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原因
1950_2050年美国城市变化的因素分析及借鉴_上_
39【摘要】1999年末,150名美国城市问题专家总结了1950年到2000年影响美国城市发展的十大因素,同时预测2000年到2050年可能对美国城市产生影响的十大因素。
本文对此进行分析,重点是美国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城市的借鉴。
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教训是城市政策的重要性。
当今美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几乎所有问题,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能源、城市交通等,都和当时城市政策的失误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政策;中美比较;因素分析ABSTRACT: Over 150 American urban scholars iden-tified factors to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the US from 1950 to 2000, and predicted forces to American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50 years in 1999. The author analyzes these factors and highlights for Chinese plan-ners and decision makers the lessons that should be learned. The most important lesson is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policy, which contributes to all urban prob-lems experienced today and provides solutions for tomorrow.KEYWORDS: Urban policy; US-China comparison;Factor analysis人类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为了寻找规律,和不确定性作斗争。
城市规划的重要目的之一,同样是为了减少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
美国的郊区化历程以及后郊区的特征
同景 呈
要的借鉴意义 。
黎
杉矶发生这种 重大的空 间变革 究其更深层的原因不是 因为小
汽车 的出现 ,而是 因为郊区化理念及其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
种模式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 ,郊区也在扩展。在中国郊 区 化发展的背景 、 推动力和形态都与美国的郊区化 发展 区别很 大, 纵然如此 , 研究美 国的郊区化也对我国的城 市发 展有 重 经典 的现代大都市的特征是高楼林立 , 高密 度和喧 嚣动 荡 。而郊 区化是城 市的要素转移或分散到郊区的过程 , 消除
并且具有 了商业和工业 的功能 , 越来越重要的服务业也开始
级认为不同社会地 位需 要地域上 的区别。 这种理念认为城市 是罪恶的大本营 , 市空 气是浑浊 、窒息的 ,人们大量的逃 城 离城市。 而这个年代 , 并不是所有的中产 阶级都居住在郊 区 ,
郊区仅仅作为居住 区而 已, 人们参加重要的活动需要到城市 去。这里把洛杉矶作为郊区化的典型 , 传统的大都市的城 市 结构是 同心 圆模式 的, 城市各个地 区之 间的联系需要通过市 中心 才能发生 。 而洛杉矶一开始就表现 出不同于传统大都 市
关系 ,他们想要强调的是空地 的计 划性 和景观维度 。 自二战以来 ,郊 区形态 、功 能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 。
民的共同记忆 。中心和 边缘 的混合 ,郊区对城市 中心 区的入 侵 ( 如最先在郊 区出现 的购物 中心在城市 中心蓬勃发展 ) 使
这种状况的出现导致了美国70年代和80年代的城市危机出现了很多种族和民族政治运动少数民族特别是黑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善
美 国的 郊 区化 历 程 以及 后 郊 区 的特 征
马 栋
美国城市郊区化
许多美国人都住在城市的郊区,而并不住在市中心。
郊区的住宅,生活条件往往更为优越,吸引大批中产阶级前往居祝对美国城市的这种郊区化趋势,?各种评论。
本文介绍了这种郊区化发展的起源。
私营建筑公司在其中发挥了创造潮流的作用。
莱维顿(Levittown)在美国是一个著名的词,指的是莱维特父子建造的郊区城镇。
这种城镇的发展,引起了美国城市化格局的重大转变,大大促进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
二战结束以后,大批美国大兵返回国内。
这批人可为数不少,超过1600万,而且大多是年轻力壮之辈。
在战场上厮杀了几年以后,他们回到家乡,该建设自己的小日子了。
他们要结婚生子,要拥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住房。
1946年一年就出生了新生儿340万——这就是所谓的战后“婴儿潮”。
?么满足这突然爆发的对住房的大量需求呢?这成为了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时的美国,在住宅供应方面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数量严重短缺。
1930年代以来的经济危机及随后的世界大战,使得可用于建造住宅的资源数量大大减少。
房地产商或者破产,或者转行,新屋建造数量很少。
那些退伍的大兵,拿着为数不多的退伍金,想要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中购买住宅,基本上是痴心妄想。
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暂时和父母挤在一起居祝这时,美苏之间的冷战也正愈演愈烈。
在这种背景下,能否为人民提供足够多足够好的住房,就非常重?,具有制度竞赛的意义。
杜鲁门总统宣称:“在证明我们的民主体制可以为我们的人民提供像样的住房以前,我们怎么能指望在欧洲推广民主呢?”而所谓“像样的住房”,在美国人看来,就是独立的带院落的住房。
这种住房区别于苏联那种集中居住的公寓式住宅。
美国人讽刺那种集中式的住宅是“巢穴”。
杜鲁门总统设法说服国会,向建筑业投放了几十亿美元的财政拨款,推动住宅业的快速发展。
这笔钱主要用于帮助退伍军人获得低息贷款。
莱维特父子机敏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会,他们抓住了这个机会,投身住宅建造业。
战前,莱?特父子就曾从事住宅业,并取得了成功。
内城衰败
内城衰败美国城市郊区化初始于20世纪初年,但城市人口仍主要生活在城市中心区,“1920年,美国生活在郊区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5%,1930年和1940年仍只占19%和20%。
”至二战后,郊区化步伐日益加快,美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了大规模郊区化时代,,'1950年美国郊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至24%,1960年则暴涨至33%,1970年占37%”,全国郊区人口已超过居住在市区内的人口,形成继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以来的又一次历史性转折。
,'1980年郊区人口已占总人口的40%,到了上世纪90年代郊区人口在总人口中已过半”。
`美国已进入郊区化社会。
郊区化甚至一度被人们视为20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流。
但同时,城市中心区环境日益恶化,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人口密度高,大量黑人涌入,社会问题突出,城市凝聚力不断减弱。
随着美国郊区化的发展,白人中产阶级不断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区已成了那些以被低收入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所占据的拥挤的住宅为特色的地区的代名词,房屋破败、住房短缺现象呈恶性循环局面,城市中心地带即将变成贫民窟地区,美国出现了城市“郊区化”和“空心化”并存现象。
衰败的突出表现即是住房严重短缺,贫民窟现象严重,故联邦政府的复兴努力首先就是从住房开始入手。
二战前的胡佛和罗斯福政府也开始关注到了城市中心区的衰败,并实施了一些政策,为战后联邦政府大规模介入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奠定了基石,但目标仍主要是为了缓解失业而非改善住房和衰败状况。
首先,郊区化来自城市中心区内在的推力,是城市化的一个发展阶段。
当雄市中心区“达到一定规模,市区空间形成饱和,便不可避免出现人口外流、产业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心区人口日益膨胀,早在“1900年,纽约东区南部有部分地区每平方英里的人口密度已达到64万人”`,到1920年半数以上的人口已居住在城市,这导致了住房的紧缺,这一问题依赖人口的外迁来缓解。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到纽约来的国内朋友常会问起纽约市有多大面积和多少人口。
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一是行政区域上的小纽约,如果按照纽约市政府的官方统计,纽约市面积为930平方公里,2000年的纽约人口为800.8万人。
二是人们概念中的大纽约,大纽约地区除纽约市所属的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昆士和斯坦腾岛5个区外,还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个县市,面积为324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80万。
纽约作为世界特大都市之一,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
由于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所以纽约又自封为世界的首都。
同其他美国城市一样,纽约也是通过走城市化道路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的,其变迁过程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先实行城市化,然后再由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
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纽约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纽约市是1898年由曼哈顿等五个区合并而成的。
其实,合并建市的设想早在1898年之前就已经萌发,但真正落实却等了很长时间,先是曼哈顿和布朗克斯合并,形成了人口最多的纽约市,随后又把美国当时第四大城市布鲁克林及昆士和斯坦腾岛一起并入了纽约市。
合并后的纽约市占地面积930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城市,人口约336万,仅次于英国伦敦。
纽约各区合并建立世界级大都市可以说是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
19世纪末,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纽约周边农村地区的农业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纽约市迁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纽约城市化的进程。
统计资料显示,1860年到1910年期间,美国城市人口增加了七倍,而农村人口仅增加了一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程度。
纽约同美国其他城市一样经历了快速变迁,乡村人口以及工厂纷纷向纽约聚集,纽约的城市规模迅速膨胀。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孙群郎内容提要自20世纪初期美国大都市区形成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
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进程出现了“新”的现象,即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大都市区。
据此,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城市时代和大都市区时代行将结束,“非都市化”时代或“逆城市化”时代即将来临。
然而笔者认为,这种“非都市化”或“逆城市化”是城市扩张即郊区化进程的继续,是大都市区进一步膨胀的结果。
关键词城市化郊区化大都市区化逆城市化20世纪以来,美国的大都市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速度趋缓,甚至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而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则明显提高,于是,“逆城市化”论盛行一时,甚至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时代即将结束①。
但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就要准确把握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一、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概念是任何学术研究的基础。
因此,在探讨美国城市发展问题时,必须明确这样两组概念————————* 该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十五·211”项目“地域文明重点问题”的成果。
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逆城市化代表了美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向,从此,美国城市的时代行将结束,“逆城市化”和“非都市区化”将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布赖恩·贝里主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Brian J.L.berry,ed.,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伦敦1976年版;肯尼思·福克斯:《大都市区化的美国——美国的城市生活与城市政策》(Kenneth Fox,Metropolitan America:Urban.Life and Urban Policy in United States,1940-1980),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解决人口居住郊区化带来生活不便的合理化建议
解决人口居住郊区化带来生活不便的合理化建议一、人口居住郊区化中存在的问题1、城市的过分蔓延与环境效应的下降土地问题是城市的根本问题。
所谓住宅、交通、环境等条件的恶劣往往与空间有限有关。
从国外的住宅郊区化来看,郊区化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粗放的现象。
例如美国,由于郊区私人住宅以独门独院为主,层数不多且空间较大,公寓式住房并不多见,因此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效应下降。
在我国住宅郊区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期,由于缺乏系统规划,也存在类似现象,粗放型开发严重浪费了郊区资源,占用了大量耕地,同时也恶化了环境。
此外,由于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在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出现了一些规划与管理“真空”,部分城市甚至出现诸如“城中村”等现象,环境脏乱、市政设施不配套、治安混乱,造成许多社会隐患和城市问题,成为城市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2、道路交通和环境保护问题。
郊区居民往往以车代步。
而私人汽车的普及必然带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如北京,多年来被称为“摊大饼”的扩展方式,即以同心圆式向外蔓延,由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央大圆,与北苑、南苑、石景山、定福庄等14个边缘集团组成市区,向外环线不断扩张。
在同心圆模式下,由旧城演变而来的中央大圆承担着行政、商业、文教、医疗、旅游等主体功能。
由于环路上的车辆难以向周围道路疏散,加之边缘地区以居住为主要功能,居民早晚拥挤、往返于城市与郊区之间,使得公交、道路设施超负荷运转,交通系统不堪重负。
3、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隔离从国外经验看,郊区化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社会阶层在居住层面的分化与隔离。
居住分化的存在有一定的社会激励作用:有利于实现市场对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级差地租规律实现地块价值最大化等。
但居住分化与隔离也存在明显的负社会外部性:阻碍社会阶层交往;使低收入群体边缘化;引发社会矛盾等。
例如法国曾在许多城市郊区建立了大规模、整齐划一的居民公寓楼,“富人区”与“廉租区”泾渭分明,各阶层间缺乏融合与沟通。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是指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周围的地区,形成了现代城市的郊区。
郊区化现象很普遍,观察全球的城市都有这种趋势,但美国的郊区化现象是最为显著的一个。
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在战后经济条件的支持下,人们想要获得更多的空间和住房条件。
由于土地资源丰富,房屋造价低廉,贷款利率低,人们能够以比城市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大的房屋。
这种条件将低收入家庭和普通家庭一起吸引到了郊区。
其次,美国的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的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汽车拥堵问题。
由于公共交通缺乏投资,城市中心拥挤不堪,道路状况不佳,人们越来越难以在城市中心生活和工作。
许多人选择居住在离市中心更远的地区,在乡村或郊区的聚落中找到更为宽敞、便捷且经济实惠的住房。
还有一些因素也推动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
其中包括城市中心威胁安全的犯罪率上升,社交娱乐设施的空缺,道路和公共设施的荒芜以及城市疏散计划的安排。
这些因素都迫使人们转向离城市更远的地区,以寻找新的居住区和生活方式。
在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一直支持着郊区化的趋势。
政府通过修建新的郊区公路,鼓励了个人汽车所有权的发展。
城市以外的土地开发商和发展商协助将农业和野地或已有一些聚落的人工交通往返频繁的区域营造成了住宅社区,推动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
虽然美国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已经很普遍,但是它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距离,往返时间较长、交通成本较高。
新建住宅对于基础设施和资源的需求也就越大。
此外,人们居住在郊区的生活依赖于购物中心和服务设施。
过度依赖购物中心会导致社区自给自足状况的衰退。
总之,美国城市的郊区化现象是在多方面的共同推动下发生的。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其带来的问题一定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解决。
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回顾及展望
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回顾及展望摘要:本文回顾了美国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的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过程。
美国的城市化和重大社会经济变革主要发生在19世纪,而美国的郊区化则始于20世纪,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加速发展。
尽管中美两国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是中国迟早也将经历先城市化,后郊区化的过程。
在未来中国的大都市地区,在城市化和郊区化两种力量的相互影响下,一个由便利交通和通讯基础结构设施支撑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必将最终形成。
关键词:城市化郊区化工业化移民都市区1引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又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
在1776年宣布独立以后,美国经历了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20世纪的后工业革命。
美国城市化水平由1790年的5%提高到现在的75%以上。
美国的城市发展从小到大,由集中到分散,最终形成了以都市区为核心的巨型城市带。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同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其他因素息息相关。
尽管如此,美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国家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本文首先回顾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接着集中讨论影响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的主要因素。
最后,文章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前景进行初步的展望。
2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2.1美国城市化概况美国是世界上面积第4大的国家,总面积为938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
美国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从1776年宣布独立至今仅有226年的历史。
但是,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
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1996年不变价格计算)为$32,653美元。
1910年以后,美国人口普查局用2,500人口作为界定是否为城市地区(UrbanPlace)的标志,200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更要求城市地区符合以下2项要求:第一,核心普查区内的每平方英里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非核心普查区内的每平方英里人口密度大于500人。
根据这一标准,美国的城市化速度很快。
1790年时美国是一个农业国家,13个独立州的总人口仅为390万人,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
美国郊区城市群体发展模式
美国郊区城市群体发展模式1991年,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高乐(Joel Garreaul)在《边缘城市》一书中把二战后的美国城市扩散过程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阶段。
这一阶段是40年代后期开始的把居民住宅建到城市郊外。
第二阶段是郊区购物中心大规模化阶段。
这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在大城市的郊外建造了许多大规模的购物中心,人们不必再为购买生活用品而专程返回城市中心商业区。
第三阶段是"边缘城市"阶段。
"边缘城市"是在原有的城市周边郊区基础上形成的具备就业场所、购物、娱乐等城市功能的新都市。
美国的边缘城市通常具有下列特点:(1)不存在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群。
建筑是以低层宽立面的形态分散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
(2)停车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办公楼分散于绿色自然环境之中。
各建筑之间通常由步行走廊或小巴士相连。
(3)配备机场或高速公路,飞机和小汽车作为主要对外交通手段。
(4)边缘城市的中心地带设有企业总部、大型商场、健身中心等设施。
(5)大型标志性的建筑物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
(6)多数居民居住在由绿色草坪环绕的别墅型住宅中。
(7)没有形成一般城市的行政区划。
美国城市扩散的第一阶段---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始于1920年。
1920年前,人们的工作、生活还是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带。
但是,1920年后,郊区人口的增长率开始大于城市中心人口的增长率,主要因素是:美国人渴望居住在人口密度低的城市外围地带。
2 0年代后,公路的发展使公交汽车和小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便利工具。
这之前,居住郊区的人们必须依赖时间固定的火车去城市中心上班。
50至60年代,是美国城市郊区化的高潮阶段。
1930年前,由于工业的发展,大中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导致城市居住环境恶化。
美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倾向于在郊区购买房子,依赖小汽车每日往返于城市商业中心的上班场所和郊区的住家之间。
为适应人口流动的趋势,同时改善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的状况,美国在50年代提出了在郊区建设小城市的观点。
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
【改革与发展】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徐和平(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0065;贵州财经学院,贵阳 550004)内容提要:二战后美国城市化进入了郊区化阶段。
人口、工厂、商店及各种机构从城市中心迁移出去,在城市外围的郊区重新定址。
郊区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郊区取代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美国社会经济重心也由城市移往郊区,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郊区化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教训深刻,值得后发展的国家认真汲取。
关键词:郊区化;经验;教训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133-04 二战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了郊区化阶段,郊区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吸引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日益突出,出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郊区化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1.城市化到郊区化的转变工业化之后,城市社会日益繁荣。
城市高楼林立、商店鳞次栉比,窗明几净,尤其是博物馆似的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象征着城市社会的富裕。
在城市聚集经济影响之下,制造业、服务业大规模地向城市聚集,提供了众多的经济机会,导致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流动。
社会流动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但人口及机构大量集中也带来了众多的城市问题,即现代“城市病”。
19世纪晚期起,美国城市病日趋严重。
城市空气与水源污染是这一时期公众最为关心的事。
美国工业心脏钢铁城市匹兹堡素有“烟城”之称,市区无数烟囱吐出滚滚的浓烟,天空雾气沉沉。
中西部的城市工厂则把废料直接排入河里,使清澈透明的俄亥俄河变成了黑色的河。
此外,城市拥挤、贫民窟蔓延、交通拥塞、犯罪猖獗、土地价格高涨等问题也趋于恶化。
日趋严重的城市问题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城市环境恶化导致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袭;城市环境嘈杂,居民心理压力增加;犯罪猖獗,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居民离心力增加。
郊区城市化
不利影响
1
土地浪费2ຫໍສະໝຸດ 城郊矛盾3产业结构单一
4
阶层区域分离
5
城乡矛盾
土地浪费
郊区城市化是一种土地利用上更为粗放的过程。由于城市里私人的住房主要是单家独院的房子,层数不多还 有较大的空间,公寓式的住房并不多见。大多数中心城市的容积率并不是很高,因此对土地的利用粗放,容易造 成城市土地利用上的蔓延。虽然美国人自己对城市的蔓延有不同的认识,有的甚至认为不存在蔓延的问题。但是, 郊区城市化所带来的土地利用的粗放化是不争的事实。
阶层区域分离
郊区化过程中,迁往郊区的只是中上阶层的人们,留下来的是穷人。他们集中居住在内城的街区里,造成社 会阶层的区域分离。这种社会阶层分离和经济地位的差距在不断强化,其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就业机会 的空间不均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心城市以服务业为主,其中很大部分是高级的服务业,需要较高的劳动 技能,而中心城市中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有些人甚至是文盲,这就使这部分人很难在中心 城市找到工作;另一方面,那些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的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又主要在郊区,许多买不起私家 车而依赖公共交通的城市穷人难以进入郊区工作。例如在底特律市(Detroit),大约40%的中心城市人口没有汽 车,而大部分的工作都在郊区,这就给中心城市人口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就业机会的空间不均等造成了族群 的社会分离。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导致了中心城市与郊区在教育、文化、阶层矛盾、社会保障、城市基础设施、 社会负担、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差异。中心城市在教育、就业、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和 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非常突出。虽然一些中心城市如今出现了中产阶层,缓解了矛盾,但根本的问题没 有得到解决。
推动郊区城市化的力量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化价值的理念:如美国人对新事物的爱好,期望接近自然,自由迁 徙,自由竞争等。美国人口流动频繁,据1990年的人口调查,接近50%的人口表示在过去5年里搬过新家。在自由 市场经济竞争中,厂商和居民都会选择对自己更为有利的环境生产和生活。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美国郊区化
3.城市化的新阶段——郊区化时期(1920年至今)1920年以后,美国城市化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
不同于欧洲的郊区化,美国的郊区化是从城市核心向外自然扩展,其推动力是商业利益和消费偏好,即城市管辖范围随着微观个体包括各类企业、居民户、政府区位向郊区转移自然向郊区延伸。
另外,美国政府在此期间的洲际公路计划以及住房补贴政策也有力地推动了郊区化进程。
郊区化促进了美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同,缩小了城乡差别i也造成了老城中心的衰落。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中心的经济状况有所恢复。
以二战为界,这一时期可分为两阶段,即郊区化开始(1920年—1945年)和郊区化加速阶段(1945年至今)。
郊区化开始阶段(1920年—1945年)的特点可用图1说明:其中D x=D0e-bx 代表密度梯度公式,表示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与产业或人口密度变化的关系。
事实表明,与城市中心距离每增加一单位,产业或人口密度曲线以固定的百分比下降。
公式中参数b表示密度曲线的斜率。
图1是EdminMills用上述密度公式去拟合历史数据,得出的1910年—1963年各个时期的密度曲线斜率的变化趋势,可见密度梯度曲线在1920年—1945年间是逐渐趋于平坦的,即在这一时期,人口以及制造业的区位在市中心附近的集中的态势已经发生改变,距离中心比较远的区位越来越受到人口和产业的青睐,出现郊区化趋势。
从图1还可以看出,人口郊区化时间比较早,至少在1880年就开始了,而制造业就业的郊区化速度,在1920年—1948年间比较慢,随后加快。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人口以及产业郊区化趋势并不很明显。
相比较而言,1945年以后美国的郊区化更值得探讨。
二战后,美国大都市区的郊区化加速,有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市中心日益凸显的劣势所致,如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生活质量下降等。
这种观点认为郊区化的实质是逆城市化,强调市区与郊区的分离与对立。
但笔者认为,郊区化是由于美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产业结构、交通运输技术、通讯技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郊区优势日益凸显的条件下,城市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重新分布的必然结果,郊区化的实质是城市功能在地域上的横向延伸或大都市区化,其强调市区与郊区的联系与合作,符合美国郊区化发展现状。
美国史作业: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初探
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初探摘要:战后,美国的郊区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并达到高潮,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郊区化国家。
美国的郊区化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美国郊区化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美国;城市;郊区化一、研究沿革首开美国城市史研究先河的是以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
1916年,帕克发表《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首次阐明城市社会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方法。
受其影响,许多学者纷纷转向城市史研究,并于1925年出版了成果汇编《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由此奠定了美国城市社会史的基础。
历史学家涉足城市史研究较晚,直至20世纪韧,其研究的侧重点还主要是美国内政、外交、军事等同题。
虽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美国史家约翰麦克马斯特和爱德华钱宁早已提及城市研究的重要性,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30年代,“边疆学派”的创始人特纳首先提出有必要用城市来重新解释美国历史,并着手搜集资料,准备撰写“美国历史上城市的重要性”一文,可借最终未能完稿城市史研究之所以能在史学界获得学术地位,首先应归功于老施莱辛格等人的努力 1933年,老施莱辛格出版《美国城市的兴起》一书,强调城市在19世纪后半期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首次提出美国历史的“城市解释”;随后他又发表了“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一文,指出城市文明对美国生活产生的影响不亚于“边疆”,从而开创了史学界研究城市史的先河,被公认为史学界城市史研究的鼻祖。
20世纪前30年的研究成果,为美国城市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50年代,城市个案研究蓬勃兴起,“城市传记”成为城市史家主要的写作形式。
此时的成果最突出地体现在殖民地时期的城市与城镇、西部城市和南部城市三大领域。
布莱登堡是首倡殖民地城市研究的史学家,其著《荒野中的城市》和《骚动中的城市》集中研究了波士顿、费城、纽约、查尔斯顿和纽波特5个最大的殖民地城镇,对城市商业和经济增长、不断涌现的城市社会问题、市政模式及文化表症等进行了描绘,至今仍是重要的考著作。
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及其警示意义
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及其警示意义作者:王枫云来源:《上海城市管理》2013年第05期导读:郊区化对美国战后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是战后美国经济长期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另一方面,美国郊区化以资源和土地消耗为代价,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按人口比例,美国人消耗了远比其他国家更多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并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这是其他国家承受不起的代价。
因此,考察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中所付出的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及其造成的消极后果,对于我们在城市郊区化进程中汲取美国的经验教训、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郊区化道路不无裨益。
城市郊区化是指在城市中心区由于地价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劣等形成的巨大推力,以及交通、通讯技术发展和城市郊区土地价格低廉、发展空间广阔所形成的强劲拉力的交互作用下,城市中心区的人口、产业、工厂、商店乃至各种机构向郊区迁移,各种城市功能向郊区流出,中心区的人口增长低于人口迁出的一种离心分散化过程。
[1]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系统回顾了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并指出了其对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
在当代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郊区化初见端倪的背景下,汲取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中政策引导的高速发展(一)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进程与特质郊区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早在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美国的城市郊区化进程就开始启动。
20世纪20年代以后,尤其是二战以后汽车时代的来临,私人小汽车的广泛应用、高速公路网的初步形成、电子通讯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大发展、联邦和州政府住房政策的引导等原因,美国的城市郊区化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2]此时,美国东部的纽约、费城、芝加哥等特大城市,郊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均数倍于其中心城区。
到了20世纪70~80年代,美国郊区人口达到1.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8.8%。
美国郊区化
美国郊区化第一章战后美国郊区化的发展及其特征.第一节战后美国的郊区化与大都市的横向扩张第二节美国城市郊区化的特征第二章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第一节交通方式的发展变化第二节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带动第三节核心家庭模式对郊区化的推动.第四节联邦政府对郊区化的推动.第三章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负面效应第一节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二节对郊区居民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影响第一章战后美国郊区化的发展及其特征第一节战后美国的郊区化与大都市的横向扩张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小汽车的逐步应用和推广,居民开始离开中心城区到郊区居住,美国开始了现代郊区化进程。
但在那个年代,居民往郊区移动的规模较小,购物、商业、办公区主要仍位于中心城区。
二战后是美国现代郊区化的新阶段,此时,美国不仅出现了居民移居郊区的高潮,而且经济活动也开始向郊区转移,在郊区形成了工业园区、办公园区、混合园区、就业长廊等不同类型的就业功能区。
由此,美国城市逐步实现了就业的郊区化,改变了大都市区的空间布局,使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由单中心逐渐转变为多中心。
二战后,美国有大量退伍军人需要住房。
从欧洲、太平洋或是从美国本土的军事基地专业复员的美国大兵,人数达到1600万。
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也对住房产生很大的需求。
人们在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积累起来的住宅需求于战后迸发出来,年轻人要组建家庭,现有的家庭要搬进新居,住宅需求急剧膨胀。
据粗略估计,美国当时迫切需要500万套住房。
由于联邦政府政策、美国家庭对住房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选择在郊区大规模建设住房。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莱维特父子公司建设的郊区城镇莱维敦(Levittown)。
莱维敦建造了3个,共有14万套住房,成为美国战后住房郊区化的代表,深受移居郊区的白人中产欢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于战后大量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移入以莱维敦为代表的郊区社区,20世纪50年代郊区人口迅速增长。
50年代郊区人口增加了1900万,增长率高达48.6%,而中心城市仅增加了630万,增长率只有10.7%。
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
一、“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的概念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suburbanization),是指由于城市中心区地租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城市中心区人口、产业外迁,形成相对中心区而言的城市离心化现象。
现代城市郊区化始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
与城市化的进展相适应,首先在欧洲南部和英国大城市的近郊,城市的因素不断增加,农村的因素逐渐衰减。
其后,郊区化浪潮席卷美国,并且更加突出,郊区化生活成为美国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
20世纪70年代,这种现象在日本出现。
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住宅需求压力使得居住用地向郊区扩展。
大城市圈和地方中心城市圈内的近郊城镇,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固定和对土地需要的增大,使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利用更加混杂。
近年来,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城市也出现了郊区化现象。
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活跃,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郊区经济的发展,郊区化问题也开始出现。
目前,我国的郊区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口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第三产业处于相对分散的阶段。
从宏观背景方面来看,中西方的郊区化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中国郊区化开始的时间比西方晚得多,但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来衡量又比西方超前。
从微观动力方面考察,则差异巨大:西方城市中心区的社会、环境状况恶化,对人口外迁产生推动作用;而中国城市是在土地市场化后,因功能置换带来的旧城改造推动人口和工业外迁,人们对城市中心区仍怀眷恋之情。
西方城市人口外迁主要是追求良好的居住环境;中国居民则主要是为扩大住房面积,改善基本的社会空间。
郊区化在西方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在我国,虽属自愿但主要是有组织的被动的过程和行为。
郊区城市化(suburban urbanization),是不同于城市郊区化的又一重要概念。
它是指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
具体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的工作领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变化的职业转换过程和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美国的城市化
美国的城市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所赵文春)美国地处北美大陆,面积937万平方公里,人口2.55亿。
300年以前,在今天的美国东海岸一带,只生活着几十万为自欧洲的殖民者、下层贫民、被追捕的罪犯和异教徒,作为英国殖民地,它受英国国王的严酷统治。
18世纪70年代,13个殖民地联合起来发起了独立革命,挣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的枷锁,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建国初期,美国拥有约400万人口和13个州,国家的疆域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沿岸往西,止于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
到本世纪处的1900年,美国已是一个由7600多万人口、45个州组成的强大联邦,国家的疆界横跨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几乎整个北美大陆。
当时,作为国家实力重要标志的钢铁产量和制造业占世界总量的份额都位居世界第一,其工业潜力的评估旨数也远远超过英车(127:100)。
几个世纪以来,数千万人飘洋过海,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
今天的美国人,包括新、老移民和原先土著居民的后代,虽然肤色各异,宗教信仰不同,但他们都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
“合众为一”正是对美国移民的真实写照。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它的最古老的城市都是早期的殖民者建立的,比如詹姆斯敦、纽约、波士顿等等。
但是,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却是它的前宗主国所望尘莫及的。
在建国后短短的两百多年间,无论是从城市人口总数还是从城市居民集中的程度来衡量,美国都位居世界前列。
1990年,美国总人口的75.2%为城市人口。
毫无疑问,美国早已经是一个以城市居民为主的国家。
美国城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美国的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开始而开始的,并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除了殖民地时期建立的城市以外,早期的市镇基本是由于工厂的建立而围绕式厂自然形成的。
从建国开始到19世纪末,美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特别是北部地区,工业化开始得最早,也最为彻底。
高度的工业化使得工厂林立,这些工厂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当地城市的发展。
美国城市发展的四大趋势
(1)在高科技就业增长速度方面郊区快于城市。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中心城市高科技就业都有增长,但增长速度远远不敌郊区,平均差距达30%。
其中,在东北部,郊区比城市快20%,在南部,快25%,在中西部,快60%。
在某些大都市区差距更大。
尽管高科技就业总量城市仍占优势,但郊区高科技就业的高速增长,预示着它们在不久的将来,可在高科技方面与城市分庭抗礼。
(2}在就业方面,中心城市失业率下降速度快于郊区。
1992年以来,中心城市失业的比例下降了3. 7个百分点,降到1999年的4. 8%;郊区下降3. 2个百分点降到1999年的3. 4%。
相应地,城市的工资增长速度超过郊区。
1992年以来,中心城市工资增长4. 8%,郊区为4. 3%。
在这段时期,中心城市贫困率也从20.9%降到18. s%(全国从14. 8%降到12.7% )。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人口贫困率的下降:西裔美国人贫困率己降到25. 6%,下降最快;非西裔白人降到8. 2%,速度稍‘漫;非洲裔美国人的贫困率降到26.1 %。
随着就业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城市财政状况有所改善。
这使城市得以实施大量项目的同时还有能力清欠债务。
受“双重负担’,困扰的城市数量也略有减少。
1997年每7个城市之中有1个属此类城市,到1998年降为8: 1。
尽管城市经济己有所改善,但失业和贫困问题对城市影响依然大于郊区。
这段时期内中心城市居民贫困率依然是郊区的两倍,失业率比郊区高1/ 3,城市与郊区的贫富差距在加大。
城市居民中等家庭收入1998年仅相当于郊区的71% 。
(3)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制造业仍保持着自1970年以来开始的从城市向郊区转移的趋势。
1992年制造业在城市就业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己降为13.9% , 1997年再降至12. 1%。
而同时期郊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7个百分点,1997年占郊区就业总人数的18% 。
制造业重心的迁移己成不可逆转之势。
另外,从1992到1997年,郊区的批发业比城市快6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原因
二战以来,美国城市人口以空前的速度向郊区转移,到70年代郊区人口已经分别超过了中心城和乡村人口,这是继1920年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另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美国不仅在人口方面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而且其经济活动的重心也在日益向郊区转移。
美国之所以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既是社会的技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联邦城市政策的产物,同时也与美国的社会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1、科技进步为郊区化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三项技术的变革对城市的发展演变具有重大的影响,即交通、通讯和能源技术。
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援建公路法》,计划在全国铺设4.1万英里的州际高速公路,其中有5000英里是位于城市地区的环城公路和辐射状公路,便利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流动。
与此同时,汽车也开始普及起来,到1978年美国拥有汽车1.4亿辆,平均每1.5人拥有一辆汽车。
由于汽车和公路的发展,美国的郊区化进程也以空前的速度展开。
1971年美国城市史学家John B.Rae评价道:“当代郊区是汽车的产物,如果没有汽车,郊区就不可能存在。
”通讯技术对于人口与机构的分布也有重大的影响。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通讯技术落后,人口和工业不得不向城市聚集,同时,企业的经营部门也不能与生产部门分离,工厂的郊区化受到了很大限制。
电话的发明和使用打破了这种局限。
1920年,美国电话机总数为1327万多部,每千人拥有123.4部,拥有电话家庭的百分比为35.0%。
到1970年,电话机总数猛增到1.2亿多部,每千人竟拥有583.4部,90.5%的家庭拥有电话。
而7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更加迅速,美国成为一个“信息社会”,从而为人口和企业的分散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电能的发明和使用对人口和产业的分散也产生重大影响。
在电能广泛使用以前,企业生产以蒸汽为动力,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因此在区位分布上需要接近火车站,从而束缚了产业的空间分布。
而电力可以远距离输送,是对工业生产布局的又一种解放力量。
2、美国经济结构的演变推动了城市的郊区化
战后,美国产业的部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第一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缩小,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相对扩大。
以50-60年代为转折时期,美国经济从制造业经济逐步发展到服务业经济,而在70和80年代,又从服务业经济发展到信息经济。
由于城市是美国社会经济的主要载体,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动必然不断地改变着其职能、结构和形态。
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服务经济对城市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基础服务业(外向型服务业)日益集中于中心性的大都市区,如纽约、芝加哥、洛杉矾等;②基础服务业日益集中于大都市区的中心商业区内;③这两种趋势由于“发达的企业服务”而得到加强;④大公司的分部出现了郊区化趋势,同时,那些小企业由于在中心商业区无力与大公司夺取地盘也迁往郊区;⑤消费服务业大体上尾随中产阶级而郊区化;⑥地方服务业,尤其医疗、教育等,倾向于尾随其服务对象而分布。
但是某些大型服务机构(如大医院),一般仍然集中于内城。
由此可见,服务经济对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影响是双重的,即集中与分散两种趋势同时并存。
基础服务业日益向心集中的同时,也推动了一些消费服务业、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分部的离心分散,从而推动了美国郊区化的发展。
3、联邦政府住宅政策的推波助澜
美国的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联邦政策的产物。
30年代大危机爆发后,美国住宅市场受到猛烈的冲击,罗斯福执政以后,便大刀阔斧地改革联邦住宅政策。
1933年4月成立了房主贷款公司,为面临取消抵押住宅赎回权的家庭提供贷款,并延长抵押贷款分期偿付的期限。
1934年国会通过了全国住宅法,成立了联邦住宅管理局,实行了更为优惠的住宅抵押政策,将首次付款的金额降到住宅价格的10%,偿还期延长到25-30年,利率降到2-3%。
到1972年,
该局帮助1100万个家庭购买了独户住宅,使另外2200万个家庭的住宅增值,并为180万套独户住宅进行了保险。
此外,联邦政府还对抵押贷款的利息税和私人住宅的财产税实行了减税政策。
如果说联邦政府的住宅抵押贷款制度促进了美国住宅建筑的繁荣,那么,其社区评估制度则将住宅建筑推向郊区。
联邦住宅管理局在发放贷款时,将全国城市的社区分为4个等级,分别用A、B、C、D表示。
A类社区为新建的、环境良好的同质性社区,其居民多为中上阶层人士,偿还抵押贷款的可能性最大,安全系数最高;B类为情况尚好的社区,其居民的地位稍低,安全系数次之;C类为开始衰败的社区,其居民地位更低,安全系数再次之;D类为已经衰败的社区,其居民的地位最低,安全系数也最低。
这4类社区在城市地图上分别用绿、蓝、黄、红4种颜色标出,用以表示其偿还贷款的安全系数,被称为“住宅安全图”。
由于郊区一般为新建的中上层社会的同质性社区,住宅和环境比较优越,A类和B类社区自然较多,而中心城比较陈旧,且穷人和少数民族居多数,C类和D类社区也自然较多。
由于联邦政府对中心城的衰败社区不愿进行保险,因而私人贷款机构为了确保投资安全,都不愿对中心城投资,而是把资本投向郊区。
4、黑人等少数民族的城市化刺激了白人的郊区化
二战爆发以后,由于北部和西部工业企业劳动力的短缺,南部黑人迅速向北部和西部迁移,因此,北部和西部城市黑人的比例迅速提高。
同时,南部城市的黑人也在迅速增加。
到1970年,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12个大城市的黑人就占美国黑人总数的28%,纽约市黑人多达166.7万,芝加哥110.3万。
白人居民对黑人的大批涌入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因此实行了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除了规定禁止白人房主向黑人出租和出售住宅以外,还采取暴力手段,以阻止黑人向白人社区的侵入和黑人社区的扩张。
但是,黑人社区仍然有不断蔓延之势。
而且1948年,最高法院宣布在住宅方面实行种族隔离制度为非法。
这一判决加速了黑人的城市化和黑人社区的扩张,因而引起白人的强烈反对。
白人之所以反对黑人的涌入,除了根深蒂固的种族对立情绪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白人把黑人视为潜在的犯罪因素。
此外,由于黑人在经济上多属于贫困阶层,他们无力对自己的住宅进行及时合理的修缮,一个社区一旦受到黑人的侵入,其住宅和社区环境就会急剧衰败,财产价值就会急剧跌落。
而且,贫穷黑人的到来还增加了白人的社会福利负担。
因此,白人对黑人的迁入充满了恐惧、愤怒和仇恨。
在白人不能抵制黑人向自己的社区侵入的情况下,他们带着恐惧和愤怒,干脆将整个社区抛弃。
比如,在50和60年代,芝加哥每星期大约有5个以白人为主的街区转变为以黑人为主的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