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笔记

合集下载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同名40353)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同名40353)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教育与教育学1:中外教育名言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2:教育的概念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学校教育的产生. 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

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

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①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②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③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的条件表现:①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②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③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①教育的非独立性②教育的原始性③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型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轻视生产经验的传授②学校教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笔记整理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狭义教育的含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充分体现:(1)“性相近,习相远也”;2、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生产,包括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

(2)“有教无类”;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 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在中国,一般认为正是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9、“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教育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10、埃及在古王国时期就出现了学校系统,主要包括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四大类。

11、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诲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指: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2、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4)“博学于文,约之有礼”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4、苏格拉底倡导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 。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思想,这种思想在教育史上是第一次提出。

教师编制考教育学笔记

教师编制考教育学笔记

教师编制考教育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在学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有的认为是“教育事实”;有的认为是“教育规律”等。

还有的认为是上述三者中的两项或三项。

事实上,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但是又并非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才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研究教育现象并不是教育学的根本目的,教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在理论上,教育学要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调整教育方针政策;在方法论方面,教育学要给予实际教育工作者以指导,帮助学校和教师改进工作,提高教育科学质量。

三、教育学的历史和未来(一)“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1.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教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Pedagogue”,是从古希腊伴随儿童学习所用的“教仆”派生出来的。

按其词源来说,教育学就是照顾、照看儿童的学问。

现在,在英语国家中,教育学已由过去使用“Pedagogy”逐渐转向使用“Education”一词,“教育”(Education)和“教育学”(Pedagogy)几乎成了同义词,甚至“Pedagogy”一词已被“Education”一词取代。

不过,在欧洲,“Pedagogy”和“Education”两词仍区别使用,把“教育”(Education)理解为对儿童的培养过程,把“教育学”(Pedagogy)理解为研究教育儿童的学问。

安徽教师招聘教育学必备知识点(自己整理)

安徽教师招聘教育学必备知识点(自己整理)

教育学一、教育1、教育的概念:人类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一中途径——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

反之无目的(疼痛)、对动物、本能(吸奶)2、教育一词最早《孟子。

尽心上》,教和育分开解释源自许慎的《说文解字》3、教育的形式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上指学校教育: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或特指的教育:德育兼顾社会和个体,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4、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5、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教育的结构分为教育活动的结构和教育系统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包括教育者(主导性因素)、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有机结合。

教育系统的结构:教育层次的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类型结构(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特殊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函授、网络)教育管理体制结构(公办、民办、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私人办学)教育的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根据分类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6、教育的发展P169、孔子-春秋末年儒家论语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的教育家10、孟子——大丈夫,性善论,明人伦11、荀子——性恶论,闻见知行12、墨子——兼爱非攻13、道家——道循自然14、《学记》世界教育史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战国末年——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预防)时(及时)孙(谦逊)摩(观摩)、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逆),学不躐等(循序渐进)15、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西方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问答法——先讽刺再定义然后助产术16、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17、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人的自然的观点,是全面教育的思想源泉,和谐教育18、昆体良古罗马人——教学法,技巧方面《雄辩术原理》也叫《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第一步教育学著作19、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当做独立的学科,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发展奠定方法论的基础20、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泛智教育——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复习笔记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复习笔记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复习笔记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复习笔记一一、考试科目教师招聘考试的教育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时事政治等相关内容。

二、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考察基础知识和细节掌握程度,题目通常给出一段描述或一个情境,要求考生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题:考察知识面的广度和对知识理解的深度,题目通常给出一段描述或一个情境,要求考生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3、判断题:考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题目通常给出一段描述或一个情境,要求考生判断其是否正确。

4、简答题:考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题目通常要求考生简述某个概念、原则或方法的含义和应用。

5、分析题:考察对知识点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题目通常给出一段描述或一个情境,要求考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复习方法1、系统复习: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复习所有知识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重点突破: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突破。

3、练习模拟题:通过练习模拟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4、总结归纳:对于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列出知识点框架和思维导图,方便记忆和回顾。

5、注重时事: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

四、知识点梳理1、教育学:包括教育起源、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设计等。

2、心理学: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个体差异与特殊儿童等。

3、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规政策、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法律关系等。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等。

5、时事政治:包括国家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社会热点问题等。

五、注意事项1、注重细节:对于选择题和判断题,要注意题目的细节和选项的差别,避免因为粗心而失分。

2、理解为主:对于简答题和分析题,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要理解其含义和应用,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和解答。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简答题汇总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简答题汇总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必背简答题汇总教育学部分(19年下)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古代教育的特征(记忆技巧:街道专刻象)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二、近代教育的表现和变化(记忆技巧:公义世法)1.公历教育兴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三、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记忆技巧:全民多现身)1.全民化2.民主化3.多样化4.现代化5.终身化四、教育一次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许慎(宋)在《说文解字》上对教育做了逐字解释。

五、教育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六、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学习在动物和人身上都有)。

七、朱熹爱神话;本能生利西;心房源美梦;凯米爱劳动。

八、中国奴隶爱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中世纪有教会七艺和骑士七技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记忆技巧:容发组够龟速;内人解手龟速)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变革二、教育的经济动能(记忆技巧:牢记科;唠嗑技巧)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记忆技巧:两圈一亩地一内容)四、【2016年小学简答】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口诀:人鱼公主)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记忆技巧:慕容芳)六、【2018年中学简答】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记忆技巧:宣传融创)七、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4.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记忆技巧:数质结流)八、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记忆技巧:数质结流)1.控制人口的数量2.提高人口的质量3.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九、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记忆技巧:影响教育三要素;观内数制剂)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十、【2017年中学简答】教育的科技功能(记忆技巧:载体科研;开工再制)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动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利用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一、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1.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易混知识点对比讲解.docx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易混知识点对比讲解.docx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易混知识点对比讲解1.教学&教育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

除教学外,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2.教学&智育智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它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

但两者不等同。

一是德育、体育、美育等也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

二是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

3.教学&上课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包括上课,还包括备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其中,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上课完成。

4.教学原则&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不同于教学规律,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教学规律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过程中固有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人们只能发现、掌握、利用规律,而不能取消、改造和制造规律。

教学原则不同,它是由人们制定的,是属于主观意识形态的东西。

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5.“双基”、“三基”、“两基”、“两基本一进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读、写、算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师出教育,专注安徽教师考编)6.德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的过程,它强调的是教育者如何把一定社会的道德、思想和政治等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

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个体在品德方面的发展,也就是个体品德方面的知、情、意、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

两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两者不能混淆。

7.谈话法&讨论法谈话法:教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讨论法:学生围绕问题各抒己见(争论、磋商)8.陶冶法&榜样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强调情境对人的感化和熏陶,重情榜样法:突出榜样者和示范者的作用,重行。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总结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总结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100道常识性知识点总结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三香版)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复习笔记二

(三香版)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复习笔记二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1.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产生反作用。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首先,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其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政治经济制度有维护、巩固和加强的作用。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首先,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其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体现在: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转换能力,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体现在: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时间内为更多人所掌握,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教育同时也担负着发展科学、再生产科学的任务。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知识点逐章逐节梳理(精华)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知识点逐章逐节梳理(精华)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知识点逐章逐节梳理(精华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__。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2、教育随着__的产生而产生,随着__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社会)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

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__,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__。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__,到__再到__的过程。

(学校系统,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__、近代的__。

(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5、__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学校教育系统)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_,也就是指____。

(正规教育,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__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__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__学制)以及__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_学制)。

(清朝末年,1902,壬寅,1903,癸卯)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__。

”提出__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构建学习化社会)9、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9)10、普通教育主要以__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__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升学,就业)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__化、职业中学__化的趋势。

(职业,普通)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难点笔记-学校教育制度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难点笔记-学校教育制度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难点笔记(精华收藏版)第二章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等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3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个阶段所受教育的总和。

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体。

从纵向上来说,终身教育部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是涵盖人的一生在内的:从横向来说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式教育终身教育补充:终身教育的特点:民主性形式多样性连贯性自主性4欧美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西欧双轨制美国单轨制前苏联型学制(Y兴学制)5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蔡元培)——壬戌学制6.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的二十字方针7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8影响学制的因素和当代学者发展的特征影响因素: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4民族文化发展特征:1重视学前教育主义早期智力开发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5接受终身教育发展继续教育9老解放区学制的特点1.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2学校教育类型的组织多样化,富于灵活性3依靠群众办学10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为国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具体内容: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笔记

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笔记

教育学笔记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措施之间的中介,教育措施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措施的依据。

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三、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的方针政策。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四、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教育事业是传统性很强的事业,而科学则是活活跃的、革命性的,科学的发展挑战着教育,冲击着教育的传统习惯,导致教育中新与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斗争,促进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五、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六、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理论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华生(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4、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016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之教育学知识要点

2016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之教育学知识要点

2016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之教育学知识要点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教育学》知识点笔记汇总招教考试必备

《教育学》知识点笔记汇总招教考试必备

《教育学》知识点笔记汇总招教考试必备教育学知识点笔记汇总招教考试必备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的原理、方法和管理等方面。

对于准备参加招教考试的考生来说,熟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笔记汇总,帮助考生进行复习备考。

一、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事实以及揭示教育的规律性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二、教育的功能1. 发展功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力、美育、道德等各个方面。

2. 适应功能: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

3. 创造功能: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教育的内容1. 学科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门学科的知识。

2. 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方法与技巧1. 指导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问题解决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育的评价与考核1.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2.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科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育的管理与领导1. 教育管理原理: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方面的原理。

2. 教育管理技巧: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估等方面的技巧。

七、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使命1. 培养合格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2. 促进社会进步: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3. 传承文化: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八、教育改革与发展1.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安徽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知识要点回顾

安徽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知识要点回顾

安徽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知识要点回顾一、安微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考察教育与社会关系1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2教育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3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二、安微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考察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学校课程与内容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三、安微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考察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在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③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四、安微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考察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五、安微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考察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通过选拨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3教育通过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制度六、安微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考察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①重传统和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②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七、安微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考察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八、安微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考察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2人口数量制约教育的鬼某,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九、安微教师编制教育学考试考察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编教育学复习资料终结版 教育学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编教育学复习资料终结版 教育学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编教育学复习资料终结版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三香版)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复习笔记一

(三香版)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复习笔记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4.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5.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6.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社会属性。

7.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要解决的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8.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教育的继承性、教育的长期性、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生产性和教育的民族性。

9.中国朱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10.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生物起源说。

11.美国孟禄,教育的心里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12.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1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或教育措施。

14.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

15.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16.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在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17.教育的三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三个构成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

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掌握着教育的目的。

教育者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一、教育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这表明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动物哺育下一代,但动物一直以生物实体的形式存在。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育的过程。

这表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其他社会现象也对人的发展有影响,如社会生产对人的发展影响也很大,但不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影响人的发展。

第三,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联系。

3. 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 教育的结构A.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B. 教育系统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是指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

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

a. 教育层次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b. 教育类型结构: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特殊教育。

c. 办学形式结构:全日制、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函授、广播、电视学校。

d. 教育管理体制结构:公办、民办、社会团体办、企业事业办以及私人办学。

(2). 教育的功能A.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对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生存与发展。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教育的发展功能是教育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B. 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积极功能)与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C. 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

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

4. 教育的发展(1). 教育的起源A. 教育起源说代表人: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和英国的沛西·能;观点:认为人类的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活动;缺陷:该理论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B.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缺陷: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教育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同样导致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C. 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观点: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里起源说的基础上,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的观点出发,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根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本身,劳动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

所以提出,教育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2). 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A.古代教育a.原始形态的教育特征: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水平低下。

b. 古代学校的教育①. 古代中国夏朝: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成均”“庠”“序”“校”非正式学校的出现,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西周: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典型特征是“官在学府”和“政教合一”,教育与国家政治事务密不可分;春秋战国:官学衰微,私人讲学之风兴起。

当时孔子的私学规模最大。

齐国出现了我果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由齐国官方创办的一所集讲学、著述、育人为一体并兼有政治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秦朝:以法家思想为基础。

实行文化专制,严禁私学,颁“挟书令”“焚书坑儒”,推行“吏师”制度,百家争鸣从此结束;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专制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

官学和私学空前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隋唐:盛行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对于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成为教学的基本教程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②. 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主要的教育内容是婆罗门教的《吠陀》,教中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活动主要是北宋经典和钻研经义。

佛教比较关心大众,表现早教育上广设庙宇,是教育面向更多的群众,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③. 古代埃及古王国时期:已有宫廷学校,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的场所;中王国以后:出现职官学校,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

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进行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追求目标:学为文士;教育的特征: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农民子弟、奴隶子弟和学校无缘);④. 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目的:i. 古代雅典: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内容丰富,方法灵活;ii. 古代斯巴达:配有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内容单一,方法严厉;⑤. 西欧中世纪教育目的:培养僧侣人才的教会教育;学校分类: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i. 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培养僧侣和统治阶级的接班人;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ii. 教区学校:教育普通贫民子弟;世俗教育:通过骑士教育和宫廷学校进行;i. 骑士教育:综合宗教精神与尚武精神的特殊家庭教育形式;内容是“骑士七技”;ii. 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僧侣教育、骑士教育都脱离生产劳动,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

古代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教育从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形态的活动;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控制,教育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

教育的等级森严,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接收不同的教育;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辩论和死记硬背。

B. 近、现代学校教育a. 近代社会的教育①.公立教育崛起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②.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背景: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奠定了物质基础③. 教育的世俗化为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b. 现代教育①. 20世界以后教育的新特点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生发展的;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收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收一定程度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指全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方面。

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多样性等;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在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作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一,重视学前教育,并强化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第二,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第六,各国教育交流日益频繁,教育国际化凸显。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A.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求。

二者基本呈现一致性;B.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C.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D.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从而也要求教育内容不断调整与更新,学校课程门类由少到多,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深化。

同时,学校教学所应用的物质技术设备,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其性质、水平、范围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2).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主要途径有:通过组织手段和某种体制直接对教育机构行使领导职能;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者和教育者;颁布与教育有关的各种方针、政策和法规;对教育资源(特别是教育经费)进行组合与分配,等等;B. 决定着受教育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