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城市化、郊区化

城市化、郊区化

2015/10/17
30
Barnsbury London, Supergentrification
2015/10/17
31
其他形式的绅士化
学生绅士化 商业绅士化
Studentification
Commercial gentrification (boutiqueification or retail gentrification) Tourism gentrification
二、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

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演变的过 程。其中,霍尔(P.Hall)的城市演变模型堪称经典。他把一 个国家分为都市区(中心市和郊区)、非都市区(传统农村地 区)。

(1)流失中的集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大城市的 发展。中、小城市吸引人口的能力较弱。中心市吸引部分周围 郊区和农村地区迁出的人口外,还有人口流失迁往大城市。
2015/10/17
10
4、其他部门扩散与城市化
如文教科研单位(这里专指高等院校、科研机 构)、特殊病院、苗圃、墓地等。
50年代,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第一波的高校建
设高潮,即在当时城市边缘地带兴建高校科技 园区。
90年代末以来,出现规模更大的“大学城”建
设。
广州大学城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 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 围岛及其南岸地区, 城市规划范围约43.3 平方公里,可容纳学 生18-20万人,总人 口达35-40万人(包 括村镇人口),相当 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 市。
2人口演化过程

彼得· 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五个时期六个阶段)
非都市区
首位城市体系
一般城市体系
2.绝对集中

美国的郊区化历程以及后郊区的特征

美国的郊区化历程以及后郊区的特征

同景 呈
要的借鉴意义 。

杉矶发生这种 重大的空 间变革 究其更深层的原因不是 因为小
汽车 的出现 ,而是 因为郊区化理念及其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
种模式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 ,郊区也在扩展。在中国郊 区 化发展的背景 、 推动力和形态都与美国的郊区化 发展 区别很 大, 纵然如此 , 研究美 国的郊区化也对我国的城 市发 展有 重 经典 的现代大都市的特征是高楼林立 , 高密 度和喧 嚣动 荡 。而郊 区化是城 市的要素转移或分散到郊区的过程 , 消除
并且具有 了商业和工业 的功能 , 越来越重要的服务业也开始
级认为不同社会地 位需 要地域上 的区别。 这种理念认为城市 是罪恶的大本营 , 市空 气是浑浊 、窒息的 ,人们大量的逃 城 离城市。 而这个年代 , 并不是所有的中产 阶级都居住在郊 区 ,
郊区仅仅作为居住 区而 已, 人们参加重要的活动需要到城市 去。这里把洛杉矶作为郊区化的典型 , 传统的大都市的城 市 结构是 同心 圆模式 的, 城市各个地 区之 间的联系需要通过市 中心 才能发生 。 而洛杉矶一开始就表现 出不同于传统大都 市
关系 ,他们想要强调的是空地 的计 划性 和景观维度 。 自二战以来 ,郊 区形态 、功 能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 。
民的共同记忆 。中心和 边缘 的混合 ,郊区对城市 中心 区的入 侵 ( 如最先在郊 区出现 的购物 中心在城市 中心蓬勃发展 ) 使
这种状况的出现导致了美国70年代和80年代的城市危机出现了很多种族和民族政治运动少数民族特别是黑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善
美 国的 郊 区化 历 程 以及 后 郊 区 的特 征
马 栋

美国城市郊区化

美国城市郊区化

许多美国人都住在城市的郊区,而并不住在市中心。

郊区的住宅,生活条件往往更为优越,吸引大批中产阶级前往居祝对美国城市的这种郊区化趋势,?各种评论。

本文介绍了这种郊区化发展的起源。

私营建筑公司在其中发挥了创造潮流的作用。

莱维顿(Levittown)在美国是一个著名的词,指的是莱维特父子建造的郊区城镇。

这种城镇的发展,引起了美国城市化格局的重大转变,大大促进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

二战结束以后,大批美国大兵返回国内。

这批人可为数不少,超过1600万,而且大多是年轻力壮之辈。

在战场上厮杀了几年以后,他们回到家乡,该建设自己的小日子了。

他们要结婚生子,要拥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住房。

1946年一年就出生了新生儿340万——这就是所谓的战后“婴儿潮”。

?么满足这突然爆发的对住房的大量需求呢?这成为了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时的美国,在住宅供应方面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数量严重短缺。

1930年代以来的经济危机及随后的世界大战,使得可用于建造住宅的资源数量大大减少。

房地产商或者破产,或者转行,新屋建造数量很少。

那些退伍的大兵,拿着为数不多的退伍金,想要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中购买住宅,基本上是痴心妄想。

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暂时和父母挤在一起居祝这时,美苏之间的冷战也正愈演愈烈。

在这种背景下,能否为人民提供足够多足够好的住房,就非常重?,具有制度竞赛的意义。

杜鲁门总统宣称:“在证明我们的民主体制可以为我们的人民提供像样的住房以前,我们怎么能指望在欧洲推广民主呢?”而所谓“像样的住房”,在美国人看来,就是独立的带院落的住房。

这种住房区别于苏联那种集中居住的公寓式住宅。

美国人讽刺那种集中式的住宅是“巢穴”。

杜鲁门总统设法说服国会,向建筑业投放了几十亿美元的财政拨款,推动住宅业的快速发展。

这笔钱主要用于帮助退伍军人获得低息贷款。

莱维特父子机敏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会,他们抓住了这个机会,投身住宅建造业。

战前,莱?特父子就曾从事住宅业,并取得了成功。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_国际政治论文.doc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_国际政治论文.doc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_国际政治论文人口减少了10%,每个城市的内层郊区丧失人口在3-10万之间。

(注:KennethT.Jackson,CrabgrassFrontier:TheSuburbanizationoftheUnitedStates(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p.234.)那些宅地宽敞、环境优雅的中上阶层的郊区进一步向着外层郊区扩展。

二、就业的郊区化进程自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来,城市日益成为美国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要依托。

但随着美国人口的大举郊迁,美国经济活动的重心也从城市向郊区偏移,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乃至企业的办事机构纷纷到郊区安家落户。

最先向郊区转移的经济活动是制造业,然后是商业、服务业和企业办事机构等。

随着经济活动的郊区化,中心城的功能和地位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1.制造业的郊区化随着美国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工业企业的集中出现了许多不经济因素,如地价的上涨、税收的加重、设施的老化、环境的污染、交通的拥挤,加之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美国经济向后工业经济的转变等,使工业生产在内城的聚集受到了限制,而汽车运输的发展则为工业向郊区的扩散创造了条件。

所以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美国制造业以更快的速度由中心城向郊区转移,工业卫星城和工业园区普遍建立起来。

早在19世纪末,传统工业就已在郊区建立了众多的卫星城,这是工业郊区化的最早表现形式。

进入20世纪以后,郊区工业园区的发展成为工业郊区化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到1940年美国的郊区工业园区增加到35个。

战惑,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工业园区在郊区大批地涌现出来。

到70年代初,美国的工业园区达2500个以上。

1972年,仅芝加哥大都市区的工业园区多达356个。

(注:R.J.Johnston,TheAmericanUrbanSystem:AGeographicalPerspective(NewYork:St.Martin’sPress,1982),p.208)郊区工业园区的发展与战后人们观念的转变有关。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_国际政治论文_2.doc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_国际政治论文_2.doc

区的蔓延。

不仅如此,战后美国还大力修筑高速公路,加速了市郊之间的通勤,还实行了鼓励居民到郊区定居的住宅抵押保险制度和补贴制度,因此,美国的郊区化在战后呈爆炸式或蔓延式的膨胀,住宅和人口密度很低。

这种郊区化模式被称为“美国模式”。

(注:PhilipC.Dolceed.,Suburbia,TheAmericanDreamandDilemma(NewYork:AnchorPress,1976),p.169.)再次,美国和西欧国家中心城的命运不同。

美国城市在郊区化的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中上阶层,税收基础受到严重削弱,而穷人和少数民族却不断向中心城汇集,福利负担加重,财政开支捉襟见肘,城市设施不断老化,因此中心城日益呈现出衰败的迹象。

战后欧洲城市虽然也出现了郊区化现象,但由于郊区化速度缓慢,而且城郊没有出现穷人和富人在市郊布局上的分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所以中心城并未表现出衰败的迹象。

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还与欧美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欧洲城市有一个悠久的规划传统,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严格的规划,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而在美国则个人主义盛行,当中心城生活恶化时,人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便一走了之,再也不关心中心城的命运,任凭城市衰败。

美国还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反城市文化传统,而欧洲人则认为文明是城市的产物,欧洲每一个大城市几乎都是一个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魅力,人们不可能让一个象征着本民族文化的大城市衰落下去。

所以,欧洲的许多城市虽然在二战中被摧毁却能复兴,而美国城市虽然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却如同遭受了战争的浩劫。

从政策角度来讲,美国政府对城市发展向来持自由放任政策,不仅如此,战后美国的住宅政策、免税政策和高速公路建设等还对美国郊区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欧美地方政府体制的差别也导致了各自城市的不同命运。

欧洲城市政府的权限较大,有权控制其周围乡村的发展,可以拒绝向其提供某些基础设施,如燃气、电力、排水和供水系统等,从而可以控制郊区的蔓延。

美国新城市主义

美国新城市主义

对比与反思
比较中西方的新住宅建设,可以发现一些相似性和不同点,可以对我们今后的住宅建设有所借鉴和启迪。
1. 中西方居民追求舒适、高质量的生活的目标一致
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人们都明显倾向于住独户的花园式住宅。中国人也不例外,传统中国人的住宅梦肯定也是别墅,这可以从历史上盛行一时的私家园林看出来。但是中国的人口和土地现状让这个梦的实现显得很遥远。事实上,过低的密度也存在问题,美国郊区化就是典型例证。针对我们的情况,完全可以借鉴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做法,探索出一条中高密度而又贴近自然的住宅新路。在这样的住宅里,丝毫不会有筒子楼或者高层塔楼的死气沉沉,而是生机勃勃的生态住宅。
新城市主义最有影响的经典之作是DPZ设计的滨海城(Seaside)。滨海城坐落于佛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海湾附近,海景非常优美。滨海城为了尽量使所有的住户都能够欣赏到海景,设计了两条放射性的主干路,通过社区中心广场将海景引向社区深处。
滨海城还特别注意公共空间的设计,通过典型TND模式形成完整的步行空间系统,中心是步行的城镇广场,广场周围有各种服务设施和商店,成为人群集中的空间。滨海城的住宅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尽量避免千篇一律造成的枯燥单调,而且尽量通过高密度来增加空间的围合感和活力,特别注意创造各种室内外交流的灰空间,将家居生活和公共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优美的海景是新居住模式的魅力所在,即使不住在海边,也可以通过亲切的步行空间,方便得到大海边的公共活动空间。
新城市主义是人类对于城市的一种新梦想,其理论来源仍旧是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新城市主义的奠基人是安德雷斯·杜安伊(Andres Duany)与伊莉莎白·普拉特(Eli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两人常一起发表作品简称DPZ.
新城市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就是传统邻里区开发(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和注重使用公交的邻里区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nment简称TOD)。虽然设计中侧重有所不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即建立公共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TND模式的重点在城市设计:社区规模是半径约400米(即5分钟的步行距离),街道间距是70-100米,邻里内有多类型的住宅和居民土地使用多样化;公建布置在人流集散地;住房的后巷作为邻里间社交活动的场所,是设计的重点之一。TOD模式由“步行街区”发展而来,同样强调混合土地用途,并以公共交通为规划原则。从交通站和商业组成的核心地区到社区边界不超过600米的步行距离。TOD社区将居住零售业、办公和公共空间组织在一个步行的环境中,并使居民方便使用有轨变通从而减少小汽车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交通拥挤和土地利用等不合理因素。同时通过公共快速交通组织起来的网络将多个TOD社区组织在一个合理的区域发展框架系统内,各个TOD社区之间保留大量的绿化开敞空间。鼓励步行和公共交通,是新城市主义解决小汽车交通带来的土地浪费的重要举措。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是指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周围的地区,形成了现代城市的郊区。

郊区化现象很普遍,观察全球的城市都有这种趋势,但美国的郊区化现象是最为显著的一个。

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在战后经济条件的支持下,人们想要获得更多的空间和住房条件。

由于土地资源丰富,房屋造价低廉,贷款利率低,人们能够以比城市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大的房屋。

这种条件将低收入家庭和普通家庭一起吸引到了郊区。

其次,美国的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的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汽车拥堵问题。

由于公共交通缺乏投资,城市中心拥挤不堪,道路状况不佳,人们越来越难以在城市中心生活和工作。

许多人选择居住在离市中心更远的地区,在乡村或郊区的聚落中找到更为宽敞、便捷且经济实惠的住房。

还有一些因素也推动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

其中包括城市中心威胁安全的犯罪率上升,社交娱乐设施的空缺,道路和公共设施的荒芜以及城市疏散计划的安排。

这些因素都迫使人们转向离城市更远的地区,以寻找新的居住区和生活方式。

在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一直支持着郊区化的趋势。

政府通过修建新的郊区公路,鼓励了个人汽车所有权的发展。

城市以外的土地开发商和发展商协助将农业和野地或已有一些聚落的人工交通往返频繁的区域营造成了住宅社区,推动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

虽然美国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已经很普遍,但是它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距离,往返时间较长、交通成本较高。

新建住宅对于基础设施和资源的需求也就越大。

此外,人们居住在郊区的生活依赖于购物中心和服务设施。

过度依赖购物中心会导致社区自给自足状况的衰退。

总之,美国城市的郊区化现象是在多方面的共同推动下发生的。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其带来的问题一定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解决。

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回顾及展望

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回顾及展望

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回顾及展望摘要:本文回顾了美国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的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过程。

美国的城市化和重大社会经济变革主要发生在19世纪,而美国的郊区化则始于20世纪,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加速发展。

尽管中美两国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是中国迟早也将经历先城市化,后郊区化的过程。

在未来中国的大都市地区,在城市化和郊区化两种力量的相互影响下,一个由便利交通和通讯基础结构设施支撑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必将最终形成。

关键词:城市化郊区化工业化移民都市区1引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又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

在1776年宣布独立以后,美国经历了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20世纪的后工业革命。

美国城市化水平由1790年的5%提高到现在的75%以上。

美国的城市发展从小到大,由集中到分散,最终形成了以都市区为核心的巨型城市带。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同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其他因素息息相关。

尽管如此,美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国家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本文首先回顾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接着集中讨论影响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的主要因素。

最后,文章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前景进行初步的展望。

2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2.1美国城市化概况美国是世界上面积第4大的国家,总面积为938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

美国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从1776年宣布独立至今仅有226年的历史。

但是,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

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1996年不变价格计算)为$32,653美元。

1910年以后,美国人口普查局用2,500人口作为界定是否为城市地区(UrbanPlace)的标志,200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更要求城市地区符合以下2项要求:第一,核心普查区内的每平方英里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非核心普查区内的每平方英里人口密度大于500人。

根据这一标准,美国的城市化速度很快。

1790年时美国是一个农业国家,13个独立州的总人口仅为390万人,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

当代美国城市化演变_趋势及其新特点

当代美国城市化演变_趋势及其新特点

当代美国城市化演变、趋势及其新特点The change,trend and latest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U rbanization in of US徐和平1ΠX U Heping 蔡绍洪2ΠCAI Shaohong(11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5;2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摘要】二战后美国城市化向郊区化或逆城市化阶段转变,人口、工厂、商店及各种机构从大城市中心迁移出去,在外围的郊区及小城镇重新定址。

在城市化演变过程中,由城市中心及郊区次级中心组成新型的大城市地区逐渐多中心化乃至无中心化,整个大城市地区支离破碎。

与此同时,城市系统趋于集群化,幅员辽阔的大城市地区经济经过分化与整合,城市化向非城市地区扩散与渗透,出现了新的城市化影响地区,对城乡地区构成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化演变;趋势;新特点【Abstract】Urburnization entered the stage of suburbanization or disurbanization in America after the W orld War T w o.The population,factories,stores and all kinds of organizations m oved to g o out from the city center,and settled in suburbs and towns outside the city.In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metropolitan area constituted by urban center and suburbs has gradually become polycenteric,and even had any centers.The whole metropolis has become fragmented.At the same time,the urban system has become aggregative points.A fter broad metropolitan area has been divided and integrated,urburnization has been scattering and permeating through countryside.【K eyw ords】The change of urburnization; T rend;I ts new characteristics【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二战后,美国城市化由聚集走向分散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给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由此吸引了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

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

【改革与发展】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徐和平(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0065;贵州财经学院,贵阳 550004)内容提要:二战后美国城市化进入了郊区化阶段。

人口、工厂、商店及各种机构从城市中心迁移出去,在城市外围的郊区重新定址。

郊区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郊区取代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美国社会经济重心也由城市移往郊区,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郊区化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教训深刻,值得后发展的国家认真汲取。

关键词:郊区化;经验;教训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133-04 二战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了郊区化阶段,郊区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吸引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日益突出,出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郊区化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1.城市化到郊区化的转变工业化之后,城市社会日益繁荣。

城市高楼林立、商店鳞次栉比,窗明几净,尤其是博物馆似的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象征着城市社会的富裕。

在城市聚集经济影响之下,制造业、服务业大规模地向城市聚集,提供了众多的经济机会,导致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流动。

社会流动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但人口及机构大量集中也带来了众多的城市问题,即现代“城市病”。

19世纪晚期起,美国城市病日趋严重。

城市空气与水源污染是这一时期公众最为关心的事。

美国工业心脏钢铁城市匹兹堡素有“烟城”之称,市区无数烟囱吐出滚滚的浓烟,天空雾气沉沉。

中西部的城市工厂则把废料直接排入河里,使清澈透明的俄亥俄河变成了黑色的河。

此外,城市拥挤、贫民窟蔓延、交通拥塞、犯罪猖獗、土地价格高涨等问题也趋于恶化。

日趋严重的城市问题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城市环境恶化导致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袭;城市环境嘈杂,居民心理压力增加;犯罪猖獗,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居民离心力增加。

郊区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人口因素
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使得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和各种政策的推动下,1920年代 美国就开始了中心城市人口的外迁过程,直到1950年代以来才成为大规模的现象。1950年美国郊区人口为402.3 万人,2000年达到1401.5万人;相应的郊区人口的比重,由1950年的26.7%增加到2000年的49。8%。从中心城市、 郊区和非都市区人口变化的过程来看,人口的增量主要分布在郊区。从1950年到2000年,人口增加了1300.9万人, 其中约有77%住在郊区。
不利影响
1
土地浪费
2
城郊矛盾
3
产业结构单一
4
阶层区域分离
5
城乡矛盾
土地浪费
郊区城市化是一种土地利用上更为粗放的过程。由于城市里私人的住房主要是单家独院的房子,层数不多还 有较大的空间,公寓式的住房并不多见。大多数中心城市的容积率并不是很高,因此对土地的利用粗放,容易造 成城市土地利用上的蔓延。虽然美国人自己对城市的蔓延有不同的认识,有的甚至认为不存在蔓延的问题。但是, 郊区城市化所带来的土地利用的粗放化是不争的事实。
郊区城市化
城市的郊区变成城市的现象
01 基本认识
03 表现形式 05 不利影响
目录
02 衍生问题 04 影响因素 06 发展启示
基本信息
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 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第208款给城 市化下的定义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 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影响因素

美国郊区化

美国郊区化

3.城市化的新阶段——郊区化时期(1920年至今)1920年以后,美国城市化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

不同于欧洲的郊区化,美国的郊区化是从城市核心向外自然扩展,其推动力是商业利益和消费偏好,即城市管辖范围随着微观个体包括各类企业、居民户、政府区位向郊区转移自然向郊区延伸。

另外,美国政府在此期间的洲际公路计划以及住房补贴政策也有力地推动了郊区化进程。

郊区化促进了美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同,缩小了城乡差别i也造成了老城中心的衰落。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中心的经济状况有所恢复。

以二战为界,这一时期可分为两阶段,即郊区化开始(1920年—1945年)和郊区化加速阶段(1945年至今)。

郊区化开始阶段(1920年—1945年)的特点可用图1说明:其中D x=D0e-bx 代表密度梯度公式,表示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与产业或人口密度变化的关系。

事实表明,与城市中心距离每增加一单位,产业或人口密度曲线以固定的百分比下降。

公式中参数b表示密度曲线的斜率。

图1是EdminMills用上述密度公式去拟合历史数据,得出的1910年—1963年各个时期的密度曲线斜率的变化趋势,可见密度梯度曲线在1920年—1945年间是逐渐趋于平坦的,即在这一时期,人口以及制造业的区位在市中心附近的集中的态势已经发生改变,距离中心比较远的区位越来越受到人口和产业的青睐,出现郊区化趋势。

从图1还可以看出,人口郊区化时间比较早,至少在1880年就开始了,而制造业就业的郊区化速度,在1920年—1948年间比较慢,随后加快。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人口以及产业郊区化趋势并不很明显。

相比较而言,1945年以后美国的郊区化更值得探讨。

二战后,美国大都市区的郊区化加速,有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市中心日益凸显的劣势所致,如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生活质量下降等。

这种观点认为郊区化的实质是逆城市化,强调市区与郊区的分离与对立。

但笔者认为,郊区化是由于美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产业结构、交通运输技术、通讯技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郊区优势日益凸显的条件下,城市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重新分布的必然结果,郊区化的实质是城市功能在地域上的横向延伸或大都市区化,其强调市区与郊区的联系与合作,符合美国郊区化发展现状。

美国郊区化

美国郊区化

美国郊区化第一章战后美国郊区化的发展及其特征.第一节战后美国的郊区化与大都市的横向扩张第二节美国城市郊区化的特征第二章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第一节交通方式的发展变化第二节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带动第三节核心家庭模式对郊区化的推动.第四节联邦政府对郊区化的推动.第三章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负面效应第一节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二节对郊区居民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影响第一章战后美国郊区化的发展及其特征第一节战后美国的郊区化与大都市的横向扩张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小汽车的逐步应用和推广,居民开始离开中心城区到郊区居住,美国开始了现代郊区化进程。

但在那个年代,居民往郊区移动的规模较小,购物、商业、办公区主要仍位于中心城区。

二战后是美国现代郊区化的新阶段,此时,美国不仅出现了居民移居郊区的高潮,而且经济活动也开始向郊区转移,在郊区形成了工业园区、办公园区、混合园区、就业长廊等不同类型的就业功能区。

由此,美国城市逐步实现了就业的郊区化,改变了大都市区的空间布局,使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由单中心逐渐转变为多中心。

二战后,美国有大量退伍军人需要住房。

从欧洲、太平洋或是从美国本土的军事基地专业复员的美国大兵,人数达到1600万。

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也对住房产生很大的需求。

人们在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积累起来的住宅需求于战后迸发出来,年轻人要组建家庭,现有的家庭要搬进新居,住宅需求急剧膨胀。

据粗略估计,美国当时迫切需要500万套住房。

由于联邦政府政策、美国家庭对住房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选择在郊区大规模建设住房。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莱维特父子公司建设的郊区城镇莱维敦(Levittown)。

莱维敦建造了3个,共有14万套住房,成为美国战后住房郊区化的代表,深受移居郊区的白人中产欢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于战后大量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移入以莱维敦为代表的郊区社区,20世纪50年代郊区人口迅速增长。

50年代郊区人口增加了1900万,增长率高达48.6%,而中心城市仅增加了630万,增长率只有10.7%。

美国史作业: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初探

美国史作业: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初探

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初探摘要:战后,美国的郊区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并达到高潮,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郊区化国家。

美国的郊区化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美国郊区化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美国;城市;郊区化一、研究沿革首开美国城市史研究先河的是以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

1916年,帕克发表《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首次阐明城市社会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方法。

受其影响,许多学者纷纷转向城市史研究,并于1925年出版了成果汇编《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由此奠定了美国城市社会史的基础。

历史学家涉足城市史研究较晚,直至20世纪韧,其研究的侧重点还主要是美国内政、外交、军事等同题。

虽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美国史家约翰麦克马斯特和爱德华钱宁早已提及城市研究的重要性,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30年代,“边疆学派”的创始人特纳首先提出有必要用城市来重新解释美国历史,并着手搜集资料,准备撰写“美国历史上城市的重要性”一文,可借最终未能完稿城市史研究之所以能在史学界获得学术地位,首先应归功于老施莱辛格等人的努力 1933年,老施莱辛格出版《美国城市的兴起》一书,强调城市在19世纪后半期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首次提出美国历史的“城市解释”;随后他又发表了“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一文,指出城市文明对美国生活产生的影响不亚于“边疆”,从而开创了史学界研究城市史的先河,被公认为史学界城市史研究的鼻祖。

20世纪前30年的研究成果,为美国城市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50年代,城市个案研究蓬勃兴起,“城市传记”成为城市史家主要的写作形式。

此时的成果最突出地体现在殖民地时期的城市与城镇、西部城市和南部城市三大领域。

布莱登堡是首倡殖民地城市研究的史学家,其著《荒野中的城市》和《骚动中的城市》集中研究了波士顿、费城、纽约、查尔斯顿和纽波特5个最大的殖民地城镇,对城市商业和经济增长、不断涌现的城市社会问题、市政模式及文化表症等进行了描绘,至今仍是重要的考著作。

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

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

一、“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的概念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suburbanization),是指由于城市中心区地租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城市中心区人口、产业外迁,形成相对中心区而言的城市离心化现象。

现代城市郊区化始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

与城市化的进展相适应,首先在欧洲南部和英国大城市的近郊,城市的因素不断增加,农村的因素逐渐衰减。

其后,郊区化浪潮席卷美国,并且更加突出,郊区化生活成为美国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

20世纪70年代,这种现象在日本出现。

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住宅需求压力使得居住用地向郊区扩展。

大城市圈和地方中心城市圈内的近郊城镇,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固定和对土地需要的增大,使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利用更加混杂。

近年来,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城市也出现了郊区化现象。

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活跃,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郊区经济的发展,郊区化问题也开始出现。

目前,我国的郊区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口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第三产业处于相对分散的阶段。

从宏观背景方面来看,中西方的郊区化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中国郊区化开始的时间比西方晚得多,但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来衡量又比西方超前。

从微观动力方面考察,则差异巨大:西方城市中心区的社会、环境状况恶化,对人口外迁产生推动作用;而中国城市是在土地市场化后,因功能置换带来的旧城改造推动人口和工业外迁,人们对城市中心区仍怀眷恋之情。

西方城市人口外迁主要是追求良好的居住环境;中国居民则主要是为扩大住房面积,改善基本的社会空间。

郊区化在西方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在我国,虽属自愿但主要是有组织的被动的过程和行为。

郊区城市化(suburban urbanization),是不同于城市郊区化的又一重要概念。

它是指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

具体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的工作领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变化的职业转换过程和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美国新城市主义

美国新城市主义

美国新城市主义美国新城市主义(New Urbansism)首先是由于城市中心区过于密集和环境恶化产生的。

美国城市不仅是工业化初期遗留的问题,更多的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急剧膨胀的现代主义城市。

美国没有中世纪老城的束缚,所有大城市便迅速建成一批“国际式”的高层建筑。

60年代以后,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掀起了对现代主义城市的批判,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推崇功能分区的同时,消灭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

而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

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

新城市主义的另一个对立面是美国在大都会衰落过程中产生的郊区化住宅,这些住宅都是一些低密度的独户住宅,他们沿着树枝状道路蔓延开去,极其浪费土地,并且没有公共交往空间,缺乏人情味。

新城市主义是人类对于城市的一种新梦想,其理论来源仍旧是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新城市主义的奠基人是安德雷斯·杜安伊(Andres Duany)与伊莉莎白·普拉特(Eli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

两人常一起发表作品简称DPZ.新城市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就是传统邻里区开发(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和注重使用公交的邻里区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nment简称TOD)。

虽然设计中侧重有所不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即建立公共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

TND模式的重点在城市设计:社区规模是半径约400米(即5分钟的步行距离),街道间距是70-100米,邻里内有多类型的住宅和居民土地使用多样化;公建布置在人流集散地;住房的后巷作为邻里间社交活动的场所,是设计的重点之一。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以及其特点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以及其特点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以及其特点按照技术条件、发展速度及其不同特点,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可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以1920年为界,此前为近代郊区化时期,此后为现代郊区化时期。

美国近代郊区化以有轨交通为主要技术条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以近郊的发展为主。

而现代郊区化的主要技术条件是汽车和公路的发展,发展进程突飞猛进,以远郊的发展为主。

美国现代郊区化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0年到战后初期,是郊区化的加速发展和波动阶段;第二个阶段为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是郊区的爆炸式发展阶段,郊区人口在美国人口中逐步居于主导地位;第三个阶段为70年代至今,是后郊区化阶段,郊区的异质性逐步增强。

一、美国人口的郊区化进程1.美国现代郊区化的开端和波动阶段郊区化并非美国现代城市所特有的现象,而是早在近代时期就已出现并且势头日趋强劲。

但由于种种原因,美国近代郊区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而1920年以后,由于私人小汽车的广泛应用、高速公路的逐渐形成、经济结构向后工业经济的转变、联邦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郊区对中心城兼并的抵制等原因,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

在20年代以前,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要高于郊区。

比如在1900-1910年和1910-1920年,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和%,分别高于郊区的%和%,这说明美国人口仍以向中心城的集中为主。

然而在20年代,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而郊区为%,后者超过前者近11个百分点。

此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中心城,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美国人口的分布开始由以集中为主转变为以分散为主。

所以20年代是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的开端。

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郊区化的速度放慢,但人口增长率仍然高出中心城个百分点。

到40年代,郊区化的速度回升并超过20年代。

这一阶段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呈现出加速发展和波动性两个特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2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郊区占人,中心城占人。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到纽约来的国内朋友常会问起纽约市有多大面积和多少人口。

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一是行政区域上的小纽约,如果按照纽约市政府的官方统计,纽约市面积为930平方公里,2000年的纽约人口为800.8万人。

二是人们概念中的大纽约,大纽约地区除纽约市所属的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昆士和斯坦腾岛5个区外,还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个县市,面积为324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80万。

纽约作为世界特大都市之一,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

由于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所以纽约又自封为世界的首都。

同其他美国城市一样,纽约也是通过走城市化道路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的,其变迁过程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先实行城市化,然后再由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

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纽约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纽约市是1898年由曼哈顿等五个区合并而成的。

其实,合并建市的设想早在1898年之前就已经萌发,但真正落实却等了很长时间,先是曼哈顿和布朗克斯合并,形成了人口最多的纽约市,随后又把美国当时第四大城市布鲁克林及昆士和斯坦腾岛一起并入了纽约市。

合并后的纽约市占地面积930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城市,人口约336万,仅次于英国伦敦。

纽约各区合并建立世界级大都市可以说是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

19世纪末,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纽约周边农村地区的农业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纽约市迁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纽约城市化的进程。

统计资料显示,1860年到1910年期间,美国城市人口增加了七倍,而农村人口仅增加了一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程度。

纽约同美国其他城市一样经历了快速变迁,乡村人口以及工厂纷纷向纽约聚集,纽约的城市规模迅速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按照技术条件、发展速度及其不同特点,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可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以1920年为界,此前为近代郊区化时期,此后为现代郊区化时期。

美国近代郊区化以有轨交通为主要技术条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以近郊的发展为主。

而现代郊区化的主要技术条件是汽车和公路的发展,发展进程突飞猛进,以远郊的发展为主。

美国现代郊区化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0年到战后初期,是郊区化的加速发展和波动阶段;第二个阶段为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是郊区的爆炸式发展阶段,郊区人口在美国人口中逐步居于主导地位;第三个阶段为70年代至今,是后郊区化阶段,郊区的异质性逐步增强。

一、美国人口的郊区化进程1.美国现代郊区化的开端和波动阶段郊区化并非美国现代城市所特有的现象,而是早在近代时期就已出现并且势头日趋强劲。

但由于种种原因,美国近代郊区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而1920年以后,由于私人小汽车的广泛应用、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形成、经济结构向后工业经济的转变、联邦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郊区对中心城兼并的抵制等原因,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

在20年代以前,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要高于郊区。

比如在1900-1910年和1910-1920年,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35.5%和26.7%,分别高于郊区的27.6%和22.4%,这说明美国人口仍以向中心城的集中为主。

然而在20年代,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23.3%,而郊区为34.2%,后者超过前者近11个百分点。

此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中心城,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美国人口的分布开始由以集中为主转变为以分散为主。

所以20年代是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的开端。

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郊区化的速度放慢,但人口增长率仍然高出中心城8.7个百分点。

(注:DonaldN.RothblattandDanielGarr,Suburbia:AnInternatio nalAssessment(London:GroomHelm,1986),p.4.)到40年代,郊区化的速度回升并超过20年代。

这一阶段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呈现出加速发展和波动性两个特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2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郊区占40.7人,中心城占59.3人。

虽然中心城人口的增加仍然多于郊区,但郊区所占新增人口的比重比前两个年代有显著提高,从27.9%和28.4%猛增到40.7%。

30年代,郊区所占的比重更大,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郊区就占59.2人,即接近60%,而中心城只占40.8人,(注:AnthonyDowns,OpeningUptheSuburbs:AnUrbanStrategyforA merica(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73),p.199.)郊区所占比例已大大超过中心城。

由此可见,20和30年代是美国郊区化发展的转折时期,此后,无论从人口增长率来看,还是从新增人口占大都市区的比重来看,郊区的发展速度都超过了中心城,郊区在大都市区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美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

30年代和40年代初期,由于大萧条和二战的影响,美国的城市化和郊区化几乎都处于停滞状态,表现出极大的波动性。

比如,纽约郊区在20年代的增长率为67.3%,30年代降为18.2%,芝加哥郊区从73.9%降为10.4%,克利夫兰郊区从125.8%降为13.0%,洛杉矶郊区从157.9%降为30.1%。

(注:DennisR.Judd,ThePoliticsofAmericanCities:PrivatePowe randPublicpolicy(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79),p.157.)尤其是住宅郊区的建设更是裹足不前。

这一时期的郊区化主要是靠工业在郊区的投资带动了人口的郊区化,因此表现出与20年代和战后繁荣时期的不同特点,即郊区人口的增加以下层工人为主,人口的异质性比较强。

而在20年代和战后繁荣时期,虽然工业的郊区化也带动了工人的郊区化,但郊区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社会中上层,他们为逃避城市生活的烦恼,而在郊区建立世外桃源式的居民社区,因而人口的同质性很强。

但由于该阶段郊区化进程的缓慢性,这种异质性对郊区人口的同质性特点并未产生重大影响。

2.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郊区的爆炸式蔓延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郊区化浪潮最为波澜壮阔的时期。

人们在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积累起来的住宅需求于战后迸发出来,年轻人要组建家庭,现有的家庭要搬进新居,住宅需求急剧膨胀,于是在郊区出现了美国有史以来最为繁荣的建筑热潮,郊区呈爆炸式蔓延开来。

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为郊区的蔓延创造了条件,许多住宅建筑公司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大量使用预制件,成批地建造住宅。

同时,这些大公司还从整体上对郊区社区进行统筹规划,学校、商店、娱乐、医疗、教堂等基础和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由于郊区社区的迅速建立,郊区人口急剧增长。

50年代美国郊区人口增加了1900万,增长率高达48.6%,而中心城仅增加了630万,增长率只有10.7%。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大城市还在对郊区进行大规模的兼并,否则,中心城的增长率将只有1.5%,而郊区则高达61.6%,郊区的人口增长率将为中心城的41倍以上。

(注:DennisR.Judd,ThePoliticsofAmericanCities:PrivatePowe randPublicpolicy(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79),p.159.)同时,大都市区的规模越大,郊区的发展速度越快。

比如,在3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中,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只有1.7%,而郊区为98%。

而在10万人口以下的大都市区中,中心城的增长率为26%,郊区为74%。

进入60年代以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有所降低,为26.8%,但仍然是中心城增长率6.4%的4倍以上。

(注:DonaldN.RothblattandDanielGarr,Suburbia:AnInternatio nalAssessment(London:GroomHelm,1986),p.4.)但是,如果从郊区所占大都市区新增人口的份额来看,60年代比50年代更高,50年代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中心城仅占23.8人,郊区占76.2人,而到60年代,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郊区竟占去了84人,(注:AnthonyDowns,OpeningUptheSuburbs:AnUrbanStrategyforA merica(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73),p.199.)美国郊区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到1970年,郊区人口达到756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7.2%,而中心城和农村人口各占31.4%,郊区人口超过了中心城和农村人口。

(注:CarlAbbott,TheNewUrbanAmerica:GrowthandPoliticsinSun beltCities(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1987),p .60.)可以说,美国已经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

3.70-80年代的后郊区化时代70年代,郊区化的发展速度放慢,郊区人口的增长率只有17.4%,(注:DonaldN.RothblattandDanielGarr,Suburbia:AnInternationalAssessment(London:GroomHelm,1986),p.4.KatharineL.Bradbury, etal.,UrbanDeclineandtheFutureofAmericanCities(Washington,D.C.:TheBrooki ngsInstitution,1982),p.1.)但这主要是由于郊区的人口基数不断扩大的结果,事实上,郊区化的水平仍在进一步提高。

由于郊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心城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

早在50年代,一些大城市就开始出现人口减少的现象,比如波士顿和圣路易斯人口各自减少了13%。

(注:PeterHall,CitiesofTomorrow:AnIntellectualHistoryofUr banPlaningandDesignintheTwentiethCentury(Cambridge,Massachusetts:BlackwellPublishers,Inc .,1988),p.294.)1970年时人口为10万以上的153个城市中,到70年代中期有97%在减少,在这5年期间,这些城市的人口平均下降0.8%,其中有41个下降率超过6.5%。

东北部和中西部的某些大城市的下降速度更快,70年代纽约的下降率为11.2%,芝加哥为11.9%,底特律为21.3%,克利夫兰为24%,而圣路易斯竟下降了27.9%,即下降率达1/4以上。

(注: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由于中心城人口的减少和郊区人口的增加,美国人口郊区化的水平继续提高,1980年,郊区人口达到1.015亿,占全国的比例上升到44.8%。

(注:CarlAbbott,TheNewUrbanAmerica:GrowthandPoliticsinSun beltCities(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1987),p .60.)而在某些大都市区,郊区人口已占绝对优势,成为大都市区人口的主体。

7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郊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郊区人口的异质性也在不断增强,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

从近代以来,白人中产阶级核心家庭构成郊区人口的主体,老年人、未婚青年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很小。

但是,根据美国一个研究机构“城市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报告《郊区的灰化》,在1970-1976年期间,郊区老年人家庭增加了近1/3,而中心城只增加了10%。

与人们所传说的相反,老年退休者不是云集阳光带城市,而是在宁静的郊区寻求栖身之所。

到1980年,在62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48%生活于郊区,郊区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老年人社区,比如,罗斯穆尔—马里兰就是首都华盛顿西北部郊区的一个老年人社区,该社区共有2300套独立或半独立式的住宅,占地900英亩,居住着5000多位老年人,住宅区周围筑有护墙,附近还有各种商业、娱乐和医疗服务机构。

(注:PeterO.Muller,ContemporarySuburbanAmerica(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81),p.69.)就种族成分而言,其异质性也不断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