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考试(口腔专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不是磨牙症发生病因的是

∙1、情绪紧张
∙2、全身因素
∙3、职业
∙4、遗传因素
∙5、糖尿病
∙完全脱位的外伤牙进行再植,效果好的是在脱臼后∙
∙1、 90min以内
∙2、 100min以内
∙3、 2h以内
∙4、 3h以内
∙5、 4h以内
∙根尖1/3处压根折断的处理为

∙1、换牙休息,观察
∙2、调磨,结扎固定
∙3、理疗,夹板固定
∙4、尽快做根管治疗
∙5、尽快根尖切除术
∙牙震荡的处理方法首选

∙1、换牙休息,定期观察
∙2、调磨观察,服止痛药
∙3、调磨观察,结扎固定
∙4、活力测验,活髓切断术
∙5、活力测验,根管治疗
∙牙震荡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1、伸长不适
∙2、不能咀嚼
∙3、轻度松动
∙4、冷水敏感
∙5、牙龈肿痛
∙导致根尖周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1、感染根管
∙2、深牙周袋
∙3、血行感染
∙4、邻牙病波及引起
∙5、以上都不是
∙根尖周脓肿后,脓液主要的自然引流途径为

∙1、根尖孔—根管内—龋洞
∙2、骨髓腔—面部间隙—皮下
∙3、根尖周—骨髓腔—鼻腔
∙4、根尖周—骨膜下—黏膜下
∙5、根尖周—骨髓腔—上颌窦
∙急性牙槽脓肿发展过程经历的三个临床阶段为

∙1、浆液期、化脓期、引流期
∙2、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黏膜下脓肿
∙3、根尖脓肿、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
∙4、急性根尖炎、慢性根尖炎、慢性牙槽脓肿∙5、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面部间隙感染
∙不属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的是

∙1、患牙咬合痛
∙2、与对颌牙齿早接触
∙3、患牙浮出伸长感
∙4、不愿咀嚼营养进食
∙5、疼痛放射性,患者不能定位患牙
∙关于急性根尖周炎错误的是

∙1、包括急性浆液性和化脓性炎
∙2、严重时可发展为颌骨骨髓炎
∙3、成人急性根尖周炎牙髓均已经坏死
∙4、可以转变为慢性根尖周炎
∙5、年轻恒压牙髓炎早期便可合并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牙槽脓肿排脓通道对根尖周组织破坏最小的是

∙1、根尖孔—根管内—龋洞
∙2、根尖周—骨膜下—黏膜下
∙3、骨髓腔—面部间隙—皮下
∙4、根尖周—骨髓腔—鼻腔
∙5、根尖周—骨髓腔—上颌窦
∙骨膜下脓肿阶段是患者疼痛症状高峰期,其临床表现如下,除外∙
∙1、剧烈持续的跳痛
∙2、触痛(+++),III度松动
∙3、根尖部牙龈肿和扪痛轻
∙4、相应面部的反应性水肿
∙5、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增高
∙死髓牙根尖部牙龈出现瘘管应考虑为

∙1、根尖囊肿
∙2、慢性牙髓炎
∙3、慢性根尖脓肿
∙4、慢性根尖肉芽肿
∙5、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
∙急性根尖周炎应急处理的首要措施是

∙1、安抚治疗
∙2、消炎止痛
∙3、开放髓腔
∙4、脓肿切开
∙5、降低咬合
∙慢性根尖周炎主要的诊断指标是

∙1、反复肿痛史
∙2、咀嚼不适感
∙3、叩诊异样感
∙4、牙髓无活力
∙5、根尖周X线透射区
∙间接盖髓术的适应证不包括

∙1、外伤近髓的患牙
∙2、 X线片根尖出现阴影的患牙
∙3、深龋造成的可复性牙髓炎
∙4、深龋近髓的患牙
∙5、深龋患牙,牙髓活力正常,根尖周组织无病变
∙常用于牙髓失活的药物是

∙1、樟脑苯酚
∙2、呋喃西林
∙3、氯亚明
∙4、多聚甲醛
∙5、甲醛甲酚
∙不符合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根尖脓肿阶段的临床表现的是∙
∙1、自发性剧烈跳痛,患者不敢咬合
∙2、患牙伸长感加重,出现早接触
∙3、相应区域可有淋巴结肿大、触痛
∙4、患牙II— III度松动
∙5、出现颌面部蜂窝织炎
∙关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1、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咀嚼不适感
∙2、临床病史多有牙髓病、反复肿痛或牙髓治疗史∙3、牙髓活力检测无反应
∙4、患牙叩诊无明显异常,一般部松动
∙5、牙冠颜色无异常改变
∙不属于慢性根尖周病变的是

∙1、根尖周肉芽肿
∙2、慢性根尖周脓肿
∙3、牙髓钙化
∙4、根尖周囊肿
∙5、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直接盖髓术的适应证之一是

∙1、可复性牙髓炎
∙2、龋去腐未净穿髓
∙3、陈旧的冠折露髓
∙4、年轻恒牙急性龋
∙5、意外穿髓孔直径≤0.5mm
∙下列是根管治疗的适应证,除外

∙1、牙内吸收
∙2、牙髓坏死
∙3、根管闭锁
∙4、各型根尖周炎
∙5、不可复性牙髓炎
∙活髓切断术的注意事项如下,除外

∙1、局麻去腐
∙2、消毒窝洞
∙3、橡皮障隔湿
∙4、钝挖匙切除冠髓
∙5、止血后放盖髓剂
∙青少年根尖周病最好选用哪种治疗方法∙
∙1、干髓术
∙2、根管充填术
∙3、牙髓塑化疗法
∙4、安抚疗法
∙5、空管疗法
∙根管治疗的原理如下,除外

∙1、利用机械和化学方法
∙2、彻底清除髓腔中感染
∙3、严密封闭感染的根管
∙4、防治根尖周的再感染
∙5、促进根尖周病变修复
∙根管充填的指征如下,除外

∙1、无自觉症状
∙2、根管内无渗出
∙3、细菌培养阴性
∙4、取出棉捻无臭物
∙5、检查无异常所见
∙根管充填的目的如下,除外

∙1、严密封闭主根管
∙2、严密封闭侧枝根管
∙3、消除根管内剩余感染
∙4、防止根尖周组织再感染
∙5、保持根管与根尖周的交通
∙根管消毒药应具备的条件如下,除外∙
∙1、杀菌力强
∙2、渗透性强
∙3、性能稳定
∙4、不使牙齿染色
∙5、刺激根尖周组织
∙适于根管冲洗的溶液如下,除外

∙1、 3﹪双氧水
∙2、生理盐水
∙3、 2﹪氯亚明
∙4、 10﹪葡萄糖钙液
∙5、 2.5﹪次氯酸钠
∙关于根管工作长度的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1、患者感觉法
∙2、根管器械深测法
∙3、 X线片根管测量法
∙4、根管长度电测量仪
∙5、 X线片诊断丝测量法
∙哪类病人拔牙前通常不给予抗菌药物∙
∙1、妊娠妇女
∙2、风湿性心脏病病人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
∙4、放疗后拔牙病人
∙5、糖尿病病人
∙在口内行浸润麻醉时,药物通常注入∙
∙1、牙龈表面
∙2、牙龈深面
∙3、牙龈乳头上
∙4、固有膜上
∙5、口腔前庭沟黏膜下层内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包括

∙1、晕厥
∙2、过敏、中毒或肾上腺素反应
∙3、血肿、感染
∙4、神经损伤、暂时性面瘫或牙关紧闭∙5、以上都是
∙行上颌结节麻醉时,进针方向是

∙1、向上后内
∙2、向上后外
∙3、向上后
∙4、向后外
∙5、向后内
∙表面麻醉时,最常选用的麻醉药是

∙1、普鲁卡因
∙2、布比卡因
∙3、利多卡因
∙4、地卡因
∙5、卡波卡因
∙拔牙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1、牙龈损伤
∙2、牙折断
∙3、邻牙或对颌牙折断或损伤
∙4、下颌骨骨折
∙5、下压槽神经或舌神经损伤
∙拔牙的禁忌证不包括

∙1、不稳定心绞痛
∙2、充血性心力衰竭
∙3、一年前发生过心肌梗死
∙4、未控制的高血压或心律不齐
∙5、恶性肿瘤范围内的牙病
∙下唇麻木是哪种阻滞麻醉注射成功的主要标志

∙1、上牙槽后神经组织麻醉
∙2、下牙槽神经组织麻醉
∙3、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4、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5、颊神经阻滞麻醉
∙单纯性高血压患者血压高于多少时则应先治疗后拔牙∙
∙1、 150/95mmHg
∙2、 160/95mmHg
∙3、 170/95mmHg
∙4、 180/95mmHg
∙5、 180/100mmHg
∙妊娠期妇女拔牙应在什么时期进行较为安全

∙1、妊娠的第1、2、3月期间
∙2、妊娠的第4、5、6月期间
∙3、妊娠的第7、8、9月期间
∙4、妊娠的第10月
∙5、以上均不正确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1、牙源性感染
∙2、腺源性感染
∙3、损伤性感染
∙4、血源性感染
∙5、医源性感染
∙使用牙挺协助必须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1、不能以邻牙作支点
∙2、龈缘水平处的颊侧骨板一般不应作支点
∙3、龈缘水平处的舌侧骨板可作支点
∙4、必须以手指保护,以防牙挺滑脱
∙5、用力必须有控制,挺刃用力方向正确
∙下颌智齿拔除应选用哪种麻醉方法

∙1、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2、局部浸润麻醉
∙3、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4、颊神经阻滞麻醉
∙5、颏孔麻醉
∙下颌阻生智齿牙拔出的适应证不包括

∙1、正畸需要拔除
∙2、可能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诱因的阻生智齿
∙3、临床无症状的完全骨阻生牙
∙4、阻生智齿反复引起冠周炎者
∙5、阻生智齿本身有龋坏,或引起相邻磨牙病变者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什么情况下适宜作龈瓣切除术

∙1、水平阻生,冠周炎反复发作
∙2、垂直组生,升支前方有足够空隙,对颌牙位置正常∙3、前倾阻生,前方邻牙远中龋坏
∙4、前倾阻生,龈瓣上有咬痕
∙5、颊向阻生,对颌牙位置正常
∙以下哪个间隙感染容易引起严重张口受限∙
∙1、舌下间隙
∙2、颏下间隙
∙3、咬肌间隙
∙4、颌下间隙
∙5、眶下间隙
∙咬肌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灶牙是

∙1、下颌尖牙
∙2、下颌双尖牙
∙3、下颌磨牙
∙4、下颌切牙
∙5、下颌智齿
∙冠周炎最好发的牙齿是

∙1、左右上颌8
∙2、下颌第一恒磨牙
∙3、下颌智齿
∙4、上颌尖牙
∙5、乳牙Ⅴ
∙危险三角的正确位置

∙1、眼角区至两侧口角区
∙2、鼻翼至两侧口角区域
∙3、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
∙4、鼻根至两侧鼻翼的三角区
∙5、两侧口角区至颏下区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不包括

∙1、牙源性感染
∙2、腺源性感染
∙3、血源途径感染
∙4、化学因素感染
∙5、医源性感染
∙关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特点以下那些不正确∙
∙1、感染源以下颌智齿冠周炎为主
∙2、骨破坏相对局限,可有骨膜增生
∙3、可形成慢性脓瘘
∙4、主要破坏皮质骨
∙5、骨髓质易坏死
∙眶下间隙感染最易由下列那个牙位的根尖炎引起∙
∙1、上磨牙
∙2、上尖牙
∙3、上前牙
∙4、上颌阻生智齿
∙5、以上牙位都可引起
∙下列那项不是智齿冠周炎的直接原因

∙1、青壮年
∙2、智齿位置不正,阻生
∙3、智齿周边有盲袋形成
∙4、对合牙的作用
∙5、身体抵抗力降低
∙因感染最容易引起张口受限的颌面部的间隙是∙
∙1、颌下间隙
∙2、舌下间隙
∙3、颊间隙
∙4、咽旁间隙
∙5、嚼肌间隙
∙下列间隙感染中以腺源性感染为多见的是∙
∙1、颌下间隙
∙2、舌下间隙
∙3、翼颌间隙
∙4、咽旁间隙
∙5、颞间隙
∙吸入性窒息的主要见于

∙1、血凝块堵塞咽喉部
∙2、颌面部创伤伴昏迷
∙3、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
∙4、上颌骨横断骨折
∙5、上下颌骨联合骨折
∙符合颌面部闭合性损伤特点的是

∙1、因组织缺损导致面部畸形
∙2、可能有较多的异物存留
∙3、深层组织易发生感染
∙4、出血量较多
∙5、常有瘀斑和血肿形成
∙颌面部创伤患者包扎的目的不包括

∙1、保护并缩小创口
∙2、压迫止血
∙3、美观要求
∙4、起临时固定作用
∙5、减少涎液外流
∙吸入性窒息的急救措施主要是

∙1、立即行气管切开,通过气管导管吸出堵塞物
∙2、吊起下坠的上颌骨块
∙3、将舌牵出口外
∙4、清除口、鼻及咽喉部堵塞物
∙5、使病员头偏一侧或采取俯卧位
∙对于颌面部损伤病员若不及时处理,会马上造成生命危险的主要原因是∙
∙1、感染
∙2、休克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4、窒息
∙5、出血
∙以下关于牙损伤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1、完全脱落牙若离体时间不长可行牙再植术
∙2、牙脱位时可伴有牙龈撕裂或牙槽突骨折
∙3、轻度牙挫伤可不做特殊治疗
∙4、牙挫伤主要影响牙周膜、牙髓和牙槽骨
∙5、牙脱位的治疗以保存牙为原则
∙上颌骨折线横过鼻背,通过眶内下、眶底,经眶下缘、颧骨下方向后达翼突的骨折,属上颌骨

∙1、纵行骨折
∙2、不对称骨折
∙3、 Le Fort Ⅱ
∙4、 Le Fort Ⅰ
∙5、 Le Fort Ⅲ
∙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不包括

∙1、正中联合部
∙2、喙突
∙3、下颌角骨折
∙4、髁突颈骨折
∙5、颏孔区骨折
∙舌损伤的处理原则

∙1、尽量保持舌的长度
∙2、用细针细线缝合
∙3、尽量浅缝
∙4、尽量剪除碎裂组织
∙5、缝合时距创缘尽量近
∙影响下颌骨骨折后骨折段移位的主要因素是∙
∙1、咀嚼肌的牵拉作用
∙2、暴力作用
∙3、骨折段是否有牙
∙4、骨折部位
∙5、骨折线走行方向
∙属于双面嵌体的是

∙1、牙合面嵌体
∙2、近中牙合嵌体
∙3、高嵌体
∙4、邻牙合舌嵌体
∙5、颈部嵌体
∙牙体缺损是指

∙1、隐裂
∙2、磨耗
∙3、牙体组织的缺损
∙4、牙体硬组织的破坏和缺损
∙5、接触点丧失
∙可以增强嵌体固位力的固位形是

∙1、鸠尾
∙2、箱状
∙3、沟
∙4、针道形
∙5、以上均是
∙做嵌体修复时,下列哪项牙体预备要求不正确

∙1、邻面做片切形
∙2、去除无基釉
∙3、制成箱状洞形,洞平、壁直、无倒凹
∙4、去净腐质,并作预防性扩展
∙5、洞缘斜面10°,宽1.5cm
∙龈下边缘不适用于

∙1、牙冠短小,为增加固位力
∙2、美观要求高者
∙3、前牙烤瓷冠
∙4、缺损至龈下者
∙5、龈沟浅者
∙深覆牙合患者右上中切牙根管治疗后变色影响美观,最好采用∙
∙1、桩冠
∙2、金属全冠
∙3、 3/4冠
∙4、贴面
∙5、全瓷冠
∙牙体缺损修复时,牙体预备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1、去除病变组织
∙2、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3、开辟修复体所占空间
∙4、磨改过长牙或错位患牙
∙5、无需做预防性扩展
∙塑料全冠最常见的适应证是

∙1、后牙永久修复
∙2、各种美容修复
∙3、固定义齿固位体
∙4、前牙永久修复
∙5、暂时修复或保护性修复
∙瓷嵌体与金属嵌体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1、色泽协调美观
∙2、边缘性较短
∙3、机械性能较好,耐磨
∙4、制作工艺简单
∙5、物理性能稳定
∙适宜做全瓷覆盖设计的情况是

∙1、深覆牙合,覆盖小
∙2、牙合力较大的前牙
∙3、固定桥的固位体
∙4、覆牙合、覆盖正常
∙5、以上都不对
∙铸造全冠不具备的优点是

∙1、固位力强
∙2、容易修整和控制龈边缘形态
∙3、美观
∙4、便于建立良好的外展隙及邻间隙∙5、便于恢复咬合、邻接关系
∙对活髓牙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首要原则是

∙1、恢复邻接关系
∙2、恢复轴面形态
∙3、保护牙体牙髓组织
∙4、恢复牙合面形态与咬合关系
∙5、恢复解剖外形
∙造成铸造全冠就位困难的原因不包括

∙1、石膏代型磨损
∙2、牙颈部肩台不整齐
∙3、铸造冠缘过长
∙4、蜡型蠕变变形
∙5、间隙涂料涂得过厚
∙铸造金属全冠牙合面应均匀磨除

∙1、 0.3~0.5mm
∙2、 1.5~2.0mm
∙3、 1.2~1.5mm
∙4、 0.5~1.0mm
∙5、 1.0~1.2mm
∙铸造全冠预备时,轴壁正常聚合角一般为

∙1、 0<sup>°</sup>
∙2、 2<sup>°</sup>~5<sup>°</sup>∙3、 6<sup>°</sup>~10<sup>°</sup>∙4、 10<sup>°</sup>~12<sup>°</sup>∙5、无具体要求
∙前牙金属烤瓷全冠牙合面预备应均匀磨除

∙1、 0.3~0.5mm
∙2、 0.5~1.0mm
∙3、 1.0~1.5mm
∙4、 1.5~2.0mm
∙5、 2.0~2.5mm
∙前牙金属烤瓷冠唇侧龈边缘设计的最佳选择是

∙1、龈上肩台边缘
∙2、龈下凹形边缘
∙3、平龈边缘
∙4、龈上凹形边缘
∙5、龈下肩台边缘
∙牙体预备时,为减小对牙髓的损害所采取的措施是

∙1、水雾冷却
∙2、轻压磨切
∙3、短时切割
∙4、间歇切割
∙5、以上都对
∙不适合做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的是

∙1、小牙畸形
∙2、青少年恒牙
∙3、前牙错位、扭转
∙4、氟斑牙、变色牙
∙5、牙体缺损较大而无法充填治疗者
∙对于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1、前牙切断至少预备2.0mm间隙
∙2、肩台宽度一般为1.0mm
∙3、邻面预备,轴面向聚合2<sup>°</sup>~5<sup>°</sup>∙4、各轴壁无倒凹,轴面角处圆钝
∙5、以上都对
∙不宜做桩冠修复的情况是

∙1、牙冠短小的变色牙
∙2、牙冠缺损至龈下2mm,牙周健康
∙3、牙冠大部分缺损无法充填治疗
∙4、牙槽骨以下的斜行根折,牙根松动
∙5、以上都不对
∙根管预备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中不包括

∙1、根管壁有倒凹
∙2、伤及邻牙牙根
∙3、根管壁侧穿
∙4、根管口预备成喇叭口状
∙5、根管长度预备不足
∙冠桩的长度要求是

∙1、为根长的1/3
∙2、为根长的1/2
∙3、为根长的2/3~3/4
∙4、以上都不对
∙5、以上都对
∙理想冠桩外形的要求是

∙1、与牙根外形一致的圆锥体
∙2、从根管口到根尖逐渐缩小呈锥形
∙3、与根管壁密和
∙4、各部横径都不超过根径的1/3,与根部外形一致∙5、以上都正确
∙不能有效增强桩冠的固位的是

∙1、增加冠桩与根管壁的密合度
∙2、减小根管壁锥度
∙3、延长冠桩长度
∙4、增加粘固剂稠度
∙5、都不能
∙固定义齿的支持主要依靠

∙1、桥体
∙2、连接体
∙3、基牙
∙4、固位体
∙5、以上均是
∙对于固定桥基牙的选择,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1、对侧牙的情况
∙2、基牙位置、倾斜度
∙3、牙槽骨的吸收情况
∙4、牙周膜面积
∙5、牙根形状
∙一般不做单端固定桥的情况是

∙1、上颌侧切牙
∙2、上颌单个双尖牙缺失
∙3、第二、三磨牙缺失
∙4、第一、二磨牙缺失
∙5、间隔缺失
∙固定义齿的组成不包括

∙1、连接体
∙2、固位体
∙3、基牙
∙4、桥体
∙5、以上都是
∙对牙周储备力大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1、牙周膜面积
∙2、牙冠轴面状态
∙3、牙槽骨的吸收情况
∙4、冠根比例
∙5、牙周组织健康情况
∙固定桥受力产生运动的方向,不正确的是

∙1、垂直向运动
∙2、颊舌向运动
∙3、近远中向运动
∙4、以上都对
∙5、以上都不对
∙应力中断式固定桥临床上又称为

∙1、双端固定桥
∙2、半固定桥
∙3、单端固定桥
∙4、复合式固定桥
∙5、复杂固定桥
∙哪种固定桥设计受力最合理

∙1、单端固定桥
∙2、双端固定桥
∙3、半固定桥
∙4、复合式固定桥
∙5、以上均是
∙哪一类固定桥,基牙所承受的牙合力比另一端多∙
∙1、双端固定桥
∙2、粘结式固定桥
∙3、半固定桥
∙4、单端固定桥
∙5、复合式固定桥
∙在正常情况下双端固定桥一端基牙承受垂直向牙合力时

∙1、它端基牙产生颊舌方向的运动
∙2、各基牙产生单独的生理运动
∙3、牙合力均匀分散到两端基牙
∙4、基牙产生整体性生理运动
∙5、以上均是
∙前牙固定桥修复时,如缺牙间隙略大于同名牙,桥体设计应∙
∙1、加长桥体唇面颈部
∙2、桥体近中加一小牙
∙3、加大桥体唇面突度
∙4、减小桥体唇面突度
∙5、桥体远中加一小牙
∙在确定固定桥龈缘位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是

∙1、牙冠的外形
∙2、美观的要求
∙3、固位的要求
∙4、年龄
∙5、以上都是
∙与桥体承受牙合力的大小有关的桥体设计是

∙1、颊舌径、牙尖斜度
∙2、轴面形态
∙3、自洁形态
∙4、龈面形态
∙5、强度
∙固定义齿的固位体中固位力最小的是

∙1、 3/4冠
∙2、嵌体
∙3、根内固位体
∙4、开面冠
∙5、全冠
∙选择固定桥基牙是,临床冠根比例的最低限度是∙
∙1、 1:1
∙2、 1:2
∙3、 2:3
∙4、 3:2
∙5、 3:4
∙第二前磨牙的缺失,最合适的固定义齿修复是

∙1、设计6为固位体的单端固定桥
∙2、设计4、6为固位体的半固定桥
∙3、设计4、6为固位体的双端固定桥
∙4、设计3、4、6为固位体的复合式固定桥∙5、以上都可以
∙制作固定桥时,应在拔牙后多长时间制作合适

∙1、一个月
∙2、两个月
∙3、三个月
∙4、半年
∙5、一年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固定桥桥体类型是

∙1、悬空式桥体
∙2、非金属桥体
∙3、自凝塑料桥体
∙4、金属桥体
∙5、金属与非金属联合桥体
∙当固定桥受到垂直向牙合力超过材料的应力极限时两端基牙将向何方移动

∙1、颊侧倾斜移位
∙2、垂直向倾斜移位
∙3、舌侧倾斜移位
∙4、缺牙区倾斜移位
∙5、向缺牙区相反方向移位
∙固定桥试戴时不能就位的主要原因是

∙1、基牙过高
∙2、铸造时金属收缩
∙3、邻牙倒凹过大
∙4、两侧基牙制备时没有取得共同就位道
∙5、以上都不是
∙对牙槽骨损害较小的人工牙是

∙1、无尖牙
∙2、解剖式金属牙合面牙
∙3、半解剖式瓷牙
∙4、半解剖式金属牙合面牙
∙5、解剖式牙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不包括

∙1、基托
∙2、人工牙
∙3、连接体
∙4、牙合支托
∙5、基牙
∙对于金属基托描述错误的是

∙1、坚固耐用
∙2、不易清洁
∙3、厚度较薄,舒适
∙4、制作复杂,价格高
∙5、修理、加补容易
∙可摘局部义齿金属基托的平均厚度为∙
∙1、 0.2mm
∙2、 0.5mm
∙3、 1.0mm
∙4、 1.5mm
∙5、 2.0mm
∙观侧线的正确解释是

∙1、基牙的高点线
∙2、基牙的支点线
∙3、支点线的垂线
∙4、义齿的回转线
∙5、导线
∙舌杆宽度为

∙1、 1~2mm
∙2、 2~3mm
∙3、 3~4mm
∙4、 5~6mm
∙5、 6~7mm
∙延伸卡环适用于

∙1、远中孤立的磨牙
∙2、孤立牙
∙3、倾斜基牙
∙4、松动的基牙
∙5、相邻两牙之间有间隙者
∙对半卡环适用于

∙1、牙冠外形差的基牙
∙2、远中孤立的磨牙
∙3、孤立的双尖牙、磨牙
∙4、松动的基牙
∙5、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
∙可摘局部义齿中主要起支撑和传递牙合力作用的部件是∙
∙1、连接体
∙2、卡环体
∙3、卡环臂
∙4、牙合支托
∙5、间接固位体
∙没有支持作用的卡环是

∙1、间隙卡
∙2、双臂卡
∙3、三臂卡环
∙4、联合卡环
∙5、对半卡环
∙与间接固位体安放的位置有关的是

∙1、导线
∙2、外形高点线
∙3、支点线
∙4、观测线
∙5、以上都是
∙调凹式就位道是指

∙1、通过模型的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方,与牙合力方向一致的就位道
∙2、通过模型的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侧基牙上,与牙合力方向不一致的就位道
∙3、就位道与基牙长轴相一致
∙4、就位道与牙合力方向一致
∙5、两侧基牙长轴延长线的角平分线为就位道
∙制锁角是指

∙1、义齿部件与余留牙之间的夹角
∙2、义齿就位道与基牙邻面间的夹角
∙3、义齿就位道与脱位道的方向之间所形成角度
∙4、义齿就位道与基牙长轴间的夹角
∙5、义齿脱位道与邻面间的夹角
∙属于Kennedy第二类牙列缺损的是

∙1、左下颌876、右下颌456
∙2、上前牙32
∙3、右下颌4、左下颌54
∙4、左下颌876
∙5、下前牙21
∙多数情况下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力主要是

∙1、卡环与基牙间的卡抱力
∙2、间接固位体的平衡力
∙3、大气压力
∙4、重力
∙5、吸附力
∙义齿戴入后软组织疼痛的原因不包括

∙1、基托边缘过长、过锐
∙2、基托与黏膜接触面有塑料突起
∙3、硬区缓冲不够
∙4、咬合压力过大
∙5、咬合恢复过低
∙缺牙少的Kennedy三类义齿功能好的主要原因是

∙1、义齿双侧设计
∙2、后牙的两侧都有基牙
∙3、为牙支持式义齿
∙4、有基托
∙5、以上都不是
∙Kennedy第四类的活动义齿模型设计时,将模型向后倾斜的主要目的

∙1、制作方便
∙2、利用倒凹固位
∙3、牙槽嵴丰满,唇侧倒凹过大
∙4、减少义齿前份基托与余留牙间的间隙
∙5、使义齿由前向后倾斜
∙不会造成可摘局部义齿就位困难的是

∙1、基托进入倒凹区0.2mm
∙2、卡环坚硬部分进入倒凹区0.5mm
∙3、基托变形
∙4、金属支架变位
∙5、卡环臂进入倒凹区0.25mm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不会造成咀嚼功能差的原因是

∙1、人工牙牙合面无足够的沟槽和牙尖高度
∙2、咬合关系不良
∙3、人工牙颊舌径过窄
∙4、人工牙超覆牙合关系
∙5、以上都是
∙切牙乳突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作用是

∙1、确定牙槽嵴的标志
∙2、确定基托伸展范围的标志
∙3、排列上中切牙的参考标志
∙4、确定牙合平面的标志
∙5、确定后堤区的标志
∙与全口义齿基托后缘无关的解剖标志是

∙1、颧突
∙2、腭小凹
∙3、颤动线
∙4、磨牙后垫
∙5、翼上颌切迹
∙按照无牙颌组织特点,颧突属于

∙1、主承托区
∙2、副承托区
∙3、缓冲区
∙4、后堤区
∙5、边缘封闭区
∙按照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下颌舌骨嵴属于∙
∙1、后堤区
∙2、主承托区
∙3、副承托区
∙4、边缘封闭区
∙5、缓冲区
∙对口腔功能影响最大的疾病是

∙1、牙体缺损
∙2、牙体变色
∙3、牙列缺损
∙4、牙列缺失
∙5、颞下颌关节疾病
∙大气压力作用与哪个因素密切相关

∙1、基托面积
∙2、唾液质量
∙3、边缘封闭
∙4、黏膜厚度
∙5、牙槽嵴形态
∙取全口印模时,制作个别托盘的目的是

∙1、操作方便
∙2、能获得功能性印模
∙3、不影响下颌运动
∙4、能获得咬合平衡
∙5、能获得解剖形态的印模
∙全口义齿牙合平面的位置测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与鼻翼耳屏连线平行
∙2、平分颌间距离
∙3、与下颌两侧牙槽嵴平行
∙4、在上唇下缘一下2mm
∙5、与瞳孔连线平行
∙一次印模法的优点是

∙1、印模比较正确
∙2、印模组织面光滑
∙3、材料体积改变小
∙4、操作简单,花时间少
∙5、印模边缘完成整
∙与全口义齿固位有关的因素下列哪项是错的

∙1、颌骨的解剖形态
∙2、基托的伸展范围
∙3、黏膜间的吸附力
∙4、牙尖斜度
∙5、牙槽骨致密程度

∙上前牙按常规排列,其切缘或牙尖顶与牙合平面的关系时∙
∙1、下颌中切牙切缘或牙尖顶均高于牙合平面约1mm ∙2、上尖牙牙尖接触牙合平面
∙3、上颌侧切牙切缘高于牙合平面约1mm
∙4、上中切牙切缘落在牙合平面上
∙5、以上都对
∙全口义齿后缘封闭区为

∙1、前颤动线和后颤动线之间
∙2、软腭腱膜部分
∙3、软腭肌肉部分
∙4、腭小凹之连线上
∙5、腭小凹之稍前方
∙确定垂直距离常用的方法

∙1、卷舌后舔法
∙2、吞咽咬合法
∙3、后牙咬合法
∙4、利用息止颌间隙
∙5、以上方法结合采用
∙全口义齿制作中使用牙合托的主要目的是

∙1、确定牙合平面
∙2、恢复面部外形
∙3、颌位记录
∙4、恢复垂直距离
∙5、便于排牙
∙正确确定垂直距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1、面部协调,肌张力正常
∙2、咀嚼效率高
∙3、可以防止牙槽骨吸收
∙4、防止颞下颌关节病
∙5、可防止咬舌和咬颊
∙在牙合架上调前伸平衡牙合时,前牙接触,后牙无接触,则应∙
∙1、减少髁道斜度
∙2、增大横牙合曲线
∙3、增大补偿曲线曲度
∙4、减少定位平面斜度
∙5、增加切导斜度
∙临床上一般调整下列哪两个因素来达到前伸牙合平衡

∙1、牙尖斜度、髁道斜度
∙2、切导斜度、补偿曲线曲度
∙3、切导斜度、髁道斜度
∙4、牙尖斜度、定位平面斜度
∙5、切导斜度、定位平面斜度
∙全口义齿侧方牙合时工作侧牙尖工作斜面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