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合集下载

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病例的及时诊断与报告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依据细菌药敏结果,做出是否为多重耐药菌的判断,判断为多重耐药菌时在检验报告单上做好“接触隔离标识”并及时通知临床科室。

2、各科室医师接到检验结果,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准确判断该多重耐药菌是感染、定植或污染。

3、诊断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病例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4、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查看微生物室发布的多重耐药菌检验报告单及医师上报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核实诊断。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预防控制措施1、手卫生科室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执行《医院手卫生管理制度》。

2、接触隔离措施(1)对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入住,而微生物检验样本结果未回时,科室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并及时采取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若患者标本培养出多重耐药菌,则继续实施隔离措施;若间隔24小时两次培养均未检出多重耐药菌,且患者病情趋于好转,感染得到控制,方可解除隔离。

(2)科室在接到多重耐药菌检验报告单时,医师立即开具“接触隔离”医嘱,首选单间隔离,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条件受限时,采取床旁接触隔离。

严禁将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

(4)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须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和«医院感染检测规范»,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二、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全院开展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工作,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时,要及时做微生物培养尽早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

三、微生物实验室当发现有以下六种耐药细菌时,在OA系统上填写多重耐药个案调查表的前半部分提交给医院感染管理科,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在检查结果报告单上加盖多重耐药请隔离的红章。

六种细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多重和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多耐的真菌)。

四、各科室的感染小组成员要对本病区感染病例和多重耐药病人进行登记,了解本科室所感染的致病菌、多重耐药菌及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及时发现感染流行或爆发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通知后经调查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

五、医院感染管理科收到多重耐药个案调查表后,专职人员要到临床科室进行现场督导并把检查情况填写多重耐药个案调查表后半部分。

六、对全院的多重耐药菌每月有汇总。

每季度有分析、有总结、及时查找感染相关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并反馈至全院各临床科室和医院感染委员会。

七、非感染病人与感染病人、感染病人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要分开放置,同类致病菌感染病人相对集中放置,特殊感染病人要单独安放。

八、对感染具有一定传染性病原菌的患者,要按照传染病的相关管理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滑县新区医院二O一六年六月。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流程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流程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流程如下:
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立即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确认后→通知临床科室并启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临床科室接到通知后→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条件不足时实施床旁隔离→隔离病房或床旁设置明显的隔离标识→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穿隔离衣等→加强手卫生→ 环境清洁与消毒→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患者标本送检及监测→ 解除隔离→ 终末处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1.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或其周围区域进行医疗活动时所产生的、经确认为新发生或加重的感染。

多重耐药菌是指已具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CRE)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1)建立院感管理与防控专项机构:医院应建立院感管理与防控专项机构,明确机构职责和组织架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化工作人员。

(2)制定院感管理制度:医院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套完整的院感管理制度,涵盖院感防控策略、防控措施、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等。

(3)严格的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确保洗手程序的正确执行,医务人员在处理有可能污染的物品、环境、患者等之前应进行手卫生。

(4)常规隔离措施:对患有多重耐药菌的患者、携带多重耐药菌的人员、病原菌感染者等进行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废物管理制度:对医院产生的污染物、医疗废弃物等进行专门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6)监测数据收集:医院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院感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并定期发布感染数据,对感染病例进行及时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7)加强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墙报、宣传单、讲座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卫生意识及防护知识。

2.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环境清洁:医院内的地面、墙面、医疗设备、床位等都应该定期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2)医疗器械及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医疗器械使用后应严格消毒、清洗和灭菌,同时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3)细菌监测:医院要定期对环境、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细菌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4)患者的隔离:对于患有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应该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用药管理:医生要严格按照使用抗生素的规定用药,减少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

多重耐药临床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临床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临床管理制度
1.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防控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感染控制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院感科、
临床科、护理部、药剂科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指导、监督和评估医院内多重
耐药细菌感染的防控工作。

2.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政策
医院应该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范,包括严格的手卫生措施、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以减少多重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3.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MDR细菌感染监测系统,对患者、医务人员和医疗设施进行监测,发
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采取措施控制传播。

4.医疗器械消毒管理
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符合规范要求,避免MDR细菌通过
器械传播。

5.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制定抗生素使用规范,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避免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

6.隔离患者
对于已经患有MDR细菌感染的患者,要及时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传播
给其他患者。

7.培训医护人员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认识,增强
预防和控制能力。

8.开展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医院应开展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探究其传播规律、致病机制,为进一步加
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对医疗卫生工作造成了巨大挑战,需要医院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防控机制和管理制度,减少多重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
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感染(Multi-Drug-Resistant Infection,MDR)是指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情况。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疗机构内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管理和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检测与筛查、感染控制、宣教与培训等方面介绍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首先,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检测与筛查制度。

对于入院患者,应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筛查,包括核酸检测、培养检验等。

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如长期住院或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加强筛查频率。

同时,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包括对重要部位(如手卫生器、输液设备、洗手间等)进行微生物培养检验,以及对医务人员的采样检测。

通过检测与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其次,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

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包括单独隔离、限制探视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医务人员在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宣教,确保医务人员正确洗手并遵守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实施消毒制度,对各个环境进行规范化的消毒,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宣教与培训。

针对医务人员和患者,应进行相关宣教,如正确使用抗生素、手卫生的重要性等。

宣教内容可以通过知识讲座、宣传册等形式进行传播。

此外,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包括手卫生培训、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等。

通过宣教与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控意识,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最后,医疗机构应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包括多重耐药菌的种类、感染发生率等。

此外,医疗机构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及时报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以便于国家和地方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

有关管理措施如下:
一、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需要手术时,手术医生必须通知手术室做好隔离措施。

手术通知单须注明隔离种类和感染诊断。

二、手术安排在单独手术间或者最后一台进行,手术间内物品设备力求简单、实
用,并挂隔离标识。

三、控制人员数量及出入手术间频次。

参加手术人员应明确分工,谢绝参观实习,
减少传播。

四、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接触患者前后、周围环境后及摘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
手卫生消毒。

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在进行有产生飞沫的操作或接触创面、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等时,巡回护士及麻醉医生应穿隔离衣、带手套。

器械护士、手术医生应穿防水手术衣,必要时加戴防护镜或防护面罩。

六、手术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用毕医疗废物放置于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密闭运送。

锐器置于锐器盒里。

七、直接接触病人的非一次性物品使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八、手术标本用防渗漏的密闭容器,加入10%的甲醛固定后送检,防止污染周围
环境。

九、手术结束后物体表面、仪器设备、手术间地面以及运送病人的推车表面用
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十、术毕手术间自净30分钟后方可再次使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多重耐药菌定义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三、多重耐药菌监测范围1. 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3.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4.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或CRABA);5.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或CRPAE);6.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7.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四、组织架构与职责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定和修订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监督、指导临床科室实施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

2. 临床科室:负责实施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时报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参与培训和感染控制活动。

3. 微生物实验室:负责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检测,报告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参与培训和感染控制活动。

4. 药剂科:负责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提供抗菌药物信息,参与培训和感染控制活动。

五、预防和控制措施1. 临床科室应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及时发现和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

2. 微生物实验室加强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判断并向临床反馈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3. 药剂科应根据微生物实验室的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和滥用。

4. 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和能力。

5. 临床科室在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后,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住院期间感染的疾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传播,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 严密的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监测各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率、种类、耐药性等,并及时报告和分析结果。

2.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教育,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如频繁洗手、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3. 有效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应严格执行环境清洁和消毒规范,包括对病房、手术室、器械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或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存在。

4. 严控抗生素的使用: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指南,规范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开具和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 隔离感染患者:对已经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医院应将其隔离,以防止其传播给其他患者。

隔离措施包括单人房间、独立洗手间、专用器械等,同时医务人员在与感染患者接触后需进行严格的手卫生。

6. 提高患者的自我卫生意识: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避免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7.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控制水平。

以上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一些制度措施,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同时,医院应与各级卫生部门和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2)多重耐药菌是目前医疗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医院感染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每家医院都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____字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内容。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引言多重耐药菌(MDR)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其存在对医疗机构和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医院感染是导致MDR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对于控制和预防MDR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包括感染控制措施、个人防护指引、感染监测与报告机制以及培训和宣教等方面的要求。

2. 感染控制措施2.1 感染源控制•尽早识别和隔离MDR感染患者,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如单间隔离或集中隔离。

•定期检测多种临床标本(如血、尿、伤口分泌物等)进行MDR感染的筛查。

•严格控制医护人员和访客的进出感染区域,限制感染传播风险。

2.2 手卫生•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并鼓励医护人员、患者及访客勤洗手。

•强调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包括正确的洗手步骤和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2.3 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确保医疗器械的正确清洁、消毒和灭菌过程,确保无菌状态。

•根据不同的器械类型和使用需求,采用合适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2.4 环境清洁与消毒•室内的公共区域和病房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物体和表面。

•使用有效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对感染易发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2.5 防护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并指导正确使用。

•鼓励医护人员按照规范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接触MDR患者时。

3. 个人防护指引3.1 常规防护要求•医护人员和接触MDR患者的工作人员应经常进行手卫生,并按照规范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遵循医院的感染控制政策和规章制度,如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更换要求等。

3.2 医护人员的衣着和行为•医护人员在接触MDR患者时,应穿戴一次性防护服,确保个人和患者之间的有效隔离。

•在接触MDR患者后,要及时更换和处理防护装备,避免交叉感染。

3.3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护人员应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方法执行手卫生程序,包括洗手和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5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5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1.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指定“抗菌药物专家咨询小组”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专家队伍”,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针对院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各个重要环节,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2.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1)微生物实验室监测目标:①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②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③ESBLs(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的细菌)。

④PDRAB(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等。

(2)诊断与报告: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学的诊断。

因此,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从而做好治疗、消毒、隔离等工作,以防止扩散、流行。

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患者所在科室。

②各病区医师或护士发现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③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目标性监测时发现与诊断。

④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3.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除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2)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①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可实施床边隔离,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②在隔离病房门口放置一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出病房前洗手。

③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在床头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

④必须尽量减少与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由于MDRO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得医院感染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MDRO的传播,医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感染管理制度。

一、感染管理团队医院应成立由感染科医生、感染控制护士、药剂科医生、微生物实验室医师和临床药学医生组成的感染管理团队。

该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管理制度,治疗和预防MDRO感染。

二、感染防控培训医院应定期开展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MDRO的认识和预防感染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隔离措施、环境清洁消毒等。

三、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应设立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MDRO感染的发生情况。

监测应包括感染发病率、MDRO感染的类型和分布、MDRO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等。

医院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感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患者筛查与隔离医院应制定明确的MDRO患者筛查和隔离措施,筛查原则包括入院前筛查、感染易发科室或病区筛查、与MDRO患者共病房患者筛查和高危因素患者筛查。

对于检出MDRO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防止其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

五、环境清洁消毒医院应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在感染易发科室或病区,要定期进行深度清洁。

同时,医院应确保消毒剂选择正确、使用方法正确,以保证清洁消毒的效果。

六、手卫生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教育和监督。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并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患者和家属也应得到手卫生的指导,加强自我保护。

七、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应建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制度,包括制订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指南,推行预防使用和适度疗程使用原则,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减少MDRO的发生。

八、定期评估与质量改进医院应定期对感染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包括对感染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弥补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和提升感染管理水平。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

any Logo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 1、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 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 的消毒隔离措施。
❖ 2、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总务部门定期对空调通风 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 度及防控
目录
1 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及防控 2 重点感染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any Logo
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及防控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any Logo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 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 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any Logo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
❖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
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 消毒。
any Logo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 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 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五篇范例)可修改全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五篇范例)可修改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五篇范例)第一篇: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各临床医生要有主动搜索多重耐药菌的意识,及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多重耐药菌的培养。

2、院感科对微生物培养结果及时跟踪,若发现有多重耐药菌(主要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耐亚胺培兰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立即通知临床科室医务人员。

3、临床科室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将该病人转到单独房间或同类病人房间。

并挂隔离标识。

4、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5、严格执行手卫生,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此类病人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

6、临床医师应并做好抗菌药物选择,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时刻关注该病人的治疗效果,若有需要,可向相关人员提请会诊。

7、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

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

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8、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或器械(如轮椅、担架、摄片机、心电图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立即消毒处理才可给其他病人使用;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消毒。

9、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嘱探视者执行洗手或手消毒。

10、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他们做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

在把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医学资料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医学资料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9〕5号
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临床特点
MRSA是目前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 85%的MRSA发生在医疗机构(医院感染
)。 流行趋势: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资料:2019-2019年 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且可以水解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 而产生耐药作用。
ESBLs的耐药基因编码经常和其它耐药基因 联结,如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耐药基因, 因此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产生耐药。
ESBLs的治疗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派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派酮/舒巴坦 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亚安培南(泰能) 头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西丁(头霉素)
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 –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
在人体的皮肤表面、结膜、口腔、呼吸道、胃肠 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也常常可以分离到。
AB生存能力强,在干燥物表上平均生存时间 分别为27天左右。该菌耐低温、湿热和紫 外线,对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强。
• AB是院内感染常见机会致病菌之一,主 要侵犯免疫抑制、身体虚弱以及有严重疾 病的患者,尤其是ICU 的患者。
的0.3%增加到2019年24%。
我国医院感染监控中心资料:
– 2019-2000年VRE占肠球菌的4.29%, – 2019年7月占VRE占肠球菌的6.5% – 2019年CHINET网(统计图)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出现耐药性的菌株,其感染和传播会给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制度和防控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制定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相关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确保每个流程的操作规范化,例如标本采集、传染病报告等。

2.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成立由感染控制专家、医疗护理人员、实验室专家等组成的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感染管理制度。

3.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内的感染事件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感染源并采取相应措施。

4.加强培训和宣传:定期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5.建立联防机制:与公共卫生部门建立联防机制,进行信息共享、合作联防,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和控制。

二、感染防控措施1.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相关操作规程,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2.强化环境清洁消毒:医院环境应定期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保持洁净度;对患者隔离病房、操作室等特殊区域进行更加严格的清洁消毒。

3.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医院应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合理开展药物使用评价和监测,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4.强化患者隔离:对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隔离,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带负压的隔离病房、个人防护用品等,避免交叉感染。

5.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教育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遵守感染防控措施,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6.加强感染控制的技术手段:应引入先进的感染控制技术手段,如基因测序技术、分子流行病学等,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诊断和防控水平。

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一、多重耐药菌诊断报告制度1.报告责任科室及责任人:检验科及临床科室为MDRO诊断报告的责任科室,检验科收取报告的人员及临床科室管床医生或科主任为报告责任人。

2.检验科结果确定后立刻报告临床科室,并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解释,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将MDRO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便第一时间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阻断传播。

3.临床科室确定为MDRO医院感染病例,及时网络上报。

填写《多重耐菌感染患者登记表》并上报。

4.检验科、临床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建立MDRO报告登记本。

二、多重耐药菌监测制度1.监测人员:主管医生对可疑或有明确感染者,需隔日连续2次做检验,结果回报后立即分析感染或定植细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决定用药,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护士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检标本。

2.监测对象:重点部门包括内科、合并症科、神经内科、酒依赖科、老年精神科等。

重点人群包括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留置管道的患者、接受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三、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1.临床医生依据病原学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盲目用药。

按照分级使用权限用药。

原则上尽量选用窄谱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并做到及时准确诊断,正确选用抗菌药物,选择最佳给药途径,使用适当剂量,确定适宜疗程,避免滥用产生耐药菌株。

2.护士应按规定时间给患者用药,认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提供停用或换药的依据,以最大限度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缩短用药时间。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SOP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SOP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
• 一、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
• 二、特殊病原体医院感染紧急控制
一、多重耐药菌( MDRO)定义
•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 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 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 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MRSCON—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碳 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AMPC—产 头孢菌素酶株 、PRSP—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多 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 结核分枝杆菌等。
• 2、处置观察:将病人尽可能收住病房端头 的隔离单间内,实在无条件时一定要做好 床旁严格隔离,一旦有病床及时隔离到单 间内;立即在病人伤口处采样,送检验科 作涂片与细菌培养检测;并及时采取相应 的抗厌氧菌感染清创术;严密观察病人伤 口愈合情况(包括色泽、气味、温度)。
• 3、检测报告:检验科一旦涂片发现可疑革 兰氏阳性粗大杆菌或细菌培养发现厌氧菌 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和报告感控 科。
• (3) 在其住院期间,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 必需的可复用器械,按感染性器械单独消一洗一 消(灭菌)原则处置;
• (4) 接触病人的其他所有物品有明显标识,按传染 病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置、存放;
• (5) 病人的病房采取严格隔离,病人家属尽量减少 与病人接触,且不得进入其他病房;
• (6) 所有诊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与病人 接触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如VRE 应严格 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 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8、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 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 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9、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 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 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 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 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 行手卫生。
4、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 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 措施。
5、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 床旁隔离。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6、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 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 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 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 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加强微生物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早期检 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根据监测结 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加强对从其他医院转入者及易感者的检查, 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 下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如气切患者、住院 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 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医发[2011]5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生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医发[2011]5号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和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清洁与消毒工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 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 耐药的细菌。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复杂性、 难治性等
(三)主要感染类型:泌尿道感染、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 相关血流感染等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四)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常见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 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二)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诊疗
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ICU 、 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 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 的清洁、消毒。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 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 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 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 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 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 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 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 即消毒。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1、必须实施隔离措施,隔离房间应当有 隔离标识。在床牌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 离(பைடு நூலகம்色)标识。
2、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 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 一房间。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3、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 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 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 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 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 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 和感染趋势等。
多重耐药菌的诊断与报告
(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时及时电 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目标性 监测的及时发现与诊断。
(三)确诊为医院感染的必须在24 小时 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 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 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 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 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 险因素。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 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 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 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三)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
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 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 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四)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 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 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 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 门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 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患者隔离期间要 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 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主要内容
一、相关文件: 2011年:卫办医政发[2011]5号:卫生部办公
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2008年:卫办医发[2008]130号:卫生部关 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三、多重耐药菌的诊断与报告 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五、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