D,若DE垂直平分AB,求∠B的度数.19、如图,△ABC中,∠BAC=90°,AB=AC,O为BC的中点,点E,D分别为边AB,AC上的点,且满足OE⊥OD,求证:OE=OD.四、综合题(共5题;共65分)20、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及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1)试说明AC=EF;(2)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21、(20__•丽水)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BC上一点,F为DE的中点,且∠BFC=90°.(1)当E为BC中点时,求证:△BCF≌△DEC;(2)当BE=2EC时,求的值;(3)设CE=1,BE=n,作点C关于DE的对称点C′,连结FC′,AF,若点C′到AF的距离是,求n的值.22、(20__•贵港)如图1,在正方形ABCD内作∠EAF=45°,AE交BC于点E,AF交CD于点F,连接EF,过点A作AH⊥EF,垂足为H.(1)如图2,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①求证:△AGE≌△AFE;②若BE=2,DF=3,求AH的长.(2)如图3,连接BD交AE于点M,交AF于点N.请探究并猜想:线段BM,MN,ND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3、(20__•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4,0),点B(0,3),把△ABO 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B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1)如图①,若α=90°,求AA′的长;(2)如图②,若α=120°,求点O′的坐标;(3)在(Ⅱ)的条件下,边OA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BP′取得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24、(20__•义乌)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B的坐标为(4,3),点A、C 在坐标轴上,点P在BC边上,直线l1:y=2_+3,直线l2:y=2_﹣3.(1)分别求直线l1与_轴,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l2上的点,若△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3)我们把直线l1和直线l2上的点所组成的图形为图形F.已知矩形ANPQ的顶点N在图形F 上,Q是坐标平面内的点,且N点的横坐标为_,请直接写出_的取值范围(不用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答案】A【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此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高线在等腰三角形内部,另外一种是在等腰三角形外部.当该高线在三角形内部时,那么该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30°,其底角也就是为75°.当高线在三角形外部时,其顶角度数为150°,那么其底角为15°.【分析】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容易忽视两种情况,只考虑到一种情况.此类型题经常出现在各种试卷上,希望考生能通过此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答案】B【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解析】【解答】△ABC沿CD折叠B与E重合,则BC=CE,∵E为AB中点,△ABC是直角三角形,∴CE=BE=AE,∴△BEC是等边三角形.∴∠B=60°,∴∠A=30°,故选:B.【分析】先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BC=CE,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CE=AE=BE,进而可判断出△BEC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补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答案】A【考点】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为m,则腰长为, C,D的边长为,∴A的面积为,C,D的面积为,B的面积为m2 ,故A、B、C、D的面积和为.故选 A.【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m,即可求得等腰直角三角形腰长,则正方形B、C、D 的面积均可以求出来.【答案】B【考点】垂线段最短,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连结AP,在△ABC中,AB=6,AC=8,BC=10,∴∠BAC=90°,∵PE⊥AB,PF⊥AC,∴四边形AFPE是矩形,∴EF=AP.∵M是EF的中点,∴AM=AP,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任一点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即AP⊥BC时,AP最短,同样AM也最短,∴当AP⊥BC时,△ABP∽△CBA,∴,∴,∴AP最短时,AP=4.8∴当AM最短时,AM==2.4.故选B.【分析】先求证四边形AFPE是矩形,再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任一点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AP最短时的长,然后即可求出AM最短时的长.【答案】C【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析】【解答】依题意知作楼梯平面图.易知AB=.选C.【分析】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知识点的掌握.【答案】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析】【解答】∵BQ平分∠ABC,BQ⊥AE,∴△BAE是等腰三角形.同理△CAD是等腰三角形.∴点Q是AE中点,点P是AD中点(三线合一).∴PQ是△ADE的中位线.∵BE+CD=AB+AC=26﹣BC=26﹣10=16,∴DE=BE+CD﹣BC=6.∴PQ=DE=3.故选C.【分析】首先判断△BAE、△CAD是等腰三角形,从而得出BA=BE,CA=CD,由△ABC的周长为26,及BC=10,可得DE=6,利用中位线定理可求出PQ.【答案】A【考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如图,分别过点A、B、D作AF⊥l3 ,BE⊥l3 ,DG⊥l3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EBC+∠BCE=90°,∠BCE+∠ACF=90°,∠ACF+∠CAF=90°,∴∠EBC=∠ACF,∠BCE=∠CAF.在△BCE与△ACF中,∵∠EBC=∠ACF,BC=AC,∠BCE=∠CAF,∴△BCE≌△ACF(ASA).∴CF=BE=3,CE=AF=4.在Rt△ACF中,∵AF=4,CF=3,∴.∵AF⊥l3 ,DG⊥l3 ,∴△CDG∽△CAF. ∴,即,解得.在Rt△BCD中,∵, BC=5,∴.故选A.【分析】分别过点A、B、D作AF⊥l3 ,BE⊥l3 ,DG⊥l3 ,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BCE≌△ACF,故可得出CF及CE的长,在Rt△ACF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CDG∽△CAF,故可得出CD的长,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D的长.【答案】C【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因为△ABC中,∠C=90° ,∠ABC=60° ,所以∠BAC=30°;因为BD平分∠ABC ,所以∠ABD=∠DBC=30° ,所以AD=BD,因为AD=6,所以CD=3,故C项正确.【分析】结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BD=∠DBC=30°,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可得CD是BD的一半即可得CD的长度,【答案】D【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解析】【解答】∵AB=1,AD=,∴BD=AC=2,OB=OA=OD=OC=1.∴△OAB,△OCD为正三角形.AF平分∠DAB,∴∠FAB=45°,即△ABF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BF=AB=1,BF=BO=1.∵AF平分∠DAB,∴∠FAB=45°,∴∠CAH=45°﹣30°=15°.∵∠ACE=30°(正三角形上的高的性质)∴∠AHC=15°,∴CA=CH由正三角形上的高的性质可知:DE=OD÷2,OD=OB,∴BE=3ED.所以正确的是②③④.故选D.【分析】这是一个特殊的矩形:对角线相交成60°的角.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图中的特殊角度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及正三角形的性质.【答案】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C=CD=BD=BE,∠A=50°,∴∠A=∠CDA=50°,∠B=∠DCB,∠BDE=∠BED,∵∠B+∠DCB=∠CDA=50°,∴∠B=25°,∵∠B+∠EDB+∠DEB=180°,∴∠BDE=∠BED= (180°﹣25°)=77.5°,∴∠CDE=180°﹣∠CDA﹣∠EDB=180°﹣50°﹣77.5°=52.5°,故选D.【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出∠A=∠CDA=50°,∠B=∠DCB,∠BDE=∠BE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B=25°,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DE,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选项.本题主要考查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邻补角的定义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熟练地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答案】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FAD=90°,AD=AF=EF,∴∠CAD+∠FAG=90°,∵FG⊥CA,∴∠C=90°=∠ACB,∴∠CAD=∠AFG,在△FGA和△ACD中,,∴△FGA≌△ACD(AAS),∴AC=FG,①正确;∵BC=AC,∴FG=BC,∵∠ACB=90°,FG⊥CA,∴FG∥BC,∴四边形CBFG是矩形,∴∠CBF=90°,S△FAB= FB•FG= S四边形CBFG ,②正确;∵CA=CB,∠C=∠CBF=90°,∴∠ABC=∠ABF=45°,③正确;∵∠FQE=∠DQB=∠ADC,∠E=∠C=90°,∴△ACD∽△FEQ,∴AC:AD=FE:FQ,∴AD•FE=AD2=FQ•AC,④正确;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FAD=90°,AD=AF=EF,证出∠CAD=∠AFG,由AAS证明△FGA≌△ACD,得出AC=FG,①正确;证明四边形CBFG是矩形,得出S△FAB= FB•FG= S四边形CEFG ,②正确;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得出∠ABC=∠ABF=45°,③正确;证出△ACD∽△FEQ,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D•FE=AD2=FQ•AC,④正确.【答案】C【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c2=a2+b2=13,4_ ab=13﹣1=12,即2ab=12,则(a+b)2=a2+2ab+b2=13+12=25,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求出ab与a2+b2的值,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二、填空题【答案】5;10【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解析】【解答】如下图所示,∠AOB=60°,AB+AC=15;∵在矩形ABCD中,∠AOB=60°,∴△AOB是正三角形,∴AB=OA ,∴AC=2AB ,又∵AB+AC=15,∴AB=5,AC=10即短边的长是5,对角线的长是10.【分析】矩形的性质与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相结合得到所需的正三角形.【答案】【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解析】【解答】∵菱形ABCD中,AB=BC,又∵AC=AB,∴AB=BC=AC,即△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弧BC的长是: =故答案是:【分析】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理解B,C两点恰好落在扇形AEF的弧EF上,即B、C在同一个圆上,得到△ABC是等边三角形是关键.【答案】【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解:作EF⊥BC于F,如图,设DE=CE=a,∵△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 CE= a,∠DCE=45°,∵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B=CD= a,∠BCD=90°,∴∠ECF=45°,∴△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F=EF= CE= a,在Rt△BEF中,tan∠EBF= = = ,即∠EBC= .故答案为.【分析】作EF⊥BC于F,如图,设DE=CE=a,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CD= CE= a,∠DCE=45°,再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CB=CD= a,∠BCD=90°,接着判断△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CF=EF= CE= a,然后在Rt△BEF中根据正切的定义求解.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答案】【考点】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BD,∵AB为⊙O的直径,AB=6,AD=5,∴∠ADB=90°,∴BD= = ,∵弦AD平分∠BAC,∴ ,∴∠DBE=∠DAB,在△ABD和△BED中,,∴△ABD∽△BED,∴,即BD2=ED_AD,∴()2=ED_5,解得DE= .故答案为:.【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出△ABD∽△BED.连接BD,由勾股定理先求出BD的长,再判定△ABD∽△BED,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可求得DE的长.【答案】8【考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设AH=a,则DH=AD﹣AH=8﹣a,在Rt△AEH中,∠EAH=90°,AE=4,AH=a,EH=DH=8﹣a,∴EH2=AE2+AH2 ,即(8﹣a)2=42+a2 ,解得:a=3.∵∠BFE+∠BEF=90°,∠BEF+∠AEH=90°,∴∠BFE=∠AEH.又∵∠EAH=∠FBE=90°,∴△EBF∽△HAE,∴ = = = .∵C△HAE=AE+EH+AH=AE+AD=12,∴C△EBF= C△HAE=8.故答案为:8.【分析】设AH=a,则DH=AD﹣AH=8﹣a,通过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值,再根据同角的余角互补可得出∠BFE=∠AEH,从而得出△EBF∽△HA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对应比即可求出结论.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EBF∽△HAE.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通过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找出周长间的比例是关键.三、解答题【答案】解:∵DE垂直平分AB,∴∠DAE=∠B,∵在直角△ABC中,∠C=90°,∠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D,∴∠DAE=(90°-∠B)=∠B,∴3∠B=90°,∴∠B=3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析】【分析】根据DE垂直平分AB,求证∠DAE=∠B,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的度数.【答案】证明:如图,连接AO,∵∠BAC=90°,AB=AC,O为BC的中点,∴AO=BO,∠OAD=∠B=45°,∵AO⊥BO,OE⊥OD,∴∠AOE+∠BOE=∠AOE+∠AOD=90°,在△AOD和△BOE中∴△AOD≌△BOE,∴OE=O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连接AO,证明△BEO≌△ADO即可.四、综合题【答案】(1)【解答】证明:∵Rt△ABC中,∠BAC=30°,∴AB=2BC,又∵△ABE是等边三角形,EF⊥AB,∴AB=2AF∴AF=BC,在Rt△A FE和Rt△BCA中∴△AFE≌△BCA(HL),∴AC=EF;(2)【解答】∵△ACD是等边三角形,∴∠DAC=60°,AC=AD,∴∠DAB=∠DAC+∠BAC=90°又∵EF⊥AB,∴EF∥AD,∵AC=EF,AC=AD,∴EF=AD,∴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析】【分析】(1)首先Rt△ABC中,由∠BAC=30°可以得到AB=2BC,又因为△ABE是等边三角形,EF⊥AB,由此得到AE=2AF,并且AB=2AF,然后即可证明△AFE≌△BC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AC=EF;(2)根据(1)知道EF=AC,而△AC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EF=AC=AD,并且AD⊥AB,而EF⊥AB,由此得到EF∥AD,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答案】(1)证明;∵在矩形ABCD中,∠DCE=90°,F是斜边DE的中点,∴CF= DE=EF,∴∠FEC=∠FCE,∵∠BFC=90°,E为BC中点,∴EF=EC,∴CF=CE,在△BCF和△DEC中,,∴△BCF≌△DEC(ASA)(2)解:设CE=a,由BE=2CE,得:BE=2a,BC=3a,∵CF是Rt△DCE斜边上的中线,∴CF= DE,∵∠FEC=∠FCE,∠BFC=∠DCE=90°,∴△BCF∽△DEC,∴ ,即: = ,解得:ED2=6a2 ,由勾股定理得:DC= = = a,∴ = =(3)解:过C′作C′H⊥AF于点H,连接CC′交EF于M,如图所示:∵CF是Rt△DCE斜边上的中线,∴FC=FE=FD,∴∠FEC=∠FCE,∵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D=BC,∴∠ADF=∠CEF,∴∠ADF=∠BCF,在△ADF和△BCF中,,∴△ADF≌△BCF(SAS),∴∠AFD=∠BFC=90°,∵CH⊥AF,C′C⊥EF,∠HFE=∠C′HF=∠C′MF=90°,∴四边形C′MFH是矩形,∴FM=C′H= ,设EM=_,则FC=FE=_+ ,在Rt△EMC和Rt△FMC中,由勾股定理得:CE2﹣EM2=CF2﹣FM2 ,∴12﹣_2=(_+ )2﹣()2 ,解得:_= ,或_=﹣(舍去),∴EM= ,FC=FE= + ;由(2)得:,把CE=1,BE=n代入计算得:CF= ,∴ = +解得:n=4【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分析】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证明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答案】(1)解:①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F=AG,∠DAF=∠BAG.∵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AD=90°.又∵∠EAF=45°,∴∠BAE+∠DAF=45°.∴∠BAG+∠BAE=45°.∴∠GAE=∠FAE.在△GAE和△FAE中,∴△GAE≌△F AE.②∵△GAE≌△FAE,AB⊥GE,AH⊥EF,∴AB=AH,GE=EF=5.设正方形的边长为_,则EC=_﹣2,FC=_﹣3.在Rt△EFC中,由勾股定理得:EF2=FC2+EC2 ,即(_﹣2)2+(_﹣3)2=25.解得:_=6.∴AB=6.∴AH=6.(2)解:如图所示:将△ABM逆时针旋转90°得△ADM′.∵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D=∠ADB=45°.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BM=∠ADM′=45°,BE=DM′.∴∠NDM′=90°.∴NM′2=ND2+DM′2 .∵∠EAM′=90°,∠EAF=45°,∴∠EAF=∠FAM′=45°.在△AMN和△ANM′中,,∴△AMN≌△ANM′.∴MN=NM′.又∵BM=DM′,∴MN2=ND2+BM2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四边形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正方形的性质,依据旋转的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①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F=AG,∠DAF=∠BAG,接下来在证明∠GAE=∠FAE,然后依据SAS证明△GAE≌△FAE即可;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B=AH,GE=EF=5.设正方形的边长为_,接下来,在Rt△EFC中,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2)将△ABM逆时针旋转90°得△ADM′.在△NM′D中依据勾股定理可证明明即可.【答案】(1)解:如图①,∵点A(4,0),点B(0,3),∴OA=4,OB=3,∴AB= =5,∴BA=BA′,∠ABA′=90°,∴△A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A′= BA=5(2)解:作O′H⊥y轴于H,如图②,∵△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120°,得△A′BO′,∴BO=BO′=3,∠OBO′=120°,∴∠HBO′=60°,在Rt△BHO′中,∵∠BO′H=90°﹣∠HBO′=30°,∴BH= BO′= ,O′H= BH= ,∴OH=OB+BH=3+ = ,∴O′点的坐标为(,)(3)解:∵△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120°,得△A′BO′,点P的对应点为P′,∴BP=BP′,∴O′P+BP′=O′P+BP,作B点关于_轴的对称点C,连结O′C交_轴于P点,如图②,则O′P+BP=O′P+PC=O′C,此时O′P+BP的值最小,∵点C与点B关于_轴对称,∴C(0,﹣3),设直线O′C的解析式为y=k_+b,把O′(,),C(0,﹣3)代入得,解得,∴直线O′C的解析式为y= _﹣3,当y=0时, _﹣3=0,解得_= ,则P(,0),∴OP= ,∴O′P′=OP= ,作P′D⊥O′H于D,∵∠BO′A=∠BOA=90°,∠BO′H=30°,∴∠DP′O′=30°,∴O′D= O′P′= ,P′D= O′D= ,∴DH=O′H﹣O′D= ﹣ = ,∴P′点的坐标为(,)【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短路径问题;记住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如图①,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5,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A=BA′,∠ABA′=90°,则可判定△A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AA′的长;(2)作O′H⊥y轴于H,如图②,利用旋转的性质得BO=BO′=3,∠OBO′=120°,则∠HBO′=60°,再在表示方法写出O′点的坐标;(3)由旋转的性质得BP=BP′,则O′P+BP′=O′P+BP,作B点关于_轴的对称点C,连结O′C交_轴于P点,如图②,易得O′P+BP=O′C,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此时O′P+BP的值最小,接着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O′C的解析式为y= _﹣3,从而得到P(,0),则O′P′=OP= ,作P′D⊥O′H于D,然后确定∠DP′O′=30°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计算出P′D和DO′的长,从而可得到P′点的坐标.【答案】(1)解:直线l1:当y=0时,2_+3=0,_=﹣则直线l1与_轴坐标为(﹣,0)直线l2:当y=3时,2_﹣3=3,_=3则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为(3,3)(2)解:①若点A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连结AC,如图1,∠APB>∠ACB>45°,∴△APM不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M不存在;②若点P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如图2,过点M作MN⊥CB,交CB的延长线于点N,则Rt△ABP≌Rt△PNM,∴AB=PN=4,MN=BP,设M(_,2_﹣3),则MN=_﹣4,∴2_﹣3=4+3﹣(_﹣4),_= ,∴M(,);③若点M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如图3,设M1(_,2_﹣3),过点M1作M1G1⊥OA,交BC于点H1 ,则Rt△AM1G1≌Rt△PM1H1 ,∴AG1=M1H1=3﹣(2_﹣3),∴_+3﹣(2_﹣3)=4,_=2∴M1(2,1);设M2(_,2_﹣3),同理可得_+2_﹣3﹣3=4,∴_= ,∴M2(,);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2,1),(,)【考点】矩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考查了四边形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类思想的应用,方程思想的应用,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1)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直线l1与_轴,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2)分三种情况:①若点A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若点P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③若点M为直角顶点时,点M在第一象限;进行讨论可求点M的坐标;(3)根据矩形的性质可求N点的横坐标_的取值范围.。
(江苏专版)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第四单元三角形第20课时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课件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考点聚焦
考点一 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 定义 有一个角是① 直角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② 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性质 ③ 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④ 一半 (1)两个内角⑤ 互余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定 (2)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D= ������������2-������������2= 52-32=4,所以 BC=5+4=9. 当 BC 边上的高 AD 在△ABC 的外部时,如图②所示,同理 BD=5,CD=4,所以 BC=5-4=1.
考向一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例1 [2019·株洲]如图20-5所示,在Rt△ABC
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 勾股数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⑦ 直角 三角形
满足关系式a2+b2=c2的3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
考点三 互逆命题及互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⑧ 条件 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
互逆 个命题的⑨ 结论 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正方形 ABCD 的面积为 ( B )
A. 3 C. 5
B.3 D.5
图20-1
3.[八上 P90 复习题第 1 题改编]下列四
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4,5,6 C.2,3,4
B.15,17,8 D.1, 2,3
[答案] B [解析] ∵152+82=289,172=289, ∴152+82=172,∴15,17,8能组成直角 三角形,故选B.
第20讲等腰三角形
考 典
角形的顶角为(
)
例 精
A.40° B.100° C.40°或 100° D.70°或 50°
析
举
(3) (2017·湖北荆州)如图,在△ABC 中,AB=AC,∠A =30°,AB 的垂直
一
反 三
平分线 l 交 AC 于点 D,则∠CBD 的度数为(
)
A.30° B.45° C.50° D.75°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 录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2009·苏州)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是 AC、AB 上的点,BD 与
中 CE 相交于点 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②∠BEO=∠CDO; 考 ③BE=CD;④OB=OC.
一
反 三
线,也叫中垂线.
2.性质: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考 点
3.判定: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中垂线上,线
训 练
段的中垂线可以看作是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目 录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考点训练 20
目 录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等腰三角形
典
例 精
等腰三角形 训练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析
训练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举 一 反 三
中考数学复习《等腰、等边及直角三角形》经典题型(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等腰、等边及直角三角形》经典题型(含答案)知识点一:等腰和等边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1)性质①等边对等角:两腰相等,底角相等,即AB=AC ∠B=∠C;②三线合一: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③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直线AD是对称轴.(2)判定①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注意:1.实际解题中的一个常用技巧是,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解题服务,常用的构造方法有:1)、“角平分线+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2)、“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3)、用“垂直平分线”构造等腰三角形;4)、用“三角形中角的2倍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
2.当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不明确时,需分类讨论.变式练习1:如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为3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30°、120°或75°、75°.3.三角形中“垂线、角平分线、中线、等腰”四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两个,其余均成立.变式练习2:如右图,已知AD⊥BC,D为BC的中点,则三角形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②等角对等边:即若∠B=∠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变式练习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 ) A. 17 B. 15 C. 13 D. 13或17【解析】A ①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3,底为7时,3+3<7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7,底为3时,周长为3+7+7=17,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7.变式练习4:如图,O为数轴原点,A,B两点分别对应-3,3,作腰长为4的等腰△ABC,连接OC,以O为圆心,CO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实数为 __7__.变式练习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8,则它的周长为( C )A.12 B.16 C.20 D.16或202.等边三角形(1)性质①边角关系:三边相等,三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即AB=BC=AC,∠BAC=∠B=∠C=60°;②对称性: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三条高线(或角平分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2)判定①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均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任一内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若AB=AC,且∠B=60°,则△ABC是等边三角形.变式练习1:△ABC中,∠B=60°,AB=A C,BC=3,则△ABC的周长为9.变式练习2: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若CD=2,过点D 作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EF的长.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B=60°,∵DE∥AB,∴∠EDC=∠B=60°,∴△EDC是等边三角形,∴DE=DC=2,在Rt△DEF,∵∠DEF=90°,DE=2,∴DF=2DE=4,∴EF=DF2-DE2=42-22=2 3.变式练习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1,∠E=30°,则BC=__2__.知识点二: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1.角平分线(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即若∠1 =∠2,PA⊥OA,PB⊥OB,则PA=PB.(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角平分线上.4.垂直平分线图形(1)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点距离相等.即若OP垂直且平分AB,则PA=PB.(2)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1P C OBAPCO B A注意:(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也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2)等边三角形有一个特殊的角60°,所以当等边三角形出现高时,会结合直角三角形30°角的性质,即BD=1/2AB.变式练习:如图,△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CD=2,则AC=6.知识点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两锐角互余.即∠A+∠B=90°;(2)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若∠B=30°则AC=12AB;(3)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即若CD是中线,则CD=12AB.(4)勾股定理: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若∠C=90°,则△ABC是Rt△;(2) 如果三角形一条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若AD=BD=CD,则△ ABC是Rt△(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a2+b2=c2,则△ABC是Rt△.3.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7.如图,在边长为 4 的正三角形 ABC 中,AD⊥BC 于点 D,以 AD 为一边向右作正三 角形 ADE.
举 一 反 三
(1)求△ABC 的面积 S; (2)判断 AC、DE 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考 点 训 练
答案:(1)S=4 3 (2)AC⊥DE
【解析】由 DE 垂直平分 AB 得 EA=EB,∴∠B=∠BAE,又∵AE 平分∠BAC,∴AE 平分∠BAC,∴∠EAB=∠CAE,∴∠B=∠BAE=∠CAE,因此 A、C都成立.∵AE 平分 【答案】D ∠BAC,∴∠EAB=∠CAE,又 ED⊥AB,EC⊥AC,∴∠DEA=∠CEA(等角的余角相等), B 成立.
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 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C) A.20° B.120° C.20°或120° D.36°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训练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训练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2.(2011 中考预测题)在△ABC 中,AB=AC,点 D 在 AC 上,且 BD=BC=AD,则∠A 等于( ) A.30° B.40° C.45° D.36°
举 一 反 三
【解析】AD=BD,∴∠ABD=∠A.∵BD=BC,∴∠BCD=∠BDC=∠A+∠ABD= 2∠A.∵AB=AC,∴∠ABC=∠C=2∠A,∵∠A+∠ABC+∠C=180°,∴∠A+2∠A+ 2∠A=180° ,∴∠A=36° . 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解析】∵AB=AC,∴∠B=∠C.又∵BF=CD,BD=CE,∴△FBD≌△DCE,α+∠EDC =∠BFD+∠B.∴α=∠B.∵2∠B+∠A=180°,∴2α+∠A=180°.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答案】A
2
考 点 训 练
【答案】B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8.(2009 中考变式题)如图,在△ABC 中,AB=AC,BF=CD,BD=CE,∠FDE=α,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α+∠A=180° B.α+∠A=90° 考 C.2α+∠A=90° 点 训 D.α+∠A=180° 练
AB+AD=12, ② 求 BC+CD=15,
腰AB=8, 得 底BC=11. 考
点 训 练
【答案】C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5.(2011 中考预测题)等腰△ABC 的周长为 21,底边 BC=5,AB 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 考 典 AB 于点 D,交 AC 于点 E,则△BEC 的周长为( ) 例 A.13 B.14 精 C.15 D.16 析
举 一 反 三
5.下面给出的几种三角形:(1)有两个角为60°的三角形;(2)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 (3)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等腰三角形;(4)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 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B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解答】 (1)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知腰应为 7, 该三角形三边为 7、 7、 3.故选 B. (2)当 40° 为底角时,顶角为 100° ;40° 也可以为顶角.故选 C. (3)∵DE 垂直平分 AB,∴EA=EB,∴∠EBD=∠A=20° .∵∠A=20° ,AB=AC, ∴∠ABC=∠C=80° ,∴∠CBE=80° -20° =60° ,故选 C. 考 (4)等腰三角形分别是△ABC、△ABD、△BCD、△BCE、△CDE.故选 A. 点
)
(3)(2010· 烟台)如图,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B=AC,∠A=20° .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 线交 AB 于 D,交 AC 于 E,连结 BE,则∠CBE 等于( ) A.80° B.70° C.60° D.50°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例 1(3)题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2009· 苏州)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是 AC、AB 上的点,BD 与 CE 相交于 点 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②∠BEO=∠CDO;③BE=CD;④OB=OC. 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各种情形)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6.(2009 中考变式题)如图,在 Rt△ABC 中,∠C=90° ,斜边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点 D、交 BC 于点 E,AE 平分∠BAC,那么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 ) ... A.∠B=∠CAE C.∠B=∠BAE B.∠DEA=∠CEA D.AC=2EC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9.(2010·燕山)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a,则它的面积是( ) 12 32 22 32 A. a B. a C. a D. a 2 2 4 4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7.(2009 中考变式题)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 x -6x+8=0 的两根,则这个三角形 的周长为( ) 中 A.8 B.10 考 典 例 C.8 或 10 D.不能确定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2
【解析】解x -6x+8=0得x1=2,x2=4,当2为腰时不成立,当2为底边长时,周长 为2+4+4=10.
中 考 【答案】A 典 例 4.(2009 中考变式题)在等腰△ABC 中,AB=AC,中线 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 精 析 15 和 12 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形为钝角三角形,底角为 15° .
A.7 B.11 C.7 或 11 D.7 或 10
举 一 反 三
AB+AD=15, 腰AB=10, 【解析】分两种情况① 求得 BC+CD=12. 底BC=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分)
【解析】当6为腰,3为底时,6+3>6,此时周长为15;当6为底,3为腰时,3+3=6, 不能组成三角形.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2011 中考预测题)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等于 6,另一条边长等于 3,则此等腰三角 形的周长是( ) A.9 B.12 C.15 D.12 或 15 【答案】C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例 1(4)题
(4)(2010· 宁波)如图, 在△ABC 中,AB=AC, ∠A=36° BD、CE 分别是△ABC、△BCD , 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 A.5 个 B.4 个 C.3 个 D.2 个
【点拨】本组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
举 一 反 三
考点 三线段的中垂线 1.概念: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2.性质: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判定: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中垂线上,线段的中垂线可以看作是到 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6. 如图, △ABC 内有一点 D, DA=DB=DC, 且 若∠DAB=20° ∠DAC=30° 则∠BDC , , 的大小是( A ) A.100° B.80° C.70° D.50°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Hale Waihona Puke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考点训练 20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宇轩图书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1.等腰△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第三边的长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