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质量标准和检验

合集下载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润滑油作为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因此,对润滑油的质量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润滑油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检测、化学成分检测和性能指标检测三个方面。

首先,物理性能检测是润滑油检测的基础,主要包括外观、粘度、凝固点和闪点等指标。

外观检测是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润滑油的颜色、清澈度和有无杂质等情况,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粘度是指润滑油的流动性能,通过粘度计测定润滑油在一定温度下的粘度值,以此来评估其润滑性能。

凝固点和闪点则是指润滑油在低温和高温下的性能表现,对于不同工况下的设备,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润滑油的凝固点和闪点指标。

其次,化学成分检测是评价润滑油质量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酸值、碱值、水分含量和氧化安定性等指标。

酸值和碱值是评价润滑油中酸性和碱性物质含量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和腐蚀性能。

水分含量是指润滑油中水的含量,过高的水分会降低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氧化安定性则是指润滑油在高温高压下的稳定性能,对于高温高负荷工况下的设备,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氧化安定性的润滑油。

最后,性能指标检测是对润滑油整体性能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磨损试验、腐蚀试验和抗乳化性能试验等指标。

磨损试验是通过模拟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磨损情况,评价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

腐蚀试验则是评价润滑油的抗腐蚀性能,对于在潮湿、腐蚀性介质中工作的设备,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腐蚀性能的润滑油。

抗乳化性能试验是评价润滑油在潮湿条件下的乳化稳定性能,对于在潮湿环境中工作的设备,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抗乳化性能的润滑油。

总之,润滑油的检测标准涉及到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性能指标三个方面,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检测,才能保证润滑油的质量符合设备的工作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因此,各行各业在选择润滑油时,应严格按照润滑油检测标准进行选用,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润滑油质量指标及换油标准

润滑油质量指标及换油标准
KOH/g 机械杂质大于% 水分大于% 闪点大于℃ Pk值大于kg(解离常数) 水溶性酸 汽轮机油 不透明,有杂质 ±15/±10※ 1/0.5※ 0.1 0.2 ﹣8℃ 齿轮油 有杂质 ±15 腐蚀,不及格 0.5 0.5 ﹣15℃ ﹣20 ≥4.2 ≥0.1 无 无
注:凡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就判定为润滑脂失效。
目测诊断评定油、脂标准
类别 代号 在用油与标准新油和报废油比较

A
与标准新油基本相同。油质透明、无混浊现象,有蓝色或绿色荧 光,手摸有滑腻感,无杂质,无水分
延期换油3-4个月换油

B
比标准新油色略暗稍深,近似米黄或铁黄色,有杂质,杂质在试管 延期换油2-3个月换油 底高度小于1mm 比标准新油色较明显地发暗,试管底部有水分,杂质在试管底部高 度1-1.5mm 与报废油基本相同,油脂混浊,油色很暗,近似铁红或黑灰色,乳 化变质明显,杂质在试管底部高度大于2mm
不比新油低5℃,不比前次测定值低 5℃
变压器油
轴承用油
1 0.3 0.2 0.2
注:※为有伺服机构;以上列出的不同种类润滑油换油指标,有些是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另一些是经验值。凡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就应该 决定换油。
润滑脂失效判定指标
稠密变化 滴点变化 酸值 润滑脂泄漏量 >±50% >±20% >3mg氢氧化钾/g >50% 分子量分布 油分离率 机械杂质含量 >10% >40% 铁 >0.1% 铜 >0.3%

C
现场过滤,下月复查

D
彻底清洗,立即换油
注:对于非强制润滑的设备,按照目测诊断评定油、脂标准执行。

润滑油检测指标

润滑油检测指标

润滑油检测指标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它用于减少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并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冷却。

为了确保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润滑油的检测指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润滑油检测的一些常见指标,包括黏度、闪点、中和值、水分含量和温度稳定性等。

首先,黏度是衡量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黏度越低,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的流动性就越好,摩擦损失就会减少。

黏度的测量通常采用运动黏度计或粘度计进行,常见的单位有厘斯、英格兰度和SAE等。

闪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润滑油中可以产生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并通过点火源进行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

要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闪点的测试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润滑油的闪点越高,它的燃烧性就越低,对设备的安全性影响越小。

中和值是指润滑油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平衡度,它反映了润滑油对腐蚀性物质的抵抗能力。

中和值的测试方法包括酸值测定法和碱值测定法等。

正常情况下,润滑油的中和值应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它的抗酸性和抗腐蚀性能良好。

水分含量是指润滑油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润滑油的氧化和酸化速度加快,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常见的测试方法有卡尔·费舍尔法和库仑法等。

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例如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水分含量的检测尤为重要。

温度稳定性是指润滑油在高温条件下性能的稳定性。

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会受到高温的影响,如果温度稳定性差,润滑油的性能就会降低,甚至发生剧烈反应。

温度稳定性的测试通常通过模拟机械运行过程中的高温环境来进行,以评估润滑油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润滑油检测指标,例如氧化安定性、机械杂质含量和残留炭残等。

这些指标的测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润滑油检测指标是评估润滑油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黏度、闪点、中和值、水分含量和温度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可以确保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的有效运行和保护作用。

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

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

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润滑油基础油是润滑油中最主要的成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润滑油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因此,制定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对于保障润滑油质量、提高润滑油行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物理化学指标、工艺指标和环境指标三个方面。

在物理化学指标方面,应当包括闪点、凝固点、粘度、密度等参数,以确保基础油的基本性能符合要求。

在工艺指标方面,应当包括脱色度、脱臭度、硫含量、氮含量等参数,以确保基础油的生产工艺达到标准要求。

在环境指标方面,应当包括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多环芳烃含量等参数,以确保基础油的环保性能符合要求。

这些指标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基础油在润滑油中的作用和影响,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润滑油的生产需求和使用要求。

其次,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国际上已经建立了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标准体系,各个国家和地区也都有自己的标准体系。

在制定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时,应当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先进经验,使其与国际接轨,以便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能够符合国际市场需求,提高其竞争力和适用性。

再次,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制定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润滑油生产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确保标准的制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还应当注重标准的监督和检测体系的建立,确保标准的执行和实施,以保障润滑油基础油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最后,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衔接,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润滑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和产品质量,因此,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质量和使用进行规范和监督,以保障润滑油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

综上所述,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润滑油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润滑油质检报告

润滑油质检报告

润滑油质检报告1. 引言润滑油是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运行中的重要物质,它能够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和保护机械设备。

为了确保润滑油的质量符合要求,对润滑油进行质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本报告将对通过质检的润滑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2. 质检目的质检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润滑油的质量是否满足规定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通过对润滑油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润滑油产品,并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3. 质检方法在进行润滑油质检时,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分析。

3.1 粘度测定粘度是衡量润滑油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

我们使用了ASTM D445标准,通过在一定温度下测量润滑油的流动性来确定其粘度值。

3.2 含水量测定润滑油中的水分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采用了ASTMD6304标准,使用库仑滴定法来测定润滑油中的含水量。

3.3 酸值测定润滑油中的酸成分会加速油品老化和腐蚀机械设备。

我们使用了ASTM D664标准,通过滴定法来测定润滑油的酸值,以评估其酸性。

3.4 温度性能测试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稳定性对其使用效果至关重要。

我们使用了ASTM D6595标准,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试润滑油的动力粘度来评估其温度性能。

3.5 其他测试除了上述的主要质检方法外,我们还进行了其他一些常见的润滑油质检测试,例如闪点测定、机械杂质检测等。

4. 质检结果与评价根据上述质检方法,我们对润滑油的样品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质检结果和评价。

4.1 粘度经过粘度测定,润滑油的粘度值在标准要求范围内,表明其流动性良好,适用于不同的机械设备应用。

4.2 含水量经过含水量测定,润滑油的水分含量低于标准限制值,说明其含水量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对机械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4.3 酸值经过酸值测定,润滑油的酸值较低,符合标准要求,表明其抗氧化性和腐蚀性较好,能够保护机械设备免受酸性物质的侵蚀。

4.4 温度性能经过温度性能测试,润滑油的动力粘度在不同温度下变化较小,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适用于各种工况温度下的使用。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润滑油的检测标准通常包括多个方面,以确保其质量、性能和适用性。

以下是一些润滑油检测可能涉及的主要标准:1.粘度:粘度是润滑油的一个关键性能指标。

不同的机械系统和操作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粘度的润滑油。

ASTM D445是衡量润滑油粘度的标准。

2.清洁度:清洁度是指润滑油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的含量。

ASTMD2276等标准可用于评估润滑油的清洁度。

3.氧化安定性: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氧化而降解,影响其性能。

氧化安定性测试,如ASTM D943,用于评估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

4.耐磨性:润滑油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保护机械部件。

ASTM D4172等标准可用于评估润滑油的耐磨性能。

5.腐蚀抑制:一些润滑油可能包含腐蚀抑制剂,以防止金属部件受到腐蚀。

ASTM D665等标准可用于测试润滑油的腐蚀抑制性能。

6.水分含量:润滑油中的水分含量应该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防止对机械系统的不利影响。

ASTM D1744等标准可用于测定润滑油中的水分含量。

7.闪点和燃点:闪点和燃点是润滑油在高温下的燃烧性能指标。

ASTM D92和ASTM D93等标准可用于测试润滑油的闪点和燃点。

8.抗乳化性:对于一些应用,如润滑油在水中的应用,抗乳化性能是一个关键指标。

ASTM D1401等标准可用于评估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

这些标准由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用于确保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特定的要求。

在进行润滑油检测时,通常使用这些标准中的一些或全部,具体取决于润滑油的用途和规格。

润滑油质量标准和检验

润滑油质量标准和检验
灰分对于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在高温下 氧化,分解的产物,主要是CaO、MgO、Fe2O3、SiO2、V2O5及Na2O,对于基础油来说,主要来源是:一 是原油中所带的可溶性矿物盐类,在石油蒸馏中残留在重质残油中,二是在石油精制过程中,混入的金 属盐类。例如:硫酸盐、磺酸盐或白土微粒,以及贮运中由于腐蚀而产生的金属化合物。对于一些成品 油,其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重要手段,这时的灰分在指标意义上不是越小越好。
4. 酸值:中和1g润滑油中的酸所消耗的KOH的量,单位为mgKOH/g。
5. 水溶性酸或碱(又称反应):取50m合后,在分液 漏斗中震荡抽提,分离出抽提水层。⑴用酸度计测定水溶性酸或碱:向烧杯中注入30~50ml抽 提物,电极浸入深度为10~12mm,按酸度计的使用要求测定PH值。根据下表确定试样抽提物中 有无水溶性酸或碱,石油产品水(或乙醇水溶液)抽提物特性PH值,酸性<4.5,弱酸性 4.5~5.0,无水溶性酸或碱5.0~9.0,碱性˃10.0。⑵用指示剂测定水溶性酸或碱,甲基橙: 酸;酚酞:碱。仲裁试验方法用⑴
方法概要:将30g试油放在规定的氧化管中,在125℃和有金属催化的条件下,使油品氧 化,本方法分两种条件进行,一种是在缓和的氧化条件下以润滑油氧化所形成的水溶性酸 (包括挥发的和不挥发的)的含量来表示,另一种是以润滑油在深度氧化条件下所形成的沉 淀物重量百分数和酸值来表示。
缓和氧化条件测定是在氧化管中放油样时,也放入铜球和钢球各一个,然后放入 125℃±0.5℃的油浴中,用橡皮管将氧化管的支管与装有20ml蒸馏水的吸收并连接起来,然 后通入洁净空气(50ml/分),经过4小时氧化测定油样氧化段产生的水溶性酸。该值越大, 说明该油品的抗氧化能力越差。

润滑油质量简单检验方法

润滑油质量简单检验方法

润滑油质量简单检验方法1. 引言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减少摩擦和磨损,降低能量消耗,延长设备寿命。

因此,及时检验润滑油的质量十分重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润滑油质量简单检验方法,便于用户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快速评估润滑油的状况。

2. 黑度测试黑度测试是测量润滑油中的杂质含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观察润滑油样本在白色滤纸上的污渍程度,可以初步判断润滑油的纯净度。

2.1 实施步骤1.准备一张白色滤纸。

2.取一滴润滑油样本滴在滤纸上。

3.观察润滑油滴在滤纸上的污渍程度。

4.根据污渍的深浅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2.2 评估标准根据观察到的污渍深浅程度进行初步评估,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深黑:润滑油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可能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黑:润滑油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需要进一步检查。

•深灰:润滑油中含有少量的杂质,但仍然可以使用。

•浅灰或无色:润滑油较为纯净,质量良好。

3. 酸值测试酸值测试是检验润滑油酸性程度的常用方法。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或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产生酸性物质。

3.1 实施步骤1.取一定量的润滑油样本,放置在干净的试管中。

2.使用称量仪器准确称量5克润滑油样本。

3.加入适量的丙酮溶解润滑油样本,使其充分混合。

4.将示值管插入试管中,并用阴离子交换膜覆盖示值管的端口。

5.使用比色计读取示值管中的酸性数值。

3.2 评估标准根据比色计读取的酸性数值进行评估,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高酸值:润滑油酸性较高,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更换。

•中酸值:润滑油酸性较中等,建议监测酸值变化,考虑更换。

•低酸值:润滑油酸性较低,质量良好。

4. 粘度测试粘度是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不同设备需要不同粘度的润滑油。

通过测试润滑油的粘度,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4.1 实施步骤1.使用粘度计仪器准备测试润滑油样本。

2.将润滑油样本加入粘度计仪器中。

3.开始测试,记录润滑油样本的粘度数值。

电力行业润滑油检测标准

电力行业润滑油检测标准

电力行业润滑油检测标准
1. 物理性质测试
1.1 粘度测试
粘度是衡量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对于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粘度计,测量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评估润滑油的流动性。

1.2 密度测试
密度是衡量润滑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使用密度计,可以直接测量出润滑油的密度。

1.3 闪点测试
闪点是衡量润滑油在高温下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使用闪点测试仪,可以测量出润滑油的闪点。

1.4 水份测试
水份是衡量润滑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使用水份计,可以测量出润滑油中的水份含量。

2. 化学性质测试
2.1 酸价测试
酸价是衡量润滑油中酸性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通过使用酸价计,可以测量出润滑油的酸价。

2.2 氧化安定性测试
氧化安定性是衡量润滑油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使用氧化安定性测试仪,可以测量出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

2.3 硫含量测试
硫含量是衡量润滑油中硫化物含量的重要指标,通过使用硫含量计,可以测量出润滑油中的硫含量。

3. 测试结果的判断和分析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对润滑油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 粘度、密度、闪点、水份等物理性质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酸价、氧化安定性、硫含量等化学性质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润滑油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适用范围和使用寿命。

对于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润滑油,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更换、清洗等。

同时,应定期对润滑油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工业润滑油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工业润滑油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工业润滑油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工业润滑油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它在机械设备的运转过程中,起到润滑、降低摩擦、减少磨损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工业润滑油的质量,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首先,工业润滑油的质量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外观、颜色、透明度、密度、闪点、凝固点等。

外观应为无杂质、无悬浮物的液体;颜色一般为透明或淡黄色;透明度应好,不应有混浊、沉淀和水分;密度应稳定,与标准值接近;闪点是指液体和气体混合物在给定条件下,液体表面上蒸发形成的可燃性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气体接触时,能够引燃并向后传播的最低温度。

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包括酸值、碱值、氧化安定性、含水量等。

酸值是指氧化酸质的总量,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和沉淀,含水量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 粘度:粘度是指润滑油的阻力,它直接影响润滑膜的形成和润滑效果。

不同的设备和工作环境要求不同的粘度等级。

4. 抗乳化性:抗乳化性表示润滑油在接触水分时,不会与水形成乳状物质,能够保持其润滑效果。

5. 抗氧化性:抗氧化性表示润滑油在高温、高氧环境下不会发生氧化反应,保持其较长的使用寿命。

其次,工业润滑油的检验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通过观察润滑油的外观(颜色、透明度)来判断是否有混浊、沉淀和杂质等。

2. 密度测定:使用密度计来测量润滑油的密度,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润滑油的稳定性。

3. 闪点测定:使用闭口杯闪点仪,将润滑油制样,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闪点测试,判断润滑油的安全性。

4. 酸值测定:使用碱滴定法测定润滑油中的酸度,通过计算酸值来判断润滑油中酸质的含量。

5. 粘度测定:使用粘度计来测定润滑油的粘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粘度等级。

6. 氧化安定性测定:使用氧化安定性试验仪,将润滑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氧化稳定性测试,判断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化验常规五项

润滑油化验常规五项

润滑油化验常规五项
首先,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是衡量润滑油黏度大小的重要参数。

在使用过程中,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润滑油的润滑效果,因此对于不同工况下的机器设备,需要选择适合的粘度等级的润滑油。

其次,酸值和碱值是评价润滑油化学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酸值反映了润滑油中酸性物质的含量,而碱值则反映了润滑油中抗酸性能的指标。

通过监测润滑油的酸值和碱值,可以及时发现润滑油的老化情况,以便进行及时更换或添加抗氧化剂等措施,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水分是润滑油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过多的水分会降低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加速设备的磨损和腐蚀。

因此,定期监测润滑油中水分含量,可以帮助我们及时采取干燥处理或更换润滑油的措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机械杂质是指润滑油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物质。

这些杂质会加速设备的磨损,降低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因此,定期检测润滑油中的机械杂质含量,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清洗和更换润滑油,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润滑油化验常规五项是评价润滑油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润滑油的变化和污染情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加强对润滑油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减少摩擦、降低磨损、防止腐蚀、冷却和密封。

因此,对润滑油的质量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润滑油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首先,润滑油的外观检测是最基本的一步。

通过肉眼观察润滑油的颜色、透明度和杂质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润滑油的质量。

正常情况下,润滑油应该呈现透明的状况,颜色均匀,不应该出现悬浮物或沉淀物。

其次,对润滑油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闪点、凝固点、粘度等指标。

闪点是指润滑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被点燃的最低温度,凝固点则是指润滑油在低温下会凝固的温度。

而粘度是指润滑油的黏稠程度,通常通过测量其在一定温度下的流动性来进行评估。

此外,化学成分也是润滑油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酸值、碱值、水分含量等指标。

酸值是指润滑油中酸性物质的含量,而碱值则是指润滑油中碱性物质的含量。

水分含量则是指润滑油中水分的含量,通常通过仪器进行精确测量。

最后,对润滑油的性能进行实际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括摩擦系数、磨损情况、冷却效果等指标。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模拟
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来进行,以评估润滑油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总之,润滑油检测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
对润滑油外观、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性能的全面检测,可以确保
润滑油的质量符合标准,从而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润滑油检测工作有所帮助。

润滑油国家检验标准

润滑油国家检验标准

润滑油国家检验标准
润滑油的国家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润滑油的分类和质量等级:根据API(美国石油协会)的分类,润滑油分为汽油机油、柴油机油、齿轮油等。

汽油机油以S打头,如SE、SJ、S等;柴油机油以C打头,如CD、CF、CH等;齿轮油以G 表示,如G-4、G-5等。

次字母越往后,油品质量等级越高。

2. 润滑油的构成: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通常约占90%,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

添加剂则用于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包括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

3. 润滑油的国家标准:我国已经发布了一些润滑油相关的国家标准,如《液压油》、《工业闭式齿轮油》、《涡轮机油》、《变压器油》等。

这些标准均采用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编制完成,具有国际先进性。

4. 润滑油的检验项目:新版润滑油国家标准中进一步强调了产品的使用性能,结合实际使用中客户的需求,新增部分检验项目,如外观、密度等理化指标。

同时,根据机械设备的技术发展,为更好的实现配套应用,新增部分牌号产品,产品选用范围更为广泛。

总之,润滑油的国家检验标准涵盖了润滑油的分类、质量等级、构成、添加剂等方面,以确保润滑油的性能和质量满足各类机械设备的需求。

润滑油质量标准及技术标准

润滑油质量标准及技术标准

润滑油质量标准及技术标准润滑油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API标准:美国石油学会(API)制定了一系列润滑油质量标准,例如API SN、API CK-4、API CJ-4等,用于规范润滑油的性能和规格要求,确保其满足特定的使用条件和应用领域。

2. 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润滑油质量标准,例如ISO 6743、ISO 14120、ISO 15015等,用于规范润滑油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认证要求,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3. SAE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制定了一系列润滑油技术标准,例如SAE 20W-50、SAE 15W-40等,用于规范润滑油的粘度、氧化安定性、清洁分散性等性能要求,确保其满足特定的使用条件和应用领域。

4. ASTM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制定了一系列润滑油技术标准,例如ASTM D6158、ASTM D6159等,用于规范润滑油的物理化学性质、清洁分散性等性能要求,确保其满足特定的使用条件和应用领域。

润滑油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油品评定标准:润滑油评定标准主要用于评估润滑油的性能和质量水平,例如API CJ-4、CI-4、CK-4等评定标准,以及ISO 6743、ISO 12196等评定标准。

2. 油品测试方法标准:润滑油测试方法标准主要用于规定润滑油性能测试的方法和程序,例如ASTM D6598、ASTM D6158等测试方法标准。

3. 油品应用标准:润滑油应用标准主要用于规定润滑油在特定应用领域的性能和要求,例如API MT-1、API MT-4等应用标准,以及ISO 15015、ISO 14024等应用标准。

4. 油品管理标准:润滑油管理标准主要用于规定润滑油的采购、使用、储存、废弃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例如ISO 19001、ISO 14001等管理标准。

润滑油的质量标准

润滑油的质量标准

润滑油的质量标准一、粘度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决定了油液在压力和剪切力作用下的流动性。

粘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润滑油的粘度会根据使用场景和设备要求进行选择。

常用的粘度指标有ISO V150、V320、V460等。

二、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指油液在温度变化时粘度的变化程度。

高粘度指数的油液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粘度,而低粘度指数的油液在高温下粘度会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具有较高粘度指数的润滑油能够提高润滑效果和保护设备的能力。

三、闪点闪点是指油液在高温下加热时,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

它是衡量润滑油在高温下抗氧化性能的重要指标。

较高的闪点意味着润滑油在高温下不易分解和氧化,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四、倾点倾点是指油液在低温下能够流动的最小温度。

它是衡量润滑油在低温下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

较低的倾点意味着润滑油在低温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五、氧化性氧化性是指润滑油在高温和氧气作用下抵抗化学分解的能力。

它是衡量润滑油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氧化性能可以保证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质和失效,从而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六、抗磨性抗磨性是指润滑油在摩擦表面形成保护膜的能力,以抵抗磨损和擦伤。

它是衡量润滑油保护设备能力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抗磨性能可以减少设备磨损和擦伤,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七、防腐性防腐性是指润滑油抵抗金属表面腐蚀的能力。

在某些腐蚀性环境下,选择具有良好防腐性能的润滑油能够保护设备免受腐蚀损伤。

八、清洁性清洁性是指润滑油去除金属表面污垢和杂质的能力。

选择具有良好清洁性能的润滑油能够保持设备清洁和高效运转。

九、抗水性抗水性是指润滑油抵抗水分侵入的能力。

水分可能引起润滑油的乳化和变质,从而降低其使用性能。

选择具有良好抗水性能的润滑油能够保证其在潮湿环境下仍能保持优良的性能。

十、抗乳化性抗乳化性是指润滑油抵抗与水混合形成乳状液的能力。

乳化会降低润滑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选择具有良好抗乳化性能的润滑油能够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乳化变质。

润滑油的标准

润滑油的标准

润滑油的标准润滑油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冷却和密封的机械润滑剂。

它在机械设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其质量标准也非常严格。

润滑油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物理化学性能标准。

1. 粘度指数,润滑油的粘度指数是影响其润滑效果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粘度指数越高,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变化越小,对机械设备的润滑效果就越好。

2. 闪点和凝固点,润滑油的闪点和凝固点直接关系到其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

因此,润滑油的标准中通常会对其闪点和凝固点进行严格规定,以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使用。

3. 氧化安定性,润滑油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氧化,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因此,润滑油的标准中通常会对其氧化安定性进行要求,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二、环保标准。

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润滑油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润滑油的标准中通常会对其VOC含量进行限制,以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2. 重金属含量,润滑油中的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润滑油的标准中通常会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严格限制,以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三、性能测试标准。

1. 摩擦系数,润滑油的摩擦系数直接关系到其在减少摩擦和磨损方面的效果,因此润滑油的标准中通常会对其摩擦系数进行测试和要求。

2. 磨损测试,润滑油的磨损测试是评价其减少磨损效果的重要手段,润滑油的标准中通常会对其磨损测试方法和要求进行详细规定。

四、包装标准。

1. 包装规格,润滑油的包装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包装应坚固耐用,以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或损坏。

2. 标识要求,润滑油的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方便用户正确选择和使用。

综上所述,润滑油的标准涉及物理化学性能、环保标准、性能测试标准和包装标准等多个方面,其严格执行对于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润滑油检验标准

润滑油检验标准

润滑油检验标准润滑油是一种在机械设备中常用的润滑剂,它能减少运动表面的摩擦和磨损,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为了确保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常常需要进行润滑油的检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润滑油检验标准。

1.动力黏度标准(ASTM D445):动力黏度指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

通过测定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可以判断其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流动性能。

ASTM D445是动力黏度的国际标准,涵盖了润滑油的黏度测定方法。

2.渗透性标准(ASTM D5293):渗透性指润滑油在一定压力下渗入固体材料中的能力。

通过测定润滑油在标准条件下的渗透性,可以评估其在机械设备中的密封性能和润滑效果。

ASTM D5293是渗透性的国际标准,定义了渗透性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

3.闪点标准(ASTM D92):闪点指润滑油在加热条件下开始产生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并能发生瞬间燃烧的最低温度。

通过测定润滑油的闪点,可以判断其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ASTM D92是闪点的国际标准,规定了闪点测试的方法和评估标准。

4.酸值标准(ASTM D664):酸值反映了润滑油中酸性物质的含量,通常用来评估润滑油中杂质的程度。

高酸值可能会导致润滑油的酸腐蚀性增加,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ASTM D664是酸值的国际标准,定义了酸值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

5.粘温系数标准(ASTM D2270):粘温系数指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通过测定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可以评估其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润滑性能。

ASTM D2270是粘温系数的国际标准,规定了粘温系数测试的方法和评估标准。

6.残留物标准(ASTM D4870):残留物指在润滑油中残留的金属和其他杂质。

通过测定润滑油中的残留物含量,可以判断其纯净度和适用性。

ASTM D4870是残留物的国际标准,定义了残留物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

除了上述列举的标准外,还有许多其他润滑油检验标准,如氧化安定性、水分含量、氧化抗性等。

润滑油的标准

润滑油的标准

润滑油的标准润滑油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润滑材料,它能够减少机械设备的摩擦损耗,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润滑油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首先,润滑油的粘度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度是指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运动粘度和静置粘度来表示。

运动粘度是指在机械设备运转时,润滑油的流动性能,而静置粘度是指在机械设备停止运转时,润滑油的流动性能。

润滑油的粘度要符合设备制造商的要求,以确保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都能够有效润滑机械设备。

其次,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氧化稳定性是指润滑油在高温、高压、高速等恶劣工作条件下不易氧化分解的能力。

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润滑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氧化稳定性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机械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此外,润滑油的抗磨性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磨性是指润滑油在机械设备工作时,能够有效减少金属表面的磨损和疲劳,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的抗磨性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机械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最后,润滑油的防锈性和防腐性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防锈性是指润滑油能够有效防止机械设备在潮湿环境下受到金属表面的腐蚀,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防腐性是指润滑油能够有效防止机械设备在腐蚀性介质中受到金属表面的腐蚀,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润滑油的防锈性和防腐性也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机械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润滑油的标准包括粘度、氧化稳定性、抗磨性、防锈性和防腐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润滑油符合这些标准要求,才能够有效地保护机械设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制定和执行润滑油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检测方法

润滑油检测方法

润滑油检测方法润滑油是农机具常用的一种润滑剂,有助于农机具的更好运转。

润滑油质量的好坏,对农机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

当前市场上如同质量不过关的农机具产品一样,大量的假冒伪劣润滑油也是屡禁不止。

假冒伪劣产品会对农机造成极大的危害。

而绝大多数机手没有必需的设备来检验油品的质量,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别人的介绍使用。

这些经验往往不十分可靠。

现介绍一些润滑油质量的简单检验方法:一、杂质把润滑油装入试管中,观察有无悬浮的颗粒状杂质。

粘度大的润滑油因颜色深,透明度差,悬浮的杂质不易被发现、这时可把这种润滑油用汽油或柴油稀释后再进行观察。

二、粘度将经化验合乎质量标准的润滑油装在试管中,并用软木塞及蜡封口、不要装满,要留5毫米左右高度的空间。

把所要检验的润滑油装在另一试管中,所用试管的规格和装油量的多少应与前一试管相同,也用软木塞及蜡封口,同时将两支试管倒置过来,观察气泡的上升速度。

如果比标准润滑油中气泡上升速度快,说明这种油的粘度偏低。

反之,粘度偏高。

三、润滑性能润滑油润滑性能的好坏与润滑油的粘度有关。

通常说没有粘度或粘度降低了,指的是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变差了。

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降低以后,附着性或粘着性也相应变坏,这样就不能形成有足够强度的油膜,也就起不到良好的润滑作用。

润滑油性能优劣的检验:将沾有润滑油的拇指和食指相互摩擦,如有粘稠的感觉.可以断定这种润滑油还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如有发涩的感觉,可以断定这种润滑油已失去了应有的润滑性能。

四、水分将润滑油装入试管里,观察它的透明度。

如果不是清澈透明,而是呈现混浊状,就可以初步判定润滑油中含有水分要想确定油中到底是否含有水分、有两种可靠的方法:1.将待检油品倒进试管中,油量为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

用软木塞及蜡将试管口封死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如有气泡出现,同时发出“啪”、“啪”的响声,并且在油面以上的试管壁上凝结有水珠,就可说明油中有水分存在。

2.将无水硫酸钢(白色粉末)放进装有润滑油的试管中,如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这也能证明油中有水分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油中的水分,一般呈三种状态存在:ⅰ游离水,ⅱ乳化水,ⅲ溶解水。一般的说,游离
水比较容易脱去,而乳化水、溶解水就不易脱去。
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破坏润滑油形成油膜,使润滑效率变差,水分在润滑油中 不仅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而且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对于含 添加剂的润滑油,若存有水分危害更大。因为油品添加剂部分是金属盐类,遇水就 会产生水解反应,使添加剂失效,产生沉淀,堵塞油路,妨碍润滑油的循环和供油。 不仅如此,润滑油的水分,在使用温度低时,由于接近冰点使润滑油的流动性更差, 黏温性能变坏。当使用温度高时,水汽化,不但破坏油膜而且产生气阻,影响润滑
3.
凝点GB510,方法概要:把欲测的润滑油倒入一支标准试管中,预热到50℃后冷却至 室温,再放入比其凝点低7~8℃的冷却液中,当试油达到其预计凝点时使其标准试管 连同冷浴倾斜45度并保持一分钟后,取出观察,若油液面发生移动,则未凝,否则认 为是凝固(不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 凝点还用以表示一些油的牌号,如冷冻机油、变压器油、轻柴油等。 在不尚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含蜡倾点(Waxy pour point), 一般如石蜡基
油的循环。另外,在个别油品中,如变压器油中,水分的存在就会使介质损失角急
剧增大,而耐电压急剧下降,以至于引起事故。 总之,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因此用户必须在使用、贮存中精心保管油品,使 用前及使用中应注意脱水。
8.
灰分, 灰分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灼烧定量的试样,所剩下的不能灼烧的物质。测定时用50ml的 坩埚称取25g的试样,用无灰滤纸做灯芯,在电炉上微加热,并点燃,烧尽时再移入775±25℃的 马弗炉中进行灼烧,然后冷却恒重,测定结果以重量百分数来表示。 灰分对于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在高温下
10. 润滑油的破乳化时间,在规定的条件下,将试油和蒸馏水混合,搅拌使油样乳化,再将乳化 液在一定的温度下静置,油水完全达到分离所需要的时间。 11. 润滑油的泡沫性质测定法 方法概要:将试油180-190ml,放到抗泡沫量筒中,分别在93℃、24℃下以94±5ml/分的空气
量,通过泡沫头均匀的吹入油中,连续吹5分钟后静置10分钟,分别记录泡沫的体积数,前吹5分
第二讲 润滑油质量标准和检验
一.润滑油的质量 二.润滑油产品质量标准 三.润滑油质量的检验项目
一. 润滑油的质量
润滑油是机械设备的主要润滑剂,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设备工
作的效果和设备本身的寿命。润滑油的质量就是润滑油满足机械设备需
要的程度。如何来衡量一种润滑油好坏呢?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实际应用, 通过实际使用证明某种润滑油能满足这类机械设备各方面性能的要求,
③ 润滑油粘度与温度的关系:T↑,粘度↓;T↓,粘度越大。润滑油的这种 性能叫做“粘温特性”。一般用以下三种方式表示:⑴粘度比:

50 C 100 C
;⑵

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指试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与标准油随温度变
化的程度相比较的相对数值。VI越大,粘温性能越好。⑶粘温性系数:
GB389 NWX0-100=
方法概要:将30g试油放在规定的氧化管中,在125℃和有金属催化的条件下,使油品氧
化,本方法分两种条件进行,一种是在缓和的氧化条件下以润滑油氧化所形成的水溶性酸 (包括挥发的和不挥发的)的含量来表示,另一种是以润滑油在深度氧化条件下所形成的沉
淀物重量百分数和酸值来表示。
缓和氧化条件测定是在氧化管中放油样时,也放入铜球和钢球各一个,然后放入 125℃±0.5℃的油浴中,用橡皮管将氧化管的支管与装有20ml蒸馏水的吸收并连接起来,然 后通入洁净空气(50ml/分),经过4小时氧化测定油样氧化段产生的水溶性酸。该值越大,
蒸馏水(或海水)在60℃的条件下,搅拌使油乳化,就这样使钢棒在乳化液中浸泡24 小时,取出钢棒冲洗,晾干观察钢棒锈蚀情况,分无锈、轻锈、中锈、和重锈四 级。 本实验是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而规定的实验室方法,一般说蒸汽汽轮机的工作条件常
常有水,蒸汽的存在,大量的水、汽不仅会使油品乳化,而且严重的能锈蚀机器。
排出蓝色油蒸汽时,点燃并在烧完后,加强热,最后冷却恒重。 电炉法残碳与康氏法残碳的原理相同,但所采用仪器不同,加热温度准确的控制为 520±5℃,此法容易控制,便于操作。
残碳是润滑油空白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润滑油基础油中,残碳的多少,不
仅与其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润滑油中形成残碳的主要物质 是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这些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强热分解、缩合而
形成残碳。但随着精制的加深,这些物质会大大的被弃去。也就是说,油品的精制
深度越深,油品的残碳值越小。一般的讲,空白基础油的残碳值越小越好。 残碳早期曾被认为是评定润滑油在发动机中使用时生成积碳倾向的指标,但后
来经过证明,形成积碳的倾向与润滑油的残碳没有一定的关系。经验证明,往复蒸
汽机内的结焦倾向仍与汽缸油的残碳有关。但含添加剂润滑油的残碳已经失去残碳 测定的本来意义。
6.
机械杂质(简称机杂):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 悬浮物,这些杂质大部分是砂土或铁屑之类,但是对于加添加剂的润滑油则还包括一些难溶 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类。
测定方法GB511,概要:称取100g的试油加热到70-80℃加入2-4倍的溶剂在已恒好的 空瓶中的滤纸上过滤,并用热溶剂洗净滤纸,并再称重,定量滤纸的前后重量之差就是机 械杂质的重量,因此机械杂质的单位应是重量百分数。 机械杂质以及水分、灰分和残碳都是反映油品纯洁性的质量指标。 机械杂质来源:ⅰ炼油过程中;ⅱ使用、贮存以及运输过程中。因此用户使用前应当 进行三级过滤。 对于一些加入添加剂的油品来讲,杂质的指标,表面上看是大了些,这主要是加入了 多种添加剂之后所引入的溶剂不溶物,这些胶状的金属有机物,并不影响使用,不应当再 用“杂质”的大小去判断油品的好坏,而是应该分析“杂质”的内容,否则,就会带来不
a.
动力粘度:在流动着的流体中取两个面积各为1㎠,相距1㎝的流体层,
其中一个流体层对另一个流体层以每秒1㎝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内
摩擦力叫做流体的动力粘度,符号是η ,单位是泊或厘泊。水在20℃时 的运动粘度为1厘泊(实际为1.0087厘泊)。
b. 运动粘度:在温度为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vt表示,单位是沱,1厘沱=0.01
沱。

vt= 密度
c.
运动粘度的试验方法: GB265。提要:在规定的温度 (20℃,40℃,100℃等)下,一定量的试油经恒温后流经品氏粘度计 规定刻线所用的时间与品氏粘度计的校正工作常数的乘积,就称为运 动粘度。
vt = KT
式中:K为品氏粘度计的校正常数(常数是由标准油校对得到) T为流经时间,单位为秒.
12. 润滑油的腐蚀试验,将试油保持在100℃±2℃的烘箱中,放入铜片和钢片,使金
属片浸入试油3小时,取出后,根据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润滑油对金属的腐蚀性。
润滑油的腐蚀试验,主要用来预测传递装置用润滑油和工业润滑油,在润滑金属 机件时有无腐蚀的可能性。
13.润滑油液相锈蚀测定法,将按规定磨好的钢棒,放入试油中,再在试油中加入30ML的
油品;粘度倾点(Viscosity pour point),一般如环烷基石油。倾点一般较凝点高3℃。
对于航空燃料,由于在高空条件下使用,凝点有特殊的意义。航空汽油的凝点<-60℃;
喷气燃料Jet-1,<-47℃。
4. 5.
酸值:中和1g润滑油中的酸所消耗的KOH的量,单位为mgKOH/g。 水溶性酸或碱(又称反应):取50ml70-80℃的试油与50ml70-80℃的蒸馏水相混合后,在分液 漏斗中震荡抽提,分离出抽提水层。⑴用酸度计测定水溶性酸或碱:向烧杯中注入30~50ml抽 提物,电极浸入深度为10~12mm,按酸度计的使用要求测定PH值。根据下表确定试样抽提物中 有无水溶性酸或碱,石油产品水(或乙醇水溶液)抽提物特性PH值,酸性<4.5,弱酸性 4.5~5.0,无水溶性酸或碱5.0~9.0,碱性˃10.0。⑵用指示剂测定水溶性酸或碱,甲基橙: 酸;酚酞:碱。仲裁试验方法用⑴
必要的损失。
7.
水分,润滑油的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 GB260(定量法)方法概要:取100g的试油放入100ml的无水汽油(80℃-120℃馏分范围)
或溶剂在电炉上蒸馏,计算冷凝到接水管中的水的毫升数。(体积百分数或重量百分数)
对于石油产品来说,绝对的无水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对于用户来说,水分的测定可以用于判 断油品在贮运、使用过程中,由于容器的干燥与否,和使用的条件好坏,程度不同的会混入水分。
就认为这种油品的质量是好的。---真正的质量特性。
二. 润滑油的质量标准
润滑油产品的质量标准:国标 GB;部标 SY;企标 Q/SY.
标准的代号意义:如 GB 485-2006. 依次类推。
年代号 顺序号
石油产品国家标准代号
三.润滑油质量的检验项目
1. 粘度
① 粘度的使用意义:润滑油的作用是在于使润滑油在机械做功运动的摩 擦表面形成油膜。该油膜起到润滑、减震、密封、冲洗、冷却、防锈 等作用。而这个油膜形成的薄厚就与润滑油的粘度有关,大部分润滑 油的牌号都是以其粘度的大小来定的。 ② 粘度的种类: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 度。

0
20



50


100
50
100
or
NWX20-
100=1.25
,越小越好。
2.
闪点(闭口GB261;开口GB267),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指标,油品的馏份越轻, 蒸发越大,其闪点就越低。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45℃为易燃 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将试油加热,当它的蒸汽与周围的 空气形成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闪点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单位℃。开口闪点 法与闭口闪点法,闭口:<150℃,在某些情况下测两种,其目的是以开口和闭口的 闪点之差值去检查润滑油馏份的宽窄程度和有无掺进轻质成分,一般闭口比开口闪 点低20~30℃.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