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家庭之变化
中国家庭的变化
中国家庭的变化篇一:中国家庭的主要变化中国家庭的主要变化默认分类 20xx-12-11 07:17:53 阅读1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文/薛素珍本文根据调查资料,综述中国家庭近年的主要变化。
华人家庭分布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但它的变化基本上与大陆的家庭相仿。
中国家庭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形态的变化。
家庭结构形态主要是指家庭的规模和类型,是家庭的外在形式。
社会的各种因素、家庭内部的人口流动,如家庭人员的诞生、婚配、死亡以及家庭人员的角色变换都直接影响着家庭形态的变化。
家庭规模缩小,户均人数减少。
分布在各地区的华人家庭,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城乡家庭的规模和人数均呈缩小趋势。
我国“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的“五城市家庭研究”,对京、津、沪、宁、蓉五大城市中4385户的抽样调查,户均人数为4.08人。
这一统计与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基本相同。
香港户均人数也由1971年的4.5人减至1981年的3到4人。
农村家庭的规模也缩小。
据四川社科院社会学所对2035户农民家庭的调查,户均人数为4.52人。
家庭结构类型的变化。
为研究工作需要,一般把家庭结构分为单身家庭(配偶死亡,一人独住的家庭)、核心家庭(一对夫妻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两代以上,每代有一对夫妻)、联合家庭(同一代人中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妻)、其他家庭(以上四种类型以外的家庭)五类。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家庭结构类型也趋向小型化。
我国五城市抽样调查:单身家庭占2.44%,核心家庭占66.4%,主干家庭占24.29%,联合家庭占2.30%,其它类型家庭4.56%;台湾的核心家庭数量也在上升,据统计,1965年核心家庭41%,1980年为53%;香港核心家庭上升更快。
香港单人家庭数字也庞大,1981年统计有18万余户,约占总数的15%。
新加坡1966年的一项全国家户调查,核心家庭占华人家庭的60%。
农村核心家庭数也上升。
四川调查的2035户农民家庭,核心家庭占52.66%,主干家庭23.24%;费孝通教授在江村的调查,核心家庭占56.3%,主干家庭43.2%。
中国现代家庭的变化趋势
中国现代家庭的变化趋势
1. 小家庭化:由于城市化、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小家庭模式,即只有父母和1-2个子女。
2. 家庭结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核心家庭,现代家庭的结构越来越多元化,例如单亲家庭、同性恋家庭、非婚家庭等等。
3. 女性地位提高:随着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可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参与到社会各个领域中,从而导致家庭角色的转化和变化。
4. 价值观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在逐渐变得多元化。
许多现代家庭崇尚自由、平等、开放、多元的理念,这也带来了家庭观念和家庭管理方式的变化。
5. 子女教育重视:现代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父母们开始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也让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6. 生活方式变化: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变化。
由于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加入到工作、学习等各种社会活动中,家庭生活日程也越来越紧张。
因此,现代家庭更注重生活的便利性、高效性和舒适性,同时也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家庭变迁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家庭变迁分析一、引言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动对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以及这些变动对家庭的影响。
二、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1. 城乡差距的拉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教育资源,吸引了大量农村居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这导致了城乡人口结构的扭曲,农村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2. 职业结构的转变传统的农业劳动逐渐被工业与服务业取代,职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从事技术和服务行业的工作,而传统的农业工作面临人力短缺的问题。
3. 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贫困,成为了中产阶级。
这个群体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着整个社会。
三、当代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表现1. 结婚观念的变化在传统观念中,结婚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推迟结婚,或者选择单身。
家庭结构的单一化和多样化成为了新常态。
2.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承担起了照料年长亲属的责任。
3. 亲子关系的变迁抚养子女的方式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
传统的大家庭方式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密切。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四、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家庭变迁的关联1. 经济因素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家庭变迁。
城乡差距的拉大导致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家庭更加稳定。
同时,经济独立的能力也让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推迟结婚或选择单身。
2. 教育因素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关系变迁
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关系变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在当代中国,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转型。
这些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家庭关系。
本文将探讨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关系变迁,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从传统家庭到现代家庭传统家庭通常以父母与子女为核心,注重家族的延续和子女的教育成长。
然而,在社会转型中,现代家庭的特点开始显现。
现代家庭更加重视个体的需求和发展,婚姻观念的变化使得离婚率上升,并带来了许多单身家庭和同居家庭的出现。
除此之外,同性婚姻合法化也改变了传统家庭的定义。
二、家庭责任的转变在传统家庭中,夫妻之间的角色分工相对固定,男性负责家庭经济支持,女性则主要负责家务和照顾子女。
然而,社会转型中,家庭责任的变化引起了家庭关系的改变。
随着女性在职场的崛起和家庭地位的提升,夫妻间的责任分工开始变得更加平等。
现代家庭中的男性也逐渐承担起了更多的家务和子女照顾责任。
三、子女独立性的提升在传统家庭中,子女通常被视为父母的延续,具有明确的角色和责任。
然而,社会转型使得子女独立性不断提升。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机会的增加,子女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
他们更愿意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制定自己的生活规划,而不再完全依赖父母。
四、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传统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通常是严厉教育、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然而,社会转型中,家庭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家庭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强调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父母更加重视培养子女的个性特长,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五、家庭关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传统家庭中,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关系相对固定。
然而,社会转型带来了家庭关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同居家庭、单亲家庭、多代同堂等多种家庭形式的存在使得家庭关系变得更加灵活和多元化。
这种变化带来了更广阔的亲情空间和个体的自由空间。
总之,社会转型对家庭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转变、家庭责任的转变、子女独立性的提升、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和家庭关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关系经历着深刻的变迁。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中国是一个家庭至上的国家,家庭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不仅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生活,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中国家庭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家庭的发展情况,一些研究机构推出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第一,家庭结构多样化。
在以前,中国家庭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数是传统的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但是现在更多的家庭采取核心家庭或小家庭的形式。
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独自生活或在城市中独立组建家庭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第二,家庭角色转换明显。
随着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家庭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传统家庭中,父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母亲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
家庭任务分配也变得更加平等,夫妻之间的互助更加明显。
第三,家庭教育意识强化。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重大。
现代家庭注重教育,家长们在注重孩子的学习之余,也强调了道德、品德、基本礼仪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这种家庭教育的强化也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质。
第四,老龄化问题突显。
现在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医疗保障和晚年生活质量等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对老人的照顾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问题。
第五,家庭文化熔炼不断。
中国的家庭文化非常丰富,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也开始影响着中国家庭。
现代家庭所接受的文化也越来越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的文化熔炼不仅能促进社会进步,也有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总的来说,中国家庭正在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变化。
虽然这些变化可能会产生一些分歧和问题,但是它们也将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中国家庭发展报告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理解和认识中国家庭的发展情况,更好地促进中国家庭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发展中家庭社会的巨大变化作文
中国发展中家庭社会的巨大变化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中国发展中家庭社会的巨大变化作文】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发展中家庭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首先是家庭结构的变化。
以前,中国家庭都是"大家庭",也就是祖父母、父母和孩子们住在一起。
家里人多,我们玩得很开心,但是也经常吵架。
现在很多家庭都变成了"小家庭",只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住在一起。
虽然人少了,但是家人之间的感情似乎更亲密了。
家庭地位的变化也很大。
从前,家里男人说了算,女人要听话。
现在爸爸妈妈都上班,权利平等了。
我们都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过他们也会尊重我们的意见。
妈妈常说"男女平等,家庭和睦"。
家庭收入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爷爷奶奶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他们靠着勤劳俭朴的好习惯,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爸爸妈妈也很努力工作赚钱,给了我们更好的生活条件。
除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生活品质也在改善。
从前,爷爷奶奶上学的机会很少,文化水平比较低。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渴望我们将来能当个"军人、老师、医生"。
现在,爸爸妈妈也十分重视我们的教育,给我们报各种兴趣班,还不断激励我们去钻研自己热爱的领域。
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娱乐方式的改变。
我小时候最喜欢跟爷爷奶奶下棋,或者一起做手工。
现在,电子产品普及了,我更爱上网看动画片,或者玩电子游戏。
爸爸妈妈有时会担心我们上网时间太长了。
总的来说,我国家庭社会在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家庭结构、地位、收入水平,还是精神生活和娱乐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这些变化也给我们家庭生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相信只要全家人同心协力、互相理解和包容,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加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以上就是我对中国家庭社会巨变的一些想法,希望你们喜欢!谢谢大家!篇2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家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家庭的变化
中国家庭的变化篇一:中国当代家庭功能的变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任何家庭都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受社会的制度规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环境和制度发生改变,20 世纪末期中国的家庭功能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具体表现家庭生育功能减弱,性与情感满足的功能加强;家庭生产功能有复归的趋势;家庭的经济功能减弱,家庭的抚育功能也越来越弱。
今天我们就家庭的功能中的生育功能,性与情感功能的改变进行简略的分析和总结。
家庭是人类生育和繁衍的基本场所,生育仍然是中国现有家庭的最基本的功能! 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的生育功能正在逐渐的减弱。
1.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优生幸福一生”,政府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所以中国家庭的生育子女数量普遍减少,生育率降低!我们来一组数据,1995年全国出生人口为2065万人,与1900相比减少了328万人,到1999年,出生人口为1909万人,与1995年相比减少了154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们人口的总出生率从1970年的5.8降至目前的 1.8左右,降低了4个百分点,接近4亿人。
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计划生育的实施对家庭生育功能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2.避孕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得家庭单纯的性行为与生育活动产生了分离,也使的性与情感功能增强。
据统计,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以婚龄人口的避孕使用率在1990年就已经达到了89%的水平,而且除了1994年以外为93%以外,一直维持在90%左右的水平,基本上达到了避孕使用率的最高水平。
可以说,避孕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生育功能。
3.人们观念的变化。
与西方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流行趋势相似,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一些自愿不育的夫妻组成丁克家庭意为“双收入,无子女”家庭。
据上海人口情报中心的一份资料显示:1979-1989年上海市区的丁克家庭约占全市家庭夫妇总数的2%--3%,人数估计超过5万人。
中国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和现代变革
中国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和现代变革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的家庭价值观一直被人们所尊重和遵循。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家庭的传统价值观正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和重塑。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父权制度占据了主导地位。
男性在家庭中拥有决策权和经济支配权,而女性则在家务劳动和子女抚养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
然而,随着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现代中国女性呼吁平等和自主,开始追求事业和个人发展。
这种观念的转变对中国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延迟结婚和生育,争取更多自由和平等的机会。
这种现象使传统的家庭观念面临巨大的挑战。
除了性别角色的变化,中国家庭也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
在过去,孝道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孩子们被教育要无私地照顾和尊敬他们的父母,包括在父母年老体弱时照料他们。
然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年轻一代价值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人发展和自由,而放弃一些传统的孝道观念。
这对中国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在现代中国,核心家庭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
传统上,核心家庭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祖父母承担着照顾子女的重任。
然而,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生子女的生活方式,或者随着人们的迁移和就业地点的改变,父母常常无法居住在一起。
这些变化使得传统家庭观念面临着颠覆和挑战。
然而,尽管中国家庭正在经历革新,传统价值观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家庭的凝聚力和亲情依旧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在中国,尊老爱幼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人们还是会努力追求和谐家庭关系。
虽然家庭结构在变化,但人们对家庭的价值和意义依然重要。
要理解中国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和现代变革,我们需要审视历史和社会的变迁。
过去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对这些变化,中国家庭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尊重家庭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包容了新的观念和价值。
总而言之,中国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和现代变革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主题。
中国的家庭发展趋势
中国的家庭发展趋势中国家庭发展趋势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许多变化。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变革,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和家庭价值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下将分析中国家庭发展的几大趋势。
首先是家庭结构的变化。
以前,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是多代同堂,即父母、祖父母和子女一起生活。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都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独自居住或与配偶和子女一起居住。
这使得核心家庭成为主流。
此外,离婚率也在上升,这导致了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的增加。
这些改变使得家庭结构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
其次是家庭关系的变化。
传统上,中国的家庭关系建立在尊重长辈、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上。
然而,随着个人权利和平等观念的兴起,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自主权利,并开始主张自己的权益。
夫妻关系也开始趋向伴侣关系,相互尊重和平等成为凸显的特点。
此外,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更加强调沟通和理解。
第三是家庭价值观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加快,家庭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
以前,孝道和家族观念在中国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更多的家庭开始注重个人发展和幸福感。
子女们更加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
此外,家庭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家长开始重视子女的全面发展,鼓励他们追求知识和技能。
另一个趋势是家庭角色的转变。
传统上,中国家庭中男性承担着经济支持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女性主要负责家务和照顾子女。
然而,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就业机会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进入职场。
这导致家庭角色的转变,夫妻共同承担家务和子女教育的责任。
此外,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关注家庭生活,并积极参与家庭事务。
最后一个趋势是家庭消费模式的变化。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家庭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上,家庭主要关注基本的生活需求和教育支出。
然而,现代家庭越来越注重休闲娱乐和个人发展,尤其是中产阶级家庭。
这导致家庭消费模式多样化,旅游、美食、购物等娱乐和文化消费的比重增加。
中国人口家庭结构变化
中国人口家庭结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迁,中国的人口家庭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从人口数量、家庭类型和家庭规模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变化,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一、人口数量变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人口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明显变化。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人口数量接近9亿,而到了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3亿。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结婚和生育观念的改变以及老龄化问题的突出。
二、家庭类型变化在过去,中国的家庭结构主要以多子多孙家庭为主导,尤其是农村地区。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小家庭和核心家庭的生活方式。
现代化的工作方式和生活节奏也让许多家庭面临着独生子女或无子女的现象。
此外,随着女性地位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开始追求事业和个人发展,导致晚婚现象的普遍出现。
这一系列变化使得中国的家庭类型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
三、家庭规模变化随着家庭类型的变化,中国的家庭规模也在逐渐缩小。
过去,多子多孙家庭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家庭常常由爷爷奶奶、父母和孩子组成。
然而,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对夫妇或者一个人居住。
这种现象在城市地区尤为明显,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因此家庭规模的逐渐缩小成为了一种趋势。
以上是中国人口家庭结构变化的主要方面。
这些变化对社会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变化影响着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
家庭类型的变化则反映了家庭内部权力和责任的转变,夫妻关系和子女教育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而家庭规模的缩小则对住房、教育和养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社会全面配合来应对。
总之,中国的人口家庭结构变化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结果,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观念变迁的体现。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23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23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家庭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家庭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对中国家庭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和展望,希望能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1.1 传统家庭模式的改变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对家庭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的核心家庭模式逐渐被拓展和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取了小家庭、单亲家庭、同性伴侣家庭等非传统模式。
这种转变引发了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模式的调整。
1.2 婚姻观念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追求,对婚姻的看法逐渐从婚姻是义务和责任的角度转变为追求个人幸福和共同成长的选择。
二、家庭教育的变革2.1 教育观念的更新中国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业和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国家庭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现在的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他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化发展。
2.2 共育模式的兴起过去,中国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负责,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共育模式,即父母和外部教育资源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分担父母的教育压力,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
三、老龄化与养老问题3.1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社会支持和养老服务,这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2 养老模式的变革传统的中国家庭养老模式主要依靠子女抚养和照顾老年人,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这种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因此,养老院和社区养老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家庭消费与理财4.1 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家庭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中国家庭的变化趋势
中国家庭的变化趋势
中国家庭的变化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多样化:传统的核心家庭结构逐渐向多样化发展,包括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同居家庭、补充家庭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选择权,家庭结构也更加多样化。
2. 婚姻观念变化:传统的父母包办婚姻观念逐渐被个人自主选择的婚姻观念取代。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注重婚姻的平等和爱情基础,婚前恋爱、婚后恋爱也得到了普遍认同。
3. 二胎政策推行:中国政府于2016年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鼓励家庭生育两个孩子。
这一政策的推行将会对家庭结构产生一定影响,让更多家庭面临着照顾两个孩子的挑战。
4. 家庭规模缩小: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中国家庭的规模逐渐缩小。
传统的多代同堂家庭越来越少,代之以核心家庭或小家庭。
这也改变了家庭的运作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5. 更注重个人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个人的需求和满足,这也反映在家庭中。
夫妻关系更注重平等、合作和相互支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更注重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家庭的变化趋势表现为结构多样化、婚姻观念变化、二胎政策推行、家庭规模缩小以及更注重个人需求等方面。
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趋势
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趋势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趋势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断变化而来的。
在传统社会中,中国的家庭结构以多代同堂为主,祖父母、父母、儿女、孙子孙女共同居住在一起,一家人相互关爱、互相依存。
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独立生活,城市的高压工作也让人们的核心家庭变得越来越小。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趋势。
首先,中国的儿童家庭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儿童家庭结构逐渐朝向核心家庭转变,即父母与小孩的家庭成员数量逐渐变少。
现代城市中,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与以往大不相同。
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放在首位,追求自己的利益,缺乏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也缺少与祖辈相处的机会。
其次,中国老年人家庭现状。
在中国,老年人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上,中国老年人都是以家族为单位生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也慢慢变得越来越少了。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中老年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以核心家庭为单位生活。
再次,中国婚姻家庭现状。
现在,在中国的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或者不婚。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城市经济发展、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有关。
与此同时,离婚率也在不断上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个人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离婚成为了一种正常的选择。
最后,中国家庭结构变迁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从以前的多代同堂到现在的核心家庭,对于保持家庭和谐以及世代传承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家庭结构的变迁也对社会文化、社会道德、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家庭的作用也位于不断调整之中。
总之,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趋势是个复杂的社会历史问题。
如何适应这种变迁、创新家庭理念,以及如何为新时代的家庭结构提供必要的政策、法律保障,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结构变迁
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结构变迁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承载着人们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期待。
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家庭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本文将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结构的变迁,并从社会经济、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社会经济变革的影响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变革是家庭结构变迁的一大推动力。
传统上,家庭的生活方式多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农村家庭通常以三代同堂为主。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动,人们的生活模式也发生了转变。
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了工业化的浪潮,家庭成员需要外出工作,导致家庭成员分散。
父母为了生计而背井离乡,将家庭中的子女留在老家或由祖父母照顾。
这种现象被称为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变迁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城市中的家庭结构也开始多元化。
城市工作压力大,人们追求更自由的生活方式,因此单身和延迟婚姻成为趋势。
相较于农村,城市中的家庭更注重个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更加强调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的追求。
第二,价值观念的转变价值观念在家庭结构变迁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革。
以夫妻关系为例,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一种狭义的义务或责任关系,强调的是家庭责任和尊重家族传统。
而现代社会中,婚姻更强调个人的幸福感和彼此的情感需求。
自由恋爱和离婚的合法化,让人们更加注重婚姻质量和个体幸福感,使得家庭关系更加平等和自主。
此外,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女性劳动力参与度的增加,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
传统上,男性在家庭中承担着经济养家的责任,而女性则更多地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子女。
但现代社会中,男女在家庭中的分工已经趋于平衡,更多的女性投身职业领域,男性承担起了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
第三,文化传统的演变在家庭结构变迁中,文化传统是家庭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传统的家庭结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
以中国传统家庭结构为例,依托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国家庭一直以父权制为主导,强调家长的权威和长幼有序。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对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结构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婚姻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更加开放,离婚率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等特殊家庭结构逐渐增多。
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老年人独居或与子女分居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导致家庭结构多元化。
城市化进程加速、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也影响了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结构变动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性导致家庭功能受到影响。
例如,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在教育、抚养子女方面可能面临更多困难。
另一方面,家庭矛盾增多,给社会和谐带来挑战。
比如,在遗产分配、赡养义务等方面,家庭成员之间很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
为了应对家庭结构变动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家庭成员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
这样可以增强家庭的稳定性,减少家庭矛盾。
促进家庭和睦,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相关支持,如政策倾斜、法律援助等,帮助特殊家庭结构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通过了解家庭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于老年赡养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家庭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多个方面。
最为显著的是“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出现。
这种家庭结构指的是一对夫妻同时抚养一个孩子并照顾四位老人的情况。
这种家庭结构对于老年赡养问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增大,很多年轻人无法承担赡养四位老人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繁忙,他们也很难在精神上给予老人充分的关爱。
中国近现代史上家庭结构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史上家庭结构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家庭结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独特的家庭结构和特点。
1.传统大家庭阶段:在很久以前到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前,中国社会盛行着传统的大家庭模式。
这种家庭结构通常包括多个子女、孙子辈甚至曾孙辈,呈现出“2+N+N”的庞大体系。
这种家庭结构体现了“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家庭成员众多,热闹非凡。
2.一孩化家庭阶段:从1983年到2014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个阶段,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形成了独特的“4+2+1”结构。
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反映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刻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功能和责任带来了改变。
3.二孩家庭阶段:从2014年单独二胎政策放开之后,中国的家庭结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家庭有两个孩子,形成了“2+2+2”的结构。
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政策调整的影响,也带来了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改变。
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上家庭结构的演变受到了政策、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家庭成员的数量和结构,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的功能和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作用和地位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演变。
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的案例
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的案例
中国家庭结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以下是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的一些案例:
1. 传统家庭结构的转变:在过去,中国的家庭结构以多代同堂为主,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组成。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立居住或者核心家庭结构,只有父母和子女居住在一起。
2. 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多年,导致了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影响了家庭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3. 老龄化的挑战: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养老的挑战。
传统上,子女会负责照顾年迈的父母,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子女离家工作或迁往他处,许多老人需要依赖社会福利和养老院等机构。
4. 婚姻观念的变化:婚姻观念的变化也导致了家庭结构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不婚或离婚,这也导致了单亲家庭、混合家庭和再婚家庭的增加。
5. 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对家庭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家庭成员可以更方便地保持联系和交流,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疏远和沟通不畅。
以上是一些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的案例,这些变化反映了社会经
济发展、政策变化和文化观念的演变。
这些变化不仅对个人和家庭产生了影响,也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发展趋势探析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发展趋势探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传统的家庭结构已经不再是现代社会中的唯一家庭形式,新的家庭模式在不断涌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及其中的一些问题。
一、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在过去,中国家庭结构以“三合一”为主要形式,即父母与子女住在一起,这种家庭结构称为“大家庭”。
而现在,由于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经济条件不断提高、城市化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分居或分家。
结构更为简单,只有父母和子女,也有老人和未婚子女的“二合一”家庭。
这种家庭结构更为灵活,家庭成员之间相对独立,互相照顾也不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年轻人选择独自生活,这又引发了共享住房、组屋、租房等多种生活形式,这些家庭结构往往被称为“小家庭”。
二、家庭角色分工的变化随着女性的逐渐解放,中国传统家庭结构中明确的男女分工也在发生变化。
女性开始参与到工作中,女性的职业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她们的角色不再只是在家里料理家务和照顾孩子,而是开始平等地与男性分担起家庭和工作的重担。
而在一些传统的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仍然明确。
然而,在随着改革的进行,这种分工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部分家庭中,男女也开始逐渐合作,乃至发生了交换角色的现象。
母亲出去工作,父亲在家带孩子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了。
三、家庭关系和价值观的变化随着传统观念的被打破,许多文化习惯已经被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多元化文化所深深影响。
这种影响还体现在中国家庭结构中的关系和价值观中。
家庭关系逐渐趋于自由化、多元化,思想观念逐渐开放,家庭成员之间交往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人们不再强制要求孩子长大后必须留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相反,更多人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他们在自己喜欢的城市中生活和工作。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成员的价值观也在发生改变,家庭关系更加注重互相尊重和包容。
现在的中国家庭趋势
现在的中国家庭趋势现在的中国家庭趋势与过去相比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在过去,中国家庭通常是一个多代同堂的大家庭,爷爷奶奶、父母和子女住在一起。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家庭正朝着核心家庭模式发展,即只有父母和子女一代居住在一起的小家庭。
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家庭观念的变化等。
首先,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家庭结构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把家庭成员留在农村,被称为“留守儿童”。
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长期分离,因此小家庭成为了较为常见的家庭形式。
其次,经济发展也对家庭产生了重要影响。
过去,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生活方式比较传统。
大家庭可以共同合作劳动,分担生活压力。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工作,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因此选择小家庭能够更方便地照顾自己的需要,并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另外,家庭观念的变化也是中国家庭趋势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独立和个性发展。
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往往意味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受到限制,因为每个人要按照家庭的整体利益来行动。
然而,在小家庭中,个人更有自主权和选择权,可以更好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社会变革也导致了中国家庭趋势的发展。
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她们更独立,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目标。
这使得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小家庭,以便更好地平衡事业和家庭。
此外,传统家庭观念的冲击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也影响了家庭结构。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或晚婚,或者选择非传统的伴侣关系。
这导致了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尽管中国家庭趋势向小家庭发展,但多代同堂的大家庭仍然存在,并且在一些农村地区比较普遍。
在农村地区,家庭结构更加保守,更注重家族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传承。
此外,一些家庭也会因为经济困难或特殊原因而选择多代同堂的生活方式。
中国家庭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家庭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的一个重要现象。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也导致了家庭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中国的家庭结构从传统的“三代同堂”逐渐转变为核心家庭。
以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们通常住在一起,共同生活。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工作,造成了家庭成员分散的现象。
而且,现代人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单独生活或者和配偶一起组成核心家庭。
其次,家庭结构的变化还表现在夫妻关系的改变上。
过去,夫妻关系以“男主外、女主内”为主导,丈夫负责经济养家,妻子负责家务和子女教育。
然而,现在,女性地位的提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增加使得许多女性融入到社会中,经济独立能力加强。
夫妻关系逐渐变得更加平等和合作,夫妻之间的责任和权益也更加均衡。
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在家庭人口结构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随着国家一系列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中国的生育率大幅下降,家庭的人口数量减少。
出现了养老问题,有些年轻夫妇不得不同时照顾孩子和年迈的父母。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很多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的互动与交流,导致了他们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相对孤立。
此外,家庭结构的变化还会对家庭经济状况产生影响。
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工作,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薪资和职业发展机会。
然而,同时也需要承担更高的生活成本和房价压力。
因此,这就导致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压力增加,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会发生变化。
总体来说,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逐渐从传统的“三代同堂”转变为以核心家庭为主。
夫妻关系也趋于平等和合作,人们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
然而,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养老问题和独生子女的孤独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中国家庭之变化
作者:孟宪范
来源:《北方人》2014年第01期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家庭经受了三次冲击:20世纪初指向家庭制度的批判,1949—1976年间指向家庭情感的政治运动,30年来从结构、制度、价值观指向家庭的全面侵蚀。
在三次冲击和经济社会剧变的背景下,家庭问题需要进入国家的视野,需要建立支持家庭的政策体系。
回顾过去的百年,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家庭制度、家庭价值遭到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家庭功能经历了逐渐弱化的过程。
近30年来,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中国家庭又经受着第三次冲击,发生了从结构、制度到价值观的全方位的变化。
在家庭结构上,表现为规模小型化、稳定性下降;在制度上,以2011年的婚姻法解释三为标志,推进了家庭财产制度的资本主义化;在价值观上,自我中心式个人主义发酵,深深腐蚀着家庭的传统价值支柱。
在第三次冲击的浪潮下,当代家庭在结构、制度、价值观上呈现出危险的劣质化的苗头。
对家庭结构的侵蚀
30多年来,我们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带来了百年来对家庭的第三次冲击。
这次冲击首先表现为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
家庭结构的变化可以从结构特点和结构稳定性两方面看。
在家庭结构特点上,第一,家庭规模变小。
30多年来,我国家庭的人口规模越来越小。
家庭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4.41人下降到五普的3.44人,至2010年的六普,这个数据又下降为3.10人。
目前,我们家庭的户均人口规模已经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户均人口3人左右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
家庭规模变小,意味着家庭内调整资源配置的弹性减少,功能弱化,抗风险能力降低。
第二,家庭模式多样化。
从负面影响的角度看,家庭模式多样化问题最大的是流动人口群体,也即户籍农村人口家庭居住实际形态的多样化。
多年来,我们实行的人口流动政策是反家庭的。
这造成农村人口政策性的家庭空间分离。
现行人口流动的系列政策,包括劳动制度和面对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排斥家庭团聚。
它只要流动人口在城镇贡献出自己的劳动力,而拒斥他们作为人的全面需求,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由此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甚至人道悲剧。
从根本上说,家庭功能需要其成员厮守在一起方能实现,而家庭成员分离就会产生许多问题。
最近接连发生的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性侵的事件,暴露出我们人口流动政策的反家庭的弊端。
因此,现行的流动人口系列政策需要进行彻底的反思。
在家庭结构稳定性的属性上,3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对家庭冲击的另一个表现是家庭结构稳定性的下降。
这集中体现在离婚率的上升上。
我国的离婚率正在节节攀升。
据民政部今年发布的《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共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有310.4万对,增长8.0%,粗离婚率为2.3 ,比上年增加0.2个千分点。
2012年离婚率的增幅超过了结婚率的增幅。
婚姻家庭是一种契约,家庭是一个权利义务共同体,家庭这一组织内在地要求具有稳定性。
而今,离婚率的上升是家庭稳定性下降的直接表征。
诚然,离婚率高表明妇女地位的提高和自主性的增强,但它毕竟会带来许多负面后果,如对于子女的心理、发展及单亲家庭贫困率的上升等。
而离婚率的上升,责任意识淡薄,为追求个人快乐而躲避家庭责任义务,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对家庭制度的侵蚀
近30年来,家庭制度受到的冲击,以2011年出台的婚姻法解释三最为突出,因为它彻底葬送了我们数千年来“同居共财”的家庭财产制度。
2011年高法出台的婚姻法解释三,起到了解构传统家庭财产制度,进而侵蚀家庭价值观的负面作用。
中国人自古至今一直实行的是“同居共财”的家庭财产制。
2001年的《婚姻法》,对“夫妻共有财产”和“夫妻个人财产”采取了列举式的规定,表明倡扬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开始侵入家庭;2011年高法出台的婚姻法解释三,在家庭房产领域按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了个人所有制,从而完成了婚姻法向个人主义的演化史。
这还真应了《共产党宣言》里的那句话:“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而像“解释三”这样,通过将家庭大宗财产(尤其是房产)界定为出资者所有的方式,就抛弃“夫妻共同财产”这个家产制仅存的法律概念,被强世功、赵晓力等论者斥为“驱赶中国人集体走向鲁滨逊那个孤家寡人的荒岛世界。
”总之,“解释三”解构了婚姻的正面价值观,支持的是个人主义。
它已经不具有提升道德、弘扬价值的功能,被称为“中国家庭资本主义化的号角”。
还没有结婚就想着散伙,这一单为方便法官判决的解释三,对人们家庭观念的弱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家庭价值观的侵蚀
在家庭价值观方面,第三次冲击带来的经济理性进入家庭,动摇了家庭伦理的基石。
如所周知,家庭与市场的逻辑完全不同。
家庭是福利单位,有抚养、照料的功能,它是人类生产、再生产的处所,是关爱、互惠、利他等美德成长的沃土;市场则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有着与家庭完全不同的逻辑。
显然,二者的逻辑不能混淆,否则,就会发生灾难性后果。
我们看到,30多年来,“经济理性的入侵——自我中心式个人主义的发酵——侵蚀家庭根本价值”的链条,正在作用着我们的城乡家庭,带来一系列后果。
经济理性越界进入家庭,在城市,突出表现为城市家庭赡养纠纷和房产纠纷增多、造成亲人反目,人性悲剧频发。
此类纠纷的增加,原因复杂,与计划经济和传统保障体系的解体、住房制度改革中的问题、新的权利义务规范缺位直接相关,但自我中心式个人主义的滋生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经济理性进入农村家庭,损害了家庭的根本价值,使得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异常尖锐。
这一过程集中体现在农村青年身上。
他们中的相当部分把经济理性带入家庭,只想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重视家庭的国际经验
国际经验中,支持家庭、保护婚姻以提高社会质量是国家政策的明显取向。
他们认为,家庭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有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减少未来的社会成本。
在美国,家庭因其作为预防和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基石而受到政界和理论界的重视。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社会问题的凸显使美国政界和理论界出现了重视家庭的明显趋势。
沃尔特·蒙代尔议员曾举行了家庭问题听证会,旨在了解美国家庭面临的问题,并讨论可能的应对措施。
之后,1980年代,卡特总统召开了白宫家庭会议,会议将关心家庭的政治家、学者和社会团体聚集在一起,讨论家庭面临的问题和政府社会政策如何减少这些问题。
1996年,国会发表决议,明确指出,婚姻是一个成功社会的基础;婚姻是一个成功的社会中促进儿童利益的重要机构。
同年,联邦的婚姻保护法案获得通过。
本世纪初,面对家庭问题,德国制定了系列的亲家庭政策。
他们的联邦家庭、老人、妇女和青少年部设计并推出了可持续的家庭政策,包括为家庭所进行的基础设施改善、资金投入、观念倡导等。
这一系列政策的目标包括七个方面:1.经济和社会融合;2.儿童早期支持;3.促进工作和生活的平衡;4.增加妇女就业;5.提高生育率;6.扶助不同类型的弱势家庭;7.改善代际关系。
在实施方面,他们还形成一个由联邦政府主导,地方当局、企业、社区、工会、慈善团体、教会等各方主体通力合作、各显其能的家庭支持网络。
支持家庭需要进入
国家政策的视野
在中国,在我们追求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支持家庭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国民基本素质是国家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根本,而这些只有在良好的家庭功能的基础上方能得以实现。
因此,支持家庭需要进入国家政策的视野。
需要重新为家庭的战略地位定位。
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在坐视家庭劣质化、放任家庭能力削弱还是支持家庭的问题上,除去支持家庭,我们别无选择。
需要在价值观上维护家庭的核心价值:关爱、互惠、利他。
需要在政策上建构一个制度化的对家庭的支持体系。
我们需要对弱化家庭功能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汲取国外的有益经验,重新建构自己的家庭政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